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科学活动教程中的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包括受精、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的生长特点;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难点:理解青蛙生长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视频;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青蛙的生长过程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青蛙是怎么生长的?它经历了哪些阶段?”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逐个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如受精、蝌蚪、幼蛙和成蛙。

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青蛙生长的变化。

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青蛙的生长过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添加细节。

同时,讲解青蛙生长的原因,如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等。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青蛙生长的特点和原因,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青蛙的生长过程1. 受精2. 蝌蚪3. 幼蛙4. 成蛙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并写上每个阶段的特点;2. 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查找关于青蛙生长的资料,增加对青蛙生长的了解;3.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青蛙生长的原因,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青蛙的生长过程;2.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亲眼目睹青蛙的生长过程;3. 开展关于青蛙的生长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青蛙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2)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2)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细胞到成体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生长特点及其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青蛙生长过程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变态发育特点。

2. 教学重点:青蛙生长过程的认知,观察与描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卡、实物模型、PPT、视频资料。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是怎么长大的呢?”(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激发他们对青蛙生长过程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结合图卡、实物模型和视频资料,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强调变态发育的特点。

(2)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青蛙生长过程的知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教师选取一名幼儿的观察记录表进行讲解,示范如何正确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表,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青蛙生长过程的粘贴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1)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青蛙生长过程的知识。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过程: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2. 变态发育特点:消化系统变化、呼吸系统变化、四肢生长、尾巴消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绘画或粘贴画的形式,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奇迹》,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蝌蚪、幼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的变态发育特点。

2.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青蛙生长过程的观察和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PPT、实物模型、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吗?”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讲解青蛙的变态发育特点。

(2)结合图片,详细介绍青蛙从卵、蝌蚪、幼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分组观察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讨论并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邀请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青蛙生长过程的贴画。

(1)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制作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过程:卵→ 蝌蚪→ 幼蛙→ 成蛙2. 青蛙变态发育特点:(1)卵:椭圆形状,透明,多个。

(2)蝌蚪:长尾巴,无四肢,用鳃呼吸。

(3)幼蛙:尾巴消失,长出四肢,肺呼吸。

(4)成蛙:四肢发达,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附近的青蛙,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1)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皮肤光滑,颜色多样。

(2)生活习性:生活在水边,捕食昆虫;冬眠;繁殖期产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细胞到成年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掌握。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青蛙,引导幼儿关注青蛙的外形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青蛙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青蛙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青蛙生长过程图片,讲解青蛙从卵细胞到成年青蛙的生长过程。

(2)通过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青蛙生长过程画下来。

(2)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

2. 简要标注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并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答案:(1)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卵细胞、蝌蚪、青蛙三个阶段。

(2)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皮肤光滑,有蹼。

(3)描述青蛙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地方,以蚊虫、小鱼等为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表达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其他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1. 青蛙的生长环境:介绍青蛙生活的水域和陆地环境,以及它们适应这两种环境的特征。

2. 青蛙的发育过程:详细讲解青蛙从受精卵到蝌蚪,再到成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3. 青蛙的生长习性:阐述青蛙的饮食习惯、繁殖行为和防御机制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环境,培养他们对生物的认知能力。

2. 使学生掌握青蛙的发育过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蛙的发育过程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青蛙的生长环境,引导他们发现青蛙在不同环境中的特征。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和模型等教具,详细讲解青蛙的发育过程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 例题讲解:以具体案例分析青蛙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变化和生活习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青蛙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青蛙的生长过程1. 青蛙的生长环境2. 青蛙的发育过程3. 青蛙的生长习性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青蛙的生长环境及其适应特征。

答案:青蛙的生长环境主要包括水域和陆地,它们适应这两种环境的特征有:皮肤光滑、湿润,有助于呼吸;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前肢短小,用于支撑身体。

2. 请简要介绍青蛙的发育过程。

答案: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受精卵在水中孵化成蝌蚪,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变成幼蛙,发育成成蛙。

3. 请阐述青蛙的生长习性。

答案:青蛙的生长习性包括:以昆虫为食,善于捕猎;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卵;具有防御机制,如皮肤分泌物有毒,避免天敌侵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青蛙的生长环境,讲解发育过程和生长习性,使学生了解了青蛙的生长特点。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园科学探究》中“动物生长”章节,详细内容围绕青蛙生长过程展开。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解青蛙从卵细胞发育成小蝌蚪,再经过变态过程最终成为成蛙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解青蛙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生长阶段青蛙特点。

