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
中国的国际形象变迁
中国国际形象的演变过程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西方人对中国印象的描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不尽相同,甚至存在显著差别。
西方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不同的西方价值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始终是西方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
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于13世纪来到蒙古统治下的中国,在中国为官和游历17年。
《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了中国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
对我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举世闻名的发明均有不少记载。
这部游记传达出的中国文化是高度文明、和平而繁荣的。
尽管《马可·波罗游记》对这个“世界之冠”的国家充满故弄玄虚的溢美之词,但却是第一次向西方定格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人都无限神往。
马可·波罗笔下天堂一般的中国一直在后世作家中延续,如英国的曼德维尔爵士在《曼德维尔游记》中描绘的中国仍是一个神奇瑰丽的国度,国土广大,统治严明,拥有无数的金银财宝。
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君主等。
这些描述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及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十七到十八世纪。
来华耶稣会士的报道进而吸引了西方。
中华文化的精神和繁荣社会连同其精美器物一道引起西方人的浓厚兴趣。
他们用景仰的口吻在著述里讲到,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孩子从幼年开始接受教育。
成年人凭好文章获得官职,以政绩得到升迁。
这及实行贵族世袭制的欧洲形成鲜明的对比。
孔夫子是最有智慧和道德的人,他的儒教治国使得中国繁荣富庶。
安定开明,是其他国家效仿的典范。
伏尔泰在《哲学通讯》、《风俗论》等著作中常以钦慕的口吻谈到中国文化、孔子学说、中国人的道德及智慧,称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体现了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这些元素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对韩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作品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和历史的参考和借鉴。
许多韩国作家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他们通过引用和模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形象和意象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韩寒的小说《不会笑的狐狸》中,通过描写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官场生活来展现人物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这种尊重和借鉴中国文化的态度为韩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
中国元素在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可以从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中找到。
韩国作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创作来探讨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并表达出对中国的热爱和关注。
作家金庆洙的小说《中国春秋》以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中国元素还体现在作品所反映的两国间政治、经济和社会交流的现实。
中国是韩国的重要邻国和经济伙伴,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韩国作家通过创作来探索两国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冲突。
作家崔东源的小说《金日成家族》讲述了一位中国裔韩国人在两国间生活的故事,通过对他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在韩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韩国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而在今天,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交织在一起,既有传统的文化遗产,也有现代文学的体现。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经常得到体现,这不仅是因为韩国地理位置的原因,更因为韩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首先,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描绘是韩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
在作品中,韩国作家经常通过插入历史和文化细节,如中国的古代宫廷文化,名胜古迹,神话和民间传说等,来表达情感和情节。
例如,朴正煕的小说《春天的卑劣行径》中,他描绘了一位女主角在中国境内流浪的情况,其间包含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简要介绍。
据分析,这种描述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深度,而且可以扩大作品的文化载体。
其次,中国元素也经常出现在韩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说题材和人物形象中。
例如,小说《白鹿原》中有一个对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致敬,该小说中的主角喜欢模仿杜甫的诗作。
