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肺栓塞个案分析
病例分析(确诊)—明确诊断
病例分析——病情摘要
• 21:15 • HR125次/分,R28次/分,BP146/91mmhg,SPO295%。 患者意识清楚,呼吸急促,心电示窦性心率,律齐。 • 明确诊断转至心血管医院急诊进一步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
三、求因 【推荐意见】 1.急性PTE患者,推荐积极寻找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某些可 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等)。 2.不存在可逆诱因的患者,注意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 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 3.年龄相对较轻(如年龄<50岁)且无可逆诱发因素的急性PTE 患者,建议行易栓症筛查。 4、家族性VTE,且没有确切可逆诱发因素的急性PTE患者,建议进 行易栓症筛查。
病例分析(疑诊)—辅助检查
• 30min后血常规结果回报:
项 目 数 值 正 常 值 4--10 4-5.5 120-160 125-350 WBC(10^9/L) RBC(10^12/L) Hb(g/L) 血小板(10^9/L) 9.3 4.15 131 211
病例分析(疑诊)—辅助检查
1小时后生化全项结果回报:
项 目 异常数值
3.32 387↑ 41↑ 57 32 ↑ 7.33↑
正 常 值
3.5-5.1 149-369 14-36 30-135 0-25 4.1-5.9
钾(mmol/L) 尿酸(umol/L) 谷草转氨酶(U/L) 肌酸激酶CK(U/L) 肌酸激酶同功酶(U/L) 血糖(mmol/L)
知识点1—— 血钾异常的临床意义
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内科学》
知识点6——临床表现
护理典型案例分析范文
护理典型案例分析范文
患者简况,患者王女士,55岁,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重疾病入院治疗。
护理问题,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并
发症护理等多方面。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与患
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饮食偏好,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
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3.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高血糖、心律失常等,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护理效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情绪稳定,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
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通过本次护理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综合护理在多重疾病患
者的护理中的重要性,只有综合护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希望护理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肺炎的临床综合护理分析及效果评价
肺炎的临床综合护理分析及效果评价2019-09-03摘要:⽬的探讨肺炎的临床综合护理⽅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法对所有患者给予抗炎、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式。
并对患者进⾏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实施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进⾏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临床对⽐分析。
结果研究组在住院时间、患者退热时间、肺部⾳消失等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疗效也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肺炎;护理;疗效0 引⾔肺炎是指终末⽓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
在抗⽣素应⽤以前,细菌性肺炎对⼉童及⽼年⼈的健康威胁极⼤,抗⽣素的出现及发展曾⼀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尽管应⽤强⼒的抗⽣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病死率已不再降低,甚⾄有所上升。
1 资料与⽅法1.1 ⼀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2014年6⽉收治的32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7例,⼥15例;年龄3-51岁,病程1~7 d。
所有患者全部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
对患者进⾏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16例,对其实施综合护理⼲预;对照组16例,进⾏常规性护理。
1.2 护理⽅法[1,2]对所有患者给予抗炎、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式。
并对患者进⾏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实施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进⾏常规性护理。
具体如下:1.2.1⼀般护理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并⿎励其多饮⽔。
观察痰液颜⾊和量,必要时留痰标本送检;观察⽣命征及⾯⾊、神志、尿量等变化,如出现烦躁、少尿、发绀、体温骤降、脉速、⾎压下降等情况,应⽴即作好抢救准备;注意有⽆并发症发⽣,如病程延长、经治疗后发热不退或体温退后复升,多提⽰有并发症存在。
1.2.2对症护理⾼热者头部放置冰袋或⽤温⽔、⼄醇擦⾝,以逐渐降温为宜,防⽌虚脱;⿎励多饮⽔,作好⼝腔护理。
骨科2019年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骨一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为切实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护理服务能力,促进患者健康,对2019年度骨一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1、为保证我科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护理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
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护理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护理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针对大手术、自身基础疾病多及新技术开展的病人,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请其他专科护士进行护理会诊,切实满足患者需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3、全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由责任护士提出,科护士长、副护士长主持,由一名护士记录,全科各级护理人员共同参加。
