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教育案例
离异家庭教育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原本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生活,但父母因感情不和于两年前离婚。
离婚后,小明随母亲生活,父亲则独自在外地工作。
母亲再婚,带着小明和小姨子的孩子一起生活。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动,小明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困难。
二、案例分析1. 情感问题离婚对小明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方面,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母分开;另一方面,他对父亲的思念和关心无法得到满足。
这种心理压力使得小明在家庭中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沟通。
2. 学习问题离婚后,小明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无法适应新的家庭结构,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同时,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小明在课外辅导、兴趣班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3. 社交问题小明在社交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家庭原因,他在学校里变得孤僻,不愿意与同学交往。
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三、教育措施1. 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为他安排了一次心理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引导等方式,帮助小明宣泄情绪,让他逐渐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
同时,心理咨询师还教会小明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家庭沟通为了改善家庭氛围,我们建议母亲和小姨子多关心小明,增进彼此的了解。
同时,我们鼓励小明主动与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家庭沟通中,我们强调尊重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学习辅导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我们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们帮助他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我们鼓励他参加课外辅导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我们还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确保他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4. 社交技能培养为了帮助小明改善社交问题,我们为他安排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
在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交流,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
同时,我们还鼓励他在学校里主动与同学交往,参加班级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离婚家庭孩子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现象日益普遍,离婚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家庭环境不稳定、亲情缺失、心理压力等。
本案例以一个离婚家庭的孩子为例,探讨离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今年12岁,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
然而,在他7岁那年,父母因感情不合而离婚。
离婚后,小明随母亲生活,父亲则偶尔来看望他。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1. 学习成绩下降离婚后,小明失去了原本稳定的家庭环境,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原本成绩优秀的小明,在离婚后成绩一落千丈。
他经常上课走神、作业不完成,甚至在考试中作弊。
2. 心理压力增大小明在家庭中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母亲因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他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此外,他担心父亲不再关心自己,害怕自己成为母亲的负担。
3. 人际关系受损离婚后,小明与父亲的交流减少,导致他与父亲的关系逐渐疏远。
在学校,他因家庭背景而受到同学歧视,这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自卑、孤僻。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母亲应多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给予他关爱和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困惑,帮助他度过心理难关。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母亲应鼓励小明与父亲保持联系,让他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同时,教育父亲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努力。
2. 学校教育(1)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应关注离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心理障碍。
(2)加强师生沟通:教师应关注离婚家庭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3. 社会支持(1)社区关爱:社区应关注离婚家庭孩子的成长,定期开展关爱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服务。
(2)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离婚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中,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单亲德育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一方因工作、离婚等原因离开家庭,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以一个单亲德育教育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单亲子女的德育教育。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10岁,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抚养他。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母亲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小明,小明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
在学校,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一般。
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小明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矛盾。
三、德育教育措施1. 家庭德育教育(1)加强与母亲的沟通,了解小明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环境,帮助母亲更好地履行德育教育职责。
(2)鼓励母亲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小明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3)教导母亲如何与小明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小明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学校德育教育(1)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小明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结识新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针对小明的性格特点,开展个性化德育教育,培养其自信心和责任感。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德育成长。
