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包括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80307c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7.png)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包括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潜藏着生物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以及外界环境的健康,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的相关措施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中的生物物质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是针对一些中度危险的生物物质进行防护的措施。
根据国际生物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必须具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紫外线灯等。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洁,不堆放杂物,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发生。
2.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生物安全培训,并熟悉实验室操作规程。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等,减少接触生物物质的机会。
3.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包括采购控制、入库检验、实验室操作管理、废物处理等。
生物物质的采购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入库前要进行检验,确保安全性。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标识和控制,以防止泄露和风险扩散。
废物处理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4.紧急应急预案:实验室必须制定紧急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生物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
实验室人员应熟悉紧急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在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生物物质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散。
1.实验室准入控制:实验室内部必须设立准入控制措施,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同时,实验室应具备监控设备,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和物品进行监控和记录。
2.生物安全柜使用: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防护设备之一。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使用合适的生物安全柜,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
生物安全柜的风速、气流方向和负压状态必须符合要求,以防止生物物质的泄漏。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d02ffe0acc175527072208da.png)
BSL-2 实验室设施和施设备(二)
•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 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 • 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 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 • 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 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
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设备用电源。
BSL-3实验室特殊设备装置(一)
其安
装位置应离开污染区入口和频繁走动区域。 • 低温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 罩或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其可 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 污染区内应设置不排蒸汽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消毒装
• 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BSL-3 实验室示意图
BSL-3实验室布局
• 应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有出入控制)或为独立建筑物
• 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组成。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应 设缓冲间。必要时,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冲间。 • 在半污染区应设供紧急撤离使用的安全门。 • 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置传递窗,
传递窗双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传递窗内应设物理消毒装
置。
BSL-3 实验室的环境参数
• 相对室外大气压,污染区为-40Pa,并与生物安全柜等装
置内气压保持安全合理压差。保持定向气流并保持各区之
间气压差均匀。 • 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符合工作要求且适合于人员工作。 • 实验室的人工照明应符合工作要求。 • 实验室内噪声水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是指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
备的配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良好的
_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_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5e0ae0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5.png)
五、消毒和灭菌
(6)热力消毒和灭菌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 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160℃或 更高温度2~4h的物品。燃烧或焚化也是一种干热方式。高 压灭菌的湿热法则最为有效。
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的首选方法。
五、消毒和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
拓展:湿热灭菌
谢谢聆 听!
六、废弃物处理
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的感染性材料不应事先清洗,任 何必要的清晰、修复,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
废弃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除了锐器按上面的方法 进行处理之外,所有其他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在丢弃 前应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如有颜色标记的可高压灭菌塑料 袋)中高压灭菌。高压灭菌后,物品可以放在运输容器内运 送至焚烧炉。
实验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种仪器 设备的使用。不正确使用:有害物 质的泄漏、个人伤害甚至发生实验 室感染。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是保证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仪器管理文件 标准操作程序(SOP)
4-1.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 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本生灯,否则燃烧产生 的 热量会干扰气流并有可能损坏过滤器。允许使 用 微型电加热器,但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接种环。 2 在安全柜内的工作开始前或者结束后,安全 柜的风机应至少运行5min。 3 操作者不应反复移出和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 流。
二、人员防护
二、人员防护
1、进入实验室应穿防护服、工作时应带口罩和帽子等。 2、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接触污染容器要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前要进行气密 性检查,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接电话、开门或离开实验 室时摘除手套。 3、实验室内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工作鞋为舒适、防滑、不渗液体的平底 鞋,当从事可能漏出的操作时可穿防水鞋。 4、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8e794440227916888486d7ff.png)