2. 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变态现象。

2. 教学重点:青蛙各个生长阶段特点及其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视频、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视频,让孩子们对青蛙生长过程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青蛙各个生长阶段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各阶段特点。

(2)讲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变态现象,让孩子们解青蛙生长变化。

3. 随堂练习:(2)让孩子们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青蛙生长过程手工。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生长过程图解:用图片和简短文字描述青蛙各个生长阶段特点。

2. 青蛙生长过程关键点:列出青蛙生长过程中变态现象和关键阶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话描述青蛙生长过程,并画出青蛙生长过程图。

2. 答案示例:(1)受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

(2)蝌蚪:刚孵化时,身体呈长条形,用尾巴游泳。

(3)长出四肢蝌蚪:逐渐长出四肢,尾巴变短。

(4)幼蛙:四肢长齐,尾巴消失,开始陆地生活。

(5)成蛙:身体发育成熟,开始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孩子们对青蛙生长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理解变态现象时稍有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动物园或青蛙养殖基地,实地观察青蛙生长过程,增强孩子们实践体验。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解保护青蛙及其生态环境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变态现象。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物的成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受精卵到成体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青蛙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青蛙模型、放大镜、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绿衣小士兵,黑夜捉害虫,长大水中游,你是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0分钟):展示青蛙生长过程图,结合青蛙模型,讲解青蛙从受精卵到成体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各个阶段的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视频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青蛙生长过程排序图,让幼儿进行排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过程》2. 内容:(1)受精卵:小圆形,黑色(2)蝌蚪:长尾巴,不会呼吸空气(3)幼蛙: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4)成蛙:四肢发达,能呼吸空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并绘制一幅相关的画。

2. 答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描述时要突出各个阶段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物展示、有趣的视频和互动讨论,使幼儿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青蛙,亲身体验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的成长》,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孵化到成蛙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不同生长阶段,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能够正确描述青蛙的四个生长阶段。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及其变化。

教学重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观察、描述、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变化?”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模型,讲解青蛙的四个生长阶段:卵、蝌蚪、幼蛙、成蛙。

(2)教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青蛙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幼儿用画纸、彩笔,根据教师提供的青蛙生长过程模板,绘制青蛙的生长过程。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青蛙生长过程的关键信息。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

2. 黑板右侧:青蛙生长过程的文字描述。

3.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并绘制一幅青蛙生长过程的画。

2. 答案: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

卵是青蛙的起始阶段,蝌蚪阶段青蛙开始长出尾巴和四肢,幼蛙阶段青蛙逐渐长出四肢,成蛙阶段青蛙完全发育成熟。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

通过活动在了解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2、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使幼儿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活动准备:青蛙卡片、青蛙头饰、稻田背景、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过程:一、课题导入找朋友。

“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和你们打招呼呀?”播放青蛙的叫声让幼儿听辩,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未见面的青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兴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认识青蛙1、“小朋友你见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的?”谈谈自己认识的青蛙。

课前幼儿在观察发现:(⒈)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长尾巴,尾巴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软软的、象鱼一样的皮;(⒉)小蝌蚪穿着黑衣裳,在水里游泳;(3.)有的已经长出了短短的后腿。

幼儿提出问题:(⒈)为什么有的已经长出后腿,有的还没有?(⒉)小蝌蚪有牙齿吗?(⒊)小蝌蚪它需要吃什么?课前幼儿继续观察发现:(⒈)有的小蝌蚪已经长出了1条前腿,有的长出了2条前腿;(⒉)有的怎么还没长前腿呢?(⒊)有的小蝌蚪四条腿长出来了,小尾巴变短了;(⒋)怎么小尾巴还在呢?幼儿提出新问题:(⒈)小蝌蚪在什么时候才会变成绿色?(⒉)是尾巴不见了以后才变成青蛙的吗?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部特征。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详细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卵→小蝌蚪→中蝌蚪(长出前腿)→大蝌蚪(长出后退)→小青蛙→大青蛙3、学学青蛙跳一跳。

首先,让幼儿观察青蛙前腿和后腿的区别,通过课件展示、幼儿观察、教师总结让幼儿知道青蛙蹦跳的原因是前腿短、后腿长而有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到成体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青蛙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生物生长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青蛙从卵到成体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池塘,观察青蛙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描述看到的青蛙。