另外,近年来,一些韩国小说中的主角也喜欢模仿中国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儒生,隋唐文人等。
最后,韩国作家经常把中国元素从韩国文化角度出发进行重新解释。
他们不仅描绘在中国文化中出现的类似文化元素,还试图从韩国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空间进行发掘和创造。
例如,当代韩国小说《北京繁花》中的作者,是一位韩国鼓浪岛的女性,他跨越了中国和韩国的文化界线,以自己拥有的文化背景重新诠释中国文化中的元素。
这些解释除了涵盖中国文化趣味,还帮助提升了人们对韩国文化的了解。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韩国元素的体现也很明显。
这种文学交流有助于推进双方文化的交流发展,不仅增加了人们对文化差异和共同点的认知,还有利于改善韩中文化之间的态度和理解。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了中国元素,这主要与韩国历史上的的中国文化影响、中韩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有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在许多韩国现代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以展现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白雪虎》是韩国著名作家金东兰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故事。
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与中国士兵之间的友谊和冲突,呈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中国元素。
在许多韩国现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借鉴和致敬。
韩国现代著名诗人柳美英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和哲学思想,如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诗经、道家思想等。
这些中国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体现了韩国诗人对中国文化的崇敬和追求。
韩国现代小说中也经常出现中国人物和中国故事。
著名作家朴株洙的小说《充满欢乐的人间》描绘了一位韩国人和一位中国人的爱情故事,通过讲述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反映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独特之处。
还有一些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以中国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复杂。
《大工》是韩国女作家金炯乖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920年代中国劳工的生活故事。
小说通过描绘中国无名劳工的悲惨命运和不屈精神,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不公和压迫,反映了韩国作家对中国劳工的关注和同情。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故事背景的设定、艺术形象的描绘、人物关系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反映等方面。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也丰富了韩国现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映射在赵廷来《丛林万里》中异国形象中的自我及其意味
0
—
,
王 .g.呈 口1 o1.斟 罗1,
丑 1- 罟 o{
L+
斟 1:t1 U 趔号鲁 仝 罟 大1 珥.吾曹
讨
亡】1 斗 里 垒 '丑
越 罟芒 吾哥
71- 喜
o] 舛 牟 叫]畸芒+
号 鲁 旱z十斟 q-o]寻咖人1 ‘斟 ’
鲁 导 部 寻 号斟 詈 毽 斟 . o1 鲁
呈 鬯普 导 斟 罟 卫} 寻 早
=丰= 鲁 云 斟 导 斟 刳 昭01el-. 71- 仝
工司卫 ‘ 星 (本土 )’斟 ‘o1 Q{(巽域)’
鬯晋) 鲁鲁 (半)召 ( 1- 鲁珥,‘oj导’)
鲁 鬯 叫] 斟 对 鲁 翟 鬯i 斟 叫] 叫
芒 咖 斟o{ 珥 71罟鲁 斟.
仝 毽 叫1
世目, 司, 吾 呈 吾
寻 01斟
^] 叫] 吾寻 号 口1.告鲁 A1-
呈 旮
号 A , A1. 旮, oH寻
世 ,斟 , 舍 宴{ 叫咀 01口1 王 E} 钏 日1 宁 斟 .” ’日1丑 导 封 苛 叫1
2. o1.旱 旮 噩
二=L Ⅱ1
‘斟 ’咖
且
司
号
宁 五 司E】1 o1珥.‘斟 ’ ‘ o1.’暑 吾 0]q ‘ oi-’ ‘日 ’詈 吾斟o{ 对 号 召 召营 牟 从 ol 71 唧导 咖 工 吾 71- 71_从 ol o] .工 芒{旦呈 导 叫] 01寻 鲁 世仝 电 曼{ 普 舛 显^ 71-o 鬯 ,‘ o1.’ ‘日
o1亡+.㈦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中国元素的体现。
这既可以表现在题材选取上,也可以体现在人物塑造和背景描写上。
在题材选取方面,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常常选择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背景。
郑敬淏的小说《炭中花》讲述了一位韩国孤儿在中国山西的煤矿厂工作的故事。
小说通过描述孤儿的艰辛生活和与中国人的相处经历,展示了中国的地理环境、社会风俗以及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同样,沈相奵的小说《那年,宋宰君》描述了一段韩国读者和中国《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之间的故事。
通过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描写,小说揭示了韩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痴迷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人物塑造方面,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也经常塑造出具有中国背景的人物形象。
徐廷来的小说《大内密探零》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韩国籍的华人,在小说中,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的案件,展现了中国传统智慧和勇敢精神。