3. 社会德育教育(1)邀请社区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参与小明的德育教育,为小明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小明与母亲的亲子关系,让小明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3)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四、德育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心理健康方面:小明学会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
2. 人际交往方面:小明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结识了新朋友,学会了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3. 学习成绩方面:小明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成绩逐渐提高。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2岁,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因车祸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独自抚养小明长大。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母亲在外打工,小明则由年迈的奶奶照顾。
小明在学校表现良好,成绩中等,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尤其不喜欢与同龄人交往。
二、案例问题1. 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缺乏自信,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
2. 小明的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课堂纪律较差,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3. 小明的家庭背景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
三、教育措施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
(1)教师主动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拉近与他的距离。
(2)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关爱和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
(3)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改善小明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1)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2)培养小明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3)关注小明的课堂表现,提高他的课堂纪律,确保学习效果。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小明的心理素质,帮助他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2)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小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背景,学会关爱自己。
(3)鼓励小明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学会倾诉,减轻心理负担。
四、教育效果1. 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
2. 小明的学习习惯得到改善,成绩稳步提升,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3. 小明的心理素质得到增强,情绪更加稳定,自信心逐渐恢复。
五、案例总结通过对单亲家庭学生小明的教育实践,我们认识到:1. 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 改善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案例——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案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转变后进生的思想(让后进生爱班集体;爱老师;爱同学等)。
下面就谈谈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这一典型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小明(化名)主要表现: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3.思想方面: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个案背景:1.小明父母离异,判给父亲抚养。
父亲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晚上回家也不了解孩子情况,只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且认为孩子没有母爱,渐渐对孩子形成溺爱。
2.该生主要由年迈的奶奶代管,与其生活在一起。
由于奶奶只有一个孙子,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隔代教育效果差,造成孩子固执、任性等不良的性格。
3.该生零花钱较多,与同学攀比现象严重。
但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三、原因分析:通过和班主任老师、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小明的情况,我们发现,造成小明现在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1.家长离异的时候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没有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
虽然该生判给父亲抚养,但是,其父因为忙于生意,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丢在年迈的奶奶家里,给孩子一种被抛弃,没人要的感觉,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失去平衡,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和逆反心理。
2.家长因为内心的愧疚,对孩子过分溺爱,特别是小明在奶奶家生活时,奶奶因为年事已高,教育能力很差,因此,没有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相反,过分的娇惯孩子,在物质上尽量的满足,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则放任自流,长期这样,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班主任教育单亲家庭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在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一个性格内向、成绩平平的男孩,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单亲家庭。
小明从小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抚养他。
由于家庭原因,小明在学校表现不佳,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低落。
三、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对小明的影响小明的单亲家庭背景,使他从小缺乏父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在家庭中,母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小明,身心俱疲。
这种家庭环境导致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难以融入集体。
2. 学校教育对小明的忽视在学校,由于小明成绩平平,班主任和同学对他的关注度不高。
这导致小明在课堂上发言较少,与同学交流不多,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孤独感。
3. 社会环境对小明的压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社会上容易受到歧视,小明也不例外。
他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同学嘲笑和排斥,这让他倍感压力,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四、班主任教育策略1. 关爱陪伴,关注心理健康作为班主任,我要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主动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2. 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兴趣针对小明成绩平平的情况,我会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信心。
