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传统文人园创作与审美过程中的言象意思辨——以环秀山庄与小盘谷意境营造比较为例
(整理)论述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论述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摘要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
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
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前言希望在这次园林分析中改变开始时的以单体建筑分析为主的做法,而试图从更大更高的层面上去分析一个园林,尝试着在江南园林的共性中寻找寄畅园的特点,进而更好的找到本座园林的个性。
尝试是为了一叶而知秋,得一园而得整个江南的园林。
无锡寄畅园锦汇漪位于寄畅园的中心,它汇集着园内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
寄畅园的景色,围绕着一泓池水而展开,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
池北土山,乔柯灌木,与惠山山峰连成一气;而在嘉树堂向东看,又见“山池塔影”,将锡山龙光塔借入园中,成为借景的楷模。
八音涧原为悬淙涧,又名三叠泉。
全用黄石堆砌而成。
西高东低,总长36米。
涧中石路迂回,上有茂林,下流清泉。
涓涓流水,则巧引二泉水伏流入园,经曲潭轻泻,顿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
八音涧上,1981年复建原有的“梅亭”一座,黑瓦粉墙,金山石柱,典雅大方。
知鱼槛位于锦汇漪中心,突出池中,三面环水,方亭翼然。
槛名出自《庄子·秋水》“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句。
园主在诗中写道:“槛外秋水足,策策复堂堂;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
”知鱼槛一额,现为张辛稼所书。
七星桥,横跨在锦汇漪上,由七块黄石板直铺而成,平卧波面,几与水平,乾隆曾吟有“一桥飞架琉璃上”之句。
过桥,就是嘉树堂,古屋三间,堂旁有廊桥,通涵碧亭,亭四方架水上。
静观布局寄畅园有大面积的山石园区,同时又有一片水域。
思考中我想到了寄畅园似乎有这么一种拓扑关系:动观布局寄畅园在动态布局的方面做得很优秀:石板桥,与北岸相通。
水心岛上筑有水心亭,依水而筑。
池西筑有假山群,堆筑相当精巧,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地步。
全园只筑有三厅建筑:园北依墙筑有蝴蝶厅,规模宏伟,为全园主要建筑;园西依墙筑有桂花厅;园南端筑有宴厅。
文人园林的情景关系发展研究——以辋川别业、独乐园、拙政园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6-0100-04 收稿日期 2022-08-04摘 要 文人园林是我国古典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文人抒发情怀的物质载体。
唐代以降,文人造园之风日盛至明代达到高潮,期间造园从模山范水到自出新意的转变,亦体现了造园主体对于客体认知的转变。
该文从情景关系这一体现文人园林的核心造园理念入手,选取唐、宋、明三代较为著名的辋川别业、独乐园以及拙政园为例,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造园主体与不同客体对于同一认知对象园林的反馈,试图探寻我国文人园林中情景关系表现的特点,理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适会这一递进式的发展脉络。
为理解文人园林的造园理念以及所采用的手法与客观感知的互动关系提供相关历史理论基础,亦期望可为今人理解并进一步创造具有文化渊源、文化特色、文化自信的的园林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文人园林 情景关系 发展演变 特征Abstract Literati gard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and also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for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he popularity of literati gardening flourished until the Ming Dynasty reached its climax. During this period, the gardening changed from modelling mountains and waters to creating new ideas, which also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the main body of gardening in the perception of objects. Starting with the situational relationship, the core concept of gardening that reflects literati gardens, we select Wangchuanbieye, Duleyuan and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which are well-known in the Tang,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s exampl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w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feedback of the gardening subject and different objects on the same cognitive object garden, and attempt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ituational relations in China's literati gardens, then we sort out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borrowing scenery to express feelings, blending feelings and scenes, and adapting scenes". We hope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theoret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gardening concept of literati gardens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opted techniques and objective perception, and we