用51系列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高精度
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摘要】本设计采用单片机AT89C52为主要控制器件,以MCP4921作为数显转换核心,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数字控制及LCD液晶显示。
电路调压有两种方法,可直接对电位器调节,也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数字控制,其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0-12V,并具有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控制;过流保护1.总体设计方案数控稳压电源主要由整流稳压模块[1]、D/A转换模块、LCD显示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按键模块、过流保护模块、运算放大器模块、蜂鸣器模块组成。
总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图方案一:采用传统的调整管方案,主要特点在于使用一套十进制计数器完成系统的控制功能,一方面完成电压译码显示,另一方面输出作为EPROM的输出经MCP4921(D/A)转换去控制误差放大的基准电压,以控制输出。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整机的主要控制器件,通过改变输入数字量来改变输出电压值,从而使输出功率管的基极电压发生变化,间接地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
为了能够使系统具备检测实际输出电压值的大小,可以经过MCP4921进行数模转换,间接用单片机实时对电压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及显示。
利用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按键来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并可由LCD液晶显示实际输出电压值和电压设定值。
综上所述,经比较,方案二硬件电路简单,利用程序控制来完成。
采用方案二来完成本项目。
2.硬件电路设计2.1 电源模块采用桥式整流经过电容滤波、7815、7905、7805稳压得15V、+5V、-5V电压,提供给单片机、MCP4921、运算放大器等供电,如图2所示。
图2 电源模块2.2 D/A转换模块如图3所示,采用MCP4921对单片机信号进行数模转换[2],MCP4921芯片的VREFA脚由TL431提供基准电压。
VOUTA脚输出模拟电压,其计算公式(1)如下:(1)=外部基准电压;=DAC的输入代码;n=12(DAC分辨率);G=增益选择(G=2时<>位=0;G=1时<>位=1)。
51单片机ad转换代码及仿真

51单片机ad转换代码及仿真一、前言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微控制器,其具有低功耗、高性能、易学易用等特点。
其中,AD转换模块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以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AD 转换的相关知识和代码实现,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正确性。
二、51单片机AD转换原理1. AD转换概述AD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是指将模拟信号(如声音、图像等)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嵌入式系统中,AD转换通常用于采集外部传感器等模拟量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量进行处理。
2. 51单片机AD转换模块51单片机内置了一个8位AD转换模块,可以对0~5V范围内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转换。
该模块包含以下主要部分:(1)输入端:可接受外部0~5V范围内的模拟信号。
(2)采样保持电路:在采样期间对输入信号进行保持,以避免采样过程中信号波动。
(3)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
(4)计数器:对比较结果进行计数,得到AD转换的结果。
(5)控制逻辑:控制采样、保持、比较和计数等过程。
3. AD转换精度AD转换精度是指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误差,通常用位数来表示。
例如,8位AD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分成256个等级,即精度为1/256。
因此,AD转换精度越高,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误差越小。
4. AD转换速率AD转换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的AD转换次数。
在51单片机中,AD转换速率受到时钟频率和采样时间的限制。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钟频率和采样时间以满足要求的转换速率。
三、51单片机AD转换代码实现以下为51单片机AD转换代码实现:```#include <reg52.h>sbit IN = P1^0; // 定义输入端口sbit OUT = P2^0; // 定义输出端口void main(){unsigned char result;while (1){ADC_CONTR = 0x90; // 打开ADCADC_CONTR |= 0x08; // 开始采样while (!(ADC_CONTR & 0x10)); // 等待采样完成result = ADC_RES; // 读取结果OUT = result; // 输出结果}}```代码解释:(1)定义输入输出端口:使用sbit关键字定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用C51语言实现单片机高精度定时的新算法

