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的_大阿尔巴尼亚_地缘政治关系与演化
巴尔干半岛民族主义与政治争端的历史考察
巴尔干半岛民族主义与政治争端的历史考察巴尔干半岛位于东南欧,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共存的地区。
在过去的历史中,民族主义和政治争斗一直是这个地区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巴尔干半岛民族主义和政治争端的历史展开考察。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主义思潮源远流长。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曾经历过一系列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国家独立斗争。
这些运动是受到俄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民族自决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对奥斯曼帝国的反抗。
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家相继独立,但同时也引发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纷争和敌意。
民族主义的崛起使得巴尔干半岛的政治争端愈演愈烈。
不同民族之间的争夺地盘、领土和资源不断升级,矛盾和仇恨在各国民众心中蔓延开来。
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不断被煽动和放大,进一步推动了政治争端的发展。
在二战期间,巴尔干地区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冲突。
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相继侵占了希腊和南斯拉夫,引发了地区的大规模战争。
此时的政治争端更多地与民族主义和外部势力有关。
纳粹德国与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达成合作关系,反抗控制该地区的共产主义势力。
战后,巴尔干地区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势力的崛起。
南斯拉夫实现了独立,并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然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仍然存在,民族主义情绪在一些地区未能完全消除。
随着冷战的结束,巴尔干地区出现了新的政治争端。
南斯拉夫解体引发了一系列战争,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国家相继独立,但伴随着战争和内战。
这些冲突主要是由民族主义情绪的再次崛起、不同民族的利益冲突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引起的。
巴尔干半岛民族主义和政治争端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多样而复杂的。
首先,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和利用容易引发暴力和冲突,对地区的稳定和和平造成极大威胁。
其次,外部势力的角色不可忽视。
历史上,许多政治争端都与外部势力的干预和支持相关。
因此,巴尔干半岛各国应保持警惕,不受外部势力的操纵和蛊惑。
此外,教育和对话也是化解巴尔干半岛政治争端的关键。
火药桶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
火药桶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近年来,巴尔干地区的局势一直紧张不安,被誉为“火药桶”。
这一地区包括阿尔巴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科索沃、北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等国家。
历史上,巴尔干地区曾发生过多起冲突和战争,各国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仇恨和民族矛盾。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治原因和国际因素等方面探讨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
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自中世纪起,巴尔干地区便成为了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奧匈帝國等帝国的争夺之地。
各帝国在这一地区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也使得该地区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二战后,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成立,但它的解体却加剧了民族冲突。
作为南斯拉夫的核心,塞尔维亚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塞尔维亚主义的政策,引发了克罗地亚、波黑等国家的不满和反抗。
政治原因也是导致巴尔干地区紧张局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力量纷争不断,各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特别是科索沃问题,成为了巴尔干地区的一个敏感症结。
科索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南斯拉夫内战的中心,塞尔维亚以其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则渴望独立。
这种矛盾导致了南斯拉夫联邦份子暴力冲突和北约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预。
国际因素也对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地区成为了国际势力争夺的焦点。
西方国家借机干涉,支持一些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化,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张。
相对而言,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使得南斯拉夫战争愈演愈烈。
此外,各国尝试加入欧盟和北约也成为了紧张局势的因素之一,这导致了一些国家的内部纷争和政治压力加大。
面对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国际社会不断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欧盟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外交手段、对话机制和经济援助等方式,推动巴尔干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一些国家也发挥着调解角色,为各方提供帮助和协助。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各方毁瘁过去,摒弃民族仇恨,改善内部治理,构建正常的国家关系。
巴尔干半岛政治经济异质性分析
巴尔干半岛政治经济异质性分析一、前言巴尔干半岛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地缘政治区域,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巴尔干半岛的各国存在着政治经济异质性,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二、巴尔干半岛的历史背景1.历史演变: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土著居民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色普斯人。
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巴尔干半岛的土地,并设立了多个行省。
在中世纪初期,巴尔干半岛被东罗马帝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塞尔维亚王朝、拜占庭帝国等国家不断争夺,此后进入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一一脱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成为独立国家。
2.影响: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演变决定了当今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该地区的经济被视为商业重心,当今许多巴尔干国家仍依赖旅游、农业等行业以维持经济活动。
此外,不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仍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三、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异质性1.政治制度:巴尔干半岛包括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北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八个国家。
其中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是总统制国家,黑山和北马其顿是议会制国家,科索沃是联合国管理的自治领土,其治理机构由联合国和北约共同监管。