also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modern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further create the garden space design with cultural origi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fidence.Keywords Literati gardens, Situational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Features文人园林的情景关系发展研究——以辋川别业、独乐园、拙政园为例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Literati Gardens: Taking Wangchuan Bieye, Duleyuan and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as Examples自从陈从周先生将诗法画理、戏曲品鉴等纯艺术领域的视角与分析方法引入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提出了“中国园林是文人园林”的观点之后,对于园林中景与境的评论、欣赏就被赋予了超越物质实体而通达意境、虚幻的多重性质,物质与情感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江南园林志》造园“三境界”
浅析《江南园林志》造园“三境界”摘要:对童寯《江南园林志》中造园“三境界”疏密、曲折、眼前有景进行释义,并图解分析,以期探索当代建筑对于园林空间的借鉴之道。
关键词:园林、“三境界”、景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童寯与《江南园林志》“在建筑界,童寓似乎是一位独行者。
他的生命历程既平凡又独特。
”[ 童明.茅顶不禁欧风——怀念建筑大师童寯[j].中国书画. 2004.06]童寯曾于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
他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从事建筑设计和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著者以建筑师而娴六法,好吟咏,游屐所至,游览名园旧迹,自造园境界进而推论诗文书画与当时园林之关系,而以自然雅洁为极致;其于品评优劣,亦以此为归依。
” [ 童寯.江南园林志[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3]他于战乱时期,走访江南园林,绘制珍贵平面图,考证历史文献,总结园林境界,推论园林与诗画之关联,品评园林,著《江南园林志》。
《江南园林志》“造园”一章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要素、手法、境界。
童寯将“園”拆字得到园林的要素:院墙、屋宇、池、花木、山石。
“「口」者围墙也。
「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
「□」字居中为池。
「」在前似石似树。
”对造园手法总结为“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归纳境界即造园“三境界”:“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
造园“三境界”疏密得宜“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弛张启阖,两得其宜,即第一境界也。
”[ 童寯.江南园林志[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3]经营位置需“疏密得宜”,张弛开合,既有疏密的对比,又能掌握兼而有之的关系,紧密处不显拥挤,而开敞处亦非一览无余。
《绘图六法》中所谈到画法其一为“经营位置”,指绘图的画面安排与构图。
园林在总体布局和位置经营上毫无疑问也需遵循疏密有致的原则。
位置经营首要疏密不可平均分配,彭一刚总结的疏密有致要注意留白与节奏感。
现代景观设计与江南私家园林的融合——以扬州小盘谷为例
现代景观设计与江南私家园林的融合——以扬州小盘谷为例向燕琼 蒋修能 罗文佳(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摘要:在日益现代化、工业化的中国,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古典私家园林因为损毁、荒弃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拆除的危险。
如今,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古典私家园林又重新得到了关注。
在如何修缮,改建,维护以及发展日益减少的古典园林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小盘谷是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案例。
本文对小盘谷的园林布局、建筑及小品是如何将现代景观设计与古典私家园林进行融合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以期获得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风景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古典私家园林;小盘谷小盘谷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江南私家园林。
它的命运坎坷,在其建成之后,被多次转手,废弃,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甚至遭受过破坏,如今的小盘谷也只剩下当年建园时西侧的那一半了。
新世纪的到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以及新的保护与运营模式的到来,小盘谷迎来了新的篇章。
2008 年,小盘谷开始进行由企业介入古城保护与运营的实践。
小盘谷的修缮与改建充分的考虑到了在对传统园林进行的修复过程中如何使它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并且缩小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之间的“代沟”。
小盘谷的修缮与改建是在古典与现代的造园艺术之间寻找着平衡的支点,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艺术相互衬托、相互呼应、相互融合。
1.现代景观小品在小盘谷中的运用园林小品是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园林中不仅提供着服务性功能,还提供装饰性的功能。
但在当时,所有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目的是为园主进行服务,也就是说它是为少数个体进行服务的。
到了如今,江南私家园林的使用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它的使用对象已由个体转变为全体,因此当时的园林小品是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所以在对小盘谷的修缮及改建中,设计者们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园林小品,使小盘谷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及审美。
