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离婚率列表

合集下载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是哪十个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是哪十个

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是哪十个近年来,国内离婚现象变得非常普遍,使得离婚率居高不下,那么你知道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是哪十个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希望大家喜欢!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省份1、天津,离婚率高达60%排名第一。

2、黑龙江,离婚率可以达到58%,上位居第二。

3、长春,离婚结婚比已经达到了56.34%,坐上了第三。

4、北京,离婚率大概有53%了,畏惧第四,有点令人很意外。

5、沈阳,离婚结婚比高达48.09%,排在了第五。

6、重庆,离婚结婚比在45.65%左右,位居第六。

7、上海,离婚结婚比为43.61%排在第七位。

8、呼和浩特,离婚结婚比高达42.74%,排在第八位9、石家庄,达38.59%的离婚结婚比,排在第九。

10、四川成都,离婚结婚比37.23%左右,排在全国前十这个位置。

离婚手续怎么办理《民法典》规定离婚方式主要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一、协议离婚手续办理流程通过行政程序进行的协议离婚由民政部门主管。

在城市,协议离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民政部门,在农村,协议离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乡镇、民族乡的人民政府。

1、申请。

协议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申请时各方应持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明、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离婚协议书、结婚证等,以便登记管理机关查明当事人身份,确定管辖权。

2、审查。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受理当事人的离婚登记申请后,应当在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协议的内容,尤其是注意双方当事人请求离婚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的生活困难帮助、分割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是否合适。

3、登记。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予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夫妻关系从当事人领取离婚证时起解除。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结婚和离婚,这两个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承载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它们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价值取向。

而结婚率与离婚率的变化,更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让我们先来看看结婚率。

在全球范围内,结婚率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结婚率近年来持续走低。

在日本,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他们对于婚姻望而却步。

很多年轻人更愿意专注于事业发展,或者享受单身生活的自由和轻松。

而在韩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现代思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将结婚视为人生的必然选择。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婚率则相对较高。

例如,在一些非洲国家,早婚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婚姻被视为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

这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这些地区,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结婚来建立家庭,共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再说说离婚率。

欧美国家的离婚率普遍较高。

以美国为例,高离婚率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社会对离婚的宽容度较高以及婚姻法律制度的相对宽松等因素有关。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当夫妻双方在婚姻中遇到问题且无法解决时,更容易选择离婚来结束这段关系。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离婚率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使得她们在婚姻中更加独立自主,不再愿意忍受不幸福的婚姻。

影响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经济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对于婚姻的需求可能相对较低。

同时,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等经济压力也使得一些年轻人推迟结婚或者选择不结婚。

而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夫妻之间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增加离婚的风险。

文化观念的变化也对结婚率和离婚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婚姻与家庭

美国的婚姻与家庭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目前这种离婚率的下降却有一个主要导致的原因:金融危机。不是因为美国的夫妇变得能同甘共苦了,不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互扶持共渡难关了,而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离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许多夫妻不得不暂时搁置离婚计划,继续共同生活。
离婚在美国其实很昂贵。一起经过法庭辩论的离婚案件中,一对至少拥有一个孩子的夫妇需要花费5.3万美元至18.8万美元不等,这其中包括律师费、金融顾问费、咨询费、以及离婚后另买或另租房屋的费用。通常情况下,这些费用中的大部分是夫妻出售了原有房屋和分割了财产后再来填补,但如今疲软的房地产市场使许多房屋所有者的资产大幅缩水,房子甚至成了烫手山芋。过去离婚的双方都争房产,想把房子划分到自己名下。现在却正好相反,夫妇二人争相把房子留给对方,因为现在许多房子能卖的价格比欠银行的贷款数还低。而且就算你想低价卖,也未必有人买。既然现在卖房不划算,而且现在离婚。两个人分到的财产也大幅缩水,离婚还得支付大笔离婚诉讼费,算来算去还是维持婚姻更便宜。所以很多人就决定暂时不离婚了,等着经济反弹。
据统计造成美国人离婚的第一大原因是因为金钱。现在美国金融危机,失业者创二战后最多,从房地产到汽车,从银行到商场都在裁员。建筑、制造和服务行业的形势也不断恶化。
学位也不再是护身符。拥有大学学位的失业人数也在剧增。大量的失业伴随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让许多家庭的经济遭受打击。因为经济困境更是让感情经受额外考验,按理来说因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会产生各种家庭矛盾,酝酿离婚的家庭该增加。可是现在散粉思考者看到的最新的统计表明,美国的离婚率却下降了。有的州下降5%,有的甚至下降18%。离婚的原因往往很复杂。
100 million Number of unmarried and single Americans. That is 44 percent of all U.S. residents age 15 and over. 7.