2.政治文化:巴尔干半岛的政治文化受到本地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为该地区的政治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
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在巴尔干半岛都有着影响力,而本地政治文化则强调尊重家庭、信仰和传统。
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巴尔干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分歧,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内的政治一体化。
四、巴尔干半岛的经济异质性1.经济结构和行业:巴尔干半岛经济结构多样,一些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制造业、能源和农业行业,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普遍依赖于服务业和旅游业。
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依赖旅游业,其中希腊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在该地区名列前茅。
科索沃经济则主要依赖国际援助和移民汇款。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近代历史上的巴尔干战争是东南欧地区一系列冲突的总称,这些战争使得巴尔干半岛成为了重要的战略焦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巴尔干战争的发生与东南欧地区的矛盾与冲突有着深刻的关联。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宗教和民族问题等多个方面论述巴尔干战争中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
一、历史背景巴尔干战争的发生与东南欧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样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巴尔干半岛就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汇地带,涌现出许多有影响力的国家和王朝。
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强大帝国在此繁衍兴起,形成了东南欧历史上独特的政治格局。
然而,各民族、宗教间的分歧和对土地控制权的争夺使得该地区总是处于不断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二、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导致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关键。
东南欧地区处于欧洲、亚洲和地中海之间的战略枢纽,地理位置重要,控制该地区可以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格局产生影响。
正因如此,各大国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事务,试图争夺影响力和控制权。
俄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势力在这里展开了多次战争与争夺,加深了东南欧地区的矛盾与冲突。
三、宗教问题宗教也是导致巴尔干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南欧地区信仰着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不同宗教信仰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与信仰基督教的巴尔干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宗教争端。
这些宗教矛盾在巴尔干战争中加剧了地区内部的冲突。
四、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巴尔干战争中冲突的重要方面。
东南欧地区的民族林立,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和繁衍。
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仇视、领土纠纷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使得巴尔干战争成为了民族冲突的舞台。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巴尔干战争不仅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是各民族之间的争斗。
五、结语综上所述,巴尔干战争的爆发与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密不可分。
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宗教和民族问题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东南欧地区承受了多次战火的洗礼。
巴尔干半岛现代历史变迁研究
巴尔干半岛现代历史变迁研究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以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等国家为主。
这个区域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战争、统治和猜忌,也是现代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尝试探究巴尔干半岛现代历史的重要变迁,包括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19世纪初期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奥斯曼帝国统治着这片土地,然而到了19世纪末,其实力逐渐衰弱。
而这片土地作者众多的民族集合区域,因而引起了各国掌权者的垂涎。
19世纪中叶,积极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抵达了这片土地,并成为了领导各国民族运动的力量。
希腊在1821年的独立战争中取得了成功,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第一个成功独立的国家。
之后,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分别在1912年和1908年成功获得独立。
20世纪20世纪初期,巴尔干半岛出现了一个新的统治者——奥匈帝国。
这个新的帝国加剧了区域内各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种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尔干半岛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彻底变化。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已经崩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王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巴尔干半岛上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联盟。
然而,它也面临战争、半个世纪的独裁统治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
20世纪60年代,巴尔干半岛的各国开始打破战后凝固的局面,寻求各种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合作。
然而,这种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功。
60年代之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局势再次加剧。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和科索沃等地成为了独立国家。
21世纪尽管巴尔干半岛的历史充满了暴力和紧张局势,然而21世纪初期,区域内的各个国家都在共同努力,希望在和平和合作的氛围下取得经济和政治上的成功。
随着地缘政治的不断变化,巴尔干半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个区域的未来,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许多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面临着建立良好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的巨大挑战。
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经济发展
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经济发展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是欧亚大陆的桥头堡,连接着中东、北非和欧洲。
古代的贸易路线和现在的管道网络都贯穿着这个半岛。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筐”,在历史的洪流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磨难,但半岛上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依然咬牙坚持着自己的行动。