江南园林的造园追求及审美意趣共81页
有限景物创造无限意境。
苏 州 藕 园
留层疏盛藏园 层 密留名漏以相有园。互其熟致以层引独 的 ,其,层创 建 虚独疏相一 筑 实创密熟格 群 相一有的、组间格致建收,,、,筑放变旷收虚群自化奥放实组然无自自相,的穷如然间变精的,的,化湛建令精旷无筑人艺湛奥穷空 叹术艺自的间 为而术如建, 观享而,筑藏 止有享令空漏盛。有人间互名,引。, 叹为观止。
六.文心画境,画龙点睛——文化空间之美 72---------77 页
七.总结 78---------------------------------------------------78页
一.藏漏互补,移步换景——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美
藏漏互补,园林艺术是空间与时间的综合艺术,
是连续的、动态的风景构图形式。园林中每一局部 景点,当游人驻足而望时,其感受的景色与空间与 绘画的静态构图基本相似;但当游人沿着主要观赏 路径进行观赏时,移步换景,又形成了运动的、无 灭点的透视。无限的流动的空间,凝聚着自然山水
明清文人园林“崇 尚自然”的美学观 是对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上自然精神的 追慕,它是“道 法自然”“法天贵 真”“天人合一” 的自然精神在园 林美学中的体现。
江南园林的意匠在于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他用绘画 特征江描南写园自林然的山意水匠园在,于园人内与浓自缩然的的自一然体景化观,诉他说用着绘中 国画古特代征文描人写士自族然超山凡水脱园俗,的园理内想浓主缩义的思自想然. 景观诉说
一.藏漏互补,移步换景——空间之美 3---------------20页
二.叠山理水,参差自然——自然之美 2---------------30页
三.小巧淡雅,自然脱俗——颜色之美 31--------------50页
江南古典园林
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意境与时代人文思想
姓 名:倪晓静 导 师:高 翅
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意境与时代人文思想
以拙政园为主例,通过归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江南园林 布局的区别,提出历史中时代人文思想在江南古典园林 艺术中的影响。 研究和探讨明清园林的造园意境和人文内涵为如今创造 国人把园林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艺术 来进行创造、欣赏这个概念出发,以不同时期的历史 背景下江南古典园林的发展以及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园林 反映出的时代人文气质为研究重点。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步伐,江南古典园林的旅游开 发,使得原生态的园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开 始有意识地对其加以保护。因此对造园艺术结合历史人 文的全面研究,探索保护的合理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
4.课题研究的概况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 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其中主要有:
拙政园的主要历史沿革和园林主人的人文思想
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 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 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 文征明亲手种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有 学者分析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 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要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中国园林 ,首先要有历 史的分析,既要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地域特 征,又要给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作出历史的、 科学的分析,给予准确的评价。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样 的前提下,把江南古典园林的早期差异和历史人文联系 起来加以分析,动态地认识江南古典园林的价值和发展 规律。
明清江南园林“诗意设计”思维探讨
3诗 意设 计对 当代 城市 景观 设计 的 启示
德 国诗人荷尔德林在其诗中提 出 “ ……人诗意的 栖 居 ……” ,这一诗 句 已经被人类 社会 当做 追求 目 标 ,通过 “ 诗意设计 ”来规划和营建栖居之所可达到
这一 目标 。 以 苏 州 园林 为 代 表 的 明 清 江 南 园 林 的 “ 意 设 诗 计 ”之 所 以有如 此 多 的慕 名 者 ,不 仅 仅 是 因为 它 的久
和 ,中国传 统 园林是这 些 “ 对待 自然”的观念 的物化 ,提 倡 “ 人 于无痕 中表达对 大 自然的 尊重”。明
清时期 ,江南私 家园林 艺术发展 达到 高潮 ,将 文人 的诗 情画意融入 园林 ,赋 予江 南园林 以婉 约、优雅 之韵味 。本文将对 明清 时期江 南园林诗意的设计思维进行探 讨 ,以期能对 当代景观设计有所启示。
【 名人名言 】 只有天 生的 艺术 家才能忍 受成为一位 艺术 家所 必需付 出的艰苦 劳动 。 ——迪 亚娜夫
学 起 线Ia itni 术 跑 d cagn A e r e cmStL i
林 之 中 融 入 了文 人 的 诗 情 画 境 。如 拙 政 园 ( 1 图 ) 中 ,有 “ 隐楼 ” 、 “ 玉轩 ” 、 “ 梦 倚 浮翠 阁” 、 “ 与 谁 同坐 轩 ”等 具 有点 题 作 用 的景 名 , “ 与谁 同坐轩 ” 取 意 苏 东坡 之 词 : “ 与谁 同坐 ,明月 清 风我 ” ,既抒 发 了园 主情感 又 富有诗 韵 。 2 . 、障 、框 、对景 之法 ,移 步可 赋诗 之境 2借 明清 时期 ,江南 园林 大 都 面 积较 小 ,设 计 者 采 用
困 2 留 园 框 景
远 和 “ 界 文 化 遗 产 ” 称 号 ,应 是 “ 意 ” 的 内核 世 诗 吧 ! 从其 “ 诗意 ” 之 中可 以提 取适 合 当代 景观 设计 的 原 则 ,为今 日之设 计 师提 供方 向 。
江南造园之意境——浅析杭州郭庄的古典造园手法
的思想 感情 , 则是 园林景 观 , 造意境 关键 在于找 境 创
到二 者 的契合 点 , 于二 者 的完美 和谐 统 一 。思 想 在 与景 观 的契合 , 园 主或 参 观 者而 言 , 于 视 觉 、 对 在 听
2 郭 庄 概 述
郭庄 ( 又名汾 阳别墅 ) 于杭 州西 湖风 景名 胜 区 位
( 州 西 湖 风 景名 胜 区灵 隐管 理 处 ( 杭 杭州 花 圃 ) 浙 江 杭 州 3 0 1 ) , 10 3
摘
