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专题四 实词、虚词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17
3.常用关联词语精选。 ①表并列关系: “也……也……”“既……又……”“不是……而是……” ②表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仅……还……”“连…… 也……” ③表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 如……”
18
④表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却……” ⑤表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倘若…… 便……” ⑥表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 都……”
小明:怨天尤人者幻想机会,最终恐怕只能与机会擦肩而 过。
小亮:努力制造机会,却无力把握机会,最终只能错失机 会。
小文:成功的人创造并把握机会。 联系三人:机会是自己争取的,机会只留给准备好了的人。
5
第一节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课前·自我诊断
课堂·探究悟道
课后·问题突破
6
K课前·自我诊断
——体验高考,找准薄弱点
[答案] B
14
3.(201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 当的一组是(3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 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 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 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________的点睛之笔。
7
体验高考 1.(2014·重庆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3分)( )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 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 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8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 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高三语文专题备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郭建设一、考点解说“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

“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

常见实词,是指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

散见于教材各册的“文言常见实词表”中,共收入常用实词340个,但考题不是仅仅限于表中所列实词。

从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大致统计来看,所考实词表中与表外之比大约是3:2.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除直接命题显性考实词外,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判断中,实际上正确理解实词含义是关键点,也就是说,在其他考点中,也隐性地考查了实词。

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学习文言实词或为文言实词释义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古今异义现象所谓“古今异义”词,主要是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内容被忽略的词。

这种情况大致有: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

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

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以单音词为主,间以少量双音词现象注意不要把双音词(比如连绵词、偏义复词之类)拆开理解,更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看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中加线的词都是两个单音词,如果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来释义,就大相径庭了。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考点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考点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意义解析版

基础题1.(14届山东菏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袁术字公路,绍之从弟也。

以侠气闻。

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

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

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

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

引军入陈留。

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

术以馀从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

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球弟子也。

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珪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

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①有为之时也。

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

”珪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

珪答书曰:“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

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

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②,清定海内,信有征.矣。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

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

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

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

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

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术嘿然不悦。

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

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

置公卿,祠南北郊。

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

将归帝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案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他山之石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 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 关键。例如:记者从“7· 23甬温线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现场指 挥调度会议上获悉,截止记者发稿时,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上海铁 路局局长等人已被就地免职。截至:动词,指截止到某个时候;截止: 动词,到一定期限停止。根据语意,应用“截至”。 (2)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 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 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轻、程度小,而“毁坏”、“破坏
对语言表达起着限制的作用,它限定了词语的临时意义,而且随着语
境的变化,临时意义又呈现多变性,因此,正确理解词语的原则是“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高分Leabharlann 略误区警示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2.正确使用虚词(尤其是关联词) 虚词是意义较空、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 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正确使用虚词的重点在
晨读驿站 考纲解读 真题探究
高分策略
误区警示
答问互动
他山之石
“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 。 (7)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 词的色彩,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 俗等色彩,有些词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这就叫 做词的语体色彩。如“寿辰”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生日”则是 一般的用语(一般用语指口头和书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语)。“吓唬” 一般用于口语,“恐吓”则用于书面语。“可以”是一般用语;“准 予”则是特殊用语,多用于公文。“脑袋”是口语用语,“头部”则 多用于司法文书等。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

指出下列“若”的用法和意义
(1)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再拜君赐(连 如果 ) (2)开天辟地以来,随寿而死若寿夭而亡---(连 或) 代 (3)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你们 )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 动 如)
1.所+动词 表……的人(事、物、地方)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像,似
3.连词
天若有情天亦老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如果
或者

