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3年)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3年)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3年)
综合楼、住宅楼场地布置(2013年)
一、题目
(一)设计条件
场地内拟建综合楼与住宅楼各一栋,平面形状及尺寸见示意图3-11-1,住宅需正南北向布置;在场地平面图虚线范围内拟建的110车位地下汽车库不需设计,用地南侧及西侧为城市次干道,北侧为现状住宅,东侧为城市公园(图3-11-2),建筑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6m,退用地红线不小于5m,当地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1.6,城市绿化带内可开设机动车及人行出入口。

(二)设计要求
根据提示内容要求,在场地平面图中:
(1)布置综合楼及住宅楼,允许布置在地下汽车库上方。

(2)布置场地车行道路、绿化及人行道路;标注办公楼、住宅楼出入口位置。

(3)布置场地机动车出入口、地下汽车库出入口。

(4)布置供办公使用的8个地面临时机动车停车位(含无障碍停车位1个)。

(5)标注建筑间距、道路宽度、住宅的宅前路与建筑的距离、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公交车站站台的最近距离尺寸。

图3-11-1 图示
图3-11-2 场地总图二、解析
(一)读题与信息分类(图3-11-3)
图3-11-3 读题与信息分类(二)场地分析(图3-11-4)
图3-11-4 场地分析
(三)建筑场地定位及流线组织(图3-11-5)
图3-11-5 建筑场地定位及流线组织(四)表达阶段(图3-11-6)
图3-11-6 表达阶段
三、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详见表3-11-1。

2013年场地设计评分标准表3-11-1。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分析(3篇)

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设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还能够体现建筑的美学价值,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概述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场地条件、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一个优秀的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1. 功能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使用效率。

2. 美学性: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时代特征。

3.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

4. 环境适应性: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5. 可持续性: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分析1. 功能性分析(1)空间布局:根据使用功能,合理划分建筑空间,确保各功能区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2)流线组织:优化建筑内部流线,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能耗。

(3)采光、通风: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建筑能耗。

(4)无障碍设计: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实现建筑无障碍化。

2. 美学性分析(1)建筑风格:结合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确定建筑风格。

(2)形态设计: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创新建筑形态,体现建筑美学。

(3)色彩搭配:合理运用色彩,营造舒适的视觉环境。

3. 经济性分析(1)建设成本: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

(2)运营成本:优化建筑设备,降低运营成本。

(3)投资回报:提高建筑物的投资回报率。

4. 环境适应性分析(1)场地条件: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3)气候适应性:考虑当地气候特点,优化建筑设计。

5. 可持续性分析(1)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方案设计2.2.5 总体构思和布局说明设计理念、设计构思、功能分区和景观分区,概述空间组织和园林特色。

2.2.6 专项设计说明1 竖向设计2 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3 绿化设计4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5 结构设计6 给水排水设计7 电气设计2.2.7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各类用地的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2.2.8 投资估算按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分别进行估算。

2.3 设计图纸2.3.1 区位图标明用地在城市的位置和周边地区的关系,图纸比例不限。

2.3.2 用地现状图标明用地边界、周边道路、现状地形等高线、道路、有保留价值的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水体边缘线等。

2.3.3 总图(总平面图)标明用地边界、周边道路、出入口位置、设计地形等高线、设计植物、设计园路铺装场地;标明保留的原有园路、植物和各类水体的边缘线、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停车场位置及范围。

标明用地平衡表、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及注释。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3.4 功能分区图或景观分区图用地功能或景区的划分及名称。

图纸比例不限。

2.3.5 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图标明各级道路、人流集散广场和停车场布局;分析道路功能与交通组织、。

图纸比例同总平面图,交通分析图可与园路设计图分别绘制。

2.3.6 竖向设计图标明设计地形等高线与原地形等高线;标明主要控制点高程;标明水体的常水位、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水底标高;绘制地形剖面图。