同时,我会为他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帮助他提高成绩。
3.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爱孩子我会主动与小明母亲沟通,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共同制定关爱方案。
同时,我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共同关爱孩子。
4. 举办主题班会,营造良好氛围我会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关注单亲家庭孩子,消除歧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与小明交流,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五、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成绩也有了提高。
家庭离异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今年12岁,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成绩优异的孩子。
然而,在他10岁那年,父母因感情不合离婚,小明随母亲生活。
自从父母离异后,小明的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在学校,他不再与同学交往,甚至开始逃学。
母亲为了工作,无暇顾及小明的学习,这使得小明的处境愈发艰难。
二、案例分析1. 家庭离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由于父母离异,导致他无法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焦虑:小明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家庭,害怕失去母亲的爱,担心自己的未来。
(2)抑郁:小明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一切都变得无趣,对学习、生活毫无兴趣。
(3)人际关系障碍:小明不再与同学交往,害怕与人接触,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 家庭离异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家庭离异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导致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下滑。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不集中:小明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容易分心。
(2)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家长的指导和关注,导致学习方法不当,成绩难以提高。
三、应对策略1.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1)与孩子沟通:家长应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
(2)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严重,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 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1)稳定家庭环境: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家庭矛盾。
(2)关注孩子的生活: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关心他们的饮食、睡眠等。
3. 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1)激发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第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下面是我遇见的二个案例。
案例之一学生:陈某(女)家庭成员:母亲病故,父亲、爷爷、奶奶家庭情况:母亲去世较早,父亲没有再婚,跟随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生活。
父亲在家经营袜业加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个月提供较多的零花钱。
在与其父亲的交流中得知,因为从小失去了母亲,家庭对其非常疼爱,觉得她失去了母爱,比周围的孩子可怜,所以在经济上加倍补偿她,尽量满足她的需求。
该生特征:表现不差,成绩差。
但据说小学成绩还不错,升到初中后成绩就直线下降,但人还是比较聪明机灵,善观言察色;有“考试焦虑症”;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十分注重形象打扮,很爱美。
采取的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暖心”行动,多鼓励多表扬,唤醒她的荣誉感。
办公室、操场边,我多次单独找她谈心,表扬了她身上具备的优点和优势,告诉她要努力找出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要她成长成一名不单外表美心灵更美的人,我给她三天时间。
谁知她第二天一早就来找我谈心,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我用她母亲临终时的话激励她,用她父亲不愿向她说的苦衷劝说她,使她争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不要“心有旁骛”。
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她就有了变化了,课间休息时大家跑教室外面,她有时在座位上看书,看到老师更有礼貌了,课桌下的小镜子不见了(同学反映她上课也不偷偷照镜子理头发了),平时的穿着打扮变的得体了,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少了。
而且听她家人讲回到家后上网聊天也少多了,学习的劲头很足。
近段时间各科考试成绩都有进步,尤其英语进步很快。
对这个同学的教育和他们的转变使我想到:世界之大,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更何况处于青春好动的青少年呢?问题不在于他们的错误,而在于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待这些看似讨厌不可救药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退”而求策呢?“问”什么?问自己最佳的教育办法;“求”什么?求教育的良策。
单亲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一个12岁的男孩,父母在他3岁时离异,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从小,小明的生活中就缺少父爱,母亲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小明逐渐表现出一些问题: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孤僻、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二、案例分析1. 家庭环境对单亲孩子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因为父母离异,失去了父爱,加上母亲工作繁忙,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和陪伴。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小明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
2. 教育问题(1)学习成绩下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注和指导,小明在学习上逐渐失去了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性格孤僻:小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孤僻的性格,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3)心理问题: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三、教育措施1. 家庭关爱(1)母亲要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多与他沟通交流,了解他的需求,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鼓励小明参加各类兴趣班,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丰富他的课余生活。
2. 学校教育(1)教师要多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明树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
(3)组织各类团队活动,让小明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增强他的团队意识。
3. 社会支持(1)鼓励小明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
