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干部建设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班级干部建设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青马中期二组一、课题背景与设想
在大学,班级仍是最基层学生组织,其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更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大学扩招,学分制深入推广,大学自主化学习方式,相对中小学班主任及辅导员功能弱化而各种学生组织和各级学生会功能功能强化,班级组织普遍出现建设不足的问题。

加强大学班级建设,班干部建设工作是现有条件下最为可行、也是最需加强的工作。

学生干部作为同辈人,在学生组织中的组织、协调更具号召力,模范、带头作用也更具影响力。

大学班级中的学生干部,更担负起班级工作展开的主要职责。

基于此,我组计划调查我校班级干部建设问题,主要包括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干群关系;干部选拔、奖惩;班级活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班级凝聚力等方面。

着力研究班级学生干部自身素质情况、学生干部在班级的作用、各院系在学生干部培养上的制度安排三个方向。

我们希望从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其他成员、院系学生工作老师三个角度展开调查。

二、课题开展计划
1.课题小组成员:张卓琲王蓉于施洋吉阳
戎舒悦吴伊人曹霜
2.课题调查方式及日程安排:
我们拟定采用问卷和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抽取各院系样本班,每
班随机发放十张问卷进行调查,另外有针对性地对三部分人群分别进行采访调查,此外还会进行小范围班干部座谈交流。

具体日程安排见附件一.
问卷设计上,全部采用选择题。

主要包括班级工作制度安排、干群关系、对学生干部素质的看法。

班级工作制度安排上主要包括任期制度、选举方法、班务公开、奖惩推优制度;干群关系上主要包括对班级各项工作的满意度、监督与反馈情况、班级活动交流情况;对学生干部素质的看法主要包括对“班干部最重要素养”、“班干部能锻炼的素养”的看法。

参见附件二
采访设计上,包括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干群关系;干部选拔、奖惩;班级活动及日常工作的开展、班级凝聚力等方面。

按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其他成员、院系学生工作老师三种身份,学生干部着重采访想怎样做、在怎样做;其他成员着重采访希望变成怎样;老师着重问制度安排怎样做,指导怎样做。

参见附件三初步得到材料后,计划小范围进行座谈交流会。

对调查中的重点结果着重进行讨论,深入征集意见。

嗣后进行分析、总结。

三、调查材料汇总及分析
1.问卷部分
大学班级干部设置一般较为类似,每班十人左右。

问卷调查每班随机发放十张,从反馈情况看,参加问卷的学生与学生干部比例约为7:3,基本符合客观性。

七个样本班中10级班级三个:中文、生物、数信;09级班级三个:思政、教技、英语;
08级班级一个:历史。

有较好的代表性、梯度性。

1.1 2~5项主要考察各班在干部建设上的制度安排。

班干部产生主要有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指定和自由竞选两种方式。

新生班主要采用竞选制,仅中文10班协商任命产生;其他班级则仅英语班是竞选产生的。

新生班干部竞选体现了学生工作的新的探索,总体上看有利于大学新生班级的建设。

其优点在于尽快熟悉班级成员,选拔出更有积极性和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班级工作。

但新生刚刚入学,互相了解度有限,第一届班级干部以任命产生,也有现实的考虑。

中文、历史等人文院校采取这样更为稳妥的形式,而理工科院系更为开放,可能也与科系知识背景有关。

任期问题上,新生班级一般已有较有明确的任期和换届安排,大多数为一学年;09、08级班级则大多没有任期制度,甚至没有更换班委。

而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有一学年或一学期的任期制度,也有部分同学认为班级干部的稳定有利于工作的延续性。

我们认为,任期制度并不代表不能连任。

明确的任期制度与竞选方式配套,有利于班级干部明确自身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有利于适时调整、优化某些岗位。

推优方式上,大多数班级都以选举产生为主。

但不可忽视选举的公平性,某些班级内部提名,把选举当作形式;某些班级按期末综合成绩排名,顺次推优。

如何更好地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推优工作,关系到人才培优、组织威信和集体凝聚力。

