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人教版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
.课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题教学目的重难点1、掌握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概念2、熟练应用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应用教学内容【根底知识总结与稳固】一、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跟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物体沿闭合的路径运动一周,重力做功为零,其实恒力〔大小方向不变〕做功都具有这一特点。
如物体由 A 位置运动到 B 位置,如图 1 所示, A、 B 两位置的高度分别为h1、 h2,物体的质量为m,无论从A 到 B 路径如何,重力做的功均为:W G=mgs×cosa=mg〔h1-h2〕=mgh l -mgh2可见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公式: Ep=mgh。
单位:焦〔 J〕(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与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重力势能是一个相对量。
它的数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相关。
在参考平面内,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在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重力势能为正值;在参考平面下方的物体,重力势能为负值。
重力势能变化的不变性〔绝对性〕尽管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都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这表达了它的不变性〔绝对性〕。
某种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其相应力所做的功。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E p=mgh,只适用于地球外表及其附近处g 值不变时的范围。
假设g 值变化时。
不能用其计算。
二、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探究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1〕功能关系是定义某种形式的能量的具体依据,从计算某种力的功入手是探究能的表达式的根本方法和思路。
(2〕科学探究中必须善于类比已有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迁移运用。
(3〕科学的构思和猜想是创造性的表达。
可使探究工作具有针对性。
(4〕分割——转化——累加,是求变力功的一般方法,这是微积分思想的具体应用。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AB 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 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 恰好在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与圆弧的圆心O 等高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物体释放后,第一次到达B 处的速度大小,并求出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s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的大小;(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E 、O 、D 为同一条竖直直径上的3个点),释放点距B 点的距离L 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2(sincos )tanBgR v ;RL(2)(32cos )N F mg ;(3)(32cos )2(sincos )R L …【解析】【分析】【详解】(1)设物体释放后,第一次到达B 处的速度为1v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21cos 1coscossin2R mgR mg mv解得:2(sincos )tanBgR v 物体每完成一次往返运动,在AB 斜面上能上升的高度都减少一些,最终当它达B 点时,速度变为零,对物体从P 到B 全过程用动能定理,有coscos 0mgR mgL 得物体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为RL(2)最终物体以B 为最高点在圆弧轨道底部做往返运动,设物体从B 运动到E 时速度为2v v ,由动能定理知:221(1cos )2v mgR m 在E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2Nmv F mgR解得物体受到的支持力(32cos )N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2cos )NNF F mg ,方向竖直向下.(3)设物体刚好到达D 点时的速度为D v 此时有2DmvmgR 解得:Dv gR设物体恰好通过D 点时释放点距B 点的距离为0L ,有动能定理可知:2001[sin(1cos )]cos 2D mg L R mg L mv 联立解得:(32cos )2(sin cos )R L 则:(32cos )2(sin cos )R L …答案:(1)2(sincos )tanBgR v ;RL(2)(32cos )N F mg ;(3)(32cos )2(sincos )R L …2.光滑水平面AB 与一光滑半圆形轨道在B 点相连,轨道位于竖直面内,其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向左推物块使其压紧弹簧,然后放手,物块在弹力作用下获得一速度,当它经B 点进入半圆形轨道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9倍,之后向上运动经C 点再落回到水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1)弹簧弹力对物块做的功;(2)物块离开C点后,再落回到水平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3)再次左推物块压紧弹簧,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多少?【答案】(1)(2)4R(3)或【解析】【详解】(1)由动能定理得W=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9mg-mg=m解得W=4mgR(2)设物块经C点落回到水平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为S,用时为t,由平抛规律知S=v c t2R=gt2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联立知,S= 4 R(3)假设弹簧弹性势能为EP,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物块可能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EP≤mgR若物块刚好通过C点,则物块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物块在C点时mg=m则联立知:EP≥mgR.综上所述,要使物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轨道,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为EP≤mgR 或EP≥mgR.3.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B ,两者相距为d .现给A 一初速度,使A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 .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 的质量为A 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A 的初速度的大小.【答案】185gd【解析】【详解】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 0;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222121112222mv mv mv 0122mv mv mv ,式中,以碰撞前木块A 的速度方向为正,联立解得:013v v ,2023v v 设碰撞后A 和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 1和d 2,由动能定理得21112mgd mv,2221222m gd mv ().按题意有:21d d d .联立解得:0185v gd=4.质量为M 的小车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 0的水平速度从小车一端滑上小车,小物体从小车另一端滑离小车时速度减为02v ,已知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此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Q 以及小车的长度L.(2)若把同一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让这个物体仍以水平速度v 0从小车一端滑上小车.a. 欲使小物体能滑离小车,小车的质量M 和小物体质量m 应满足什么关系?b. 当M =4m 时,小物块和小车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案】(1)2038Q mv ,238v Lg(2)a. M>3m ;b.025v ,320v 【解析】【详解】(1) 小车固定在地面时,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mg ,物块滑离的过程由动能定理220011()222v fLm mv ①解得:238v Lg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位移为L ,摩擦力做负功使得系统生热,Q fL可得:238Qmv (2)a.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时,小物体与小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仍为f .设小物体相对小车滑行距离为L时,跟小车相对静止(未能滑离小车)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mv 0=(M +m)v②设这过程小车向前滑行距离为s.对小车运用动能定理有:212fsMv③对小物体运用动能定理有:22011()22f Ls mvmv④联立②③④可得220011()()22mv fLmvM m Mm⑤物块相对滑离需满足LL 且2038fLmv联立可得:3M m ,即小物体能滑离小车的质量条件为3Mmb.当M=4m 时满足3M m ,则物块最终从小车右端滑离,设物块和车的速度分别为1v 、2v .由动量守恒:012mv mv Mv由能量守恒定律:222012111()222fLmvmv Mv 联立各式解得:1025v v ,20320v v 5.雨滴落到地面的速度通常仅为几米每秒,这与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有关,雨滴间无相互作用且雨滴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质量为m 的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高度h 时速度为u ,求这一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W .