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护理新进展
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作者:方宏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究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
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
结果:长期留置尿管,应提高操作技术,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减少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留置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研究概述【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67—02留置尿管是基础护理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排尿困难导致的尿潴留、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1]。
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长期的尿管留置可能会出现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挛缩等并发症,而且尿管本身也会产生引流不畅、自行脱落、拔管困难等相关问题。
为预防出现此相关并发症以减少轻患者的痛苦,不断的探索其发病原因和防护措施,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有重要意义。
1 长期留置尿管的并发症1.1 尿路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留置尿管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40%,其中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更高达13%-30%[2]。
80%的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尿道口、导尿管与集尿袋的衔接部位、尿袋的排尿口,并且尿道口距肛门较近,易受排出物污染,也易致细菌沿尿管上行感染尿路。
1.2 尿道狭窄留置导尿引起的尿道狭窄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尿道狭窄,几乎均发生于男性患者,其发生原因多为:①插入导尿管时动作粗暴,损伤尿道黏膜,导致感染或促使疤痕形成;②尿管的长期放置压迫尿道,致使尿道黏膜局部缺血坏死形成疤痕;③尿管的型号选用不当,较粗的尿管易压迫尿道生理弯曲部位使尿道黏膜发生缺血坏死;④患者的活动较大,尿管与尿路的反复摩擦,使尿道黏膜受损。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导尿管是ICU重症患者的常用监测手段,但长期使用导尿管会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
尿路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因及危害1. 病因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因包括导尿管周围皮肤不洁净、无菌操作不当、导尿管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等。
导尿管插管时间过长、导尿管移位、导尿管固定方式不当等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因。
2. 危害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会导致患者发热、尿频、脓尿、血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败血症、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尿路感染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等不良后果。
二、护理干预措施1. 导尿管的选择和使用对于ICU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首要措施之一。
临床上常用的导尿管有硅胶导尿管、气囊导尿管等,硅胶导尿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不易结石形成等优点,适用于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适用于急性症状明显,需要频繁排尿的患者。
临床护士在使用导尿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导尿管在插管过程中受到污染。
2. 导尿管留置时间的控制研究表明,导尿管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控制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导尿管的需要,合理控制导尿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而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
3. 导尿管固定和护理导尿管固定方式的选择和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对于预防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护士在进行导尿管固定时,应注意固定力度适中,避免导尿管移位;固定位置应合理,避免导尿管与皮肤摩擦;导尿袋应妥善固定,避免引流管扭曲、牵拉。
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刺激性小,固定稳妥,不易脱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广大护理工作者对其在插管深度、尿管和尿袋的更换时间及拔管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双腔气囊导尿管的置入、保留及拔管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 导尿管的置入1.1 导尿管材料的选择临床上常用的导尿管材料有乳胶、橡胶和硅胶,硅胶具有无毒、无腐蚀性。
陈绮虹等[1]通过对12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证实,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溢尿、尿道灼痛和焦虑。
1.2 插管方法1.2.1 石蜡油辅助导尿法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时常因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过于紧张等原因,易造成插管失败、尿道损伤、出血等。