用C51语言实现单片机高精度定时的新算法刘 帆1林育兹1戴玉珍2(1.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厦门 361005;2.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411)摘要为提高8051单片机定时精度,扩展8051系列单片机的用途,本文分析了8051系列单片机定时器溢出中断与CPU响应中断的时间误差。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C51高级语言对多个定时器进行精确定时的误差补偿方法,并且使用Keil Uvision2仿真调试软件搭建一段数字显示式倒计时的实例程序,通过分析和调试误差补偿算法,使8051单片机在多个定时器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定时误差最终小于3个机器周期,是目前8051单片机高精度定时的一种新算法。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器;中断误差;C51A New Arithmetic to Improve the Multi-timer TimingAccuracy by Using C51 Language with 8051 MCULiu Fan1Lin Yuzi1Dai Yuzhen2(1.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2. Shanghai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Shanghai 201411)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iming accuracy of 8051MCU and expand the purpose for the series of 8051MCU,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iming error between the timer interrupt overflow and interrupt response of CPU. It gives the way of solving the multi-timer timing error by using C51 advanced language. Besides it uses the simulate software —— Keil Uvision2 to build a Single chip control digital display of a counting down program, through analyzing and debug the compensate counting of error, it finally makes the error of timing for 8051MCU below 3 machine period in the condition of using the multi-timer timing.Key words:8051 MCU;timer;timing error;C511引言对于80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应用已经有不少讨论,有的利用汇编语言对其定时器的中断时间进行误差补偿[4],但该方法的系统编程繁琐,且开发周期长等;有的利用C51程序实现T0的精确定时[5],但其算法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且稳定性不高。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摘要]粮仓温度湿度监测控制系统是基于STC12C52A60S2的数据采集、对比、控制的系统。
以STC12C52A60S2单片机为控制器,对温度传感器DS18B20传送的数字量信号和对湿度传感器HR202传送的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当前值和设定温度上限值进行对比,进而执行控制作用,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进而控制设备的启停,对粮仓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使其维持在适当范围,维护粮仓正常运行。
[关键词]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控制Abstract:The granary’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detec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of STC12C5A60S2,the system is used for date acquisition,comparison,and control.In this system,STC12C5A60S2 is the controller,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deal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gnal from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humidity sensor.Then compare these data with limits the valu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If the date is out of limits,then the controller send a control signal to warn people,besides,the controller will make the fan running to ma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wer.In this way,the granary can be working at usual status.Key words: MCU、temperature and humidity、control目录第一章绪论 (1)1.2相关领域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粮仓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原理 (2)1.4 本章小结 (2)第二章:系统分析、设计要求及模块选择 (3)2.1 设计要求 (3)2.2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3)2.21 采用STC89C52单片机 (3)2.22 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 (3)2.3 显示系统模块的选择 (3)2.31采用LED数码管显示 (3)2.32采用1602液晶显示 (3)2.4 测温模块的选择 (4)2.41 采用模拟量温度传感器 (4)2.42 采用数字量温度传感器 (4)2.5 测湿模块的选择 (4)2.6 控制模块的选择 (4)2.7 通讯模块的选择 (4)2.8本章小结 (4)第三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5)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3.2 系统硬件设计 (5)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3.2.2 温度信号采样电路模块 (9)3.2.3 湿度采样电路模块 (12)3.3 串口模块 (14)3.4显示模块 (15)3.5 控制模块 (16)3.6 继电器模块 (17)3.7 本章小结 (18)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9)4.1 流程图设计 (19)4.1.1系统总体流程图 (19)4.1.2温度检测流程图 (19)4.1.3湿度检测流程 (20)4.2系统的程序设计 (20)4.2.1 DS18B20测温程序 (20)4.2.2 A/D转换程序 (25)4.2.3 1602显示程序 (26)4.3 本章小结 (29)第五章硬件调试部分 (30)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社会安定的保证,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来,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何时,必须时刻保持储备粮的调控作用不动摇,是维持社会安定、粮食市场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51单片机引脚工作原理介绍

51单片机引脚工作原理介绍
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单片机系列,其引脚工作原理如下:
1. 引脚功能,51单片机的引脚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输入、输出、中断、定时器/计数器等。
每个引脚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设置其功能。
2. 输入引脚,某些引脚可以配置为输入模式,用于接收外部信号。
这些引脚通常与外部传感器、开关等连接,可以通过读取引脚的电平状态来获取外部信号。
3. 输出引脚,某些引脚可以配置为输出模式,用于控制外部设备。
这些引脚通常与LED、继电器等外部设备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引脚的电平状态来控制外部设备的开关状态。
4. 中断引脚,51单片机具有多个中断引脚,用于实现中断功能。
当外部事件触发中断引脚时,单片机会暂停当前任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引脚可以用于处理紧急事件、实现实时响应等功能。
5. 定时器/计数器引脚,51单片机内置了多个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用于实现定时、计数等功能。
这些模块的引脚可以配置为定时器/计数器功能,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计数外部事件等。
6. 引脚配置,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可以配置引脚的工作模式、电平状态、中断触发条件等。
引脚的配置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使得单片机可以根据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
总结起来,51单片机的引脚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输入、输出、中断、定时器/计数器等。
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可以配置引脚的工作模式和功能,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这些引脚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引脚的电平状态或触发条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单片机 比较器用法

单片机比较器用法
单片机的比较器是一种常用的电路,主要用于比较两个电压的大小。
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是正端输入端(IN+)和负端输入端(IN-)。
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输入端作为参考点来进行比较。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负端输入端(IN-)作为参考点。
当正端输入端的电压小于负端输入端的电压时,比较器的输出会是低电平;反之,如果正端输入端的电压大于负端输入端的电压,那么比较器的输出就会是高电平。
例如,STC8A8K64D4单片机片内集成了比较器。
这款比较器的应用步骤主要包括配置部分、滤波器配置、输出和中断配置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将比较器的负端输入配置为内部BandGap经过OP后的电压REFV(1.19V),正端输入为P3.7。
此外,STC15系列部分单片机内置了比较器功能,其内置比较器的原理与普通比较器一致,可以像普通比较器一样使用,也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吉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串联的电阻又称为限流电阻。
A:对B:错答案:A2.CPU主要的组成部分为()。
