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在电场作用下迁移产生导电现象。本...
摘要L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几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倍受关注的新兴功能材料。
它们的电致发光薄膜器件激发电压低、发光效率高、易得到彩色显示,而且容易实现大屏幕平板化。
研究发现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柔性好、驱动电压低、能带结构可调、优良的溶解性及耐热性等。
人们已经制备出发红光、黄光、绿光的性能优异的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制成的电致发光器件;而能发蓝色光的该类聚合物材料则很少,性能也差,限制了该类材料在全色显示方面的应用。
『『本文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能发蓝色光的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材料聚【(2,5.二亚甲基.1,3,4.嗯二唑)二氧代.1,4.亚苯基.1,2一亚乙烯基.1,4.亚苯基.1,2.亚乙烯基.1,4一亚苯基】,并对其进行了溶解性、电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的研究。
实验结果说明它的荧光发射最大波长为472nm,属于蓝色发光范围。
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说明它比传统的PPV类电致发光材料有更强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
它的能带宽度(Eg)为3.84eV。
荧光量子效率巾=o.995。
(该聚合物能溶解于氯仿及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
其分解温度大于350‘C。
TGA的分析结果说明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上关键词:电致发光,聚对苯乙炔衍生物,蓝色光ABSTRACTInrecentyears,electroluminescenceofpolymerhasbeenmadewithanoutstandingprogress,andcloseattentionispaidonthesekindsofnewfunctionmaterials.Theadvantagesareasfollows:lowexcitingvoltage,highefficiencyofelectroluminescentcellsinthinfilms,easinessofcolorlightemission,andattractivematerialsforlarge·areavisiblelight-emittingdiodes.Poly(p·phenyleneVinylene)(PPV)isthefirstpolymermaterialfoundtohavetheelctroluminesencepropertiesandwasintensivelystudied.PPVderivativeshavedemonstratedvariouscolorswithimpressiveefficiency,brightness,flexibilityanduniformity.ThePPVderivatives,whichemitredlight,yellowlightandgreenlight,canbeeasilyobserved,exceptforbluelight.Forseveralreasons,apolymeremittingbluelightisparticularlydesirable.InthispapeLpoly[(2,5-dimethylene.I,3,4.oxadiazole)dioxy‘1,4。
聚噻吩类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聚噻吩类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聚噻吩(polythiophene)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由噻吩(thiophene)单元重复连接而成,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质和导电性。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因其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器件领域,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OPV)和场效应晶体管(OFET)等。
在聚噻吩的电致发光机理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即离子对机理和双极子机理。
离子对机理认为,当聚合物在外电场作用下形成极化电荷对时,发光能量由外电场提供,因此发光强度与外电场强度呈线性关系;而双极子机理则认为,发光源是由激子(exciton)的双极子跃迁所形成的,发光强度与外电场强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在聚噻吩类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方面,近年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通过对聚噻吩的结构进行改变,如引入不同的官能团或共轭扩展基团,可以调控聚合物的能带结构、发光颜色和发光强度等性质,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2. 光谱性质研究: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聚噻吩材料的光学性质,了解聚合物的能带结构、激子特性和激子跃迁机制等,为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提供基础数据。
3. 电学性质研究:通过测量聚噻吩材料的电导率、载流子迁移率等电学性质,了解材料的导电机制和载流子输运特性,为有机电子器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 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发展高效、简单、环保的聚噻吩类化合物制备方法,例如电化学聚合法、化学氧化聚合法、Grignard反应法等,提高材料的产率和质量。