4.副词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助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者,彼且恶乎待哉。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 哪里 ) (3)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 ( (4)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 于之 (
【而】 【何】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因】 【则】 【与】 【于】 【之】
【以】
文言常用虚词
虚词词性
代 词 副 词 介 词 连 词 助 词 叹 词
代 类: 词 ①人称代词。
③疑问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
②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 等。
• 1.动词 • (1).有“做”“作为”“充当”“变 成”“成为”等义,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 进行判断。 • 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 (2).以为,认为。 • 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 (3).判断词,是。 •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 如今人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使用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使用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1.正确使用结构助词。注意它们的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 【误例】 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的的确确是冤枉的。
• 解析: “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改为“ 这次我是被人所害”。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2.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了”“过”。 【误例】 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 高潮。
【误例】 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 何也推不上那个山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 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解析: “向”和中心语“他聊了起来”不能 搭配,应是“和他聊了起来”“同他聊了起 来”;与“向”相搭配的,应是“向雷锋学 习”“向老师请教”“向专家咨询”等。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四、助词 助词是附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 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
①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所”、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 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 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②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 态助词主要有: “着” “了” “过” “的” “来”和 “来着” “着呢” ③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 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 一般、一样”等。
第二编·第一部分
专题四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栏目导引
解析: A.“终于”与“最终”都表示经过较 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但“终于”较多用于 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合语境。依照B句我们可以 另造一个句子:“他不反对这样做,他提倡这样 做。”显然前后分句间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 关系,因此B宜用“而且”;D.“恰好”侧重表 示“正好、正合适”;这里宜用“恰巧”,表示 偶然的巧合。 答案: 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新人教版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的是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或者作用。

近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呈逐渐淡化的趋势,课标全国卷已经取消了专门的虚词考查题,但虚词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翻译句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有必要进行分类归纳、比较鉴别。

典题探究【典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

岐少明经,有才艺。

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

永兴二年,辟.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朝廷从之。

会河东太守刘祐去郡,而中常侍左悺兄胜代之,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

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

先是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玹进不由德,皆轻侮之。

岐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玹深毒恨。

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

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

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

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

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

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

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岐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俱归。

嵩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

”迎入上堂,飨.之极欢。

藏岐复壁中数年,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

三府闻之,同时并辟。

九年,乃应司徒胡广之命。

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

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因撰次以为《御寇论》。

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岁。

中平元年,四方兵起,诏选故刺史、二千石有文武才用者,征岐拜议郎。

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补长史,别屯安定。

大将军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行至襄武,岐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

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及献帝西都,复拜议郎,稍迁太仆。

及李傕专政,使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岐为副。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一 第一讲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课件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一 第一讲 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课件
正提升考生的综合素养。
考情一点明 专题 一 正确 使用 词语 第一 讲 考 点 三 部 曲 考点一
正确
使用 实词 和虚 词
(包
括熟 语)
考点二
课堂四面清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重在理解和
辨析,同时也表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

纲 解
等知识不在考查的范围之内,只是必须掌握的基 础。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 用。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意,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 用是否更好的问题。

2.“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
考纲
要求 考 情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
我们发现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或虚词的辨析及应用,对 成 语运用正误的辨析。


考纲 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常见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包括填充选择题、辨析选
下文“点点繁星”,此处应填“缀满”;⑤据上文“星星”
及下文“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此处应填
“汇聚”; ⑥据上文“巨大的圆形轮廓”及下文“国家 大剧院”,此处应填“显现”;⑦“陶醉”比“沉醉”
更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根据语境,应填“陶
醉”;⑧据上文“晴空”及所供12个词语,应填“映 衬”。 答案:①赫然 ⑤汇聚 ⑥显现 ②悄悄 ⑦陶醉 ③扩散 ⑧映衬 ④缀满
解析:遏制:控制,制止,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遏止: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

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学案)(教师版)

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8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学案)(教师版)

【考纲解读】正确使用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不同的语言色彩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考查对一定语境下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

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般来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

要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近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从而增强语言的灵活性和精密性。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上,以辨析近义词为主。

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

它要求学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及它们近义词的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求异”时通常从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侧重点不同,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性,词的构词能力、适用对象、搭配习惯等角度切入比较,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它们的使用语境。

