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2除法的问题解决word教案(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问题解决第1课时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提出问题。
2.逐步引导学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与学生解释课程要点。
2.引出本课的主题: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学习新知1.分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巩固练习1.分组进行问题练习,每组先进行问题创设与提出,再逐步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5.作业布置1.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五、学情分析本次教学针对三年级下册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的数学知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际问题训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加法减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分步讲解、举例说明和分组练习等,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踊跃参与,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精神。
但在问题创设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表格教案+作业设计)
教学设计一、定向引入1.看图,提问题,并解答。
教师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每行有6个苹果,有4行。
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师:这位同学从分析已知信息入手,同样解决了问题。
3.比较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以上两种方法,是按两种思路来解决问题的,那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相同点:都能求出“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
不同点:第一种方法是先求每所学校有多少人,第二种方法是先求22所学校一共有多少列。
师:先求每所学校有多少人?(也就是先求出每份数),先求22所学校一共有多少列?(也就是先求出总份数)。
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条件也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可以先求出每份数,再乘总份数得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数得出总数。
三、检测反馈师:接下来我们开始练习。
第1题1.洪大伯种花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
如果每棵花菜重2kg,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请同学们做在作业本上,请按下暂停键。
师:都完成了吗?我们来听听一一同学的方法。
生1:方法一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花菜。
12×18=216(棵)再求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216×2=432(千克)答:这些花菜一共重432千克。
师:思路很清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们来听听月月同学是怎么做的。
生2:方法二先求一行花菜重多少千克。
2×12=24(千克)再求这些花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24×18=432(千克)答:这些花菜一共重432千克。
师:这种方法你们能明白吗?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师:第2题2.福利院买回15筐苹果,每筐重23千克。
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4元,买这些苹果一共要多少元?师:请孩子们用两种方法解决这道题,完成在作业本上,请按下暂停键。
第一单元 第8课时 问题解决(2)(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
教案标题:第一单元第8课时问题解决(2)——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解题思路。
3. 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在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时,要注意讲解的清晰性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 辅导资料:课后练习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例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问题解决第1课时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具备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究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考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在合作探究中发挥个人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问题1.引入问题:现在你家门口的商店促销一款胶囊玩具,两袋各售价5元,据称每袋里有一个小恐龙,能够原地变形,你们要买几袋这样的胶囊玩具,才有可能拥有两只不同的小恐龙呢?2.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才能知道是否有两只不同的小恐龙?2. 查找资料解决问题1.收集和了解相关知识,从课本和其他资源寻找相关经验、方法和策略。
2.学生自主学习,每组3-4人,共分成5组。
每组从不同的渠道查找资料,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讨论解决方案1.每组就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辩论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整合讨论结果,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4. 合作探究,寻找身边问题1.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清单,寻找身边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将每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报。
五、教师提示1.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角度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我创造性和想象力。
2.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能力。
3.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必备学习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问题解决第1课时问题解决(一)西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问题解决中的基本概念;•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粉笔,教材,复印件。
学生:课本、笔、本子。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知1.复习请同学们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了解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问题呢?2.引入通过呈现一组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
例如:张三的数学分数一直不太理想,如何才能提高数学成绩?二、问题解决的方法1.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和条件通过问问题,梳理出问题的关键点,明确目标和条件。
例如:提高数学成绩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需要多做哪些题目?2.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查找资料、借鉴思路,列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可以向老师请教如何学好数学,或者多参加数学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
3.实际操作,评估效果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性,评估效果。
例如:多练习数学题目,定期检查成绩提升情况。
三、课堂练习和反思1.练习请同学们以生活中的其他实例为例,完成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笔记。
2.反思请同学们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思考问题解决对于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1.确认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否正确;2.强调问题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课后作业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笔记,根据课堂练习回答问题。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达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3、例4、51页“课堂活动”第3题以及练习十的4-8题。
教学提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是对上节课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做的一个铺垫,因此相对在本单元教学比较重要。
依照小学三年级学生爽朗好学的心理,我主张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老师起引导的作用。
由于每个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把握熟练情形及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不同,估算时,必定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舞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说明估算的过程,要了解他人的算法,体会到同一个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明白其中的算理。
2. 在经历估算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现实情形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及方法。
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得估算的现实意义,逐步进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有时有两种思路,但学生潜意识中认为只有一个答案,也许会造成纷乱。
难点明白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与算理,能说明估算过程;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例3、例4教学课件学生预备:练习本、估算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创设情境,发觉信息,提出问题。
师:下面请看动画《猴子捞月亮》。
师:故事好玩吗?光好玩还不行,还要学会从中发觉有价值的信息,从图中你明白了哪些数学信息?师:依照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把捞到的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月亮?(生讨论交流)师: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设计意图:动画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爱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问题解决这一部分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假设我们有一个水果店,店里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水果。
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小朋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难点是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小朋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苹果、香蕉和橙子这三种水果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纸和笔,供学生们练习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水果店的情景,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个水果店的老板。
我会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水果店的老板,你应该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呢?”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问题解决”这个,然后画出三个水果的图片,旁边写上“平均分”的字样。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的过程,并给出答案。
答案:将水果分成三份,每个小朋友得到相同数量的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操作的机会。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的引入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在教案的讲解部分,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这包括明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这些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来解释这些步骤,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每一步的作用和意义。
三、练习环节的设计在教案的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解决。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 4.问题解决(共18张PPT)
You made my day!