总体来说,聚噻吩类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方向比较广泛,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向,例如:5. 量子化学计算: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聚噻吩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激子特性等,揭示材料的发光机理和优化材料性能。
6. 稳定性研究:由于聚噻吩类化合物易受光、氧、水等环境因素影响而降解,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材料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4. 亮度,效率高;
5. 直流驱动电压低,能耗少,可与集成电路驱动相匹配; 6. 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7. 可实现超薄的大面积平板显示;
8. 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可做成柔性显示器。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PLED)
PLED,即第二种有机发光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发光 二极管(PLED),由英国剑桥大学的杰里米伯勒德及其同事首先发现。聚 合物大多由小的有机分子以链状方式结合在一起,以旋涂法形成高分子 有机发光二极管。 作为一种发光显示材料,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材料具有很强的 应用潜力,因为它是一种自发光的材料,并且还具有制作相对容易的优点。 因此在制作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OLEDs)时,PLED材料是一种很好的基 本材料,因为与小分子OLED材料20 ~25的发光效率相比,PLED材料的 发光效率则为30~40。
驱动电压30V, 但是器件的量子效率很低,小于1% 特点: (1)单层器件;(2)驱动电压高; (3)器件效率低
3). 1987年美国Kodak 公司的邓青云等采用了夹层式的多层器件结构,开创 了有机电致发光的新的时代。
创新点:(1)多功能有机层的结构; (2)超薄的有机层厚度
75nm 60nm驱动Fra bibliotek压小于10V最大外量子效率1%
最大亮度大于1000cd/m2
4).1990年,Burroughs等人将共轭聚合物聚对苯基乙烯(PPV)制作了高 分子发光二极管,简化了制备工艺,开辟了发光器件的又一个新领域, 即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
近十多年里,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就器件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和寿命而言,OLED器件已经基本达到了 实用的要求。
电致发光及场致发光器件OLED
5.3、OLED
图5.3 柯达L633数码相机显示屏
❖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又称有机EL,是以有 机薄膜作为发光体的自发光显示器件。
❖ 它是固体自发光器件,可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它 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对比度高; 它可在5V~10V的低电压下工作,功耗低,工艺简 单;制造成本低、有机发光材料众多、覆盖发光 光谱从红外到紫外,适合全彩色显示;价廉、易 于大规模生产;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 产品,可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质上生产,产 品的机械性能好,不仅可以制造出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适用的显示器,还有可能创造出墙壁大小 的屏幕、可以弯曲折叠的屏幕。人们预言,随着 规模量产的到来,OLED可以比LCD成本低20%。
▪ 低能电致发光是指某些高电导荧光粉在低能电 子注入时的激励发光现象。
5.1、高场交流电致发光显示
图5.1 ACEL结构图
❖ 交流电致发光显示是目前高场电致发光显示的主 流。ACEL结构如图5.1所示。
❖ 它是将电致发光粉ZnS:CuCl或(ZnCd)S:CuBr 混合在环氧树脂和氰乙基醣的混合物的有机介质 中,两端夹有电极,其中一个为透明电极。另一 个是真空蒸镀铝或银电极,构成一个EL。
图5.2 ACTFEL结构示意图 1金属电极;2绝缘层;3发光层;4绝缘层;5透明电极;玻璃衬底
❖ACTFEL优点是寿命长(大于2万小时), 亮度高,工作温度宽(-55℃~+125℃), 缺点是只有掺Mn的发光效率高,且为橙黄 色,对全色显示要求三基色研制高效的发 光材料是当今研究的课题。EL器件目前已 被应用在背光源照明上,在汽车、飞机及
高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
小分子蓝光材料5,Tg=207 oC,可以溶于常见的 有机溶剂中,能隙为2.91eV
EL器件7.7V时,亮度为300cd/m2,效率为1.22lm/W,最 大发光波长为424nm,基本上为纯蓝光发射。
1980年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通过2,5-二 溴噻吩的缩聚,获得了不带取代基的聚噻 吩。 1985年首次将烷基引入聚噻吩的3位,制成 烷基聚噻吩,PATs或P3ATs。 此后,不断合成出各种取代聚噻吩。 3位引入碳原子数目大于4的烷基时,聚噻 吩可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取代基对聚噻吩的光电性质的影响
在主链上插入硅原子,打断共轭长度,使材料发光效率有所 提高,缺点是共轭主链载流子迁移率下降。
(5)使载流子从电极注入器件后,获得载流子传输 平衡的材料对器件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将齐聚噻吩与电子传输能力好的噁二唑单元共聚后,既获 得了电子和空穴传输平衡的聚合物,使器件性能提高;
同时,共聚物的发光波长随噻吩的数目增多而红移(蓝至 绿至橙光)。
当芴臂超过一定长度就可以得到饱和红光。 芴臂的引入使得卟啉具有相当好的溶解性,芴环 的位阻效应也使材料在固态溥膜中不发生聚集.