【专题突破】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要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怎样选用词语呢?1.要恰切地了解词语的含意。

现代汉语中近义词语的数量比较大,使用这一类词语是要留心辨别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辟如亲密、亲切、亲热,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亲近;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

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而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

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2.要了解词语的使用范围有些近义词语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使用时也应当注意辨别。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1-4-2易混虚词的使用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1-4-2易混虚词的使用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 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__①__有 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__②__亲自去图书 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 计其数,__③__也不乏幼稚之处。__④__张开嘴后自己
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 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__⑤__要我说出来,看 我想得对不对。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 “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④__又无钱可用 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⑤__一定要 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答案】①因为
②如果
③而
④却
⑤但是
【解析】在文段中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 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首先要联系上下 文,考虑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①处前为果,后为因, 应填“因为”。②处后面句子中有“就”字,应考虑这 两个句子之间假设的因果关系,可填入“如果”。③处 前后有承接关系,应填入“而”。④处前后有转折关 系,可填入“却”。⑤处前后有转折关系,但与④处相 比,更有强调作用,可填入“但是”。
3.(2011· 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 一句是( )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 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 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 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 ....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的副词很多,如“未免、不免、难免”,“一律、一 概”,“再、又”等等。一要留心积累,二要善于在语 境中辨析,如果所给语境难以把握,可以改换成自己熟 悉的语境。副词使用还要注意重复的问题,如“大约50 岁左右”,尤其要注意这种情况:中心词已含有某种意 义,还用表示这种意义的副词去修饰,如“过分地溺 爱”“非常奇缺”。另外还要注意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问题。

专题复习-实词、虚词 课件

专题复习-实词、虚词 课件

② 他没有去。 他没去。 他没有成功。 他没成功。 (没有+动词/形容词)
方法:肯定:他去了。他成功了。 (“没有/没”是对“动词/形容词+了”的否定,是副
词。)
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 ②在哪儿工作呢?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 ④跟谁说过话呢?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
①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量词),属 于实词;
②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 “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电视),是介词,是典型 的虚词。
拓展
判断“没有/没”的词性。
延伸
①这里没有人。这里没人。 (没有+名词)
方法:肯定 :这里有人。 (“没有/没”是对“有”的否定,是动词)
(二)助词:表示成分间结构或时态关系的词。现 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 “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常见的有 “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如:虽然、但 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 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 使……也……”、“只有……才……”等。
例: 人不能有傲气。 人 是 不能有傲气 的 。
举 下列词组中间能否加“的”?揣摩添加
一 “的”后词组的意义有没有变化。
反 三
①③ 中间可以加“的”
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 为偏正结构。
①候补(的)党员 ②师范(的)学校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 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 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 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 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 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词虚词基础梳理讲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词虚词基础梳理讲义

第4课时实词虚词基础梳理(复习课)袒腹东床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思考:你知道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吗?答案王羲之1.(2014·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②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③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解析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

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里所使用的词。

第一句里应该是指所使用的词或字眼,应选“词语”。

不免:①副词。

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②不能免去。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未免”的意思偏重于“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它是对别人做法的一种评价。

用在肯定句或否定句中都可以。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答案 D2.(2014·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解析正确使用词语首先是在正与误之间做出正确选择,更进一步就是对优与劣的推敲揣摩,这是规范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

高考语文串讲专题四 词语(实词与虚词)

高考语文串讲专题四  词语(实词与虚词)

专题四:词语(实词与虚词)●考点透视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材料的真正价值在于使用。