2.3.7 绿化设计图标明植物分区、各区的主要或特色植物(含乔木、灌木);标明保留或利用的现状植物;标明乔木和灌木的平面布局。

2.3.8 主要景点设计图2.3.9 其它必要的图纸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1总则1.0.1为了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保证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参照建设部颁发实施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容要求,编制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定,以保证设计质量。

综述场地平整设计要点

综述场地平整设计要点

综述场地平整设计要点1场地平整设计的整体原则场地内整体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弃方及借方工程量,尽可能节省工程投资。

地块与相邻道路连接处均采用缓坡接顺,无需设置边坡支挡。

道路两旁地块高程应略高于道路高程。

场地内坡度控制在20%以内。

在满足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并与场外工程设施的标高相协调的前提下,考虑挖填平衡,以挖作填;如挖方少于填方,则要考虑土方的来源,如挖方多于填方,则要考虑弃土堆场;场地设计标高要高出区域最高洪水位,在严寒地区,场地的最高地下水位应在土壤冻结深度以下。

2场地平整设计内容场地平整设计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地块划分,土方分析,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设计等高线,临时排水处理,工程量计算等。

设计内容可根据设计阶段增减。

3场地平整设计要点项目基于采用方格网法进行探讨,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3.1收集资料,做好现状地形分析处理场地平整的前期工作,主要是收集资料,做好现状的地形分析处理。

本项目进行场地平整,收集了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水系规划等,周边路网的设计图或现状道路实测标高、管线资料等,作为场地标高控制的设计依据。

项目用地面积为528.46亩,位于湛江市东海岛东部组团龙水路南北两侧。

场地按规划市政道路由南向北分为四个地块。

整个场地为低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南高北低,北部最低处高程为32.41米,南部最高处高程为50.05米,高差较大。

场地内除有少量平房外,大部分为水田、经济林地和鱼塘。

区域内现状建筑较少,无大量拆迁。

其中,地块三西南侧为那笼水库,场地内西部为那笼水库的蓄水坝,坝顶路标高约42米,水坝北侧为水田,标高约36米。

水库为蓄水调洪及农田灌溉用途,设计时要做好水库水坝与地块场地平整之间的衔接。

3.2合理划分地块方格网,进行土方分析根据资料,项目周边的路网已设计但未实施的有龙水路、机井路、繁荣路,其余为规划道路。

地块间的规划道路可纳入到场地平整范围内,不需考虑与路网之间的衔接处理。

已在建或者已设计的道路,则需考虑场地与道路之间的衔接处理。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讲义(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讲义(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讲义第一章场地分析【知识要点】1.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高层;4.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5.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6.防噪间距一一建筑物与噪声源之间;7.建筑高度控制;8.通视要求——停车场、停车库出入口;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

第一节基本知识一、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

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主要是采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缓与陡。

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将地形划分为六种类型,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见表1--1。

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进行地形坡度分析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坡度,求出等高线间对应的长度d。

等高线截距d的计算公式为:d=h/iM式中d一一与需要坡度相对应的等高线截距(m) ;h一一等高距(m) ;i——路线坡度(%) ;M——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数。

在地形图中,用地物符号表示地物(地表上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各种固定性物质) ,如房屋、道路、铁路、桥梁、河流、对应的等高线截距树林、农田和电线等;用文字、数字等注记符号对地物或地貌加以说明,包括名称注记(如城镇、工厂、山脉、河流和道路等的名称) ,说明注记(如路面材料、植被种类和河流流向等)及数字注记(如高程、房屋层数等)。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依据是统计资料。

几年来,应试时常涉及的是气象中的风向和日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

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来了解。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一地区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还可分别绘制出全年(实线围合的图形)、冬季(12月-2月)(细实线围合的图形)或夏季 (6月-8月)(细虚线围合的图形)的风玫瑰图。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_真题-无答案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_真题-无答案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总分600,考试时间90分钟)任务书与解答1. 设计条件1.已知某山地地形图如图所示,最高点高程为50.00m。