我国离婚率变动趋势及离婚态人群特征分析

我国离婚率变动趋势及离婚态人群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21)02-0063-10我国离婚率变动趋势及离婚态人群特征分析□杨菊华1孙超2(1.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193;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北京100872))摘要:从概念辨识入手,利用权威数据,描述近几十年我国离婚率和离婚态的变动趋势及水平。

研究发现:我国的离婚率持续增长,超过日本与韩国;因年轻人口总量减少,可结婚人的比例下降,离婚结婚比持续上升。

数据分析显示,1982年以来,我国离婚态占比单调上升:就人群特征而言,35-49岁年龄组、男性、中等教育程度人群(1990年除外)、商业服务人员和办事人员(1990年除外)离婚态占比最高,女性的离婚态占比较之男性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各省处于离婚态人群的占比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趋势,东北地区及西部省区城市人群离婚态占比最高。

离婚率和离婚态的持续攀升是多重制度、城镇化与市场化结构、家庭与个体特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离婚不仅透视出家庭的不稳定性,损害(部分)家庭成员福祉,而且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负面效应。

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必须从源头、过程和后果上加强对离婚行为的社会治理,减少不必要的离婚现象。

关键词:离婚;离婚率;离婚结婚比;离婚态;家庭稳定2019年年初,有关我国人口离婚率超过38%、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一半的说法流行甚广①。

而民政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2019年结婚率为6.6‰,比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离婚率3.36‰却比上年增长0.2个千分点;而且,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27.3万对,办理离婚手续470.1万对②,离婚与结婚之比超过50%。

由此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对婚姻的恐慌心态,认为我国家庭面临大面积解体。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数据之间的天壤之别从何而来?我国的离婚率究竟有多高?在不断攀升的离婚率中,谁的影响更大或谁更可能处于离婚状态?将我国置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的离婚率处于怎样的位置?为此,本文从概念界定入手,采用多个指标,对我国离婚率的现状、变动趋势和基本特征进行白描,希望通过概念的辨识、数据的描述以及对数据背后意涵的简要阐释与初步的理论剖析,回应上述研究问题,纠正当下社会对我国离婚率的认识偏误。

跨国婚姻(国际婚姻)说明

跨国婚姻(国际婚姻)说明

跨国婚姻与国际婚姻是同义词,已合并。

国际(跨国)婚姻介绍:据悉,在涉外婚姻中,日本人最受上海人的青睐,占境外人员总数的39.6%;其它相对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9.1%)、澳大利亚(6.1%)、香港(5.5%)、加拿大(3.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跨国婚姻。

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

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

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跨国)婚姻登记审批:申请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上述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登记。

审查婚姻登记机关接受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后,应进行认真审查。

审查内容主要有三点:(1)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2)当事人双方是否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3)双方都是外国人的,当事人还需提供本国法律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有效的条文,以保证我国婚姻登记的有效性。

登记经婚姻管理登记机关审查,认为当事人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应在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要求复婚的,按结婚的程序办理登记。

申请结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应向婚姻管理登记机关交纳婚姻证书工本费和登记手续费。