(2)研究小组同学观察发现,下雨时雨滴的速度跟雨滴大小有关,较大的雨滴落地速度较快,若将雨滴看作密度为ρ的球体,设其竖直落向地面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f=kr 2v 2,其中v 是雨滴的速度,k 是比例常数,r 是球体半径.a. 某次下雨时,研究小组成员测得雨滴落地时的速度约为v 0,试计算本场雨中雨滴半径r的大小;b. 如果不受空气阻力,雨滴自由落向地面时的速度会非常大,其v-t 图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雨滴受空气阻力无初速下落的v -t 图线.(3)为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同学提出下述想法:将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看成是空间中均匀分布的、静止的弹性质点,将雨滴的下落看成是一个面积为S 的水平圆盘在上述弹性质点中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已知空气的密度为ρ0,试求出以速度v 运动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f 的大小.(最后结果用本问中的字母表示)【答案】(1)212Wmumgh (2)234kv rg,(3)22f Sv【解析】【详解】(1)由动能定理:212mgh Wmu解得:212Wmu mgh(2)a. 雨滴匀速运动时满足:322043r gkr v ,解得2034kv rgb. 雨滴下落时,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匀速下落,图像如图.(3)设空气分子与圆盘发生弹性碰撞.在极短时间t 内,圆盘迎面碰上的气体质点总质量为:m S v t以F 表示圆盘对气体分子的作用力,对气体根据动量定理有:F ·t =m ·2v解得:22FSv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圆盘所受空气阻力22F F Sv6.如图所示,AB 为倾角37的斜面轨道,BP 为半径R=1m 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O为圆心,两轨道相切于B 点,P 、O 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在斜面上C 点处,轨道的AC 部分光滑,CB 部分粗糙,CB 长L =1.25m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有一质量m=2kg 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 点后释放(不栓接),物块经过B 点后到达P 点,在P 点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其重力的 1.5倍,sin370.6,37cos 0.8,g=10m/s 2.求:(1)物块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小v P ;(2)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v C ;(3)若要使物块始终不脱离轨道运动,则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的最大值v m .【答案】(1)5m/s P v (2)v C =9m/s (3)6m/smv 【解析】【详解】(1)在P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PPvmgN mR解得: 2.55m/sP v gR(2)由几何关系可知BP 间的高度差(1cos37)BPh R 物块C 至P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211sin37cos37=22BPPC mgL mgh mgL mv mv 联立可得:v C =9m/s(3)若要使物块始终不脱离轨道运动,则物块能够到达的最大高度为与O 等高处的E 点,物块C 至E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1cos37sin37sin 53=02m mgL mgL mgR mv 解得:6m/smv7.如图1所示是某游乐场的过山车,现将其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模型:倾角θ=37°、L=60cm 的直轨道AB 与半径R=10cm 的光滑圆弧轨道BCDEF 在B 处平滑连接,C 、F 为圆轨道最低点,D 点与圆心等高,E 为圆轨道最高点;圆轨道在F 点与水平轨道FG 平滑连接,整条轨道宽度不计,其正视图如图3所示.现将一质量m=50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端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AB 段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FG 段的动摩擦因数μ2=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 2.(1)求滑块到达E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N ;(2)若要滑块能在水平轨道FG 上停下,求FG 长度的最小值x ;(3)若改变释放滑块的位置,使滑块第一次运动到D 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求滑块从释放到它第5次返回轨道AB 上离B 点最远时,它在AB 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s .【答案】(1)F N =0.1N (2)x=0.52m (3)93m160s 【解析】【详解】(1)滑块从A 到E ,由动能定理得:211sin 1cos2cos2Emg L R RmgL mv代入数据得:30m/s 5Ev 滑块到达E 点:2NEvmgF m R代入已知得:F N =0.1N (2)滑块从A 下滑到停在水平轨道FG 上,有12sin 1coscos 0mg L R mgL mgx 代入已知得:x=0.52m (3)若从距B 点L 0处释放,则从释放到刚好运动到D 点过程有:010sin +(1cos )]cos 0mg L R R mgL [代入数据解得:L 0=0.2m从释放到第一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轨道AB 上上滑距离为L 1,则:111sincosmg L L mg L L 解得:111sin cos 1sincos2L L L 同理,第二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斜轨上上滑距离为L 2,有:212111sin cos 11sincos22L L L L 故第5次返回最高点过程,若在斜轨上上滑距离为L 5,有:5512L L 所以第5次返回轨道AB 上离B 点最远时,它在AB 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012345932222m160L L L L L L s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轨道OO 1上的O 点静止放置一质量m=0.25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OO 1的距离s=4m .在O 1右侧固定了一半径R=0.32m 的光滑的竖直半圆弧,现用F=2N 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g=10m/s 2)求:(1)为使小物块到达O 1,求拉力F 作用的最小距离;(2)若将拉力变为F 1,使小物块从O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至OO 1的中点时撤去拉力,恰能使小物块经过半圆弧的最高点,求F 1的大小.【答案】(1)2m (2)3N 【解析】【分析】【详解】(1)为使小物块到达O 1,设拉力作用的最小距离为x根据动能定理知:00Fx mgs 解得:0.40.25104m2m2mgs xF(2)当小物块恰好过最高点时:2vmg mR从O 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112022s F mgs mg R mv解得:13F N9.如图所示,光滑轨道槽ABCD 与粗糙轨道槽GH 通过光滑圆轨道EF 平滑连接(D 、G 处在同一高度),组成一套完整的轨道,整个装置位于竖直平面内。
高中物理 随堂小练(16)动能和动能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物理试题
随堂小练〔16〕动能和动能定理1、关于动能的理解,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但凡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不可以为负值D.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2、某同学在练习足球时,将足球朝竖直的墙壁踢出。
假设足球的质量为m=0.5kg、足球与墙壁碰撞的瞬间速度大小为v=5m/s,如果以足球被踢出的速度方向为正,足球与墙壁碰后以等大的速度反弹。
如此( )A.速度的变化量为-10m/sB.速度的变化量为10m/sC.动能的变化量为25JD.动能的变化量为03、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E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球的动能kA. B.C. D.4、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C.物体的动能D.物体竖直向下的分速度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F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6、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如此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如此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为零,如此动能一定变化7、如下列图,质量m=1kg、长L=0.8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4。
现用F=5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F的功至少为〔g取210m/s)〔〕A.18、如下列图,一木块沿着高度一样、倾角不同的三个斜面由顶端静止滑下,假设木块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一样,如此滑到底端的动能大小关系是( )A.倾角大的动能最大B.倾角小的动能最大C.倾角等于45°的动能最大D.三者的动能一样大9、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前0.1s,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的过程中对篮球做的功为W,出手高度(相对地面)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篮球出手时的动能为W+mgh1B.篮球进框时的动能为W+mgh1-mgh2C.篮球从出手到进框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增加了mgh1-mgh2D.篮球从出手到进框的过程中,重力对它做的功为mgh 2-mgh 110、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剖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剖析例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8-27,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思路点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平面上,考查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即ΔEK=0,因此可以根据全过程中各力的合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上找出联系.