陈春娥等[2]对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显示,插入导尿管前从尿道口注入3~5ml无菌液状石蜡,充分润滑尿道后再插入导尿管,较传统导尿法明显降低尿道损伤率和严重疼痛发生率,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1.2.2 利多卡因辅助导尿法插管前向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5ml半分钟后,将以润滑好的导尿管插入尿道的方法。
利多卡因能麻醉感觉神经,解除患者由于插管时引起的疼痛。
李宝军等[3]对15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利多卡因导尿法在疼痛程度、一次顺利置管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方面优于常规导尿法,有显著性差异。
1.2.3 己烯雌酚润滑导尿法袁丽英等[4]对18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使用0.1%己烯雌酚无菌棉球润滑导尿管行插管后导尿刺激症状发生率为2.2%,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导尿管行插管后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为38.8%,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原因:石蜡油属矿物油,对粘膜有刺激性,己烯雌酚溶液根据其药理作用,能激活蛋白合成的酶系统,是浅表细胞发生角化,促进粘膜生长、无刺激性。
1.3 插管深度1.3.1 男性患者李业梅[5]对60例男性需插导尿管的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对照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尿道损伤(尿道出血和肉眼血尿)发生率为10%,改进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将气囊导尿管全长插入尿道,或见尿液后再插入6cm以上,尿道损伤发生率为0。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体会及进展
医学 信 息
21年 1月 第2 卷 第1期 00 1 3 1
临床护理
i
老 年 患 者 留置 导 尿 的 护理 体 会 及进 展
周 玉 佳
【 要】 置导尿 是老 年科 临床 上常 见的 护理技 术 , 摘 留 它不仅 是手 术后 病情 观 察 的 需要 , 是 治 疗前 列 腺 增 生等 疾 病 的主 要 措施 , 别 是老 老 年 患者 也 特 人群 中, 小便 失 禁 . 大 病情 危 重时常 需要 留置尿 管 。但 随 着导尿 管的插 入 夏 留置导 尿 时间 的延迟 , 路 感 染 的发 生 率也 明显 升 高 , 尿 为避 免 尿路 感 染 的发 生, 减轻 患者 的痛 苦 , 国内护理 人 员时老年 患者 留置导 尿 的护理进 行 了多方 面的研 究 , 就其预 防 和护理 进展 作 一综 述。 现 【 关键 词】 年 患者 ; 管 ; 老 尿 护理 【 图分 类号] 4 3 5 中 R 7 . 【 献标 识码】 文 B 【 章编 号】 O 6 1 5 l 0 0 1 —0 5 —0 文 10 — 9 92 1 )1 29 1
尿管护理新进展
尿管护理新进展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手术后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等。
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我国护理学者对留置导尿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导尿管选择硅胶管与传统橡胶管相比,有感染发生率低、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
气囊导尿管(硅胶) 因具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插入后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张莉等将国产硅胶导尿管改良,结合涂抹一种能缓释抗生素的润滑胶,经临床应用,有良好的防治感染的效果。
老年人尿道口括约肌较为松弛,收缩力差,尤其是卒中病人,存在神经调节障碍,宜选择粗一些的导尿管,一般为20号~22号,以防漏尿。
2 插管方法根据病情需用较粗的导尿管时,可先选用较小的导尿管,扩张尿道后注入0.5mL丁卡因,然后再插入大号导尿管。
当插管遇到阻力时先停止插管,吸无菌液状石蜡10mL~15mL从尿管引流端注入尿道,以润滑尿道,然后将导尿管徐徐插入。
注入时不宜过多或过快,避免尿道括约肌受到挤压引起疼痛。
因地塞米松能减轻组织水肿利于导尿管置入,在常规插管失败后,可用地塞米松5mg沿导尿管缓慢注入,1min~2min 后继续插管。
3 插管深度成年女性尿道长度为3cm~5cm ,导尿时需将导尿管插入尿道4cm~6cm,见尿后再插入1cm;成年男性尿道长17cm~20cm,有2个弯曲、3个狭窄部位,导尿时需插入尿道20cm~22cm,见尿后再插入2cm。
人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尿道长度也会发生改变,孕妇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及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底组织疏松,充血水肿,尿道相对延长。
经研究,为该类病人导尿时,导尿管插入8cm~10cm时重插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
气囊导尿管的结构与普通导尿管不同,其顶端到气囊的距离为5cm~6cm,要将气囊全部送入膀胱,见尿后将导尿管再插入6cm以上,这样气囊才不会损伤尿道黏膜,成年女性插管深度为10cm~12cm,成年男性为26cm~28cm。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留置导尿是将导尿管留在膀胱中引流尿液,在应对老年人排尿困难或者尿失禁时采取的主要措施,能够解除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尿道括约肌萎缩,盆底肌或尿道括约肌松弛等,临床实践中,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失禁相关性皮炎、导尿相关性及尿路感染时有发生,患者舒适度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患者心理变化,同时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
基于此,本文针对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导尿漏尿发生的原因、并发症影响、预防及处理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借助于现有研究,以期对临床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有效的参照。
关键词: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相关性皮炎;尿路感染;心理护理;护理干预留置导尿是临床解决尿潴留的基本治疗方法,在应对老年人排尿困难或者尿失禁中应用广泛,以保持患者局部干燥、清洁的。