所需翻译费用由本人自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跨国婚姻。

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

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

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离婚原因调查

离婚原因调查

一[离婚原因调查]中国离婚原因大调查据中国民政部统计,2012年共有310余万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3%。

,平均每分钟有6对夫妻劳燕分飞。

2003年离婚数为133余万对,离婚率为1%。

短短十年,国人离婚对数多了近180万对,离婚率翻一番。

对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乐国安教授及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性心理障碍研究中心主任邸晓兰,对国人离婚现状进行解读。

离婚特点各不同民政部统计显示,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婚姻相对平稳,但婚外恋高发;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

一头一尾离婚率升高的现象值得关注。

80后一冲动就离。

“婚前温柔可人,婚后脾气暴躁;婚前爱做家务,婚后懒得要命。

”提起刚刚离婚的前妻,27岁的陈瀛耿耿于怀。

这段仅维持半年的婚姻让他很受伤。

“一见钟情,婚了。

一怒之下,离了。

”这是不少80后婚姻的写照。

70后“没出息”被离婚。

“你也是学计算机的,怎么就开不起‘腾讯’那样的公司?”这样的质问对于36岁的吴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一周前,他看到妻子挽着另一个男人走出小区,更让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婚。

60后孩子长大就离。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了。

”这句话,刘阿姨的孩子听了20年。

丈夫爱赌钱,“离婚”无数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但她顾忌孩子小,也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只好凑合过了许多年。

如今,孩子长大成人,她也写好了离婚协议书。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对500位离婚当事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离婚原因为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恋(占40%以上)、性格不合(占38%)、一方不尽家庭义务(占16%)以及为经济、亲属关系和赌博(分别占一成左右)。

性生活失调、一方出国分别约为3%左右。

(一)婚外情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婚外情、婚外性行为必然会造成对另一方的情感伤害,导致精神痛苦,因此成为夫妻感情的最大杀手。

绝大部分婚外情直接导致了离婚的结果。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结婚率与离婚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罗列,它们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观念的变迁、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

在欧洲,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结婚率相对较低,而离婚率则处于中等水平。

这与当地社会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重视密切相关。

北欧国家福利体系完善,人们在经济上相对独立,对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

同时,开放的社会观念也使得人们在对待婚姻关系时更加注重个人感受和情感满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

美国的结婚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下降,离婚率则经历了先上升后逐渐稳定的过程。

经济压力、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年轻人往往更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推迟结婚的时间。

而在婚姻中,当面临经济困境、性格不合等问题时,离婚也成为了一种选择。

在亚洲,日本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日本的结婚率近年来持续下降,离婚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快节奏的生活、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是主要影响因素。

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感情生活。

同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她们在婚姻中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

再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

在印度,由于传统宗教和文化的影响,结婚率仍然较高,但离婚率相对较低。

婚姻在印度社会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契约,离婚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年轻一代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而在巴西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中,结婚率呈现出波动的态势,离婚率则有所上升。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

城市化使得人们的社交圈子扩大,选择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性。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世界各国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差异呢?经济因素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经济的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的多寡以及收入的稳定性都会影响人们对婚姻的决策。

中西方婚姻的差别

中西方婚姻的差别

二、中西方婚姻方面的不同(一)结婚方面的不同1、在结婚仪式方面(1)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中国离婚率最高十大城市 北京高居榜首