金容植的小说《花梨树下的大提琴》描写了一位中国音乐家在二战期间来到韩国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中国音乐家在韩国的奋斗和坚持的描写,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在背景描写方面,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也经常通过描写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社会风俗来营造故事情节的氛围。
李时久的小说《红门》以中国文化名城南京为背景,通过对南京街道、古建筑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气息的世界。
韩庚的小说《岛·海》讲述了一位韩国女孩在中国海南岛度假时遇到的一系列奇妙经历。
小说通过对海南岛美景、民间传说和华夏文化的描写,营造了一个神秘、浪漫的情感氛围。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很多,不仅可以在作品的题材选取上看到,也可以在人物塑造和背景描写上体现出来。
这些作品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描述和描绘,不仅展示了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丰富了小说的情节和意义,给读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韩国文学源远流长,受到了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常常被灵活地运用和体现。
这些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出现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丰富了韩国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展现出了韩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本文将就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进行探讨。
中国元素在韩国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作背景或题材。
许多韩国作家选择以中国为背景,写作与中国相关的故事,表现出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韩国著名作家李尹燮的小说《蝴蝶》就以中国文化为题材,描述了一对韩国夫妇在中国旅居期间的感情变化和人生遭遇。
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对中国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感悟,丰富了韩国文学的内涵和形式。
中国元素在韩国文学作品中也常常被用作文学主题和情感表达。
许多韩国作家通过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追思和反思,以及对中国人民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创作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作品。
韩国作家崔维善的小说《金刚经》就充满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表达和思考,通过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探讨和诠释,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传递了对人性和生命的追寻和探索。
通过对中国元素的深入挖掘和抒发,韩国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中国元素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表达,为韩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元素,在韩国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为韩国文学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信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中国元素会继续为韩国文学作品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体现着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借鉴。
在韩国文学中,中国元素的运用通常体现在题材、形式、风格、语言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延续,而这也表现在了许多韩国作家对历史、哲学、道德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嵌入。
中国元素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方面,韩国作家常常将中国的历史、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素材,其中最典型的是将中国古代神话《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进行再创作,并注入自己的文化及审美观。
其次是风格方面,《红楼梦》、《封神榜》等中国文学名著经常被韩国作家用来进行仿写、创作。
比如,韩国作家金荣光的《平原上的太阳》,借鉴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梦境及之后心灵遭受打击的场景,将之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最后是语言方面,韩国作家也常常运用汉字或中文词语来体现叙事者的文化背景或情感世界。
例如,李银河的《康桥恋歌》中,女主人公为表达自己想念远方的感情而在日记中使用了很多中国的成语和古诗词,形象地展现了她对遥远故土的思恋和对未来的追求。
总之,中国元素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并不是简单的“借鉴”和“仿写”,而是在两国文化的相互交流中不断深化的。
与此同时,这也是韩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一大亮点之一,让韩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有了更为广阔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千零一夜》这部小说就以阿拉伯故事为背景,通过故事中的描写和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如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中国历史题材。