4、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由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史、治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根据病例诊断、治疗为依据,陈述当前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护理过程中的困难。
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护理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护理方案。
5、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护理方案,医患沟通建议记录护士必须认真记载在“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2019年我科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得较好,护理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腰椎骨折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右股骨粗隆骨折伴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骨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类似相关病例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护理过程中更需要密切观察该类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严格交接班,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6、因骨科专科性强,在护理过程中,不光是前期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更重要的是后期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及患者恢复程度,来指导患者不同时期的功能锻炼,进行心理疏导、疼痛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以及复诊时间。
护理查房病例案例分析模板
护理查房病例案例分析模板案例背景在医疗领域,护理查房是指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观察、评估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护理查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以某个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该病例的护理查房过程,探讨护理查房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病例描述患者王某,男,60岁,在入院之前有高血压病史。
患者最近出现头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后,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转入心血管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查房记录日期:2022年10月10日1. 一般状况患者清醒,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上肢无异常活动。
呼吸平稳,无明显困难。
2. 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75次/分,规律•血压:130/80 mmHg•呼吸:18次/分•血氧饱和度:98%3. 心血管系统心率规律,心率75次/分。
听诊心脏时,心脏有正常心音,无杂音。
患者无胸痛、心慌等不适。
4. 呼吸系统呼吸平稳,无明显困难。
双肺可听到清晰的呼吸音,无明显湿啰音。
5. 饮食与排便患者进食正常,无呕吐。
大便排泄正常,无异常表现。
6. 精神状态患者情绪较为平稳,对护理措施配合良好。
与家属交流顺畅,能够自理生活。
案例分析根据对患者的护理查房记录,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差,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这可能是由于心血管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问题。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一般状况,及时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温度等指标,并向医生报告。
2.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正常,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都在正常范围内。
这说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病情较为控制。
护理人员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3.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正常,心脏听诊未发现异常心音。
这说明患者在术后恢复较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血管情况,定期听诊、观察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4.患者的呼吸系统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湿啰音。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三篇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三篇组织撰稿:约克老师篇一: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579字)2019年7月24日,我院在科技楼三才厅组织召开了2019上半年护理安全总结及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田继书主持,全院护士长及临床一线护士共计4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向凤玲对2019年上半年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
对今年上半年的245件护理缺陷按缺陷性质、缺陷类型、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就13个典型案例进行根因分析,找出流程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下半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护士沟通、服务技巧的培训,真正落实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二是加强低年资护士(<3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知识的培训;三是加强环节质量的管控,重点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查对制度的执行率;四是加强重点病人、特殊病人的病情及心理评估,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五是强化护士长的执行力,加强护士长对重要时段、重点病人、重点员工、关键环节的监控力度。
最后,护理部田主任总结发言,一是强调全院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二是要求护士长在科室认真传达、组织学习本次安全教育的内容;三是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多样,可结合我院低年资护士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院下半年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减少护理缺陷、杜绝护理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344字)为做好安全防范,保障患者权益,我院护理部于近日召开上半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会。
此次会议由护理部钱一平主任主持,工作10年以内的护士分两场全部参加。