要 : 南 园林 之 美 , 在 其 独 具 一 格 的 园林 意 境 。意 境 之 美 , 江 美 则在 于构 图 , 于 景语 , 于 心 景 。 造 园 重 在创 造 意 境 , 也 在 在 这
建筑 和人文 元素 融为一 体 , 现 了至高 的审美 取 向 , 体 从 而 以其独 特 的艺术 和美学 创造 闻名 于世 。
此造 园 由来 已久 … , 自然 山水 , 情 天 地 之 间 , 仿 寄 皆
为 追 求 意 境 而 造 园 。 特 别 是 后 来 文 人 墨 客 大 量 介 入
1 意 境 的 内涵 和 外 延
究其 意境涵 义 , 是 意 的 载体 , 是 境 的 灵魂 , 境 意 意是情 与理 的统 一 , 是 形 与 神 的统 一 。意 是 园 主 境
园林 , 与造 园活 动 , 追 求 意 境更 甚 , 参 其 如唐 代 的蓝 田别 墅 、 泉别 墅 , 平 又如 宋 代 的梦溪 园 , 清 时 的寄 明 畅园、 拙政 园等 。本文 以杭州 郭庄 为例 , 浅析 国人 如 何 以意境 的创造 来造 园 。
中最 富古趣 者 ” 9 1年 1 。19 0月 经全 面 整 修 后 开放 ,
写一篇描写《环秀山庄》的800字作文
标题:《环秀山庄——江南园林的瑰宝,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北隅的环秀山庄,是江南古典园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精巧绝伦的布局和深邃含蓄的艺术魅力,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座始建于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修缮完善的私家园林,以其独特的山水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卷。
步入环秀山庄,映入眼帘的是那婉约曲折的回廊、精致细腻的雕梁画栋以及疏密有致的花木布置,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园中的主景“假山”,由清代叠石大师戈裕良精心打造,以太湖石堆砌而成,高不足六米,却能让人感受到千岩万壑之气势,展现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奇效果。
这不仅是技艺的极致表现,更是将大自然的雄奇壮丽浓缩于方寸之间,实现了空间上的无限延伸和视觉上的无尽遐想。
园内的水系设计巧妙而灵动,湖石驳岸、曲桥流水相得益彰,游鱼悠然自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四周配以四季常绿的乔灌木及适时盛开的花卉,构成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无论是春日柳絮飘飞,夏日荷香四溢,秋日金桂飘香,还是冬日雪后静谧,四季变换,各有韵味,仿佛是一首流动的诗篇,诉说着岁月的轮回和生命的韵律。
环秀山庄不仅在景观构造上独树一帜,其建筑风格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透过窗棂可观四季景色,体现出“移步换景”、“借景生情”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同时,园内还收藏了不少珍贵的碑刻和历史文物,使其成为一处集观赏、游玩、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综上所述,环秀山庄作为江南园林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对自然美的提炼与升华,也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它用石头、水、植物和建筑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生活美学的故事,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论壶天仙境景观模式在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演进
论壶天仙境景观模式在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演进摘要:当最有历史的“葫芦”遇上最缱绻多思的文人,江南私家园林中经常出现的理想景观模式——壶天仙境,便粉墨登场了。
此模式的具体运用有些相似的特点及要素构成,本文综合总结了贯穿其中的一般规律,并从社会、自然、文化、哲学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历史缘由,尤其是道家思想的深刻印痕。
及对当今乃至后世园林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字:葫芦壶天仙境景观模式江南私家园林导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各流派思想纷繁交错,相辅相成,继而逐步走向融合,比如中国古典园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量,它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构成手法,日益焕发新鲜光彩,处处闪烁人间智慧。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恐怕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共同追求的两种选择。
能光宗耀祖固然欢欣鼓舞,即使仕途不济,亦可循着一方园林,避世玩乐,同样快意人生。
文人,始终有文人的格调和追求,也许,这只是积极进取过程中的一种退思、休憩和整顿心灵。
是道家的心思,一种超脱的出世观。
是文人墨客,尤其是那些得不到满足的帝王家和仕途不顺的骚人们的最爱。
在道家精神蓬勃发展的同时,配套的象征物和景观也随之诞生。
当最有历史的“葫芦”遇上最缱绻多思的文人,江南私家园林中经常出现的理想景观模式——壶天仙境,便粉墨登场了。
一、追根溯源——“壶天仙境”的源起及特点1、葫芦的文化宗教内涵浅析葫芦在我国,历史久远。
早在新石器遗址中就有古葫芦皮和众多的葫芦形陶器物的出土,而且有些葫芦陶器底部较尖,显然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蕴涵了某种宗教意识的祭祀器物。
《诗经·大雅·绵》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其中的“瓜瓞”就是指葫芦。
许多民族的创始传说中都离不开葫芦,比如汉族《独异志》载: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是从昆仑(葫芦)山中诞生的。
远古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象征性和充满幻想的。
因葫芦外形浑圆饱满,常见且极易生长,于是葫芦与母体的生殖能力便自然而然地嫁接在了一起。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苏州园林假山艺术中的运用——以环秀山庄为例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苏州园林假山艺术中的运用——以环秀山庄为例□钱瑶李元媛摘要: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综合了山水的自然美、造景的形式美以及人文美,是中国古典美学指导下的园林景观佳作。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文情怀。