2. 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模型,讲解青蛙从卵、蝌蚪、幼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各个阶段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每个阶段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套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合作完成图片的排序,并分享排序结果。

5. 创作青蛙生长过程画(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一幅青蛙生长过程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蛙的生长过程2. 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青蛙从卵到成体的生长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并标注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示例:青蛙的生长过程:1. 卵:在水中孵化。

2. 蝌蚪:刚孵化的小青蛙,外形像鱼,逐渐长出四肢。

3. 幼蛙:长出四肢,逐渐适应陆地生活。

4. 成蛙:四肢发达,能跳跃、游泳,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2. 家长参与评价幼儿作业,关注幼儿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青蛙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青蛙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青蛙生长过程》这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关于自然界奇妙变化这一章节,详细内容聚焦在青蛙从卵到成体生长过程。

通过这一内容学习,让孩子们解生命奇妙,感受自然界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青蛙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生长阶段青蛙特点。

2. 培养孩子们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界生物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生态习性。

教学重点:青蛙卵、蝌蚪、幼蛙和成蛙特点及生长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视频、实物模型、显微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青蛙生长过程图片,让孩子们初步解青蛙生长过程,激发他们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青蛙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特点。

(2)通过视频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生态习性。

3.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显微镜下青蛙卵、蝌蚪等,并记录下来。

(2)针对孩子们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生长过程图解:展示青蛙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图片,标注各阶段特点。

2. 生长过程关键词: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生物,解它们生命周期,并绘制一幅生物生长过程画。

2. 答案示例:以蝴蝶生长过程为例,展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们反应,针对他们兴趣点和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孩子们进行实地观察,解其他生物生长过程。

(2)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解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培养他们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青蛙生长过程这一主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界好奇心。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

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一、教学目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观察和描述青蛙的不同阶段。

•了解青蛙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

•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青蛙的不同生长阶段。

•PPT或书籍资料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

•相关生态环境图片或展板。

•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活动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引言•在课堂开始时,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青蛙的不同生长阶段,引导学生对青蛙产生好奇和兴趣。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青蛙的问题或想法。

2. 青蛙的生长过程•通过PPT或书籍资料介绍青蛙的生长过程,包括蝌蚪阶段、蛹期和成蛙阶段。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长阶段青蛙的特征,引导他们发现不同阶段的变化。

3. 青蛙的生活习性•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例如青蛙是冷血动物、怎样捕食食物等。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青蛙的生态环境•展示相关生态环境图片或展板,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存条件和栖息地。

•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青蛙生存的影响。

5. 活动设计•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对青蛙的理解。

•设计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巩固学生对青蛙学习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五、延伸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青蛙或图片资料,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组织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青蛙及其生态环境。

六、结语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青蛙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研究能力,引导他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界中的生物。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青蛙和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与关注。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材主要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青蛙生长的阶段性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青蛙的叫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3. 实践: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制青蛙的生长过程,或者用贴纸粘贴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

4.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绘制或粘贴的青蛙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思考青蛙生长的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生长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 青蛙生活习性:水生、两栖、变态发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金鱼或小乌龟的生长过程,并绘制或拍摄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观察到的金鱼或小乌龟的生长过程,绘制或拍摄下来,作为作业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生活习性。

课后,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如蝴蝶、蛇等,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教师使用了青蛙的叫声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探索自然》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到成蛙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青蛙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各个阶段的特点。

2.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等方法,探究青蛙的生长变化。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记录、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视频、观察记录表、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小池塘,引导幼儿观察池塘里的青蛙,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青蛙生长过程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青蛙从卵、蝌蚪、小青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池塘里的青蛙,记录下青蛙的特点。

4. 互动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引导幼儿讨论青蛙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5. 巩固拓展(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青蛙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青蛙的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过程:卵→ 蝌蚪→ 小青蛙→ 成蛙2. 各个阶段的特点:卵:圆圆的,黑色的蝌蚪:长长的尾巴,游泳能力很强小青蛙: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成蛙:四肢发达,跳跃能力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并用文字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2. 答案示例:画图:(略)文字描述:卵:圆圆的,黑色的。

蝌蚪:长长的尾巴,游泳能力很强。

小青蛙: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四肢发达,跳跃能力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观察、记录、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青蛙的成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并能简单描述。

2.探究青蛙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3.观察体验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珍惜生命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实验用青蛙蝌蚪若干。