钱主任从国内外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谈起,结合该院上半年发生的26起不良事件,运用海恩法则精髓、冰山理论,从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即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技术水平低、违反操作规程等方面一一剖析,并重点运用鱼骨图、根因分析法对上半年不良事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病人跌倒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整改建议及措施。
护理典型案例分析范文
护理典型案例分析范文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患者,更是一门科学,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几个典型的护理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60岁的男性,因心绞痛入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他排解焦虑和恐惧,稳定情绪。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康复指导,帮助他恢复身体功能,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因糖尿病并发症入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控制体重,降低血糖。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避免并发症的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创伤患者的护理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因交通事故导致多发性骨折入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同时,护士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困难。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严谨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对这些典型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够帮助护士们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年专科护士病例分析(1)
老年专科护士病例分析(1)病例概况本病例为一位80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症状。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
入院时体征显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和治疗过程1. 确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进一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2. 综合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氧疗、镇痛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药物选择和剂量需要谨慎调整,以避免不良反应。
3. 冠脉介入治疗: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扩张术或支架置入。
在老年患者中,需注意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4. 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提供合适的饮食和营养支持。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结果和讨论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监测结果显示心肌损伤逐渐恢复。
患者恢复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并成功出院。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和手术风险等因素。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并结合最新的临床指南进行决策。
此外,护理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密切观察、药物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
结论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强调了老年专科护士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性。
老年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护士在病情观察、药物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应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0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数字抽签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在不同护理措施下,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数据对比(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恢复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满意度评分)。
结果:在对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恢复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满意度评分等临床数据均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改善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当中,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评分,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Methods: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Study object]: 90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pided intogroups by digital lot drawing, 45 cases in each group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care, Comparisonof treatment effect and clinical data between groups (hospitalization time,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wheezing recovery time, wet rale disappearance time, satisfaction score). Results: After carrying out targeted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experimental group, such as treatment effect, hospitalization time,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wheezing recovery time, wet rale disappearance time, satisfaction score,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and there was a trend of improve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but als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f children's families, which has a high nursing value.[Key words] Targeted nursing; Pediatric pneumonia; Clinical effect本文以节选2019年01月~2020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护理纠纷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王晓雪
