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27例误诊论文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论文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糖尿病30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过低血糖表现。
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患者给予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因其合并疾病而进行相关治疗,18例患者给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临床表现改善。
结论临床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认识,及时检测血糖,防止其发生发展。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老年;低血糖;原因;防治措施现今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龄老龄化社会,此类患者多有慢性疾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
此疾病现今曾高发的趋势。
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为此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其会对高龄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其他并发症。
故及时地给予患者处理非常重要,2009年2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3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过低血糖表现。
现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患者中13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65-82岁,患者疾病的病程为5-40年。
所有患者的诊断都符合who的标准。
均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患者因为出现了低血糖表现而来医院进行诊治。
所有患者中4例患者有感染的表现,5例患者为陈旧性脑卒中,8例患者有血脂异常表现,合并有神经病变的患者有6例,1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疾病,1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
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低血糖表现,其中14例患者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饥饿等临床表现。
昏迷5例,胸闷心慌7例,1例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3例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表现。
1.2 方法患者明确诊断之后均给予患者应用20-40ml的50%葡萄糖药物,之后可给予患者应用5%葡萄糖静点,对其血糖指标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反复表现时可给予其50%葡萄糖药物反复应用,以保证患者的血糖指标。
12例低血糖患者误诊论文
12例低血糖患者误诊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调查病人被误诊为低血糖时的特点。
方法:分析12例被误诊为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结果: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结论: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患者最容易被误诊。
关键词:低血糖,脑功能,脑血管意外【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97-02低血糖是指普通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小于4.0mml/l的现象。
但是只有血液里面葡萄糖浓度处于更小水平时,才会导致人体出现一些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为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如服用某些药物或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之后,以及人体当中某些基因突变,这些都可以引起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心慌、出虚汗、面色苍白等,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出现惊厥和昏迷等情况。
近些年来临床上低血糖病人的数量基数越来越大,甚至有些人病情很急,很重,常常被误诊,特别是交感神经和脑细胞缺糖型低血糖症病人很容易被误诊。
通过对2005年至2011年治疗的12例低血糖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这12例低血糖症患者当中,男8例,女4例,年龄从45岁至76岁,其中9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例病例长期酗酒,1例患者做过胃部切除手术,2例患者长期服用格列本脲,4例患者服用消渴丸,1例患者同时服用降糖药和消渴丸,1例患者注射胰岛素。
6例患者被误诊为大面积脑梗塞,4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干梗死,1例例患者误诊为脑出血,1例例患者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
误诊确定时间都在24h以内。
1.2 临床表现:昏迷9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精神症状2例,其中1例还伴有两侧瞳孔放大症状,癫痫1例。
锥体束征阳性6例,肌肉无力 6例,反复昏迷1例,2例意识恢复后仍有局灶性体征。
1.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2例患者血糖水平都很低,其中低于1.0mmol/ l的1例,1.02.0 mol / l的6例,2.12.8 mol / l的5例。
低血糖昏迷误诊误治分析
低血糖昏迷误诊误治分析低血糖昏迷是各种原因引起低血糖症的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急诊内科常见急症。
人脑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足够的持续的能量供应,而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低血糖脑病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使脑组织能量缺乏以及机体代偿性调节反应所引起的症候群[1];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
低血糖脑病是血糖浓度<2.8mmol/L(50 mg/d1),脑部葡萄糖储量耗尽时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可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1]。