韩国作家常常选择中国历史作为小说的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出中国历史的壮丽和风云变幻,这些作品往往也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还常常出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
《三国演义》故事的翻译本在韩国广受欢迎,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被韩国作家拿来进行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四,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还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交流方面。
韩国作家常常使用中国汉字和成语来丰富作品的语言表达,并引用中国的诗词和文化名著,以展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熟悉和理解。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在语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探讨了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这些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涉及中国元素的情况比较普遍。
中国历史文化对韩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在了韩国文学创作之中。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一、文学主题方面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作品的主题与中国文化有关。
例如,李载宇的小说《孤舟》就承载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
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场景描述,以及道德伦理观都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另一位韩国现代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金基德(KoUn)的《牛》也是一部较具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描绘了韩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鬼怪的部分,并且通过古时候契丹女真入侵朝鲜的故事,表现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与钦佩。
二、角色定位方面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时常将中国人物或中国传说设置在作品中。
例如金素梅的小说《三毛从未来》中,时常将老中医和他说的一些关于人生、伦理道德方面的话植入到小说中。
而且在小说中,还体现了中医对于生命与健康的重视与追求。
另外,2018年韩国文化光复节上演的音乐剧《신뢰 Mania》中,主人公诗人石川啓介与中国游客的互动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音乐剧中,通过中国游客与主人公之间的交流,展现了中韩两国文化和国民性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三、语言风格方面韩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有很多采用了中国诗歌、古文、成语等元素。
例如,作家高英泰的小说《残月》就在标题中采用了“残月”这个汉语成语,在小说中也经常会穿插一些中国的诗句与成语,表现出中国文化在语言方面的影响。
而作家崔南善的小说《弃城》中,则加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元素。
小说中涉及长城、升天、钓鱼台等中国传统文化呈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不仅表现在主题、角色等方面,还体现在了语言风格,文学气息的呈现等方面。
这些元素的集合使得韩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倍显魅力。
韩国现代文学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小考
开 始使 用倒 叙 、插叙 等叙 事 技巧 。语 言 上渐 渐 实行 “ 言 文一 致 ” ,较少 地使 用 文言 文 ,而更 多地 记述 朝 鲜 百姓 的 日常 用语 。 内容上 脱 离 了古代 小说 中对英雄 人 物 的夸 张描 写 ,人物 性格 开始 具备 多面 I 生。其 中 ,1 9 0 6 年 发表 于 《 万 岁报 》的短篇 小 说 《 血之 泪 》被 称作 新 小说 的代 表 作 。小说 以甲午 战争 的结 束场 景 导入 ,讲 述 了战 争导 致 平壤 的朝 鲜人 一 家三 口妻 离 子散 ,而 女儿 金 玉莲 颠簸 流 离到 日 本 、美 国后 ,最终 学有 所 成找 到 父亲 ,与 父携 手 回国 、全 家 团 圆的故 事 。尤其 要 注意 的是 小说 中同 时
一 之 境 》一文 主 要 考 察 的是 l 9 世 纪末 中 国人 移 民朝 鲜 的历史 背 景 ,并没 有深 入 涉及 到对 文学 作 品文
中国作 为 东亚 大 国有着 几 千年 文 明历史 ,其 历代 文 化 都对 周边 同 家造 成 了不 同程度 的影 响 ,而 正是 因此 中 国人形 象 曾源 源不 断地 出现 在 周边 国家 的 文学作 品中 。
尽 管 自古 至今 ,中国人 也 同所 有人类 一 样 ,有善 恶好 坏
本的分析。而 《 现代韩 国小说中投射的中国及中国人 》
一
文 虽然 以文 学作 品 为分析 对 象 ,同样 只是 涉 及到 二 战
以前 的 小 说 ,对 于 二 战后 乃 至 2 1世 纪小 说 中展 现 的 中 国人 形象并 未 提及 ,亦 不能 全 面反 映韩 国文学 中 中 国人
现代 文学 中所反 映 的文化心 理及 其所 具有 的政治 色彩 。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文化国家,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经常被引入并得到体现,这不仅是对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延续,也是作家们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致敬和探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进行探讨。
一、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国元素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便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和塑造。