实验室设计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主实验室,其他实验室和辅助用房组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依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危险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级。
本院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二级生物实验室操作概要: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病原体,可引起严重的疾病。
个人防护:实验室防护服,手套,眼睛,面部防护,必要时呼吸防护。
技术操作:按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规程操作,有进入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准入控制标识,有锐器防范,有必须的废物消毒处理和医疗监控措施,基准血清消毒,有生物安全手册。
二级生物实验室对布局,净化程序,分区管理都有一定的要求。
实验室一般分为清洁区,操作区,无菌区。
大致分为“三区二通道”,“三区一通道”,“单区单通道”。
实验室平面布局流向:洁净实验室设计要点:新风→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排风机实验室设计初稿:生物安全柜标本传递窗实验室室内要求:1.有洗拖池,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池,放置科室近门口处。
2.各种检验项目有独立操作台,科室内有分区。
3.实验区与办公区分开,实验室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4.实验室要有限制进入设施,出口有发光指示标志。
5.墙壁,天花板,地板要光滑且易于清洁,对液体要有防渗透,对实验室内用的化学试剂,消毒剂要有抗腐蚀性,地面防滑,不得设地毯的瓷砖。
6.实验操作台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7.科室内有二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
8.应就近设置洗眼和紧急喷淋装置,用于职业暴露的处理。
9.应有可靠充分的电力系统及紧急照明,为了一些设备的正常使用,应有备用发电机或UPS电源。
10.有通风要求,应安置风向向内的无回流通风系统。
11.建立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安全手册,职业暴露记录,严格各类标本管理,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标识系统。
12.有设备标识,设备性能记录,维护记录,损坏故障修理记录。
柯菊。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6c30e8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c.png)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e184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c.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一、实验室区域分隔清晰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清晰划分实验区、缓冲区、储藏区、办公区等,并标示明显,以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区和办公区应相对独立,并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卫生设施。
二、实验室内空间充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内,应设置足够的空间以安置实验设备、器材和资料,并满足实验操作所需。
同时,应设置适当的空间以供人员活动和物品传递。
三、实验室地面防水、防滑、防静电等处理符合要求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防滑、防水、防静电等材料,以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地面的吸水性和耐腐蚀性也应符合要求。
四、实验室门禁系统安全可靠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门禁系统,以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并且应严格限制进入实验区的物品。
五、实验室通风系统满足生物安全要求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应满足生物安全要求,包括高效过滤器、排风管道、排风阀等。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排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并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
六、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符合实验要求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能控制室内温湿度,以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室清洁卫生保持良好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以满足实验环境要求。
实验室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同时,实验室内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八、实验室消防设施完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完备的消防设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其它意外事故。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置紧急出口和疏散路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e9290f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2.png)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一种用于进行中度危险生物材料实验的设施,通常用于研究和测试对人类和动物有一定危害性的微生物。
BSL-2实验室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以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BSL-2实验室的基本特点、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BSL-2实验室通常用于研究引起轻度疾病的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这些微生物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性较低,但仍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
因此,BSL-2实验室在设计和操作上有一系列特殊要求。
首先,实验室必须具备特定的结构和设施,包括负压通风系统、密封的墙壁和地板、安全柜、自动灭菌设备等。
其次,实验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首先,实验人员需要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并穿戴好防护装备。
其次,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的传播,避免污染实验室环境。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需要对实验台面、设备和废弃物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另外,实验人员还需要定期接受健康监测,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
除了操作规程外,BSL-2实验室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要求,以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首先,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等。
其次,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实验室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对实验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防止微生物泄漏和传播。
总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是一种用于进行中度危险生物材料实验的重要设施,具有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装备,并定期接受健康监测。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d9f5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7.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面积要求标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种用于进行较为危险的生物实验的设施。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等领域,可以进行对人类、动物和植物健康产生一定威胁的生物试验。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其面积有一定的要求标准。
首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容纳各种实验所需的设备、操作台、储存物品、通道等。
一般来说,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这样的面积可以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操作,并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适应性。
其次,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包括不同的功能区域。
实验室通常需要设置洗手间、试剂室、操作台、中央工作区、存储区、通风区等。