(2)联系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为小明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下,小明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少年。
五、启示1. 家庭关爱对单亲孩子至关重要。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学校和社会要关注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班主任教育案例
关心离异家庭的学生——班主任教育案例(一)问题的发生:L厌学L今天没来上课,不知是生病了,还是发生什么意外?担心着上完一节课,立刻与A的母亲电话联系,得知A既没有伤病,也没有碰到“意外”,而在家里哭着不肯上学,情况看来不乐观。
L是不是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还是闹情绪?或者家里发生什么事?这个学期开学以来,他情绪低落,上课常开小差,经常拖欠作业,常到外面惹是非,屡受任课老师的批评,昨天我还批评他又和同学惹是非,上课不专心。
L会不会因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赖学在家呢?(二)问题的症结:L担心什么放学后,L的姐姐赶到学校,向我道明了原委。
原来,近来这段时间,他们父母不和,常常吵架,正办理离婚,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他父亲不再关心过他们,因此,使他内心变得很仇恨父亲,行为也变得很叛逆,母亲的话也不听,六年级时也经常违反学校制度,学习自觉性较低,他姐姐有时间时才能监督他做作业。
因此,他偶尔会听姐姐的话。
他姐姐还道明一个原因,就是母亲没时间管教,也没文化,不懂教育,每天都是在市场做生意养家糊口,根本没时间顾及他的事情。
他姐姐要上班,也没时间总督促检查他的去向。
因此,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今天,父母吵得特别凶,孩子给吓哭了。
今天早上,他怎么也不肯上学,谁劝都不听。
说到这里,L姐姐叹了一口气:“母亲的话,他是更加不听了。
所有的人都只好顺着他。
”听完这席话,我总算弄清了L不上学以及近来情绪低落、上课不专心、成绩退步的原因:第一,父母失和,使他担心失去父母的爱,思想负担重;第二,L是一个性格比较叛逆的孩子,在家以他为中心,学习自觉性较低,虽有好转,也需在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关注下才能按时完成作业。
现在,L的母亲因为自身问题,更加迁就孩子了;第三,我们教师工作不够细心,没能及早发现L在校表现失常的真实原因,简单的批评反而加重了L的思想负担。
(三)解决问题的尝试:解开L的心结1.对策与方案.L所面临的显然不是学校和教师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工作。
教育案例:离异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教育案例:离异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一、案例背景社会一直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
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相应的生存方式也走向多元、复杂的选择,而离异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随着婚姻的解体,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非常不幸的,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让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
二、案例描述片段一过完年,孩子们又回到了幼儿园,第一天的早饭快要结束时,毛毛突然说了一句话:“牛老师,我妈妈和我爸爸离婚了”。
我赶紧问他:“谁告诉你的?”他面无表情地回答:“我妈妈说我长大了,可以让我知道了”。
看着毛毛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眼里写满了从未有过的忧郁。
片段二很快到了三八妇女节,一大早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妈妈的歌曲在孩子们晨间活动时播放着,给三八节活动做好准备。
就在我整理完活动材料转身时,猛然间看到毛毛在揉眼睛,我赶忙过去询问他,是不是眼睛不舒服,他低下头说没事儿。
到了中午三八节活动时,我又给小朋友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并请孩子们讲讲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体会妈妈的不容易,并协助孩子们给妈妈做一个小礼物。
就在班里孩子都高兴的给妈妈准备礼物时,毛毛又开始揉眼睛,我立刻走到他面前,问他怎么了,却发现毛毛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赶紧擦干眼泪,说有沙子进眼睛了才会流眼泪。
但是孩子的掩饰终究是稚嫩的,我发觉到毛毛肯定有心事,而且一定和妈妈有关。
午饭后其他孩子去散步,我把他叫到我面前,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妈妈了?所以一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才会哭?”毛毛说:“老师,我妈妈都好几天没给我打电话了,我在爷爷奶奶家也不敢给她打,我想让她回家看看我。
”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我心里也难受极了,把他抱进怀里,说了句:“想哭就大声的哭出来吧,别憋着了”。
说完毛毛大声的哭了起来,在我的怀里颤抖着,那一瞬间我的眼泪也决了堤……并告诉他,我中午一定会给妈妈打电的,让他安心去睡觉。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教育案例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刘锦玲是我们五年(4)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她时,她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
她非常懂事还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领队,可是去年,我渐渐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偶尔动作也会很慢,头发经常乱蓬蓬的,衣服也穿的不够整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逐渐在减少。
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
虽然我把杨晗玉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我想让自信甜美的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告诉她这是破坏公物现象,要爱惜我们身边的物品。
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再结合她那段时间的表现,例如上课走神,偶尔有迟到现象,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我通知她的家长来学校一趟,本以为她的父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结果却是她奶奶来的。
听了我所反应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奶奶听着听着眼圈就有些红了。
然后和我讲起最近家里的一些变故。
这才让我有所了解,原来由于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刚刚离婚。
这孩子打小就很懂事,面对着父母日渐升级的争吵,更亲眼目睹妈妈抛下她离开了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所以她也有些无心学习,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或者自己乱涂乱画,每次问她画的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听了奶奶的反馈,我才知道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但在学校这样,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
我想,这是她由于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行为习惯上出现了问题。
要想帮助她改掉这些习惯,让她重新自信、快乐起来,还要从根本的思想入手,走入她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帮助她。
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她受损的情感。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精选多篇)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精选多篇)第一篇: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指导一、个案基本情况从教10以来,发现每个班都有父母离异的现象,少则四对多则近十对,而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杨浩就是其中一个。
我班男生杨浩,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
终于在他小学毕业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
杨浩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