由于糖尿病病人不规范用药或因特殊情况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使低血糖脑病的发生率增多。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急诊初诊误诊的30例老年低血糖脑病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76岁。
其中1例否认有糖尿病病史,根据WHO标准诊断为1型糖尿病2例,余28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史半年~15年以上,所有病例在发生低血糖反应前均使用降糖药,其中4例服消渴丸,7例服达美康,2例服美吡达,3例服药诺和龙,13例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1例静脉注射喹诺酮类抗炎药。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1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者9例,有脑梗塞病史者10例。
发病前有未进食者2例,腹泻者7例,饮酒2例,呕吐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者2例。
1.2 血糖水平:发病时血糖水平0.8~1.9mmol/L11例,2.0~2.8mmol/L16例。
2.8~3.8mmol/L3例,平均2.40mmol/L。
1.3 临床表现:患者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2例,表现为幻觉、躁动、行为异常、不配合治疗或淡漠,反应迟钝;呈昏迷状,伴大汗淋漓、四肢湿冷9例;伴抽搐、烦躁6例;伴肢体肌张力异常4例;伴双侧肢体瘫痪2例;伴Babinskin征阳性4例;伴言语错乱,失语2例。
低血糖症误诊探讨
低血糖症误诊探讨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探讨低血糖症的误诊原因,为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误诊17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体征、确诊方法、误诊疾病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低血糖症因与某些常见病或共存病症状相似、表现不典型而误诊。
医生询问病史、查体不全面、习惯性思维、未充分利用辅助检查,等确诊时,病情已十分严重。
结论低血糖症误诊率高。
提高对低血糖症的认识和警惕性,综合分析病史,详细地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低血糖症;诊断;误诊作者单位:255311 山东省生建八三厂医院低血糖症是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症,在临床中并非罕见,因其表现多样,个体差异较大,极易误诊。
有了正确的诊断,才能及早进行正确治疗,这是治愈低血糖症的关键。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力求准确,避免误诊。
为提高临床医生对低血糖症的认识,减少误诊。
现将近8年来收治的17例低血糖症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男13例,女4例,年龄18~58岁,平均47.3岁。
原发病:2型糖尿病11例,特发功能性低血糖4例,肝源性糖尿病1例,高血压1例。
1.2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依据Whipple三联征确定,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者,易于识别。
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者易误诊为神经症、精神病、癫痫或脑血管意外等。
1.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8例,出汗11例,心悸9例,抽搐4例,呼吸浅表,四肢厥冷,手足麻木,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牙关紧闭,颈部抵挡2例,饥饿,神志萎靡,入睡感,呕吐,纳差,烦躁,气促,面色苍白,休克胸腹部不适和原发病各1例,精神异常、胸闷、恶心、呕吐白沫各3例。
2结果2.1误诊情况误诊疾病:癫痫、神经症3例,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危象各2例,癔病、心脏病各1例,漏诊2例。
2.2治疗情况17例病例治疗初因误诊而使病情加重,后经过仔细查体和血糖测定确诊为低血糖症.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无1例死亡。
3讨论3.1原因分析经对本文资料归类分析,误诊原因多种多样,大体可归为以下几类。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6例临床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急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临床分析,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一、患者基本情况我们对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这些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在30岁到65岁之间。
有16例患者在发病前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另外10例患者是新发现的糖尿病。
二、诱发因素分析在这26例病例中,我们发现造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不当:有的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饮食量和食物种类,导致血糖快速下降,从而引发低血糖昏迷。
2. 运动不当:有的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及时监测血糖水平,或者不合理地处理运动前后的饮食和胰岛素注射,导致血糖水平过低而发生低血糖昏迷。
3. 胰岛素注射不当:有的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出现了用量过大或者注射方式不正确的情况,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引发了低血糖昏迷。
4. 其他诱因:还有一些患者在发病前有感染、药物应用、精神紧张等情况,也都可能是低血糖昏迷的诱因。
三、临床表现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主要包括出汗、心慌、颤抖、饥饿感、乏力、精神异常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例还会出现瞳孔散大、抽搐、昏迷等较为严重的表现。
四、救治过程在对这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口服葡萄糖、静脉输液、注射葡萄糖、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我们成功挽救了这26例患者的生命,并且对其后续的糖尿病管理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指导和帮助。
五、经验总结通过对这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1.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及时监测血糖等,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低血糖症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28例分析
低血糖症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28例分析关键词:脑血管病误诊低血糖症2004~2007年低血糖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51~80岁,平均68。