2.透明玻璃容器若干。

3.盐水及自来水。

4.青蛙美术图片若干。

5.讲解PPT。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青蛙的蝌蚪阶段1.展示青蛙蝌蚪,并让学生观察。

2.通过讲解PPT,介绍青蛙的蝌蚪阶段并让学生描述。

第二课时:青蛙的蝌蚪到成蛙1.将蝌蚪放入容器中,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2.让学生动手,给蝌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观察蝌蚪变成成蛙的过程,并让学生描述生长变化。

第三课时:青蛙的生活习性1.展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青蛙的外观特征。

2.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栖息地等。

3.讨论保护青蛙的意义,培养珍惜生命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的青蛙蝌蚪和成蛙进行学习。

2.实验法:让学生体验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动手能力。

3.讲解结合讨论法: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青蛙的成长》这一教学内容后,基本掌握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对保护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力度。

下一次教学中,将注重互动与实践,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们对青蛙的成长过程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在教学中能启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热爱生命的小卫士。

青蛙的生长过程学习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学习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详细内容围绕青蛙的生长过程展开,包括青蛙的生殖、孵化、蝌蚪发育、变态和成蛙等阶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掌握各阶段的特点。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认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2. 教学重点:青蛙的生长发育阶段及其生殖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幻灯片、青蛙生长发育各阶段图片、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色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青蛙生长发育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青蛙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青蛙是怎么生长的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青蛙的生殖方式、受精过程、孵化过程等。

分析青蛙的生长发育阶段,重点讲解变态发育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析答案,强调解题思路和关键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疑解惑,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观察(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青蛙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实物。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青蛙生长过程的特点。

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发育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发育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外鳃消失、内鳃生长、四肢发育、肺呼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各阶段的特点。

解释青蛙变态发育的原因和意义。

2. 答案:青蛙生长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态发育原因: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

变态发育意义:提高生存能力,增强适应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青蛙的生长教案》

《青蛙的生长教案》

《青蛙的生长教案》是一本针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教材,主要讲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生态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本教材中,作者旨在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蛙的生命过程,从而能够更好地爱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对《青蛙的生长教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第一章青蛙的分类在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青蛙的分类以及各个分类的特征。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具有两种生活方式,即在水中和陆地上。

在第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青蛙的头部、身体、肢体、眼部等关键部位的描述,来介绍青蛙的生物特征和生态习性。

此外,青蛙的形态和颜色多样,作者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图例为学生呈现了不同种类的青蛙的形态鉴别。

第二章青蛙的生长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了蝌蚪期、幼虫期、蛹期和成青期四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中,青蛙生长和变化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作者通过对青蛙不同阶段生长特征的详细描述和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青蛙生长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深学生对青蛙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青蛙的生态环境在第三章中,作者主要讲解了青蛙的生态环境。

青蛙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动物,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在第三章中,作者通过对青蛙的生态环境、饮食习性、繁殖行为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蛙的生态特征和生存需求。

同时,也告诫学生要爱护和保护环境,避免对青蛙和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第四章与人类的关系在第四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青蛙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由于青蛙的皮肤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蛙的数量有所下降。

作者通过对青蛙与人类的关系的介绍,呼吁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尊重生命,保护生态平衡。

综上,本文对《青蛙的生长教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该教材生动、详实地描述了青蛙的分类、生长、生态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青蛙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也能够呼吁人们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动物生长主题的教材,具体章节为《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向孩子们展示了青蛙从卵到成蛙的生长过程。

内容包括青蛙的孵化、蝌蚪阶段、变态发育、成蛙特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见识。

2. 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孩子们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青蛙生长过程图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视频,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 图片观察: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每个阶段的特点。

3. 实物模型:拿出青蛙实物模型,让孩子们触摸和观察,加深对青蛙生长过程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青蛙生长过程中最神奇的部分。

5. 讲解与解答:讲解青蛙的孵化、蝌蚪阶段、变态发育、成蛙特征等知识点,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6.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刀等制作青蛙生长过程的模型,提高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青蛙的生长过程1. 孵化2. 蝌蚪阶段3. 变态发育4. 成蛙特征七、作业设计1. 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

答案:画出青蛙从卵到成蛙的生长过程,包括孵化、蝌蚪阶段、变态发育、成蛙特征等。

2. 描述一下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答案: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包括从孵化出的卵到蝌蚪,再到幼蛙,发育成成蛙。