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离婚,又忙于生计,天天上夜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
其母平时也无力管教他,只是偶尔在周末会和他一起吃顿饭,这样使他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他自卑,苦闷。
消极悲观的心理,沉迷于游戏,上课易开小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应付了事,错误率高。
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
缺乏学习信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反正我是坏学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我不可能干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又没有勇气赶上去;神态消沉、自暴自弃;小学毕业时语数英三门功课都是刚刚及格。
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
二、个案指导情况:在暑假家访的基础上,认真翻阅分析杨浩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
在全面掌握了杨浩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杨浩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杨浩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杨浩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他希望父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他渴望有完整的家庭氛围。
离婚家庭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迁,离婚现象日益增多。
离婚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亲情缺失、心理创伤、学业压力等。
本案例以一个离婚家庭的孩子为例,探讨离婚家庭孩子教育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小丽(化名),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丽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关系融洽,家庭氛围和谐。
然而,在小丽8岁那年,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
离婚后,小丽跟随母亲生活,父亲则在外地工作。
离婚对小丽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先,小丽感到亲情缺失。
她时常思念父亲,但无法与他经常见面。
其次,小丽在心理上受到创伤。
她担心母亲会再婚,担心自己会失去母亲。
此外,小丽在学业上面临着压力。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三、案例分析1. 离婚家庭孩子教育的困境(1)亲情缺失:离婚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亲情缺失的问题。
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
(2)心理创伤:离婚家庭的孩子容易受到心理创伤。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对父母产生怨恨、恐惧等负面情绪。
(3)学业压力:离婚家庭的孩子在学业上可能面临压力。
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关系的破裂,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
2. 离婚家庭孩子教育的策略(1)加强亲情联系:离婚家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
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孩子的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关注心理健康:离婚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创伤。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3)减轻学业压力:离婚家庭的孩子在学业上可能面临压力。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适当减轻学业负担,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四、案例实施1. 加强亲情联系(1)小丽和父亲每周通过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生活。
(2)父亲定期给小丽写信,表达对她的关爱。
2. 关注心理健康(1)母亲和教师关注小丽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小丽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习如何应对心理创伤。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在当代社会,离婚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益上升的离婚率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异子女的教育问题便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就我们班级来说,56个学生家庭中,离异家庭的比例占到20%,部分班级离异家庭的比例更加多至60%。
离异家庭之多,教师在常规教育中不能忽视,由于这些学生经常父母不在身边平日一个人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时刻。
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我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一、问题概述陈某,男,19岁,是我班上的学生。
性格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上课经常讲话,据科任老师反映爱起哄,平日花钱大手大脚,没钱时以各种借口骗母亲,奶奶钱,曾经虚报班会费开支套取现金。
学习成绩不理想,我自抱自弃的现象,也曾在考试中严重违纪被学校记大过批评。
作为班主任,我常找他谈话,可他满口答应却一会儿就忘记所言,老毛病重发几率大。
二、原因分析据同学反映,陈某的坏习惯在初中早已形,由于缺乏家庭管教,加上初四重读缺乏学校监管等,其问题加以放大。
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经常接到同学投诉已经老师反映,陈某上课话超多,基本上没有同学愿意跟他坐在一起,后来在家长会与其母亲接触后才知道他的大体情况:他的母亲从事服务性行业,平时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陈某都独自一人在家,有些时候要上中班、夜班,基本上都没有时间照看儿子。
但陈某的母亲坚持每天必须要以电话“查岗”,保证儿子必须在家,怕儿子在外面招惹一些不良青年,所以不让其外出,周末也是如此。
陈某为了躲避母亲的高压监管,每次均想尽各种借口,以一些不存在的理由骗的母亲同意出外,久而久之,慢慢养成喜欢撒谎的习惯。
陈某母亲确实着紧儿子,但望望换来孩子的不理解,上学期过程中,陈某利用电脑技术黑进学校的电脑获取试题,最后因为考试严重违纪被学校记以大过处分,其母亲十分伤心,缺换来了陈某一句,“反正我是怎么样你都不在乎了”的回答。
三、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第一步:稳定学生情绪,确保学生不做出过激行为。
离异小学生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10岁的小学生,因为父母离异,从小跟随母亲生活。
母亲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学校,小明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与同学关系紧张;在家里,小明缺乏自律,经常熬夜玩游戏,忽视作业。
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小明和母亲都感到十分困扰。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父母离异给小明的心灵带来了创伤,使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对家庭关系产生了怀疑。
2. 教育因素: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小明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3. 个性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这使得他在学校中很难融入集体,缺乏自信。
4. 社会因素: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等对小明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加强母亲与小明之间的沟通,关注小明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 学校教育:加强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合作,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和生活,为小明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 个性培养: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社会教育:加强对小明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具体实施1. 家庭教育(1)母亲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陪伴小明,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关心他的学习进度。