2岁。
其中应用胰岛素治疗17例,口服降糖药物11例,发病前均有明确的诱因,饮食不当、饮酒,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纳差或进食减少,而未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临床表现:起病急,时间0。
5~8小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其中烦躁不安、谵语3例,昏迷12例,一侧肢体瘫痪12例,行为异常1例,所有病例均无头痛呕吐,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辅助检查:发病后24~48小时头颅CT检查,正常19例,脑萎缩4例,陈旧性脑梗死5例;急查血生化、电解质正常;血浆渗透压<300mmol、L,血糖0。
8~2、8mmol、L,尿酮体尿糖均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9例,心肌供血不足11例。
治疗方法:明确低血糖反复发作予以5%~10%葡萄糖静滴,每隔2小时复查血糖1次,使血糖控制在8~10mmol、L,观察1~3天。
结果痊愈26例,智能障碍1例,死亡1例。
留有智能障碍者考虑为发现低血糖时间较晚,损伤的脑细胞成不可逆性损害所致。
死亡的1例为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
讨论病因及发病机制: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首先考虑降糖药物过量引起;降血糖药物在体内代谢个体异大,并与机体肝肾功能有关,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因肾功能减退降糖药物排泄减少至血中浓度增高,在常剂量或小剂量或小剂量时,也可导致低血糖,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如优降糖t1、2长,作用持久,产生低血糖症持续时间长;因其他疾病应用扑热息痛、心得安、保泰松、酚妥拉明、异烟肼等与糖代谢有关的药物。
低血糖可直接造成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致弥散功能缺失。
低血糖病发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不详,可能为:①脑组织中几乎无葡萄糖的储备,低血糖时首先影响脑组织能量代谢,加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已有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血管病变,这使血液循环不畅的部位更易受累,而表现为各种局灶神经病变的病症和体征。
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为神经科急症32例分析
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为神经科急症32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
方法对2006-2008年32例误诊为神经科急症的老年低血糖症患者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老年人低血糖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
结论老年人低血糖症易发生,且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老年患者常因年老衰弱,意识能力差,而无出汗、饥饿、心悸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直至病情进展加重,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易被误诊为神经科急症。
我院神经科自2006-2008年收治老年低血糖症患者32例,现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2~84岁,平均71.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6例,无糖尿病史者6例,伴高血压22例,肝肾功能不全4例,由脑梗塞史11例,抑郁、焦虑史5例,嗜酒3例。
1.2 临床表现突发昏迷22例,抽搐6例,四肢瘫4例,精神异常3例。
发病时血糖2.2~2.8 mmol/L6例,<2.2 mmol/L26例。
2 结果痊愈28例,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
3 讨论3.1 低血糖症的病理生理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来自葡萄糖,脑不能储存或产生糖,只能靠即时获得糖供给来维持功能和存活。
血糖下降至2.8~3.0 mmol/L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升糖激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血糖下降至2.5~2.8 mmol/L时,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波及皮质下中枢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最后累及延髓;低血糖纠正后,按上述顺序逆向恢复[1]。
3.2 低血糖症的临床分类低血糖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其发作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类[2]。
3.2.1 空腹低血糖空腹低血糖主要见于内分泌异常(胰岛素或胰岛素类物质升高及生长激素缺乏和皮质醇缺乏的疾病,如胰岛细胞瘤、类癌、垂体前叶功能减低、Addison病),严重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晚期,心力衰竭时的肝充血等),代谢性酶缺乏(Ⅰ、Ⅲ、Ⅵ、Ⅸ型糖原沉着症,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等),婴儿酮症低血糖,严重营养不良,妊娠后期等和胰岛素自身免疫性抗体形成等。
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30例误诊分析
者在短 时间内症状体 征消失 , 符合低血糖诊 断标准 : 1 低血 ()
糖 症状 ;2 发 作 时 血 糖 <2 8m o L ( ) 糖 后 低 血 糖 症 () . m l ; 3 供 / 状 迅速 缓解 J据 此 “ 尿 病 性 低 血 糖 ” 断 明确 。 , 糖 诊
6月 , 共收治糖尿病患者 2 4例 , 中老年糖尿病 7 0 其 5例 , 初诊
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3 0例 , 回顾 性 分 析 如 下 。 现
1 资料 与 方 法
主要靠 葡萄糖 , 神经 细胞 自身糖原 储 备有 限 , 依靠 血糖 来 需
供应 。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3 0例 中 , 2 例 , 9例 ; 男 1 女 年龄 6 8 0~ 4
例, 首次发病 8例 , 病程 2—2 0年; 伴高 血压 1 8例 , 高脂血症 1 0例 , 冠心病 1 , 梗死 8例 , 0例 脑 肾功能不 全 2例。除 2例 糖尿病患者使 用胰 岛素外 , 其余病例单独 或联合使 用磺脲类
( 降 糖 、 渴 丸 、 美 康 、 吡 达 等 ) 双 胍 类 ( 糖 灵 、 甲 优 消 达 美 、 降 二
3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m lL2 . 55m o / 5例 , 5m o L2例 。 > m l /
障碍及肢体瘫痪 的症 状及体 征 , 急性 脑血 管病表 现类 似 , 与
但头颅 C T结 果 不 予支 持 , 明 显 低 血 糖 , 补 糖 后 大 部 分 患 有 经
14 治疗 .