韩国作家徐忠洙的小说《青竹树》中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小说以唐朝大诗人王之涣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文的风采和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通过对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小说构建了一个充满古老气息和浪漫情怀的世界,引发了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追忆。
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也被用来勾勒出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比如朴武贤的小说《赤龙》就以明朝的倭寇之乱为背景,塑造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创作,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动荡和中韩之间的历史纠葛,使作品在情节上更加丰富多彩,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历史世界。
二、传统文化和思想除了历史人物和事件,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上。
在李镇浩的小说《风月》中,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元素,小说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学名著的引用和借鉴,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禅意的艺术世界。
小说还融入了对儒家、道家、佛家等中国传统思想的探讨和传承,使作品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刻,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中国元素还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意义。
以金志勋的小说《窥视》为例,小说通过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道家哲学的再创作,揭示了当代社会中人性的沦丧和精神性的迷失,引发了读者对当下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种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新诠释和传承,使作品在思想上更加丰富多彩,也为韩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众多的韩国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对其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从古至今就没有间断过。
韩国在不断吸收我国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地将我国文化与其传统朝鲜文化进行紧密地融合,从而促使其形成了具有明显中国色彩的地方特色文化。
韩国文学的发展经过了很多的历史阶段,而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韩国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学习。
而在韩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中,仍然还有中国元素的体现。
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韩国有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中国元素的身影,很多著名作家的小说中都对中国文化以及传统习俗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引用。
韩国的很多文学作品,比如《人力车夫》很多关于在上海这座大城市中生活的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而《红焰》中则对旧时期农村地主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
在《人力车夫》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发现在繁华的背后,有这么些需要为了生活而努力奔忙的人,可以见到在上世纪20年代,人力车夫作为社会的底层人民,有着辛苦的生活与悲惨的命运。
该书中有很多场景化的描写,其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如同亲身经历般地感受到了人力车夫等下层人民的辛苦生活。
在《红焰》这本书中,其主要描写的是因贫困而迁居的文师傅,来到延边地区受到汉人地主压迫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地主家的大门,大门上贴着关云长以及张飞的画像。
这一情节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为我国有着在门上贴张飞与关云长的画像,从而达到防灾驱鬼目的的民间信仰。
在《人力车夫》一书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我国当时的社会形势与政治矛盾。
从主人公阿靖经历的一些事情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政治。
二、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一)反面人物韩国小说中的中国反面人物主要有贪婪的地主等,我们从崔署海的《红焰》一书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文师傅迁居到延边地区,并受到了来自于当地地主的压迫,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汉人地主的贪婪无情以及那一时期韩国移民在旧时期中国生活的悲惨。
浅析现代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及中国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
赵 华伟 刘婷婷 于 淼 山东大 学威 海分校 韩 国 学 院
