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考研历史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历史考研必考知识点速查
历史考研必考知识点速查历史考研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研究历史发展与演变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备考历史考研,以下是历史考研必考知识点的速查表,供考生参考。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与夏代统治者夏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夏商之际的政治变迁与经济发展商朝的兴起与商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周朝的建立与周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战国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诸侯争霸与兼并统一的过程3.秦汉时期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汉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汉武帝的开创与对内政策、对外政策的影响东汉末年的政治动乱与黄巾起义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西晋的灭亡与五胡乱华的局面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魏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5.隋唐时期隋朝的建立与隋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唐朝的建立与盛世,政治制度及变迁、经济社会状况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对外交往与影响6.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北宋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7.元明时期元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明朝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明朝的科举制度、对外交往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8.清代清朝的建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晚清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与发展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意义二、世界史1.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哲学、文化艺术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军事、文化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2.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力与影响十字军东征与其影响中世纪欧洲的城市与商业繁荣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影响宗教改革及其导致的宗教战争欧洲的探险与殖民4.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与社会变革拿破仑时期的欧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5.工业革命与新帝国主义工业革命的背景与基本特点新帝国主义的出现与扩张世界大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与对中国的影响6.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与结局冷战的形成与发展联合国的建立与国际组织的重要性冷战时期的各国战略与外交政策东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差异与互动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只是历史考研中的一部分必考内容,但是它们是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和事件。
考研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朝建都于夏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建都于殷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迹可循的朝代。
周朝建都于镐京,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朝代。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主要表现为:分封制逐渐演变为国家制度;列国相争,割据成为政治现实;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基础。
3. 秦汉两代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推行郡县制,设立郡县官府,实行苛捐杂税。
汉朝延续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推行县制郡国制安邑制,设立郡县官府,实行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
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了共和制的政治体制。
然而,在历史上的各级政治实践中,这种政治形式的变革看似革新,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帝国制度的独裁体制。
2.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立了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
毛泽东时代,实行了大跃进和文革,形成了独裁专制的政治体制。
邓小平时代,推行了改革开放,加强了法制建设,加强了民主和法治建设。
三、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1. 西周时期的封建制度:西周时期实行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长幼、朋友六义的伦理价值,实行世卿食官制和田制。
2. 秦汉时期的农业制度:秦汉时期实行了农业制度,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推行属田制和井田制。
3. 分封制度的废除: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权衰弱,列国割据,封号日益庞大,分封制度呈现削弱趋势。
到了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改变了以往的封建制度,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
四、现代中国的社会制度1. 民国时期的宗族政治:民国时期由于户籍制度独裁,建立了还乡负责制度,这种形式并未完全引入每个家庭,而是只限制了文化教育之家。
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
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一、导言历史考研是研究历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对于准备报考的考生来说,理解考试的重点内容以及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非常关键。
本文将结合历史考研的特点和要求,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分享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二、重点内容梳理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朝代的更替、帝王制度的发展、官制和士族制度、社会阶级和农民起义等重要内容。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历史考研的另一个重点领域,主要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过程。
考生需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
3. 世界史世界史作为历史考研的必考内容,涵盖了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等各个时期的世界各地的历史。
考生需要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西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和人物,了解各国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4. 历史理论与方法历史理论与方法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历史考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派流派等,如文献学、史料批判、历史哲学、历史思维方法等。
5. 当代史与史学前沿考生还需了解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包括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当代史相关的重要内容。
同时,了解史学前沿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掌握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也是备考所需之一。
三、记忆方法1.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记忆与理解方法,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关联。
考生可以将重点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记忆和复习。
2. 创造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已知、熟悉的事物进行关联,形成联想,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历史基础知识重要要点
历史基础知识重要要点
历史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评估过去和现在的事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要点:
1. 事件和日期
了解关键事件和日期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重要的事件和日期可以提供背景和上下文,帮助我们理解特定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2. 主要历史人物
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对于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影响至关重要。
这些人物可能是政治领导人、思想家、发明家或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和决策对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文化和社会变革
历史上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演变至
关重要。
这些变革可能涉及科技进步、道德观念的转变、政治制度
的演变等。
了解这些变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根源和发展。
4. 地理和环境的影响
地理和环境因素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
了解某个地区的地理
特征和环境条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地区的历史演变和对其他地区
的影响。
5. 文献和来源的重要性
在历史研究中,了解和分析各种文献和来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各种文献和来源包括历史记录、书籍、报纸、照片、采访等。
通过
分析不同来源的内容和观点,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和客观的历史认识。
6. 历史解释和观点的多样性
历史解释和观点存在多样性。
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可能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了解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和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了解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要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事件,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从历史中获取经验和教训,以指导未来的决策和行动。
历史考研复习要点整理
历史考研复习要点整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历史考研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的起源,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其次,考生需要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掌握各个时期的核心内容和特点,比如夏朝的“三均制度”、商朝的祭祀制度和周朝的分封制度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掌握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如秦始皇的集权制度、汉武帝的官制改革等。
二、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历史考研中的又一个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各个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和主要思想观点。