量子效率是卟啉化合物2倍多。
苯为核心的芴的超支化合物14溶于常见有机溶剂 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分别在310 nm和330 nm (THF), 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蓝光材料
6.3.5芴的纳米晶或者纳米乳夜类电 致发光材料
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特点:
1、 可以避免晶体析出 2、来源广泛、可以根据特定性能进行分子设计 (通过分子设计还可设计分子、超分子水平上具有 特定功能的发光器件,实现能 带调控,得到全色 发光的优点 )
聚合物主体材料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 O6 3 1 . 2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Ac hi e v e me nt s i n Re s e a r c h o n Po l y me r i c Ho s t Ma t e r i a l s f o r
a l s o i n c l u d e d Ke y wo r d s p h o s p h o r e s c e n c e ,p ol m e y r ,h o s t ma t e r i a l ,o r g a n i c l i g h t - e mi t t i n g d i o d e
摘 要 综述 了近几年用于磷 光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的聚合物主体 材料 的研 究进展 , 着重介绍 了聚咔唑类主体材
料、 聚 芴类主体材料 、 聚苯 乙烯 类主体材料和聚 间苯基类 主体 材料 的结构单元 的设 计与修饰 以及磷 光 器件 性能的研 究进展 。同时 , 还展 望 了磷 光聚合物主体材料 的发展 前景 , 提 出了今后磷光 聚合物主体材料 的发展 方向。
0 引 言
有机 电致 发光 器 件 ( O L E D) [ 1 ] 不 仅 具 有驱 动 电压 低 、 响 应速 度快 、 视角 范 围宽 、 质量 轻等 优 点 , 还具 有 成 本 低 和能 耗 低等 优势 , 是近 3 O年来 兴起 的一 种新 型 的平 板显 示 技术 , 成 为信 息 、 化学 、 物理 等 学 科 和 平 板 显 示 领 域 的 研 究 热点 。有 机 电致发 光材 料分 为两 大类 , 即荧 光 材料 和 磷光 材 料 。有 机
电致磷 光 材料 中 , 具有 d 6和 d 8电子结 构 的重 金 属原 子 ( 如
电致发光及其器件
间接激发的传递原理(可能不适合掺杂稀 土DAP分离较远的情形)
对不同稀土离子及处于不同位置的稀土离子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的核心 问题:在光敏离子S和稀土中心间的能量传递是远程的还是定域的? 实验表明,能量传递是在紧密缔合的复合中心(complexcenters)间进行的。 对ZnS中不同位置的Sm的衰减动力学研究表明,远距离的传递只占总的 PL强度的百分之几,而相邻的S—Re在PL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为 了保证稀土离子和S相邻,这就要求S成分本身同时就是稀土离子的电荷 平衡离子和光敏剂,这就是文献上出现“发光中心(1umocens)”这个名词 的原因。这个名词用以描述稀土离子复合中心可以增加稀土激发效率的 事实。这是由于靠近的S—Re对能量传递有利,更重要的是,靠近稀土离 子的电荷平衡离子降低了局部电场的对称性而使原来禁阻的4f一4f跃迁得 以解禁。 稀土原子的间接激发过程要求自由载流子必须被给体和受体俘获,因此在具 有强电场的EL结构中,这种过程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在该条件下自由载流子 立刻被电场加速到EI器件的弱场区,在该区域中给体和受体中心不会电离。 激子机理: 通过离域或定域的库仑作用可以改变金属离子的氧化态或者使自由载流子定 域。在后一情况下,形成了所谓的由金属离子和外部束缚载流于组成的金属 离子电荷转移态。利用这个模型和已知的离子可能的氧化态,可以预见空穴 将和Ce3+、Pr3+、Tb3+或Eu2+结合,而电子将和Yb3+、Eu3+、Sm3+或 Tm3+结合。这一模型可以说明在CdS晶格中的Ni杂质根据它的初始氧化态而 分别可以和电子或空穴结合的事实。
无机EL的优点是稳定性高;缺点是短波发光有待开发,作为显像管体积太大, 大面积平板显示器制作工艺上有困难,发光颜色不易改变,很难提供全色显 示等。