一、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 1.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接 触密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患者。患者来自四面八方, 文化层次不同,加之疾病的折磨,往往情绪低落,焦虑、急躁。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若不注意服务态度,语言生硬或出言不 逊,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家属认为医护人员缺乏 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极易激怒患者,产生纠纷。沟通 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 意识。
❖ +14床 张某 女性 头皮裂伤
❖ 管床护士在为患者做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后,先在护理记录中记录了用药记录(肌 注),但实际未给药,主班护士接到破伤风 抗毒素肌注医嘱后未通知管床护士执行也未 核实是否给药,致给药延迟(已超24小时)
案例6
❖ 4床 马× 异丙嗪25毫克肌注、氟美松10毫克 入壶医嘱错误的转抄为8床杨×,致用错人
❖ 3.及时性 医疗纠纷往往发生在事后,发生在医疗行为结束,患者出现不良 后果或者患方对医疗结果不满意,才引发医疗纠纷。与医疗纠纷不同,护理 纠纷往往发生在护理操作和护理服务过程中,由于护理操作或者服务上的原 因,引起患者或其家属情绪反应,引发纠纷。比如护士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挂 错输液瓶,将写有其他床号或者患者姓名的输液瓶挂到另一个患者输液架上, 被家属发现,从而引发纠纷。
泛生舒复4.0 佳尔钠 1.83 /静点 ❖ 输液卡转抄为: 0.9%氯化钠针100ml
泛生舒复4.0 佳尔钠 1.83 /静点 ❖ 治疗班未发现异常给与配置
❖ 输液护士发现异常(颜色过深),查看输液卡发现 与平常医嘱有较大差别(浓度过高),随进一步核 实发现确有差错,予以纠正,避免了差错继续发展
案例5
案例3
护理案例分析
护理案例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姓名,李女士。
年龄,65岁。
入院时间,2021年5月10日。
主诉,胸闷、气促、乏力。
护理观察及分析:1. 体征观察,患者入院时血压140/90mmHg,心率9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体温36.5℃。
心肺听诊,心率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杂音。
肺部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四肢无水肿。
2. 疼痛观察,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有乏力,疼痛程度为3级,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3. 精神状态,患者情绪低落,对疾病恐惧,需要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1. 给予患者氧疗和吸入支持,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及时调整氧疗浓度,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
2.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 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给予镇痛治疗,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4. 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患者情绪得到缓解,对治疗和康复充满信心。
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1. 体征观察,患者血压偏高,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2. 疼痛观察,患者疼痛程度虽然不严重,但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强疼痛评估,调整镇痛治疗方案。
3. 精神状态,患者情绪低落,需要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建立信任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结:通过对患者的护理观察和干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生命体征稳定,情绪得到了舒缓。
但是在护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护理团队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护理病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护理病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报告一:患者甲基本信息- 姓名:甲 - 性别:男 - 年龄:45岁 -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 - 诊断:流感护理过程1.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记录2. 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3. 帮助患者规律吃药效果评估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得到缓解。
报告二:患者乙基本信息- 姓名:乙 - 性别:女 - 年龄:62岁 - 主要症状:腹痛、恶心、呕吐 - 诊断:消化性溃疡护理过程1. 观察患者腹痛程度及呕吐次数2. 小心翼翼地帮助患者翻身3.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效果评估患者腹痛缓解,呕吐明显减少。
报告三:患者丙基本信息- 姓名:丙 - 性别:男 - 年龄:30岁 - 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 - 诊断:哮喘护理过程1. 定期观察患者呼吸情况2. 确保患者环境清洁3.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效果评估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胸痛症状减轻。
报告四:患者丁基本信息- 姓名:丁 - 性别:女 - 年龄:55岁 - 主要症状:头晕、恶心、乏力 - 诊断:贫血护理过程1. 观察患者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 鼓励患者多食含铁食物3. 定期给予贫血相关药物效果评估患者头晕症状缓解,乏力明显减轻。
报告五:患者戊基本信息- 姓名:戊 - 性别:男 - 年龄:50岁 -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脱水 - 诊断:急性肠胃炎护理过程1. 观察患者腹泻次数、大便性状2. 给予患者补充充足的水分3. 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效果评估患者腹泻得到控制,脱水症状明显改善。
