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主要实验方案002
六年级主要实验方案002
六年级主要实验方案设计我们不提倡牛奶和其它饮料一起喝,为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牛奶和酸性饮料在一起会变性,降低了营养价值。
我的方案:1、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四分之一杯的牛奶。
2、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倒入醋、啤酒、食盐水、柠檬汁,搅拌后观察。
我们每天经历着昼夜变化,你知道昼夜变化的原因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昼夜变化和地球的不停自转有关。
实验方案: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操作: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的是傍晚。
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你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吗?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更替。
我的方案: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3、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节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答:我的猜想: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我的方案:①取6支没有生锈的铁钉,6个相同的干燥的烧杯并编好序号,把准备的铁钉分别放入6个烧杯中②1号烧杯倒满水,2号烧杯不做处理,3号烧杯中倒入少量水,使铁钉一半在空气中,一半在水中,4号杯中倒入醋,使其浸没铁钉,5号杯中加入食盐并搅拌,6号杯中加入小苏打并搅拌。
③一周后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月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对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六年级科学实验安排
六年级科学实验安排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我校六年级科学实验课程将进行以下几个实验项目。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将有机会探索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提出假设和解释。
实验一:水的减沉和密度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理解物体的密度与浮沉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的物体,如纸块、木块和金属块。
2. 用天平称量各物体的质量。
3. 分别将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4.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
实验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变化,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植物的需求。
实验步骤:1. 将两盆相同种类的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放在暗处。
2. 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盆植物的变化,包括生长状况、叶片颜色和健康程度。
3. 根据观察结果,解释植物的变化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实验三:电流与电路实验目的:通过构建简单的电路和观察电流的流动情况,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池、导线和灯泡。
2. 将电池和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3. 打开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来。
4. 更换导线的连接方式,改变电路的组成,再次观察结果。
5.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原理。
实验四:空气的压力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物体受到气压压力的变化,了解空气的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平的玻璃管,将一段U形的管道连接在上面。
2. 在U形管道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3. 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相应的气压。
4. 进行不同高度和位置的实验,再次观察结果。
5.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解释气压对物体的影响和空气的压强。
实验五: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声音传播的路径和变化,了解声音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实验步骤:1. 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一个搁置物和一把敲击物。
2. 将搁置物放在地面上,并敲击它发出声音。
3. 沿着不同的路径和遮挡物观察声音传播的变化。
2023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实验设计
2023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实验设计实验一:生活中的物体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研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物体,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物体(如铅笔、橡皮、书籍、水杯、手机等)实验步骤1. 学生每组取出一种物体,并观察它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点。
2. 学生猜测该物体的用途并进行讨论,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 学生分别用手触摸、闻一闻等方式进一步观察该物体,并进一步尝试猜测其具体用途。
4. 学生根据观察和猜测的结果,与同组的同学分享并进行讨论,确认物体的用途。
5. 学生将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形成实验报告。
实验注意事项1. 学生应保持实验室内的安静和秩序。
2. 学生应正确使用实验材料,避免损坏或浪费。
3. 学生应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促进彼此的研究和进步。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水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它的特点。
实验材料- 水盆- 水- 马克杯- 食用油实验步骤1. 将水盆填满水,并将马克杯倒置放入水中。
2. 观察并记录马克杯下方的水珠。
3. 缓慢将马克杯竖立,直至完全脱离水面,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4. 将食用油倒入马克杯中,使油占据马克杯的底部。
5. 将马克杯从水中取出,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1. 学生应小心处理实验材料,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2. 学生应观察仔细,记录准确的实验结果。
3. 学生应认真思考,通过实验现象找出空气的存在证据。
实验三:水的凝固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水的凝固现象,认识凝固是物质的状态变化之一。
实验材料- 温水- 冰块实验步骤1. 将温水倒入中。
2. 学生观察温水的状态,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3. 将冰块放入温水中。