但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生漏尿,尤其是老年患者,该现象更加严重,据统计老年患者发生率大约为15%-27%[1]。
漏尿及渗尿是指患者留置尿管后,在安静状态下、膀胱充盈时,无论是否夹管,尿液从尿道口渗出,常常造成患者尿路感染、骶尾部及臀部皮肤出现湿疹及褥疮等,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延长住院、康复时间,也给治疗及护理增加了难度,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文查阅了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影响及其护理措施的相关文献,结合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1.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插入的方法留置导尿是解决患者尿潴留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留置导尿之后老年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漏尿的问题。
而频繁更换导尿管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规范的留置导尿管的插入方法可以降低留置导尿漏尿的现象。
对于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插入的方法,国内文献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
李卓文对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插入的深度进行了研究,指出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插入深度应当根据老年人的性别来确定,男性大约在18cm-22cm,女性大概在4-6cm,当然,个人体质因素也会影响导尿管的插入深度[2]。
留置导尿管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尿液渗漏可能是由于尿管插入不当、 尿管堵塞、膀胱收缩无力等原因所致 。此外,尿袋放置不当或腹压增加也 可能导致尿液渗漏。
03
护理措施
定期更换导尿管
定期更换导尿管
导尿管长期留置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和尿路感染,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一般而言,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如有特 殊情况需遵医嘱。
更换导尿管的注意事项
在更换导尿管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导管和尿袋的清洁卫生。同时,应选择适当的型号和材质,以减少 对尿道的刺激和损伤。
保持尿道清洁
保持尿道口清洁
每日清洁尿道口,保持局部干燥,以减少细菌滋生和尿路感染的风险。清洁时,应使用温和的肥皂水 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
定期清洁尿袋
尿袋应定期清洁,一般每日一次。清洁时应使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自 然晾干。
适用人群和场景
适用人群
留置导尿管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 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手术后患 者、瘫痪患者、昏迷患者等无法 自行排尿的人群。
适用场景
留置导尿管常用于手术前、手术 后、分娩前后、瘫痪、昏迷等需 要长时间保留尿管的情况。
02
常见问题
导尿管堵塞
总结词
导尿管堵塞是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导尿管使用期间的日常活动建议
避免剧烈运动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避免 剧烈运动,以免导尿管移 位或脱落。
定时更换体位
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更换 体位,以减轻局部压迫, 预防褥疮。
适当活动
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可 适当进行床边活动或下地 行走,以促进血液循环。
导尿管使用期间的病情监测
观察尿液颜色
留意尿液颜色变化,如出现血尿 、脓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
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尿管的替代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气囊可以充气或注入液体,与普通导尿管相比,具有方便、刺激性小、不易滑脱等优点。
但若使用不当,会出现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拔管困难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适。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此外,它还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
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从导尿管选择、导尿方法、尿路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漏尿、拔管困难解决方法和拔管后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异常等方面进行综述。
标签:留置;气囊导尿管;护理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应予重视的内容[2,3]。
现从导尿管选择、导尿方法、尿路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漏尿、拔管困难解决方法和拔管后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异常等方面进行综述。
1导尿管的选择1.1导尿管材料的选择硅制导尿管较传统橡皮管能减少尿道刺激,抑制结石的形成和附着[4],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表面涂银或者导尿管材料中掺和银离子,可以显著抑制导管表面细菌附着,可用于长时间留置导尿(4w以内)。
表面涂有亲水性材料的导尿管,摩擦系数较硅制导尿管小,可减轻对尿道黏膜的损害。
必须长期留置导尿时,利用涂银导管可2~4w更换1次。
1.2导管粗细的选择选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规格:6F~18F,应根据病情选择。
一般超过1w以上留置导尿以16F~18F为宜,不容易引起管口堵塞。
未成年患者或者尿道口偏小者可选择小规格导尿管。
插管动作要轻柔娴熟,防止尿道黏膜损伤。
此外还要做好健康宣教,促使患者配合护理工作。
2导尿方法2.1插入方法①缓慢插入法:适用于老年男性[5]。
导尿管的护理
汇报人: 2024-01-09