(2)鼓励小明参加家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他的责任感。
(3)与小明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教育(1)班主任定期与小明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2)任课教师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3)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同学互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个性培养(1)鼓励小明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2)引导小明主动与同学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针对小明的内向性格,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第一篇: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基本材料姓名:林小莹年龄:16岁,性别:女,现就读于我校初三级5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1、开学初,林小莹分到我班的时候,作为住校生,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因此经常违反寝室纪律,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
2、学习上,只对英语感兴趣,其他科基本不学,或纯粹应付,因而各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
(其实,如果认真写,他写字的水平不错。
),一些科目的作业靠抄别人的。
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如照镜子、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或在自习课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影响课堂纪律,虽然教师经常提醒和教育,但转变不大。
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
期中考试成绩:政治24分,语文80分,数学36分,英语70分,物理40分,化学19分,历史23分,地理33分,总分325分.3、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
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她的身影。
遇到术课(美术、音乐、计算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多次个别谈话和惩戒,仍时有发生.4、表现欲望强,曾向班主任写纸条要求做室长和英语课代表;好打扮,还瞧不起外省的学生。
三、背景材料1、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其父母都是生意人,2岁多的时候父母离异,后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不管她学习和生活。
其父亲现在与另外的人又重建家庭,生有孩子;而对其不负任何责任,任随这个她怎么样都不管,进入初中两个月来从没问过她的情况。
其母亲在三年前与人同居,但一直未结婚,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经常打电话了解她的情况,小学毕业曾为孩子请家教补习物理,对她的学习包办安排.2、教育经历:小学成绩不错,并参加过托福英语班,初中开学前两个月成绩基本上说可以,但接下来,其父亲给她买了一个手机,各科学习一直下降,品行表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直到初二被学校处分过。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4篇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4篇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第1篇“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
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
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
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
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
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
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
“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
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制度,成绩前十名同学每人各值一周,负责本周各项工作。
王平是第二名)本周该王平值周,丽丽因值日没有搞彻底,被王平罚搞值日,而丽丽不但不搞,还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无奈之下,王平被迫还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刘锦玲是我们五年(4)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她时,她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
她非常懂事还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领队,可是去年,我渐渐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偶尔动作也会很慢,头发经常乱蓬蓬的,衣服也穿的不够整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逐渐在减少。
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
虽然我把杨晗玉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我想让自信甜美的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告诉她这是破坏公物现象,要爱惜我们身边的物品。
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再结合她那段时间的表现,例如上课走神,偶尔有迟到现象,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我通知她的家长来学校一趟,本以为她的父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结果却是她奶奶来的。
听了我所反应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奶奶听着听着眼圈就有些红了。
然后和我讲起最近家里的一些变故。
这才让我有所了解,原来由于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刚刚离婚。
这孩子打小就很懂事,面对着父母日渐升级的争吵,更亲眼目睹妈妈抛下她离开了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所以她也有些无心学习,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或者自己乱涂乱画,每次问她画的什
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听了奶奶的反馈,我才知道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但在学校这样,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
我想,这是她由于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行为习惯上出现了问题。
要想帮助她改掉这些习惯,让她重新自信、快乐起来,还要从根本的思想入手,走入她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帮助她。
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她受损的情感。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
因此,我常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她。
哪天看她头发没梳好,我第一件事就是为她梳头;哪天看她衣服穿少了,我会拿出我自备的衣服给她穿。
一件件的小事,让她慢慢接纳了我这个班主任,对我也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什么话也慢慢愿意和我讲了。
走进了孩子的心理,是我跨出的第一步。