4. 观察冰块与温水的接触部分,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5. 继续观察,直至冰块完全融化为止。
6. 学生总结观察结果,并写下自己的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1. 学生应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操作方法。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精选2篇)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精选2篇)六年级科学实验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
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
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低年级年级。
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五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具体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科学特色活动(一)科学幻想画1、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教案
第一个实验统计全班身高统计图实验时间:2014、3、3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并了解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2、了解自己身高,体重在小学阶段的变化。
实验器材:测身高器、直尺、钢卷尺、纸张、笔。
实验步骤:1、选年龄不同的同学排好队,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
2、有一名同学记录每个同学的高度。
3、把测身高器放好,依次叫每个同学一一站上测髙器,然后用直角三角尺,记录好每一个同学的身高。
4、测完每个同学的身高后,制成折线统计图。
实验现象: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折线逐渐上升。
实验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身高逐渐升高,到一定的年龄后就不在升高了。
第二个实验研究纸巾干湿程度的差异实验时间:2014、5、12实验目的:知道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器材:三张纸巾、蜡纸、杯子、水、锡箔片。
实验步骤: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易干,卷起的不易干,永蜡纸包起来的不干。
实验结果:同样湿度的物品把面积增大就会干燥,面积小的或用蜡纸卷起的不易干燥。
第三个实验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时间:2014、5、19实验目的: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心、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
实验步骤:1、把一根橡皮筋割断两端分别粘在卫生纸卷心开口处两边,橡皮筋稍稍绷紧,但不要太紧。
这就是“发射器”。
2、从一根吸管上剪去3厘米,与另外的两根吸管扎在一起,三根吸管并齐,短的一根放在中间。
3、在其中的一根长吸管上每隔1cm标上一个记号,这就是“火箭”。
4、一只手抓住“发射器”把“火箭”套在“发射器”的橡皮筋上,并用手指头压住橡皮筋的两端。
另一只手把“火箭”一端往下拉,然后放手,让“火箭”能笔直地往空中射去。
实验现象:橡皮筋拉得越长(紧),松手后“火箭”笔直往空中射出越高。
橡皮筋拉的越松,放手后“火箭”笔直往空中射出就矮。
六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计划
六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计划【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我们制定了一份六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计划。
该计划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科学现象,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名称及目的】1. 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点及其影响因素目的:通过观察、测量和探究,了解水的沸点及其受压力、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实验名称: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并深入理解其重要性。
3. 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性质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对磁铁的吸引力,并探究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来源。
【二、实验材料】1. 实验一所需材料:- 锅具、水壶- 温度计- 火源(酒精灯、燃气灶等)- 压力计(可选)- 海拔高度测量仪器(可选)2. 实验二所需材料:- 苦菜叶片- 酒精灯或日光灯- 蒸馏水- 碘液- 小试管、移液管等实验器材3. 实验三所需材料:-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铁钉、纸夹、铝片等) - 磁铁- 实验盘或平面【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点及其影响因素- 步骤一:准备水壶和温度计,将水加热至沸腾。
- 步骤二:记录水的沸点温度。
- 步骤三(可选):在不同压力条件下测量水的沸点,并比较结果。
- 步骤四(可选):在不同海拔高度测量水的沸点,并比较结果。
2. 实验二:模拟植物光合作用- 步骤一:将苦菜叶片放置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 步骤二:在一组试管中加入酒精灯,模拟阳光照射。
- 步骤三:观察并记录苦菜叶片在不同条件下(有光、无光)的变化。
- 步骤四:通过加入碘液等试剂,验证苦菜叶片产生的氧气。
3. 实验三:探究磁铁的性质- 步骤一:准备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铁钉、纸夹、铝片等。
- 步骤二:分别将这些物体与磁铁接触,并观察吸引力的差异。
- 步骤三:将磁铁和各物体在实验盘或平面上进行比较,总结规律。
【四、实验预期结果】1. 实验一:- 水的沸点温度在常压下为10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实验计划引言本实验计划旨在为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提供一系列实验活动,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参与这些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和记录,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
实验目标- 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实验一:植物的成长过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将土壤填充到小花盆中,并将花盆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2. 播种并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3.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幼苗的出现、叶子的生长以及花朵的开放等。
4. 观察并记录植物与阳光、水分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材料1. 小花盆2. 土壤3. 种子4. 水壶实验二:水的汽化过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探究水的汽化过程,了解水的物态变化和分子运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水,并放在桌面上。
2. 定时记录杯中水面的情况,包括观察水面是否出现蒸发现象、水面上是否有水滴凝结等。
3. 分析和总结导致水的汽化和凝结的因素。
