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名师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名师教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增强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2、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预习任务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新课导入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主要在我国四川卧龙、陕西秦岭一带。
这些地区竹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温度稳定,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生态因素播放地球航拍图,提问学生,什么是生物圈?“想一想,议一议”大熊猫在野外的分布主要在哪儿?这些地区的那些条件适合于熊猫的生活?这些地区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因素有很多,大家会发现,这些因素有些不同,有何不同呢?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生活的环境中,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的因素。
观察图片非生物因素:阳光、土壤、水等。
生物因素:蚜虫、瓢虫、蚯蚓、蛇、鼠、杂草等。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重组的阳光、水分、空气,适量的矿物质,还要及时除草。
什么是生态因素?有哪些类型?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生存空间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展示P13图1-12,小麦生活图,找出图片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正常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沙漠缺水,植被难以生长;热带雨林中雨水充沛,植被茂盛。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课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意识。
难点和重点
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师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你在什么环境中可以发现鼠妇? 2、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 什么反应?
你可以据此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样 的假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怎么样才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做一 个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 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
蚯蚓疏松土壤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
练习: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 里 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 就已经凋谢,而 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 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 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两只羚羊在争斗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特殊:
仙人掌
叶→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1) 结构组成上
( 2) 外形上 许多动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
3、设计多少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用1只鼠妇
行吗? 4、实验一次够吗? 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偶 然因素、重复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课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型
新授/探究
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分析,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资料和数据,并对信息进行整理。
3、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学生能描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言:
许多同学对老师拿来的纸包感到好奇,想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其实这里面是老师提前打印的一些生物及它们生活环境的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这还有一些它们生活环境的图片,假设这些生物们迷路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以小组为单位,定量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板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让人类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和平相处,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引导学生从“生物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利与弊。
对学生合作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同样用学生熟悉的生物导入教学目标,温故知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本课学习进行铺垫。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
植物
人类
生物入侵
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前进行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3、概括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
练一练
• 下表为长江武汉段四中生物的调查统计数据,这 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此食物链的正确构成
是( A )
种类
甲
乙
丙
丁
• A丙数量→甲→1.5乙6×→108丁6.42×104B甲4.1→×1乙010→丙8.3×→1丁02
•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练一练
12 •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中 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其中
自主感知
•阅读课本21-24页,标记并思考以下相关内 容:
1.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它们是否包括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2.食物链如何书写?(起始环节、箭头指向)★ 3.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时间:5分钟
• 1分钟,用箭合头将作图探中生究物连起来
食物链 食物网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
• 1.课本24页1-2题
• 2.《全品》15页 必做1-8题;选做9-10题
一、生态系统(定义复)习旧知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 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
• 2.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富集833万倍 富集66万倍
生物 富集 作用
富集17万倍
富集1.3万倍
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探究
• 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地上,螳螂的数量能 不能无限制地生长?为什么?这说明生态 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23
北师大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课时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思路】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
概念图盛行于欧美国家,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
推广概念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一。
因此,概念图是一种有效教与学的策略。
本节内容试图以概念图的构建为线索,通过课堂讨论、探究、测量、观察等活动,让学生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形成生态学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②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教学方法】概念图、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由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一一新陈代谢引出生物离不开环境(例举人的呼吸:吸入的氧来自环境,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例举人类的活动一一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兴修水利,兴建城市……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耕地减少,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板书课题: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学习新课〗问: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环境?答: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问:鱼儿离不开水,是不是鱼儿只要在水中就能活下去呢?答:不一定,鱼儿在水中还需中空气、饵料等。
问:如果人们向池塘中乱倒污水和垃圾,鱼儿还能很好地生活吗?答:人们向池塘中乱倒污水和垃圾,会使水质变坏,鱼儿不能正常生活,不久就会死亡。