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场激发材料发光的技术,它已经成为制造高质量平面显示器和照明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无机和有机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致发光材料,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一、无机电致发光材料
1.磷光体
磷光体是由氧化物或氟化物等高熔点材料和稀有金属离子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
目前,磷光体已被广泛应用于LED照明和显示器行业。
其中,红色磷光体的发光效率较高,已经成为了LED照明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颜色之一。
2.氮化物LED
氮化物LED是由镓铝氮化物等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颜色纯度度高等特点。
目前,氮化物LED已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蓝色和紫色LED照明以及RGB LED显示器中。
3.硅基LED
硅基LED是由硅材料和硅基异质结构组成的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
硅基LED已经成为了微电子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设备。
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聚合物LED
聚合物LED是由导电聚合物或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发光器件。
它具有发光效率高、颜色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可穿戴等领域。
2.小分子有机LED
小分子有机LED是由有机荧光分子制成的发光器件,具有可调颜色、发光亮度高等特点。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OLED电视、OLED照明等领域。
总体来说,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将
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PLED
优点:
设备成本低: 采用溶液旋转涂覆或喷墨印刷制造, 在大尺寸化的 发展有绝对优势 工作条件下稳定性好: 元件可耐受较高的电流密度与温度环境
Pled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 还有待完善之处:
⑴ 材料提纯难度较大, 制备成本较高 ⑵ 喷墨打印技术精度要求太高;
⑶ 寿命短;
⑷ PLED的屏幕显示技术较复杂; ⑸ 产业链未形成,初期成本高。
Pled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它的结构是这样的
Pled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其实和oled还是有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它的发光层非常薄
Pled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发光机理的话其实和oled还是一样的
在发光层,传导到Lumo能级的电子跃迁到传导到homo能 级的空穴中,同时发光。
Pled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
Pled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 oled vs pled: Oled主要应用于小尺寸面板,而 pled主要应用于大尺寸面板。
Pled产业的未来会如何?
Pled的前景不像oled那样的明朗。 Pled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并且不像 oled那样大批有热情的科学家、有实力的实 验室参与研究。
thank you
PLED ?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机理以及前景
目录什Leabharlann 是pled?Pled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Pled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 Pled的未来会如何?
什么是pled?