1. 巴尔干地区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巴尔干地区历史上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这里的民族和文化种类繁多,例如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鄂圖曼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等。
这使得这个半岛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地区,不同的种族文化之间充满着矛盾和争执。
2. 巴尔干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巴尔干半岛的经济发展状况各种国别间并不相同,但整体上都十分落后。
它们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人均收入低、失业率高等。
其中,塞尔维亚的贫乏尤为突出。
塞尔维亚一度是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20世纪初的南斯拉夫曾是世界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内战中,塞尔维亚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输家之一。
其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而后在东欧的经济转型中也没有能够赶上。
3. 巴尔干地区的投资和发展潜力尽管巴尔干地区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着很严峻的局面,但是它们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途。
巴尔干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度非常高。
它们拥有向来着重发展的煤炭、铁矿、铝矿等振兴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进行投资。
SCP集团的赵瑞波称:“巴尔干国家具有地理位置优势,面向欧洲和中东,有着独特的丝路贸易优势。
此外,在中国周边的战略投资背景下,巴尔干国家对中国资本也愈发青睐。
”在背景中,中国一路“一带一路”与欧洲的对接,斯斯莫-传输口岸和卢克索港等都在计划中。
此外,巴尔干半岛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参观人次不多,这也为其发展经济带来了重要机会。
总之,巴尔干半岛作为欧洲的“后花园",虽然这里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仍然是一片富饶之地。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要道众多。
而在20世纪初的东南欧,却发生了一系列动荡不安的事件,被称为巴尔干战争。
这一时期,巴尔干地区成为多国势力的争夺焦点,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
一、背景巴尔干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实力衰落,东南欧地区各国纷纷寻求独立。
同时,西欧列强也开始干涉巴尔干事务,争夺势力范围。
这导致了巴尔干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政治局势。
二、1908年的波斯尼亚事件1908年,奥匈帝国将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并吞,引发了巴尔干国家的强烈不满。
此举被认为是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霸权政策的一部分,激化了东南欧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1913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于1912年,由巴尔干半岛南部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的巴尔干联盟对奥匈帝国的领土进行了进攻。
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割让了部分领土,并承认了巴尔干国家的独立。
然而,战胜共同敌人后,巴尔干联盟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希腊和塞尔维亚对马其顿地区的控制权产生了争议,引发了短暂但激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四、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联盟内部的一次内讧。
这次战争主要发生在希腊和塞尔维亚之间,双方争夺马其顿地区的统治权。
战争结束后,马其顿地区被划分给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
然而,巴尔干地区的动荡并没有因此结束。
各国在领土划分方面的不满和争夺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影响与启示巴尔干战争时期展示了东南欧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政治问题,同时也凸显了强权干涉和领土争夺的复杂局面。
这一时期的动荡局势成为后来的战争爆发埋下了种子。
巴尔干战争还加剧了各国民族主义的势力和对立。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东南欧地区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冲突,局势长期不稳定。
六、总结巴尔干战争是东南欧地区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段混乱时期。
巴尔干地区问题在一战爆发中的作用分析
巴尔干地区问题在一战爆发中的作用分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尔干地区成为战火最早蔓延的地方之一。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由于其地缘位置重要,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交汇点,成为了一战的焦点和导火索。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和经济层面来分析巴尔干地区问题在一战爆发中的作用。
一、政治层面分析巴尔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各强权国家争夺的目标,这里的民族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成为了导火索。
在一战爆发前夕,奥斯曼帝国即将解体,巴尔干地区各种矛盾和冲突逐渐升温。
塞尔维亚王国在19世纪末开始寻求“南斯拉夫”统一的主张,意图吞并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领土。
奥匈帝国对此深感威胁,不断对塞尔维亚进行干涉和压制。
在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巴尔干地区一个自治的奥斯曼领土,此举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
此后,巴尔干半岛形势进一步升级,各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日耳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等大国则乘机在此地寻求自身利益。
二、军事层面分析巴尔干地区作为欧洲东南部的门户,拥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一战前,奥匈帝国将伦巴第、克罗地亚等地置于其直接统治下,并统一掌控了攸关巴尔干局势的波斯尼亚和黑山。
尤其是奥匈帝国贯穿巴尔干地区南北的铁路,使其能够在短期内调动大量军队。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作为巴尔干地区的主要强权之一,也不断扩充其军事实力。
塞尔维亚国内的“准军事”组织黑手党依靠受过军事训练的秘密组织和地下网络,在奥匈帝国统治区进行抵抗和策划反击。
三、经济层面分析巴尔干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矿、铁矿等资源,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潜力的地区。
一战前夕,欧洲各大工业化国家均在巴尔干地区追逐经济利益。
同样,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和争端也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在一战爆发前,各国不断扩大其在该地区的经济势力范围,争夺港口、矿山和交通要道等资源。
此外,巴尔干地区的问题在一战爆发中也对欧洲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一战爆发后,巴尔干地区的战场扩大,各国纷纷介入,形成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格局,直接牵扯到整个欧洲战场。
巴尔干问题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社会制度和两个 对立阵营,保持着力量的平衡。巴尔干的 民族问题也被意识形态问题所冲淡。 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原社会主义国家在 “民主化”和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危机, 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尤其是民族问题全 部暴露,引发一系列武装冲突和战争。
二、柏林条约
许多巴尔干问题专家认为,巴尔干民族问 题正是从1878年开始,只有在柏林条约签 订之后,它才成为古老大陆的多事之秋。
希腊,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罗马 利亚摆脱奥斯曼统治获得独立,而波黑, 克罗地亚,斯洛文利亚则被奥匈帝国吞并, 马其顿仍被土耳其统治。
“柏林条约”后的巴尔干
北伊庇鲁斯问题