[解题过程]设该面倾角为α,斜坡长为l,则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则对物体在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ΣW=ΔEk.mgl·sinα-μmgl·cosα-μmgS2=0得h-μS1-μS2=0.式中S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置间的水平距离.故[小结]本题中物体的滑行明显地可分为斜面与平面两个阶段,而且运动性质也显然分别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依据各阶段中动力学和运动学关系也可求解本题.比较上述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不难显现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抓住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不必追究从始至末的过程中运动的细节,因此不仅适用于中间过程为匀变速的,同样适用于中间过程是变加速的.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变力作用的问题.例2 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设阻力恒定且取g=10m/s2.求:(1)机车的功率P=?(2)机车的速度为36km/h时机车的加速度a=?[思路点拨]因为机车的功率恒定,由公式P=Fv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机车的牵引力必定逐渐减小,机车做变加速运动,虽然牵引力是变力,但由W=P·t可求出牵引力做功,由动能定理结合P=f·vm,可求出36km/h时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车的加速度a.[解题过程](1)以机车为研究对象,机车从静止出发至达速度最大值过程,根据ΣW=ΔEk,有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所以当机车速度v=36km/h时机车的牵引力根据ΣF=ma可得机车v=36km/h时的加速度[小结]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直到最大速度,属于变力做功的问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加速度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运动.此类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是无法求解的.但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进而求解相关物理量是一种简捷优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例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8-28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思路点拨]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的高度,特别是汽车运动速度vB与物体上升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关系,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题过程]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动能E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车运动至B点时,左边的绳与水平面所成角θ=45°,设物体已从井底上升高度h,此时物体速度为vQ,即为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如图8-29[小结]此题需明确:速度分解跟力的分解相似,两个分速度方向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车子向左运动时,绳端(P)除了有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外(每一瞬间绳均处于张紧的状态),还参与了绕定滑轮O的转动分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还应该有一个绕O点转动的分速度,这个分速度垂直于绳长的方向.所以车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分解如图8-29所示,有vQ=vB1=vBcosθ=vBcos45°.例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各等于多少?[思路点拨]由题意: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即可确定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全过程中两个力做功和动能的变化即可得解.[解题过程]物体从静止受水平恒力F甲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为经时间t后回到原处,前后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因此F乙=3F甲.设在F甲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F甲·S+F乙·S=ΔEk,代入F乙=3F 甲,F甲·S+3F甲·S=ΔEk,所以恒力甲和乙做的功分别为[小结]本题属多阶段物理过程求功问题,运动往复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恒力作用,运用功能定理从整体上考证功能转换比从力和运动关系去研究要简便.当然此题也可根据两个力作用时间相同、两个物理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找出两者末速度的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v-t图线更直观地得到启发,根据图线上下方与t轴间的面积相等求两段加速度之比,进而求解.例5 如图8-30所示,长为L,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板上表面左端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B,B与A的摩擦因数为μ,A和B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 向右运动,在A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要使B一直不从A上掉下来,v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L、μ表示)?倘若V0已知,木板B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V0、μ表示)?[思路点拨]A和墙壁碰撞后,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左运动,B仍以原速向右运动.以后的运动过程有三种可能:(1)若m1>m2,则m1和m2最后以某一共同速度向左运动;(2)若m1=m2,则A、B最后都停在水平面上,但不可能与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3)若m1<m2,则A将多次和墙壁碰撞、最后停在靠近墙壁处.[解题过程]若m1>m2,碰撞后的总动量方向向左,以向左为正方向,系统Δp=0,m1v-m2v=(m1+m2)v′,若相对静止时B刚好在A板右端,则系统总机械能损失应为μm2gL,则功能关系为若V0已知,则板长L应满足若m1=m2,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B在A的右端,则若m1<m2,则A与墙壁将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总动量方向都向右,而B相对于A 始终向右运动,设最后A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的右端,则有[小结]在有些用字母表示已知物理量的题目中,物理过程往往随着已知量的不同取值范围而改变.对于这类题目,通常是将物理量的取值分成几个范围来讨论,分别在各个范围内求解.如本题中,由于m1和m2的大小关系没有确定,在解题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讨论,分别得出结果.。
动能与重力势能----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
动能与重力势能----高中物理模块典型题归纳(含详细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加的能量是()A.动能B.动能、重力势能C.重力势能、机械能D.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2.质量为50 kg、高为1.8 m的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过2 m高的横杆而平落在高50 cm的垫子上,整个过程中重力对人做的功大约为()A.1 000 JB.750 JC.650 JD.200 J3.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变化情况分别是()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下有关其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 B. C. D.5.如图所示是一幅登山导图,括号中数据为该点高度,质量约为50 kg的小宋从A点出发经过0.5 小时到达C点,小宋在这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约为()A.3.9×104JB.7.5×104JC.1.2×105JD.1.5×105J6.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所示.如果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物块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A.mgh,减少mg(H-h)B.mgh,增加mg(H+h)C. -mgh,增加mg(H-h)D. -mgh,减少mg(H+h)7.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 ,自光滑的斜槽的顶端无初速度滑下,沿虚线轨迹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着地瞬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是(选取斜槽末端切线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A.,B.,C.,0D.,8.用拉力T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升高3m,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做了15 J的功B.拉力T对物体做了15 J的功C.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5 JD.合力对物体做的功是15 J9.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B.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C.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一定越大D.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较大10.某旅游景点有乘坐热气球观光项目,如图所示,在热气球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热气球质量的变化,则热气球的()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的长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线的拉力对摆球不做功B.