例如,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和他的《论语》、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和他的《墨子》等。
此外,考生还需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三、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如,战国时期的兵家、法家的兴起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件;又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朝和东汉的黄巾起义;还包括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之争、隋唐的统一和宋朝的北方和南方政权等历史事件。
四、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是历史考研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作出准确的描述。
考生还需要了解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如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工程、医药和中医、丝绸之路等。
五、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也是历史考研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比如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疏勒城的外交事件、唐朝的使节活动、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元朝的使者活动等。
同时,还需掌握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与蒙古、日本、朝鲜的交往等。
六、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最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也需要加以重视。
考研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历史考研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多的,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地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历史考研。
一、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很多重要的事件和社会变革。
比如夏代、商代、周代的建立和发展,甲骨文、青铜器的出现,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
2.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王朝制度,其中夏商周的建立和发展,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和官制,都是考研的重点内容。
3. 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在这个阶段,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文化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4.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都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5.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过程中,存在很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朝的建立和统一,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
同时,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也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变革,比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文化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6.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比如中原文明与蛮夷文明的关系,周朝与蛮夷之间的战争和征伐,都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都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
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清朝的政治危机和衰落,中国近代政治的改革和变革,都是历史考研的重点内容。
2008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二)
2008年福建省理科历史会考纲要知识要点整理(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古代主要耕作方式:①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③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大镰、二牛抬杠的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
◆◆古代水利成就:①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②“井渠”: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丝织业:①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说明西汉丝织技术的高超,有起绒锦。
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②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冶金业:(1)冶铜技术:①商周时期:青铜器达到很高造诣,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②春秋时期的矿井遗址中,有石质工具和铜质工具。
(2)冶铁炼钢技术:①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铁器;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②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通风→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陶瓷业:①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②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发明,并在雍正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一、文章类型及关键词概述本文将针对考研历史学考研总复习中的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包括:考研历史学、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文章类型为学术论文,旨在为准备考研历史学的考生提供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的复习指南。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对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梳理。
1、夏商周时期(1)大禹治水: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因治水有功而获得崇高地位。
(2)商汤灭夏:商汤在夏朝末期领导商族崛起,最终灭夏。
(3)周武王克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4)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以及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大国争霸的局面。
2、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选拔人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征战匈奴,维护国家安全。
(3)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4)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刘秀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家逐渐恢复元气。
3、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鼎立,出现了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著名人物。
(2)两晋时期:西晋统一中国,出现“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东晋时期有王羲之等书法家。
(3)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宋、齐、梁、陈四朝,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木兰辞》等著名文学作品。
4、隋唐五代时期(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
(2)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3)安史之乱:唐代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为春秋五霸、公输班之谋、孔子之言、鲁国之治、楚国之变、郑国之乱、宋国之乱、晋国之乱。
战国时期为白公、田恒之谋、苏秦、张仪外交、兵家学说、儒家学说、墨家学说、道家学说、法家学说、农商手工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郡县制的变革。
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战国、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汉之际矛盾、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法制等。
汉武帝的战争外交、文景之治、西汉的经济、政治、农民起义、文学艺术、思想文化。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魏、蜀、吴的形成、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社会。
汉朝灭亡、三国之乱、三国之后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社会。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唐朝的统一、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5. 元明清时期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元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明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清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清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6. 近代史外患内乱、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的建立、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 当代史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社会生活、当代文化思潮、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军事建设、中国外交政策。
二、世界史1. 古代世界古代古埃及文明、古代古希腊文明、古代古罗马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2. 中世纪世界拜占庭帝国、伊斯兰文明、欧洲封建制、欧洲文艺复兴、欧洲探险、欧洲殖民。
3. 近代世界北美殖民地、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俄国、日本和德国的近代史。
4. 20世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冷战时期的世界、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文化。
三、中国史和西方史的比较四、中西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使节、宗教、科学技术、医学、文学艺术、思想家。
2008年考研历史学基础(代码313)考试大纲