1.26~8项考察班级干部工作的展开情况
所有样本都认为班干部与同学交流较少,班级活动频率也较低。

各种班级集体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主要手段。

这方面工作的不足,直接影响班级建设。

但大学班级一般只在上课时集中在一起,集中的机会不多,交流更多地在宿舍、食堂、图书馆、社团及两级学生会。

另一方面,班级活动所需的设备、经费等限制较多,一些活动由社团和两级学生会负责,班级很难开展“叫好又叫座”的活动。

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各方面的协动。

对班级干部的分工、配合,6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一般,30%左右认为较好。

这与班级活动的开展效果和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情况相关。

在现有情况下,如果能尽快将各种信息分类、传达,收集、传递,班级工作可以更为令人满意。

1.3 9~10项考察班级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问题
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各种推优机会向班级干部倾斜。

这一现象自然有其合理性,即班级干部为班级建设做出了更多的贡献、班级干部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机会、班级干部锻炼了更多地能力、很多推优机会也更多地面向班团干部(如青马班)。

但因而也更需优化推优程序,充分了解班团情况尤其是干部情况,深入听取师生意见,公开推优过程。

可以考虑进一步下放提名权,决策民主化。

对班级工作中的疑惑和不满,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选择只对好友说或不说,无论与班委交流还是与老师交流都较少。


中文系样本班数据较为乐观,90%的同学选择主动反映情况。

这种现象与上文班级工作展开、推优工作等都是同一症结。

只有班干部组织好日常工作和班级活动,增强班级认同感;学生工作老师做好指导,创造更为便利的班级发展环境,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班级凝聚力。

1.411项为五级量表,主要考察对班级工作的满意度。

对班级的整体态度多为一般。

可以理解为班级的实际影响力仍有限,同学们存在一定消极对待的情绪。

正面评价较多的是班干部素质和信息传达的及时性。

说明不论各样本班具体的干部选举方式如何,从实体正义角度看都是较为适当的。

而在现有情况下,院系、社团主要负责组织各类活动,各班干部的主要工作限于传达、宣传、整理上报,这也是较为琐碎而易为的工作。

班费使用、推优工作方面有一定分歧。

需要结合采访进一步了解情况。

负面的评价集中在班级活动的质量和班级凝聚力上。

现有条件下,提高班级凝聚力主要依托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组织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班级活动,是班干部工作的命门。

1.512~14考察对班干部这一角色的看法
对班干部必需能力的看法,主要集中在责任感、组织能力、以身作则。

相对而言,在思想高度、关心同学、社交能力、号召力、学习能力、个人特长上要求不高。

印证了前十一项调查突出体现的班级活动不足、凝聚力不强。

结合之前的汇总,这已成为大学班级最为突出,最需解决的方面。

在班级工作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上,绝大部分集中在锻炼能力。

很多同学参与班级、学生会等学生组织都是抱有这种看法。

其好处在于有较为充足的工作动力、明确的工作目标,但也容易因失望、受打压而意志消沉。

如何把为个人锻炼能力的小目标升华为为集体发挥作用的意愿,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应当是干部培训的应有之义。

相较之下,很少有受访者把学生干部经验与对社科人文的认识相连,体现了我们的人文社科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我们能够把担任学生干部策划、组织、沟通的丰富经验与我们的社会认识相互贯通,加以反思申发总结实践,外可以加深我们对公民社会的认识,内可以给我们的工作以更为明确的目标,更为深沉的动力。

最后,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班级干部竞选。

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班级工作有意愿、有想法。

在班级设计层面应保护这种普遍的积极性,“放手发动群众”。

另外,大学里各种学生组织众多,精力所限必须有所取舍,部分调查者不愿意参加班级工作,应当尊重其选择。

同时,应当考虑到如何协调院、系、班级及其他学生组织之间的干部安排,优化配置,尽量避免“能者多劳”,给学生干部更适合的发展空间。

2.采访部分
根据采访提纲,结合调查问卷中的重点问题,我组成员分别采访了部分同学、班干部、辅导员与班主任老师。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印证了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另外他们的很多看法也极有启发性:
2.1选拔与推优工作
班干部的选拔方式各有不同,但选出的班级干部,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同学们普遍认为学生自主竞选、自主选举是最优方式。