实验材料1. 一杯水实验三:灯的电路连接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 使用导线和电池连接灯泡,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 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比如使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
3. 观察不同连接方式对灯泡亮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1. 灯泡2. 电池3. 导线4. 开关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巧。
这些实验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科学实验设计计划
六年级科学实验设计计划一、实验背景和目的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实验的背景是探究物质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器材1. 多个物体,如不同材质的小木块、小塑料球等2. 清洁的容器,如水槽或盆子3. 清水4. 秤5. 尺子三、实验步骤1. 清洁容器,并加满适量的水。
2. 准备好材料,并确保它们干净无杂质。
3. 使用尺子和秤分别测量每个物体的尺寸和质量,并记录下来。
4. 选取一个物体,将其缓慢放入容器中,观察它是否沉入水中,或浮在水面上,记录下观察结果。
5. 取出该物体,将其放在秤上测量其质量。
6. 将该物体再次放入容器中,使用尺子测量其被水浸泡的部分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7. 重复步骤4-6,测量其他物体的浮力现象、质量和被水浸泡的长度。
四、实验数据记录对每个物体,记录下其质量、长度和浮力现象的观察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或数据记录表格来整理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分析和讨论1. 对于每个物体,计算其密度,即质量除以长度。
密度(ρ)= 质量(m)/ 长度(l)2. 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绘制密度与浮力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关系图表。
可以使用散点图或折线图来呈现。
3. 分析图表,寻找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结论。
例如,是否存在一定的浮力现象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系,如密度越小,浮力现象越明显。
4. 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和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通过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设计了合适的步骤和数据记录方式,保证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还加深了对物质性质和浮力原理的理解。
七、延伸拓展基于本次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与密度和浮力相关的实验,如探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现象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设计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设计计划一、实验名称: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植物(如小白菜、水果苗等)2. 盖上橡皮塞的试管3. 碘酒溶液4. 高亮度手电筒或聚光灯5. 水6. 放大镜7. 实验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收集所需材料,确保实验器材完整并洁净。
b. 将实验记录表格准备好,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实验前观察:a. 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b.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的基本组织。
3. 光合作用观察:a. 将植物放入盖上橡皮塞的试管中,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b. 使用聚光灯或手电筒,将光源对准试管中的植物。
c. 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光合作用结果判定:a. 将植物取出试管,并在叶片上滴加碘酒溶液。
b. 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观察到深蓝色的部分即为含有淀粉的部分。
五、实验结果分析:1. 观察到植物在光照下叶片颜色变化,表明光合作用正在进行。
2. 碘酒溶液与淀粉反应形成深蓝色,通过滴加碘酒溶液能判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我们了解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以及通过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深化了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理解,并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希望今后我们能继续进行更有趣和有意义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以下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实验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
2. 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计划包括以下几个实验: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三: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四: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实验五:探究磁场的性质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准备显微镜和植物细胞样本-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记录观察结果-讨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2. 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准备声源和测量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和声音传播原理3. 实验三: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准备光源、玻璃棱镜等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和光的折射原理4. 实验四: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准备溶解试剂和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物质溶解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和物质溶解原理5. 实验五:探究磁场的性质-准备磁铁和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磁场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和磁场性质五、实验评价实验评价将基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同时,实验报告的质量也将作为评价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依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计划,学生将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实验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实验还将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3篇