这是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之间长期争论的一个领 土和民族问题。北伊庇鲁斯位于希腊北部,现属 阿尔巴利亚南部地区。早在19世纪,希腊人从 人种角度。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希腊军队占 领了北伊庇鲁斯,坚持要把它并入希腊,但欧洲 大国从利益出发把其划归给了阿尔巴利亚。此后 希腊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因希腊人在此处的地位 问题与阿多次发生矛盾。且阿也因在此地曾执行 错误的民族问题倒是该地矛盾冲突不断。
一、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
14—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并占领了 巴尔干半岛,并统治长达5个世纪。 (中世纪所建立的巴尔干国家被灭亡,土耳 其人开始定居巴尔干) 17—19世纪,两大趋向:1、奥斯曼的衰 落,欧洲列强斗争的加剧 2、巴尔干开始 了反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圣斯特法诺条约”的签订
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种族产生于公元6—7世纪,至今总数超过 2000万,其民族聚集区称为库尔德斯坦。库尔 德斯坦于公元1514年被奥斯曼吞并。一战后该 地被肢解为四个部分,其中土耳其占据50%以上 的领土和居民。由于土耳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拒 不承认库族人种,并采取压迫,驱逐,屠杀的政 策。而库族则展开反政府活动,谋求民族自决与 独立,甚至采用游击战。土库民族矛盾深刻。
北约38个成员国名单 (2)
北约38个成员国名单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由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安全组织,成立于1949年。
起初,北约成员国主要是西方国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约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成员国。
目前,北约共有38个成员国,他们共同致力于维护该地区和平与安全,加强合作,保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本文将详细列举这38个北约成员国的名称和简介。
1. 阿尔巴尼亚(Albania)阿尔巴尼亚是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国家,于2009年加入了北约。
阿尔巴尼亚的首都是地拉那,该国拥有一个多元化的文化和历史悠久的遗产。
作为北约成员国,阿尔巴尼亚积极参与维护地区安全和推动军事合作。
2. 比利时(Belgium)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主要是荷兰语和法语的使用国家。
这个小国家自1949年起就是北约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比利时拥有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并在北约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保加利亚(Bulgaria)保加利亚是位于东南欧的国家,于2004年加入了北约。
这个国家曾经是共产主义国家,但在1989年之后实行了政治和经济的改革。
保加利亚长期以来一直与北约保持密切联系,为维护地区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4. 加拿大(Canada)加拿大是北美洲的一个国家,是北约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作为北美洲地区最大的国家,加拿大在北约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加拿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积极参与北约的行动。
5. 克罗地亚(Croatia)克罗地亚位于东南欧,于2009年加入了北约。
克罗地亚在1991年从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宣布独立,并在之后的几年里经历了军事冲突和政治变革。
加入北约后,克罗地亚加强了与其他成员国的军事合作。
6. 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捷克共和国是位于中欧的国家,于1999年加入了北约。
在加入北约之前,捷克斯洛伐克是苏联的卫星国。
随着国家的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
捷克共和国积极参与北约的行动,为维护地区安全做出了贡献。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与欧洲战火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与欧洲战火巴尔干半岛地处欧洲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
长期以来,该地区一直存在着复杂的民族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本文将探讨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与欧洲战火的关系。
一、背景介绍巴尔干半岛由多个国家组成,包括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蒙特内哥罗、马其顿和科索沃等。
这些国家在民族、宗教、历史等方面各有特点。
在巴尔干半岛上,最主要的民族是塞族、克罗地亚族、阿尔巴尼亚族、波斯尼亚族和黑塞哥维那族等,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紧张。
此外,该地区还存在着信奉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群体,不同宗教之间也存在较大分歧。
二、民族矛盾的起因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起源于历史上的领土争夺、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等多种复杂因素。
首先,历史上的领土争夺是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该地区曾被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势力统治过,这导致了各民族之间在领土划分上的分歧和争夺。
其次,种族歧视也是民族矛盾的重要源头。
巴尔干半岛的各民族之间存在着长期以来的敌对和偏见,这导致了相互之间的恶性循环,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最后,宗教冲突也是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在宗教事务上存在着分歧和冲突,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宗教战争。
三、民族矛盾与欧洲战火的关系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给整个欧洲战火蔓延提供了土壤和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半岛成为东欧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被激化,导致了大规模的战斗和破坏。
随后,在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入侵巴尔干半岛,并获得了一些民族的合作。
这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矛盾,也为欧洲战争的蔓延提供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巴尔干半岛再次陷入战乱。
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其中的塞族、克罗地亚族、阿尔巴尼亚族和波斯尼亚族等民族之间的冲突成为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
战火蔓延至整个巴尔干半岛,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巴尔干战争东欧的动荡时期
巴尔干战争东欧的动荡时期巴尔干战争是20世纪初东欧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冲突,涉及巴尔干半岛上的多个国家,引发了该地区长达数十年的动荡时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巴尔干战争带来的东欧动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政治背景在巴尔干战争之前,东欧地区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格局。
这里的国家众多,民族多样,且相互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使得东欧国家争相谋求独立,并争夺领土。
此外,俄罗斯作为一个后来者也想在这个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种复杂的政治背景为巴尔干战争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二、巴尔干战争的起因巴尔干战争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东欧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民族主义运动。
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相继宣布独立,并试图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这引发了一系列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最终演变成了巴尔干战争。