2.要求围合出拟用建设用地,坡度不超过10%,可以参考图中场地西侧已绘出坡度小于10%的拟用建设用地。

3.场地上空有高压线经过,高压走廊宽50m,高压线走廊范围内不可作为拟用建设用地,图中已绘制出高压线走廊西边线。

4.保留场地内原有树木,拟用建设用地距树边线3m。

任务要求1.在给出场地内剩余部分中绘出符合要求的拟用建设用地,用表示。

2.绘出高压线走廊东边线。

3.要求拟用建设用地坡度不超过10%,则符合要求的等高线间距应为______m。

2. 设计条件1.某地块拟建4层(局部可做3层)的商场,层高4m,小区用地尺寸如图所示。

2.西侧高层住宅和东侧多层住宅距用地界线均为3m,北侧道路宽12m。

北侧道路红线距商场5m,距停车场5m。

南侧用地界线距商场22m,距停车场2m。

商场距停车场6m。

3.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6。

任务要求1.根据基地条件布置商场和停车场,并使容积率最大。

商场距停车场6m。

2.北侧道路红线距商场5m,距停车场5m。

3.南侧用地界线距商场22m,距停车场2m。

4.停车场面积为1900m2(±5%),东、西两侧距用地界线3m。

5.商场为框架结构,柱网9m×9m,均取整跨,南北向为27m,建筑不能跨越人防通道,人防通道在基地中无出入口。

6.标注相关尺寸。

3. 设计条件某科技园位于一坡地上,基地范围内原有办公楼和科研楼各一幢,见图。

当地日照间距1:1.5(窗台、女儿墙高度忽略不计)。

任务要求在基地范围内拟建一幢平屋面实验楼,其屋面标高与原有办公楼相同,要求不对原有办公楼形成日影遮挡。

拟建实验楼可建范围应符合下列场地退线要求:a.西面退道路红线10m;b.南面退用地界线4m;c.东面距原有科研楼15m;d.距现有树木树冠3m。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1年)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1年)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11年)山地场地分析(2011年)一、题目(一)设计条件(1)已知某山地地形图如图3-9-1所示,最高点高程为50.00m。

(2)要求围合出拟用建设用地,坡度不超过10%,可以参考图中场地西侧已绘出坡度小于10%的拟用建设用地。

(3)场地上空有高压线经过,高压走廊宽50m,高压线走廊范围内不可作为拟用建设用地,图中已绘制出高压线走廊西边线。

(4)保留场地内原有树木,拟用建设用地距树边线3m。

(二)任务要求(1)在给出场地内剩余部分中绘出符合要求的拟用建设用地,用表示。

(2)绘出高压线走廊东边线。

(3)要求拟用建设用地坡度不超过10%,则符合要求的等高线间距应为____m。

图3-9-1 场地总图二、解析地形分析类题目,一定要基本概念清晰,描述地形的基本概念包括:①等高线间距:两等高线水平距离;②等高距:两等高线高差;③坡度:坡度一等高距/等高线间距,等高线间距越大,坡度越小。

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坡度公式。

同时应尽可能训练三维直觉能力,看着等高线,山脊、山谷能浮现在眼前。

(一)读题与信息分类(图3-9-2)文字部分只包含两类信息:用地信息及表达信息。

用地信息中详细列明了建设用地范围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坡度限制、高压走廊限制及保留树木边线的限制。

图3-9-2 读题与信息分类(二)场地分析与解答(图3-9-3)图3-9-3 场地分析与解答三、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详见表3-9-1。

2011年场地设计评分标准表3-9-1注:各扣分点的扣分总和以该项分值为限,扣完为止。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现场勘察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现场勘察