【 摘 要 l 中韩 两 国是 一 衣 带 水 的 邻 邦 ,两 国 的 文化 联 系 源远 流 长。 自古 以 来在 两 国 的 小说 中都 出现 了对 方 国 家 的人 物 形 象 。进 入 近 代 , 随着 两 国 国内环 境 的 变化 及 两 国 关 系 的改 变 ,两 国 的现 代 小 说 中 出现 的 对 方人 物 的形 象也 随 之 发生 了 变化 。透 过 这 些人 物 形 象,我 们 可 以从 另 一 个 角度 来进 行 审视 当时 的社 会 状 况 , 而且 从 中可 以窥 探 出 中韩 两 国 在这 一 特 定历 史 时期 的 关 系及 两 国人 民之 间 的往 来 ,也 可 以从 中 对 两 国未 来 的 发展 趋 势 有 一 定 的 把 握 。 【 关键 词 】 中国 韩 国 现 代 小 说 人 物 形 象 中图分类 号 :C 5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0 72 1 )72 00 9 0 94 6 (0 00 —3 -2 朝鲜半 岛与中国大陆山水相连 , 唇齿相依 , 在古代随着两国的使 臣、 学者间不断地密切交往 , 两国的交流成为两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 的组成部
一
、
现代韩 国小说 中 的中国人形 象
1 、以贪婪无情的地主为代表的反面人物 最典型的小说是崔署海 1 红焰》 小说中叙述 了在京畿道做了1年 的《 。 O 的穷苦佃农后迁居到间岛的文师傅 , 受到当地汉人地主的压迫的故事小说描 述了压迫韩国移民的汉 ^ 主的贪婪无厌的嘴脸及渲染了韩国移民在中国生 地 活 的可 悲。 此 外 , 东 仁2 金 的短 篇 小 说 《 山 》出现 的 “ 洲 国的地 主 ” 是 其 中 红 满 便 之一 。 姜敬 爱 的小 说 《 巴》中 的汉 人地 主 , 盐 李光 洙 的小 说 《 峰 家 》中的 三 胡老 爷等 都是 其 中的代 表人 物 。 2 、给与异邦人以关怀的人物 在现代的韩国小说中也能看到许多关怀和帮助朝鲜移民的中国人的身 影。 他们同情为 了生存而背井离乡的异邦人。 其中具有 代表性的是姜敬爱3 《 的 菜田》中的主人公 一中国小女孩秀 芳。 在李光洙的作品 《 三峰家》中出现 的王老爷也是这样一种人物 。 此外 , 安寿吉的小说《 黎明》 《 、 稻子》 中都有善 良的, 帮助移民到东北地区的韩国 人 的 中国人 。 3 生活 在社 会 底 层 的贫 民 。 、 朱耀 燮 4 《 力 车 夫》 篇小 说 通过 对 人力 车 夫 阿靖 的 实现 描 写 了上 的 人 这 海 的 下层 和 平 民的 日常 生活 , 映 了他 们 的 悲惨命 运 反
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
外国文学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文/付昆摘要:韩国长篇小说《丛林万里》通过对各国商人在中国市场展开的贸易竞争的描述,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碰撞中的中国,向韩国民众介绍了大量的“中国经验”,对各国的文化冲突进行了伦理性探讨,从而连续成为2013年到2015年韩国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第一名。
从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韩国文学作品中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形象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丛林万里》;中国人;国际形象;改变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政府和人民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趋密切,然而韩国的文学作品中对现代中国的描述并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韩国小说家赵廷来发表的长篇小说《丛林万里》则及时地给韩国人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作者在该书的结论中写到“21世纪我们的生活将决定于中国”,更是开启了韩国人对中国认知的新时代。
一、“中国复兴”带来《丛林万里》的热销韩国小说《丛林万里》书名源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与中国“万里”长城的结合。
这部小说描述了在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背景下,韩国和日本等国商人以“像丛林一样”的中国市场为舞台而展开的贸易战争。
作为一本并不正式的企业小说,其文学性并不算强,故事情节也称不上高潮迭起。
一般讲述中国的书在韩国本土销量能达到一万册就算是“超好”了,但2013年7月出版的该小说在四个月间销售了近90万册,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在韩国的各大书店被列为畅销书第一名。
在萧条不振的韩国出版市场《丛林万里》可谓是一匹黑马。
在这部小说的故事中,通过小说人物之口很容易了解现代韩国人平时对中国抱有的疑惑,而且还解释得有滋有味。
小说基本上描述了韩国人关于中国想要知道的所有内容,虽然称之为小说,但近似于借用小说形式的“中国使用说明书”。
在韩国的读者评价中说,对中国经验不多的人可以通过这部小说受益匪浅。
二、现代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现代韩国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的是中国解放之前的故事,其中的中国人一般都是出身中国边疆的平民百姓或城市中的底层人民,如朱耀燮作品《人力车夫》中的主人公阿靖,年幼时在农村做佣人,后到上海的一家工厂打工,在被工厂开除后做了人力车夫,最后因过劳和营养不良死去。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元素的体现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体现了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这些
元素可以从主题、人物形象、背景设置等方面来体现。
在主题方面,一些韩国现代文学作品涉及到中韩两国之间的历史事件和政治议题。
例
如《人之初》这部小说通过描述一个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的经历,揭示了中韩两国不同的历
史背景和文化差异。
由于中韩两国都曾受到外来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影响,韩国小说中也经
常出现与中国历史事件有关的情节,如《天条件和时刻》等。
人物形象是另一个体现中国元素的重要方面。
在韩国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中国人物形
象或具有中国血统的韩国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不仅因为他们的姓名、外貌和语言等方面与
中国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故事和命运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
比如《孤身舞者》中的女主角是韩国人,但她的中文名字和她的遭遇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
背景设置也是体现中国元素的重要手段之一。