这些区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支持实验操作,并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实验室的面积还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具备特殊的操作和防护设施,比如防护柜、换气系统、紫外线灯等。
这些设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以确保实验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与实验操作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如果实验涉及大量的生物材料或需要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那么实验室的面积要求会更高。
这是因为这些实验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操作,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的面积符合相关的要求。
总而言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面积要求标准是根据实验操作的需求和安全要求来确定的。
它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各种设备和操作,并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的面积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5bbcdb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1.png)
不污染环境。
样本的保存
02
微生物样本需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如低温、干燥等,以保持
其活性。
样本的处理
03
微生物样本在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相关规定,确保不会对环境和
人员造成危害。
实验室消毒与清洁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
清洁程序
制定详细的清洁程序,包括清洁时间、清洁方法、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等,以确保实验 室的卫生状况良好。
05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规与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 求》
0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04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审 批管理办法》
行业标准与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室内环境
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设施与装备
实验设施
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实验台、柜子、通风橱等设施,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安全装备
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生物安全柜、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以确保实验人 员的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防护
应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如 安装空气过滤器、使用防护服等,以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实验室的分级与比较
分级
根据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各级实验室对应不同的危险性 微生物和操作,其中BSL-2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实验室之一。
比较
与其他级别的实验室相比,BSL-2实验室具有较高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但相对而言,其危险性也 较低。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最基本的实验室,适用于一般性的微生物操作;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 验室则适用于高度危险性的微生物操作,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62c6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规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是一种中等风险的实验室环境,用于进行非致命性病原体的研究和实验。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实验中的生物污染,对于BSL-2实验室的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BSL-2实验室的操作规范。
1.实验室入口管理在实验室入口设置风淋室或换鞋盒,并配备工作服和防护用具。
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并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
进入实验室后,应及时关闭风淋室门或换鞋盒,避免外部的污染物进入实验室。
2.操作区域的划分在实验室内划分出不同的操作区域,如样品处理区域、培养区域、实验台等,并进行合理布置。
每个操作区域都应设置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要求,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
3.安全用具的使用在实验室中,必须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如生物安全柜、无菌传递窗等。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将感染性样品放入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滴剂。
另外,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的需要正确使用防护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4.废弃物处理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感染性废弃物应放入专用容器内,并进行有效的消毒,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5.个人卫生和健康监测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在实验期间,实验人员应定期洗手,并遵守相关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6.实验室消毒实验室在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
实验台面、设备仪器、生物安全柜等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体滞留。
以上规范只是BSL-2实验室操作规范的一部分,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的实验和研究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
在实验室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的合理性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基础。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总之,BSL-2实验室是进行中等风险实验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实验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实验中的生物污染和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d1ac8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c.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评价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用于进行一定程度上生物安全实验的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重组DNA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在进行实验室操作之前,对实验室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非常重要,以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要进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评价,首先需要对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1.微生物:二级生物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扩散和释放。
2.操作活动:实验室内进行的操作活动可能会产生危险源,如研磨、溶解、混合等。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注意可能产生的气溶胶、滴雾、飞溅等,这些可能会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
3.物质: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生物制剂等都属于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物质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致敏性等特点,需要在使用和储存时进行严格的管控和防范。
在识别了危险源之后,需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危险源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1.风险把控:评价危险源时,需要评估其对实验人员的潜在风险,包括接触、吸入、摄入等途径的风险。