所有病例确诊后 给予 5 %葡 萄糖 2 6 l 0 0~ 0m 静
安俊梅
【 摘要】 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性低血糖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 3 0例初诊误诊 为急性 腩血管病 的老年糖 初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3 O例血糖 <2 8m l符合低血糖诊 断标 准, . mo, 经供
糖尿病低血糖症26例误诊分析
周围神经病变 1 2例 。糖 尿 病 肾病 8例 , 5 . , 系误 诊 的常 见 原 因 。 38 此 % 视 网 膜 病 变 各 5例 , 心 病 1 冠 2例 , 血 高
2 讨 论
迷 。酒 精 性 低 血 糖 症 亦 应 引起 临 床 医生 的 重 视 , 以 空 腹 酗 酒 , 内糖 原 储 备 耗 尤 体
低 血 糖症 表 现 多 种 多 样 , 特 异 性 , 竭 , 果 糖 原 异 生 减 少 , 致 低 血 糖 。临 无 结 导
月 ~ 0 6年 5月 共 收 治 糖 尿 病 低 血 糖 症 低 血 糖 对 机 体 的 影 响 以 神 经 系 统 为 主 , 床 与 急 性 酒 精 中 毒难 以鉴 别 。 20 2 8例 。 中 2 例 误诊 为 其 他 疾 病 , 诊 1 其 6 误
率 为 1. 1 %。现 将 误 诊 情 况 报 道 如 下 : 9 1 临 床 资 料
一
般 有 交 感 神 经 过 度 兴 奋 和 中 枢 神 经 功
部 分 糖 尿 病 人 肝 肾功 能 受 损 ,对 药
能 不 全 两 大 类 ,但 部 分 糖 尿 病 患 者 发 生 物 降 解 、 泄 功 能 下 降 , 使 用 磺 脲 类 药 排 在
低 血 糖 时 往 往 缺 乏 典 型 的交 感 神 经 兴 奋 物 。 别 是 优 降 糖 时 易 出 现 低 血 糖 , 降 特 优 本组 2 6例 ,男 1 性 增 高表 现 . 别 是 老 年 患 者 , 者植 物 糖 降 糖 作 用 强 , 衰 期 长 , 血 糖 容 易 反 6 特 或 半 低
低血糖症27例误诊分析
低血糖症27例误诊分析摘要总结27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低血糖症误诊分析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1]。
总结我院2004~2009年收治27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32~86岁,平均62.6岁。
均为糖尿病患者,病程为1~22年。
1例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6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3例,冠心病11例,脑梗死8例,高血压病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发病前2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为6~42U/日,平均22U/日。
5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其中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临床表现:头晕、心慌、憋闷6例,意识障碍、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障碍10例,精神病样发作、狂躁、易怒3例,癫痫样发作1例,视物模糊、多汗2例,反映迟钝、困倦5例。
误诊疾病:脑梗死9例,颠痫1例,精神分裂症3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10例,低钙血症、更年期综合征各1例,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2例。
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本组27例患者入院后血糖检查结果为 1.6~2.9mmol/L。
需排除是真性低血糖还是相对性低血糖,后者血糖在正常范围,只是因血糖下降过快,下降幅度过大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低血糖症状,两者治疗方法不一样。
鉴别方法即及时检测血糖的水平[2]。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即刻给予50%葡萄糖40~80ml静脉推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或予以静滴葡萄糖等处理,监测血糖,将血糖维持在5~8mmol/L左右。
治疗结果:本组27例,26例症状恢复,1例死亡,原因为老年病人,合并症多,且诊断不够及时。
讨论多数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中枢通过迅速增加肾上腺能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肾上腺素释放来调节血糖水平,并对潜在缺糖作出有效反应。
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包括促进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
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28例老年低血糖症误诊分析
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28例老年低血糖症误诊分析目的分析伴有脑功能障碍的低血糖症的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
方法观察28例低血糖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血糖水平。
结果低血糖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脑卒中极为相似,易导致误诊。
28例均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收入院,血糖0.9~2.6 mmol/L。
患者一旦证实为低血糖,及时纠正后所有患者都在治疗之后10 min~4 h中临床表现消失,患者的血糖情况正常,无一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有脑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考虑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应常规测血糖,做到早期诊断、早治疗,减少致残及死亡。
标签:误诊;神经系统损害;糖尿病;低血糖症低血糖可因为众多原因所引起,其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并发症,血糖低于2.8 mmol/L时可以诊断为低血糖。
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症状兴奋的临床表现。
高龄患者出现的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具有典型性,其表现为患者的脑组织受到损伤的表现,此疾病易于被误诊,误诊为脑卒中等疾病。