报告六:患者己基本信息- 姓名:己 - 性别:女 - 年龄:40岁 - 主要症状:高烧、全身疼痛 - 诊断:流行性感冒护理过程1.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定期测量2. 维持患者室内温度舒适3. 细心照料患者,给予心理支持效果评估患者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以上是六个护理病例分析报告范文,每个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护理过程都有所不同,但护理的核心在于观察、关怀和细致的操作。
护理病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护理病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例1:骨折患者的护理病例分析报告病情描述该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因交通事故导致右侧小腿骨折,入院时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护理目标1.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2.保证患者的伤口清洁和干燥3.协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功能4.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合理的镇痛药物,并观察其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
2.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每日的清洁和换药,并注意创口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
3.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活动指导、物理治疗和按摩。
4.和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调整心态。
效果评估经过一周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伤口也没有感染的迹象。
患者的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心态也积极向上。
病例2:肺炎患者的护理病例分析报告病情描述该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入院时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感染的症状。
护理目标1.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症状2.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和呼吸道通畅3.防止感染的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4.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供应,并观察其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
2.协助患者进行气管抽吸、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呼吸道管理措施。
3.规范患者的咳嗽和咳痰习惯,同时监测痰液的性状和检查痰培养结果。
4.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
效果评估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氧饱和度也得到改善。
患者的痰液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已经得到控制。
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有所改善。
病例3: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病例分析报告病情描述该患者是一名60岁的女性,有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出现血糖升高、多饮多尿等症状。
护理目标1.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正常的血糖范围2.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3.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相关教育和指导4.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医嘱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护理临床案例分析模板范文
护理临床案例分析模板范文When considering a clinical case analysis template, it is important to approach the process with a critical and empathetic mindset. 护理临床案例分析模板是对一个护理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工具,我们需要在分析中展现批判性思维和同情心。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crucial to gather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 including their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symptoms, and any treatments they have undergone. 首先要收集关于患者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其病史、当前症状以及接受过的任何治疗。
From there,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data collected and identify any patterns or trends that may be present. 从那里,我们需要分析收集的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任何模式或趋势。
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needs and preferences when developing a care plan. 此外,在制定护理计划时,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偏好是至关重要的。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the patient's physical health,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ir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pport and resources. 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外,还要处理他们的情感幸福,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019年临床成功案例50例.doc
第一例:肺实脾虚气陷证患者,李某,男,40岁自感呼气困难5年余患者5年来,每天总感到气出不上来,稍干重活即呼气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潮热、盗汗。
在多家医院就治,心、肺功能均正常。
吃补中益气丸稍轻,服多位老中医中药均无效,在当地十大名中医基本都看过。
2009.06.13日抱着试试看心理前来就诊,面色黎黑,说话前半句有力,后半句无力,牙齿黑黄,舌质粗糙,舌尖红,中苔黄糙,舌根白腻,肺脉滑实有力,右关若,右尺沉细,左寸浮细而软,左关涩。
诊断:气陷(肺实脾虚气陷)分析: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为开山鼻祖,其升陷汤本人研究多年,此病人有大气下陷的病机,但病机并非如此简单。
询问病史,有吸烟10年的历史,每早咳粘痰一口,结合脉相,推断病人肺中粘燥之痰较多,脾气升之受阻,肝气又受郁金(按:此处“郁金”原意应是肺受郁,当降而不降,非药名)所克,大气有降无升。
单纯提气,上焦不能如雾,反成胶粘之状。
治疗:养肺阴、清肺痰、补脾助运、疏肝泄胆。
处方:玄参30 生牡蛎20 百合20 黄芩15葶苈子30白术20 茯苓20 芦根20柴胡15 枳实15 萆薢15 寄生25竹茹15 郁金20 黄芪25 川断20白茅根20 炙甘草10五付患者服完两副,即感肺中轻松,出气顺畅,劳累后稍加重,五剂服完病情得到控制,五天后复诊,原方加淫羊藿40克,五付。