摆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C.摆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摆球的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12.质量一定的物体()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C.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不一定不变13.某学习小组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提出了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物体所处的始、末位置有关,与物体实际经过的路径无关B.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重力做功有关,和其他力是否做功及做功多少无关C.重力势能是矢量,物体位于地球表面以上时重力势能才能为正值D.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14.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所选的参考平面有关B.在同一个参考平面,重力势能-5J小于-10JC.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D.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15.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下列情形中能使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的是()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B.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动能一定改变D.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代数值表示重力势能的大小17."蹦极"是一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腰间,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如右图所示,某人做蹦极运动,他从高台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不计空气阻力,设弹性绳原长为h0,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与其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则他在从高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他的动能E k、弹性绳的弹性势能E P随下落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C. D.18.下列关于物体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该物体一定克服重力做功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该物体一定克服重力做功C.重力势能为负值说明物体在零势能参考平面以下D.重力势能为负值说明物体在零势能参考平面以上三、计算题19.质量为3kg的物体放在高4m的平台上,g取10m/s2.求:(1)物体相对于平台表面的重力势能是多少?(2)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是多少?(3)物体从平台落到地面上,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重力做的功是多少?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匀速上升,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有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及分析 (1)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以下图,两物块A、 B 并排静置于高h=0.80m 的圆滑水平桌面上,物块的质量均为M=0.60kg .一颗质量m=0.10kg的子弹 C 以v0=100m/s的水平速度从左面射入A,子弹射穿A 后接着射入 B 并留在 B 中,此时A、 B 都没有走开桌面.已知物块 A 的长度为0.27m, A 走开桌面后,落地址到桌边的水平距离s=2.0m.设子弹在物块A、 B 中穿行时遇到的阻力大小相等,g 取10m/s 2. (平抛过程中物块当作质点)求:(1)物块 A 和物块 B 走开桌面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多少;(2)子弹在物块 B 中打入的深度;(3)若使子弹在物块 B 中穿行时物块 B 未走开桌面,则物块 B 到桌边的最小初始距离.【答案】( 1) 5m/s ;10m/s ;( 2)L B 3.5 10 2 m (3)2.5 102m【分析】【剖析】【详解】试题剖析: (1)子弹射穿物块 A 后, A 以速度 v A沿桌面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走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h 1gt 2解得:t=0.40s 2A 走开桌边的速度v A s,解得: v A=5.0m/s t设子弹射入物块 B 后,子弹与 B 的共同速度为v B,子弹与两物块作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mv0 Mv A ( M m)v BB 走开桌边的速度v =10m/sB(2)设子弹走开 A 时的速度为v1,子弹与物块 A 作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mv0mv12Mv Av1=40m/s子弹在物块 B 中穿行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fL 1Mv21 mv21(M m)v2①B2A212B 子弹在物块 A 中穿行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fL A 1mv021mv121( M M )v A2②222由①② 解得 L B 3.5 10 2 m(3)子弹在物块A 中穿行过程中,物块A 在水平桌面上的位移为s 1,由动能定理:fs1(MM )v 2 0 ③1 2A子弹在物块 B 中穿行过程中,物块 B 在水平桌面上的位移为s 2,由动能定理fs 21Mv B21Mv A 2 ④22由②③④解得物块 B 到桌边的最小距离为: s min s 1 s 2 ,解得: s min2.5 10 2 m考点:平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 以下图,在娱乐节目中,一质量为 m =60 kg 的选手以 v 0= 7 m/s 的水平速度抓住竖直绳下端的抓手开始摇动,当绳摆到与竖直方向夹角 θ= 37°时,选手松开抓手,放手后的上升过程中选手水平速度保持不变,运动到水平传递带左端A 时速度恰巧水平,并在传递带上滑行,传递带以 v =2 m/s 匀速向右运动.已知绳索的悬挂点到抓手的距离为 L = 6 m ,传 送带两头点 A 、B 间的距离 s = 7 m ,选手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2 ,若把选手看成质点,且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g = 10 m/s 2, sin 37 = 0°.6, cos 37 =°0.8)求:(1)选手松开抓手时的速度大小; (2)选手在传递带上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3)选手在传递带上战胜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1)5 m/s (2)3 s (3)360 J【分析】试题剖析:( 1)设选手松开抓手时的速度为 v 1,则- mg (L - Lcos θ)= mv 12 - mv 0 2,v 1= 5m/s(2)设选手松开抓手时的水平速度为 v 2, v 2= v 1cos θ①选手在传递带上减速过程中a =- μg ② v = v 2+ at 1③④匀速运动的时间 t 2, s - x 1= vt 2⑤选手在传递带上的运动时间 t = t 1+ t 2⑥联立 ①②③④⑤⑥ 得: t = 3s(3)由动能定理得W f = mv 2- mv 22,解得: W f =- 360J故战胜摩擦力做功为360J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3.以下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圆滑轨道ABCD AB是足够长的水平轨道,B端,此中与半径为 R 的圆滑半圆轨道 BCD 光滑相切连结,半圆的直径BD 竖直, C 点与圆心 O 等高.现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Q 静止在 B 点,另一质量为 2m 的小球 P 沿轨道 AB 向右匀速运动并与Q 发生对心碰撞,碰撞后瞬时小球 Q 对半圆轨道 B 点的压力大小为自己重力的 7 倍,碰撞后小球P 恰巧抵达 C 点.重力加快度为 g.(1)求碰撞前小球P 的速度大小;(2)求小球Q 走开半圆轨道后落回水平面上的地点与 B 点之间的距离;(3)若只调理圆滑半圆轨道 BCD半径大小,求小球 Q 走开半圆轨道 D 点后落回水平面上的地点与 B 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所对应的轨道半径是多少?【答案】(1)(2)(3)【分析】【剖析】【详解】设小球 Q 在 B 处的支持力为;碰后小球 Q 的速度为,小球 P 的速度为;碰前小球 P 的速度为;小球 Q 抵达 D 点的速度为 .(1)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Q 在 B 点碰后小球Q 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碰后小球P 恰巧到 C 点,由动能定理得:P、Q 对心碰撞,由动量守恒得:联立解得 :(2)小球 Q 从 B 到 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所以小球Q 能够抵达 D 点由平抛运动规律有:联立解得(3)联立解得 :当时 x 有最大值所以【点睛】解决此题时要抓住弹簧的形变量相等时弹性势能相等这一隐含的条件,正确剖析能量是怎样转变,分段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是重点.4.以下图,斜面高为h,水平面上D、C 两点距离为L。
高中新教材人教物理必修件动能和动能定理
利用物体运动产生的动能驱动发电机转动,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例如,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都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动能来产生电能 。
动能回收
在一些科技产品中,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通过回收制动 时产生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动能驱动
一些小型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中,利用动能驱动机械臂或轮子等部件 运动,从而完成各种任务。
01
非保守力场中的动能定理
在非保守力场中,物体的动能变化不仅与保守力做功有关,还与非保守
力做功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内涵。
02
相对论性动能
在相对论框架下,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与经典力学有所不同。相对论性动
能的研究对于理解高速运动物体的能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03
量子力学中的动能算符
分析
根据恒力做功的公式直接求解推力做功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摩擦力做功的 大小.
