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温度计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并记住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温度计的使用。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预习导学】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

____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0摄氏度,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是℃左右(口腔温度),读作。

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用于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看清它的,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体温计是测量范围是℃到℃;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体温计可以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每次测量之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

【课堂探究】

(一)自学课本P47第一段。什么是温度?

想想做做:桌面上有冷、温、热三杯水,先把左右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

(二)温度计

A、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把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3)把温度计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能找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吗?

(4)观察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它表示温度。温度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现在读数是℃,读作。

B、练习温度计的读数:读出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图3.1—7中各个温度

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甲℃,乙℃,丙℃,

丁℃。

(三)观察体温计

1、体温计的使用:用一只读数是39.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

有甩体温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则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

A、37℃

B、39.5℃

C、18℃

D、36.8℃

【课堂反馈】

1、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在0℃与100℃之间,分成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观察选用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如图4—1—3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

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2、某温度计的读数是“—2℃”,正确是读数是()

A、摄氏零下2度

B、零下2度

C、负2摄氏度

D、

负摄氏2度

3、以下是用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选填字母序号)。

A、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取出温度计

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4、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

少,然后像图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宇

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图1

B、水倒的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5、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

A.放入沸水中煮B.放人温水中泡

C.用酒精棉花擦洗D.在酒精灯上烧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巩固】

1、用温度计在课间测出每个课间的温度。并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分别在教材图3.1—8的坐标上描点画出一天的温度——时间图像。

2、查阅资料,了解热力学温度

【反思】这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

§3.2熔化和凝固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难点: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像表示出来。

【预习导学】

1、阅读课文P.53——55.页,初步了解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以及发生熔化和凝固时与热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这类固体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例如蜡、松香、玻璃等,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非晶体确定的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点。非晶体确定的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它的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凝固过程中要热,但是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热,凝固过程要热,但是温度。

【课堂探究】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图3.2—1中各仪器的作用。

(2)通过观看课件或光碟认识固体熔化过程。

A、记录固体熔化过程中时间与对应的温度,以及物质的状态。

B、在坐标上描出温度——时间的图像。

C、总结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3、找出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区别。并完成下列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