在这个过程中,青蛙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图片观察、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在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了青蛙生长过程的模型,提高了动手能力。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

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各个阶段。

2. 掌握使用自然观察和科学绘图的方法,观察和描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青蛙的幼苗和成蛙标本(或图片)。

2. 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图工具。

3. 可放大显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入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学过的生物生长过程,如蚕、蝴蝶等,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青蛙的生长过程。

2. 呈现(10分钟):使用放大显示器或视频资料,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从卵到成蛙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对其外貌和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3. 学习(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只青蛙的成蛙标本(或图片),并提供画纸和绘图工具。

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并尽量用自然观察和科学绘图的方法,画出逼真的青蛙。

教师可以示范一只青蛙的绘图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青蛙的基本生理结构和习性,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青蛙的特征。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青蛙图画,并与同学分享观察和描述青蛙过程中的体会。

教师可以逐步总结青蛙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总结规律和特点。

5. 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比较不同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绘图的方法,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拓宽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的成长》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的成长》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的成长》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讨论青蛙的生长过程,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2.学会观察和分析生命科学现象,并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1.蛤蟆卵的孵化。

2.蝌蚪的生活。

3.青蛙的生活。

4.青蛙的生殖。

2. 科学实验1.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速度。

2.观察青蛙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生理特点。

3.研究青蛙的行为习性,探究其生态环境。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前1.准备青蛙卵、蝌蚪和成年青蛙,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和资料。

2.准备适当的视频、图片和绘本等教学资源,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在教学前,要对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2. 活动中(1)第一阶段:引入1.教师通过展示青蛙卵、蝌蚪和成年青蛙等实物引入学生,让学生初步认识青蛙。

2.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能答案。

(2)第二阶段:实验指导1.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青蛙生长的基本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实验报告撰写。

(3)第三阶段:展示和交流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说明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2.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点拨。

3. 活动后1.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测量,学习和了解了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深入探究了青蛙的形态结构、行为习性和生态环境等科学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辨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学生们还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实验报告的撰写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
农村的孩子对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习性。

通过活动在了解青蛙的出生和生长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幼儿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我把快乐诗画与本节活动相结合更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2、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使幼儿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活动准备:
青蛙卡片、青蛙头饰、稻田背景、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找朋友。

“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和你们打招呼呀?”播放青蛙的叫声让幼儿听辩,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未见面的青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兴致,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认识青蛙
1、“小朋友你见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的?”谈谈自己认识的青蛙。

课前幼儿在观察发现:
(⒈)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长尾巴,尾巴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软软的、象鱼一样的皮;
(⒉)小蝌蚪穿着黑衣裳,在水里游泳;
(3.)有的已经长出了短短的后腿。

幼儿提出问题:
(⒈)为什么有的已经长出后腿,有的还没有?
(⒉)小蝌蚪有牙齿吗?
(⒊)小蝌蚪它需要吃什么?
课前幼儿继续观察发现:
(⒈)有的小蝌蚪已经长出了1条前腿,有的长出了2条前腿;
(⒉)有的怎么还没长前腿呢?
(⒊)有的小蝌蚪四条腿长出来了,小尾巴变短了;
(⒋)怎么小尾巴还在呢?
幼儿提出新问题:
(⒈)小蝌蚪在什么时候才会变成绿色?
(⒉)是尾巴不见了以后才变成青蛙的吗?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部特征。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详细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卵→小蝌蚪→中蝌蚪(长出前腿)→大蝌蚪(长出后退)→小青蛙→大青蛙
3、学学青蛙跳一跳。

首先,让幼儿观察青蛙前腿和后腿的区别,通过课件展示、幼儿观察、教师总结让幼儿知道青蛙蹦跳的原因是
前腿短、后腿长而有力。

然后让幼儿模仿青蛙的跳,进一步加深幼
儿的理解。

三、总结
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的观察、记录让老师与小朋友都获得很多收获。

每天都坚持、主动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观察得很仔细。

比如:
小蝌蚪的生长变化程度有快有慢,有的长出后腿,有的前腿也长出
一条等。

小朋友基本上能在同一时间把小蝌蚪的不同程度变化分别
绘画下来。

小朋友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通过自己直接观察、记录后,有了很深的印象,也初步证实了小蝌蚪可以变成青蛙。

活动延伸:幼儿把观察到的青蛙生长过程按照顺序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