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学生对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的考查,即不仅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而且能根据语境选用最恰当的词语。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看,试题设计题量一般为2—3题,分值6—9分,题目通常安排在第一卷的3—5题。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实词主要考查学生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应用词语的能力;虚词主要以考查关联词语和副词的用法为主,有时助词的用法也考。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从2004年的试题来看,有的试卷只考实词,如全国卷;有的试卷只考虚词,如北京卷;有的试卷,同一道题既考查了实词,也考查了虚词,如天津卷。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包括三部分内容:○重点讲解词语的正确使用不仅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等)有关,同时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晰连贯、语言得体等内容密切相联,因而,词语的考查也常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晰、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正确使用实词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应是这一考点最主要的内容。

近义词语的正确选用自1994年开始年年考。

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般来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

要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近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从而增强语言的灵活性和精密性。

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1)从意义方面辨析。

A.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

这一般是同义的名词表现出来的一种细微的差别,如“财产”和“财富”,“财产”通常指具体的物质财富,不包含知识和精神财富,而“财富”既可指物质财富,又可指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其范围比前者大;再如“事故、事件、事情”这组词中,“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事件”指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而“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越来越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接到报警后,民警连夜对辖区内的各个宾馆进行了秘密________,终于在某酒店客房内抓获贩毒人员郑某,缴获毒品“摇头丸”5 000多克。

②世博会印度馆并没有特别引人入胜的奇幻美景,但这里的各种古老展品似一部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她________的古代文明。

③尽管“五四运动”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五四精神”并没有________在历史的尘埃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前行。

A.查访悠远湮没B.查访幽远淹没C.察访幽远湮没D.察访悠远淹没解析:查访:调查打听案情等。

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悠远:离现在时间长。

幽远:幽深。

湮没:埋没。

淹没:漫过;盖过。

答案: A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________。

②台湾当局向美国政府摇尾乞怜,显出一副________的奴才相。

③李先生________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④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A.寥廓十足出席扶持B.辽阔十足列席扶植C.寥廓实足出席扶植D.辽阔实足列席扶持解析:辽阔:辽远广阔,宽广空旷,多指地域。

如:辽阔的土地、幅员辽阔等。

寥廓:高远空旷,多指天空。

如:寥廓的天空、视野寥廓。

十足:①成分纯;②十分充足。

“十足”意思是指十分充足,与之搭配的词语可以是“信心、干劲、神气”等,也可以是表示某种身份、想法的词语,如“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十足的小人、十足的洋奴思想”等。

实足:确实足数,只表示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具有区别或分类的作用,如“实足分量”“实足年龄”。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

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商报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工资低、待遇差,2011年春节过后,众多零售企业出现了一线员工________的状况。

②以旭日阳刚为________的励志影片《白马王子的春天》即将开拍,制片人东方骏透露,旭日阳刚有可能出演剧中角色。

③青州市邵庄镇设立村、镇两级“计生接待室”,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计生信访矛盾________在基层。

A.紧俏原形化解B.紧缺原型化解C.紧俏原型调解D.紧缺原形调解解析:紧俏:商品销路好,供不应求。

紧缺:物资等因短缺而供应紧张。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化解:解除,消除。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答案: 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日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________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②现在有些年轻人崇尚简单主义,他们认为,简单是一首诗,纯粹中感受生活的雅致和隽永,会令人摒弃________之事,自得悠闲,轻扬生活的扁舟。

③双汇的“瘦肉精”有毒生猪肉和在上海发现的“染色馒头”,都曾经________地摆在大超市的柜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A.及其繁乱冠冕堂皇B.及烦乱冠冕堂皇C.及繁乱堂而皇之D.及其烦乱堂而皇之解析:及,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及其,以及它的。

烦乱,心情烦躁不安;繁乱,事情多而杂乱。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3月3日上午,2 200多名来自各省(市)区和各个部门的全国政协委员,肩负着社会各界人士的________,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一届四次政协会议。

②这些年全国不少优秀教师在“孔雀东南飞”,这所著名中学更是经常来一些南方考察团,有不少名义上是考察,实际上却在挖________,暗地里动员这里的老师“南飞”。

③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________一两年了。

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A.嘱托墙脚不只B.重托墙脚不止C.重托墙角不止D.嘱托墙角不只解析:重托:重大的委托。