04 实验:验证动能 定理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动能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动能定理的 理解和掌握。
实验原理
动能定理是指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ΔEk,其中W为合外力做的功,ΔEk为物体动能的增量 。
误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误差的影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选择质量较大的小车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多次实 验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等。
05 动能和动能定理 在生活、科技中 应用
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动能考虑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 符号$E_k$表示。
动能表达式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动能和动能定理(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动能和动能定理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动能的理解1.(2020江苏南通高一期末)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v2中的v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A.一般情况下,E k=12B.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当物体以不变的速率做曲线运动时,其动能不断变化2.(2020河北唐山高二期中)A、B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3,则它们的动能之比为( )A.12∶1B.4∶3C.12∶5D.3∶43.(多选)一质量为0.1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
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动能变化分别是(易错)A.Δv=10 m/sB.Δv=0C.ΔE k=1 JD.ΔE k=0题组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5.假设汽车紧急制动后所受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差不多。
当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约为( )A.40 mB.20 mC.10 mD.5 m6.将一小球从高处水平抛出,最初2 s内小球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根据图像信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A.小球的质量B.小球的初速度C.小球抛出时的高度D.最初2 s内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7.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形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水平,长度为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
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自由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A.0.50 mB.0.25 mC.0.10 mD.08.(多选)如图所示,电梯的质量为M,在它的水平底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1mv22mv2+mghB.电梯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12Mv2+Mgh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12D.钢索的拉力做的功大于1Mv2+Mgh29.(多选)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 s末到第3 s末,合力做的功为4WB.从第3 s 末到第5 s 末,合力做的功为-2WC.从第5 s 末到第7 s 末,合力做的功为WD.从第3 s 末到第4 s 末,合力做的功为-0.75W10.如图所示,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人教版高考物理精做:动能定理的应用大题精做
精做16 动能定理的应用1.(·江苏卷)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
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未拉A 时,C 受到B 作用力的大小F ;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
【答案】(1)(2)(3)【解析】(1)C 受力平衡,解得 (2)C 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 受C 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B 受地面的摩擦力,根据题意,解得(3)C 下降的高度,A 的位移2m3Fmg=min2μ=(21)W mgR μ=-2cos 30F mg ︒=3F=max2x Fmg =f mg μ=min max x f F=min 2μ=1)h R =1)x R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解得【名师点睛】本题的重点的C 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 物体受力的临界状态的分析,此为解决第二问的关键,也是本题分析的难点。
2.(·新课标全国Ⅰ卷)一质量为8.00×104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m 处以7.50×103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答案】(1)(1)4.0×108J 2.4×1012J (2)9.7×108J(2)飞船在高度h'=600 m 处的机械能为⑤ 由功能原理得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 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高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 人教版
高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例题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8-27,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思路点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平面上,考查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即ΔEK=0,因此可以根据全过程中各力的合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上找出联系.[解题过程]设该面倾角为α,斜坡长为l,则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则对物体在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ΣW=ΔEk.mg l·sinα-μmg l·cosα-μmgS2=0得 h-μS1-μS2=0.式中S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置间的水平距离.故[小结] 本题中物体的滑行明显地可分为斜面与平面两个阶段,而且运动性质也显然分别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依据各阶段中动力学和运动学关系也可求解本题.比较上述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不难显现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抓住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不必追究从始至末的过程中运动的细节,因此不仅适用于中间过程为匀变速的,同样适用于中间过程是变加速的.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变力作用的问题.[例题2] 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设阻力恒定且取g=10m/s2.求:(1)机车的功率P=?(2)机车的速度为36km/h 时机车的加速度a=?[思路点拨] 因为机车的功率恒定,由公式P=Fv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机车的牵引力必定逐渐减小,机车做变加速运动,虽然牵引力是变力,但由W=P·t可求出牵引力做功,由动能定理结合P=f·v m,可求出36km/h时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车的加速度a.[解题过程] (1)以机车为研究对象,机车从静止出发至达速度最大值过程,根据ΣW=ΔEk,有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所以当机车速度v=36km/h时机车的牵引力根据ΣF=ma可得机车v=36km/h时的加速度[小结]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直到最大速度,属于变力做功的问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加速度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运动.此类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是无法求解的.但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进而求解相关物理量是一种简捷优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例题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8-28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思路点拨] 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的高度,特别是汽车运动速度vB与物体上升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关系,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题过程]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动能E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车运动至B点时,左边的绳与水平面所成角θ=45°,设物体已从井底上升高度h,此时物体速度为vQ,即为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如图8-29[小结] 此题需明确:速度分解跟力的分解相似,两个分速度方向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车子向左运动时,绳端(P)除了有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外(每一瞬间绳均处于张紧的状态),还参与了绕定滑轮O的转动分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还应该有一个绕O点转动的分速度,这个分速度垂直于绳长的方向.所以车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分解如图8-29所示,有vQ=vB1=vBcosθ=vBcos45°.[例题4]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各等于多少?[思路点拨] 由题意: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即可确定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全过程中两个力做功和动能的变化即可得解.[解题过程] 物体从静止受水平恒力F甲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为经时间t后回到原处,前后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因此F乙=3F甲.设在F甲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F甲·S+F乙·S=ΔEk,代入F 乙=3F甲,F甲·S+3F甲·S=ΔEk,所以恒力甲和乙做的功分别为[小结] 本题属多阶段物理过程求功问题,运动往复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恒力作用,运用功能定理从整体上考证功能转换比从力和运动关系去研究要简便.当然此题也可根据两个力作用时间相同、两个物理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找出两者末速度的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v-t图线更直观地得到启发,根据图线上下方与t轴间的面积相等求两段加速度之比,进而求解.[例题5] 如图8-30所示,长为L,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板上表面左端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B,B与A的摩擦因数为μ,A和B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A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要使B一直不从A上掉下来,v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L、μ表示)?倘若V0已知,木板B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V0、μ表示)?[思路点拨] A和墙壁碰撞后,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左运动,B仍以原速向右运动.以后的运动过程有三种可能:(1)若m1>m2,则m1和m2最后以某一共同速度向左运动;(2)若m1=m2,则A、B最后都停在水平面上,但不可能与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3)若m1<m2,则A将多次和墙壁碰撞、最后停在靠近墙壁处.[解题过程] 若m1>m2,碰撞后的总动量方向向左,以向左为正方向,系统Δp=0,m1v-m2v=(m1+m2)v′,若相对静止时B刚好在A板右端,则系统总机械能损失应为μm2gL,则功能关系为若V0已知,则板长L应满足若m1=m2,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B在A的右端,则若m1<m2,则A与墙壁将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总动量方向都向右,而B相对于A 始终向右运动,设最后A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的右端,则有[小结] 在有些用字母表示已知物理量的题目中,物理过程往往随着已知量的不同取值范围而改变.对于这类题目,通常是将物理量的取值分成几个范围来讨论,分别在各个范围内求解.如本题中,由于m1和m2的大小关系没有确定,在解题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讨论,分别得出结果.。