三、巴尔干战争的过程巴尔干战争可以分为两次,分别是1912年至1913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国家联合起来,先后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和其他敌人,夺取了一些领土。
然而,由于各国对领土的争夺,火药桶一样的巴尔干地区很快再次爆发了战争,即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巴尔干国家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斗。
最终,通过外部力量的干预和调解,战争才告一段落。
四、巴尔干战争的影响巴尔干战争对东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导致该地区的政治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原有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更加加剧了。
其次,战争使得各国的国内经济遭受重创,财政困难和经济衰退成为战后东欧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再次,战争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给东欧地区的稳定和重建带来了巨大挑战。
五、巴尔干战争的启示巴尔干战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民族问题和领土争端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东欧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解决民族问题,提升各族群的认同感和融合度。
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的历史演进
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的历史演进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是一个地缘政治复杂的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巴尔干半岛历史上的政治格局多变,各国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
一、地理环境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独特,东临黑海,南临爱琴海和地中海,西临亚得里亚海,北部和东南部与欧洲和亚洲接壤。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巴尔干半岛一直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交汇点,受到了各种文化和政治思想的交融影响。
二、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演进1、古代希腊古代希腊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有着较为完备的政治和文化体系,对整个欧洲政治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古希腊的政治体制虽然较为先进,但长期以来都是城邦制,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这为后来的各个政权的崛起留下了隐患。
2、罗马帝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入侵半岛,巩固了半岛西部地区的统治。
罗马帝国的成功使得巴尔干半岛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分裂和衰落,巴尔干半岛也面临着分裂和动荡的风险。
3、东罗马帝国和欧洲大规模移民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巴尔干半岛东部进一步被东罗马帝国控制。
同时,随着欧洲大规模移民的到来,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4、奥斯曼帝国时期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土耳其人非常擅长用武力统治,征服了整个半岛。
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快速衰落,巴尔干半岛上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
5、第一次世界大战巴尔干半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重大变故。
奥斯曼帝国为了寻求战争胜利,对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民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此外,意大利、希腊等国也趁机吞噬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导致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
6、二战前后二战前后,巴尔干半岛处于德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中。
随着苏联和其它盟国的胜利,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国家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或德国的统治,实现独立。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民族之间持续的冲突和地缘政治动荡。
战后的民族纷争巴尔干半岛的动荡
战后的民族纷争巴尔干半岛的动荡战后的民族纷争:巴尔干半岛的动荡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片土地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纷争和地缘政治斗争。
本文将就巴尔干半岛战后的民族纷争展开论述,讨论其中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尔干半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尔干半岛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然而,在盟军胜利的阴影下,半岛上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却逐渐浮出水面。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战前国界的调整与领土争端:战后,随着巴尔干半岛国家的重新划分,一些新的国界得以确立,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地区争端,如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之间的卡拉季纳地区争议。
2.民族认同与意识觉醒:长期以来,巴尔干半岛上的各民族都存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战后社会变革与意识觉醒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对自身地位与权益的争夺,加剧了民族纷争。
3.历史仇恨与战争创伤:巴尔干半岛曾经历过多次战争与地区冲突,而这些历史的伤痛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各民族间的关系。
以前的战争仇恨成为动荡的基础,为各方持续的冲突提供了滋生条件。
二、巴尔干半岛的民族纷争1.南斯拉夫解体战争:上世纪90年代早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导致了一连串的冲突与战争。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科索沃等地区相继独立,其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种族清洗等事件,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和流离失所。
2.科索沃问题:科索沃地区一直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但阿尔巴尼亚人口占绝大多数,他们一直以来都追求独立。
1998年至1999年,科索沃地区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军事干预,最终导致南斯拉夫政府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达成了一项自治协议。
3.马其顿国内动荡:马其顿国内曾多次爆发种族冲突,主要是由于其多样化的民族构成引发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族群间的紧张局势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最终通过和平谈判达成了一致,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近年来,巴尔干半岛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变化,并深入分析其对地区稳定的潜在威胁。
首先,巴尔干半岛目前正面临着多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博弈。
尽管冷战结束以来,该地区的政治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但某些国家对领土和资源的争夺仍然存在。
例如,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之间的争议至今未解,这引发了地区内不安定因素的重新出现。