传统的山水画对苏州园林的构成等有一定的影响,为园林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苏州园林中,有合理的观赏路线,有贯穿整体路线的视觉效果与独特的景观造型,步移景异,使人们对园林充满惊喜,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趣味。
其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种园林要素的合理配置上,主要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等处理方式,将园内各种造园要素巧妙结合。
关键词:山水画假山艺术环秀山庄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与它出彩的造园手法和丰富的园林要素是分不开的。
这些要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促成了古典园林艺术的不断发展,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
假山就是其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环秀山庄以假山闻名,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中国叠山艺术手法的成熟。
环秀山庄又名颐园,位于江苏苏州城中景德路。
环秀山庄内的山石是由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所作。
其内部设计空间并不大,园外与园内景观毫无联系,在如此环境下进行设计是非常困难的。
但设计者巧妙地将湖山、池水、树木、建筑等配置在一起,使人有置身自然的惬意感,能在景色中找到与自然的共鸣。
一、相地布局、混假于真在环秀山庄假山艺术中的运用如果把苏州园林视为一个艺术品,那么它就是一个将建筑、山水、花木等完美融合的综合艺术品。
其中,建筑大多是亭台阁榭;山水大多是假山、小桥、池塘;花木多是不同的树木与花卉。
假山是苏州园林中的主要要素之一。
从古至今,许多艺术家钟情于山水。
我们常常可以从山水画中寻找到相关的园林造景手法。
虽然其中多是艺术家的一种初步构想,但从中可以看出植物、建筑与山水的搭配,错落有致,园林造景的意识便是由此萌图1芽的。
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感受艺术家对山水的重视。
夏圭的《溪山清远图》虽只绘出山水的一角,却有咫尺千里、无穷无尽之感;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为全景式构图,意境幽深,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园林】陈从周:说园
【园林】陈从周:说园一年漫游,触景殊多,情随事迁,遂有所感,试以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书生谈兵,容无补于事实,存商而己。
因续前三篇,故以《说园(四)》名之。
造园之学,主其事者须自出己见,以坚定之立意,出宛转之构思,成者誉之,败者贬之。
无我之园,即无生命之园。
水为陆之眼,陆多之地要保水;水多之区要疏水。
因水成景,复利用水以改善环境与气候。
江村湖泽,荷塘菱沼,蟹簖渔庄,水上产物,不减良田,既增收入,又可点景。
王士祯诗云:“江干都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神韵天然,最是依人。
旧时城垣,垂杨夹道,杜若连汀,雉堞参差,隐约在望,建筑之美与天然之美交响成曲。
王士祯诗云:“绿杨城郭是扬州”,今已拆,此景不可再得矣。
故城市特征,首在山川地貌,而花木特色实占一地风光,成都之为蓉城,福州之为榕城,皆予游者以深刻之印象。
恽寿平论画:“青绿重色,为浓厚易,为浅淡难。
为浅淡易,而愈见浓厚为尤难。
”造园之道,正亦如斯。
所谓实处求虚,虚中得实,淡而不薄,厚而不滞,存天趣也。
今经营风景区园事者,破坏真山,乱堆假山,堵却清流,易置喷泉,抛却天然而善作伪。
大好泉石,随意改观,如无喷泉未是名园者。
明末钱澄之记黄檗山居(在桐城之龙眠山),论及:“吴中人好堆假山以相夸诩,而笑吾乡园亭之陋。
予应之日:‘吾乡有真山水,何以假为?唯任真、故失诸陋,洵不若吴人之工于作伪耳。
’”又论此园:“彼此位置,各不相师,而各臻其妙,则有真山水为之质耳。
”此论妙在拈出一个“质”字。
山林之美,贵于自然,自然者,存真而已。
建筑物起“点景”作用,其与园林似有所别,所谓锦上添花,花终不能压锦也。
宾馆之作。
在于栖息小休,宜着眼于周围有幽静之境,能信步盘桓,游目骋怀,故室内外空间并互相呼应,以资流通,晨餐朝晖,夕枕落霞。
坐卧其间,小中可以见大。
反之,高楼镇山,汽车环居,喇叭彻耳,好鸟惊飞。
俯视下界,豆人寸屋,大中见小,渺不足观,以城市之建筑,夺山林之野趣,徒令景色受损,游者扫兴而已。
中国园林艺术中对“意境”之美的营造
艺术研究I艺术平台丨20211中国园林艺市中对“意境''之美的营造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惠摘要:本文以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意境”之美为核心,阐述了园林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文人的介入而具有了注重意境营造的文化背景,探索园林艺术中通过对“诗情”的追求与“画意”的把握来体现山水园林的“意境”之美和“境生象外”之审美内涵的造境特点。
关键词:意境诗意画意―、“意境”之美与园林艺术"意境美”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核心,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和山水诗文、山水园林共有的手法。
正如文学的“言外之意”与绘画的“象外之境”,园林艺术也非常注重意境之美的表达。
对意境的表达,不仅是山水诗文和山水画所追求的高境界,也是造园的经营要旨。
明朝园林家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说“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意即造园活动要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要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表现出意境的无穷。
自魏晋时起,山水文化就开始了对意境之美的探索和追求,此后历代,随着山水文化的日渐繁荣,诗文、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创作当中,对意境之美的研究和表达也更为深入,意境美逐渐成为中国山水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品性和不可或缺的美学概念。
唐代王昌龄中提出诗之“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也与山水文化的发展不无关系。
唐宋以后,山水诗文、山水画和园林艺术的创作与意境理论相辅相成,历代艺术家们在具体的作品当中探索和呈现意境的生成方法,使意境的表达在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山水诗文、绘画与园林佳作。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
在此之前,建筑以其实用功能为主,审美功能一直在功能的背后半隐半显。