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3篇篇一: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打算(1106字)一、教材分析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要紧安排的科学实验有18个分组实验有第一单元全部第二单元1课《抵抗弯曲》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课《拱形的力量》5课《做框架》8课《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1课《电与磁》2课《电磁铁》3课《电磁铁的磁力》4课《奇特的小电动机》第四单元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12个演示实验分不:第二单元4课《寻拱形》6课《建高塔》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第三单元6课《电能和能量》7课《电能从哪里来》8课《电能从哪里来》第四单元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7课《谁选择了它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差不多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然而,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非常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刻。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专门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验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咨询题的初始办法,专门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办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操纵变量的实验。
(操纵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看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看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看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实验安排周次时刻实验内容实验类型1 9月34 使用工具分组2 9月5--9 杠杆的科学分组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分组3 9月12--16 轮轴的隐秘分组定滑轮和动滑轮分组4 9月19--23滑轮组分组歪面的作用分组5 9月26--30自行车内的简单机械分组抵抗弯曲分组7 10月10--14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分组拱形的力量分组8 10月17--21寻拱形做框架演示分组9 10月24--28建高塔桥的形状和结构演示10 11月1--4用纸造一座桥分组电与磁分组12 11月14--18电磁铁分组电磁铁的磁力分组13 11月21--25奇特的小电动机分组电能和能量演示14 11月8--12月2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演示15 12月5--9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分组16 12月12--16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演示17 12月19--23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演示18 12月26--30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演示篇二: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打算(727字)一、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实验在教育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为此,我们特制定本科学实验计划,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和感性。
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如热量、力、运动和物质的性质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2、通过学习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潜水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要求:准备相同体积的若干容器,每个装有不同重量的物体,将容器放入水中,观察它们被浮力提起的情况,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摩擦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要求:收集同一种材料,将它们摆在平坦的路面上,在水平面上放入质量相同的物体,拉动它们,观察情况,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摩擦的作用。
3、真空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真空状态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要求:准备一个容器,在里面有一些空气和水,把容器密封,经过长时间的真空处理,观察水和空气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现象。
4、燃烧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物质的燃烧性质。
实验要求:准备一些物质,如纸、木头、汽油等,将其放入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火源,观察物质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物质的燃烧原理。
三、实验安全实验室应保持内部环境通风良好,未按实验设计要求操作的学生,应及时制止,以免发生危险。
实验时,不能使用明火,须使用实验室提供的电火源,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严格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四、实验结果实验后,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准确汇总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每个实验的结果应该充分展示出本次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应该能够理解其实验意义。
六年级的科学实验
六年级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六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科学现象,发掘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实验一:水的升华材料:水、冰块、透明塑料袋、容器、太阳光步骤:1. 将透明塑料袋装满水,尽量排除其中的空气。
2. 将透明塑料袋密封并放入冰箱冷冻室中,等待几小时,直到水完全变成冰块。
3. 取出冰块,并将其放置在容器内,放在太阳光下。
4. 观察几小时或几天后,发现冰块逐渐消失,变成水蒸气。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水的升华现象。
当冰块受热遇到太阳光时,冰块表面的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
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实验二:植物的光合作用材料:绿色植物、透明塑料袋、橡皮筋、水、饮料瓶、纸张步骤:1. 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透明塑料袋内,并用橡皮筋固定在饮料瓶上。
2. 将透明塑料袋紧密地封住,确保没有空气进入或漏出。
3. 将饮料瓶放置在明亮的阳光下,让它们暴露在光照的环境中。
4. 观察几天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会出现一些水滴。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的能量,并与二氧化碳和水一起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当光照充足时,植物会释放出一些水分,形成水滴。