A:运算器、寄存器B:加法器、寄存器C:运算器、控制器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答案:C3.Intel公司MCS-51单片机的CPU是()位的。
A:16B:4C:32D:8答案:D4.计算机中常用于表达数值的码制有()。
A:补码B:反码C:原码答案:ABC5.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111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
A:75.47HB:7547HC:75.47D:7547答案:D6.CPU又称为()。
A:控制器B:输入/输出设备C:中央处理器D:运算器答案:C7.双列直插式封装的AT89C51单片机有()引脚。
A:20B:40C:32D:16答案:B8.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
A:时钟电路B:存储器设置电路C:复位电路D:电源电路答案:ABCD9.AT89C51单片机的工作频率最大为()。
A:48MHzB:6MHzC:12MHzD:24MHz答案:D10.AT89C51单片机的可靠复位需要在RST引脚产生()电平?A:低B:高答案:B第二章测试1.机械按键一般采用()ms左右进行延时去抖动。
A:5~10B:10~20C:1~5D:50~100答案:B2.下面()不是输入设备。
A:扫描仪B:键盘C:A/D转换器D:打印机答案:D3.下列()是单片机的总线类型。
A:控制总线B:输出总线C:数据总线D:地址总线答案:ACD4.机械按键的抖动时间是固定长度的。
A:对B:错答案:B5.独立按键扫描时,采用键标志是为了实现按键的一次响应。
A:对B:错答案:A6.在()状态下可能产生机械抖动?A:按键抬起瞬间B:按键按下瞬间答案:AB7.不同机械性能的开关,其机械抖动时间不同。
()A:错B:对答案:B8.定义按键对应的引脚是使用的关键字是()。
A:bitB:sbitC:charD:int答案:B9.键标志变量的定义采用的类型为()。
51单片机高精度除法程序及使用

51单片机高精度除法程序及使用科技人员在开发51 单片机应用系统过程中,往往遇到多字节除法及倒数问题。
但目前一些资料中所介绍的有关程序,复杂且功能单一、精度低。
本人在研制((GZ93 多功能程控测试仪》过程中,自行设计的4 字节除4 字节程序具有功能多、精度高、简短、运行速度快等特点,可用于求4 字节倒数,求商的整数(结果为4 字节),求商的小数部分(结果为4 字节),调用两次即可求8 字节商。
一、使用方法1.求商的整数(1)16 进制被除数送51 内部RAM 中20(低位)至23(高位)单元,除数送50(低位)至53(高位)单元,扩充单元24 至27 清零。
’(2)调子程序DIV。
(3)20(低位)至23(商位)单元为所求商,24 至27 单元为余数。
2.求八字节商(1)先求商的整数部分方法同上,然后将20 至23 单元的整数商送其它单元保存。
(2)求商的小数部分20 至23 单元清零;其余单元内容不变;调DIV 子程序;小数商在23 至20 单元中,小数点位于23 单元前。
3.求倒数(1)20 至23 单元及25 至27 单元清零,01H 送24 单元,除数送50(低位)至53(高位)单元。
(2)调子程序DIV。
(3)倒数在23 至20 单元,小数点位于23 单元前。
二、程序清单ORG 0500HDIV: CLR 7EH MOV R0,#50H MOV R7,#03HDV0: MOV A,@R0 INC R0 ORL A,@R0 JNZ DV1 DJNZ R7,DV0 SETB 7EH SJMP DV8DV1: MOV R6,#20H CLRCDV2: MOV R0,#20H MOV R7,#08HDV3: MOV A,@R0 RLC A MOV @R0,A INC R0 DJNZ R7,DV3 MOV 0F0H,C CLR C MOV R0,#24H MOV R1,#50H MOV R7,#04HDV4: MOV A,@R0 SUB A,@R1 MOV @R0,A INC R0 INC Rl DJNZ R7,DV4 JNB 0F0H,DV5 CLR C SJMP DV6DV5: JNC DV6 MOV A,24H ADD A,50H MOV 24H,A MOV A,25H ADDC A,51H MOV 25H,A MOV A,26H ADDC A,52H MOV 26H,A MOV A,27H ADDC A,53H MOV 27H,ADV6: CPL C DJNZ R6,DV2 MOV R0,#20H MOV。
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

51单片机定时器设置51单片机,也被称为8051微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嵌入式系统。
它具有4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可以用于实现定时、计数、脉冲生成等功能。
通过设置相应的控制位和计数初值,可以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和溢出等行为,从而实现精确的定时控制。
确定应用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应用的需求,包括需要定时的时间、计数的数量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型号和操作模式。
设置计数初值:根据需要的定时时间,计算出对应的计数初值。
计数初值需要根据定时器的位数和时钟频率进行计算。
设置控制位:控制位包括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和中断控制寄存器(IE)。
通过设置控制位,可以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溢出等行为,以及是否开启中断等功能。
编写程序代码:根据需求和应用场景,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需要包括初始化代码和主循环代码。
调试和测试:在完成设置和编程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
可以通过观察定时器的状态和输出结果,检查定时器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计数初值的计算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定时的精度。
控制位的设置要正确,否则会导致定时器无法正常工作。
需要考虑定时器的溢出情况,以及如何处理溢出中断。