• 导尿管基本概念与类型 • 导尿管插入操作规范 • 导尿管日常维护与清洁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导尿管基本概念与类型
定义及作用
导尿管定义
导尿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插 入膀胱以引流尿液,通常由柔软 的医用材料制成。
远程医疗服务的拓展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远程导尿 管护理服务,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导尿管的插入与固定
详细讲解了导尿管的插入步骤、固定方法及 注意事项。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阐述了导尿管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提升了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掌握了导尿管插入、固定 及日常维护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 了坚实基础。
增强了安全意识
课程中强调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使学员们 更加关注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注意局部症状
提醒患者关注导尿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
异常情况报告
教育患者在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时,如发热、尿液浑浊等,应 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导尿管的基本知识
包括导尿管的类型、结构、功能及使用范围 等。
导尿管的日常维护
介绍了如何定期清洗导尿管、更换引流袋及 预防尿路感染等护理措施。
03
导尿管日常维护与清洁
定期更换和清洗导尿管
01
02
03
更换频率
根据导尿管材质和医生建 议,定期更换导尿管,通 常每2-4周更换一次。
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进展
( 3 )气囊畸形致充满液体的气囊压迫堵塞了尿管的侧孔,而 导致引流不畅。
导尿管堵塞
护理对策 ( 1 )急性感染者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多饮水或冲洗 膀胱尿道。
( 2 )出血者及时冲洗止血,根据医嘱运用止血药,还可以根 据医嘱口服碳酸氢钠片减少泌尿系统黏液分泌,碱化尿液,减 少钙盐的沉积。 (3)及时更换尿管。
感染的目的。
关于膀胱冲洗的争论
有学者调查分析表明:膀胱冲洗可增加尿道感染机会。 其原因为冲洗液对膀胱壁产生机械性损伤,膀胱黏膜受损;另 外冲洗时尿管腔的尿液逆流入膀胱,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尿管过
小或膀胱痉挛,可出现冲洗液经尿道与尿管之间腔隙溢出,因
而增加了尿道口细菌经腔外途径感染的机率。另外,在膀胱冲 洗过程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对前列腺肥大患者,由于尿道黏膜弹性差且较为薄弱 ,稍有不慎
就容易引起尿道黏膜破裂,应选择相对较小型号的导尿管。
气囊内注入成分的选择
气囊注入成分有气体和液体两种。对留臵尿管固定效果进行探
讨发现:3天以上留臵导尿者气囊内注入成分以液体为佳 ,能有
效地固定尿管 , 避免尿管的脱出 ;3 天内留臵导尿者气囊内注入 成分以液体或空气均可。
2 橡胶双腔气囊导尿管。最初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后来
人们将吴氏尿管用于留臵导尿,免除胶布固定,减少了患 者痛苦。
3 80 年代后期Foley 尿管的引进以及我国生产工艺的进步, 乳胶、硅胶标准型气囊导尿管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广泛应用。
4 90年代以来一次性塑料尿管以价值低廉、毒性低被患者
所接受。
导尿管类型、材料的发展
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1.保持导尿管畅通:每隔2-4小时排空一次尿袋,避免尿液回流到导管内部,导致细菌滋生,出现感染。
2.做好导尿管口的消毒:每次排尿后需要用石墨烯棉球或无菌纱布清洗、消毒尿管口。
3.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硅胶导尿管每2-3周更换一次,其他导尿管每1周更换一次。
4.保持身体清洁:及时更换尿布或卫生巾,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产生。
5.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少炎症刺激,避免感染。
6.导尿管一旦脱落,应立刻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引起并发症。
7.导尿管处于应力状态下时,避免慢性拉伸和抽动,否则容易导致泌尿道损伤。
8.导尿管及其所连接的器械要保持干燥和整洁,避免细菌感染。
9.避免活动受限:导尿管已经引入,不必过分限制活动,适当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0.导尿管留置期过长时需给予积极处理:如有必要加强用药治疗,检查肾脏功能等等。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护理课件
观察记录
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 状等,记录导尿时间、尿 量和排尿次数。
清洁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 清洗尿道口两次,防止感 染。
拔管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适时拔除 尿管,拔管前应先清洁尿 道口,拔管后鼓励病人自 行排尿。
03
CHAPTER
留置导尿技术在女病人中的 应用
女病人留置导尿的必要性
排尿困难
留置导尿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技术,主要用于排尿困难、尿失禁、尿道损伤或 手术后的病人。通过留置导尿,可以有效地引流尿液,减轻膀胱压力,预防尿潴 留和泌尿系统感染。
留置导尿技术的适应症
留置导尿技术的适应症包括排尿困难、尿失禁、尿道损伤、手术前后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病引起的排 尿障碍。
对于无法自行排尿的病人,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留置导尿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此 外,手术后病人由于麻醉或手术影响,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也需要留置导尿。对于尿失禁病人,留 置导尿可以有效地引流尿液,避免皮肤刺激和感染。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留置导尿技术的概述 • 女病人留置导尿技术的操作流程 • 留置导尿技术在女病人中的应用 • 留置导尿技术的护理要点 • 留置导尿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展望