中国离婚率最高十大城市 北京高居榜首

不仅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的离婚率都在增加。以前,来办理离婚业务的,一天可能只有两三对。自2002年对离婚的管制放开以来,离婚人数逐年上升,每天来离婚的夫妇多则十几对,这还不包括去法院离婚的。这仅是一个区民政局一天的数字。
根据中国民政部2009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共办理结婚登记1098.3万对,离婚登记226.9万对,相当于每天结婚3万对,离婚6216对,离婚结婚比达20.6%。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逐渐过渡到无责离婚时代,30年间离婚人数增长了五倍。在国内离婚结婚比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北京高居榜首,曾高达36%,后面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大连等。
“此外,异地婚姻的增加,也为高离婚率埋下隐患。”徐安琪说,在上海,有38%—40%的新婚夫妇属于异地婚姻,文化背景、家庭、价值观、习俗、教育观等方面的差异,会给婚姻的稳定性带来冲击。“我们还要关注年轻的离婚人群。”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王震宇表示,60%以上的离婚人群不满35岁。“年轻人生活负担少,很多还没有孩子,财产也不多,离婚成本低,这是让很多人过早分道扬镳的一个原因。”
“大家不必动辄被30%、50%的离婚率所吓倒,以每年新增离婚人数除以新增结婚人数得出这样的数值,的确比例非常高,但其实不够科学。”徐安琪表示,目前,欧美国家的离婚率已经开始出现拐点,有下滑趋势,但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离婚率确实呈现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各国力挽离婚潮
事实上,基于婚姻是一种神圣的承诺,各国也在为挽救婚姻做各种努力。
2011年05月11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婚姻被赋予了最神圣的定义,然而,在过去的40年里,从欧美开始,世界各国陆续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离婚潮。在一对对情侣劳燕分飞的无奈中,不少人开始怀疑“有没有天长地久”,并犹豫着迟迟不肯走入婚姻的“围城”。美国最新畅销书《定终身》更把婚姻定义为:“不仅是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最严格的社会和经济契约”。但不论爱情,还是契约,都在这个现实社会中变得摇摇欲坠。

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

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

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中国离婚率调查报告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可以概括为两个再生产: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

与这两个再生产相适应,人类的全部文化,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反映物质再生产、服务物质再生产的文化,是对物质再生产特点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揭示;二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服务人口再生产的文化,就是婚恋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的婚恋文化雄立不倒,在人口与生育上有优势,那么,即使千难万险失败多少次,最后总能够站起来继续拼搏。

如果婚恋文化萎缩,在人口和生育上走入没落,在“后继无人”的危机中就难以兴旺。

人们谈论大国兴衰、民族复兴、中国崛起,最关注的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其实,“婚恋危机”在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中的作用,更值得研究。

美国在危机中——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导致全球震荡,全世界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拖累和折磨。

中国在危机中——中国“婚恋危机”暗流涌动,正在冲击社会和谐的根基,动摇大国崛起的基石。

不仅中国的男女老少,都被中国的“婚恋危机”所困扰,连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也开始研究中国“婚恋危机”将会引发的“全球动荡”。

婚恋危机,是人类再生产的危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宗接代”、“世代更替”、“繁衍生息”、“持续发展”的“生命危机”、“生存危机”、“发展危机”。

离婚容易、结婚难。

中国适龄男女的结婚率在下降,更多的男女结不了婚、成不了家,但是离婚率却在上升,更多的婚姻在解体,更多的家庭在破产。

中国成为世界离婚大国,中国婚姻和家庭的脆弱性,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后代健康成长。

世界离婚潮,波峰到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从欧美开始,刮起了一股离婚风,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离婚大潮。

有人说,“饱暖之后思淫欲”,离婚率上升是发达国家的“发达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离婚,高潮迭起,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离婚潮,中国在这方面是后浪推前浪,迅速赶超、后来居上,中国从“离婚发展中国家”,迅速变成了“离婚发达国家”。

离婚原因文献综述正稿

离婚原因文献综述正稿

离婚原因文献综述0811030157 劳动与社会保障易超【前言】有关离婚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代中国离婚状况具有六大特点。

第一,我国离婚现象的发展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其间多次上下起落,幅度也不小。

如1953年第一次离婚高潮时的粗离婚率是60年代低谷水平的4倍,而文革期间的粗离婚率则只有90年代初期的1/3。

第二,在国际大家庭里,我国仍然是一个离婚水平较低的社会,1991年我国粗离婚率不及美国的1/6。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世界各国离婚水平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相反,这些年我国的离婚率在逐年上升。

