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的案例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异家庭学生的案例反思
作者:张琴琴
来源:《当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05期
国家民政局最近公布的统计报告表明,(2009)年全国离婚夫妻有133万多对,比上年增加15.4万对。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异家庭子女数量也快速增长,由此而引发的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难题。
案例
班里有一个出了名的大姐大,她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守纪律,不听从老师管教,在班里比较让人头痛。一次,我正上课,她突然推门进来,报告也不喊,直接进位,我生气责问他,她连理都没理我。这件事之后,我对她冷若冰霜。而她上课再也不听我讲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后来的故事却改变了她,更醒悟了我。一天,我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封信,信里是这样写的:“老师,我知道你一定很讨厌我吧,因为我经常惹您生气。其实我一点也不讨厌您,只是很在意您当时批评我的态度。后来老给您惹麻烦就是想气气您,还有就是想再次引起您的注意,可您却更讨厌我了。老师,其实我很想叫您一声哥哥,想和您好好谈谈,可您却不给我机会……”
那天晚上放学,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心灵对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她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她,通过谈心,我了解到:她父母离异,爸爸又娶了后妈,而且有了弟弟,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感觉被家庭抛弃了,所以情绪一直不好。而她又很要强,就纠集了几个姐妹拜成了团伙,而她就是头,从中她感到了莫大的满足感。而那次迟到正是和后妈刚吵完架,心情很糟。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也跟她谈了很多人生的坎坷与波折及为人处事的道理,给她一些和后妈相处的建议,并告诉她,她已经长大,是个大孩子,父母理所当然会把更多的爱给小弟弟,世界上没有人抛弃她,是她自己想的太多。并告诉她有什么心事可以和我谈,我来和他一块出主意,想办法。后来,通过和她家长沟通,我还了解到她在家里的变化。
我给了她机会,而她真的在后来的日子还了我惊喜。
反思
学术界研究子女离婚适应之泰斗——华勒丝汀(Wallerstein)博士根据三十年的追踪研究,清楚地指出离婚的确会对子女身心发展带来影响深远的伤害。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他们通常表现为待人接物冷漠无礼;性格孤僻,内向自卑,桀骜不驯,或者胆小怕事,心理脆弱;情绪波动较大,喜怒无常;不合群,自控力差;有时甚至走两个极端。大部分学生在离异的环境里生活,他们的思想如同带上了一幅牢固的枷锁,帮助这些孩子们快乐的成长,以一个健全的个性和人格融入社会,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1走入学生心中,当好回收站
(1)当个好听众。
父母离异,对父母而言是一种解脱,但孩子却像做错事一样,不愿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不愿意留家长的联系方式,特别害怕叫家长,谈及父母,如同刺中要害,揭开伤疤,这促使他们心理异常压抑。
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就要有耐心,认真倾听学生倾述,让他们能敞开心扉,我们要成为学生最好的听众,从当学生心理垃圾的回收站,使学生心情得以发泄,让师生之间的沟通畅通,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善于家庭情感拨正。
离异家庭孩子家庭生活结构一般有以下类型:脱离父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组成两人家庭;家庭重组:孩子、父亲(母亲)和继母(继父)生活在一起。学生对父母离异往往持反对态度,对新组建家庭极易产生隔阂,进而使孩子产生对家庭所有成员的敌对情绪。
班主任在面对离异家庭孩子,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一定帮助孩子正确看待父母的离异,不要随意指责孩子的父母,而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父母在感情上不合适了,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告诉孩子,父母离婚后,婚姻关系虽然解除了,但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不会随之解除。总之,要尽量避免孩子不理解父母、瞧不起父母这种情形出现。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融入新的环境,让孩子重拾家庭温暖,在处理与学生关系时,师生感情保持若即若离,不要让孩子完全依附于老师,因为老师的关心无法取代孩子家庭的温暖。总之,让学生接受更多温暖的同时,不要增加孩子对父母、社会心的仇恨,让学生学会接受爱,更会爱别人。
(3)创造机会,让孩子拥有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身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优秀的一面闪光。这类学生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法码,使他们的心理、成绩真正健康协调地发展。比如:班主任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有目的设计活动内容,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使他们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及自己的重要性,悦纳自己和他人,变自私冷漠为宽容友善,那么孩子就能正视家庭的变故,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成功激励,提高他们自立能力。
班主任要让学生树立成功与失败主要源于自身情况,改变环境,首先要改变自己,家庭的影响并不能阻挡自己成才的道路,要学会自立的观念。比如:奥巴马和前总统克林顿都是出自离异家庭,前者还是一位黑人。前者在父母离异后随母亲和继父辗转生活,完成了学业。法学博士毕业后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并从州议员位置竞选总统成功。后者生活环境可能还要差,继
父酗酒,经常酒后虐打他母亲。然而,即使这样克林顿在获得博士后还当上了法学院教授,以后又当了几届州长并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美国和美国人民做出了贡献。
(5)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拟订详细可行的帮教计划。
离异家庭学生绝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班主任要时常细心调查,根据调查得来的情况,把这类学生登记入册,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编制详细可行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认识、教育、完善自我,让他们的成长有规可循,避免出现学生情况反复。
2走近离异家庭,当好中转区
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离异家庭学生难题最主要还是回归到孩子的家庭亲情教育上来。对于大部分家庭,关系复杂,父母往往无计可施,对于孩子虽是家庭的中心枢纽,却起不到中枢作用,唯一和孩子接触时间较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就要在这些复杂关系中发挥中转区的作用。
(1)理解离异父母,虽然离异,对待孩子却能异曲同工。
与离异父母达成共识是解决离异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前提条件,目的是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优化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离异,其实对孩子,对孩子父母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对父母,与其双方挣扎在那种名存实亡的婚姻之中,还不如让彼此都解脱出来。对孩子,与其夹杂在父母中间用左眼看着爸爸的脸色右眼再去观察妈妈的脸色了生活,还不如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因为一个无爱的婚姻也不可能给孩子营造出一个有爱的氛围,所以说解脱自己的同时也解脱了孩子。但作为父母,孩子并不是私有品,父母双方仍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人物品为了拒为己有而使夫妻争得头破血流的;更不要把孩子视为自己开始新生活的负累和绊脚石,而把孩子推来搡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责任就是抚养孩子,家庭不是共同的,但孩子确是自己的亲骨肉,争夺、抛弃都是违背道德的,即使重新组建家庭,以后有了孩子,那么他也会指责离异父母行为,有种不安全感。我想把以上的观点讲给学生一定能把学生教育问题统一到一条战线上来,这样对待学生教育问题父母双方就能同做一条板凳,达到异曲同工。
(2)孩子不是我们幸福的绊脚石。
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明确,身为教育者更不能只管“好”孩子,放弃“坏”孩子,只想做一帆风顺的班主任。其次,班主任要告诉家长一定要端正对孩子的看法:孩子虽不幸但不是“可怜虫”;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视作“累赘”,或视作怨恨对方的“出气筒”;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培育孩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学学美国人对孩子说离婚的方式: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你,只是不再爱对方了,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特别要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不要你了”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