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道路与中国道路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
2017年第4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题,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拥有自信,才能成功。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这是党对历史的正确把握,也是来自人民的正确选择,更是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
一、“四个自信”的提出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学生的座谈中,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201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
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2016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33次集体学习。
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
“四个自信”的提出,基于中国到了一个需要自信的时代。
第一,坚持“四个自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四个自信指什么
四个自信指什么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主要内容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解读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自信
解读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进一步用自觉、创新、责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神圣使命,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一直坚定不移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延伸.其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来源于此.许多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我们的道路自信,来自这条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因此,我们亟需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道路,同样须坚持用马克思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自信源于自觉,自觉铸就自信。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自觉。
高度自觉铸就高度自信。
将高度自觉意识与强烈自信精神统一起来,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道路自觉铸就道路自信。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只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觉,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谈谈你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识与体会
谈谈你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识与体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我认为,坚定这四个自信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坚定对这条道路的自信,相信它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其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我们要坚定对这个理论体系的自信,相信它能够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第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它保障了人民的权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我们要坚定对这个制度的自信,相信它能够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
最后,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是指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我们要坚定对这个文化的自信,相信它能够
激励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发展的重要
基石。
只有坚定自信,才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的题
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的题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增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体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文旨在阐述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以期进一步提高全体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四个自信的含义与内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活。
三、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四个自信有助于全体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四个自信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影响力。
3.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四个自信有助于坚定全体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4.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四个自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四、四个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分别指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分别指党的xx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分别指什么,往下看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xx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xx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精神,进一步坚定这三种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随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新时期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顽强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来引领方向,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建设,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这是条新路、正路,主要体现在两个对比上。
一是不同于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实行改革开放,在探索中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绝不把改革变成“改向”,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是一例。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即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观点。
这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历史经验和人民意愿,探索出来的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道路自信意味着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我国发展创造了独特的模式。
理论自信体现在坚定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三、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
这一制度体系既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自信意味着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自信。
文化自信意味着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对我国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创新。
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思想汇报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思想汇报自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驱动个人和国家前进,让我们敢于面对挑战并勇往直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需要坚定自信,既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也要有对理论自信的坚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条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
在这一道路上,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我们始终坚定地走下去,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离不开我们对这条道路的坚定自信。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它注重实践,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发展。
我们要坚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真正属于我们的路。
同时,坚定理论自信也是十分重要的。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为我们提供前进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宝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并不意味着对外封闭和傲慢自大。
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科技成果。
我们要吸取外国的优点,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通过借鉴和吸收外部力量,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推进国家的发展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一、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90多年来,我们党勇敢承担起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同样也将不可逆转地书写社会主义中国生机勃勃,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明前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创新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论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习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首次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提出了四个自信的要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四个自信的内涵:一.坚持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和未来道路的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这是经由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正确道路,是党得以带领人民走向胜利,走向富强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理论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勇前行。
三.坚持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把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四.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前进道路的强烈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在学习和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坚定信心,理论自信则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根本指导,而且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努力实现中国梦。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实践,走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重要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和实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道路自信。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相信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确的,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持久地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道路自信让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对理论自信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前行的灯塔和指南针。
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国化发展有深刻的理论自信。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情况,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新应用。
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理论自信是我们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创新的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进行适应性创新。
只有拥有理论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三、坚定信心,不断学习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心并不断学习。
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及主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及主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包括:道路自信、改革开放、文化自信和全面依法治国。
1. 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信。
主要内容包括: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40年来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主要内容包括:
- 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
-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 应对全球化挑战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自信,也包括对当代中国文化的信心和自信。
主要内容包括:
- 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
- 推行精神文明建设
-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4.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实现国家治理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制为保障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 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
- 加强司法体制和司法独立
- 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法治化。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和信心,对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一、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党的道路自信,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
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富民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四个自信”的理解
“四个自信”阐明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在发展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和盲从,而是立足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有着浓厚中华文化传统国家的基本国情,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福利资本主义模式的另一种发展路径,并在多种发展模式的并存中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在我们眼前,仿佛伸手就能抓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这个梦想,也理应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与能力去实现它。相信只要我们始终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早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胜利的彼岸。
理论自信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勇前行。
一方面,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追溯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下接中国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探索的历史经验。它是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多方面的经验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具体历史实践,并由具体实践对其检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不容置疑。另一方面,理论自信来自于理论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即把成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解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解为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指中国人民对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基础之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首先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创立的一套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指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还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心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信心,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的弯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还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的自豪感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学习总结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的过程中,我深感其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探索和实践的结果,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
我们要坚定自信,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可行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其次,要加强对理论的学习与理解。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灯塔,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理论,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理论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不断服从于实际需要。
另外,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记住理论的要点,更要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只有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好理论知识。
此外,加强实践是提高理论水平的必由之路。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验证和检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最后,要通过交流与分享来加强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去钻研理论,而是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和他人的讨论和对话,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的思路和观点。
总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理论自信,是我们加强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关键。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服务。
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深刻理解“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毫不动摇”
60 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6月(下)咨政论坛收稿日期:2020-05-25贾国欣 娄玉(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 天津市 300451)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深刻理解“四个自信”,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毫不动摇、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对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理解“四个自信”,对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拧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毫不动摇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深刻理解道路自信,就要认识到: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历史的选择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我们党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摸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1. 引言1.1 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指中国人民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具有独特优势的,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信念和决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关键时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只有坚定自信,才能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 正文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时间。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经济滞后、社会落后等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合作。
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中国逐步明确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懈努力。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领导者和推动者。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武器。
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制定的,充分考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特 色 道 路 与 中 国道 路 自信
王 月 光
摘要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自信 与 中国现代化 进程 密切相 关 ,是 一百年 来 中国特 色道路 的必然结 果。一 百年 来 , 中国共 产党领 导人 民走 出三条 中国特 色道路 ,分 别是 : 中国新 民主 主 义革命 道路 ,以 农村 包围城 市为主要 特 色; 中国社会 主 义革命道路 ,以和 平赎 买民族 资本和农 业手 工业合 作化 为主要特 色; 中国社会 主 义建设 道路 ,以市场经 济 、多种 所有制 、逐 步扩 大民主、对 外开 放 为主要 特 色。 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道路是 实现现 代化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必 由之 路 ,这就是 中国的道路 自信 。道路 自信 是一个永无止境 的过程 ,需要 不断培育 。
过 渡 。
一 条中国特色 民主革命道路 。
重 要 的 是 , 中国 新 民主 主 义革 命 道 路是 中 国共 产 党领 导 中 国人 民独 立 自主 走 出来 的 。 中 国革 命 的 过 程 的 极 其 曲 折
二 、中 国特色 社会 主 义革 命 (改造 )道 路 、 1949年 ,中 国建立 的是新 民主主 义共 和 国, 向社 会主
后 , 世 界 进 入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时 代 , 中 国 进 入 新 民 主 主 义 论 》是马克 思主义 中 国化 的典范 ,是毛 泽东 思想开 始形成 的
革 命 阶 段 。 中 国 的新 民主 主 义 革命 是 无 产 阶级 领 导 的 、人 标志,是中 国共产党走 向成熟的里程碑 ,是中国必须走有 自己
老路 ,也不 走改旗 易帜 的邪路 ,保持 政治 定力 ,坚持 实干兴 命 的历史经 验和教 训 ,批 判和清 算 中共 党 内主观 主义特 别是
邦 ,始 终坚持和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 (p17)中 国特色 教 条主义 的错误 ,论证 马克 思主义 普遍真 理 同中国革命 具体
社会主 义道 路 自信与 中国现代 化进程 密切相 关 ,是一 百年来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道 理 。毛 泽 东 的 《实 践 论 》 , 既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关键词 :道路 自信 ;中国特 色新 民主主 义革命 道路 ;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建设道路
习 近 平 在 《决 胜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夺 取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错 误路 线 的影 响下 , 中国共产党 第二 次遭受 极大 的损 失 ,几
农 村建 立根据 地 ,开展 土地革命 ,建 立革命 武装 , 以农 村包 但是俄 国的资本家 不接受 这种 主张 ,毫不妥协 ,列 宁 的设想
围城 市 ,最 后夺 取全 国胜利 。但是 ,这条 正确道 路遭 到教条 落 空 了,苏联 只能采取暴 力手 段 ,没收资本 家 的工厂 。在 中
的 。中共实行 国共合 作政策 以后发 展很 快 ,但 是 ,1927年幼 义 过 渡 提 上 日程 , 从 此 进 入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经 过 三 年 经 稚 的 中共在 同国 民党右派 的斗 争中犯 了右倾 错误 ,放弃对 革 济 恢 复 , 1952年 底 , 中共 中央 提 出 了党 在 过 渡 时 期 的 总 路 线 命 领 导 权 的 掌 握 ,甚 至 压 制 工 农 运 动 , 取 消 土 地 革 命 ,放 弃 即 一 化 三 改 。 对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 无 产 阶 级 国 家 可 以 采 取 没
色社会 主义 伟大胜 利》 中说 : “全党 要更加 自觉地 增强道 路 乎 走 入 绝 境 。 1937年 毛 泽 东 在 抗 日军 政 大 学 讲 辩 证 法 唯 物
自信 、理论 自信 、制度 自信 、文化 自信 ,既不走 封 闭僵 化 的 论 ,写成 《实践论 》和 《矛盾 论》 ,从哲学 高度 总结 中国革
定 的 。 1840年 鸦 片 战 争 后 , 中 国 逐 渐 进 入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中,反 复强调矛盾 问题 的精髓 ,即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共
会 。 这 决 定 了 当 时 的 革 命 是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十 月 革 命 性和个 性、绝对 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原理 。 《实践论》和 《矛盾
民 大 众 的 、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 封 建 主 义 、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的 革 特色道路的论证 。1940年,的特 征 是无 产 阶 级牢 牢 掌 握革 命 领 导权 ,彻 底 完成 志 中 国共产 党对 中 国特 色新 民主主 义革命道 路 的探 索 已经 比 民主 革命 的任 务 ,并 及 时 实现 由新 民主 主 义 向社 会 主 义 的 较 成 熟 。 1949年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的 成 立 标 志 着 中 共 成 功 走 出
革 命武装 ,遭 受 了第 ~次重 大挫折 。1927年 后 ,以毛泽 东为 收的办 法 ,也可 以采取赎 买的办 法 ,把 资本家 手 中的生产 资
代 表 的共产党 人逐 渐探 索 出一 条符合 中 国实际 的道 路 ,即在 料 转 归 公 有 。 十 月 革 命 后 ,列 宁 曾提 出 对 资本 家 进 行 赎 买 ,
中 国特 色 道 路 的 必 然 结 果 。
义 的基本 原理 ,又深入 分析 中 国革命 的实 际 ,突出马 克思主
一 、 中国特 色 新 民主 主义 革命 道 路
义 的实践 性 ,提 出实践 第一 ,阐 明了认识和 实践 具体 的历史
中国 民主 主义革命 是极 有特色 的,这是 由国情和 时代 决 的 统 一 , 阐 明 了 实 事 求 是 的 思 想 路 线 。 毛 泽 东 在 《矛 盾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