但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参选者不了解、不深入等问题的方法,思考有待深入。

老师们则把学生竞选和老师纠偏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是较为稳妥的。

推优工作,老师们有较为明确的推优程序安排,但在采访学生中却往往不甚了了,反映了信息上的不对等。

如果能将既有制度公正、公开地加以执行,我们相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异议。

另外,还应给班级更多地提名权和讨论酝酿机会,更大程度上保证公正公开公平。

当然,这还有赖于班级成员的了解程度和凝聚力。

总之,如果班级能尽快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即时、有效地通报有关信息,选举、推优的民主化可以更好地推进。

2.2 班级活动与班级凝聚力
与调查问卷情况相似,班级活动和班级凝聚力是采访中最为关注的部分。

各班活动一般以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新老生交流为主,大三的班级也有社会考察活动。

活动效果因班而异,但显而易见同学们更喜欢社会考察活动。

其中重要的外在条件限制有: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时间少,互相熟悉有限;其他各类事务多,班级活动时段少;教室、多媒体等设备资源限制多,限制了活动形式;活动经费有限,且各院系标准不一;班干部组织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的大学教育形式下,班级主要以活动维系成员。

班级的凝聚力以班级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班干部的能力也主要体现在班级活动的展开。

采访中老师们从学生组成、生活学习背景、班干部能力等各个方面分析如何形成班级凝聚力。

大班教学下,同样生活空间、学习经历、知识背景的同学更容易团结在一起,形成班以下更小的独立的小世界。

也有老师提到了班级凝聚力建设重在入学之初。

大学新生刚从中学环境转入大学环境,如能尽快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倍功半。

2.3班干部能力培养
受访者大多重点提到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这与调查问卷的结果一致,也与班级活动不足、凝聚力有待提升的期望相通。

但如何提高上则往往没有明确的思路。

这需要理顺班级、学校各级学生工作组织、各级学生组织之间的关系,需要给班级更多地发展空间。

有老师提到班干部工作可以更多地积累社会经验。

这从侧面体现了大学的社会化。

大学社会化由当代社会大分工决定,我们应积极地适应它,也要冷静地思考。

如何把社会经验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平衡,共同发展,是很重要的课题。

四、我们的思考
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我们得到了丰富的材料,结合座谈会的形式,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其中一些在第三部分已有所体现。

现做一小结,并对可采取的办法做一设想。

由于大学授课方式改变、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主力军,其工作包括日常工作、班级活动以及选拔、奖惩推优的具体展开。

日常工作是否深入、高效,班级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选拔、奖惩推优是否兼顾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共同决定了能否建设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其根本则是通过班干部的具体工作,使班级成员迅速互相了解、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

这是班务民主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群策群力做好班级活动的基础。

学生干部等级思想也是阻碍班级发展的原因之一。

担任班级干部而非学生会干事,往往没有进一步进入学生会的可能。

因此一些学生干部更愿意去两级学生会工作,班级工作往往尸位素餐或不得其人。

需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有效地培训,纠正不良思想;同时从制度上重视班级工作,重视有班级干部经验的优秀人才。

大学班级的弱化有着深层的原因。

其本质是班级角色更多地是共进团队而非教育单位。

从宏观看,大学大班化,课上集体学习少、课后自主学习多的学习方式,各种学生组织多、吸引了更多学生注意力,学生的自主意识随年龄而增长,都使班级层面的组织形式逐渐弱化。

从微观看,某些班干部身兼各种职务、不能专心班级事务,教室、设备、经费需申请且较为困难,学生自发地更愿意以相似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工作经验结成更小团体。

我们认为:
1、班干部的选拔应采取阶段性的民主化,有明确的任期制、连
任规定和民主选举方法,充分鼓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竞选人可提出任内工作目标与计划,班级成员共同监
督。

经过班级充分讨论后,辅导员、班主任可最后把关。

2、清理一人多职、“能者多劳”的现象,班级主要负责干部尽量
专职化。

其一使班级干部能专心班级发展,其二鼓动更多人参加班级工作。

3、加强学生干部培训,着力培养团队合作、组织能力和责任意
识正确理解大学班级的一些转变,培养创新能力。

可以考虑充分利用青马等形式,培训内容上着力贴近学生工作和社会生活两个实际。

纠正普遍存在的两级学生会干部高于班级干部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干部重视班级工作。

