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初中政治教师韩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在古代走过的辉煌历程
2.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汉字和史学典籍
3.识记汉字及史学典籍的作用、意义
4.了解中华文化近代走向衰微的原因及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5.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2.通过分析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主动去弘扬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要求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学生看书p62页,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感想。

教师分析: 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期殷周
时期
春秋战
国时期
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
文化思想天命神
权思
想、“敬
德保
民”思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促进了
统一的
民族文
化的发

儒家
学说
确立
至尊
地位
古代中华
文化高速
发展,并
以博泛吸
收外域文

延续隋唐文
化的辉煌、并
在史学、文学
艺术、科学等
方面成就巨
大,并产生宋
明理学
近代西
方文化
传入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
中华文
化产生
深刻影

逐渐形成
了古代中
华文化思
想雏形
在中华
文化史
上具有
划时代
意义
儒家
思想
正式
形成
进入气势
恢宏的全
胜时代
推动中华文
化发展,其中
宋明理学对
后封建社会
影响较大
中国传
统文化
面临冲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同时,适当鼓励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

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①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点拨:“相关链接”描述了我回汉字的发展过程。

方言、民族的多样化与汉字的统一性,深刻表述了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凝聚力中的巨大作用。

(2)史书典籍。

①意义: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吏书其籍.我国的史书典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富、影响深远,记载传承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书面作业]第二教材P40第8题
【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简单容易理解,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和培养学生学习了解研究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让学生真正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任。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要钻研教材、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大对重大时政的敏感性,并养成知识积累的习惯;同时还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研究学生的知识需求,根据这种要求组织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2.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二、能力目标
1. 本课时信息量较大,授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2. 能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凝聚力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中化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这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通过学习,我们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与课堂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课时我们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来学习了中华源远流长这一基本特征,今天,我们要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再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博大精深。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引领学生先通识本框知识层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材主要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来表现)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处理:P66探究1
归纳:通过意大利的旅行家,英国的建筑师和学者分别对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科技发明等的高度评价,客观地展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色——辉煌灿烂,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过渡)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真可谓内涵上极为丰富“独树一帜”,成就上“独领风骚”,这种独特性可以从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得到有力的证明。

1. 文学艺术
(学生阅读教材P662段以及P67相关链接一,填空《第二教材》P411(1))
归纳:四大名著被译成多国文字,获得外国学者的高度评价。

除此之外,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还有皮影、双簧等多种艺术,祖先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文学艺术财富。

⑴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⑵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⑶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过渡)下面我们再从科学技术成就方面来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科学技术
(学生阅读教材P673段以及P67相关链接二和P68探究2,填空《第二教材》P411(2))归纳:都江堰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的宏大工程,它的设计规划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命
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除此之外,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
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比如,科学方面,天文、立法、医学、数学、农学;
技术方面,蚕丝织品、瓷器、铁器、火药等等。

就像罗伯特所说,“‘现代世界’
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中国的古代科技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⑴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⑵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
⑶地位:在古代,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德育教育:进入近代,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科技落后于西方,但我们不能因近代的衰微而否认古代的辉煌灿烂,我们要坚信中国的现代科技将来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要充满信心和热情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过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其独特性上,而且表现在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引导阅读P68相关链接和P69探究3,填空《第二教材》P412)
1. 典型表现
⑴吴越文化:水乡文化
⑵滇黔文化:边陲山寨文化
归纳: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水为江南带来了优越的文化内涵。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样,
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吴越文化和滇黔文
化都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2.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处理:P69探究3
归纳:吴越文化是水乡文化,“水性使人通”,所以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是边陲山寨文化,“山性使人塞”,所以滇黔文化内敛性强,从这里我们可以
体会到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其自然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过渡)在我国,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吴越文化、滇黔文化、客家文化等,这些区域文化,异彩纷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也在长期相互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3.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过渡)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引导阅读P696段及相关链接,思考P70探究4,填空《第二教材》P413(1))
1. 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
⑴雕刻建筑艺术:敦煌石窟(汉族)、云冈石窟(鲜卑族)、龙门石窟(吐蕃族)、
克孜尔千佛洞(西域各族)
⑵民族文学:《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士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
⑶民族舞蹈: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舞蹈
(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过一个知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对中华文化而言,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填空《第二教材》P 41(2))
2.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⑴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⑵共同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⑷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过渡)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什么是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有何作用?
3.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填空〈第二教材〉P 41(3))
难点突破: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⑴中华文化在自己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⑵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⑶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整合力,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⑷包容精神在思想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4. 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
⑴包容性的含义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⑵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课堂练习】
《第二教材》P 42自主演练
【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第二教材》P 44 18
【教学反思】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民族精神的含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文学艺术:⑴作用 ⑵特点 ⑶地位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典型表现 吴越文化:水乡文化滇黔文化:边陲山寨文化 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 不同区域文化间的关系: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3方面表现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四个层次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理解: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2、能力目标
(1)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结合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
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为什么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一节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包容性的含义及作用
新课教学:
在第六课中我们学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而中华文化的力量又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有何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七课的学习。

今天先来学习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堂探究P71
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课堂设问二: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精神?请你举实例说明?
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勇敢、坚强等精神。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救人的英雄壮举。

2005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和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留存在记忆中最温馨的感动。

(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带伤比赛、等等)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问:鲁迅先生的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实例说明?
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

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是中华民族之魂。

(一)、中华民族之魂(板书)
学生活动:这里涉及的各种精神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中华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板书)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板书)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板书)
(前面的种种精神都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它们根植于传统的中华文化,又是其中最为璀璨的部分)
(过渡)既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到底具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P-71归纳出教材从哪几个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从精神纽带、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三个角度或过去、现在、将来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1)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板书)
(2)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板书)
(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板书)
教材用3个“精神”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所起的重大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是中华民族之魂。

一个魂字,突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做《第二教材》填空,巩固知识。

学生活动:从这里的知识入手,我们能否感受到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为什么呢?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板书)
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因为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结论: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并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专家点评”全面介绍了民族精神的含义及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而言的重要性。

我们的民族精神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P72—74,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那些内容,请分别举例分析。

(请4位同学,每人讲解其中的一个,课堂进行交流。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团结统一(板书)
教材共讲了两点:第一,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第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拓展延伸: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也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课堂探究: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探究提示: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举例: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
“土尔扈特东归”: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部新的首领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等其他头领举行了反抗沙俄压迫的武装起义,率部3.3万余户,16.9万余人,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重返祖国的东归征程。

1771年8月,历经千难万险的东归先头部队到达伊犁河流域的查林一带,与前来迎接的清军光荣会合。

至此,仅剩1.6万多户6.7万多人的土尔扈特部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万里征途,胜利回归。

1771年9月,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等头领13个在热河木兰围场(今河北承德)受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召见。

乾隆皇帝封渥巴锡为卓哩克图汗,封策伯克多尔济为和硕亲王,赐号布延图。

2.爱好和平(板书)
为论证爱好和平这一民族精神,教材分为两个层次加以说明。

首先,古代:指出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
享誉于史;其次,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举例:历史上,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也可结合中国与日本、印度等国友好往来的实例来说明,现实当中,可结合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在伊拉克问题、朝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派遣军舰执行护航任务等来说明
3.勤劳勇敢(板书)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点拨:“专家点评”阐释了勤劳与勇敢内在的统一性。

提醒学生注意相关名言。

4.自强不息(板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课堂探究:P74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白强不息的精神吗?
◇探究提示: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弄清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结合它们的寓意来说明其蕴涵的自强不息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