01
CHAPTER
留置导尿技术的概述
留置导尿技术的定义
留置导尿技术是指通过导尿管将尿液引流至集尿袋中,并在膀胱内留置一定时间 的技术。
监测病情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排尿困难的女病 人,留置导尿是快速缓解症状的有效 方法。
对于危重病人,留置导尿可以监测尿 量、尿比重等指标,协助医生判断病 情变化。
手术需求
在某些妇科手术前,留置导尿可以帮 助医生准确评估病人膀胱排空状态, 为手术提供便利。
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导尿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排除尿液,通常在需要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身上找到。
在使用导尿管的同时,对导尿管的护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1.在导尿管插入前,医护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措施,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时,需要小心并遵循正确的技巧和方法。
2.导尿管在插入时应保持干燥,避免与任何液体接触。
插入后,导尿管应该被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以防止它的移动或意外脱落。
3.定期检查导尿管的位置和状态,确保导尿管没有扭曲或过紧。
导尿管的开口应垂直并位于膀胱内,防止尿液的返流。
4.避免牵拉导尿管,尤其是在移动或转身时。
导尿管应保持自由,并有足够的长度来适应患者的移动。
5.导尿管应始终保持通畅。
定期检查尿液的排放,并确保尿液顺畅,无阻塞。
如果发现有尿液排放困难或无法排放尿液,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使用导尿袋来收集和储存排出的尿液。
导尿袋应保持垂直和离地面一定高度,以避免尿液倒流进入导尿管。
7.导尿袋应定期更换,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在更换导尿袋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感染的风险。
8.导尿袋和排尿袋之间的连接应牢固,以防止尿液溢出或渗漏。
9.导尿管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定期检查导尿管周围的皮肤,观察是否有任何异常或皮肤红肿。
10.在更换导尿袋或进行其他导尿管护理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洗手,以防止感染传播。
11.导尿管使用期间,患者应遵循医嘱,并定期进行导尿管的检查和维护。
需要定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12.导尿管拔除前,医护人员应检查尿液的情况和患者的尿道状况。
拔出导尿管时要小心,避免对尿道造成损伤。
13.导尿管的使用应尽量减少时间,并逐渐减少对导尿管的依赖。
当患者能够自行排尿时,应尽快停止使用导尿管。
14.对于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尿液和导尿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总之,导尿管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清洁、固定、通畅、检查、更换和观察等,旨在减少感染的风险,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新进展摘要:现阶段对输尿管结石疾病治疗中一般会运用药物排石疗法治疗,亦或是外科手术疗法包含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疗法以及腹腔镜开腹取石疗法等等。
手术治疗虽可对疾病治疗,但亦存在不良症状表现,需将护理服务引入。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手术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输尿管结石为机体代谢中产出的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相结合之后,在输尿管和肾脏等位置出现异常性聚集,进而诱发的一种疾病。
此疾病患病位置大多数在输尿管上段,症状表现一般为尿路不畅、疼痛以及血尿等等,为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1]。
在给予其积极治疗的基础之上,需将针对性、全面性护理引入,旨在改善预后。
1健康教育在病人进入到医院之后,护士需热情接待,而后将其安置,对其基础的状况适宜的评估,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病人与家属讲解疾病状态和预后效果。
运用发放宣传教育手册、面对面健康宣教等模式,积极动员病人参与其中,为其讲解疾病知识与防治的措施,告知其积极配合治疗的关键性。
引导其处于正确和舒适的体位,告知病人家属需给予其适宜家庭支持[2]。
护士需给予其系统化心理疏导,重视和病人沟通与交流,促使其能够更为全面和直观地掌握治疗流程和诸多注意事项。
在治疗后告知病人状态良好,指标正常,给予其适宜的支持和安慰。
积极满足其多元化需求,降低其病人治疗后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2心理护理在病人进入到手术室内之后,护士需为其讲解手术室内设备的作用,给予其适宜的鼓励。
科学地为其按摩,将手术对病人产生的刺激有效缓解,亦可运用其他不同的注意力转移方式(例如,播放广播、轻音乐等),降低手术对于病人产生的生理刺激与心理刺激。
手术前,为其讲解手术方式与相关注意事项等等,鼓励和安慰病人,将其不良情绪消除[3]。
3疼痛护理首先,需明确病人潜存的一些护理问题,而后依照问题于数据库内对有关文献搜索。
其次,需选取文献资料对其可行性实施评估和分析。
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集束化护理实践
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集束化护理实践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成为当前护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实践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通过整合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实施集束化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旨在验证集束化护理实践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集束化护理概述集束化护理(Bundle of