在士人山水审美意识逐渐勃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吟咏山水、写照山水、营造山水园林成为其时的风雅之尚,当时士人就已经对山水文化形式中的"象”“意”与"境”的概念表示了关注,并在一系列文献当中表达了重意境、重意蕴的美学意象;其时"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理论的提出,成为中国山水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谢赫“取之象外”的理论,亦激发了后世美学中关于"象”“意”"境”等命题的阐释、探讨与争论。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形及可理解度之量化分析以江南私园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形及可理解度之量化分析以江南私园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对江南私园这一特定类型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空间构形的特点及其可理解度的量化分析方法。
江南私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江南私园的空间构形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及其内在逻辑,进而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江南私园的空间构形进行系统的研究。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对江南私园的空间布局、景观元素、路径系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揭示其空间构形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还将运用可理解度的量化指标,对江南私园的空间感知和认知效果进行评估,以探究其在空间构形上的独特之处。
通过对江南私园空间构形及可理解度的量化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的内在逻辑和审美价值,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希望能够推动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厚的自然与人文内涵。
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艺术体系。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的综合体现。
在空间构形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统一。
园林布局通常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巧妙利用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在空间划分上,古典园林常采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通过巧妙的空间组合和透视效果,营造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的景观空间。
江南私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以其精致细腻、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江南私园多建于城市之中,规模较小,但布局紧凑,设计精巧。
禅学意境下的中国江南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设计对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美术与设计版FINE ARTS & DESIGN 2010/05131理论与批评禅学意境下的中国江南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设计对比仲昱雯(上海大学 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本文以江南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在寺院水景观上的设计对比为主要内容,分析江南园林与日本枯山水庭院的“碰撞”产生的差异。
全文主要通过历史文化背景、理水手法、审美思想与禅学意境三个方面的论述,确立在表现禅学意境的大前提下,进行逐层分析和比较。
通过对不同优秀文化的借鉴,希望对今后禅寺的景观设计,乃至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借鉴和推动作用,在传统造园理论的框架上寻得突破,是对佛寺景观设计的历史传承,更是对未来建设寺院这样特殊宗教空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江南园林;枯山水庭院;禅[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0)05-0131-03收稿日期:2010-06-20作者简介:仲昱雯(1984- ),女,江苏泰兴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学。
1、禅境初探禅宗作为佛教的一支,是一种中国化的精神现象哲学,禅宗保留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人格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想,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①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禅宗主张纯粹依靠内心省悟,排除一切言语、文字和行为表达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用空的观点去面对一切世俗的烦恼和迷惑,体悟宇宙万物、人生,从而达到体认心灵本真、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
参禅者通过静悟与修禅的方式,达到一种解脱后的澄明与自在。
超越世俗纷扰,体认心灵的本真状态,从而顿悟佛果。
因此参禅场所表现出的禅学意境也关系到参禅者的内心变化。
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情与景的统一。
通过主观的禅学感知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本质为空的“缘起性空”的灵境。
江南园林与禅境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一些与禅学意境不相符合的地方。
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
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第一篇: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楼在江南园林中的布局一般位于园的边侧或后部,以证中部园林空间的完整,同时也便于因借内外和俯览全园景色,如沧浪亭园的看山楼,政园的见山楼、倒影楼,留园的明瑟楼等。
