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ui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
9、教育目的——广义上,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上,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相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课程目标及其规定性——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规定性为:1.时限性2.具体性3.预测性4.操作性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教育学 名词解释大全
1、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2、教育媒介:指建构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于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4、社会抑制:也称作社会干扰,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5、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法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集体目标和范围。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6、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7、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8、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9、教学评价:是指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0、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11、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12、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1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素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濡耳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教育方法。
14,、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常用的认知策略主要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
2. 教学设计:规划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设定教学目标、露出课程框架、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等。
3. 教学方法:指用于开展教育活动的技巧和方式,包括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4. 学习者:指参与学习活动的个体,如学生、学者等。
5. 学习理论:研究学习过程及其机制的学术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6. 教育评估:评估教育活动、教育成果和教育质量的过程,旨在提供改进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信息。
7. 教育指导: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建议和帮助,帮助其发展学习技能、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
8. 教学评估:评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和效果,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成果等。
9. 教育管理: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计划、组织资源、协调教育活动、监督和评估教育活动的过程。
10. 教育政策:指制定、实施和评估教育发展各项计划、政策、法规的过程。
教育学名词解释
5、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去感知研究对象的方法;
6、试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研究目标,合理控制或创设条件,认为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7、调查法:是研究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和原因,探讨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16、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7、社会: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8、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文献法:是通过对过去积累的文献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的文献的方法。
9、行动研究法:是指一线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协作研究某一问题,再把研究结果用于自身实践的方法。
10、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48、智育:是指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49、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9、教育的本体功能: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20、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或能力的发挥所产生的社会功效、作用。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2、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习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具有强制性、民主性、基础性、免费性、世俗性、阶级性等特点。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结果的预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选择、激励和评价的价值,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需要具体化为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又需要具体化为每门科目的课程目标,每门科目的课程目标则进一步具体化为每学期、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4、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教育的内在价值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它们对于另外某些事物有用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好的价值。
外在价值就是我们因为这些对于某种事物有用处而判断它们是好的那种价值,它们的价值依赖于它们去达到另一种价值时所产生的后果。
杜威认为,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现实社会和人的生活所带来的益处。
不过他一般是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上去说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
也就是说,某一教育内容或要素当它成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时,它就具有内在价值的属性。
而当它成为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径时,它就具有外在属性的属性。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学习者:是指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个体。
教学最优化:从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消耗师生的时间的观点出发,有科学依据地选择合适时既定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方案。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接收后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最根本要求。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人的蓝图。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校各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所要实现的学习程度。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素质教育: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发展全体国民和每一个劳动者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素质教育特指学校素质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培养方式使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自由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1、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机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2、教育的定义:(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3、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4、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5、教育制度(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6、教育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7、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8、教师资格制度: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有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
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0、教师角色:指教师根据社会、学生的期望和职责要求,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或行为的人格体现,反映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身份。
11、教师的专业素质:从结构上有多种划分方法。
从素质内容上分,包括理想品德素质、只是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如果从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说,可以分学科专业素质和教育专业素养。
12、教学专业能力:是个体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制约教育工作效能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具体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三方面。
教育学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知识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第一章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对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历史法:是指从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4.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
5.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学。
第二章1.广义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2.狭义教育: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带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指狭义教育。
4.教育者:凡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统称教育者。
5.受教育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第三章1.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2.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发展包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发展。
3.环境: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影响的外部世界。
4.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如同他们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然赋予的,是先天得来的,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
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的发展。
学制:即学校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
即国家对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心里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实施:是指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效果的必要途径。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5、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6、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终身教育: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8、个体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9、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又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孟子、威尔逊、弗洛伊德等是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10、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华生和洛克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教育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学:①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②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既是为了从理论上充实教育科学,更主要的是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规范指导。
③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教育的理论阐述和学校教育的若干规范,其目的不是揭示教育规律,而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
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等人。
该学说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目的就上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所以,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研究教育要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培养人格的主要途径则是陶冶和唤醒。
3、教育:广义的教育定义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可从以下4方面来理解:目的性: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耦合性:包含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动力性:这一活动要对上述耦合过程起到促进或加速作用。
社会性:这一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因此与其它社会因素有联系。
4、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们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名解)5、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名解)6、劳动起源说:德恩格斯(简答,名解,单选)(1)概念表述:教育的劳动起源也称为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孟子。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5、教育的发展经前制度化教育阶段、制度化教育阶段、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学制的完备是制度化教育的标志。
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6、学制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19世纪的英国、单轨制学制(美国)和分支制学制(前苏联)7、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8、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样化以及教育技术现代化等趋势。
9、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院。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为教会所控制,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侣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10、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1、战国后期《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基础。
教育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母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也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给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都是片面的。
9.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0。
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4.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是母亲是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1.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办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空中,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4.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6.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9.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10.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有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第九章1.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3.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4.教育合力:是这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余人的力量,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失效。
第十章1.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简言之,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3.观察研究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机器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5.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6.个案研究发: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7.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8.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已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9.质性研究: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10.(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即教育主体叙事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11.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教育心得”,主要是写教育过程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
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插一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4.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饿,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5.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7.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8.神经活动:神经活动主要是大脑皮层活动。
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第二章第一节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饿,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4.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5.视觉: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6.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7.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8.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这些是基本的味觉,其他的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
9.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10.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1.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2.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
13.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
14.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5.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1)真正运动的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由此引发的知觉。
2)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a)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电、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到货自主运动现象。
d)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16.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有下列几种偏差17.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的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
19.首因效应:也叫光环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20.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
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1.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22.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23.感受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24.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2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
能够感受刺激之间的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6.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8.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29.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0.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3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分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对象优先地背景中区分出来。
3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说明的加工过程。
3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3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第二节3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36.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7.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时间(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38.语义记忆:又称词语逻辑记忆,是个体对以各种有组织的遏制是为内容的记忆。
39.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0.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41.外显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4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