Care)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旨在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协同作用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它强调对特定疾病或状况进行系统性、全面的护理,将多个有效的护理措施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留置尿管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尿管留置时间等因素,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加强尿管留置期间的日常护理,包括定期更换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不必要的尿管冲洗等,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集束化护理还注重患者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留置尿管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这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因此,集束化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护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方法为了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集束化护理实践。
导尿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导尿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导尿管是一种用于患者排尿的医疗设备,为了确保导尿管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健康,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在插入导尿管之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渗漏或破损的现象。
同时,需要准备好消毒液和洗手液,以确保插入导尿管的操作符合无菌原则。
其次,在插入导尿管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持手部清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上手套。
导尿管的插入应尽量避免使用蛮力,以免损伤患者的尿道和膀胱。
在插入过程中,应向患者解释操作步骤,以减少其不适感,特别是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
插入后,导尿管需要固定好,以防止其脱出或滑动。
固定导尿管时,应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过松可能导致导尿管脱落。
此外,还需定期检查导尿管位置是否正常,是否有偏移或扭曲。
对于儿童或活动能力较强的患者,应采用专用的导尿带来固定导尿管,以确保其牢固与舒适。
导尿管的排尿袋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
一般情况下,每隔6-8小时需要更换一次,或在满时及时更换。
更换排尿袋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手部消毒,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在更换过程中,要避免将导尿管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导尿管的护理还包括每日清洁和观察。
每天早晚应对导尿管进行清洁,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或医生指定的清洁用品清洗导尿管的周围和尿道口部,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清洁导尿管时,需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污染导尿管周围的区域。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观察导尿管的颜色和味道,正常情况下应为清澈无异味,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最后,导尿管的护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感。
患者可能会对导尿管感到不适或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安抚和疼痛缓解的措施,如改变体位,给予药物疼痛缓解等。
综上所述,导尿管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
护理人员在护理导尿管时需要注意消毒和无菌原则,并定期检查和清洁导尿管,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尿管滑脱
2021年本科室留置尿管患者共230例共发生尿管意外滑脱5例,发生率为2.2%,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在 42-79岁之间,因不舒适自行拔出2例,夜间翻身不慎导致尿管拔出1例,外出检查搬运时过度牵拉引起滑脱1例,气囊注水过少固定不当导致尿管滑脱1例。
尿管滑脱的原因分析一、人的因素(1)患者方面患者术后精神状况差,加上伤口疼痛致身体不适、烦躁不安,造成对护理工作不配合;对尿管的保护意识不够,翻身时的牵拉未妥善处理,造成尿管拔出;病人意识清楚,因尿管不舒适而自行拔出;患者文化水平有限,对术前宣教知识缺乏理解。
(2)护理人员方面病人术后回病房时,尿管固定不当;在搬动患者或给患者翻身时过度牵拉尿管;交接班时未查看尿管是否固定有效;巡视病房不到位,未仔细检查尿管的位置;留置尿管患者诉不适,护士未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年轻护士,护理经验缺乏,预防尿管滑脱的意识不强;集尿袋里尿液过满、未及时放尿致重力牵拉;护士对留置尿管注意事项宣教不到位;护士基础护理过分依赖患者及其家属。
(3)家属/陪护家属或陪护对维护尿管的知识缺乏,重视度不够,或因文化程度低,对护士宣教知识未完全掌握。
二、材料尿管滑脱与不同厂家导管材质有关;尿管注气端不密封,造成气体或液体缓慢外泄。
三、环境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使病人保持心情舒适,病室湿温度、噪音强度、光线强度不适直接影响病人的心情,造成病人躁动不安致拔管;夜间少数患者睡着后无意识拔出尿管。
四、操作方法手术过程中导管置入时手法过于粗暴可致局部损伤进而降低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尿管水囊内注水过多可导致水囊破裂,尿管自行半脱出或完全脱出。
注水过少,引起固定不到位自行脱出。
P制定护理目标①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了解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②报告护理部,由护理部统一规范《住院患者导管风险评估单》;③制定导管滑脱的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④组织科室护理人员探讨尿管留置的方法和技巧;⑤针对患者理解水平与文化水平不足,制定图文宣教单;D(实施)(1)成立PDCA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若干,定期对PDCA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PDCA护理模式的相关内容。