嘱托:托人办事,托付。

墙脚:一是指墙根,二是比喻基础。

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是指角本身,也指它里外附近的地方。

“不止”一是指继续不停,二是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

答案: B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________,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

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________,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________的心灵。

________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胡汉和亲这一页呢?A.村庄滋养秀色可餐即使B.乡村润泽兰质蕙心然而C.村落滋润冰清玉洁假如D.乡井滋补秀外慧中尽管解析:“村庄”侧重房屋连片;“乡村”与“城镇”相对;“村落”侧重人口聚居的地方;“乡井”泛指家乡,书面语色彩较浓。

“滋养”指供给养分,多与身体等搭配;“润泽”,滋润,常与植物搭配;“滋润”,指增添水分,常与皮肤等搭配;“滋补”,指供给身体需要的养分。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兰质蕙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秀外慧中”形容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语境中有“心灵”,只能用“冰清玉洁”。

“即使”表让步假设,“然而”“尽管”表转折,语境则是假设句。

答案: C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发展向前的步伐________不能罔顾系统稳定问题或不理市场是否准备就绪,但若是过分________,亦可能会错失重要的战略良机,________在今天这个竞争已然白热化、业内发展________的环境下。

A.固然保险何况日新月异B.固然保守特别日新月异C.虽然保险特别与时俱进D.虽然保守何况与时俱进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意更肯定;“步伐”与“保守”搭配恰当;今天的“竞争”环境不宜说“与时俱进”。

答案: B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2011年春运于近日落下帷幕。

________本月25日,全国铁路旅客运送量达到20 96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②________,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透露,“平顶山天价逃费案”的再审开庭将进行现场直播,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③功夫明星李连杰被传加入新加坡国籍一事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虽然有些网友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但在今天这种事情也________。

A.截止日前无可厚非B.截至日前无可厚非C.截至目前无可非议D.截止目前无可非议解析:①“截止”臵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后,强调某个时间点;“截至”则臵于表示时间的词语之前,强调的是一个时间段。

②日前:几天前。

目前:当前,现在。

③无可厚非:没什么可过分指责的。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批评指责的。

答案: B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_______,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②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______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③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______伤感,落泪。

A.疏通隐晦无不B.疏导隐晦不无C.疏通隐讳不无D.疏导隐讳无不解析:疏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争执。

疏导:引导使畅通。

隐晦:(意思)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一些。

无不:没有一个不,全都。

答案: D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2008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________,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

A.计划基础上导致B.规划前提下引导C.规划前提下导致D.计划基础上引导解析: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规划一般更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

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

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

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

导致:引起。

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有“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故用“导致”。

答案: C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医疗服务过程中“见病不见人”,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服务不到位,说话态度不好,________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医疗纠纷。

②科学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若谁这样想,那么谁将会________科学,终将危害到科学。

③其实有时候________我们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那颗狭隘的心灵和不懂得经营自己的愚蠢。

A.从而误解妨碍B.进而曲解妨害C.从而曲解妨害D.进而误解妨碍解析:从而,连词。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

曲解:多指故意错误理解别人的意思。

妨碍:常用于能够受到阻碍、影响的对象,如“发展”“学习”等。

妨害:常用于能够受到损害的对象,如“视力”“健康”等。

答案: A1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________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________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我们________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解析:“品味”指深入体会,玩味;“品评”指辨别评议优劣、好坏。

从文句来看,阅读对象是“优秀作品”,不存在让读者辨别、评议优劣、好坏,而是让读者体会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

因而应选“品味”。

再看“体味”和“体验”这组近义词。

“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

从搭配对象来看,“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应搭配“体味”。

“珍惜”和“珍爱”都有“看重”“重视”的意思。

“珍惜”侧重“爱惜”,“珍爱”强调爱护的程度。

“自然”和“珍爱”搭配,突出了十分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