韩国现代小说中,常常会出现中国人物
的遭遇和中国的历史背景作为小说的背景,以展示中国历史对韩国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影响。
例如《化蝶》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在中国的韩国人物的命运以及中国的历史变革来表达作者
对中韩关系的思考和关注。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这些元素不
仅体现在主题、人物形象和背景设置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深入揭示了中韩两国的历史
背景和文化差异,反映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的跨文化元素的使用丰富了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加深了韩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客观认识中国的国际形象
客观认识中国的国际形象作者:张蕴岭来源:《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2018年第07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义、塑造与认定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如今,作为快速崛起的大国,无论国内国外,都给与中国的国家形象以高度关注。
总的来看,一个普遍的认定是,中国的发展是成功的。
这个共识是确立中国正面形象,或者说是好形象的基础。
各种民调结果也都验证了这点。
比如,根据2017年的皮尤中心调查,在30多个国家中,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国家占一半以上。
中国的哲学、理念尤其注重“国家形象”。
“好形象”首先是一个自我定位。
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新型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关系与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显然,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对自己形象的定位与认知与一般国家不同。
当然,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也是“另眼看待”,即对中国的定位与认知也与对其他国家不同。
国家形象是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复合体,具有二元性,甚至多元特征。
也就是说,内外混合起来才可以形成一个全息图像。
正因为如此,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外部的看法。
不过,现实中让内外一致,或者大体一致难度很大,出于复杂的原因,内外的形象认定往往迥异。
外部认定,即他者的认知受各种因素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需要对他者的身份、利益等做细分。
不同的他者、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形象的认定会有很大不同。
比如美国,作为霸权国家,最关注的是中国作为崛起大国对其构成的挑战,为此,官方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认定中国会改变国际体系,挑战美国地位等。
再比如,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中国的出发点是推动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发展合作关系,很多国家对此表示欢迎,也有些国家不这样看,认定中国是扩大势力范围,获取自己的控制能力。
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关注点、利益点与感受的差异,公民认知与政府官方认知也会有很大不同。
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不同定位也影响了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全球化和地方化碰撞中的中国——评赵廷来的《丛林万里》
China at the Crossroads of Globalism and Localism-
A Review of Jungrae Jo's Great Jungle
作者: 金周英
作者机构: 建国大学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页码: 159-16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赵廷来;《丛林万里》;中国;全球化;地方化;伦理
摘要:赵廷来的《丛林万里》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中国为背景,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碰撞中的中国。
作品的意义在于对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碰撞引发的文化冲突进行了伦理
性探讨。
小说作者笃信中国将从G2跃升至Gl,因此在描绘当今中国的同时,也刻画了想象中的未来中国。
小说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结合是未来新型中国的道路。
小说触及
个人伦理、国家伦理以及文化伦理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代韩国代表作家是如何看待并
描述当今中国的。
韩国现代文学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小考
韩国现代文学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小考
苑英奕
【期刊名称】《日语知识》
【年(卷),期】2013(001)002
【摘要】本文从形象学的角度考察了韩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六篇小说,这六篇小说中对于“他者”中国的表述伴随时代而发生变迁,正是这种变迁反映出韩国现代文学这一“自我”身份的变化里程.文章发现,韩国现代文学深受当时历史语境的束缚,中国人形象始终受到社会整体对中国想象的干扰.“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韩民族的政治文化心理乃至中韩关系留下的足迹.
【总页数】5页(P26-29,91)
【作者】苑英奕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韩国语系,辽宁大连 116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现代文学史”中“左翼文学”的叙述变迁——“现代文学史”的“重写” [J], 宁丽萍