实验三:密度实验材料:水、植物油、酒精、草莓、碗、漏斗、试管步骤:1. 将碗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在另一个碗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
3. 将一些酒精倒入试管中。
4. 用漏斗将酒精缓慢地倒入碗中的水中。
5. 观察酒精与水的分层现象。
6. 将漏斗中的酒精倒入装有植物油的碗中。
7. 拿几个草莓,将它们放入试管中。
8. 观察草莓沉浮的情况。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液体的密度不同导致它们的分层现象。
水、植物油和酒精的密度不同,因此它们可以在一起,但形成分层。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项目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项目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实验项目计划。
实验项目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探索和观察现象,提高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实验项目计划2.1 实验项目名称:水的凝固和融化-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凝固和融化过程,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
-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冰块、水杯、温水、温度计。
2. 将一块冰块放入水杯中。
3. 用温水浇在冰块上,观察冰块的变化。
4. 用温度计测量冰块融化时的温度。
5. 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要求:学生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注意实验安全和仪器使用规范。
2.2 实验项目名称:植物种子的发芽条件探究-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因素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并探索最适宜的发芽条件。
-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种子、土壤、水、光源。
2. 将种子分为几组,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如水分、光照、温度等。
3. 观察每组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率和发芽时间。
4. 分析并总结各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找出最适宜的发芽条件。
- 实验要求:学生需与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及时与老师交流和讨论。
2.3 实验项目名称:风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了解风的产生原理和风的特征。
-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吹风机、纸片、气球。
2. 将吹风机打开,观察吹风机产生的风对纸片和气球的影响。
3. 改变吹风机的风力大小和角度,观察影响的差异。
4. 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风的特征。
- 实验要求:学生需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仪器的正确使用。
3.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究科学现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项目的内容涵盖了物态变化、植物种子发芽条件和风的实验探究,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项目安排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项目安排1. 介绍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年级,也是为学生进入初中做好准备的阶段。
为了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我校将组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以下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项目安排:2. 实验项目一:水的净化与过滤实验目的:通过净化和过滤水的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原理与过滤技术,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污染的水样本,例如混浊的水、含有细菌的水等。
2) 使用不同的过滤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进行过滤实验,并观察水的净化效果。
3) 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讨论什么样的过滤材料对不同污染物有最好的去除效果。
3. 实验项目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让学生了解植物对光合作用的需求和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步骤:1) 准备两盆相同的植物,将其中一盆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另一盆则放在阴暗处。
2) 每天给两盆植物充足的水,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3) 让学生记录并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讨论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解释光合作用的作用机制。
4. 实验项目三:物体的密度测量实验目的:通过物体的密度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称量它们的质量。
2) 使用水桶和天平等仪器,测量物体的浸没量,并据此计算物体的密度。
3)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针对不同物体的密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实验项目四:静电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静电实验,让学生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步骤:1) 使用塑料棒擦拭或搓毛巾等方法产生静电,并观察产生的现象。
2) 将产生静电的塑料棒或搓过的物品接近小金属片等物体,观察静电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与实验安排
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与实验安排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的任务更加复杂和挑战性,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条理的实验安排来实现。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小学六年级科学探究与实验安排: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重量目的:通过使用天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材料:天秤、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籍、水果等)步骤:1. 将天秤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选取一个物体放在天秤的左盘上。
3. 用天秤的指针或数字显示来观察物体的重量。
4. 重复上述步骤,选取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目的: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材料:花盆、土壤、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豌豆、向日葵等)步骤:1. 准备花盆和土壤,确保土壤湿润。