2009.06.23日复诊,出气困难未在复发,嘱戒烟,勿重力劳作。
继续服药3付巩固疗效。
第二例:放疗性肺炎患者,女,42岁咳嗽5个月患者于2008年6月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后连续放疗10次,出院后于2008年12月出现咳嗽,每次咳嗽必打喷嚏,恶寒‘,恶风。
2009.01、02、03住院三月,咳嗽不止。
2009年5月12日就诊,就诊时咳喷嚏不断,伴咳嗽,气急,心烦。
右脉寸、尺部沉滑,左关涩。
舌苔薄白。
诊断:咳嗽(正虚邪犯)分析:放疗后阳气受损,风寒外袭。
处方:附子30 肉桂8(后下)干姜15 芡实20桂枝15 虎杖30 细辛12 北五味子10枳壳15 柴胡10 九地30 黑豆20 苦杏仁20当归15 黄芪30 炙甘草15 三剂患者服后,咳嗽大大减轻,每日少发,复诊时加化橘红15克,连服六剂。
护理案例报告范文
护理案例报告范文1. 案例背景本次护理案例报告以某医院的患者李女士为对象,她是一位50岁的女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最近,李女士因为严重胸闷和呼吸困难而被送入急诊科。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面检查和评估后,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李女士的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
2. 护理评估2.1 生理评估根据李女士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我们进行了全面的生理评估。
首先,我们记录了她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其次,我们测量了她的体温和氧饱和度。
结果显示,李女士的血压偏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升高,体温正常,氧饱和度较低。
2.2 心理评估李女士在入院时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情绪。
我们与她进行了沟通并提供了情绪支持。
通过与李女士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她对疾病的知识有限,并且担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2.3 社会评估李女士是一位已婚妇女,有一个独立的家庭。
她的丈夫也患有类似的健康问题。
根据与李女士的交谈,我们得知她目前无法独立生活,并需要丈夫的帮助。
在社会支持方面,李女士可以获得家庭成员的支持。
3. 护理诊断基于李女士的护理评估结果,我们确定了以下护理诊断:1.气道清晰度受损,导致呼吸困难;2.患者存在焦虑和紧张情绪,影响护理进展;3.患者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来应对健康问题。
4. 护理计划为了帮助李女士恢复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护理计划:4.1 呼吸管理由于李女士存在呼吸困难的问题,我们决定给予她氧气治疗,并保持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我们将教导李女士正确的呼吸方式,以促进气道通畅。
4.2 心理支持为了缓解李女士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我们将与她进行心理支持,并提供相关的文献和教育资料,帮助她了解疾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我们还鼓励她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4.3 家庭支持考虑到李女士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来应对健康问题,我们将与她的丈夫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建议。
我们建议丈夫定期陪同李女士就医,并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5. 护理实施根据护理计划,我们开始实施针对李女士的护理措施。
病人案例报告护理
病人案例报告护理概述在医疗领域,护理是病人康复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人案例报告,探讨护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病人小张,男性,50岁,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他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咳嗽。
由于COPD的严重程度,小张需要长期使用吸氧装置来帮助呼吸。
问题分析1.呼吸困难:由于COPD引起的肺功能损害,小张经常感到呼吸困难。
这可能导致他的日常活动能力下降,让他感到沮丧和不安。
2.吸氧装置的使用:小张需要长期使用吸氧装置来帮助呼吸。
然而,他可能会遇到吸氧装置使用不当或不便携的问题。
3.咳嗽:小张的咳嗽可能会导致胸闷和不适。
这可能会影响他的食欲和睡眠质量。
解决方案1.支持呼吸困难的管理:护理团队应与医生协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管理、呼吸训练和疾病管理教育。
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评估小张的症状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吸氧装置的教育和支持:护理人员应向小张提供关于吸氧装置的详细信息,并教授他正确使用装置的方法。
护理团队还应提供支持,在小张遇到使用问题时及时沟通和解决。
3.咳嗽管理:护理团队应评估小张的咳嗽症状,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包括使用咳嗽镇静剂、进行支气管扩张训练和饮食调整。
护理计划1.呼吸困难的管理计划:–定期评估小张的呼吸状况和COPD的严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提供呼吸训练。
–教育小张关于COPD的病情管理和自我监测的方法。
2.吸氧装置的教育和支持计划:–向小张提供吸氧装置的详细信息,并示范正确使用方法。
–定期检查吸氧装置的工作状况,确认其正常运行。
–与小张保持沟通,及时解决他在使用吸氧装置时遇到的问题。
3.咳嗽管理计划:–评估小张的咳嗽症状严重程度和频率。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咳嗽镇静剂的使用。
–引导小张进行支气管扩张训练,帮助缓解咳嗽。
结论通过对小张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在病人的康复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人文关怀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临床护理人文关
怀能力的培养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和管理模式临床护理案
例分析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整理的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报告资料,欢
迎阅读。
患者,男性,66岁,高血压病10余年,常年服用降压药物,
血压控制平稳,无任何异常感觉。
有一次因为鼻子不通气使用“滴鼻净”。
鼻子症状虽然好转了,但每天起床后出现头晕,头部胀痛,头脑不清醒,连续几天测血压波动于170~180/110~120mmHg之间,服用降压药物毫无效果,感到非常纳闷,去医院看医生进一步检查,心脏彩超、腹部彩超、头颅多普勒、生化全项化验等均未发现异常。
于是,医生只好给病人调整服药方案,效果还是不明显。
再次
来诊时,与一位护士仔细聊起了自己的情况。
敏锐的护士立刻明白了病人的意思,耐心询问近期用药及发病情况后恍然大悟。
原来,这位病人血压增高的原因不是降压药物效果不好,而是病人患过敏性鼻炎,使用“滴鼻净”3次/日,2~3滴/次造成的“药源性高血压”。
在护
士的正确指导下停止使用“滴鼻净”,服用原剂量降压药物后头晕、头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血压控制在了原有水平。
案例分析
1.滴鼻净的主要成分是羟甲唑啉,是一种血管收缩剂,可以收
缩鼻腔黏膜血管,减少黏膜腺体的分泌,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从而达到改善鼻腔通气的目的。