2008年考研历史学基础(代码313)考试大纲(转)1、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的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4、试卷体型结构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考察范围:分中国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1991年)两大范围。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2、氏族公社3、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二、夏商西周1、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2、夏朝的巩固和发展3、商族的起源4、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5、周族的兴起和灭商6、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7、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8、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9、夏、商、西周的文化三、春秋战国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反展2、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3、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4、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5、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四、秦汉1、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2、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3、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5、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6、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7、汉代的社会结构8、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9、秦汉的农民起义10、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1、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五、魏晋南北朝1、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3、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4、十六国与南北对峙5、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6、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7、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8、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9、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六、隋唐五代1、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2、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3、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4、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5、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6、“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7、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8、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9、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0、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1、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七、宋、辽、西夏、金、元1、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3、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与宋金对峙4、宋代经济的繁荣5、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6、元代行省制度7、元朝的民族政策8、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9、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八、明清(前期)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2、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3、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4、东林与复社5、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6、明末农民战争7、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8、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9、康乾盛世10、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11、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12、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13、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制度14、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分享到: 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收藏1 支持0 反对0回复举报xyjjyx xyjjyx 当前离线积分108考元452 元威望0 点精华0帖子26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2007-4-21最后登录2008-10-5初级会员初级会员, 积分 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沙发发表于 2007-8-11 13:53:23 |只看该作者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一、列强的对华侵略1、两次鸦片战争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3、中法战争4、中日甲午战争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3、义和团运动三、晚清政局1、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2、洋务运动3、清末新政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1、维新变法思潮2、戊戌变法3、立宪运动4、孙中山与三民主义5、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6、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1、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2、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新文化运动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五四运动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第一次国共合作9、北伐战争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2、新军阀混战3、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4、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5、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八、抗日战争1、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2、抗日救亡运动3、西安事变4、卢沟桥事变5、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6、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7、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8、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9、中国军队的反攻10、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1、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1、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2、重庆谈判3、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十、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1、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2、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3、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4、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十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2、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十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1、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经济建设的曲折3、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十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1、从“五一六通知”到全国内乱2、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3、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十四、拨乱反正(1976-1978年)1、拨乱反正的历程2、“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十五、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1、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2、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3、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回复举报xyjjyx xyjjyx 当前离线积分108考元452 元威望0 点精华0帖子26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2007-4-21最后登录2008-10-5初级会员初级会员, 积分 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板凳发表于 2007-8-11 13:54:04 |只看该作者第三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一、史前人类1、人类的进化2、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3、史前文化二、古代西亚诸文明1、苏美尔-阿卡德文明2、古巴比伦王国3、亚述帝国4、新巴比伦王国5、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6、波斯帝国三、古代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2、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3、古代埃及的文化四、古代印度文明1、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2、吠陀文明3、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4、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五、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希腊城邦制度3、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4、雅典民主政治5、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6、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六、古代罗马文明1、王政时代2、罗马共和国3、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4、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5、罗马帝国6、古代罗马文化七、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1、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2、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拜占庭帝国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的兴起2、阿拉伯帝国3、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九、欧洲基督教文明1、法兰克王国2、西欧封建制度3、中世纪基督教文化4、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5、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6、十字军东征7、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十、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2、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4、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5、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十一、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中美洲文明2、印加文明回复举报xyjjyx xyjjyx 当前离线积分108考元452 元威望0 点精华0帖子26阅读权限20注册时间2007-4-21最后登录2008-10-5初级会员初级会员, 积分 