第三,我国离婚人口的绝对规模十分庞大。

1990年我国离婚人口数为160万,分别是法国的15倍,日本的10倍和美国的1.4倍;1993年我国离婚人口总数上升为182万,居世界各国之首。

第四,离婚率的城乡分布不平衡,城镇妇女的离婚概率比农村妇女高出58%左右。

另外,我国建国后出现的离婚率变化,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

城市的增长一般高于乡村,如,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里,上海和北京离婚率分别提高了5.2倍和3.9倍,而同期全国离婚率只上升了2.1倍。

第五,我国离婚当事人的再婚率较高,近些年约为70%以上,略比美国低一些(80年代美国人离婚者再婚比重,男的为83%,女的为80%),表明离婚率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人们要否定婚姻本身。

最后,我国潜在的离婚增长势头很大。

【1】国外有关当代离婚的原因分析,大约可以分为4种不同的理论框架。

一是人口学的研究,认为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多的离婚,因为一个人20岁时选择的最佳配偶,在10年、20年以后很难仍是最好的人选。

二是社会学的解释,认为离婚率的高低和种族类别、经济收入、教育水平、职业性质、初婚年龄和家庭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是经济学的探讨,认为高离婚率源于妇女户外就业的广泛性和经济上的真正独立。

心理学的分析,认为婚前对婚姻的过高期望、相互吸引的资源枯竭和婚外生活的心理诱惑等都可能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结婚率和离婚率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态势。

这些数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

以美国为例,其结婚率近年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结婚不再是人生的首要目标。

年轻人往往希望在事业稳定后再考虑组建家庭,导致结婚年龄普遍推迟。

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也使得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发生了变化。

不再将婚姻视为一种必须的生活方式,而是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和个人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美国的离婚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经济压力、性格不合、婚外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婚姻的破裂。

此外,法律对于离婚的规定相对宽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离婚变得更加容易。

欧洲国家的情况也各有特点。

在北欧国家,如瑞典和丹麦,结婚率相对较低,而同居现象较为普遍。

这与当地开放的社会观念和完善的福利制度有关。

人们认为,即使不结婚,也能够享受到相应的权益和保障,因此对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

在这些国家,离婚率也相对稳定,可能是由于社会对于个体选择的尊重和包容,以及在婚姻出现问题时能够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支持机制。

而在亚洲国家,情况则有所不同。

日本的结婚率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许多年轻人选择单身,或者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同时,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对结婚率产生了影响,年轻人在照顾老人的负担下,对于结婚和生育的意愿降低。

日本的离婚率相对较低,但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追求有关。

韩国的结婚率同样面临下滑的局面。

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挑战,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期待值更高,不愿意将就。

同时,房价高涨、就业不稳定等经济因素也使得结婚变得更加困难。

韩国的离婚率近年来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年轻夫妻中,因生活习惯、家庭观念等差异导致的离婚不在少数。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结婚和离婚,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词汇,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

而结婚率与离婚率的变化,更是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结婚率和离婚率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一些发达国家,如北欧国家,结婚率相对较低,而离婚率则处于较高水平。

以丹麦为例,其结婚率近年来持续走低,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在丹麦,年轻人普遍认为,婚姻并非是人生的必然选择,而是一种个人的自主决定。

他们更愿意在经济独立、事业稳定之后,再考虑是否走进婚姻的殿堂。

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丹麦的结婚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与此同时,丹麦的离婚率却相对较高。

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于离婚的接受度较高,法律程序相对简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如果在婚姻中无法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便会选择结束这段关系。

而在一些亚洲国家,情况则有所不同。

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结婚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不断提高,她们对于婚姻的期望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逐渐被打破,女性不再仅仅将婚姻作为自己的归宿。

同时,日本社会的工作压力较大,年轻人往往忙于事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感情生活,这也是导致结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离婚率方面,日本相对较低。