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谈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教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
每天,我留意小姑娘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找她谈话,表扬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让她明确努力的方向。
针对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伤害,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对她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他们的离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的苦衷,你现在还无法理解。
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父母的分手,你不应该耿耿与怀,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你应该心怀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
尽最大的努力去孝敬他们。
而通过和小丫头谈话,我也知道她不愿意喊一声“妈妈”,很大程度是来自爸爸的阻拦,从内心上讲,她还是很想妈妈的。
于是我决定先做她爸爸的工作,我几次找她爸爸谈话,告诉了他孩子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不要阻拦孩子找自己的妈妈,毕竟母女连心,她们是母女的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经过了我的几次努力,她爸爸也松口了,表示不再阻拦。
做通了爸爸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在她心里,妈妈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她还是有些不能理解,妈妈怎么舍得抛下她一个人,心里也许还有一丝丝的恨,所以,和妈妈联系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
于是在母亲节那天,我特别布置全班同学一定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对于杨晗玉,我特别鼓励、嘱咐她虽然不能当面和妈妈说,但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妈妈。
虽然还是有点顾虑,但最后她还是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而我也知道,我的第二个目标也顺利达到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我做的第三件事情。
面对离婚的现实,爸爸觉得有愧于她,因此,无论小姑娘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其父都会答应。
针对这种现状,我和他的爸爸又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对孩子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对于她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我都打电话告诉她的爸爸,并且询问她在家里的表现,并且和她的母亲沟通,嘱咐她要常和孩子联系,关心孩子。
家校紧密配合,做到了有的放矢。
这样,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家里有亲人的照顾,让她时刻体会到浓浓的爱,来化解心中积聚的不满。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小姑娘心中的怨恨渐渐消失了,独自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那个活泼、开朗、
乐观向上的刘锦玲,课间和体育课上又能看到她带着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了。
前不久,她爸爸还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小姑娘现在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了,很少坐在桌子前涂涂画画了,也愿意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喜怒哀乐了。
在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又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刘锦玲的事例,让我感受到,离异不是孩子的错,所以不能让孩子来承担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寻找到适合的教育策略,引导孩子,让他忘却曾经的伤痛,也为了帮助孩子,让他找回童年的天真,让她们也能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无忧、阳光的童年。
所以,我觉得以下方法对教育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许有一定帮助。
一、与家人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告之孩子的近况。
并且委婉提出三条建议:
其一,为了孩子,父母双方的家庭应该文明相处,宽宏大量。
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与孩子的关系永远不会变。
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在孩子面前提爸爸的不好,不要阻止父女相见,尽量提供能与父亲继续相处的宽松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她的爱并没有改变。
其二,由于离婚对双方都是不小的打击,对孩子更是心灵的创伤。
希望有抚养权的一方坚强些,不要把伤感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也不能因此而喜怒无常,免得让孩子变得焦虑、忧郁,甚至自暴自弃。
其三,希望家人永远不要冷落孩子,继续给孩子温暖和关爱,甚至比以前更多的爱。
特别是负责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因为工作忙、因为赚钱养家而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流失。
要多陪孩子说说话。
二、关心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从心理学书上得知:父母离异,一般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孩子会变得敏感,心眼多,不轻易说心理话,但家庭发生变故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却渴望向人倾诉,被人理解,只是由于种种担忧、自卑而本能地自我封闭。
我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耐心的开导和细微的关怀。
所以无论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教师都要主动帮学生解决。
逐步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满足孩子必要的要求,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父母离婚,让孩子在思想上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
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经济条件较差,也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使他觉得除了父母离异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差不是太大。
如果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
精神上,我尽量多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心理需求。
这样,孩子有自信了,别人也更愿接近她了。
四、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融入班级群体
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可以教育班干部、小组长主动关心、帮助这样的孩子,让同学下课多陪孩子,尽量让这样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
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和伙伴的力量。
时间老人的脚步匆匆而去,孩子心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我多么希望这曾经的阴影永远远离孩子,多么希望每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头顶永远是一片灿烂的天空呀。
为孩子祈祷的同时,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单亲
家庭的学生更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
让我们发挥教育者的无限力量,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吧!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阿城区永红小学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