需要考虑定时器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如何避免干扰对定时精度的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例如调整计数初值或控制位等,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精度。
51单片机的定时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和计数操作。
在进行定时器设置时,需要注意计数初值的计算、控制位的设置、溢出处理以及抗干扰等问题。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和计数操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在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领域,51单片机因其功能强大、使用广泛而备受。
其中,定时器中断功能是51单片机的重要特性之一,它为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的定时和计数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的工作原理、配置和使用方法。
一种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的电路_CN209248379U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 的电 路 ,其通过利 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比 较器实现电 压放大 ,与原有采 用外接放大器的 方 式相比 ,降低了成本 ,且能够使得电路更为简单。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的电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 R1、R2、R3、R4、R5、R6、R7,电容C1、C2、C3,单片机U1的20脚与电源5V电连接,单片机U1的1脚 接地 ,电阻 R1的 一端与电 源5V电 连接 ,电阻 R1的 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 8脚电 连接 ,单片机U1 的8脚串联电阻R3后与单片机U1的10脚电连接,单片机U1的10脚串联电阻R4后接地,电容C2 与电阻R4并联,单片机U1的8脚串联电阻R2后引出输出端Vout,电容C1的一端与输出端Vout 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1的18脚与输出端Vout电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 5V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的9脚电பைடு நூலகம்接,单片机U1的9脚串联电容C3后接地,单 片机U1的9脚串联电阻R6后引出输入端Vin,电阻R7的一端与输入端Vin电连接,电阻R7的另 一端接地。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的电路,其中,单片机U1的型 号为HT66F018。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的电路,其中,电阻R2、R3、R4、 R5、R6和R7的阻值分别为10K、20K、1K、280K、1K和2M。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的电路,其中,电容C1、C1和C3 的电容量均为10nF。 [0009]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的比较器实现电压放大,与原有采用外接放 大器的方式相比 ,降低了成本 ,且能够使得电路更为简单。
单片机内部模拟比较器的应用(精)

单片机内部模拟比较器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内部模拟比较器来构成A/D转换器的方法,给出了它的具体电路设计,分析了电路原理、转换过程及误差原因。
并提出了转换过程中的误差消除的实用办法。
最后给出了整个工作过程的软件编程。
关键词:单片机;比较器;A/D转换器;定时计数器;恒流源一般来说,内部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且一般只有8到10位的分辨率,这在高分辨率要求的场合显然不适用;而普通的单片机则根本没有A/D转换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体积小、内含模拟比较器的单片机,如ATMAL的AT89C2051、ZILOG的Z86E04、MICROCHIP的PIC16C620等,这些单片机在使用时连接比较器的端口一般只作普通I/O使用,而对其内置的模拟比较器的应用却很少。
下面以AT89C2051为例,谈谈利用单片机内置模拟比较器来构成A/D转换器的新方法。
1 硬件转换电路AT89C2051是MCS51单片机系列中的一种,它虽然只有20个引脚,却集成了51系列单片机的标准内核,其中包括2k程序存储器、128字节数据存储器、2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标准全双工UART和一个精确的模拟比较器,而这个模拟比较器是以前产品所没有的。
图1是利用AT89C2051的模拟比较器来构成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内置模拟比较器的结构如图中虚线包围部分所示,比较器的正、反相输入端分别与P1.0、P1.1连接,这是两个漏极开路无上拉电阻的输出和输入端口,当向P1.0、P1.1写“1”时,M1、M2截止,相当于P1.0、P1.1对数字部分悬空,这时比较器的输入不受单片机端口输出的影响;由于P1.0、P1.1具有很强的灌电流能力,当写入“0”时,P1.0、P1.1能吸入20mA的灌电流,而且M1、M2的饱和电压很低,利用这一特点可为积分电容彻底放电。
比较器输出端在单片机内部与P3.6连接,读P3.6就可得到比较器的输出结果。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
在众多安全设备中,火灾报警系统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