这与日本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的重视以及社会舆论对离婚的负面看法有关。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日本的离婚率也在缓慢上升。

再看美国,其结婚率和离婚率都处于较高水平。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人追求浪漫的爱情和稳定的家庭生活,而另一些人则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

这种多元化的观念导致了美国结婚率的波动。

同时,美国的离婚法律相对宽松,离婚程序相对简单,这也使得离婚率较高。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

世界各国结婚率与离婚率结婚和离婚,是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各国的结婚率与离婚率,更是反映了不同文化、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先来看结婚率。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国家,如印度和部分中东国家,结婚率相对较高。

这往往与宗教信仰、家族观念以及社会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印度,婚姻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制度,家族的参与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年轻人的结婚意愿。

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结婚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经济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些国家,年轻人面临着高昂的生活成本,购房、育儿等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对结婚望而却步。

其次,个人主义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而非早早步入婚姻殿堂。

此外,社交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人们结识新朋友和发展恋爱关系的机会相对减少。

再看欧洲国家,情况也各有不同。

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等,结婚率相对较低,但他们对于伴侣关系的认知更加多元化,同居等非传统婚姻形式也被广泛接受。

而在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传统的家庭观念仍然较为深厚,结婚率相对稳定。

接下来谈谈离婚率。

美国是一个离婚率较高的国家。

这一方面与社会的开放性和个人自由的追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法律对离婚的相对宽松规定有关。

此外,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夫妻在面对婚姻中的问题时,更容易选择离婚。

相比之下,在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尽管结婚率下降,但离婚率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社会舆论对离婚的负面看法以及传统文化中对婚姻稳定性的重视有关。

在这些国家,离婚往往被视为一种失败,给当事人带来较大的社会压力。

在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离婚率相对较低。

宗教和文化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宗教教义对婚姻的保护以及家族的干预,使得离婚变得较为困难。

影响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因素众多。

经济因素无疑是关键之一。

经济不稳定、就业困难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都会对人们的婚姻决策产生影响。

俄罗斯和中国的婚姻离婚率哪个更高?

俄罗斯和中国的婚姻离婚率哪个更高?

俄罗斯和中国的婚姻离婚率哪个更高?在当今社会,婚姻离婚已经成为常态,并且呈现出严重的普遍性。

尤其是在中俄两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婚姻生活中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因此,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究竟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的婚姻离婚率更高呢?一、婚姻离婚率的基本概念婚姻离婚率是指某个时期内离婚对配偶关系的破裂占婚姻登记人数或婚姻存在人数的比例。

通俗地讲,婚姻离婚率就是离婚人数与婚姻总人数的比例,比如说某年有100个人结婚,其中50对离婚了,那么这一年的离婚率就是50%。

二、俄罗斯和中国婚姻离婚率的对比1. 俄罗斯的婚姻离婚率俄罗斯婚姻离婚率一直在上升。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报告,自2015年以来,俄罗斯的婚姻离婚率一直在增加。

在2019年,俄罗斯的婚姻离婚率达到了38.1%,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又上升到了39.2%。

数据表明,俄罗斯已经成为欧洲离婚率排名前列的国家之一。

2. 中国的婚姻离婚率中国的婚姻离婚率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8年,全国共有440万对夫妻离婚,在全社会结婚人数中的离婚率为3.36%。

其中,在城市地区,离婚率为3.59%,而在农村地区,离婚率为2.81%。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的婚姻离婚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渐攀升。

三、婚姻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导致婚姻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很复杂。

以下是造成婚姻离婚率上升的几个方面。

1. 社会发展和经济压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文化水平和社会状态都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压力也随之加大。

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大部分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人们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夫妻关系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

2. 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传统文化观念的不断变化也是婚姻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在俄罗斯和中国,婚姻被视为一生的大事,离婚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但是,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和传统美德观念的渐渐淡化,许多人对婚姻的看法也开始发生着变化。