=11×7
=77(m2)
答: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77m2。
课堂活动 1.量一量,算一算。 量出课桌面的长、宽,算出1张课桌面的面积。
我们全班的课桌面的 面积大约是多少?
2.剪一剪,算一算。 拿1张长12cm,宽5cm的长方形纸板,
剪下1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
(1)说一说,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 什么图形?
方法二: 15×8×7
=120×7 =840(kg)答:这块地可以收甘蔗840kg。
2 草坪中间有一条2m宽的小路,小路左边
是正方形,右边是长方形。
20m
7m
2m
(1)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0m
7m
2m
怎样确定正方形 我能看出正方形的边
的边长呢?
长正好是长方形的宽。
20m
7m
2m
正方形草坪的面积: 7×7=49(m2)
周长=15×4=60(米) 面积=15×15=225(平方米)
3.三年级4个班的教室共有8扇大小相同的门, 每扇门高2m,宽9dm。做这些门大约需要多 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2m=20dm
20×9×8=1440(平方分米) 答:做这些门大约需要1440平方分米的木板。
4.铺1m2的草坪要15元。铺一块长24m,宽4m 的长方形草坪要多少元?
(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2cm 5cm
12-5=7(cm) 7×5=35(c㎡)
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35cm2。
课后练习
1.有一块长方形的红薯地长18m,宽10m。 如果每平方米可收红薯8kg,这块地可收红薯 多少千克?
18×10×8=1440(千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4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4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
2.能够自主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例如:几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买3个苹果需要多少钱?3.能够发现和总结乘法的性质,例如: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乘法问题展开,包括了以下内容:1.乘法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2.学习如何列式计算乘法问题。
3.完成乘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探究乘法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例如:两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需要计算2个苹果的价格,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乘法符号来计算。
2. 认识乘法符号(10分钟)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自己完成几个乘法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乘法符号。
3. 列式计算乘法问题(20分钟)老师将一些具体的乘法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需要通过列式计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需要购买2个苹果,需要多少元?4. 习题练习(20分钟)老师将一些练习题分发给学生,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5. 探究乘法的性质(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乘法问题,来发现和总结乘法的性质,例如: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认识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学习了列式计算乘法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发现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性质。
五、课后练习1.练习册P3和P4页的习题。
2.根据所学乘法的性质,列式计算5×8×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三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
一位数的除法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定义;
2.能够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难点
1.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出示相关图表或用计算器展示一位数的除法来引导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通过例题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2.教师可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口算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口算完成课后习题;
2.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等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评价;
2.随时记录学生的发言、问题和表现等,及时进行反馈和汇总。
六、教学参考
1.《数学》(人教版);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育部发布)。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上-精选文档48页
30×8=240
30×6=180
笔算
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思路:一般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例5)——商中间有0(例6、例7)。 重点:探算法,理解算理。 难点:理解商中间商0的道理。 思想、经验、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教学:利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经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例6、例7突 出理解为什么中间商0。
是把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推广到范围更大的包 含这个对象的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积的变化规律的归纳概括。
问题解决
内容:利用两位数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难点:分析问题。 思想、经验、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考经验,推理的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四能。 教学:借助直观理解情境,自主分析寻找思路,交流展示促进理解,方法多样发
全册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长方形面积。
全册教学建议
情境:引出计算需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操作:面积计算公式探索,面积单位认识,旋转 平移。 观察:面积计算,面积单位,旋转平移。 想象:面积概念,面积计算方法,面积单位,旋 转平移。
第二部分 各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问题解决
内容:利用面积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找解
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难点:分析问题。 策略:借助直观理解情境,自主分析寻找
思路,交流展示促进理解,方法多 样发展创新。 思想、经验、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考经 验,推理的思想,逻辑思维能力, 四能。
探索规律
内容:数阵排列规律(例1)——数图结合 中的规律(例2)——数的排列规律 (例3)。
反思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例1 例12 3 4 × 12 268 134 160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问题解决》(作业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参赛作业设计模板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西师版年级及册次:三年级下册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问题解决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王竹鹃《问题解决》是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的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共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例一,第二课时教学例二。
