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因材施教”
作者:姜建设
来源:《黑河教育》2012年第07期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进行了几次中小学教学改革,每次教学改革都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01年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较前几次相比更是一种彻底的“革命”。身处改革之中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经受了这场“革命”的洗礼,大家“洗新革面”后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洋思、衡水和杜郎口等地的教学改革经验也频频出炉。全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可是,偏偏在我们的素质教育取得“累累硕果”的时候,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却提出了一个令国人震惊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纪之问”的“钱学森之问”。这一话题虽然很沉重,却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却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这场改革大潮中,是否悟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曾对素质教育做过高度的概括。他说:素质教育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是总法则”。他道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因材施教。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建国以来的几次教学改革,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且每次教学改革都提出对学生应当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但是,这几次教学改革却没能把“因材施教”这一素质教育总的法则落实到位。究其原因,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方面的问题。2010年7月,国家制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还特别强调,在实践中,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充分说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多么重要!
当然,“因材施教”并非易事。孔子是我国古代运用“因材施教”近乎完美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如孔子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得到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最近,我拜读了《居里夫人文选》。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更读到了一位情感丰富的知识女性,一位理解并践行教育理念的伟大母亲。居里夫人认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没有成为某所学校的一名优秀学生倒是值得庆幸的,他所接受的非正式教育正适合他个人的特质,因为皮埃尔喜欢幻想,不能适应那种程序化的学校教育,只
有因材施教才会使他有较大的发展。这种观念也直接影响居里夫人对两个女儿的教育,为了发掘女儿的天赋,居里夫人像做科学研究一样用心研究,从女儿小时候就开始细心地尝试、观察、比较。她在笔记本上写道:“大女儿伊伦娜在数学上聪颖,小女儿艾芙在音乐上早熟。”针对两个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居里夫人和几个朋友共同组成“家庭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她把文理两方面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重视艺术修养,孩子们兴趣浓厚,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女儿伊伦娜12岁时就已经显示出较强的推理能力。居里夫人发觉她喜欢科学,智力和反应方面像她的父亲,于是创造很多机会,让她接触实验操作,从17岁开始伊伦娜就成了居里夫人的得力助手。经过这种预备教育后,伊伦娜考进了巴黎一所学院的高级班,而且还不到正常年龄就毫无困难地通过了学士考试,之后又考入巴黎大学继续学习,1935年大女儿伊伦娜和丈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活泼聪明,具有非凡的音乐天分。对小女儿的教育居里夫人没有“一刀切”,而是尊重她的音乐天分和兴趣,小女儿艾芙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和记者。可以说,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走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摘取了科学界的桂冠,另一个在艺术之河里遨游,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居里夫人对她们“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2010年5月,我们到江浙一带考察了那里的中小学校办学情况,参观了当地几个知名公立学校,也走访了几所私塾学校。我们调查了解到,在我国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绝迹的私塾教育,而今在南方某些地方又悄然兴起。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在私塾学校里,孩子比较少,有较大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且老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了解、辅导孩子,随时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兴趣,及时校正孩子的错误和不良习惯,并给孩子确定一个适合自身成长的道路,充分发挥了“因材施教”的作用。
当今时代“因材施教”取得成效的例子很多。体育明星姚明,从小家长就发现了他在篮球方面的天赋,于是将其送进体校培养,最后姚明成为了在美国NBA打球的中国第一人。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从小就喜爱钢琴,父亲发现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决定放弃上普通小学,直接把他送到北京参加家庭学校的专门培训,最后郎朗在世界钢琴大赛上屡拿金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台球“神童”丁俊晖,小时候父亲带他打台球,偶然间发现他对打台球比较感兴趣,于是父亲让他每天跟着训练,结果他8岁就获得了全市少年冠军,13岁就获得了全国少年冠军。最后,父母让他从事职业训练,结果不到20岁时他就战胜了国际斯诺克台球大师奥沙利文,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斯诺克冠军。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就是在注重人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这就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善于发现孩子的个性潜能,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