2005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低血糖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被误诊为脑卒中,现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10例患者为女性,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60~85岁,中位为73岁。
所有患者都有此疾病的疾病史,患者的病程为2~21年,均进行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其中注射胰岛素12例,口服格列齐特加二甲双胍8例,格列苯脲3例,格列齐特5例。
就诊前有腹泻者6例,进食不佳者22例。
1.2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其中昏迷6例,嗜睡12例,反应迟钝、表情淡漠3例,烦躁等精神症状者4例,抽搐3例,病理征阳性5例。
1.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都进行CT、心电图、血、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酮体、血糖等相关检查。
所有患者的血糖数值为0.9 mmol/L~2.6 mmol/L。
低血糖症误诊42例临床研究
低血糖症误诊42例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研究低血糖症易误诊的疾病及误诊的根本原因,降低误诊率。
方法观察先被误诊后最终诊断为低血糖症的患者42例的临床表现。
总结低血糖症的病因及误诊的原因。
结果42例低血糖症患者先误诊为脑血管意外11例,酒精中毒4例,输液反应7例,心绞痛6例,肝炎2例,糖尿病酸中毒6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4例,癫痫2例。
结论患者急诊出现精神症状时要把检查血糖作为常规检查,避免习惯性思维误诊为其他疾病。
标签:低血糖症;误诊低血糖症是指与血葡萄糖水平异常降低相关的一组症状。
有典型症状时,通常以血浆葡萄糖水平<2.78 mmol/L作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及早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一旦早期确诊一般预后良好,若延误治疗,可致灰质部分的脑细胞变性和点状坏死。
低血糖长时间没有纠正就会出现大面积脑细胞坏死,致脑萎缩和痴呆。
严重可导致死亡。
低血糖症的所有临床表现都不是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都和其他疾病有着相似的表现,特别是患者本身有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急诊发病时,首诊医师没有排除低血糖症的意识,习惯性按原发病治疗往往会延误病情。
本文选取了本院2006年1月~2014年5月内科住院及门诊急诊的先误诊后最终诊断为低血糖症的患者42例,并分析之,提高同仁的重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
年龄23~71岁,平均48岁。
其中,高血压病患者16例,有6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8例,慢性肝炎患者2例。
慢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4例,有过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例。
既往史无重大疾病8例。
饮酒后不适就诊4例,急性胃肠炎6例。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头晕,全身乏力,出冷汗,心悸,烦躁尚神志清楚能表达患者24例,神志混乱,浅昏迷或嗜睡11例,神志不清,可有病理刺激征阳性5例。
癫痫样发作2例。
发作时间20min~2d。
1.3辅助检查患者神志不清患者均做头部CT检查,有6例为陈旧性脑梗塞,4例腔隙性梗死,胸部不适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6例示心肌缺血。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28例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28例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被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低血糖昏迷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共2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
结果对患者进行头颅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发现,28例患者中有9例检查出不同程度的脑部梗死病灶,而其余患者均未显示有梗死病灶。
在入院时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均低,给予50%葡萄糖静脉推注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消失,30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老年人低血糖昏迷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局部病灶,且经过头颅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显示无出血病灶,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
在临床诊断上,对于突然昏迷的患者要向其家属仔细地询问疾病史,及时检测血糖,防止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标签: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误诊;急性脑梗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达20%以上。
由于老年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常常因为未能及时地检测血糖、盲目地使用降糖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1]。
低血糖发作时一般会出现头晕、乏力、昏迷等症状,且对其进行头颅CT检查时不会出现出血病灶,导致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
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共28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共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5~82岁,平均(67.5±1.2)岁。
所有患者均具有糖尿病史,长期使用降糖药,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6例。
所有患者发病均为急性,昏迷前伴有头晕症状者13例,抽搐症状者7例,乏力与失语症状者9例。