这样的争端往往容易在巴尔干半岛引发摩擦,并且可能引发全面冲突。
另外,巴尔干半岛还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
欧洲和北约对该地区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其他大国试图在这一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例如,俄罗斯一直试图通过向塞尔维亚和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来加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
这种外部干涉使得地区内的紧张程度增加,并对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同时,恐怖主义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威胁。
该地区的一些国家一直是恐怖组织的渗透点和跳板。
这些组织利用地区内政治动荡和边界安全不完善的情况,进行招募和策划恐怖活动。
此外,恐怖主义的蔓延还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冲突,进一步破坏地区的稳定。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还在巴尔干半岛引起了国家间合作的变化。
一些国家开始倾向于加强内部合作,通过深化经济联系和政治合作,共同提升地区稳定的能力。
例如,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就一直在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通过解决双边争端和加深合作来改善地区的安全。
针对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和地区安全威胁,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欧洲联盟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支持和引导地区内国家的改革,努力促成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北约也持续加强与该地区的合作,通过军事援助和培训,提高地区内军事力量的能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总结起来,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地区安全构成了重大影响。
国内外的竞争、外部势力的干涉、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国家间合作的变化,都给地区带来了安全方面的挑战。
巴尔干半岛政治和文化特点的历史考察
巴尔干半岛政治和文化特点的历史考察巴尔干半岛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其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特点一直引人关注。
在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成为许多文明和帝国的交汇地带,经历过多次政治和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特点。
在政治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是欧洲著名的“火药桶”,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政治纷争。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危机,这场危机以奥匈帝国的强硬政策为导火索,引发了各国之间的争端,最终导致了整个欧洲的大规模战争。
然而,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特点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
在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是文明交汇之地,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文化传统都在这里交流和发展。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东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融,这种交融形成了巴尔干半岛独特的文化特点。
在文化上,巴尔干半岛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首先是语言和文字方面。
巴尔干半岛上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种类非常丰富,在民族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等国家,使用的是西里尔字母;而在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则使用的是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
此外,巴尔干半岛上还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如阿尔巴尼亚语、土耳其语等。
其次,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巴尔干半岛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在绘画和雕塑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艺术作品往往充满着民族风情和宗教元素;在文学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文学作品也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意义。
另外,在宗教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许多政治和文化事件都与这两种宗教有关。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统治,这段历史中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交融造就了巴尔干半岛独特的宗教文化。
总之,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和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充满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经风雨,巴尔干半岛的人民仍然保持着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并努力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巴尔干化名词解释
巴尔干化名词解释
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是一个地理和政治术语,指的是某个地区或国家分裂成多个小国或地区的过程。
这个术语最初源自于巴尔干半岛,该地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和国家分裂。
巴尔干化通常发生在多民族、多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地区,当地区内部存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分歧时,可能会导致社会撕裂和政治动荡,进而催生小规模的国家或地区的独立或自治要求。
这种分裂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伴随着冲突、战争和暴力事件。
巴尔干化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现象,因为它可能带来地区不稳定、各方利益冲突、边界争端、人道主义危机以及经济困难。
然而,有些人认为巴尔干化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民主和民族自治,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总之,巴尔干化是指地区或国家分裂成多个小国或地区的过程,它涉及政治、文化、民族和经济方面的复杂问题。
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与分裂多民族的兴衰之路
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与分裂多民族的兴衰之路巴尔干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是一个众多民族构成的地区。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战乱频发的地带,动荡与分裂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代名词。
本文将追溯巴尔干地区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探讨多民族在分裂中的兴衰之路。
一、古代巴尔干地区的多民族共存古代,巴尔干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带。
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民族相继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并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政权。
然而,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历史纠纷和领土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动荡逐渐浮现。
