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知识点整理
自考马原复习笔记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分为两大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0年),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的私人垄断和二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垄断。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私人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期,形成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商品生产垄断(法国)辛迪加--商品销售垄断托拉斯---某种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垄断(美国)康采恩----跨行业的超大型垄断集团20世纪后半叶,跨国公司兴起,国际垄断的载体。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解答题:金融寡头如何控制国家?(必背)(1)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2)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3)在社会上通过控制舆论实现。
5.垄断和竞争。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原因:(1)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2)存在着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垄断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
垄断阶段竞争的新特点:(1)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造成的破坏更加巨大。
(4)竞争的范围不同,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1248编号考研政治框架图-知识点梳理
2认识论考点矛盾基本属性量变质变规律-质、量、度。
适度原则-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三大规律普遍性特殊性矛盾范畴-矛盾对立面-矛盾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内容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质和现象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五对范畴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具体和抽象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方法四个方法同一性 斗争性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辩证的否定观主体 客体 中介限定和超越的关系主客体作用的三环节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论和消极论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反映论的内容——反映性与创造性统一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形式主观性——真理的一元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思维和至上性非至上性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观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范畴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标准——价值评价功能——价值观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必要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来源 动力 标准 目的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指导——理论指导3历史唯物论考点两大现象生产方式历史唯物论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发展动力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承认规律、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英雄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规律、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强大推动力改 革——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强大杠杆生产力结构——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结构——三要素 四环节 客观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意义经济基础内涵——生产关系总和上层建筑结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哲、艺、宗、道、法、思政治上层建筑——政法制度 政法设施社会形态更替——必然性与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前进性与曲折性4资本主义本质论考点社会发展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群众路线人的 本质现实的人人的属性人的价值以人为本人 民 群 众历 史 人 物杰出人物特殊作用——个人作用的必然与偶然资本主义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帝国主义论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劳动力商品二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剩余价值产生的原理及实质资本的本质及划分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工资及实质垄断的形成、实质、发展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列宁所概括的帝国主义五个经济特征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科学社会主义论考点社会主义论共产主义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的历史发展趋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长期性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三大差别——自由时间——第一需要——自由王国党的最高纲领与当前党的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科学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发展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第一章总 论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基本条件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科学体系、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内涵及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基本内容重新确立和发展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意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四章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第三章89社 会主义的改造理论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基本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胜利完成长征第六章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从局部抗战到全国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性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20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华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民族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的抗全国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日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争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21第七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为创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国民党政府处在新全民的包围中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中国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而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奋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历史性的战略决战斗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八章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共同纲领》的全面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会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主命任务的胜利完成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义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本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度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全面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第九章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社良好的开局会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主建“大跃进”及其纠正设在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中曲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23折发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第十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的起步改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开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现代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界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242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深刻的历史启示思 想 道 德 修 养 和 法 律 基 础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好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理想信念的实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道 德思 想法 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章第三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26第四章第五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努力锤炼个人品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特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及其特点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7第六章第七章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爱情的本质与恋爱的道德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与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由平等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权利义务观念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28第八章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民商法律制度我国行政法律制度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29。
资本主义兴衰史梳理
资本主义兴衰史梳理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核心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封建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雏形资本主义的雏形在封建主义时期出现。
在这个时期,商人和手工业者通过商业贸易和手工制造开始形成了资本积累。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资本积累缓慢,市场经济不发达,政治权利主要掌握在封建贵族手中。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机器制造代替了手工制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资本家开始积累大量资本,制造业和银行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资本积累加速,工人阶级开始形成。
三、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
同时,工人阶级开始组织工会和政党,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和争取政治权利。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斗争成为主要矛盾。
四、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减少,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同时,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斗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和认可。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增加,全球化进程加速,工人阶级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
五、21世纪的资本主义21世纪初,资本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出现了国内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等问题。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加剧,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重要议题。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和资本积累是其核心特征,同时也伴随着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斗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等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资本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需要不断适应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学是考研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二、政治经济学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
3.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3.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五、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的类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六、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力量。
2.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3. 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七、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八、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
2. 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实践的深化。
3. 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结束语: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生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理论内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考研政治学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全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全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2. 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是硬道理。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法律基础:了解中国宪法和基本法律,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结束语:考研政治的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为考研政治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十四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导致所有矛盾的冲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 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1、社会形态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 度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12 下一页
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十四
考研倒计时:六招搞定考前浮躁现象
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汇总
视频:辅导名师做客指导考研各科目冲刺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迅速发展。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 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 奏,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前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入口 处。