世界各国离婚率列表

世界各国离婚率列表

离婚率(英文:divorce demography),指离婚的概率,可用于衡量和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婚姻稳定和幸福程度。

不过,离婚率上升其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阿尔巴尼亚
亚美尼亚
阿鲁巴
澳大利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马
白俄罗斯
比利时
伯利兹
百慕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保加利亚
加拿大
中国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
丹麦
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
爱沙尼亚
欧盟
芬兰
法国
格鲁吉亚
德国
直布罗陀
格林纳达
希腊
瓜德罗普
根西岛
匈牙利
冰岛
伊朗
爱尔兰共和国马恩岛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日本
约旦
哈萨克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
利比亚
列支敦士登立陶宛
卢森堡
澳门
马提尼克
毛里求斯
墨西哥
摩尔多瓦
蒙古国
荷兰
荷属安地列斯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
挪威
巴勒斯坦国巴拿马
波兰
葡萄牙
波多黎各
卡塔尔
马其顿共和国
留尼汪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利诺
塞尔维亚和黑山
塞舌尔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韩国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塔吉克
汤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耳其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克兰
英国
美国
乌兹别克
越南。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张翼*摘要:中国每年的登记结婚对数在减少,离婚率在迅速上升。

中国人口粗离婚率的升高,既受人们婚姻观念的影响,也深受中国婚龄人口供给的影响。

,在地区分布上,东北三省离婚和再婚问题较严重,但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却不明显。

人们的初婚年龄进一步推迟,未婚人口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

农村老人的丧偶问题重于城市。

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失衡,未来男性“婚荒”问题会很严重。

关键词:离婚再婚人口性别比男性“婚荒”问题近年来,有关婚姻问题的讨论日渐热烈。

一方面是结了婚的人增加了离婚风险,另外一方面是青年越来越不急于结婚。

而城市女白领的“结婚难”现象,更是让家庭和社会都为之焦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老年人的再婚和同居问题又成为媒体关的主要内容。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不但在小型化,而且越来越趋于不稳定。

对此,我们要问: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问题到底如何?中国人口的婚姻状态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1离婚率的上升是否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系?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对当前中国的婚姻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可信资料。

再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对以往历史数据的重新修订,我们基本可以对中国当前的婚姻结构变化和“离婚”趋势做出判断。

一 登记结婚对数减少,离婚率逐年上升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家统计局修订了以往的离婚率数据,改用世界各国通用的计算粗离婚率的指标,以当年每1000人中的离婚对数计算中国的离婚率。

新的数据,虽然调低了粗离婚率的数字,但仍然表示出了离婚率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人口基数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每年登记结婚“对数”,在1992年之前,处于徘徊上升的态势,但在1992年之后,则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所以,1992年是一个历时性的拐点。

伴随中国人口转型的加剧——从人口迅速增长期向人口静止期的过渡,进入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开始减少——这使我国的结婚登记对数趋于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婚率(英文:divorce demography),指离婚的概率,可用于衡量和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婚姻稳定和幸福程度。

不过,离婚率上升其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阿尔巴尼亚
亚美尼亚
阿鲁巴
澳大利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马
白俄罗斯
比利时
伯利兹
百慕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保加利亚
加拿大
中国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
丹麦
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
爱沙尼亚
欧盟
芬兰
法国
格鲁吉亚
德国
直布罗陀
格林纳达
希腊
瓜德罗普
根西岛
匈牙利
冰岛
伊朗
爱尔兰共和国马恩岛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日本
约旦
哈萨克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
利比亚
列支敦士登立陶宛
卢森堡
澳门
马提尼克
毛里求斯
墨西哥
摩尔多瓦
蒙古国
荷兰
荷属安地列斯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
挪威
巴勒斯坦国巴拿马
波兰
葡萄牙
波多黎各
卡塔尔
马其顿共和国
留尼汪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利诺
塞尔维亚和黑山
塞舌尔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韩国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塔吉克
汤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耳其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克兰
英国
美国
乌兹别克
越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