评价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危险源的性质、浓度、用量等因素。
2.风险扩散:评价危险源还需要考虑其在实验室内的扩散情况。
评价时要考虑实验室内的通风情况、操作流程、安全设备等,以判断危险源是否存在扩散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在评价危险源的基础上,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包括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培训实验人员等。
通过对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可以有效地控制实验室内的风险,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同时,也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应急预案提供了依据。
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邀请专业的安全评价机构或专家对实验室进行评价。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为实验室提供针对性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和建议。
总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主要菌种及样本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主要菌种及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57fe29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4.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主要菌种及样本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是用于进行中度危险性的生物实验的实验室。
在这样的实验室中,涉及的主要菌种及样本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菌种及样本。
1.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疾病。
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对这些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实验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
2.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在实验室中,对这些细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抗药性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霉菌等在内的生物。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等。
这些真菌可以引起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曲霉病等。
对这些真菌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生长特性、致病机制等。
4.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在寄生细胞内进行繁殖。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常涉及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流感、乙肝、艾滋病等。
对这些病毒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发等。
在进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进行实验室消毒等。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具备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自闭式培养箱等,以保证菌种及样本的安全管理和操作。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涉及的主要菌种及样本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这些菌种及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等工作。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安全。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a8569d4914791711cc7917a6.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c54c67ae941ea76e59fa040e.png)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与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与技术条件,将生物实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与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就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与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1、洁净度:无要求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4、温度℃:18~275、相对湿度%:30~706、噪声dB(A):≤607、最低照度lx:300*上诉指标就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与装修要求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就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她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注意事项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2e74e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d.png)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注意事项在咱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科学研究可是风头无两,尤其是生物科学。
可是在实验室里搞科研可不是简单的“捏捏造型”,里面可藏着不少讲究,尤其是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今天就来聊聊那些不为人知的注意事项,让你在实验室里安全又快乐,绝对不会像个迷路的小鸭子。
1. 实验室环境1.1 清洁卫生首先,实验室的卫生可是头等大事。
就像咱们家里要常打扫,实验室也得天天保持清洁。
这可不是让你擦擦桌子那么简单,关键是要定期消毒,特别是那些常用的器具和台面。
记得用那些专门的消毒剂,像是漂白水、酒精啥的,别拿家里的洗洁精来糊弄。
搞得不干净,实验结果就像是做饭没加盐,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1.2 器材管理说到器材,这可是实验室的“主心骨”。
用完的器材一定要好好归位,不然下次找的时候,简直像是大海捞针。
还有那些一次性用品,别等到快用完的时候才想起来补货。
就像买菜,早买早安心,别到最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 个人防护2.1 穿戴装备来实验室,首先得把自己“武装”好。
防护服、手套、口罩,样样都不能少。
可别小看这些装备,穿上它们,简直是变身超级英雄,能把一切危险挡在外面。
想想,咱们在厨房做饭都得戴围裙,何况是在实验室搞科研呢?所以,装备要齐全,出门前可得先“照镜子”,确保自己准备妥当。
2.2 使用仪器用仪器时,可得当心。
每个仪器都有自己的脾气,搞不好就得出乱子。
就像开车,得先熟悉路况,才能放心上路。
在实验前,最好先阅读一下使用说明,搞清楚每个按钮的功能。
别等到关键时刻,像个无头苍蝇乱撞,那可就尴尬了。
3. 事故处理3.1 突发状况即便咱们再小心,有时候意外还是难免。
就像打游戏总会遇到“boss”,关键是要有应对的策略。
比如,万一有泄漏的情况发生,记得第一时间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千万别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扛”,这可不是英雄主义,而是自找麻烦。
3.2 应急预案实验室里应该有一套应急预案,类似于“火灾演习”那种。
大家平时得熟悉流程,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反应。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674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是一种高度密封且符合严格标准的实验室,用于进行对人、动物和环境有潜在危险的微生物的研究。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防止实验的物质泄漏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合适的建筑结构与布局: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必须具备高度的密封性,并且布局合理。
通常包括实验室区、无菌区、洗手间和更衣间等不同功能区域,以保障不同实验步骤之间的隔离和交叉感染的防护。
2.严格管理与操作规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的运行、监控和维护。
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必须严格执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3.适当的过滤和通风系统: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安装适当的过滤和通风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实验物质的传播能力。
这些系统能够过滤和清除实验物质,并将空气排放到外界。