Pled就是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器件 其实就是oled,只不过发光 材料是聚合物( polymer ) 罢了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1. 电致发光(EL):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是一个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过程(非热转换即不是通过热辐射实现的)。
2. FED,PDP,LCD都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所以研究更为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OLED特点:材料选择有机物,高分子,因而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发光视角宽,相应速度快;器件可弯曲,不受尺寸限制,分辨率高等。
3. 基态:分子的稳定态即能量最低状态;激发态:被激发后,分子的电子排布不遵循构造原理。
激发态分子内的物理失活: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而辐射跃迁:释放光子而从高能激发态失活到低能基态的过程。
导致电子运动轨道界面减少;在势能面上跃迁是垂直发生的。
4. 有机半导体: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在LUMO和HOMO间的跳跃产生电流。
而掺杂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大于本征半导体(电子和空穴浓度相同),所以导电性更好5. 直流注入式有机电致发光:在有机EL器件的两端电机上加上直流电源,通电后发光器件受电激发的作用而发光的现象。
过程:载流子注入,载流子传输,电子和空穴碰撞形成激子(激子是彼此束缚在一起的电子和空穴对),激子辐射退激发发出光子。
6. 单线态激子是总自旋为0的激发状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形成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正比于其状态数,有机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最大为25%;Forster能量转移:能量从主体向掺杂材料的传递方式,能在较远距离内实现,为单线态激子;Dexter能量转移:只能在紧邻分子间实现,为三线态激子。
7. 单层器件:单层有机薄膜被夹在ITO阴极和金属极之间,形成的是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但是单层器件的载流子的注入不平衡,器件发光效率低。
三层器件是目前OLED中最常用的一种。
在实际的器件中,在发光层往往采用掺杂的方式提高器件性能8. 器件制备过程:刻蚀好的ITO玻璃—清洗—臭氧/氧等离子体处理—基片置于真空腔体—抽真空—蒸发沉积有机薄测试表征膜和阴极—取出器件并封装—9. 有机小分子发光器件通常用真空蒸发沉积的方法制备构成器件的薄膜,整个过程要在真空腔内完成(真空度高于10^-4Pa)。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介
空穴传输层
总结词
空穴传输层负责传输空穴到发光层。
详细描述
空穴传输层通常由有机材料组成,如多苯基小分子或聚合物,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能够有效地将空 穴传输到发光层。
度的显示效果。
THANK YOU
多色与高分辨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
多色与高分辨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未 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研究进展主 要集中在彩色显示和高分辨率显示两个
方面。
在彩色显示方面,研究者通过合成不同 颜色的发光材料和精细的掺杂技术,实
现全色显示和多色动态显示。
在高分辨率显示方面,研究者采用高精 度印刷和纳米光刻技术,制备高分辨率 的像素电极和功能层,从而实现高清晰
照明应用
总结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环保、可弯曲 等优点,在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高,能够实现 高效照明,同时其环保无汞的特性符合绿色 照明的趋势。此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可 以制成柔性照明产品,如柔性灯带、可折叠 灯具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生物成像与传感应用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发光寿命较长, 且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因此在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显示应用
总结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显示领域具有高对 比度、宽色域、低能耗等优势,被广泛 应用于电视、显示器、广告牌等显示设 备。
VS
详细描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电流激发有机材料 ,产生可见光,具有自发光的特性,无需 背光源,因此可以实现高对比度和宽色域 的显示效果。同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 能耗较低,能够降低显示设备的运行成本 和维护成本。
聚合物EL材料
2.2.9.电流密度-电压关系
• 在聚合物 EL 器件中,电流随电压而变化曲线反映了器件 的电学性质,它与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关系类似,具有 整流效应,即只有在正向偏压下有电流通过,在低电压低 于器件导通电压时,电流密度随着电压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当电压超过导通电压时,电流密度会急剧上升。
• 此曲线能确证聚合物 EL器件是否具有半导体电学性质。
DL-A
DL-B
2.3.3.三层器件结构
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 空穴传输层
•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Friend等人在首次报道了以共轭聚合 物聚对苯撑乙烯(PPV)为发光层材料制成单层薄膜夹心式聚 合物发光器件,其器件的驱动电压为 14V ,发黄绿光,外 量子效率仅为 0.05% ,但是这一研究成果开辟了发光器件 的 一 个 新 领 域 —— 聚 合 物 电 致 发 光 器 件 (PLED) 。 Nature,1990,347,539