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例题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8-27,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思路点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平面上,考查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即ΔE K=0,因此可以根据全过程中各力的合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上找出联系.[解题过程]设该面倾角为α,斜坡长为l,则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则对物体在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ΣW=ΔE k.mg l·sinα-μmg l·cosα-μmgS2=0得 h-μS1-μS2=0.式中S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置间的水平距离.故[小结] 本题中物体的滑行明显地可分为斜面与平面两个阶段,而且运动性质也显然分别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依据各阶段中动力学和运动学关系也可求解本题.比较上述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不难显现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抓住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不必追究从始至末的过程中运动的细节,因此不仅适用于中间过程为匀变速的,同样适用于中间过程是变加速的.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变力作用的问题.[例题2] 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设阻力恒定且取g=10m/s2.求:(1)机车的功率P=?(2)机车的速度为36km/h时机车的加速度a=?[思路点拨] 因为机车的功率恒定,由公式P=Fv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机车的牵引力必定逐渐减小,机车做变加速运动,虽然牵引力是变力,但由W=P·t可求出牵引力做功,由动能定理结合P=f·v m,可求出36km/h时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车的加速度a.[解题过程] (1)以机车为研究对象,机车从静止出发至达速度最大值过程,根据ΣW=ΔE k,有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所以当机车速度v=36km/h时机车的牵引力根据ΣF=ma可得机车v=36km/h时的加速度[小结]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直到最大速度,属于变力做功的问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加速度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运动.此类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是无法求解的.但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进而求解相关物理量是一种简捷优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例题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8-28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 B.求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思路点拨] 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的高度,特别是汽车运动速度v B与物体上升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关系,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解题过程]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动能E 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车运动至B点时,左边的绳与水平面所成角θ=45°,设物体已从井底上升高度h,此时物体速度为v Q,即为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如图8-29[小结] 此题需明确:速度分解跟力的分解相似,两个分速度方向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车子向左运动时,绳端(P)除了有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外(每一瞬间绳均处于张紧的状态),还参与了绕定滑轮O的转动分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还应该有一个绕O点转动的分速度,这个分速度垂直于绳长的方向.所以车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分解如图8-29所示,有v Q=v B1=v B cosθ=v B cos45°.[例题4]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各等于多少?[思路点拨] 由题意: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即可确定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全过程中两个力做功和动能的变化即可得解.[解题过程] 物体从静止受水平恒力F甲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为经时间t后回到原处,前后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因此F乙=3F甲.设在F甲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F甲·S+F 乙·S=ΔE k,代入F乙=3F甲,F甲·S+3F甲·S=ΔE k,所以恒力甲和乙做的功分别为解析二:因位移大小相等,时间间隔又相等,所以两阶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必相等,得--所以即得[小结] 本题属多阶段物理过程求功问题,运动往复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恒力作用,运用功能定理从整体上考证功能转换比从力和运动关系去研究要简便.当然此题也可根据两个力作用时间相同、两个物理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找出两者末速度的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v-t图线更直观地得到启发,根据图线上下方与t轴间的面积相等求两段加速度之比,进而求解.[例题5] 如图8-30所示,长为L,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板上表面左端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B,B与A的摩擦因数为μ,A和B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A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要使B一直不从A上掉下来,v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L、μ表示)?倘若V0已知,木板B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V0、μ表示)?[思路点拨] A和墙壁碰撞后,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左运动,B仍以原速向右运动.以后的运动过程有三种可能:(1)若m1>m2,则m1和m2最后以某一共同速度向左运动;(2)若m1=m2,则A、B最后都停在水平面上,但不可能与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3)若m1<m2,则A将多次和墙壁碰撞、最后停在靠近墙壁处.[解题过程] 若m1>m2,碰撞后的总动量方向向左,以向左为正方向,系统Δp=0,m1v-m2v=(m1+m2)v′,若相对静止时B刚好在A板右端,则系统总机械能损失应为μm2gL,则功能关系为若V0已知,则板长L应满足若m1=m2,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B 在A的右端,则若m1<m2,则A与墙壁将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总动量方向都向右,而B相对于A始终向右运动,设最后A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的右端,则有[小结] 在有些用字母表示已知物理量的题目中,物理过程往往随着已知量的不同取值范围而改变.对于这类题目,通常是将物理量的取值分成几个范围来讨论,分别在各个范围内求解.如本题中,由于m1和m2的大小关系没有确定,在解题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讨论,分别得出结果.。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是一种特殊的游戏装置,CD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10m ,末端D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辆玩具滑车从轨道的C 点处下滑,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为10m/s ,从D 点飞出后落到水面上的B 点。
已知它落到水面上时相对于O 点(D 点正下方)的水平距离10m OB =。
为了能让滑车抛到水面上的更远处,有人在轨道的下方紧贴D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轮子的圆心与D 点的水平距离为8m ,轮子半径为0.4m (传送带的厚度不计),若传送带与玩具滑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玩具滑车的质量为4kg ,不计空气阻力(把玩具滑车作质点处理),求 (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对D 点的压力大小。
(2)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玩具滑车到达传送带右端轮子最高点时的速度和落水点位置。
(3)如果传送带是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的(右端轮子顺时针转),试讨论玩具滑车落水点与传送带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案】(1)80N ;(2)6m/s ,6m ;(3)见解析。
【解析】 【详解】(1)玩具滑车到达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2DD v F mg m R-=解得2210=404=80N 10D D v F mg m R =++⨯;(2)若无传送带时,由平抛知识可知:D x v t =解得1s t =如果传送带保持不动,则当小车滑到最右端时,由动能定理:221122D mv mv mgL μ-=- 解得v =6m/s因为6m/s 2m/s v gR =>=,则小车从右端轮子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6m x vt ==(3)①若传送带的速度v ≤6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减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6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6m ; ②若小车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时的速度满足'221122D mv mv mgL μ-= 解得'241m/s v =若传送带的速度241m/s v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一直加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241m/s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241m x vt ==;③若传送带的速度10m/s≥v ≥6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减速到v ,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v m ;④若传送带的速度241m/s ≥v ≥10m/s ,则小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先加速到v ,然后以速度v 匀速,则到达右端的速度为v ,落水点距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vt =v m 。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的滑块,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处与水平传送带相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皮带时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m/s ,长为 L=1.4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 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 2.求(1)水平作用力 F 的大小;(2)滑块开始下滑的高度h;(3)在第 (2)问中若滑块滑上传送带时速度大于3m/s ,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答案】 (1)(2)0.1 m 或 0.8 m (3)0.5 J【解析】【分析】【详解】解:( 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重力 mg 和支持力F N处于平衡,如图所示:水平推力①解得:②(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解得:③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④解得:⑤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⑥解得:⑦(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则 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v0t由机械能守恒有:⑧⑨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⑩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2.如图所示,小滑块(视为质点)的质量m= 1kg AB的倾角;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37 °、长 s=1m ,点 A 和斜面最低点B 之间铺了一层均质特殊材料,其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可在 0≤μ≤1.5之间调节。
点B与水平光滑地面平滑相连,地面上有一根自然状态下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恰好在 B 点。