阁楼的一种,除能登高远眺外,主要用于藏书、藏经等。
阁的原形为栈道上有覆盖的小屋,下面是木柱支撑架空的平台或通道。
阁正式名称见于史书则是“干阑”,也有称“阁”的。
早期的功能是庋藏食物,后来进一步发展把藏书画的楼甚至供佛的多层殿堂也称阁。
清代民间出现的奎星阁,虽是风水说法的极度发展,但实际功能也是用于远眺。
江南园林中的阁与楼相似,常常楼阁并用。
《园冶》曰:“四阿开四牖”,即是一种四坡屋顶、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
平面常作方形或正多边形,立面以扇取代墙壁,平座斗拱出挑,上部多重檐。
造型高耸凌空,较楼更为完整、丰富。
阁在园林布局中由于体量大,造型突出,常常设在要位置,或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成为园中的主景和空间序列的高潮。
亭只有屋顶没有的小屋。
古人把亭与停止通意,是供人停下来休息和集合的地方。
在园林中常用来点景、观景、供游人驻足小憩、纳凉、避雨。
其特征是玲珑轻巧,从各个角度观赏都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建筑形象。
亭由屋顶、柱身、台基三部分组成。
屋顶形式样,最富于变化。
可归纳为重檐、攒尖顶、歇山顶、顶、平顶及组合顶。
柱身部分通透、空敞的居多,也有装窗棂的。
台基一般与亭的平面形状相同,常见的有方、长方、五角六角圭、八角、扁八角、圆、扇、十字、字、方胜、套圆、套方、梅花、海棠等形式。
亭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屋顶的做法南北有别,显示出各自的风格。
北方浑厚稳重,江南则纤巧秀丽。
亭的选址在江南园林中十分讲究,“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是园林中的构景要素,为了观景,通常先选择好观景角度和距离,使亭在园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江南园林中,亭多作为组景的主体而位于假山之巅、池水之涯、松柏之荫、幽篁之林,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出多层次的风景画面。
杭州郭庄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摘要:郭庄,又称汾阳别墅,是杭州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
该园面临西湖,背靠西山,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了园林意境美的较高境界。
主要通过借景、题词、植物、建筑、水体、框景、漏景等方面阐述了郭庄在园林艺术创作上的用心良苦,不但可以更好地欣赏其艺术精髓,也为今后园林意境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风景园林;江南私家园林;郭庄;造景艺术文章编号:1000-6664(2010)11-0097-04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0-06-20;修回日期:2010-10-15Abstract:Guozhuang,also called Fenyang Villa,was the private house with the classical garden features among the West Lake landscape gardens.Guozhuang was surrounded by the landscape of West Lake and Xishan,and the spatial landscape is richly colorful,full of beauty and significance.Although it is an artificial building,but as natural,Achievement of Guozhuang reached extremely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quintessence of landscape.In this paper,from the aspects of view borrowing,inscription,plant,building,water,enframed scenery and leaking through scenery,the image of Guozhuang in garden art creation was expounded,which help better appreciation of the artistic essence of Guozhuang,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garden as well.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private garden;Guozhuang;landscape creation art杭州郭庄园林艺术赏析Appreciating the Garden Art of Guozhuang in Hangzhou 郑淼郭毅乔鑫ZHENG Miao,GUO Yi,QIAO Xin江南私家园林如同诗歌绘画一样,有其深远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即园林意境,是具体园景形象及其所引发的欣赏者情感、思想的综合,为园林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1]。
从网师园 “射鸭廊”“槃涧”说“境界”
从网师园“射鸭廊”“槃涧”说“境界”从网师园“射鸭廊”“槃涧”说“境界”网师园美景网师园·彩霞池网师园·濯缨水阁曹林娣网师园以“境界”著称,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境界”为何?各领域虽无统一的定义,但都指人所能达到的修为即修养、素质、能力或程度。
试以“射鸭廊”、“槃涧”为例,领略网师园山水园的“境界”。
射鸭廊为网师园内长5米多的寻常小廊,紧邻小姐楼,东倚山墙,西凌绿波。
清初宋宗元和瞿远村时网师园内的品题虽琳琅满目、文采淋漓,但“射鸭廊”之名皆不见于沈德潜《网师园图记》、钱大昕《网师园记》、达桂《网师园记》、范广宪《网师园》以及相关诗文,据此推测可能出现在何亚农时候。
射鸭不是由“六艺”中的“射礼”演变而来的“投壶”。
宋代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郑重宣称:“夫投壶闹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
”“射鸭”更不是“射覆”,“射覆”之“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
”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是古代带有表演性质、集卦术与趣味于一体的预测方法。
也是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超而有趣的玩乐方式。
射鸭也是古时一种游戏。
唐王建《宫中三台词》之八三:“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
”花园水池中放养着鸭子,宫女们投以藤圈以嬉鸭。