不同波长光线的颜色
• 电致发光是指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 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将电能直 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过程。 • 电致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图象 显示信息处理和通讯等领域。在 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 乎所有的电致发光器件都是在 pn 结无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基 础上制造的,如磷化镓( GaP ) 发光二极管、磷砷化镓( GaAsP ) 发光二极管、砷铝镓( GaAIAs ) 发光二极管 。
• 1987 年 美 国 Eastman Kodak 公 司 的 邓 青 云 和 VanSlyke 对有机 EL 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 世界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重视。他们的创新在 于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双层薄膜夹心式的结构制 成了电致发光器件,在 10V 驱动电压下,8-羟基 喹啉铝( AlQ )发射出绿光,最高亮度达 1000 cd/m2,量子效率为 1%,使人们看到了有机 EL实 用化和商业化的美好前景。Appl Phys Lett, 1987,51,913
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
共轭导电聚合物电致发光元件的原理及进展张树永1,周伟舫1,李善君21复旦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2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及国家教委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上海200433摘 要: 本文综述了共轭导电聚合物在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应用,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和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发光电池的结构、发光原理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共轭导电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电化学发光电池1 引 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储存与显示是信息技术的基础。
所谓信息显示即通过信息显示材料,将人眼看不到的电学信号转化为可见的光学信号的过程。
作为信息系统的输出端,信息显示是人们从信息系统中最终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前提。
信息显示分为主动式显示和被动式显示。
在主动式显示中,像元本身由在某种形式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光发射的发光材料制成。
如采用电场激发发光,则称该材料为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高电压驱动的场致发光器件和由低电压驱动的发光二极管(l ight-emitting diode,LED)等[1]。
目前通常使用的半导体LED多采用无机半导体单晶、单晶薄膜或多孔硅及多晶材料作为发光材料。
为获得适宜的波长和量子效率,通常还需将直接带材料与间接带材料以适宜比例混合,普遍存在成品率低、成本高、难以制成大面积元件或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等问题。
由于LED可应用于一切需要显示的地方,它的发展与高密度显示屏、电视、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乃至光学计算机的发展均紧密相关,因此人们在改善LED的性能与寿命、开发新型LED材料与器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25]。
从70年代开始,人们先后制备了大量的共轭导电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6~10]。
共轭导电聚合物在本征态时通常是有机半导体,掺杂后其电导率会大幅度增加而显示金属导电性,并同时具有聚合物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因此在替代无机半导体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制作上显现出诱人的潜力,目前已制成导电聚合物光电二极管和场效应管等电子元件[10,11],与此同时,聚对苯乙炔(PPV,本文所涉及的导电聚合物的名称与结构均列于表1中)所具有的高量子产率的光致发光现象还促使人们将寻找电致发光材料的着眼点由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材料[12~15]转向共轭导电聚合物领域。
电子化工材料
电子化工材料电子化工材料是指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化工材料,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等。
电子化工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制造过程中。
有机材料是电子化工材料的一种重要类型,常见的有机材料有有机溶剂、有机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
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清洗和表面处理,有机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和线路板等部件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则是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电子产品的显示技术中。
无机材料是电子化工材料的另一类重要类型,常见的无机材料有氧化铝、硅、氮化硅等。