但是,这类药物在使用时,若使用不当,到
达鼻腔内经鼻黏膜吸收后,还会有一部分流向咽部,经过咽部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正常血管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对血压影响不会太大,但对高血压病人来说,就会因为对抗降压药物的作用而导致血压升高,严重时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引起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
所以,临床上一定要注意教会病人正确使用滴鼻药物的方法。
2.临床上滴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有2种:
一、头后仰位滴药法:病人仰卧于床上,肩下垫一软枕,头尽量向后仰,使下巴磕朝上然后滴药,滴药后轻轻捏鼻翼数次,使药液均匀布满于鼻腔。
滴药后保持原体位不变,5~10分钟后再起来,使药液充分与鼻腔黏膜接触吸收。
此法适宜于鼻炎、鼻窦炎等的局部治疗,可以使药液进入鼻腔后段咽鼓管开口处。
二、头低侧位滴药法:病人侧卧,去枕,患侧耳部靠在床面,头向肩部垂下,鼻部转向上肩方向,保持与肩在同一平面,使鼻腔侧壁成水平稍斜向鼻根部,滴入药液5~10分钟后再坐起。
这样可以使药液滞留鼻腔时间更长,减少药液流向咽喉部引起刺激症状。
3.案例中的护士通过问诊,以广博的医学知识解决了医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为病人解除了痛苦,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严重并发症的发展,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这种善于交流、善于沟通的做法正是当今护理服务模式所提倡的,也是急于推广的。
护士在接触每一位病人时,如果都能像这位护士一样,发挥护理工作职能,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4.该案例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向病人做用药指导时,一定要告诉病人,任何药物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比如使用滴鼻药物,如果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症状,则导致药物性鼻炎;鼻部外伤后出现鼻腔出血时,如果自己随便用滴鼻药止血,因为有些鼻外伤病人鼻腔滴药不当可以引起颅内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
一、熊某,男,81岁,近来几天严重腹泻,请问该患者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如何护理?
答: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腹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严重腹泻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腹泻有关
如何护理:1.去除病因,如为肠道感染则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保暖;3.调理膳食。
鼓励饮水,酌情给予清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
严重腹泻时暂禁食;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
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5.保持皮肤完整性。
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6.密切观察病情。
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7.心理支持,促进舒适;
8.健康教育。
讲解腹泻有关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某女性38岁,突然发冷、高热、伴腰痛,尿频、尿急、尿痛。
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体温40度,尿蛋白(+)。
镜检:白细胞成堆,白细胞管型可见,肾功能正常,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9/ml。
写出两个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答:1、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急性尿路感染有关(2)疼痛:与尿路感染致尿痛、腰痛、肾区痛有关
2、护理措施:(1)高热护理:体温40度时应进行物理降温,乙醇擦浴,冰袋放在大血管处,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休息与饮食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ml,尿量增多可冲刷尿路,减少炎性分泌物对膀胱刺激;宜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
(3)尿路刺激征、肾区疼痛护理:多饮水外,可分散病人注意力,听音乐、做松弛术以助减轻症状,肾区痛多卧床休息,以减轻肾包膜牵拉。
(4)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易发生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服用可减轻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另外嘱咐病人症状消失、尿检阴性后再服药3~5天,以防复发。
三、患者,女性,80岁,因外外伤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X线显示左股骨颈骨折,测T:37度,R:21次/分,P:90次/分,BP:130/80mmHg,医嘱予左下肢骨牵引治疗。
(1)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有哪些?(2)针对骨牵引其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1.护理问题有:疼痛,躯体移动障碍,各种并发症的可能(肺部感染可能、泌尿系感染可能、针眼感染可能、便秘、压疮)
2.护理措施(1)对牵引病人认真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
观察项目包括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及病人主诉,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
(2)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病情许可,可教会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3)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患肢,防止受凉。
(4)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对不良的心态反映及时疏导和帮助,使之愉快配合治疗,可引导病人开展读书活动及欣赏音乐等,以丰富其文化生活。
(5)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臵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告诉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7)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8)保持床单元干燥、清洁,防止发生压疮。
(9)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以防止发生便秘。
(10)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用75%酒精滴针眼两次,以防止发生针眼感染。
看了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报告的人还看了:
1.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2.医疗事故纠纷分析报告
3.会计学实习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