建筑方案设计现场勘察一、引言作为建筑设计的第一步,现场勘察对于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地勘察,设计师可以全面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特征和条件,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次现场勘察的项目为一处商业综合体建筑,本报告旨在对此项目的实地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二、现场勘察概况1. 项目地址:某市市中心商业区2. 建筑类型:商业综合体3.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4. 建筑高度:地上5层,地下1层5. 建筑风格:现代风格6. 建筑功能:商业、办公、餐饮等三、现场环境分析1. 建筑场地周边环境项目所在商业区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人流车流量大。

商业氛围浓厚,消费氛围浓郁。

建筑场地紧邻主干道,便于出入和货物运输。

2. 地形地势条件建筑场地地势平坦,无明显起伏,无水源、水坑等自然障碍。

周边建筑高度较为统一,建筑密度适中,无明显遮挡物。

3. 自然光照和通风条件建筑场地南北朝向,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周边建筑高度适中,不会对本项目的采光和通风造成明显影响。

四、现场设施条件1. 供水、供电、供暖设施建筑场地周边供水、供电、供暖设施齐全,便于引入建筑所需的各类设施和设备。

2. 基础设施条件建筑场地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平整,供水、排水、供电等管线清晰,无需要进行大规模改动的问题。

五、问题与建议1. 建筑场地存在的问题尽管建筑场地条件优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场地周边环境杂乱,部分临时建筑需拆除;地下建筑空间采光通风不足,需要通过设计手段解决。

2. 设计建议为了更好地满足商业综合体的功能需求,建议在设计中注重考虑建筑的开放性和通透性,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实现商业、办公、餐饮等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利用。

六、总结通过本次现场勘察,设计团队对项目的环境特征和条件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将充分发挥创意和想象力,结合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一座现代、实用、美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为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规定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规定一、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深度规定1. 总体设计深度规定总体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深度。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包括对场地环境、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建筑风格、建筑形态、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总体设计规定的深度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场地环境分析:包括对场地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交通、周边建筑等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2)功能要求分析:分析建筑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关联性、相互的布局关系、用户行为分析等。

(3)使用要求分析: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用户的需求,进行使用要求分析,包括对功能分区布局、空间使用效率、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4)建筑风格和形态设计:确定建筑的风格定位,包括建筑外观、体量、比例、造型等方面的设计。

(5)结构形式和建筑系统设计:对建筑使用的结构形式、建筑系统、材料、工艺等进行初步的设计规划。

2. 结构设计深度规定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规定对于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经济、美观至关重要。

结构设计深度规定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结构体系选择和分析:对建筑的结构体系进行选择和分析,包括对不同结构体系的优劣比较和选择原因。

(2)结构荷载分析:进行结构荷载的计算分析,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环境荷载等方面。

(3)结构设计原则和规范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整体结构布局和梁柱设计: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布局和各个梁柱的设计进行规划和分析。

(5)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选择:对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连接方式进行选择和分析。

3. 建筑系统设计深度规定建筑系统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规定对于确保建筑的运行性能、舒适性、节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系统设计深度规定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外表面传热系数、空调能耗限值、采光要求等方面。

(完整)建筑设计说明书

(完整)建筑设计说明书

1.建筑设计1。

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咸阳渭新有限公司科研办公楼。

2. 建设单位:咸阳渭新有限公司。

3. 建设场地:拟建场区位于咸阳市渭河以南陈阳寨村村西,河堤路南侧的咸阳恒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征地院内北部,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455.50m。

场地平面见附录1。

4。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具体要求见附录2.1。

1。

2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条件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C。

2. 主导风向:东北。

基本风压0.35kN/m2。

3。

基本雪压:0。

25kN/m2.4。

年降雨量:591.1mm;日最大降雨量:92。

3mm;时最大降雨量:56mm;雨季集中在9、10月份。

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二)工程地质条件1. 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2。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 kN/m2;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Ⅲ类;4。

稳定水位深度为11。

80~12.00m,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1.0~2。

0m。

水质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作用,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作用。

5. 场地20。

0m深度范围内未见可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

(三)施工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2)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结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受。