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地板发表于 2007-8-11 13:54:28 |只看该作者第四章世界近现代史一、16世纪的欧洲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2、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3、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宗教改革二、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殖民扩张及其后果3、工业革命4、美国独立战争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6、欧洲1848年革命7、美国内战8、俄国农奴制改革9、日本明治维新10、德意志的统一11、19世界后半期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13、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1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三、工人文化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第一国际3、巴黎公社4、第二国际四、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1、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2、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3、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五、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1、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2、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六、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2、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3、第一次世界大战七、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二月革命2、十月革命3、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2、国际联盟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2、德国十一月革命3、匈牙利革命4、共产国际5、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6、土尔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7、卡德纳斯改革8、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0、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德日法西斯的崛起1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十、第二次世界大战1、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4、第二次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5、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2、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3、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当代科技革命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3、美国的内政与外交4、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5、战后的日本6、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1、赫鲁晓夫的改革2、苏南冲突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4、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5、戈尔巴乔夫改革6、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大纲上的试题示例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历史学考研重点内容梳理
历史学考研重点内容梳理历史学是一门涉及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与人物都至关重要。
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历史学的人来说,考研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考研之前,我们需要对历史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准备,以下是我对历史学考研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
一、古代史古代史是考研历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它主要包括了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中世纪末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重点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文明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四大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等。
2. 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与交流:比较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交流,了解古代东西方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3. 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包括希腊城邦的兴起与衰落、罗马帝国的兴盛与崩溃等。
4.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从夏朝到明朝,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经济发展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二、近代史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学考研的重点之一。
近代史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阶段的历史时期,涉及到了从近代以后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1. 封建制度与近代化进程:了解封建社会的崩溃、近代社会的兴起与发展。
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掌握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以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3.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原因、过程与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4. 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从北洋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掌握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重要内容。
三、现代史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学考研的另一个重点内容,主要涉及20世纪初至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帝国主义侵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略与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2. 二战与中国的抗战:深入了解二战的全球性影响,以及中国在抗战中的抵抗与牺牲。
3.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与意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经验总结。
08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
08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08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之中外教育史万学·海文一、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中的地位和比例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对中外教育历史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
2007年的教育学考试改革也丝毫没有改变此门课程的学科地位。
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
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无论将来从事有关教育的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对中外教育历史有系统、准确的把握。
鉴于此门学科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地位,考生们非常有必要对它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08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此门考试,对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做到知己知彼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08年考试大纲的规定,中外教育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也就是100分。
这一点与07年相比没有变化,估计今后这一比例也将维持不变。
07年统考中,简答题中外教育史各一题,共30分。
中外结合比较的论述题一个30分。
其余的40分分布在单选题中,知识点分布极广,但重点考核的是各个部分的基础知识。
总体而言,中国和外国教育史比重相当。
估计08年试题还将继续按照这样的比例分布。
08年的教育学大纲沿袭了07年的形式,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但在内容上,对考查范围进行了调整。
因此在考察的具体知识点上,与07年相比,将会有不少变动。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外教育史08年考纲考查范围变化并对此变化趋势做整体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地对考纲知识点进行了重难点分析并提出了复习策略,进而对如何应对此门考试提出一些建议,并提供几本比较权威的参考书目。
相信对即将参加08年教育学专业考研的考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08年考纲对内容的增删以下是08年大纲相对于07年大纲的详细的增删内容。
考生首先应关注这些内容,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
删减的内容可以略看, 增加的知识点考生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08年考研历史学之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点解析
1 )对增加的考点进行分析并对出题类型作出预测及指导
( 1 ) 在第四节增加了“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显然这是一个新的应该注意的考察点,应该注意刘秀做过的重要事情及其对这些事情的评价。像 2007 年在名词解释中就出现了汉武帝时期颁布的推恩令。所以刘秀时期的重要制度,重要政策要好好整理,可能会出现名词解释,也有可能作为简答题来考查。东汉初期的政治具体表现有很多方面,应该好好复习。在考试的时候答题要全面要深刻。有可能会出简答题或者史料分析题。出简答题的时候,因为分值比较大就要分析一下出现的背景并做简单的评价。
( 3 )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在位时的政策和措施要掌握,并且要掌握对汉武的的评价。评价的时候要客观,公正,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评价。
西汉的强盛要注意和唐朝和康乾盛世做比较。这是一个很大面的题,出现简答的机会比较大。而且这是一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在综合复习的时候进行整理,尤其是在初步复习完整本书后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下一些大的方面的总的相通性和相异处。
( 3 ) 在第六节增加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唐朝总是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朝代来考察,这是因为唐朝时期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盛世现象,对于贞观之治和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要好好把握同时要与清朝时期的盛世现象进行比较。但是并不能因此忽略了唐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唐朝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具体表现有哪些要认真掌握。农民起义有哪几支力量,具体的领导人是谁都是要好好把握的问题,因为极有可能出选择题,同时也避免不了会有出史料分析题的可能。
( 5 ) 魏晋南北朝
这时期的内容可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时间大家自己掌握。但是并不代表这部分的内容不出题。出一些细节上的题还是很有可能的!
