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鲸》教学设计

新城二小梁艳

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性文章。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另外,课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本文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作者抓住了鲸的饮食、呼吸、睡觉、生长四方面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了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具体说明。作者能抓住鲸的特点写,使读者清楚地了解鲸这个独特的海洋动物,读后印象深刻。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知道保护鲸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清脉络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交流了大家搜集的关于鲸的资料,并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还记得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板书: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3、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呢?

(板书: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4、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方面研究鲸的特点,并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得准确明白又具体形象的。

二、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领悟说明方法

(一)学习鲸的外形特点。

1、鲸的外形特点在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2、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你能用一个字概括鲸的形体特点吗?(板书:大)

3、既然是说明文,总要有一些说明方法,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说明方法?看一看第一段到底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鲸大的特点?

预设一:作比较

请你把作比较的句子读一读,告诉大家是拿谁和谁作比较?还和谁进行比较?(象、大肥猪)

为什么和象、和大肥猪作比较,不和猫、和狗作比较?

通过和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鲸的大。(板书:作比较)请大家把“作比较” 这三个字写在这一段一、二两句话的旁边,这叫批注,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好方法。

预设二: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你能把数字词找出来吗?

好,最大的有16万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卞老师大约50公斤,大家算一算,最小的鲸就有多少个卞老师重?(40个,大约等于我们全班同学加起来的重量)16万公斤是2千公斤的几倍?(80倍,相当于80个班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我们整个学校才24个班,全校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还不到个头大的鲸的三分之一)

请同学们也把“列数字”写在有关句子的旁边。

预设三:举例子(板书:举例子)提示学生作批注

举什么例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举例,既然是例子,就应该是真实的事例。如果有一头鲸就在眼前,张开了房间一样大的大嘴,你敢不敢坐在里面?大家都不敢,这个例子能举吗?这是真的吗?

预设四:作假设

你怎么知道是假设?从哪个词看出来?(要是)

好,读书要有一个能耐,除了要整体把握,还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的词。

(板书:作假设)提示学生做批注

你们以后要写说明文,凡是都可以假设,不过要大胆、合理的假设才行。

4、第一段正是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作假设这几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而准确地写出了鲸的大。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鲸的大?你想读哪一句?

(二)学习鲸的进化过程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鲸的进化过程和什么有关?(环境的变化)找出表示环境变化的词语做上记号(陆地、靠近陆地的浅海里、海洋)

2、过渡:鲸为了生存,就要适应环境,它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生物常常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否则就会灭绝。这个过程就叫做进化。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作者用哪些词语加以说明?(在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

4、现在知道鲸是如何变化了吗?把你自己当作鲸,和同桌说说你的进化过程。

5、指名交流。

6、小结:鲸的进化过程告诉了我们鲸像鱼但又不是鱼的根本原因,告诉我们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板书:哺乳动物)

(三)学习鲸的种类

1、一起告诉老师,鲸总的来说可以分几类?(板书:须鲸齿鲸)

2、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板书:分类别)提示批注

(四)学习鲸的生活习性

1、鲸的生活习性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现在请同学们对照着这张表格,轻声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横线标出须鲸的特点,用波浪线标出齿鲸的特点,用双横线标出它们的共同点。

种类不同点共同点

吃食呼吸呼吸器官睡觉生长

须鲸

齿鲸

2、请个别同学上台完成表格。

3、刚才我们所填的这份表格,其实也是一种说明方法,叫列图表,它能使事物的比较一目了然,也便于表达事物的基本特点,美中不足的一些语言的表达无法做到那么准确,生动。

4、现在请同学们再读4—7自然段,找出你认为作者写得准确生动的词句,

预设一:第四自然段的开头用了设问句,吸引读者的兴趣。

(你可真会学习呀,不仅会读句、读词,还会读标点符号。老师佩服你。)预设二:第四自然段用了很多动作词描写鲸是怎样吃食的。

(“你真会读书,能够抓住鲸吃食时的动作来学习。)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须鲸和齿鲸吃食的动作词,并画上着重号。

说说这些动作词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栩栩如生,仿佛亲眼见到,真是太神奇了)

是啊,这些动作描写非常生动,我们称它们为动词串,写作中要懂得用上动词串。

这一段写的这么生动,我们一起来朗读朗读,体会体会鲸捕食吃食的情景吧。

其实文中用词准确的地方不仅仅是这些动作词,请看这三个句子(出示小黑板,即课后三句话)读一读,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用词准确,说明事物才能清楚,准确无误)预设三:第五自然段讲鲸的呼吸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作批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因为鲸呼吸喷水柱大部分人没见过,而喷泉确是十分常见)

这篇课文除了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值得大家学习外,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也值得我们好好品位,好好学习。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赞一赞这美丽奇特的“喷泉”吧。

三、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是的,我们今天不光了解了鲸的有关知识,而且掌握了这几种说明方法,分别是:(指板书生齐答)

今后我们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章会写得更富有说服力和想像力。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选择某一种鲸,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