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往往依赖于复杂的电路和较多的硬件设备,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维护复杂。
为了提高火灾报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51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等领域。
本设计利用51单片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结合现代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一种智能化的火灾报警系统。
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51单片机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度、烟雾等参数,当检测到异常时,将数据发送给51单片机处理模块。
51单片机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当判断为火灾时,触发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
智能化:通过51单片机的处理,能够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判断火灾情况。
成本低:利用51单片机的低成本和丰富的资源,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可靠性高:采用成熟的51单片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测试等内容。
1. 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性火灾报警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安全设备之一。
它对于及时发现并响应火灾事件,减少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分析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
由于火灾初期往往不易被察觉,而此时火势较小,是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检测火焰、烟雾或温度的变化,可以在火灾初期阶段就发出警报,为扑救火灾赢得宝贵的时间。
单片机指令的比较器输入和输出控制

单片机指令的比较器输入和输出控制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处理和控制数据的能力。
在单片机应用中,比较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它用于比较两个输入信号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结果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指令中的比较器输入和输出控制。
一、比较器输入控制比较器通常具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是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
单片机指令可用于设置比较器的输入端的电平状态,从而实现对比较器的输入控制。
在单片机指令中,常用的比较器输入控制指令包括设置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的电平状态。
通过设置这两个输入端的电平状态,可以实现对比较器的输入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1. 正向输入端控制正向输入端通常与一个固定电压源相连,比较器会将这个输入端的电平与另一输入端的电平进行比较。
单片机指令可用于设置正向输入端的电平状态,以控制比较器的输入行为。
例如,可以使用单片机指令将正向输入端设置为高电平状态,使得比较器始终将正向输入端的电压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
这种配置适用于需要比较两个电压大小的应用场景。
2. 反向输入端控制反向输入端通常与一个可变电压源相连,比较器会将这个输入端的电平与正向输入端的电平进行比较。
单片机指令可用于设置反向输入端的电平状态,以控制比较器的输入行为。
例如,可以使用单片机指令将反向输入端设置为某个特定的电压值,这样比较器将会将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与正向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
这种配置适用于需要在特定电压点上进行比较的应用场景。
二、比较器输出控制比较器的输出通常用于控制其他电路或设备。
单片机指令可用于对比较器输出的控制,以实现相应的输出行为。
在单片机指令中,常见的比较器输出控制指令包括设置输出电平状态和配置输出触发方式。
通过设置比较器输出的电平状态和触发方式,可以实现对比较器输出的控制。
1. 输出电平状态控制比较器的输出可以是一个电平信号,通常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单片机指令可用于设置比较器输出的电平状态。
例如,可以使用单片机指令将比较器输出设置为高电平状态,从而控制其他电路或设备的工作状态。
采用单片机技术的高精度电压表

采用单片机技术的高精度电压表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元器件和放大电路设计成的高精度区间式电压表,其优点、详细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详见本刊2003年第12期《高精度区间式电压表》一文。
这里介绍一种高精度电压表。
运用区间式电压表的基本原理,用单片机制作成高精度电压表,它可自动变换测量范围、计算测量值和显示测量结果。
实现对被测电压大范围、全量程的高精度测量。
图1是分挡区间式电压表的原理图。
分挡式区间电压表是把全量程根据需要分成数个区间段,例如,把2~10V的量程分成2~3V、3~4V……9~10V八个区间,波段开关的八个挡对应各区间,通过分别调定每一个区间的调零电位器W1、增益调整电位器W2实现各区间段的覆盖。
分挡式区间式电压表实现了全量程测量,应用更加方便,可以实现一表多用,例如在计量时对多个电压点的测量、对已知电压的高精度测量等。
缺点是需要手动换挡,对未知电压的测量不太方便。