二、奥斯曼帝国统治与巴尔干分裂14世纪,奥斯曼帝国开始侵略并统治巴尔干地区,使得这里进一步陷入动荡。
奥斯曼帝国实行的伊斯兰教宗教和文化压迫,引发了基督教徒和其他民族的不满。
随着奥斯曼帝国衰落,巴尔干各地爆发了多次起义和战争,多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尔干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尔干地区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1918年,南斯拉夫王国成立,以南斯拉夫人为主体,但这并未解决多民族共存的问题。
随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次升级,尤其是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瓦解,各个民族开始寻求独立。
四、巴尔干地区的分裂与兴起1990年代后期,巴尔干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和分裂事件。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等国纷纷从南斯拉夫独立出去,并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国家。
但这并没有解决巴尔干地区的动荡问题,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张。
五、巴尔干地区的和平进程与合作面对多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动荡,国际社会积极介入促成了巴尔干地区的和平进程。
欧盟、联合国等组织在巴尔干地区开展了各种合作项目和调解工作,旨在缓解各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六、多民族的兴衰之路与未来展望巴尔干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充满了矛盾和血腥的战争,但也有着充足的共存潜力和文化交融的机会。
未来,巴尔干地区各民族需要在和平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相互理解和交流,共同推动地区的和谐与发展。
巴尔干战争简介
巴尔干战争简介巴尔干地区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这里先后爆发过两次巴尔干战争。
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巴尔干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巴尔干战争分析中文名称:巴尔干战争参战部队:巴尔干同盟,土耳其战争结果:土耳其战败时间:1912年10月~1913年8月地点:巴尔干半岛人物:斐迪南一世巴尔干战争详情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
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
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至11月中旬,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
11月初,土耳其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
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
2月3日,战事再起。
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
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
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
土耳其帝国再次求和。
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
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
巴尔干化效应
巴尔干化效应巴尔干化效应是指在地缘政治上,当一个地区的国家或地区分裂、独立或割据,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也面临类似的分裂或独立要求的情况。
这种效应得名于巴尔干半岛,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分裂和独立运动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政治动荡。
巴尔干半岛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各个民族开始寻求独立。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其中包括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些冲突和政治动荡不仅影响了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还波及到了整个欧洲。
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分裂和独立要求成为了其他地区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的激励和范例。
巴尔干化效应的一个例子是前南斯拉夫的解体。
在冷战结束后,前南斯拉夫开始分裂,各个民族寻求独立。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包括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这些战争和冲突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整个欧洲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巴尔干化效应还可以在其他地区找到类似的案例。
例如,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面临了一系列的独立要求,如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家。
这些独立要求和冲突导致了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对整个东欧地区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巴尔干化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当一个地区的国家或地区发生分裂和独立运动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并寻求和平解决和缓解冲突的途径。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和对话来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和扩散。
此外,为了避免巴尔干化效应的发生,各国政府应该积极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供平等和公正的机会,保障各民族的权益和利益。
多元文化的共存和民主治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民族冲突的发生,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巴尔干化效应是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现象,它提醒我们应该警惕分裂和独立要求的可能影响。
通过外交手段和对话解决争端,加强多元文化的共存和民主治理,可以减少民族冲突的发生,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 2398(2003)01 0083 04巴尔干的 大阿尔巴尼亚 :地缘政治关系与演化王国梁(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临汾 041004)BIG ALBANIA OF BALKAN:THE RELATIONS HIPAND EVOLUTION OF GEOPOLITICWANG Guo -liang(I 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 ionment Science,Shanx i T eacher s Univ ersity ,L inf en 041004,China)Abstract:Albanian is an old people w ho lived in Balkan.In history ,the Albanian people had ever es -tablished an independent dukedom of Albania w ith the territory of 100000km 2,which is far beyondthe present region.In the 14th century,w ith the invas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the dukedom of Albania and the other old medieval countries in Balkan collapsed completely at the same time.