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二中高一历史段考试题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A.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参考答案:A【详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相关内容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根据题目信息,可以判断这一地区是井冈山。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队伍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项正确;B项是指南昌起义,C项是指五四运动,D项是指三大战役。

BCD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排除BCD三项。

2.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A.发明缂丝技术B.开始养蚕缫丝C.推动棉纺织业发展D.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黄道婆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故C项正确.发明缂丝技术术是西亚地区,在汉代时,缂毛织物在我国的新疆流传,为缂丝工艺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故A项错误.开始养蚕缫丝在原始社会末期,故B项错误.D项夸大了黄道婆的作用,改变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

3.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参考答案:A4.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

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A. 儒家B. 法家C. 墨家D. 佛家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但佛教并非此时传入中国并形成重要思想流派,故D项错误。

2.下列哪一位人物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 苏轼B. 朱熹C. 司马光D. 王安石答案:B解析: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性本善,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需要通过修养来恢复天理。

故B项正确。

3.下列哪一项是唐朝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的重要科目?A. 诗赋B. 书法C. 算术D. 骑射答案:A解析:唐朝科举制度中,诗赋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考生需要通过作诗或写赋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故A项正确。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A. 设立锦衣卫B. 废除丞相制度C. 设立内阁D. 设立军机处答案:D解析: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锦衣卫、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等。

但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与明朝无关。

故D项错误。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 洋务运动兴起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发展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发展等。

而洋务运动虽然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它本身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内容之一,而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采取的自强求富运动。

故B项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4分)1.关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A. 夏朝已初步建立了王位世袭制B. 商朝时期,内外服制度得以发展C. 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加强了中央集权D.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自测试卷及答案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自测试卷及答案

广西来宾市高一历史上册同步自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答案:B解析:分封制在周代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统治,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政府和制度观念,这体现了分封制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统治方面的作用。

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在秦朝之后才逐渐形成,与分封制不直接相关。

2.题目:“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话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了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个行政区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官员管理,这体现了郡县制的特点。

3.题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

但汉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丞相职能的扩大B. 外朝权力的扩大C. 中央官制的调整D. 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通过设立中朝(内朝)来削弱丞相的权力,同时丞相的权力被分割,这体现了中央官制的调整。

丞相的谨小慎微和难有建树正是这一调整的结果。

4.题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是A. 实行察举制B. 实行三省六部制C. 设行中书省D. 设置殿阁大学士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上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上,这一制度加强了皇权,同时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来宾二中高一历史段考试题

来宾二中高一历史段考试题

20XX年秋季学期来宾二中高一段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陈秋怡审题人:巫文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3 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握D.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剥夺王国的封地B. 推恩令C. 夺取王侯的爵位D. 继承西周的分封制4、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开端于A.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明朝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6、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过程。

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立嫡以长不以贤”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B. 汉朝丞相C. 唐朝六部尚书D. 明朝内阁大学士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10、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11、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12、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台湾、偿二百兆”出自13、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 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 顶蛳山遗址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

据考古专家推测,其文化年代为距今10000——60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水、陆生动物遗骸等。

由此可见,该遗址()A.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B.可佐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C.展现出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D.反映广西先民高超的手工技艺2.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但是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后,我国各族的分布形成了犬牙交错的状态。

这一分布格局的变化()A.冲击了门阀士族势力B.推动了民族平等往来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3. 下表是宋代江南各路人口密度统计表(人/平方公里)。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C.南方地区经济影响力上升D.人多地少矛盾日趋突出4. 宋元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指出:“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

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

”该论断认为,两税法()A.应时而生,顺势而为B.量出为入,轻敛薄赋C.人丁计税,抑制兼并D.开辟财源,兵农合一5. 下图为19世纪初中英印三角贸易图,这种三角贸易关系()A.反映了英国对外经济侵略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D.促进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6. 19世纪80年代初,张之洞屡上奏折:“强邻窥伺,藩属急难,疆国堪虞之际”“增兵边关,助越之势,沮法之气”“依恃谈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李鸿章却认为“深入鏖战,恐无把握”,主张息事宁人。

这一争论()A.导致了宗藩关系的解体B.折射了清廷内部的分歧C.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兴起D.推动了边疆危机的解决7. 辛亥革命后,一批知识分子意识到:单纯的政治革命尚不足以救治中国,原因在于多数国人思想守旧、迷信盲从,无独立性,无自觉心,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人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与封建政治、奴隶政治没有两样。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地域关系B.关系C.血缘关系D.财产关系参考答案:C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故C正确;A是郡县制特点;B和C不符合宗法制特点。

点睛:划分大宗、小宗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之别,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并不是一层不变,每一宗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 最早提出并推行重农抑商的时代是A.战国 B.西汉C.中唐 D.明清参考答案:A3. 遵义会议后,红攻克娄山关,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从此一路坦途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参考答案:B4. 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A.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B.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C.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D.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参考答案:C材料的意思是发展社会经济,国家就富强,不发展经济国家就贫穷,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不利于发展实业的发展,现在共和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业的发展.反映了旨在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5.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侵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弱国无外交”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参考答案:C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广西省来宾市新高一下学期历史选择题狂刷集锦含解析

广西省来宾市新高一下学期历史选择题狂刷集锦含解析

广西省来宾市新高一下学期历史选择题狂刷集锦精选练习有答案含解析1.2.中国近代有人士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可知这位人士的政治倾向是A.维护君主专制B.废除封建制度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4.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由此可见,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完善了选拔人才机制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阻滞社会阶层流动5.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A.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释说:“本党同志民生主我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社会范围有大小耳。

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此之真意,则新旧同志因误会、杯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便可打消。

”孙中山意在强调A.国共两党有共同诉求B.国共两党根本利益一致C.民生主义是最高目标D.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8.下表为两汉至隋和唐朝水利工程数量表(单位:件),据此可以推断两汉至隋唐两汉至隋唐陕西29 32 四川 1 15山西10 32 江苏15 18河北12 24 安徽9 12河南37 11 浙江13 44甘肃 2 4 福建 6 29湖北 1 4 江西 3 20湖南 2 7 云南 2 1A.大运河的开凿推动经济交流B.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C.唐朝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前代D.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9.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自己生产的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秋季学期来宾二中高一段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陈秋怡审题人:巫文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握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C.夺取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4、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开端于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5、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6、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B.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C.清政府的落后D.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10、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11、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12、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13、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14、“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拆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

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大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得到最深刻的教训是A.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B.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D.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16、《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民主共和国的法规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17、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A.民族B.民权C.民生 D.民主19、下列条约中,涉及既割地又赔款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1、“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2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3、8月1日是建军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相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2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大革命失败B.陈独秀“右”的错误C.王明博古等人“左”的错误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第II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9分)材料一“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3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4分)从秦朝到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2分)(3)材料三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为何实行行省制度?(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20分)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可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摘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材料三“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领土,二日变更其皇统,三日扶植满洲政府是也……。

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

而漫然扶植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所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于今日。

”——赫德《中国实测论》(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2分)与此条约相关的战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材料一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2分)说明了什么?(2分)(3)材料二中日本的侵略要求与材料一中英国的侵略要求相比,它更具有危害性,为什么?(2分)说明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2分)(4)材料三中赫德言论出台的背景是什么?(2分)反映了什么实质?(2分)27、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3分)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材料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

终要把军阀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

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分别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

(6分)(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担负着哪两个任务?(2分)此次革命的任务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