问: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1.1.1生物的特征PPT课件1.rar件1.rar件2.rar第二章PPT课件1.rarPPT课件2.rarPPT课件1.rarPPT课件2.rarPPT课件3.rarPPT课件4.rar课件1.rar了解生物圈1.1.1生物的特征PPT课件2.rar1.1.1生物的特征PPT课件3.rar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PT课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PT课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1.2.1生物与情况的关系(第二课时)1.2.1生物与情况的关系(第二课时)1.2.1生物与情况的关系(第二课时)1.2.2生物与情况组成生态体系PPT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2.rar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3.rar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4.rar 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体系PPT课件1.rar PPT课件2.rar第二单位第一章1.rar2.rar1.rar2.rar3.rar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体系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2.1.1练使用显微镜PPT课件2.1.1练使用显微镜PPT课件2.1.2植物细胞PPT课件1.rar2.1.2植物细胞PPT课件2.rar2.1.2植物细胞PPT课件3.rar2.1.2植物细胞Flash课件.rar2.1.3动物细胞PPT课件.rar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PPT课件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PPT课件2.1.4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PPT课件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PPT课件1.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 PPT课件2.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PPT课件3.rar 2.1.4细胞的生活(第二课时)PPT课件4.rar 课件1.rar课件2.rar课件3.rar1.rar2.rar3.rar1.rar2.rar3.rar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PT2.2.1细胞通过盘据产生新细胞PPT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PPT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2.2.2植物体的布局条理PPT课件2.2.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2.2.3植物体的布局条理PPT课件2.2.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T课件2.2.4单细胞生物PPT课件1.rar2.2.4单细胞生物PPT课件2.rar第三单位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1.rar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件2.rar 件3.rar第二章第三章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PPT课3.1.2种子植物PPT课件1.rar3.1.2种子植物PPT课件2.rar3.1.2种子植物PPT课件3.rar被子植物的一生3.2.1种子的萌发PPT课件1.rar3.2.1种子的萌发PPT课件2.rar3.2.1种子的萌发PPT课件3.rar3.2.2植株的生长PPT课件1.rar3.2.2植株的生长PPT课件2.rar3.2.2植株的生长PPT课件3.rar3.2.3开花和结果PPT课件1.rar3.2.3开花和成效PPT课件2.rar3.2.3开花和成效PPT课件3.rar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 PPT课件1.rar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 PPT课件2.rar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PPT课件1.rar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课时) PPT课件2.rar课时) PPT课件3.rar三课时) PPT课件1.rar三课时) PPT课件2.rar课时) PPT课件3.rar第四章造者PPT课件1.rar造者PPT课件2.rar造者PPT课件3.rar第五章气PPT课件1.rar气PPT课件2.rar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三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鲁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适应和影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即形成生态系统。通过本节课的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自己身边的生物和环境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很容易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六年级学生缺乏理化知识,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借助直观形象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
目标
1、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2、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认同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1、将食物链各个营养级逐步呈现,给学生讲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又能加深他们对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认识。
2、将教材上的两幅图片进行对比,说明生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调节能力有限。
物质反复循环
学生根据课本P28的资料得出
食物链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有毒物质不易分解,难以排出,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要运用生活实例以通俗语言讲解,加深学生理解。
引领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情感(思政渗透)
师:太阳发出光能,植物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能量就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能量。
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类似汽车,汽车加油,油给汽车供能,能量用完之后就没有了,需要再次加油,所以能量被生物利用就没有了,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随着食物链流动而逐级递减。与能量流动不同,物质是反复循环的,比如二氧化碳,生产者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有机物,将碳储存在体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返回空气中。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2节(第二课时)
D 达标训练
1.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 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
存。这说明了( C)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 达标训练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 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
第1单元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02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 响 (第二课时)
X 学习目标
以“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活动为核心,探究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的程度。
Z 自主学习
1.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__环__境____的影响,反过 来也会_影__响___和__改____环境。
2.人类已经意变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 人与自 _________的关系,改变生自活己方的式__________道__德__准、然则 _____消__费___观__念__和______________。
D 达标训练
4.在测量空气湿度时,干湿计正确的放置方法是(D)
A.将干湿计放在水洼边 B.将干湿计放在地上 C.将干湿计放在树叶上 D.将干湿计直立地面或悬挂在枝叶茂密的位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达标训练
5.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D)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赤潮 D.田七在密林下生长得很好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_利___弊____之分,但其结果都 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_适__应___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 _影___响__环境,生物与环境是_统__一____的有机整体。
越西县第三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课堂训练A无答案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一、单项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2017•海南)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古诗词所描写的情景,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儿童急走追黄蝶3.下列哪些现象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①沙漠植物根系发达②山底的树木一般是阔叶林,山顶一般是针叶林③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④仙人掌的叶变成刺⑤“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⑥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④⑥二、连线题(共4题,共40分)1.将生物现象与其关系用线连起来a.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A.合作关系b.海葵与蟹互惠互利 B.竞争关系c.猫捉老鼠 C.共生关系d.蚂蚁搬家 D.捕食关系(1)a——______(2)b——______(3)c——______(4)d——______三、解答题(共3题,共30分)1.据下面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①②③所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④⑤⑥分别表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生态学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①③④⑦⑧⑨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______环境的.《血流的管道─血管》习题一、问答1、在抽血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要在针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胶管捆扎起来?正确答案:抽血时被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用胶管捆扎胳膊可以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使血管鼓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2、毛细血管有哪些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正确答案: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的管径只有8~10微米、血流速度慢,这些特点都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明亮 阴暗