2.“现代文学史”中“左翼文学”的叙述变迁——“现代文学史”的“重写” [J], 宁丽萍;
3.韩国现代文学中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小考 [J], 苑英奕;
4.浅析现代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及中国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 [J], 赵华伟;刘婷
婷;于淼
5.小考汉语“乘”在韩国语中的对应方式 [J], 金英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
作者:付昆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1期
摘要:韩国长篇小说《丛林万里》通过对各国商人在中国市场展开的贸易竞争的描述,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碰撞中的中国,向韩国民众介绍了大量的“中国经验”,对各国的文化冲突进行了伦理性探讨,从而连续成为2013年到2015年韩国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第一名。
从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韩国文学作品中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形象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丛林万里》;中国人;国际形象;改变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政府和人民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趋密切,然而韩国的文学作品中对现代中国的描述并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韩国小说家赵廷来发表的长篇小说《丛林万里》则及时地给韩国人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作者在该书的结论中写到“21世纪我们的生活将决定于中国”,更是开启了韩国人对中国认知的新时代。
一、“中国复兴”带来《丛林万里》的热销
韩国小说《丛林万里》书名源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与中国“万里”长城的结合。
这部小说描述了在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背景下,韩国和日本等国商人以“像丛林一样”的中国市场为舞台而展开的贸易战争。
作为一本并不正式的企业小说,其文学性并不算强,故事情节也称不上高潮迭起。
一般讲述中国的书在韩国本土销量能达到一万册就算是“超好”了,但2013年7月出版的该小说在四个月间销售了近90万册,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在韩国的各大书店被列为畅销书第一名。
在萧条不振的韩国出版市场《丛林万里》可谓是一匹黑马。
在这部小说的故事中,通过小说人物之口很容易了解现代韩国人平时对中国抱有的疑惑,而且还解释得有滋有味。
小说基本上描述了韩国人关于中国想要知道的所有内容,虽然称之为小说,但近似于借用小说形式的“中国使用说明书”。
在韩国的读者评价中说,对中国经验不多的人可以通过这部小说受益匪浅。
二、现代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
现代韩国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的是中国解放之前的故事,其中的中国人一般都是出身中国边疆的平民百姓或城市中的底层人民,如朱耀燮作品《人力车夫》中的主人公阿靖,年幼时在农村做佣人,后到上海的一家工厂打工,在被工厂开除后做了人力车夫,最后因过劳和营养不良
死去。
再如李光洙作品《三峰家》中的主人公三峰,50多年一直在朴进士家做佃农,进士家土地被拍卖后,他为谋生路远走他乡又被栽赃蹲了8个月监狱,出狱后开垦的土地被夺,只好给房东家喂猪,日子过得凄苦无比。
姜敬爱作品《盐巴》的主人公凤艳也是遭受中国时局动荡军阀争斗影响,家人惨遭迫害,生活困苦的底层佃农。
安寿吉作品《黎明》等等也反映了相似的中国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
虽然写出有关作品的韩国作家都曾或长或短地在中国生活过,但是他们也只是被殖民地区的普通百姓而已,他们都生活在中国较为偏远的地区,见到的都是中国的边缘人物和下层平民,很难与上层中国人接触,从而他们笔下的中国人形象都是困苦的、隐忍的、无助的。
三、《丛林万里》中中国人形象的改变
《丛林万里》作为一部描写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商场故事小说,作为中韩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其中国人形象则随着时代和主人公所处社会阶层的变化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赵廷来笔下的中国人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性特征,小说描写了才华横溢、自信应对美国记者的北大学生,看遍世态炎凉的北漂女性,在外企工作的职员,还描写了腐败的高官,爱炫富的暴发户,穷困的农民工……北京大学中国学生李燕玲是小说中代表性的中国年轻一代女性形象,她是广州巨富的女儿,是热衷于学业的学霸,才华横溢,是才貌双全、有思想、有追求的新女性。
她在与韩国男友的相處中一边纠正韩国人对中国的误解,一边也感受到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外国人看到的“中国伦理危机”,并反思着。
通过对各个阶层不同年龄背景的中国人形象的刻画,小说更全面的呈现出了全球化经济和地方经济碰撞下的更真实的中国。
作品中的中国人不再只有压抑、隐忍抑或贪婪、自私,每个人物都更加饱满,他们可以是自信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勤恳奋进的、有国际眼光的……在韩国老一代人的心中,共产党和共产分子都是面目狰狞,十分可怕,而近来出现了新趋势,韩国人更乐于分析学习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率领中国人在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
参考文献:
[1]赵廷来.丛林万里[M].韩国:Haenaem出版社,2013,07.
[2]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朴铃一.赵廷来的长篇小说《丛林万里》中的中国·中国人形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5.
[4]林春城.赵廷来的挑衅:你们知道中国吗?[J].《西南论坛报道》197号.2013,11.
[5]金海鹰.韩国现代游记文学中德中国形象研究——以北京体验为例[J].中国语文论丛,2012(55).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