4、在制度安排上,重视班级工作,重视有班级干部经验的优秀
人才。

加强学生会与班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强学生会对班级的指导,支持班级活动和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的开展。

5、学生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以学生为本。

在工作中向更贴
近广大学生的班级倾斜,简化教室、设备、经费申请审批过程,降低其门槛,跟进其监督。

鼓励班级活动与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调动班级干部组织和班级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6、借鉴部分院系的集体晚自习等形式,增加班级集体活动时间,
使之常态化,增强班级集体存在。

这也是增强班干部与班级成员交流的良好平台。

7、加强师生交流。

建议从学校或院系层面,增加科任教师与学
生的交流。

由班干部策划交流内容与形式,院系安排老师参与。

这也是班干部开展班级建设十分必要的形式。

班级建设的具体工作由班干部具体展开,但离不开辅导员及班主任的指导,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协助,其他各种学生组织的协调。

增强班级干部建设,其背后是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心放在班级这一学生最小集体单位,提高班级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班级凝聚力,是班级真正成为共进的团队!
附件一:社会调查计划表
班级干部建设民意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为全面深入了解江苏教育学院浦口校区班级干部建设情况,切实强化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在班级中的核心作用。

我校第三期青马学习班第二小组特此开展了围绕班级干部建设的调查研究活动。

真诚地希望您如实填写此份问卷,您的意见将是本次调查活动的宝贵材料。

请在符合您观点的选项上打“√”
1、请问,您现在是否担任班级职务?
A.是
B.不是
2、请问,您所在班级的班级干部是如何产生的?
A班主任/辅导员任命B自由竞选民主选举C内部提名名义选举
3、请问,您所在班级的班级干部换选周期是多长?
A.一学期
B.一学年
C.一学年以上
4、请问,您个人认为班级干部的任期应该是多长时间?
A.一学期
B.一学年
C.一学年以上
D.其他
5、班级奖惩、推优的产生方式?
A班主任/辅导员指定B自由竞选民主选举C内部提名名义选举
6、请问,您所在的班级,班干部和同学交流的频繁程度?
A.经常
B.偶尔
C.基本没有
D.没有
7、请问,您所在的班级举办班级活动的频繁程度?
A.经常
B.偶尔
C.基本没有
D.没有
8、请问,您所在班级的班干部间配合情况?
A.很好
B.一般
C.基本没有
D.没有
9、请问,在班级各项评优活动中,是否会优先考虑班干部?
A.是
B.不是
C.说不清
10、如果你对班级的工作有意见,请问,你会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向班委反映
B.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
C.和好朋友说
D.不说
11、

A.组织能力
B.社交能力
C.责任感
D.以身作则 D.公正不阿
E.关心同学
F.号召力
G..学习优秀
H.做事果断
I.个人特长.H.思想高度
13、请问,您是否认为班级工作对个体的成长有一定作用?
A锻炼能力B加强同学联系C加深对人文社科的认识D作用一般
14.、下学期班委换届,您愿意参与竞选吗?
A、愿意
B、无所谓
C、不愿意
以上是本次调查问卷的全部内容,我们将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反映您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您对本次调查活动的大力支持。

祝您学习,生活,工作愉快!谢谢!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班干部、班级其他成员、辅导员/班主任
采访内容:主要包括干部选拔、能力,干群关系,班级日常工作、奖惩、凝聚力六个方面。

1、班干部工作是否得力?如何选出的?设想怎样的选举制度?是否得到大家的
支持?
2、班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本班最需要着力的工作是什么?
3、班级活动主要有哪些?办得如何?参与度如何?有怎样的设想?
4、有多少班费、有哪些来源?有无公示?使用是否适当?有怎样的设想?
5、推优等机会主要谁决策?哪些人机会多一些?班干部犯错如何看,怎样处
理?有怎样的设想?
6、是否认同“大学班级弱化”的看法,你班的凝聚力如何?大家一般有哪些交
流的机会?有怎样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