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学案3: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故事两则〖题目解说〗《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
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鸟,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走近作家〗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难点解析〗1.《惠子相梁》比喻意义:鹓雏(yuānchú)的故事里,鹓雏(yuānchú)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yuānchú),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
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没主见的人。
2.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写作特色〗1.《惠子相梁》:①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
②善于运用比喻。
〖词语积累〗1. 一词多义:①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②于鹓雏(yuānchú)发于南海:起飞、从;于是鸱得腐鼠:在;而飞于北海:到达③固固不知子矣:固然。
【最新整理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课件.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一、庄子其人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 前286),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一个身处乱世, 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 有志节的知识分子。
二、庄子的思想
三、关于《庄子》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为道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典之一。
《庄子》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 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 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 中的瑰宝。
庄子小故事
庄周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两个大夫
来看望,说,大王将以国事累你。庄周手
把钓竿,头都不回,说:听说楚有个神龟,
死了三千年了,王把它藏在箱子里,放在
庙堂。我请问: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骨得
贵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浑水里摇摇尾巴呢?
二大夫答:当然愿意活着了。庄周说:那
么好,请回吧,我还是在浑水中摇摇尾巴
再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讲了怎样的故事? 2、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吓”字?
“一赫(即“吓”)字,且护且拒。如 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 径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孰 为腐鼠?孰为鵷?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 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
吧!
——《庄子·秋水》
1、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或工具书, 疏通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表达 人物的语气。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初三语文的学习,同学们肯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一点一滴积存,牢固把握所学的学问点,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果更上一个XX阶。
下面是整理的初三语文课文的学习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抽时间温习稳固,语文成果肯定会不断提升。
《《庄子》〔故事〕两则》原文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yun雏,子知之乎?夫yun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yun 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XX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故事两则》译文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探望他。
有人告知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特别可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蜜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然自得,这是鱼的欢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欢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欢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原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欢乐,是可以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
通过纪渻子驯养斗鸡的故事,阐述了道家思想中“无为而 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加干预地让事物按照自身规 律发展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追求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现
斗鸡最终呆若木鸡却能战无不胜,这告诉人们真正的强大 来源于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而非外在的表现和炫耀。
03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重点字词解释和用法举例
填空题
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挖空部分词汇,要求学生 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词 语或短语。
简答题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简要 回答,考查学生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答案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选择题答案解析
给出每个选项的详细解析,指出 正确选项的依据和错误选项的误 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
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 两则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拓展延伸与跨文化对比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练习题设计与答案解析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庄子生平与思想体系
生平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 并称“老庄”。
01
02
03
提问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在 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问
如何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 为和决策?
提问
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对现 代社会有何启示?
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并分 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
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 过表演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加深对人 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跨文化交流中的寓言故事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寓言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与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交流不仅丰富 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2.庄子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
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
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 的故事,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 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
作品简介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
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
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
色彩。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33 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所处的时代正当极其动乱的战国中期,是战 争最为频繁而统治者又最为骄横的时代,当时思想界 又混乱不堪。宋国为殷微子封地,是一个腐朽的领主 制国家,庄子的大半生处于宋王偃时期,而宋王偃又 是战国有名的暴君,最为荒淫无道,残杀成性。诸侯
①游: 游玩,游乐。
②于: 在。 不慌不忙,悠闲 ③从容: 舒缓。 ④是: 这。 ⑤安: 怎么。
⑥子: 你。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 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惠施说:‚我不是你,固 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 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 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 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 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 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 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 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 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类似)‘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人教社九年级语文下册20庄子故事两则翻译
20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惠施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所以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里搜捕了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夫(f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而,表修饰)视之曰:‘吓(hâ)!’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而,表承接)吓我邪(yã)?”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yuān chú【下同】)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吓’(hâ)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吓唬(此处作动词,读xià)我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 ”(把惠子比 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 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 趣。
16.(2016,广安)庄子善于辩论,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也想学学他。 请你参与下面的辩论。
20.《庄子》故事两则
◆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对后 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庄子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 学”。
6.翻译下列句子。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威胁我吗?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九(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 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 ,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 产生依赖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 。
[精品文档]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精品精品庄子精品精品故事两则》
[精品文档]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精品精品庄子精品精品故事两则》教案内容预览: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
第二篇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争辩,表现二人的差异。
2比较法比较惠子与庄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
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
课外读庄子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庄子的故事导入: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
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
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
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师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
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
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大师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要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
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
二、介绍庄子和《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通读课文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于是
..鸱得腐鼠
(6)鱼出游从容
..
(7)是.鱼之乐也
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
做宰相。
(2)国:国都、京城。
(3)止:栖息。
(4)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这。
3.翻译句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国”及语序倒的翻译)于是鸱得腐鼠: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口赫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
四、理解感悟
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
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
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五、课外延伸
1、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
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
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
’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2、美文阅读,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庄子》选段。
2、查找积累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