所有患者均最初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在发病24 h内进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发现,共9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脑部梗死病灶,但是梗死病灶与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不相吻合,其余患者均无梗死病灶。
低血糖症28例误诊及分析
低血糖症28例误诊及分析张凤菊;陈洪芹【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3例出现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5例心前区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4例躁动易怒、幻觉、肌肉痉挛;2例为癫痫样发作;2例意识障碍、肌肉震颤、间歇抽搐;1例有肝癌史伴头晕、恶心、步态不稳;1例频繁恶心、呕吐,继之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3例,冠心病5例,酒精中毒性脑病4例,癫痫发作2例,肺性脑病2例,肝癌脑转移1例,电解质紊乱1例.误诊28例占同期收治低血糖的43.75%.入院后按照误诊疾病治疗1 h无效,急查血糖0.6~2.5 mmol/L而确诊.经补充葡萄糖等处理,27例在5~120 min内症状缓解,1例反复发生低血糖,1个月后死亡.结论提高对低血糖多样化表现的认识,对以精神神经症状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查血糖以及早确诊,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1(024)007【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低血糖症;误诊;脑血管意外;心绞痛;肺性脑病【作者】张凤菊;陈洪芹【作者单位】274100,山东,定陶,定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74400,山东,曹县,曹县磐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3低血糖症是一种由某些病理性、生理性或医源性因素致血糖低于2.8 mmol/L的异常生化状态,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
临床表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及脑功能障碍最为突出,由于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或被发现时已昏迷不醒,易误诊而造成严重后果。
我院2008年8月~2010年6月收治64例低血糖,初诊误诊28例,误诊率为43.75%。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2~76岁。
有糖尿病史27例,皮下注射胰岛素20例,口服格列本脲5例,口服消渴丸2例;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史1例。
一个被误诊为精神病的低血糖病例
一个被误诊为精神病的低血糖病例我是一名内分泌科医生。
我的诊室与精神病科的诊室在同一层楼内。
2008年8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诊室值班。
由于当天是周末,而且已经临近下班,因此没有什么患者。
就在我准备下班时,精神病科的诊室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这种现象在精神病科十分常见,我也没太在意。
谁知这种吵闹声越来越大,我甚至从中听到了叫骂声。
于是,我走出诊室,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走出诊室后我惊讶地发现,整层楼的医生几乎都走出了自己的诊室,围在精神科诊室的周围,几个男医生正在奋力地按着一位老人。
这名老人不停地挣扎,嘴中还不停地叫骂。
几个好像老人家属的人也在帮助医生控制老人的情绪。
经过打听我才知道,这个老人在一小时前由家人送来我院。
我院精神科门诊的赵医生刚要询问老人的情况,其病情就突然发作,不仅掀翻了诊室的桌子,还打了赵医生一拳。
精神科的其他医生和老人家属见状,连忙上来拉开老人。
谁知老人见人就打,连他的家人也不放过。
无奈之下,精神科的医生只好喊来几个其他科的男医生,一起将老人按住。
我走进精神科的诊室,看见诊室里乱成一团。
赵医生正在嘱咐护士给老人注射镇静剂。
我向赵医生询问这个老人的具体情况,赵医生说他也不清楚,刚才只问了几句话老人就开始发病,他初步判断其患的可能是躁狂症。
说话间,护士已经为老人注射了镇静剂,老人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赵医生连忙将老人的儿子叫进诊室,向他询问有关老人的情况。
原来,这个老人今年70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
一个月前,老人突然出现了沉默寡言、精神不振等症状。
开始时家人也没太在意,但很快,老人就出现了呼之不应、发呆、失忆、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家人连忙带他去附近的一家县医院进行检查。
县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初步判断老人得的是血管性痴呆(老年痴呆),并给老人使用了扩张脑血管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在用药后,老人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于是就出院了。
谁知出院仅三天,老人的病情就再次发作,而且出现了烦躁不安、骂人、摔打东西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症27例误诊分析
摘要总结27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低血糖症误诊分析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1]。
总结我院2004~2009年收治27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32~86岁,平均62.6岁。
均为糖尿病患者,病程为1~22年。
1例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6例。
合并糖尿病肾病3例,冠心病11例,脑梗死8例,高血压病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发病前2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为6~42u/日,平均22u/日。
5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其中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临床表现:头晕、心慌、憋闷6例,意识障碍、单侧或双侧肢体活动障碍10例,精神病样发作、狂躁、易怒3例,癫痫样发作1例,视物模糊、多汗2例,反映迟钝、困倦5例。
误诊疾病:脑梗死9例,颠痫1例,精神分裂症3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10例,低钙血症、更年期综合征各1例,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2例。
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本组27例患者入院后血糖检查结果为1.6~2.9mmol/l。