(5)建筑物还要满足总体规划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体建筑都是存在于一个总体的规划之中,哪怕单体再漂亮、美观,而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同意,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的依据:(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场地设计重点

场地设计重点

1场地:在狭义上场地指建筑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

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2构成要素:1建筑物 2交通系统 3室外活动设施 4绿化景观设施 5工程系统3场地设计概念: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4场地设计的内容:1现状分析 2场地布局 3交通组织 4竖向布置 5管线综合6环境设计与保护7技术经济分析5营造活动问题:营造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满足使用要求的建造物,在本质上则是要将一块对人没有意义的土地变得具有意义。

6两种场地设计思想的差异:东方思想在场地处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

西方思想体现在场地设计中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传统历来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

西方建筑传统在对待基地问题上,更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场地要素认识上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虚”、“实”自立,以“实”为主。

7场地设计三个主要特点:1高度综合性的工作 2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 3理性的成分和感性的成分8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1) 整体的空间关系2)整体的功能组织3) 整体的风格特色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1)整体考虑建筑环境2)合理布置流线3)使用者引导9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4预见性与阶段性5全局性6技术性与艺术性10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1.珍惜土地、保护耕地2.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3.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4. 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11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场地设计概述

场地设计概述

场地设计1 场地设计概述1.1 什么是场地词目:场地拼音:chǎng dì英文:place; space; site; lot基本解释:供活动、施工、试验等使用的地方。

如:野餐的场地、在城市中扫雪机存放场地详细解释: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小于1.0平方千米的平面面积。

是从自然当中由一定边界所划定的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场地:外部的、虚的、负的、发散的······建筑:内部的、实的、正的、集中的······1.2 场地的范围场地设计的范围广义来讲可以包括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狭义来讲指的是指含有单一建筑物或者是小规模群体建筑物的项目。

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范围通常指的是狭义的场地范围,也就是界定在单体或小规模群体建筑项目之内。

1.3 什么是场地设计场地设计的定义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场地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发挥效用,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用地效益,节约土地,减少浪费。

场地的构成要素场地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建筑物、构筑物是工程项目的最主要的内容,一般来说是场地的核心要素,对场地起着控制作用,其设计的变化会改变场地的使用与其他内容的布置。

·交通系统:交通设施指由道路、停车场和广场组成的交通系统,可分为人流交通、车流交通、物流交通。

主要解决建设场地内各建筑物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外活动设施:室外活动设施是适应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场所;是建筑室内活动的延续及扩展。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
2011年11月
三、场地现状调查提纲
1、场地范围 2、规划要求 3、场地环境 4、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等 5、当地气象 6、场地建设现状 7、场地内外交通运输 8、建筑材料及施工 9、市政公用设施 10、人防、消防要求
场地设计
2011年11月
四、主要基础资料
1、地形图 A、区域位置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或1/10000) B、 建设用地现状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1000或1/2000) 2、气象 A、 风:全年和夏季、冬季的风向频率、最大风速、风玫瑰图等; B、气温:绝对最高、最低和最热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冬季采暖和 夏季通风的室外计算温度、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 C、降水:平均年降水量、暴雨持续时间及其最大降水量,初、终雪日 期、积雪最大厚度、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等; D、云雾及日照情况:日照百分率、年雾日数; E、其他:空气湿度、气压、雷击、空气污染度、地区小气候等。 3、工程地质 A、 地质构造、土壤特性及其土壤承载力; B、地层的稳定性:如果滑坡、断层、岩溶等; C、地震情况、烈度等级及有关的地震设防要求等。
场地设计 2011年11月
二、场地设计的依据
有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有关法规 1、《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 2、《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3、《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场地设计
2011年11月
四、主要基础资料
8、电、讯、热、气等市政设施条件 A、电源位置、引入供电线路的方向和到建设地点距离、线路敷设方式、供 电电压及其可靠性,场地内应设置的变、配电设施,有否高压线经过; B、周围电讯局(所)位置、电信管线设施的接入点及其容量; C、区域供热(蒸汽或热水)条件、管道分布与容量等. D、燃气(煤气或热水)条件、管道分布与容量,管道接入点的位置、高程、 管径、压力等 9、施工条件及材料供应 A、地方施工能力、人员配备、建筑机械情况及施工运输条件; B、习惯的施工方法及当地地基处理的经验,回填土来源或弃土条件,农田 基本保护区范围及占用良田条件情况; C、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10、其他 A、城镇规划、农村规划要求; B、对人防工程和环境保护要求; C、有关用地的定额指标和规定。