氧化铝是一种常用的绝缘材料,在电子元器件的保护层和隔离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中;氮化硅是一种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温稳定性的材料,常用于制备高功率电子器件。
金属材料是电子化工材料的又一重要类别,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铜、铝、钢等。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导线和线路板中;铝常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和散热器中;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常用于电子设备的机械结构和外壳中。
电子化工材料的发展与电子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更新,对电子化工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高导热材料、高介电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出现,为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扩展提供了可能。
此外,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也成为电子化工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力求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总之,电子化工材料在电子行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为电子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还为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化工材料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也将不断拓展和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通报 2002 年 第 65 卷
w69
域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一旦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成功 化生产 在新兴材料开发领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橙黄
10
PNV[17]
ITO/PNV/Mg-In
橙黄
5
PEONV[18]
ITO/PEONV/Ca
橙黄
4
BEHP-PPV[19]
ITO/BEHP-PPV/Ca
绿
0.0021
BEHP-PPV:MEH-PPV(7:3)[20]
ITO/PVK/BEHP-PPV/Ca
绿
0.0063
CS-PPV[21]
ITO/copolymer/Ca
为了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 应尽量采用高功函的阳极和低功函的阴极 现在采用的阳极材 料基本上都是透明的 ITO In-Sn2O3 电极 以利于光的透射 是高功函材料 用于空穴的注入 虽然 Ca 的功函最低 但是其在空气中不稳定 现在常用的阴极是 Mg Al 或碱土金属与它们的 合金 由于载流子在发光层内传输速率上不同 单层器件会产生不平衡的电荷注入 影响载流 子的有效复合 这样 电致发光效率将很低 甚至有可能在电极附近产生大量的焦尔热使器件 损坏 为此 当聚合物发光材料主要是以空穴导电为主时 加入电子传输层 如 PBD(2-联苯基 -5(4-叔丁基苯基)-1,3,4-二唑) BND(2,5-二(1-萘基)-1,3,4-二唑) TAZ(三唑衍生物) PQ(聚喹啉)[3,4] 等可以增加电子的传输速率 使之和空穴尽可能在发光材料层中复合 提高效率 反之 如果 聚合物发光材料是以电子导电为主 应该添加空穴传输层 如联苯胺类的 TPD TPTE MTDATA 和 PVK(聚乙烯基咔唑)
黄绿
0.1
ITO/PPV+PBD/Ca
黄绿
1
ITO/PPPV+PVK/Ca
蓝
0.16
3
启动电压/V 10 10 10 5 30
化学通报 2002 年 第 65 卷
w69
DP-PPV[12]
ITO/DP-PPV/Al
蓝
0.002
3
ITO/DP-PPV/Mg
2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种类
2.1 聚对苯撑乙烯(PPV)类 PPV 是最早使用的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对其研究也最充分 常用的合成方法有三种 前
聚物法 Wesseling 法和 Momii 法 ﹑强碱诱导缩合法和电化学合成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缺 点[5,6]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Key words Functional 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ce, Quantum efficiency, Electronic device
电致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图象显示 信息处理和通讯等领域 在过去的 20 年里 几乎所 有的电致发光器件都是在 p-n 结无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制造的 但是 这类材料成本 昂贵 而且发光范围窄 对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对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 性能开发作了大量的尝试 有机小分子材料虽然克服了无机材料发光范围窄的缺点 但是其稳 定性差 容易结晶 影响了制作器件的寿命 1990 年英国剑桥大学 Cavendish 实验室首次报道 了聚对苯撑乙烯 PPV 的电致发光现象 1 从此开辟了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新领 域
红
ITO/PPV/CN-PPV3/Al
蓝
0.8 0.005
ITO/PPV/CN-PPV4/Al
绿
0.2
CP[24]
ITO/CP/Ca
桔黄
8
ITO/PPV/CP/Ca
桔黄
8