认为滑块通过点 B 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B点离地面的高度h=0.8m,该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量为m=200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小球从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D 点.已知小物块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为x=4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1)圆弧轨道的半径(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答案】(1)圆弧轨道的半径是5m.(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1)小球由B到D做平抛运动,有:h=12gt2x=v B t解得:10410/220.8Bgv x m sh==⨯=⨯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2mv B2-0解得轨道半径R=5m(2)在B点,由向心力公式得:2Bv N mg mR -=解得:N=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N=N=6N,方向竖直向下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把握每个过程和状态的物理规律,掌握圆周运动靠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运用运动的分解法进行研究平抛运动.2.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处与水平传送带相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皮带时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m/s,长为L=1.4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2.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开始下滑的高度h;(3)在第(2)问中若滑块滑上传送带时速度大于3m/s,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答案】(1)(2)0.1 m或0.8 m (3)0.5 J【解析】【分析】【详解】解:(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重力mg和支持力F N处于平衡,如图所示:水平推力①解得:②(2)设滑块从高为h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下滑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解得:③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④解得:⑤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⑥解得:⑦(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则t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v0t由机械能守恒有:⑧⑨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⑩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⑪⑫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距地面高h=0.8m,其左端固定有半径R=0.6m的内壁光滑的半圆管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和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质量m1=1.0kg的小球A以v0=9m/s的速度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质量m2=2.0kg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小球A被反向弹回并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飞出,落地点到轨道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1.2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v B;(2)小球B运动到半圆管形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答案】(1)6m/s(2)20N,向下【解析】【详解】(1)根据得:则规定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B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A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有:m1v0=m2v B-m1v A,代入数据解得:v B=6m/s.(2)根据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大小为20N ,方向向上.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涉及到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综合性较强,关键要理清过程,选择合适的规律进行求解.4.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圆周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 为圆轨道的圆心,D 为圆轨道的最高点,圆轨道内壁光滑,圆轨道右侧的水平面BC 与圆心等高.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B 点高度为h 处(332R h R ≤≤)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B 点进入圆轨道,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球能否到达D 点?试通过计算说明; (2)求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3)通过计算说明小球从D 点飞出后能否落在水平面BC 上,若能,求落点与B 点水平距离d 的范围.【答案】(1)小球能到达D 点;(2)03F mg ≤'≤;(3)()()21221R d R ≤≤【解析】 【分析】 【详解】(1)当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应有:2Dmv mg R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2Dmv mg h R -=联立解得32h R =,因为h 的取值范围为332R h R ≤≤,小球能到达D 点; (2)设小球在D 点受到的压力为F ,则2Dmv F mg R ='+ ()22Dmv mg h R ='-联立并结合h 的取值范围332R h R ≤≤解得:03F mg ≤≤ 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范围为:03F mg ≤'≤(3)由(1)知在最高点D 速度至少为min D v gR =此时小球飞离D 后平抛,有:212R gt =min min D x v t =联立解得min 2x R R =>,故能落在水平面BC 上,当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时,有:2max 3Dv mg mg m R+=解得max 2D v gR = 小球飞离D 后平抛212R gt =', max max D x v t ='联立解得max 22x R =故落点与B 点水平距离d 的范围为:()()21221R d R -≤≤-5.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 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 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 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1)物体第一次到达A 点时速度为多大?(2)要使物体不从传送带上滑落,传送带AB 间的距离至少多大?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答案】(1)8m/s (2)6.4m (3)1.8m 【解析】 【分析】(1)本题中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求解物体到斜面末端的速度大小;(2)当物体滑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AB 间的距离L 最小,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3)物体在到达A 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6m/s 的速度冲上斜面时沿斜面上滑达到的高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物体由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得:212mgh mv = 解得:2210 3.28m/s v gh ==⨯⨯=(2)当物体滑动到传送带最左端速度为零时,AB 间的距离L 最小,由动能能力得:2102mgL mv μ-=-解得:228m 6.4m 220.510v L g μ===⨯⨯ (3)因为滑上传送带的速度是8m/s 大于传送带的速度6m/s ,物体在到达A 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6m/s v =带的速度冲上斜面,根据动能定理得:2102mgh mv '-=-带 得:226m 1.8m 2210v h g '===⨯带【点睛】该题要认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解题.6.如图甲所示,长为4 m 的水平轨道AB 与半径为R =0.6 m 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 在B 处相连接。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
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m /5m /cos370.8A v v s s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11cos3722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BNB v F mg m R-= 解得:()232cos3762N BNBv F mg m R=-︒+=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22011222C B mgL mg r mv mv μ--⋅=-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CNC v F mg m r+=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3)小物块刚好能通过C 点时,根据22Cv mg m r=解得:2100.4m /2m /C v gr s s ==⨯=小物块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2211222C B mgL mg r mv mv μ--⋅=- 代入数据解得:L =10m2.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同一高度处的两个光滑定滑轮连接着两个物体A 和B ,A 、B 质量均为m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和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动能和动能定理授课内容:例题1、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s。
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多少(g取10m/s2).例题2、一粒子弹以700m/s的速度打穿第一块木板后速度降为500m/s,若让它继续打穿第二块同样的木板,则子弹的速度变为____m/s。
(木板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例题3、一辆汽车的质量为m,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路面前进了s后,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v m,设汽车的牵引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 倍,求:(1)汽车的牵引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
例题4、一个人站在距地面h=20m的高处,将质量为m=0.2kg的石块以v0=10m/s 的速度斜向上抛出,g取10m/s2,求(1)人抛石块过程对石块做的功(2)若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3)若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m/s,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例题5、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例题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滑下,在由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B处。
量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s,A高为h,已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此动摩擦因数。
例题7:例题7:一质量为m的铁球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沙坑h深,求沙子对铁球的平均阻力?例题8、质量为m 的滑块与倾角为θ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 μθ<,斜面底端有一个和斜面垂直放置的弹性挡板,滑块滑到底端与 它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如图所示.若滑块从斜面上高为h 处以速度v 0开始沿斜面下滑,设斜面足够长,求:(1)滑块最终停在何处? (2)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是多少?例题9、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的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 ,则在整个 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分别是多少?例题10、总质量为M 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 ,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 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某游乐场拟推出一个新型滑草娱乐项目,简化模型如图所示。
游客乘坐的滑草车(两者的总质量为60kg ),从倾角为53θ=︒的光滑直轨道AC 上的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C 点后进入半径为5m R =,圆心角为53θ=︒的圆弧形光滑轨道CD ,过D 点后滑入倾角为α(α可以在075α︒剟范围内调节)、动摩擦因数为3μ=的足够长的草地轨道DE 。
已知D 点处有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其相连,不计滑草车在D 处的能量损失,B 点到C 点的距离为0=10m L ,10m/s g =。
求:(1)滑草车经过轨道D 点时对轨道D 点的压力大小;(2)滑草车第一次沿草地轨道DE 向上滑行的时间与α的关系式;(3)α取不同值时,写出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与tan α的关系式。
【答案】(1)3000N ;(2)3sin cos 32t αα=⎛⎫+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CD 间的高度差()CD 1cos532m H R =-︒=从B 到D 点,由动能定理得()20CD D 1sin 5302mg L H mv ︒+=-解得D 102m/s v =对D 点,设滑草车受到的支持力D F ,由牛顿第二定律2D D v F mg m R-= 解得D 3000N F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草车对轨道的压力为3000N 。
(2)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sin cos F mg mg αμα=+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cos F a g g mαμα==+合因此滑草车第一次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的时间为Dsin cos v t g g αμα=+代入数据解得t =⎝⎭(3)选取小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①当0α=时,滑草车沿轨道DE 水平向右运动,对全程使用动能定理可得[]01sin (1cos )+=00f mg L R W θθ+--代入数据解得16000J f W =-故当0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000J W =克1②当030α<≤︒时,则sin cos g g αμα≤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后最终会静止在DE 轨道上,向上运动的距离为2D22(sin cos )v x g g αμα=+摩擦力做功为22cos f W mg x μα=-⋅联立解得2f W =故当030α<≤︒时,滑草车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W =克③当3075α︒<≤︒时sin cos g g αμα>滑草车在草地轨道DE 向上运动后仍会下滑,若干次来回运动后最终停在D 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8-27,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因数相同.求摩擦因数μ.
