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施肥新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计划产量指标
1,以地定产
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 无肥区农作物产量 完全肥区农作物产量
×100% 100%
70 依 60 存 率 50 % 40
x/y(%)=18.29+ x/y(%)=18.29+0.126x (n=28) (n= r= r=0.8507
200 300 400 500 公斤/ 无肥区玉米产量 公斤/亩
第十六章 施肥原理与计量施肥
第一节 有关科学施肥的几个定律 第二节 计量施肥
第一节 有关科学施肥的几个定律
一,养分归还学说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 年提出.
含义: 含义: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年收获必带走某些 物质,使土壤贫瘠, 物质,使土壤贫瘠,如果不正确归还带走的物 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 质,土壤就要衰竭,要维持地力,必须归还养 分给土壤. 分给土壤.
2,测土法
利用化学法测定,并利用土壤养分利用 利用化学法测定, 系数进行校正. 系数进行校正.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
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 亩 土壤养分测定值(mg/Kg) )
×100
(三)肥料利用率
可利用田间差减法求得: 可利用田间差减法求得: a-b - 肥料利用率(%)= c×d × ×100% 100%
�
2,以产定产 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15 以前三年的平均产量+ %
二,肥料效应函数法
肥料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式称为 肥料效应函数. 肥料效应函数. 设计一元或多元肥料施用量或配比方案机 械田间试验. 械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配置在该条件 下的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方程, 下的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并根 据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最高产量的施肥量, 据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最高产量的施肥量, 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合理施肥量等. 经济最佳施肥量,经济合理施肥量等.
(二)限制因子率 1905年英国 1905年英国Black man把最小养分律 年英国Black man把最小养分律 扩大到养分以外的生态因子, 扩大到养分以外的生态因子,这就是限制因 子律. 子律.作物的产量受各种生态因子中最低因 子的影响,任何一个生态因子不足, 子的影响,任何一个生态因子不足,都可成 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意义: (三)意义: 帮我们发现生产上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矛 盾.
(二)米采列希学说
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律, 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律,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单位施肥 量的增产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 量的增产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
第二节 计量施肥
计量施肥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 计量施肥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 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 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产前提出 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 我国推行的计量施肥方法很多, 我国推行的计量施肥方法很多,有养 分平衡法, 分平衡法,土壤肥力指标法和肥料效 应函数法等. 应函数法等.
二,最小养分律
1843年李比西在 1843年李比西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 年李比西在《 上的应用》第二版中提出. 上的应用》第二版中提出. 含义: (一)含义: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最小的养分所限制,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最小的养分所限制, 当一种必需的养分缺乏或不足, 当一种必需的养分缺乏或不足,其它养分含量 虽多,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虽多,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李比西用木桶图解和一元线性方程y 李比西用木桶图解和一元线性方程y=a+ bx 表达. 表达.
作用: 作用: 1,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 调节土壤和人类之间的物质交换, 不以养分归还为基础的耕作是掠 夺性的耕作制度. 夺性的耕作制度. 2,对当时的化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评价: 评价: 1,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 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可不归还. 不缺的可不归还. 2,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 归还的数量, 而是归还多于取走. 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一,养分平衡法
养分平衡法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 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 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 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计算公式为: 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计算公式为: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亩)-土壤供肥量(Kg/亩) Kg/亩 Kg/亩
施肥量=
作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 Kg)
作物计划产量(Kg) )
100 ×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Kg) Kg)
(二)土壤供肥量
1,田间试验法
在有代表性地块上进行缺乏施该元素肥料的田 间小区, 间小区,如: PK NK NP 施肥 Kg/亩 380 420 450 玉米产量Kg/亩 则该土壤 供氮量为:( :(380/100) 2.75=9.77Kg/亩 供氮量为:(380/100)×2.75=9.77Kg/亩 供磷量为:( :(420/100) 0.86=3.61Kg/亩 供磷量为:(420/100)×0.86=3.61Kg/亩 供钾量为:( :(450/100) 2.14=9.63Kg/亩 供钾量为:(450/100)×2.14=9.63Kg/亩
a: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 Kg/亩 b: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亩) Kg/亩
c:肥料施用量(Kg/亩) Kg/亩 d:肥料中养分含量(%)
(四)肥料中养分含量
肥料中的养分是一个重要参数, 肥料中的养分是一个重要参数, 各成品化肥在包装袋上一般有注明. 各成品化肥在包装袋上一般有注明. 常用化肥可查表, 常用化肥可查表,否则需进行 化学测定. 化学测定.
(Kg/亩) Kg/亩
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一)农作物需肥量 作物需肥料可通过分析常见成熟 农作物植株的养分含量而获得. 农作物植株的养分含量而获得.数据可 参考p483附录 附录8 参考p483附录8.
常见作物所需养分Kg 常见作物所需养分Kg 作物 收获物 N P2O5 K2O 2.1-2.4 0.9-1.3 2.1-3.3 2.10.92.1水稻 籽粒 3.0 1.25 2.50 冬小麦 籽粒 3.0 1.0 2.50 春小麦 籽粒 2.57 0.86 2.14 玉米 籽粒 0.35 0.18 0.55 甘薯 鲜块根 0.50 0.20 1.06 马铃薯 鲜块根 大豆 3.09 0.86 2.86 豆粒
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
(一)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 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 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 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 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 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 增加却逐渐减少. 增加却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