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Ottoman Empire was disorg anized and every country in Balkan came to in -dependence one after another.For several reasons,the Albanian nation,w hich was divided into differ -ent countries that are adjacent by one borderline or several borderlines,formed a transnational people.At present,Albanian has about 3 5m illion people,while the other adjacent countries has the same amount of Albanian,among which 2m illion live in Yugoslav ia,500000to 600000in Macedo -nia,and 80000to 100000in Greece.The Albanian people have been struggling to build a Big -Alba -nia for a long time.But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problem once had been covered under the influ -ence of the two -pole structure.After the cold w ar,the contradiction betw een Kosovo -A nation the g overnment of Yogoslav ia was sharpened continuously,and the Kosovo -A nation w as put dow n by Yu -goslavia army at last.In the later,as the creed of nation united of the Albanian nation appeared pub -licly in 1999,the conflict aggravating further between Albanian nation in Kosovo nation and the Ally of Yogoslav ia nations,became the direct catalysis for w hich the NAT O launched the w ar of Kosovo.In addition,the Albanian nation in Kosovo separating campaig n affects directly the politic situa -tion of Macedonia.On M arch 2001,the unlaw ful armed activities from Albanian nation in Kosovo in -filtrated into Macedonia boundary,moreover and exchanged fire w ith Macedonian army fiercely.At last,the crisis w asn t appeased temporarily until the influence of Big -Albania on the geopolitic of Balkan area will be chronic.T his paper analyses the geopolical background of the Big -Albania problem,and predicts the prospect of the Big -Albania.In brief,I hope it can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all friends caring for the sit -uation in Balkan.Key words:the Balkan area;Big -Albania;the situation of g eopolitic第18卷 第1期2003年2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Vol 18,N o 1Feb 2003收稿日期:2002 03 04;修订日期:2002 04 05作者简介:王国梁(1955 ),山西曲沃县人,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政治军事地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提 要: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上,阿尔巴尼亚人曾在1190年建立起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公国,其疆域达10万km2,远远超出目前阿尔巴尼亚的范围之外。
公元14世纪,随着奥斯帝国的入侵,阿尔巴尼亚公国覆灭。
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
由于诸多原因,阿尔巴尼亚族被多条国境线划分在国土毗连的不同国家之中,形成跨国民族。
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人一直为建立 大阿尔巴尼亚国 而努力。
但在冷战时期,受两极格局的影响,这一问题一度被掩盖。
冷战结束以后,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成为巴尔干半岛一个突出的政治地理问题。
本文从政治地理的角度对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产生的地缘政治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 大阿尔巴尼亚 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巴尔干地区; 大阿尔巴尼亚 ;地缘政治形势;科索沃中图分类号:K 901 4 文献标识码:A大阿尔巴尼亚 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地缘政治问题,其实质是建立一个以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为主体,包括马其顿西部、希腊北部、科索沃以及黑山在内的 大阿尔巴尼亚国 。
冷战期间,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一度被遏制,冷战结束以后,受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和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均势变迁的影响,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再度浮出水面,阿跨国民族与所在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先后引发了科索沃危机和马其顿危机,并成为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直接诱因。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它对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未来一段时期的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
1 阿尔巴尼亚跨国民族的形成与地理分布阿尔巴尼亚全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
国土南北狭长,西濒亚得里亚海,东邻马其顿,北与南斯拉夫相接,东南与希腊相连。
面积28748km 2,人口近350万,居民中98%为阿尔巴尼亚人,还有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吉普赛、犹太和弗拉赫等少数民族,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信奉东正教,首都地拉那[2]。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亚人的后裔。
1190年他们曾建立起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公国,其疆域远远超过目前阿尔巴尼亚的范围之外,北起黑山共和国的蒂瓦纳,南至希腊普雷维扎,面积达10万km 2。
从此,世界上便出现了 阿尔巴尼亚人这一称谓。
图1 阿尔巴尼亚民族分布示意图Fig 1 T he Albanian ethnic distr ibut ion资料来源:原载(美) NATIONAL GEOGRAPH IC FBRUARY 2000.略有改动公元14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阿尔巴尼亚公国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中世纪古国一同覆灭,分裂为斯库台(阿尔巴尼亚),雅尼纳(希腊),马腊斯蒂尔(马其顿)和科索沃等四个小的公国。
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
由于诸多原因,阿尔巴尼亚族被多条国境线划分在国土毗连的不同国家之中,形成了跨国民族。
二次大战期间,巴尔干半岛先后被意大利和德国等法西斯国家占领,各国疆界有所变动。
二战以后,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84 人 文 地 理 18卷来的各国,其各自的疆域又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化,阿尔巴尼亚形成了现在的版图,许多民族同胞留在了国境之外。
阿尔巴尼亚现有人口近350万,而生活在巴尔干其它邻国的阿尔巴尼亚人也大约有相同的数目,其中南斯拉夫有近200万人左右,主要生活在科索沃以及黑山南部,马其顿有50~60万人,主要生活在马其顿西部,希腊有8~10万人,主要生活在希腊西北部,其余散居在巴尔干半岛的其它国家。
从而形成了目前的分布格局。
2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产生的地理政治背景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地理政治背景。
首先,同一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凝聚力是 大阿尔巴尼亚 问题产生的根本动力。
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同一民族形成的文化纽带并未因国界的划定而解构和消失。
尽管处于不同的政体结构和政治环境中,地缘政治关系有所变异,但他们依然保持了同一民族所具有的情缘关系。
生活在阿尔巴尼亚之外的跨国民族大部分为边民,他们与阿尔巴尼亚的交往或明或暗,但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