高精度电压表原理1.工作原理在图1分挡式区间电压表的基础上,采用单片机自动控制,通过自动换挡、自动测量、自动修正误差、计算和输出测量结果,成为一种实用的全量程、高精度电压表,见图2所示。
图中,增加了带有A/D模数转换电路的单片机IC4,将测量的模拟量用单片机进行处理;调零电位器W1和增益调整电位器W2换成可程控的线性数字电位器,其阻值的大小由单片机进行调整,实现自动换挡,测量结果用LCD数字显示。
2.制作过程中区间的标定和划分标定是用标准电压对起始值和终止值进行调整,区间划分是把全量程划分成若干个部分。
假如全量程为0~100V,进入标定子程序完成标定,得到一对W1 、W2 阻值的控制数据;电压表的全量程假设每10V一个区间,划分为0~10V、10~20V、……90~100V十个区间,假如测量是线性的,程序就可以计算出十对W1 、W2 阻值的控制数据,连同标定时的一对控制数据,全部存储在数据存储器E2PROM中以备调用。
3.测量过程测量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单片机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比较器的工作原理比较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比较两个电压的大小,并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在单片机中,比较器常常被用于判断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逻辑。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比较器的基本原理比较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常见的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一个是非反相输入端(+IN),另一个是反相输入端(-IN)。
同时,比较器还有一个输出端(OUT),用于输出比较结果。
当+IN端的电压高于-IN端的电压时,输出端将输出高电平(通常为正电压,如VCC);当+IN端的电压低于-IN端的电压时,输出端将输出低电平(通常为零电压,如GND)。
二、单片机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在单片机中,比较器常常被用于判断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逻辑。
单片机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信号采样单片机的比较器通常通过一个模拟输入引脚(AIN)接收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比较器会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2. 参考电压设置单片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可以通过内部参考电压或外部引脚来设置。
内部参考电压通常由单片机内部的电压参考模块提供,可以通过软件配置来选择参考电压的大小。
外部引脚可以连接一个外部电压源,用于设置参考电压。
3. 比较结果输出根据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单片机比较器将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输出电平可以直接用于驱动其他电路或触发中断。
比较器的输出端通常可以配置为推挽输出或开漏输出,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单片机比较器的应用单片机比较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电压检测比较器可以用于检测电压的高低,并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例如,可以使用比较器检测电池电压是否低于一定阈值,从而实现低电量报警功能。
2. 温度控制比较器可以用于检测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
51定时器的高电平触发的模式

51定时器的高电平触发的模式摘要:1.51定时器的基本原理2.外部中断高电平触发模式的应用3.定时器中断与外部中断的配合使用4.实际操作示例及代码解析5.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正文:51定时器是51单片机中一种重要的外设,可以通过配置相应的寄存器来实现多种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的高电平触发模式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51定时器的高电平触发模式,以及如何在外部中断触发时实现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
一、51定时器的基本原理51定时器基于12MHz晶振进行工作,通过预分频和计数器的方式,实现定时功能。
定时器分为定时器0、定时器1和定时器2,其中定时器0和定时器1具有外部中断功能。
二、外部中断高电平触发模式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测量一个高电平的持续时间时,可以使用外部中断的高电平触发模式。
以12MHz晶振为例,当高电平时间较短(约35ms以内)时,可以使用外部中断的下降沿中断。
在高电平开始时,关闭定时器,并记录定时器TH0TL0的值。
当外部中断发生时,记录的TH0TL0值即为高电平的时间。
三、定时器中断与外部中断的配合使用当高电平时间大于35ms时,需要打开定时器中断。
在定时器溢出时,中断一次,记录中断次数count。
在外部中断下降沿触发时,关闭定时器,并记录TH0TL0的值。
通过计算count和TH0TL0的差值,可以得到高电平的持续时间。