需排除是真性低血糖还是相对性低血糖,后者血
糖在正常范围,只是因血糖下降过快,下降幅度过大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低血糖症状,两者治疗方法不一样。
鉴别方法即及时检测血糖的水平[2]。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即刻给予50%葡萄糖40~80ml 静脉推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或予以静滴葡萄糖等处理,监测血糖,将血糖维持在5~8mmol/l左右。
治疗结果:本组27例,26例症状恢复,1例死亡,原因为老年病人,合并症多,且诊断不够及时。
讨论
多数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中枢通过迅速增加肾上腺能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肾上腺素释放来调节血糖水平,并对潜在缺糖作出有效反应。
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包括促进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
肝糖输出增多,非神经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
低血糖急性反应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和胰高血糖素起关键作用,而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分泌反应较迟,作用较小,但这些激素长期缺乏可损害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向调节作用。
如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血糖缺乏,则高级中枢功能降低,以减少脑组织对能量需求。
若意识丧失的低血糖病人未立即治疗,可导致癫痫发作及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3.0mmol/l,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
可因多种病因引起,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和体征常为非特异性表现。
通常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者,易于识别,但以脑缺糖而表现为脑功能障碍为主者,可误诊为精神病、神经疾患或脑血管意外等[3]。
其对大脑的
损害程度与低血糖程度、持续时间和动脉硬化的程度有关[4]。
如果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则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然后发展为脑功能障碍;如果血糖下降缓慢则可只表现为脑功能障碍,甚至表现为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
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老年人感知迟钝,肾上腺素等对抗激素的反应减退,特别是因伴有神经病变。
②糖尿病患者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急于求成;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饮食不注意是造成低血糖反应的最主要原因。
③病人机体调节能力差,合并症多,多伴有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降糖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易引起药物体内蓄积,引发低血糖反应[5]。
④文化程度低,缺乏糖尿病有关知识,空腹或剧烈运动。
⑤医源性原因。
对糖尿病诊断不严格,仅根据一两次血糖的升高,就应用降糖药物;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等延缓降糖药物排泄或增强降糖作用的药物[6]。
误诊原因:①起病急,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准确表达,采集病史有一定困难。
②低血糖症状有时不典型,临床医师缺乏警惕性,病史问诊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③诊断思维局限,鉴别诊断不充分,对临床资料缺乏全面综合分析,孤立的看待某一症状或检查,结果必然误诊。
④血糖未作为老年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也是误诊的原因之一。
⑤医源性用药不合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体会:①加强学习,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②临床
医师在问诊、体检时应认真负责,对老年患者建议常规检查血糖,血糖控制达标范围适当放宽。
③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制作糖尿病提示卡并随身携带。
指导患者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尤其避免空腹或剧烈运动。
④对老年患者,家属应在生活起居方面多照顾,及时早期发现患病先兆。
⑤合理用药,了解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使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合并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⑥推广血糖仪的应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随时注意监测血糖。
⑦老年人或慢性低血糖病人的血糖虽降至2.5mmol/l以下,但仍可无临床表现。
故低血糖的诊断不能仅依赖1次血糖的检测,应注意复查及结合患者既往血糖水平。
一旦确诊为低血糖,立即快速补充葡萄糖及相应的内科治疗。
参考文献
1 俞茂华.低血糖症[a].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上册[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9-986.
2 迟家敏,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3版.
3 田立华,刘德先,等.低血糖性偏瘫6例报告.山东医
药,2006,46(13):6.
4 欧阳存.低血糖脑病误诊分析.内科急危重杂志,1997,3(1):186.
5 李萍,闫乐京.貌似急性脑出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16例分析[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0,33(1):60-61.
6 孙守金.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15例分析[j].临床荟
萃,1995,10(17):7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