[思路点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它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平面上,考查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没有变化,即ΔEK=0,因此可以根据全过程中各力的合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上找出联系.
[解题过程]设该面倾角为α,斜坡长为l,则物体沿斜面下滑时,
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2,则
对物体在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ΣW=ΔEk.mg l·sinα-μmg l·cosα-μmgS2=0
得 h-μS1-μS2=0.
式中S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置间的水平距离.故
[小结] 本题中物体的滑行明显地可分为斜面与平面两个阶段,而且运动性质也显然分别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依据各阶段中动力学和运动学关系也可求解本题.比较上述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不难显现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抓住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不必追究从始至末的过程中运动的细节,因此不仅适用于中间过程为匀变速的,同样适用于中间过程是变加速的.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变力作用的问题.
[例题2] 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设阻力恒定且取g=10m/s2.求:(1)机车的功率P=?(2)机车的速度为36km/h 时机车的加速度a=?
[思路点拨] 因为机车的功率恒定,由公式P=Fv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机车的牵引力必定逐渐减小,机车做变加速运动,虽然牵引力是变力,但由W=P·t可求出牵引力做功,由动能定理结合P=f·v m,可
求出36km/h时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车的加速度a.
[解题过程] (1)以机车为研究对象,机车从静止出发至达速度最大值过程,根据
ΣW=ΔEk,有
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所以
当机车速度v=36km/h时机车的牵引力
根据ΣF=ma可得机车v=36km/h时的加速度
[小结]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直到最大速度,属于变力做功的问
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加速度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运动.此类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是无法求解的.但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进而求解相关物理量是一种简捷优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题3]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8-28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B.求车由A移到B的过程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思路点拨] 汽车从A到B把物体提升的过程中,物体只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根据物体速度的变化和上升的高度,特别是汽车运动速度vB与物体上升过程中的瞬时速度关系,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
[解题过程]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开始动能Ek1=0,随着车的加速拖动,重物上升,同时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车运动至B点时,左边的绳与水平面所成角θ=45°,设物体已从井底上升高度h,此时物体速度为vQ,即为收绳的速度,它等于车速沿绳子方向的一个分量,如图8-29
[小结] 此题需明确:速度分解跟力的分解相似,两个分速度方向应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车子向左运动时,绳端(P)除了有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外(每一瞬间绳均处于张紧的状态),还参与了绕定滑轮O的转动分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因此还应该有一个绕
O点转动的分速度,这个分速度垂直于绳长的方向.所以车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分解如图8-29所示,有vQ=vB1=vBcosθ=vBcos45°.
[例题4]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各等于多少?
[思路点拨] 由题意: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即可确定两个力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全过程中两个力做功和动能的变化即可得解.
[解题过程] 物体从静止受水平恒力F甲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后的速度为
经时间t后回到原处,前后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
因此F乙=3F甲.
设在F甲作用下物体的位移为S,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F甲·S+F乙·S=ΔEk,代入F 乙=3F甲,F甲·S+3F甲·S=ΔEk,所以恒力甲和乙做的功分别为
[小结] 本题属多阶段物理过程求功问题,运动往复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恒力作用,运用功能定理从整体上考证功能转换比从力和运动关系去研究要简便.当然此题也可根据两个力作用时间相同、两个物理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找出两者末速度的关系求解;也可以利用v-t图线更直观地得到启发,根据图线上下方与t轴间的面积相等求两段加速度之比,进而求解.
[例题5] 如图8-30所示,长为L,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板上表面左端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B,B与A的摩擦因数为μ,A和B一起以相同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A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要使B一直不从A上掉下来,v必须满足什么
条件(用m1、m2、L、μ表示)?倘若V0已知,木板B的长度L应满足什么条件(用m1、m2、V0、μ表示)?
[思路点拨] A和墙壁碰撞后,A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左运动,B仍以原速向右运动.以后的运动过程有三种可能:(1)若m1>m2,则m1和m2最后以某一共同速度向左运动;(2)若
m1=m2,则A、B最后都停在水平面上,但不可能与墙壁发生第二次碰撞;(3)若m1<m2,则A
将多次和墙壁碰撞、最后停在靠近墙壁处.
[解题过程] 若m1>m2,碰撞后的总动量方向向左,以向左为正方向,系统Δp=0,
m1v-m2v=(m1+m2)v′,
若相对静止时B刚好在A板右端,则系统总机械能损失应为μm2gL,则功能关系为
若V0已知,则板长L应满足
若m1=m2,碰撞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B在A的右端,则
若m1<m2,则A与墙壁将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总动量方向都向右,而B相对于A 始终向右运动,设最后A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的右端,则有
[小结] 在有些用字母表示已知物理量的题目中,物理过程往往随着已知量的不同取值范围而改变.对于这类题目,通常是将物理量的取值分成几个范围来讨论,分别在各个范围内求解.如本题中,由于m1和m2的大小关系没有确定,在解题时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讨论,分别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