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
1.选择题10*2=20
2.填空题10*1=10
3.名词解释4*3=12
4.简答题5*6=30
5.计算题1*20=20
6.画图题1*8=8
第一章
1.网络的定义: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2体系结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专门机构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即为“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简称ISO/OSI(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个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简答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作出何种相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OSI和TCP/IP 层次和功能
注明: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是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
(简答)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1)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
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
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
(2)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
(3)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在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e),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实现帧的无差错传输。
(5)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指实际电路传送后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当发送端发出比特“1”时,接收端如何识别出这是“1”而不是“0”。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脚以及各个脚如何连接。
(简答)4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
优点: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实时性强。不存在失序问题。控制较简单。
缺点: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长。信道利用低。
(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
优点: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简化了存储管理。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缺点: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建立时间,则采用数据通信前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的电路交换较为合适。
(3)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优点: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高;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实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但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
5.名词解释
答:(1)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
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2)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第二章
(简答)1.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
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
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 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
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
没有按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
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
杂。
2.名词解释(老师说这些简单的名词解释都会考,大家看看下)
答:(1)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2)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3)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4)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5)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6)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7)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8)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