为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针对这二课时分别设计了二课时作业。
作业设计紧扣重难点,层次清楚,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
这两课时的作业,第一课时是解决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稍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课时的作业解决的是生活当中与面积相关较复杂一点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使用时段作业内容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使用者预计时长预估难度系数课前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熟悉公式全体学生1分作业二1.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面积多少?2.正方形边长6厘米,面积多少?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全体学生2分作业三1.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48平方米=()平方分米3.1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复习面积单位换算全体学生1分发展性作业作业一1..学校会议室地面长15米,宽6米,如果给会议室铺地砖,铺地砖面积是多少?2.给正方形桌面铺桌布,桌面边长70厘米,桌布的面积至少是多少?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全体学生5分作业二1.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分析审题解决问题全体学生3分作业三1.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面积相等,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方形纸长是9厘米长方形纸宽是多少厘米?分析审题解决问题学优生3分课中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8米,宽10米,如果每平米可收菜8千克,这块地可收菜多少千克?分析审题解决问题全体学生3分作业二1.正方形花园有一边靠墙,边长是15米,花园面积是多少?至少要多少米长的篱笆才能把花园围起来?分析审题解决问题全体学生3分发展性作业作业一1陈大爷要养30头牛,如果按一头牛占4平方米计算,一个长12米、宽11米的长方形牛圈够用吗?拓展思维学优生4分课后基础性作业作业一1.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王大伯要给花圃施肥,平均每平方米浇2千克营养水,这个花圃一共要浇多少千克营养水?分析审题解决问题全体学生4分作业二1、一块长方形地,长12米,宽8米,每6平方米种一棵柚子树,如果每棵柚子树。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基本定义及含义;2.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3.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的基本定义及含义;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情景模拟法。
教学过程Step 1. 了解除法的概念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几份相等的部分的运算。
例如,12 ÷ 3 = 4,就是将12分成3份,每份为4。
Step 2. 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1.确定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2.了解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商即为所求的商数;3.练习不进位除法的计算方法;4.练习进位除法的计算方法。
Step 3.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1.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以下问题:1.阿姨买了24个蛋糕,要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蛋糕?2.班级里有32个同学,要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几个人?要求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再选出一部分同学上台演算。
3.2.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师可以出以下问题:1.支付宝的账号余额是1200元,绑定了4个银行卡,要平均分配余额,每个银行卡分多少钱?2.一家饭店每天能提供150份午餐,要分给15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的学生能分到几份午餐?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然后上台展示思路和解答。
教学评估及练习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随堂测验;2.实际问题解答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的解答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 3.2《除法解决问题》教案3 西师大版(2021学年)
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3.2《除法解决问题》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3.2《除法解决问题》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3.2《除法解决问题》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运用除法和其他所学知识解决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
能力目标:通过例题的探索、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想法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肯定很惊讶!今天怎么老师换了,首先老师先自我介绍,老师来自胜利小学,名叫朱应,你们就叫我朱老师就行,今天朱老师有幸走进你们的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
老师知道同学们每逢周末塘坝赶场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和家长一起赶场,不知道同学们赶场都干些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听刚才的回答很多同学都要买东西,同学们会算账吗?老师这儿有两道关于买东西的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帮忙算算好吗?二、复习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又是什么呢?生:四支钢笔共用28元,求平均每支钢笔多少元?师:这位同学回答真好!谁知道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28÷4=7(元)出示课件2一支钢笔7元,王老师带140元能买多少支这种钢笔?师:老师还是先找一个同学来说说,已知条件有哪些,问题又是什么?生:一支钢笔7元,王老师带140元,求王老师带140元能买多少支这种钢笔?师:谁知道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140÷7=20(元)师:刚才这位同学回答非常真好、真棒.要求王老师带140元能买多少支这种钢笔,就是看140元里有多少个7元,就要买多少支钢笔.请同学们再看下面一道解决问题,同刚才的两道题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生: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除法的问题解决4西师大版
2、一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说,师板书)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是怎样思考的?(加工时间,个数都不同无法比较,我们就求出两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就可以比较了,谁多,谁就加工得快)
请说说你们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45÷3=15(个)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5×5=75(个)
(李师傅5小时加工80个零件,如果能知道张师傅5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一比较就知道谁快了。于是我们用45÷3=15(个)求出张师傅一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15个,15×5=75(个)求出他5小时加工的个数75个,然后在比较谁快。
强调:你们的解决方法是用同样5小时时间内加工的个数来比较的。
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
同学们,就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时候,工人叔叔们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劳动着。(出示例1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听了两位叔叔的话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呢?