考研历史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考研历史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一、重要章节(一)重中之重1、秦汉(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形成,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2、隋唐(贞观之治、隋唐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两税法)3、明清(前期)(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张居正改革、东林与复社、清代民族政策、康乾盛世、乾嘉学派、文字狱以及明代的心学、一条鞭法)4、西周(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公、西周的制度)(二)次要重点1、春秋战国(李悝、商鞅变法,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春秋五霸,儒、法两家思想,道家)2、宋、辽、西夏、金、元(宋代的中央集权措施、市舶司、交子,宋代理学)二、重要知识点:1、周公:姓姬,名旦。
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其完善了西周的各项制度,思想,对于西周的发展,乃至后世政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再入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再就是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以及完善了宗法制度。
(1)、“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该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
(2)分封制:周王朝形式全国统治的一种方式。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3)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4)井田制:一层意思是田地的形式。
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
另一层意思是剥削方式,经营方式。
历史学笔记重点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笔记重点知识点总结历史学笔记重点知识点总结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变迁的学科,主要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内容。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有其特点和核心知识点,本文将对历史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历史学的核心是研究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历史现象,包括战争、革命、政治事件、经济事件、文化事件等。
研究历史事件要掌握事件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参与者、原因、结果等。
同时,要能够分析事件的背景、内在逻辑以及对后续历史进程的影响。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深入探索历史的规律。
其次,历史学还研究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的主导者,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和走向。
研究历史人物要了解其生平事迹、思想观点、成就以及其与历史事件的关系等。
同时,还需要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分析其对历史进程的贡献或影响,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及其时代的背景。
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可以提供启示,引导人们认识和尊重历史人物,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此外,历史学还研究历史制度。
历史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规范和组织形式。
研究历史制度的重点是了解其形成过程、内容特点以及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历史制度,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基本面貌,分析历史制度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并探索历史制度演化的规律。
这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差异,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历史学还关注历史的文化。
历史文化是指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现象和精神遗产。
研究历史文化要了解其形成背景、内涵和影响。
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对于历史的感悟和体验,深入探索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历史文化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的价值,传承历史的智慧,推动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和历史文化等内容。
考研历史学重点内容总结与历史事件解析
考研历史学重点内容总结与历史事件解析近年来,考研历史学逐渐成为研究生考试的热门科目之一。
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理解历史文明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考研历史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其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与解析。
一、古代史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涵盖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
其中,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封建制社会的初期,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分封制向秦统一之间的过渡时期。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汉朝继承并发扬了秦的制度,实行了宽中华、开疆拓土的政策,创造了历史上独特的汉文化。
二、近代史1. 清朝时期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
清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外族入侵、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后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现代史1. 中共建党与中国共产革命中共建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在1949年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全国范围的政治运动,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考研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内容众多而广泛。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总结与历史事件的解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的核心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的研究水准,为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识人类文明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
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背记重要的知识点,历史学考考试中更有信心。
历史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一)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
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
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
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
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
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教育。
(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
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耐人寻味。
历史学考重点背记的知识点(二)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
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40-1919年是:(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又名戊戌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公车上书:1895年4月, 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连署。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