(完整版)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06SJ805

(完整版)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06SJ805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06SJ805报批用画的CAD要画到什么深度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要求06SJ8051总则1.0.1为了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保证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参照建设部颁发实施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容要求,编制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定,以保证设计质量。

1.0.2 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地方性规定。

1.0.3 适用于以建筑为主体的场地的园林景观设计。

1.0.4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三阶段。

现就上述三阶段设计深度作出规定,供参考。

1. 0.5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1 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2 提供能源利用及与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3 据以编制工程估算;4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1. 0.6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1 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2 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协调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3 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4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1.0.7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1 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2 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3 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1.0.8 本规定编制的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可根据项目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2方案设计2.1方案设计2.1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其中封面、目录不作具体规定,可视工程需要确定)。

2.2设计说明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由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条件(用地红线、总占地面积、周围道路红线、周围环境、对外出入口位置、地块容积率、绿地率及原有文物古树等级文件、保护范围等);2 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与场地内建筑有关的设计图纸,如总平面图、建筑一层平面图、屋顶花园平面图、地下管线综合图、地下建筑平面图、覆土深度、建筑性质、体形、高度、色彩、透视图等;3 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及甲方提供的使用及造价要求;4 地形测量图;5 有关气象、水文、地质资料;6 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文环境;7 有关环卫、环保资料。

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场地竖向设计要点分析发表时间:2020-12-09T07:42:07.655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24期作者:黄磊罗明[导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求,同时对其安全因素也极为关注。

黄磊罗明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430071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求,同时对其安全因素也极为关注。

关键词:竖向设计;设计要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总图设计的重要性、复杂性也愈加突出,本文将重点阐述民用建筑总图中的竖向设计要点。

一、场地竖向设计概述场地竖向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满足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建筑附属物、道路交通、广场及各种活动场地、景观绿化场地、场地排水设施、室外管线布置、建筑围护措施、场地维护措施及连接措施、改善环境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第二,考虑防洪、排洪、土石方工程量、工程造价等因素,对自然地形合理利用和改造,来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建筑附属物的设计高程;第三,道路交通、广场及各种活动场地的控制高程、横坡度、纵坡度;第四,景观场地的控制高程、排水坡度、坡向;第五,场地排水设施的底标高、顶标高、排水坡度;第六,室外各种类管线的埋设深度及重力流管线的排水坡度;第七,建筑围护设施、场地维护设施及连接设施的标高;第八,平衡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

二、场地竖向设计内容及解析1 需要理解和表示主要场地竖向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A.1∶500现状地形图的研读、整理、判断、处理、表达场地竖向设计图一般都是在现状地形图作为底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地形图在出图时,需做灰度处理(用地范围内,需要保留建筑、树木及其他设施,用地范围外的现状道路和现状建筑除外)。

B.高程系统竖向设计图需说明设计采用高程系统,而且所有的设计标高均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

C.现状道路标高、规划道路标高及其他交通设施标高(1)需要表示现状道路交叉口标高、与场地衔接出入口标高、道路变坡点标高;(2)需要表示规划道路的交叉口标高、变坡点标高、坡度及与场地衔接的出入口标高;(3)需要表示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标高、地铁出入口标高、过街人行天桥与地面接点标高。