观察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观察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0-28T12:19:15.5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作者:宋娟[导读] :就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宋娟(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乐山614218)摘要:目的:就延伸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对其实施延伸护理。
结果:留置尿管患者家庭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低,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
结论: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而言,在其家庭护理中延伸护理发挥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伸护理;留置尿管;家庭护理;应用在临床中,留置导尿管属于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受置管时间较长、家庭经济条件受限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会选择家庭留置尿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留置尿管期间,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学常识,不具备一定的护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如尿管感染、漏尿等,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对此强化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了延伸护理的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留置导尿并带管出院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为30例、20例,年龄范围为57至88岁,中位年龄为72.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为33例、17例,年龄范围为59至89岁,中位年龄为74岁。
患者类型:脑出血、脑梗塞、瘫痪。
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其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尿管護理新進展綜述2010~2011年赴港專科護士威爾斯親王醫院高級外科學習小組留置尿管是基礎護理中最常見的技術操作之,是診斷、治療各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護理措施,雖然一部分護士都熟練掌握其操作方法,但臨床上常因操作方式的不統一,仍存在各種問題。
近年來,對尿管置入的研究注重體化與操作方法的規範化,本文就尿管的選擇、維護方法、尿路感染的預防及留置尿管的併發症等問題作一綜述。
1. 尿管的選擇1.1材料:臨床常用導尿管按材料分可分為橡膠、乳膠、矽膠。
研究證明,橡膠導管對黏膜刺激性大,引發尿道炎占22%;而矽膠導管僅占2%;乳膠導管易造成鳥糞石、磷酸鈣沉積以致引流不暢,是造成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1】。
1.2 管腔:導尿管按管腔可分為單、雙、三、四腔導尿管。
單腔導尿管因固定困難,現在留置導尿患者中已基本不用,多用於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療及暫時性解決尿瀦留等。
雙腔導尿管因固定簡單、牢靠且不易污染而被廣泛接納。
三腔導尿管根據其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單氣囊三腔管和雙氣囊三腔管:單氣囊雙腔管適用於需持續膀胱沖洗者,雙氣囊三腔管多用於前列腺摘除術後,氣囊起到固定導尿管和壓迫前列腺窩止血的作用。
2. 尿管的維護2.1固定:應妥善固定導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牽拉和滑脫。
根據美國CDC的規範,必須用膠帶將導尿管固定于患者腹部或大腿內側【2】。
留置導尿期間如對尿管不予外固定,隨著患者的體位的改變,導尿管會有不同程度的移動,露在外面的尿管移動到尿道內,將加速病原菌通過導尿管外部與尿道粘膜之間的空隙,可致上行感染【3】。
同時,導尿管的反復移動還可增加尿道壁和膀胱壁損傷的機會,導致機械性炎性反應的發生。
2.2引流:引流管長度宜適中,勿使導管扭曲,受壓或堵塞,保持引流管道的通暢。
對急性尿瀦留、膀胱高度膨脹的病人,應採用間歇性引流,一般先放出400~500ml尿液,其餘部分在幾小時內逐漸放出;危重病人或腎功能不良者,採用持續引流,若引流不暢,可先用手指擠壓引流管,必要時再予生理鹽水沖洗。
3預防尿路感染3.1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證足夠的尿量,增加內沖洗的作用,維持尿液pH值於6.5~7.0範圍內,避免飲用茶、咖啡等刺激性液體。
3.2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越長,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越大,應根據病情儘量縮短留置導尿的時間。
據文獻報導【4】,尿管留置3日,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為31%,5日以上感染的幾率為74%,長期留置導尿管的幾乎為100%。
而長期留置導尿管(4周以上)其表面有時會有結石附著【5】。
3.3更換尿管時間間隔有資料表明,不同材質的尿管留置時間的長短不同,一般情況下橡膠尿管每週更換1次,乳膠尿管2周更換1次,矽膠尿管每月更換1次。
矽膠導管組織相容性好,刺激性小,適於較長時間留置【6】,且一般矽膠導尿管在使用3~4周後,才可能發生硬化現象。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薦的實踐原則是應儘量減少更換導尿管的次數,以避免尿路感染,導尿管只是在發生堵塞時才更換【7】。
但為了預防感染的發生,仍應根據病情儘量縮短留置導尿時間。
3.4更換集尿袋時間間隔《基礎護理學》規定:集尿袋應每天更換。
部分文獻【8】指出在一定範圍內,不同的溫度,一次性尿袋的使用時限不同,溫度越高,細菌繁殖的機會越多,尿袋污染的機率越高,安全使用時限越短。
陳培紅等【9】認為,集尿袋3日或一周更換1次較合理,但應每週作尿常規和尿細菌培養1次。
也有文獻【10】指出集尿袋每週更換者,由於時間過長,膀胱黏膜碎屑脫落,集尿袋或引流管內出現渾濁、結晶現象,容易導致細菌感染;而每天更換集尿袋者,則由於頻繁更換集尿袋破壞了密閉引流系統,增加了導尿管末端和集尿袋連接處的污染機會,導致尿路感染率明顯增高。