梁启超:近代著名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3)清末新政:1901年以后,清朝政府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包含:改革官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奖励工商,预备仿行立宪。
立宪运动:国会请愿运动,是立宪派通过请愿促使清政府转入民主轨道的民主运动,共四次。清政府为了应对该运动,设立在各地咨议局,在中央设立资政院。
(4)井田制: 一层意思是田地的形式。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另一层意思是剥削方式,经营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由礼和乐两部分组成。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除此之外,皇帝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2)市舶司: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
(3)交子: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纸币,从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开始流行。
(4)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只要变法措施有:均输法,市易法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
4、唐
(1)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指唐朝初期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的太平盛世。
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
2、春秋战国:
(1)两次变法:
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一,废除官爵世袭制。第二,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第三,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第四,实行“平籴法”。第五,改革军制,精选武士。
(6)敬天保民: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基本的治国方针;要求统治者既要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又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5)宋代理学与朱熹: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
6、明清(前期)
(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康有为: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严复: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天演论》。
两税法:唐中叶实行的用以取代租庸调制的,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为标准的赋税制度。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因此被称为两税。
(5)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6)文化艺术和宗教:
中国古代史
一、重要章节
(一)重中之重
1、秦汉(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形成,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2、隋唐(贞观之治、隋唐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两税法)
3、明清(前期)(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张居正改革、东林与复社、清代民族政策、康乾盛世、乾嘉学派、文字狱以及明代的心学、一条鞭法)
(2)春秋五霸:历史上把在争霸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的五个霸主叫做“春秋五霸”。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注意战国七雄
(3)合纵连横: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以抗击秦或齐,叫合纵,而以三晋为主,东连齐而西抗秦,或西连秦而东抗齐,叫连横。后发展成为六国联合抗秦是合纵,六国分别靠秦国便是连横。
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一个强盛的国家。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变法主要内容涉及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为重点。政治措施包括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等方面。通过改革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唐诗是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唐朝的传奇小说继承六朝笔记小说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
5、宋:
(1)宋代的中央集权措施:
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由三司两府组成,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审刑院等机构。
中国古代史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化。
中国近现代史
重要章节和重要知识点:
3、晚清政局与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潮、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三民主义、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争)
(1) 洋务运动 清末由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恭亲王奕欣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西周(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公、西周的制度)
(二)次要重点
1、春秋战国(李悝、商鞅变法,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春秋五霸,儒、法两家思想,道家)
2、宋、辽、西夏、金、元(宋代的中央集权措施、市舶司、交子,宋代理学)
二、重要知识点:
1、周公:姓姬,名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其完善了西周的各项制度,思想,对于西周的发展,乃至后世政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再入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再就是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以及完善了宗法制度。
3、秦汉
(1)、秦朝的专制制度:皇帝制度(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焚书坑儒
(2)汉承秦制:即汉朝基本沿用了秦朝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体现在, 政治制度,地方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编户制度。
(3)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影响:通过以上措施,明太祖提高了皇权,促成了明代集权政治的建立。
(2)张居正改革:整顿吏治,整饬边防,兴修水利,清丈土地,实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把按户、丁征收的役银摊在田亩上,并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分担的一种赋税征收制度。
(3)东林与复社
(4)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5)刘秀:光武中兴措施包括简政爱民、进贤励志、集权统一、兴学教化、度田富民。
(6)秦汉的思想、文化:《公羊传》、《盐铁论》、《论六家之旨要》、董仲舒
东林: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因其代表人物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复社: 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志于尊经复古”,祖述“六经”,受前后七子复古主义影响颇深,故称复社。
(4)清代民族政策:拉拢蒙藏,对于汉族采用安抚与镇压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相对强硬,以武力压服为主,安抚怀柔为辅。
政事堂:唐、宋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
(3)唐律:唐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是《永徽律》,还包括《武德律》、《贞观律》等法典。
(4)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均田制: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该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计丁征取,是当时社会赋役负担的基本方式。
(1)、“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