4、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政党领导 下,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马原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原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主义两个阶段。
2.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断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由其特征第二点可知,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4.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5.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也就是说,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6.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政权的力量日益深入地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第二次世畀大战以后7.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其中辛迪加是指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8.在20世纪后半叶时,垄断组织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9.垄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10.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11.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考研政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现将知识点连载如下: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7、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8、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具体劳动具有质的差别。具体劳动虽然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1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发展的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出现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这种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经济规律分三类:一是在一切社会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规律;二是在几个社会共同起作用的规律,如价值规律;三是在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4、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所有制关系。经济制度和所有制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生产力是它们的物质基础。当一个社会经济制度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而随着生产力不断突破经济制度的限制又造成一切经济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这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经济制度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人类经济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国度的特殊性。
考研政治指导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从19世纪70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在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
考研政治政经和科社知识点精简版
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含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途径:(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
四、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五、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它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的共有属性。
2、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它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对立:不可同时兼得。
(2)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1)对立: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空上是统一的。
六、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原第六章之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马原第六章之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考点1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时近不行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其表现是: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考点16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考点17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点拨:与本学科第五章“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结合一起复习。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系列(完整版)
考研政治知识点归纳系列一: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准备阶段,在宏观上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了阐释,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把握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虽然一般不涉及大题,但是却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奏与铺垫。
具体来说,此知识点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段的斗争日益激化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大理论成果: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维导图】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signed
【思维导图】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signed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调动积极性、产生归属感改善劳动者社会状况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成为实质上的隶属(劳动者个人技能对生产过程和结果没有太大意义)(“泰罗制”、“福特制”)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经济上所有权与法律上所有权一致,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资本主义初期大机器生产体系建立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一、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二、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1、经济危机形态发生变化:经济危机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交替过程过去那样明显。
2、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影响加强。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3、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资本主义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从自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指二战以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 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 化的必然结果。 ❖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 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辛迪加(法语Syndicat),
原义是”组合”、”联合”。是垄断组织的一种 重要形式。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 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 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 生产上、法律上保持独立,但在商业上已失去了 自主性。辛迪加较卡特尔牢固。辛迪加主要是在 采购与销售领域。
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 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 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 润。
❖ 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 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 市场。
瓦特
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知识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知识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涉及多个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主义的定义与特点: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基础是私有制。
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剥削阶级通过掌握生产资料来控制社会分配,使财富流入资产阶级手中。
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依附形式发生变化,依附程度减弱,且无产阶级完全不拥有生产资料。
2.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则必然引起垄断。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3. 垄断的形成: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4. 垄断组织的形式: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它既是垄断的结果,也是垄断的实现形式。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
5.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发展的历史包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三角贸易”、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等。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的主要内容,建议阅读相关教材或请教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3)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 日本 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 明治 维新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 主义制度的确立除了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外,还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得以实 总结 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对内垄断、对外 侵略的帝国主义阶段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返回栏目导航
四、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与自我完善
主要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第二次工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使 业革命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外侵 矛
基
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
础 启蒙 复兴之后的又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反对封建专制
运动 和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法
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主要事件
主要内容
15—17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返回栏目导航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
主要内容
(1)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实施冷战政策,开展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后,美国成 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 家联盟或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美国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 美国 发展 (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跨国公司飞速发 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迅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十二
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 出。
3、垄断资本输出的来源
致,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 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 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 必然结果。
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 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 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
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相互融合成为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指 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或垄断集团,控制着庞大的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和金融 寡头在经济上,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领域的统治的。
所谓的“参与制”就是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股份公司的股票额达到控制企业的
目的。金融本和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 合”来实现的。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大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 断。
2、垄断组织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 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考研政治知识点:垄断资本论
考研政治知识点:垄断资本论考研政治知识点:垄断资本论(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2.垄断的实质垄断的本质即垄断组织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第一,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的利润或超额利润;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第三,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3.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的统治,主要是:①在经济上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②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③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金融行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4.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考研政治——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知识点整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这部分知识点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认到垄断资本主义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界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条件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一战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中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要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各种国际垄断组织,同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
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动因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三是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后果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消极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社会进步,可能导致环境恶化;三是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日渐采取缓和的劳资关系制度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历史地位
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