選擇合適的更換集尿袋時間不僅減少了保留導尿患者菌尿及尿路感染的發生,還避免衛生資源的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11】。
3.5保持引流系統的密閉性Warren等【12】認為,嚴格執行密閉式引流為最佳預防感染發生的方法,密閉式引流可使菌尿發生時間推遲。
破壞其密閉性,可能造成感染機會。
再加上疾病後機體免疫力下降,不斷打開密閉系統更增加感染機會,故不必要每天更換集尿袋。
在引流和排空集尿袋時無需與導尿管分離,減少不必要的引流系統的開放,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機會。
有人指出【13】長期留置尿管患者尿管及集尿袋的更換時間頻繁只能造成密閉系統的開放,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宜每週更換集尿袋2次,更換接頭及導尿管截面應用消毒液消毒。
研究表明,保持密閉的系統可使感染的發生率由大於80%下降至小於20%。
抗逆流集尿袋優於普通集尿袋,應用抗逆流集尿袋,如“單向活瓣式抗逆流集尿袋”,可以有效地預防細菌逆行侵入,在預防尿路感染方面具有積極意義【8】。
3.6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
全身應用抗生素可殺滅尿液中的細菌,延緩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發生,但易產生耐藥菌株,不能阻止菌尿的發生,一旦發生感染,反而會給治療帶來困難【12】。
4.潤滑劑的選擇建議使用水溶性潤滑劑,如啫喱類產品作為尿管潤滑劑,此類產品可減少導管與機體粘膜層的摩擦,使導尿管順利插入,且水溶性潤滑劑遇水即溶,但石蠟油等油性潤滑劑無法溶解,在長期留置尿管的過程中易在尿道和膀胱中形成異物【14】。
5. 氣囊導尿管囊內注入成分的選擇氣囊擴張有注入氣體和液體兩種方法。
但停留氣囊內成分固定尿管的效果以液體為佳,若囊內注入空氣洩漏,致氣囊塌癟,可致內固定失敗、尿管脫出。
此外,充氣氣囊在尿液中容易上浮,致氣囊與尿道內口貼合不嚴密,容易漏尿。
目前,臨床使用囊內注入成分有生理鹽水、注射用水、蒸餾水、葡萄糖、呋喃西林等。
勞雪英等【15】認為,液體當中以囊內注入滅菌注射用水、蒸餾水為佳。
生理鹽水和葡萄糖屬於晶體溶液,在囊內易形成結晶,造成拔管障礙,因此不主張用晶體溶液注入尿管氣囊內。
6.會陰護理傳統方法是用洗必泰、新潔爾滅等棉球每日會陰擦洗2次。
宋均英等【16】指出洗必泰、新潔爾滅等作為尿道口周圍的消毒劑,使個別患者出現皮膚過敏、感覺不適等,且此類消毒劑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物質,其消毒效果受皮膚表面有機物、酸鹼度、表面吸附物等多種因素影響,用於尿道口消毒難以保證消毒效果;且消毒劑擦洗影響了皮膚正常菌群的存在,不利於自身抗感染因素的維持。
有研究認為預防尿路感染的主要環節是防止尿道口細菌繁殖,消毒劑的應用反而會產生更多的菌株。
採用無菌生理鹽水或清水擦洗或沖洗可最大限度的清除會陰部細菌且不會導致會陰部菌群失調【17】。
7.膀胱沖洗膀胱沖洗是利用導尿管將溶液灌人到膀胱內,再利用虹吸原理將灌人的液體引流出來的方法【18】。
其一般用於對留置導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暢,以及清除膀胱內的血凝塊、黏液、細菌等異物,預防感染的發生和治療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腫瘤等【19】【20】。
為了降低感染的發生率,臨床多採用膀胱沖洗來作為預防和控制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以達到清潔膀胱,稀釋尿液,清除沉澱物,防止導尿管堵塞,維持尿液引流通暢的目的【21】。
但也有臨床實踐【21】證明,膀胱沖洗對預防尿路感染作用不明顯。
相反,膀胱沖洗可能增加對黏膜的刺激和化學性損傷,使細菌進入尿路的機會增加。
許多學者認為,每日膀胱沖洗,既耗時又浪費,且沖洗液對膀胱壁產生機械性損傷,操作時增加介面的污染機會,還可使導尿管內尿液逆流入膀胱,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幾率。
正常情況下整體尿路是一個自潔系統,尿液排泄可以防止細菌逆流,且膀胱壁、尿道黏膜具有抗菌性能,因此,提倡生理性膀胱沖洗,即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量2000~3000ml/d增加尿量,起到生理性膀胱沖洗的作用。
必須膀胱沖洗時,則要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最好應用三腔導尿管。
也可用輸液裝置在消毒的尿管尾端進行穿刺快速滴入,儘量避免尿管與集尿袋連接處的打開,以保持引流裝置的密閉性。
8 併發症8.1 結晶當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微生物,常見有變行桿菌、綠膿桿菌和克雷伯氏菌,其分解尿素產生氨,使尿液鹼化,當尿液PH值達到7.5~9.5時,尿液中的磷酸鈣和磷酸氨鎂即結晶沉積于尿管的外壁或內腔。
使用矽膠尿管可減少結晶的發生,有研究表明浸泡了三氯生的尿管可以避免結晶的形成【22】。
8.2 堵塞結晶堵塞、膀胱分泌的粘液堵塞、尿管表面蛋白膜形成、膀胱小結石堵塞及尿管位置不良均可引起堵塞。
鼓勵飲水以及必要時拔除尿管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首選方式。
8.3 漏尿結晶堵塞、充溢性漏尿、膀胱痙攣(尿管作為異物刺激膀胱內壁引起膀胱痙攣收縮)便秘及氣囊體積過大(使膀胱內殘餘尿量增加)都是其原因之一【23】。
膀胱痙攣者宜改用小號尿管減少刺激,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行尿動力學測試膀胱是否有過度活躍的現象,再進行藥物治療或拔除尿管。
保證水分和粗纖維的攝入、保持大便通暢也十分重要,必要時可給予外用灌腸劑。
尿管氣囊內注水不宜過多,一般成人尿管注入7~10ml.,減少殘餘尿量的產生。
8.4 感染尿管作為異物破壞了泌尿系統的密閉環境和自淨機能,在反復插管的過程中可能會帶入細菌。
減少不必要的留置尿管和減少留置尿管的時間【24】。
對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建議使用矽膠尿管,宜減少尿管更換的次數、保持密閉系統的完整性、避免更換尿袋和分離尿管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造成逆行性感染。
8.5 尿道損傷與狹窄插管與拔管技術不良、尿管和尿袋固定不良以及尿管過粗長期壓迫尿道,阻礙尿道分泌物的排泄均可引起炎症反應或瘢痕形成最終導致尿道的損傷和狹窄。
插管時足夠的潤滑、妥善固定尿管與尿袋、儘量選用小號尿管可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
8.6 結石膀胱中含有異物導致形成結石,如細菌團、非水溶性的尿管潤滑劑、尿管碎屑等。
插管時應使用水溶性潤滑劑,拔管時如出現氣囊回抽困難,禁止再注水打爆氣囊,因氣囊的碎屑留于膀胱內易形成結石,出現此種情況需急行膀胱鏡將碎屑取出。
綜上所述,導尿是引起泌尿系感染及損傷的主要因素。
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發展,留置尿道過程中的一些傳統方法已不適用於臨床。
運用循證護理的方法指導臨床實踐,使我們的工作由被動轉變為主動,針對留置尿管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廣東省護士對尿管護理認識的調查及對尿管護理新進展的學習,結合香港臨床對尿管的護理的新進展,我們對以往對尿管護理的思維提出了新的思考,提高了護理服務品質,也提高了我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