有两个叔叔正在工作;
我5小时加工了80个零件,我3小时加工了45个零件。
学生提数学问题。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要解决“谁加工得快?能直接判断吗?”该怎么办呢?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除法,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2.能口算除法;3.能应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2.能口算除法;3.能根据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1.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除法吗?(让学生回答)2.普及:除法是指将一个数按照另一个数的倍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方法。
讲解1.让学生简单回顾一下乘法,然后引出除法。
2.讲解除法的符号和使用方法。
–示例:6 ÷ 2 = 3,读作“6 除以 2 等于3”;–符号: ÷ 表示除法运算,被除数÷除数=商。
3.让学生通过画图和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进行口算训练。
4.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制定题目进行口算,加强练习效果。
–示例:18 ÷ 6 = ? ,10 ÷ 2 = ?,48 ÷ 4 = ?,27 ÷ 3 = ?等。
5.引导学生总结口算除法规律,如能够口算清除被除数后商的位数等,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进行小组计算比赛,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竞争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30个铅笔放6支进行尽可能公平分配,每人分几支?–餐厅一天卖出740份饭,每份饭10元,一天能收入多少钱?–每个学生共收到40个转运珠,班上共有8个人,实际每个人分得多少颗?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除法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并展示出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1.再次强调除法的重点、难点;2.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3.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后作业1.留下一些口算除法题目;2.思考并填写一些运算式,如18 ÷ ? = 6,? ÷ 4 = 8等。
板书设计除法运算 | ÷ | 被除数÷除数=商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掌握除法知识,培养求解实际问题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学生每人准备 20 根小棒、 20 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师生做拍手游戏。
[ 设计意图 ] 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摆一摆(1)第一行摆 2 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3 倍,第二行是多少?(2)第一行摆 2 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4 倍,第二行是多少?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 设计意图 ] :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新知1、要求学生用 4 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摆 2 个正方形,说一说第二行摆 2 个正方形用的根数里有几个一个正方形的根数。
2、(1)摆飞机,数一数用几个小棒摆出一架飞机?(2)指导学生摆飞机。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针对学生回报摆的结果),谁能根据你摆的飞机,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引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也就是他们摆的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
(4)如果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5)回报结果,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活动
教材78页1题
理解题意之后,请学生四人小组商量解决,谁能说一说你们的解决办法?
2、2题,学生读题后,小组合作完成,后反馈每组的设计方案。
学生讨论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帮助解决吗?
课堂练习
练习十五第一题
学生看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
反馈解题情况,全班评价。
独立完成后评讲。
小结:
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学生说解决的方法。
(1)
80÷5=16(个)
45÷3=15(个)
16>15
答:李师傅比张师傅加工得快。
(2)
45÷3=15(个)
15×5=75(个)
80>75
答:李师傅比张师傅加工快。
(3)………
3、都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两个加工零件个数的多少来确定谁加工快。
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
同学们,就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时候,工人叔叔们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劳动着。(出示例1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听了两位叔叔的话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呢?
有两个叔叔正在工作;
我5小时加工了80个零件,我3小时加工了45个零件。
学生提数学问题。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要解决“谁加工得快?能直接判断吗?”该怎么办呢?
(李师傅5小时加工80个零件,如果能知道张师傅5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一比较就知道谁快了。于是我们用45÷3=15(个)求出张师傅一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15个,15×5=75(个)求出他5小时加工的个数75个,然后在比较谁快。
解决方法吗?
四人小组商量一下,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并把你们的解题过程写下来。
2、一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说,师板书)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是怎样思考的?(加工时间,个数都不同无法比较,我们就求出两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就可以比较了,谁多,谁就加工得快)
请说说你们又是怎样思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