5、[得出结论]:光_________鼠妇的生活,(鼠妇适应_______________环境中)。
6、[表达和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分析原因。
实验完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巩固提高】
要求:动动脑,看谁最先想到。
见课本第15页的讨论。
【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后,比一比谁做的最快最准。
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 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2.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光照 B .土壤湿度 C .土壤温度 D .土壤中的无机盐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七年级上册生物:1.2.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能力目标: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会分析对照实验,能够找出实验变量;以及能够排除某些因素对实验产生的误差。
【教学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提问:1、什么是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2、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它们对植物有何影响?对动物又有何影响?过渡: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通过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鼠妇2、金鱼3、黄粉虫今天我们要用鼠妇进行实验,鼠妇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14-15页,完成以下问题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3.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如果用许多鼠妇呢?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 作业目标①区分并举例说出生态因素② 举例说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③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改变④ 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 作业内容第一部分:必做题(15分钟)基础层次1.下列在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蚯蚓B.春风C.温度D.土壤2.近年来,盐池地区规划合理、绿化面积增大,吸引了许多鸟类在此栖息。
这现象说明了()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适应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3.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极为相近,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人与蛔虫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竞争捕食B.寄生共生C.共生寄生D.竞争寄生巩固层次5.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周围的环境是指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其他种类生物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C.上述A和B的总和D.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田鼠6.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项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睡莲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B.千里之堤,溃于蚊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7.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面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蚯蚓疏松土壤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冬天青蛙钻进泥土中冬眠C.菊花在秋天开放D.北方多种树木入冬落叶1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
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A.水稻和稗草B.猎豹和羚羊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第二部分:选做题(15分钟)11.小明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干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
6、 2019年初,中国云南旱情严重,耕地受旱面积500余万
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300余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
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
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0、连线题
(1)猎豹捕杀羚羊 (2)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3)草原上的兔子和牛羊 (4)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5)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全班各组数据
的 平均值 。 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 放回自然环境 。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死苗,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水 )。 (3)“朵朵葵花向太阳”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光 ) (4)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Biblioteka 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6)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
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知道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导学释疑】
导入新课
请小组派代表用约1分钟介绍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情况。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用约3分钟阅读教材14—15页的探究及16页的科学方法,然后快速完成下列空格。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不同以外,其他都相同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这个条件,在生物学中成为。
定边六中七年级生物学科导学稿
执笔人:张小宁生物组审核人:周次:第二周时间:2013年08月26日
集体备课
反思栏
一、课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1.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3.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4.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导学释疑、巩固提升、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教后反思)
【温故知新】
请同学们用大约2分钟的时间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快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比比谁最快。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2.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光照B.土壤湿度C.土壤温度D.土壤中的无机盐
【拓展延伸】
阅读教材第18页“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完成中,各个实验小组测得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不相同,则草地的空气湿度应为()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括:、、
、、和
。
(二)合作探究
要求:小组长组织各组员用约10分钟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设计,并派代表展示。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控制。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或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做出假设]:光________鼠妇的生活。(鼠妇适应环境中)。
A、取各组的最大值B、取各组的最小值
C、其中一个小组三处的平均值D、各小组草地测的平均值
教(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
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பைடு நூலகம்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明亮
阴暗
5、[得出结论]:光_________鼠妇的生活,(鼠妇适应_______________环境中)。
6、[表达和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分析原因。
实验完后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巩固提高】
要求:动动脑,看谁最先想到。
见课本第15页的讨论。
【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后,比一比谁做的最快最准。
1.小明在校园 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 ,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