射鸭必在水边,且最佳时令是春暖花开,江水回暖之时,因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新五代史·晋出帝纪》也记载:“(开运三年春二月)壬午,射鸭於板桥。
”今网师园水池四周之建筑严格按照五行方位设置,东,五行属木,为春,有射鸭廊,植物也都为春天花木,如梅花、紫藤花廊(狮形假山代花廊)、木香花;南,五行属火,为夏,濯缨水阁凌水而筑,犹如降温的天然空调;西,五行属金,为秋,有月到风来亭赏秋月;北,五行属水,为冬,看松读画轩退列松柏之后。
环秀山庄石景造园手法分析
环秀山庄石景造园手法分析环秀山庄大假山环秀山庄原为五代广陵王钱氏金谷园故址,清道光末年为汪氏耕荫义庄,亦称颐园。
园林面积不大,仅0.l公顷。
全园以山为主,以池为辅,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叠山理水的精髓。
在小空间范围内,凝聚了中国传统山水诗,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结构的特点在于“境生于象外”,象为实,境为虚,实中有虚,虚从实来。
正如园林中的一亭一阁通过特定环境,可产生无限的空间,给人以丰富的感受一样,园林中的一山一水通过艺术处理,同样能凝集自然山水之精华,给人以广阔无穷气象万千之感。
环秀山庄的假山就是一成功的典范。
此山虽占地仅0.033公顷,高不足7米,但蕴含了群山奔注,伏而起,突而怒之气势,表现了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涧之潜折,谷之深壑等山形胜景,为崇山峻岭名山大川之缩影。
园林布局南部为主厅,北面平台伸至池边,西边紧贴围墙布置边楼,中部及东北部均为主体山林,设问泉亭、補秋山房。
山上置一方亭,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山势一直绵延至东北边界围墙。
此园与其它小型的苏州园林的常规布局大致相同,但在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主题内容的侧重上则有所不同。
一是重点突出山体,其所占面积起过全园一半;二是收缩水面,使水体环绕山形迂回曲折,似山崖下之半潭秋水,水依山而存在,并沿山洞、峡谷渗入山体的各个部分,一刚一柔,一阳一阴,缠绵相交互相依存。
全园空间一气呵成,仅在西北部,由边楼至问泉亭的曲廊凌水而过,将西北角分隔出一小空间,在西北角紧贴围墙设半壁山崖,作为对景,壁上刻“飞雪”两字,为飞雪泉遗址,内外水脉贯通,源远流长。
主体假山山体外观雄浑,不似一般园林中假山以单峰姿态为重,颇具名山之侠骨。
就单块叠石材料来讲也许无特别之处,但由于叠石出自名家之手,为乾隆年间叠山名家戈裕良所作,其石块按湖石纹理、色泽、体形巧妙拼接,悬崖用湖石钩带而出,似真山洞壑一般,外观浑然天成。
山势组合外合内分,外观凝重厚实,整体合一,以势取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风 景 园 林 艺 术
江南传统文人园创作与审美过程 中的言象意思辨
— —
以环 秀 山庄与 小盘 谷意 境营 造 比较 为例
Sp cua i n o h W o d,I ge an e lto ft e r ma d Con e i n t e De i n an pr cit i g n Tr dion lLt a i c pt on i h s g d Ap e a i ofdan na a t a i on i er t Ga de s—Ta i g t e Co r n k n h mpa ion o he Cr t n o he Arit r s ft ea i ft t i Con e to n Hu u Sh n Z a g an ao o sc c p in i an Xi a hu n d Xi P s t e Ex mpl anGu a h a e
t dto a l eai r ̄ s wo da di a ea t sl se ta lm e t ntec e t nof ea t t o c p in no g  ̄ i n li rtgad , r n m g c woe sn il e nsi h r ai t ri i c n e to i t a e o h sc n d fnt e i i e
在江南文人园中,往往会发现许多建筑形式一样,而题名却完全不同 的现象 ,比如,建筑形式同为单间歇山半亭 ,退思园名为水萝榭,留园称
ted sg n p rcit nof in n n t iln l g  ̄g g r n h e in a da p e ai la g a r to a I e ade s o d e
Ke ywor  ̄ lndc p r htcu ̄; rh t p fi g r ; rit o c to ; d a sa ea c i t e ac e y eo ma e y a l i c n e in wor/ma eit me o Hu n Xi ha Z a g X i P nG u sc p d i g n e g n; a uS n hu n ; a o a
smia nt emeh d f n c tnc n  ̄ i lri h to s o  ̄ c pt o s h
t n ste ̄m pe t ep p r l srt she i a h o l h a e il tae t … u
c1 mo g tewo d i a ea dc n e to n t a n h on r .m g n o c p ini
o ul n on  ̄ t no u h g re s w od 如 d i g r o bn d he is c 1 o fb i dig e c t fs c ad n h r ma ea ec m ie t y n m ̄t d c mplme tec o h ra d s c at ̄ p e t e n ah t e, n u h p t e r  ̄ns a 兀 o i e e d n n mu u l o p rtv Whi tkn te c n b t nd p n e ta d h l al c o e aie y l a ig h omp rs nofHl n Xt h h Z a ga i Pa whiha c e ai o l g h S a hu n ndX a a o nOu c r
空 章牖号 :1 0 — 6 4 2 1 ) — 0 4 o 00 66(01 9 0 7—4 0
中 图分凳 号:T 8 u 6 9
文 献标 码 : ; A
收 稿日期 :2 1 1— q 0f l 2; 恬 同 日 :2 1 3 1 l 一 期 0 】0— 6
Ab ta t I II sr c : nJa1
阴帅 可 , I h a k YN S u i e
摘 要 :在江南文 人园意境 营造过 程中 ,育 与 象成 为同林本 体的两 大要素 . “ ”给人 以高度的癌 性体验 .人在此 空问 中体会 自我 象 的 存在 ,而 “ ”Ⅲ赋 予空 间 加明 确的意 象信息 。=者 是构成 文人 园林的双 层结构 .棚互 叠加 且深深 契台。 ‘ 言 言” 和 “ ”围绕 象
g re s W od i s ihde ad n r gve hg g ̄cof ec p a x r n e a d ma o de pein eh ms l nt spa e wh l ma e gv s— a p re  ̄ l pei c . D e e n cul x r c i efi hi lc iei g ie e if a o e … no ̄ f nI t i oh
意 的创造 ,二者 为引导 、互为补 免 . 现}丰 离 相合 2 表 BH 种形 式 创 作主题 、营造 手法相似 的环 秀山庄和 小盘谷 为具体 实例进行
比较,更 为清晰地 体现汀南 文人两 的创作和 审美过 程中言象 意三者 的凳系 。
笑 键 词 : 景 搠林 ;意象原 型;意 境营造 ;亩象 互动 ; 秀 山庄.小 盘谷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