PPPV 间位苯取代聚对苯撑乙烯 DP-PPV 2,3-苯代聚对苯撑乙烯 PMPV 间位甲氧基取代聚对苯撑 乙烯 RO-PPV 2,5-烷氧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 A-PPV 2,5-烷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co-2,5-烷基取代乙烯 位甲氧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 PNV 聚 1,4-萘乙炔 PEONV 聚单氧基萘乙炔 PVK 聚 9-乙烯基咔唑 CS-PPV 2-烷氧基-5-硅烷基取代聚对苯撑乙烯 PBD 2-(4-二苯基)-5-(4-叔丁苯基)-1,3,4-恶二唑 EHPPPV 聚(2- (2’, 5’-双(2’’-乙己氧基)-苯基)-1,4-苯撑乙烯 BEHP-PPV:MEH-PPV 聚(2-甲氧基-5-(2’-乙己氧 基)-1,4 苯撑乙烯 CP 聚(1,4-苯撑乙烯-1,2-亚乙基 l-2,5-双(16 烷氧基)-1,4-苯撑乙烯-1,2-亚乙基-2,5-二腈 基-苯撑乙烯-1,2-亚乙基) CN-PPV 的结构如下
来解释聚合物的发光原因 一般认为共轭聚合物中由于π电子的流动性而产生能带 导带和价带 分别对应分子的最低空轨道(LUMO)和最高占有轨道(HOMO) 禁带宽度则和能隙(Eg)相对应
2
化学通报 2002 年 第 65 卷
w69
是指导带底与价带顶能量之差 它决定了聚合物的发光波长 图 2 给出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中的能级图
蓝
0.1
3
PMPV[13]
ITO/PMPV/Al
黄
0.00001
7
RO-PPV[14]
ITO/RO-PPV/Mg-Ag
黄
0.1
R=C4H11,C7H15,C10H21,C12H25 A-PPV[15]
ITO/A-PPV/Al
绿
0.21
PPV-PDMeOP(1:1) [16]
ITO/PPV-PDMeOPV/Al
化学通报 2002 年 第 65 卷
w69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杨东江 高建华 赵文元*#
青岛大学功能材料研究室 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青岛 266003
摘 要 1990 年 Burroughes 采用聚对苯撑乙烯 PPV 作为有源层制作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开创了共轭聚合物科学的新领域 由于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诸多优点 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 重视 本文详细列举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自问世以来的一些主要成果 把聚合物电致发光 材料进行了分类总结 并对器件的发光原理和制作工艺作了较为充分的介绍 最后 对聚合物电致 发光材料及其器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功能聚合物 电致发光 量子效率 电子器件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Yang Dongjiang, Gao Jianhua, Zhao Wenyuan*
(The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PPV 是典型的线性共轭高分子材料 其发光波长取决于聚合物最低空轨道 LUMO(即导带) 和最高占有轨道 HOMO 即价带 的能量差 即能隙 Eg 大量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分子设计调节 能隙宽度 不仅达到调节发光波长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其量子效率 改善材料的 加工性能[5~7]
材料 PPV[10]
R3 R1
2.2 聚噻吩 PAT 类
CN
n
*
R4
R2
聚噻吩是继聚对苯撑乙烯类之后人们研究较为充分的一类杂环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聚合物杂环取代基的引入上[25~29]
其中
材料 POPT[30] PTOPT[25~29]
PCHT[31,32]
表 3 各种 PAT 类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结构和相应的发光特性
同无机半导体和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相比 聚合物发光材料优势突出 具体表现为 良好的电 热稳定性和器件的可机械加工性 启动电压较低 发光波长易于调节 特别是能够 发出无机半导体材料难以发出的蓝光 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较高 最高量子效率已达 4%[2] 等 无疑 这些突出的优点将使聚合物材料在电致发光领域 特别是大面积图像显示和信息处理领
Tab.3 The PATs, PLED structure and EL performance
表 1 PLED 常用电极的功函值
Tab.1 The work functions of common electrodes in PLED
金属
Ca
Mg
In
Al
Ag
ITO
功函/eV
2.9
3.7
4.2
4.3
4.4
4.9
1.2 发光机理 直到今天聚合物电致发光机理仍然没有完善统一 人们仍然是沿用无机半导体的一些理论
黄
0.0068
ITO/PVK/copolymer/Ca
黄
0.0071
CN-PPV[21~23]
ITO/CS-PPV+PBD/Al
绿
0.3
ITO/CTO/PPV/CN-PPV1/Al
红
0.04
(1,2,3,4 分别指代苯环上不同的 取代基)
ITO/PPV/CN-PPV2/Al
Abstract The Burroughes’ discovery that conjugated polymer-poly(para-phenylenevinylene) (PPV) could be used as active layer i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in 1990 has promoted a new area in conjugated polymer research. There is great interest in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s) due to their many special properties. The major progresses and data of polymer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The luminescent mechanism and fabricating techniques are elucidated. The prospect of appliance foreground is also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