实验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排放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有效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4.独立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有独立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以避免实验物质被污染和流入环境中。
供水系统必须提供适当的过滤和消毒措施,确保实验室内所使用的水源干净、无菌、安全可靠。
5.符合适当的生物安全标准: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遵守国家和国际相关的生物安全标准,包括实验室建设、设备选择和操作规程等方面。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面罩等,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6.安全设备和设施的完备性: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如安全柜、生物安全柜、实验室洗眼器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能够有效地防止实验物质泄漏和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7.科学的废弃物处置措施: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置措施。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如培养基、含有病原体的实验用具等,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防止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278a77714791711cc7917ce.png)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
一、门上有二级生物安全标识,冰箱上有禁放食物及饮料的标识,无害化处理桶上有4:100“84”消毒液标识并标有刻度,尿液收集桶上标有刻度,、各种仪器上有“生物危险”标识、有利器盒。
二、科室设备配置要求: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恒温箱、离心机、双目显微镜、紫外线消毒车、生化分析仪(部分乡镇)、空调、温湿度计、冰箱、冰箱温度计、高压消毒锅、加样器2把、有相关真空采血管。
三、相关登记要求:有相关设备使用维护登记、电脑维护登记、温湿度登记、冰箱温度登记、空气消毒登记、地面桌面消毒登记、紫外线灯管消毒登记、相关检验结果登记、血液分析仪校准质控登记、尿液分析仪校准质控登记、生理盐水镜检记录、恒温箱温度登记、科室自查记录登记、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医疗废弃物高压蒸汽消毒登记、
四、相关体系文件要求:
实验室工作制度;试剂管理程序;仪器管理程序;检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接收处理操作规程;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及处理程序;仪器使用维护制度;检验报告的审核发放制度;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管理制度;标本离心操作程序;恒温水浴箱操作规程;检验室接收标本程序;冰箱操
作规程;BC-2900血球仪标准操作规程;优利特180尿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SL-30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五、掌握检验室相关应知应会知识(熟练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操作,背熟白带常规分度标准,熟悉尿沉渣镜检操作及镜检情况),熟悉各种试剂开瓶后使用有效期并在试剂盒上注明开瓶日期。
注:相关资料在县指导站复印。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e05883b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4.png)
第二节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屏障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关防护屏障要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水平(BSL-2)实验室:一、警示标识1、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2、生物危害标识:标志底色为黄色,文字为黑色生物危险二级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3、化学品危险标识根据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状态,做以下标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品、腐蚀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护屏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配备初级物理防护屏障,它包括各级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初级防护屏障)。
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次级物理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
能产生传染物外溢、溅出和气溶胶的操作,包括离心、研磨、搅拌、强力震荡混合、超声波破碎、打开装有传染性材料的容器、动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动物和孵化卵的组织等,都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护设备。
三、设施和设备1、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在建筑中,实验室与一般区域隔离。
1.1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建筑物抗震能力八级,防鼠、防虫、防盗。
建筑物内实验室安装有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实验室门口处设有柜子,将个人服装与实验服分开放置。
实验室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有明显标识。
1.2 密闭性和内表面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洁、不积尘、不渗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地表面平整,防滑。
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可关闭;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1.3 空调每个实验室都安装有空调。
1.4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
1.5 可靠的电力供应。
冰箱配置有备用电源。
2、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2.1 防护服装2.2 防护手套2.3 生物安全柜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细菌分离、组织培养、鸡胚接种、动物体液的收取等,都应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二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二级](https://img.taocdn.com/s3/m/d682490480eb6294dc886c62.png)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二级生物安全二级(BSL—2)BSL—2与BSL—1类似,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的病源,与BSL—1的区别在于:(1)实验人员均同意过病源处理方面的专门培训,并由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指导;(2)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3)关于污染的锐器,要专门注意;(4)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过程。
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它物理遏制设备中进行。
以下的标准及专门操作、安全设备及设施和BSL—2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进行活体处理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空前脱手套。
3、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幸免产生溅出和气溶胶。
7、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源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台面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开释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点、州、联邦法规。
9、实施操纵昆虫和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发)二、专门操作:1、在开展有关传染病源工作时,实验室主任应禁止或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
一样情形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显现严峻后果的人员,不承诺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形的估量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负有最终责任。
2、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专门要求(如,通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