2. 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放在不同的花盆中,撒上适量的土壤。
3. 每天给种子适量的水,并保持适当的光照条件。
4. 记录每个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三:探索水的沸点目的:通过实验探索水的沸点,加深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
材料:烧杯、水、火源、温度计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到烧杯底部。
3.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用中小火加热水。
4. 当水开始冒气泡并持续冒泡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
实验四:测量光的传播速度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光的传播速度,了解光的特性。
材料:光源(如手电筒)、墙壁、计时工具步骤:1. 将手电筒打开,对准墙壁上的一个点。
2. 记录下手电筒的位置和点的位置。
3. 用计时工具计时,记录光从手电筒到点的时间(记为t)。
4. 测量手电筒与点之间的距离(记为d)。
5.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取平均值,计算出光的传播速度(v=d/t)。
通过上述实验安排,小学六年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大纲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目的在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提高科学实验技能。
2. 实验内容2.1 实验一:物体的浮力与重力实验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影响,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理。
实验装置:浮标、石头、水池、水实验步骤:- 将石头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将石头绑上浮标后再次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分析并讨论实验现象,总结浮力与重力的作用原理。
2.2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目标:通过光的折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规律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改变。
实验装置:光线、玻璃杯、水实验步骤:- 将一个玻璃杯中倒满水,观察杯中的曲面和反射图像;- 将一支光线通过玻璃杯放入水中,观察光线的路径以及折射效应;-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2.3 实验三:电路的搭建实验目标:通过电路搭建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电的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并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实验装置:电池、电线、灯泡实验步骤:- 通过对电路搭建的示范,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灯泡是否亮起;- 尝试添加开关以及其他电器,观察对电路的影响;-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路的特性与组成要素。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以上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实验时需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与监督;- 实验器材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并避免使用损坏的器材;- 实验涉及到较高温度、电流等有害因素时,学生应佩戴防护用品;- 实验结束后,注意将实验器材和物品归位并妥善保管。
4. 实验评估方法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与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 针对每个实验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或总结,评估学生的写作和分析能力。
5. 实验教学指导在六年级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要点:- 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械,并检查是否完好;- 对每个实验目标进行清晰的解释,启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察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实验结束后,与学生一同总结实验结果,巩固知识。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材料三、实验步骤1. 第一步2. 第二步3. 第三步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结论六、实验体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读。
二、实验材料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透明玻璃杯 - 2个2. 纸巾 - 2张3. 清水 - 适量4. 盐 - 适量5. 水杯 - 1个6. 手电筒 - 1只三、实验步骤1. 第一步:准备工作a. 将两个透明玻璃杯清洗干净并擦干;b. 准备两张纸巾;c. 准备适量的清水和盐;d. 将水杯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2. 第二步:探究透明与不透明材料的不同a. 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放置一张纸巾在杯子上方;b. 在纸巾上方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纸巾下方的光线状况;c. 将光线照射到另一个未被覆盖的玻璃杯上方,观察光线的变化。
3. 第三步:观察盐水的透明度a. 向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盐;b. 搅拌盐水,直到盐完全溶解;c. 用手电筒照射盐水,观察光线的变化;d. 将手电筒放置在玻璃杯下方,由上方观察光线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当纸巾覆盖在透明杯子上方时,光线可以透过纸巾,使杯内的物体变得模糊。
然而,在不覆盖纸巾的情况下,光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2. 实验分析当光线照射到透明杯子上时,部分光线会被玻璃杯内的水分散。
如果在光线通过的过程中有障碍物,如纸巾,光线将被纸巾所吸收,使得我们透过玻璃杯看到的物体变得模糊。
同样地,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盐水与清水不同。
盐水中的盐粒可以让光线发生折射,导致光线的路径发生变化,所以盐水中的光线看起来比较模糊。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透明材料的透明度受到光线的折射和吸收的影响。
在实验中,纸巾的存在会导致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使物体在透明杯中变得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主要实验方案设计
我们不提倡牛奶和其它饮料一起喝,为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牛奶和酸性饮料在一起会变性,降低了营养价值。
我的方案:1、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四分之一杯的牛奶。
2、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倒入醋、啤酒、食盐水、柠檬汁,搅拌后观察。
我们每天经历着昼夜变化,你知道昼夜变化的原因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昼夜变化和地球的不停自转有关。
实验方案:
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操作: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的是傍晚。
