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C.)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5.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
6.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
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
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
10.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D)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D)。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12.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D)。
A.遗传B.成熟C.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
14.“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B)。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
15.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B)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
16.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C)。
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
17.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D)。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
18.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19.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B)。
A.积极的过程B.能动的过程C.被动的过程D.主动的过程
2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D)。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
21.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C)。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2.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D)
A.主观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2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A)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主观努力
24.美国行为主义者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
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B)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2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A)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B)
A.长善救失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2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C)
A.社会本位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30.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B)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31.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A)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
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
32.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这说明(C)
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3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B)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34.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B)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35.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3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
3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的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
3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39.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的()为标志。
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
40.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B环境C遗传素质D教育
4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通性C基础性D能动性
42.小学校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4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4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46.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
4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48.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
49.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
50.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1.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5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
53.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
54.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5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5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5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
59.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60.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61.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是差异性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6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失甚至缺失后,可能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3.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
6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反
65.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66.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二、填空题
1.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2.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成熟机制所决定的。
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性恶论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外铄论。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6.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7.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8.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9.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10.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1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未来是最重要的概念。
12.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13.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14.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15. 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16.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
17.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18. 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三、简答题
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参见P.69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见P.76(4点)
3.简述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见P.75(4点)
4.什么是个体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P.67
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69
6.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73
7. 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P.74
四、论述题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阐述。
P.71
2.试述教育工作应如何遵循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P.69-71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二、填空题
1.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
4.个体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性等一般规律。
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6.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7.人的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内发论一般强调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10.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和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11.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的发展,二是的发展。
1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13.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
1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15.个人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
16.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17.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18.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问题和问题。
19.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
20.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和在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1.教育教学中提“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规律。
22.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
23.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
三、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P69-71
2学校教育地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P76
3简述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P75
4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有哪些?
P78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B 4. A 5. B 6. C 7. D 8. B 9. C 10. A 11. A 12.A
13. B 14. B 15. B 16. C 17. A 18. B 19. B 20. C 21. C 22. D 23.B
24. B 25. C 26. D 27. B 28. A 29. A 30. B 31. D 32. A
二、填空题
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实践能动性3、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别差异性5、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6、外在力量荀子白板说华生7、遗传素质或遗传8、前提可能性9、孟子10、心理社会11、生理心理12、成熟机制13、内在需要14、社会实践15、阶段性16、维果斯基17、人格
18、认识价值19、心理断乳期20、心理社会21个别差异性
22、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3、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