场地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场地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一)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场地设计(作图题)-场地分析(一)(总分1215, 做题时间90分钟)**题任务书与解答任务书设计条件1.某开发商已征一宗建设用地,拟建多层和高层住宅。

用地南侧已建有一幢高层综合体建筑,主体分别高40m和45m。

用地西北角已建有一幢高层办公建筑,楼高40m。

2.要求建筑控制线:多层住宅后退道路红线5m,高层住宅后退道路红线10m,后退用地界线3m。

3.已征场地标高105.00,道路南侧场地标高102.50。

4.当地日照间距系数取1.2。

任务要求1.分别绘出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的可建范围(分别用和表示)。

2.完成场地分析作图并判断下列选择题。

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00答案:[解析] 1.应满足日照间距要求,并应考虑场地之间的高差问题。

2.满足《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防火间距。

3.正确理解建筑控制线、道路红线以及用地界线的概念。

[作图提示]1.高层住宅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10m,多层住宅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5m。

2.画出后退用地界线3m。

3.西北角高层办公建筑与多层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为9m,与高层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3m。

4.道路南侧已建高层综合体左段40m高建筑与住宅的日照间距为(40-2.5)×1.2=45m5.道路南侧已建高层综合体右段45m高建筑与住宅的日照间距为(45-2.5)×1.2=51m6.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可建范围面积差计算a.西北角:(23-3)×(13-9)+(132-92)×1/4×3.14+(7-3)×(13-9)=80+69.08+16=165.08(m2)b.西南角:29×(10-5)=145(m2)c.东侧:(55+15)×(10-5)=350(m2)d.面积总计:165.08+145+350≈660(m2)选择题1.已建高层办公建筑与多层住宅可建范围边界的距离为(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第二章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一、地形条件 1.布局 地形的形态往往直接影响场地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如河谷地带。水网地区等,将导致总体布局呈线状结构。地形的起伏有利于形成生动的空间和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2.竖向 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的高差,是场地设计中对不同高程的利用、竖向空间及景观组织和地面排水及防洪水等方面考虑的重要依据。 3.小气候 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布置建筑、绿地等设施。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可获得良好的日照等。 4.坡度 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地面坡度,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的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见表l-2-1。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及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防预措施: 1.冲沟 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及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 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如图1-2-1所示)。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3.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层或土体在自重、水或震动等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如图1-2-2所示)。场地设计时,应明确滑坡地带与稳定地段边界的距离,项目和建筑应尽量避开。也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水浸蚀或修筑保护坡脚的措施予以防治。 4.断层 断层是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如图1-2-3所示)。在选择建筑用地时,必须避免把场地选择在地区性大断层和大的新生断层地带。 5.岩溶 岩溶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 6 地震 地震是一种具有很大危害性的自然现象。用以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标准称为震级。里氏震级共分10个等级,震级越高,强度越大。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的地震烈度,共分12度。 从防震观点看,建设用地可分为3类: (1)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一般是稳定岩石、坚实均匀土、开阔平坦地形或平缓坡地等地段。 (2)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一般是软弱土层械饱和松沙、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松软的人工填土)和复杂地形问条状突出的山脊、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地段。 (3)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一般是活动断层,以及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等地段。 场地设计的防震措施如下: (1)人员较集中的建筑物,适当远离高耸烟囱或易倾倒、脱落的设备,以及易燃。易爆的建筑物。 (2)考虑防火、防爆、防有毒气体扩散措施。 (3)建筑物间距适当放宽。 (4)基地内通道最好不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以便于地下管道发生断裂时及时开挖抢修。 (5)场地内的一切管道,采用抗震强度较高的材料。 (6)架空管道和管道与设备连接处或穿墙体处,既要连接牢固以防滑落,又要采用软接触以防管道拉断。 三、基础设施条件 场地周围和场地内已有的基础设施,如道路、铁路、水路运输和供电、给水、排水管网线路的相对位置、标高、引线方向、接线地点等,对场地中的交通流线组织、出人口位置选择、动力设施和用水用电量大的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具有很大影响。因此,与现有设施的关系应处理得当,做到敷设简便、线路短捷、使用方便、投资低。场地设计之初,首先应了解的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包括: (一)交通状况 1.城市道路 包括城市道路的性质,即是交通性道路还是生活性道路;是城市主干道还是城市次干道;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和断面形式。