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你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吗?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更替。
我的方案: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3、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节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
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我的方案:
①取6支没有生锈的铁钉,6个相同的干燥的烧杯并编好序号,把准备的铁钉分别放入6个烧杯中
②1号烧杯倒满水,2号烧杯不做处理,3号烧杯中倒入少量水,使铁钉一半在空气中,一半在水中,4号杯中倒入醋,使其浸没铁钉,5号杯中加入食盐并搅拌,6号杯中加入小苏打并搅拌。
③一周后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月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对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的方案:
①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当作太阳,自己当做地球,皮球当作月球
②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③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
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发生日食。
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我的方案:
①在与你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手持一面圆形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②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③保持原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对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④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我的方案:
①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②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与暗处的蚯蚓的数量
③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④在盆中间没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植物会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吗?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植物会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
我的方案:
①准备2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
②将三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出胚芽鞘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
③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左开,另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灯光作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第三盒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④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与当日温度、天气等情况,并不断地拍照,保留图片记录。
蜡烛燃烧会发生什么变化。
请写出猜想和假设。
实验猜想:蜡烛燃烧不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而且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方案:
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在什么条件下馒头才会发霉?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猜想: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方案:
1.取两片相同的馒头,其中一片放在温度高的的环境里,另一片放
在温度低的环境里,观察现象。
2.取两片相同的馒头,其中一片滴水,另一片不滴水,两片馒头都放在相同的环境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放在温度高的环境里的馒头发霉,温度低的馒头没有变化。
2、滴水的馒头发霉,没滴水的馒头没变化。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猜想:蘑菇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
实验方案:
把菌种放在培养基,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长出蘑菇。
实验结论:蘑菇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
食盐和水泥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及方案。
我的猜想:它们的使用变化不一样。
实验方案:把食盐放入烧杯中,倒入水发现食盐溶解了,把盐水倒入碟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水干了食盐恢复了原来的形态;把
水泥放入碟中倒入水,水泥会变成水泥浆硬化。
我的发现:食盐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有惯性吗?请写出猜想方案设计。
我的猜想: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有惯性
实验器材:玻璃杯硬纸板鸡蛋
探究方法:(1)在玻璃杯内装半杯水,把硬纸板盖在上面。
(2)将一枚鸡蛋安放在硬纸板上。
(3)快速抽出硬纸板。
(4)观察鸡蛋的状态。
现象结论:鸡蛋没有跟随硬纸板飞出,而是竖直下落到杯中。
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惯性。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吗?请写出猜想与探究过程?
猜想:有
实验器材:小车小木块2快
探究方法:(1)在小车上部放一个小木块
(2)让小车快速运动起来
(3)使小车装上另外一个小木块停下来或减速。
(4)观察小车上小木块的状态。
现象结论:车上的小木块向前飞出去。
运动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
为什么有些食品不能和牛奶一起食用呢?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猜想:可能会生成沉淀。
方案:(1)、将醋加入装有牛奶的烧杯中,搅拌;
(2)、将啤酒加入装有牛奶的烧杯中,搅拌;
(3)、将食盐加入装有牛奶的烧杯中,搅拌;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牛奶的烧杯中,搅拌。
怎样证明鸡蛋有惯性?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案:猜想:鸡蛋会掉进水中。
方案:(1)、把水槽中装满水,将光滑的薄木板放在水槽上,把鸡蛋放在木板上;
(2)、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观察鸡蛋如何运动。
空腹能喝牛奶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答:我的猜想:空腹最好不喝牛奶。
方案设计:
因为空腹时吃东西,胃蠕动较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急消化、吸收,
就被排到了大肠,造成很多营养的流失和浪费,所以,最好饮用牛奶之前吃点馒头、饼干之类的食物,使奶中营养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