3、存在外源性病源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生物安全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致病能力和传染的危险程度等,将传染性微生物划分为4类;根据设备和技术条件,将生物实
验室也分为4级(一般称为P1、P2、P3、P4实验室),1级最低,4级最高。
P1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P2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P3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4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P2实验室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当于BSL-2实验室。
一、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BLS-2 实验室主要用于初级卫生服务、诊断和研究,其实验对象的危害等级为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具体定义为“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源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据此,待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对 BLS-2实验室规定了以下技术指标(静态):
1、洁净度:无要求
2、最小换气次数:可开窗通风
3、与室外方向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无要求
4、温度℃:18~27
5、相对湿度%:30~70
6、噪声dB(A):≤60
7、最低照度lx:300
*上诉指标是建立BLS-2实验室的最低要求,建设者可根据实际需要
适当提高相应指标,如洁净度、压差等。
二.建筑、结构和装修要求
现在BLS-2实验室大多数是在原有建筑物内进行改建,不同于新建的BLS-2实验室(国标中,要求新建BLS-2实验室宜离开公共场所一段距离),在与相邻其他房间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隔离问题。
所以在原有建筑物中改建BLS-2实验室,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共用建筑物中建BLS-2实验室,应设可自动关闭的带锁的门,必要时,可设立缓冲区域,如缓冲间等。
2 、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应有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并应有防虫纱窗。
(一般情况下,应有机械通风系统,否则,温湿度指标难以保证)。
3、应有防昆虫、鼠等动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
三.空调、通风和净化
为满足BLS-2 实验室温湿度要求,宜配备机械空调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可增设设计要求,如增设净化要求并按净化要求进行送回(排)风系统设计等。
这方面,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
如果涉及化学溶媒,感染性材料操作和动物实验,则应采用全排风系统。
2、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连接
I级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II级 A型排风比例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B1型排风比例70%,密闭连接。
B2型排风比例100%,密闭连接。
3 、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漏流(生物安全柜一般应置于室内气流最下游,即最远离送风口处)。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不能代替室内排风。
四.排水
含菌污水应经高温高压消毒或化学消毒后排放至市政污水排放公用系统。
五.电气设置
1、应设专用配电箱。
2、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3、应有可靠的接电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
4、实验室入口应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式灯光讯号显示。
5、应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六.消防
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七.应配备的工艺设备
1、生物安全柜
(1)产生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可使用I级生物安全柜。
(2)处理感性材料,应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
(3)处理化学致癌剂、放射性物质和挥发性溶媒,应使用Ⅱ-B级生物安全柜。
2、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柜。
3、洗眼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
*超净工作台不属于生物安全柜,不能用于生物安全操作。
BLS-2实验室是用于初步的生物安全实验,国标明确了相应要求。
建立BLS-2实验室应根据国标、在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建设目标,建立的实验室应该是安全的、经济的实验室。
P2级实验室一般规范
一、隔离的设备
1) 需设置生物安全操作装置(第一级或第二级),且要做定期检查。
2) 为了处理重组体,而使用容易产生气雾的磨碎机、冷冻干燥器、超音波细胞打碎机及离心机等仪器时,需把这些仪器放置在安全操作装置中。
但若机器已经有防止气雾外泄的装置,则不在此限。
3) 实验室需具备处理污染物及废弃物灭菌用之高压灭菌器。
二、实验实施要项
1) 进行实验时,需关闭实验室的门窗。
2) 每天实验结束之后一定要灭菌实验台及安全操作装置。
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
3) 与实验有关之生物材料之废弃物,在丢弃前需做灭菌处理。
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高压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
4) 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
5)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
6) 操作重组体时需戴手套以防污染,操作完毕后及离开实验室前需洗手。
7) 在所有的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例如,把烧热的接种用白金环及接种针插入培养基时,若发生大量气雾,就可能造成污染)。
亦应避免将吸管或针筒内之液体用力射出。
8) 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外漏的容器,并在实验室内密封之后,才可运出。
9) 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
10) 若有其它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
11) 实验室内,要穿着实验衣,离开前要脱掉。
12) 禁止对实验性质不了解的人进入实验室。
13) 实验进行中,要在实验室之入口,标示「P2级实验室」,并挂上「P2级实验进行中」的标示。
而且保存重组体之冰箱及冷冻库也要做同样的标示。
14) 实验室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15) 安全操作装置内的HEPA过滤器,在更换前、定期检查时及实验内容变更时,需密封安全操作装置,每立方公尺用10公克的甲醛熏蒸1小时,去除污染。
16) 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P1级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
17) 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规定之其它事项。
动物设施——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
全防护:
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见图1)。
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
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
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
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
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
循环使用。
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
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
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
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见第14 章)。
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
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
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
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
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
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
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
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
21、必须有洗手设施。
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
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
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