另外,还有道路转折点、变坡点、交叉口的标高与坐标。 2.铁路 编组站的位置、标高,专用线接线位置的坐标、标高和引线方式。 3.水路 码头的位置及其标高,海、河、湖水的枯水期、丰水期水位等。 4.交通 车流量与人流量的情况以及城市交通组织的要求。 (二)给水 场地内的供水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城市供水系统管网供给,需了解城市供水管网布置情况,与场地连接点的管径、坐标、标高、保证供水的压力等;另一种是自备水源,需了解是水井、泉水、河流取水还是湖泊、港湾取水,了解水量大小、水质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细菌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所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的卫生条件,还要考虑枯水季节水量的供应问题,以及排水季节防洪和净化问题。 (三)排水 场地内的排水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排人河湖,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的污水,要了解并处理好排放口的坐标和标高,避免河湖水倒灌;第二种是排人沟渠,应注意排出口的坐标和标高;第三种方式也是最常见的,即排人城市排水管网,新解其管径、坐标、标高和坡度,并核对允许排人量的要求。同时,污水排放的标准须经规划、环保部门批准。 另外,对于场地的防洪问题,需了解城市的防洪设防标准、洪水多发日期以及持续时间;还应了解所在地区的防洪工程规划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等。必要时也需了解当地的暴雨计算公式。 (四)供电、电信与有线电视广播 需了解电源位置、接线距离、可供电量、电压以及线路敷设方式。一般用电大户可能要增设变压器或自备电源。 需了解场地附近的电信与有线电视广播线路状况以及容量情况,充分利用城市公用系统设施。 (五)供热与供气 要了解城市或区域热源、气源位置,以及场地周围供热、供气管网的状况。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一)用地范围及界限 一般在项目建设之初,由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项目选址意见书上划定城市道路中心线、城市道路红线、绿化控制线、用地界线、建筑控制线等控制线 问图l24所示)。 (二)与城市道路和交通的关系 1.基地与城市道路红线 项目基地范围由规划部门划定的项目用地界线来确定。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道与城市道路红线相连接。通道的宽度及与城市道路衔接的位置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 基地与城市道路红线连接时,一般以退道路红线一定距离为建筑控制线。主管部门可在城市道路红线以外另划建筑控制线。 建筑物一般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建造。 2.建筑与道路红线 (1)不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均不得突人道路红线。 (2)允许突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在人行道地面上空,2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其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2.5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篷,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lm,并不大于3m;3.5m以上允许突出阳。、凸形封窗、雨篷、挑檐,突出不应大于lm;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桃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 在无人行道的道路红线内,上空2.5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lm。 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不得向道路红线内上空排泄雨水。 (3)骑楼、过街楼、悬挑建筑 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其净高、宽度等应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 3.场地出人口 (1)基地通道出日位置 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车站、车场等X 其通道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距大中城市主于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m;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人口)边缘不应小于5m;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当基地通道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2)人员密集的建筑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物、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同时满足: 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其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至少有2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通道出口;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人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于道的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前应有供人流、车流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4.停车场车位数量 除按建筑规模对停车场车位数量与面积进行估算外,应满足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场地位置提出的特别要求。 (三)规划控制指标 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满足城市规划规定的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以保证场地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并与周围环境和城市公用设施协调统一。这些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层数X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等。 (四)满足日照、采光、通风、噪声防治、消防和城市景观等要求 五、场地总平面设计 (一)功能分区 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必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使用功能、交通运输联系、防火和卫生等要求,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分成若干组,结合基地内外的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