四、实际操作示例及代码解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51单片机程序示例,用于在外部中断高电平触发时启动定时器:```ORG 00H ; 设置程序起始地址MOV A, #00H ; 设置计数器初值MOV TH0, A ; 将计数器初值加载到定时器TH0MOV TL0, A ; 将计数器初值加载到定时器TL0ENABLE_TIMER0 ; 开启定时器0MOV R4, #0FFH ; 设置外部中断引脚电平MOV P1, R4 ; 设置外部中断引脚MOV IP, #00H ; 设置中断优先级MAIN_LOOP:NOP ; 空操作,用于填充循环IF P1.0 == 0 ; 判断外部中断引脚电平MOV TH0, #00H ; 清除定时器MOV TL0, #00H ; 清除定时器ENABLE_TIMER0 ; 重新开启定时器END_IFIF P1.1 == 0 ; 判断外部中断引脚电平MOV TH0, A ; 保存定时器值MOV TL0, A ; 保存定时器值END_IFGOTO MAIN_LOOP ; 回到主循环END ; 程序结束```五、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1.在使用外部中断高电平触发时,注意外部中断引脚的电平变化。
自校准高精度单片机时钟系统

为防干扰信号的串入, CPU 在一天内史允许在 ∃T 时间 (如 8∶00±1 2∃T ) 内开放 IN T 0中断, 把 T 0 定时时间和北京时间比较并进行校准, 重定 TL 0 的值Λ自校准时间窗口即 ∃T 时间的大小, 根据一天误差秒数设定, 其值尽可能小, 同时必须保证在 ∃T 窗口收到北京时间 报时信号Λ 1. 3 系统的自动追时 步进电机需 220V 交流电带动, 停电时, 步进电机不能工作, 塔钟指针不再走时, 因此单片 机控制系统没有必要配置U PS 不间断电源Λ在此, 仅引入M C146818 实时时钟芯片, 它兼有数 据存贮功能, 带有 14 个寄存器和 50b it 供用户使用的静态 RAM , 它功耗低, 适合在断电时用 备用电池工作Λ 系统正常工作时,M C 146818 芯片与A T 89C 51 的 T 0 定时器并行计时, 并且每 隔一分钟由 CPU 校准一次 (M C146818 定时精度低于 CPU 的定时器) , 检测到即将停电时 (由 电源监视及检测电路实现) , CPU 首先将重要数据放入M C146818 提供的静态 RAM 中, 然后 CPU 内部所有功能部件都停止工作, 仅M C146818 芯片由电池供电继续计时Λ 来电后, CPU 从M C146818 中读取时标, 计算出塔钟停走时间, 输出步进电机控制信号, 从而控制步进电机 带动塔钟指针走动, 实现自动追时功能Λ 1. 4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塔钟指针由步进电机带动走时Λ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采用 5G8713 芯片Λ 该芯片的引脚 中: CU , CD 是双时钟工作的时钟输入端; Ck 是单时钟输入端; 正反转由 U D 端决定: U D 为 “1”, 输出端输出正转脉冲, 反之, 输出反转脉冲; EA、EB 为激励方式选择端:“00”双激励方式, “11”1—2 相激励方式,“01”或“10”单激励方式; 3 4 端为 3 相或 4 相选择控制端; A~ D 为 4 个相驱动输出端; EM 为激励方式状态标志; C0 输入时钟检测端; R 复位控制端Λ 本系统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51系列单片机内置比较器实现高精度A/D转换
1.图是一个可直接使用的、性价比极高的A/D转换方案。
它是一个高精度的积分型A /D转换,类似于∑—⊿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用单一的I/O端口,执行1位的数/模转换(DAC),以比较器的输出作反馈,来维持Vout与Vin相等。
如图所示,产生1位DAC的电路为一路通用UO口,一个串联的电阻和电容。
在电容上产生Vout,要维持Vout=Vin,必须通过I/O口对电容进行充放电,而确定为充电还是放电(即I/O口输出高低电子)由比较器的输出来决定。
这样A/D形成了一个类似带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拿图中的电路为例,当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时,说明Vout>Vin,此时应对电容放电,则I/0口输出低电平;当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时,说明Vout<Vin,应对电容充电,则I/O口输出高电平。
那么充、放电维持的时间怎样确定呢?其作法是每隔一个极短的且固定的时间t后去查询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如果比较器的输出状态没变,则维持I/O口的输出;当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发生改变,则I/O口的输出状态也应改变。
因此,I/O的某一状态(高/低电平)维持的时间可能是Xt(X为整数),从而在整个A/D转换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X1、X2、…、Xi、…、Xn。
Xn为一随机数,其值由比较器的输出状态而定。
在每个单位时间t后,如果I/O口的输出为高电平,则事先设定的计数加1,当A/D转换完成后,记录下I/O口输出高电平的次数为m。
那么一次A/D转换完成的时间怎样确定呢?这主要取决于对A/D转换精度的要求。
当要求一个12位的A/D,则其时间为4096t,即对比较器输出作4096次查询,每次查询间隔时间为t(这一点可参考后面的程序及说明)。
同样16位的A/D的时间为65535t。
在此将对应转换精度要求的4096或65535设为N,并结合上文所述,N=XI+X2+……Xn。
那么结合电容的充放电的公式V(t)=V(1-exp(—t/RC)),可对积分型A/D作以下数学上的推断,从而求出Vin。
因N=Xl+X2+……Xn,高电平的次数为m。
假设:Vin(t)=Vin’根据Vout=Vin和电容的充放电的公式可得:
Vout(t)=Vin+m(Vcc-Vin) (1-exp(—t/RC))—(N-m)Vin(1-exp(—t/RC),
m(Vcc-Vin)(1-exp(-t/RC))为充电过程; (N-m)Vin(1-exp(—CRC)为放电过程。
因此,Vin’Vcc•m/N。
上式成立的先决条件是:Vin在短时间内是不变;且对确定Vout的电容要预充电,在开始进行A/D转换前使Vout:Vin,即通过I/O口对电容预充电使比较器在发生第一次翻转后,开始进行积分A/D转换。
如果对Vin=Vcc•m/N式作一些处理,可使得A/D转换的处理更加方便,如果电源电压Vcc为5.0V,取N=5000,则分辨率为lmV,当m=1245时,则Vin=1.245V,如果N=50000,则分辨率为0.1mV,m=12456时,则Vin=1.2456V,这样只要通过对m的确定就可以测得Vin的值,避免了直接用公式Vin=Vcc•m/N带来的计算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