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

合集下载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理解明清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丰富多彩的明清文化艺术形态。

二、教学重难点
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
2.明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课内容和学习目标;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明清时期的印象。

2. 文化特点与历史背景(20分钟)
•分析明清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
•讲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明清文化的艺术形态(30分钟)
•介绍明清文化的戏曲、书画、建筑等艺术形式;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品味艺术作品,理解其内涵。

4. 明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20分钟)
•对比明清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提出思考:明清文化是否对中国文化有积极影响?
5. 总结(5分钟)
•整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法;
•小组讨论法;
•欣赏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
•让学生重视并注意课前预备工作;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明清文化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交流和互动,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本节课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说课稿

《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说课稿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课标规定为一课时,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下面我从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内容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

一方面,本时期的发展是以前历朝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空前繁荣,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

但是,明清时期在对外政策上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

这样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了思想也阻隔了对外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从科技文化上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有助于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上遭受西方列强的不断欺凌的原因,培养“以古鉴今”的能力。

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②通过对科技成就中继承和总结这一时代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了解秦长城和明长城,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列表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收集有关北京城和明长城的资料,体会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特色。

②通过列表比较《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以及特点,加深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是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一课。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对历史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然而,对于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掌握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明清时期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明清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时代特点。

4.课堂互动: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5.总结全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 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姓名
类别
著作
具体内容
价值影响
李时珍 医学、 《本草纲 内容丰富,考 具有总结 药物学 目》 订详细,附有 性的药物 大量插图 学巨著
宋应星 科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工开 物》
《农政全 书》
相关链接:北京紫禁城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 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 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 说是上古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 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不仅为我们呈现 了紫禁城建筑的发展脉络,更通过诸多实地的测绘数据,加 以分析,很真实地还原了古代建筑工匠的规划思想以及工程 算法。并从历朝历代紫禁城的变化,推测出了皇帝的规划意 图,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 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 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耕牛
炼水银、朱砂 织布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 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 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 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 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 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 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 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 产力状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周金凤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代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

能力目标:分析总结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三位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甘平庸、开拓进取的品质。

学习重点北京紫禁城以及李时珍的《本朝纲目》学习难点明清时期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的基础上熟悉下列知识点)1.北京紫禁城(修建、组成、特点、地位)2.明长城(修建、起止点、特点)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读图回答图一图二请回答:1.图一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它是什么?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一种什么时代特征?2.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当时为什么修建?其主要建筑特色是什么?3.通过看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有人却提出长城不宜定为国家的象征。

对此你有和看法,请从政治、历史角度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四、知识整合五、巩固练习1.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如果当时你是奥运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正确的是()(1)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2)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3)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4)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A(1)(3)(4) B(2)(3)(4)C(1)(2)(3) D(1)(2)(3)(4)2.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清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A.山海关 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3.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于同一领域()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D《缀术》和《天工开物》4.如果要研究明朝时期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我们阅读的第一手资料最好是()A《本草纲目》 B《缀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它的生产技术曾在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有详细介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2.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明长城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归纳明朝三大科学巨匠和巨著,分析明代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3.能力培养目标:1.雄伟的北京城、明长城既是我国和世界古代建筑的瑰宝,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继承和创造能力。

2.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点,也是科学家、思想家勤奋努力、勇于钻研的结果。

二、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建筑特点。

2.科学巨匠和巨著。

难点:传统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

请同学阅读教材,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

[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外面是皇城。

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

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

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

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

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

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

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集中叙述了明朝古典科技的突出成就及其时代特点,时代特点寓于成就之中。

清朝的科技成就相对逊色,已落后于西方,教材略而不述。

本课的重点是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虽属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但徐光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事迹,很具时代特色,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注意。

本课的难点是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北京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成就,不仅表现为气势宏伟的三大殿及风格绮丽的角楼等,还包括其突出地体现皇权至上的设计思想。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除《本草纲目》中的植物分类法《农政全书》介绍的欧洲水利技术外,均少有近代自然科学的气息。

对此,应在精选材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本课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二教法建议教材从甘肃嘉峪关导入本课。

教师可补充: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

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

(《中国名胜词典·嘉峪关》)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录像或照片,向学生展示午门皇极门三大殿角楼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高大的城墙等实物形象,使学生形成紫禁城建筑特色的感性认识。

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北京紫禁城(1)修建: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组成: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故宫)、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

后来又在京城南面加筑了外城,位于外城的天坛很有特色。

(3)特点:北京城以万岁山为核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整个城市左右对称,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

城中心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

里面的宫殿楼阁,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千门万户,气象万千。

(4)地位: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1)修建:万里长城自秦朝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

明代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地步。

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3)特点:明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建筑奇迹。

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经济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3.《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

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

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

(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2)顾炎武经世致用:提倡实用主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那么,这一思想对当时社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3.明清文学
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多样,小说、戏剧、诗歌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下面,我们以《红楼梦》为例,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它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矛盾和衰败。请问大家,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时代特点?
4.文化认同:通过了解明清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5.价值观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尊重多元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清时期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主要成就及其时代特点。
-明代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明清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形式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我运用了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操作软件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我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手段,确保学生专注于课堂内容。
最后,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非常重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反思。首先,我觉得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紧扣教材,突出了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尽量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向学生展示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但在讲解过程中,可能部分内容过于详细,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今后,我需要更加注意讲解的节奏和深度,既要确保学生掌握重点,又不能让他们感到疲惫。

七年级历史下册,21.22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21.22课知识点.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北京城: (1)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布局严整, 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 (2)城中心为 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 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 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介绍了我国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3、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 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书画的成就
1、书法: • 明朝书法以草书与行书见长,代表书法家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水墨写意花鸟画,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 3、明末著名画家徐渭:善于泼墨,代表作 《墨葡萄》。 4.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的代表作《兰竹图》
《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 》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 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戏剧的繁荣 •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 代表作为《牡丹亭》。 •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 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王朝修过长城?
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燕国
秦朝 临洮——辽东 明朝 嘉峪关——山海关
秦长城示意图
长城远景
慕田峪长城
金山岭长城
居庸关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
雁门关
嘉峪关
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
明朝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长城。 它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蜿蜒曲折绵延 12000余里,长城上有很多垛口和高出城墙 的方形敌台。长城中只有老龙头一段深入到 海中。长城大部分都是砖石结构的。是为了 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历经200余年在 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
李时珍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请思考:时代特征?
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 日趋没落。(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了思想统治。 ) 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萌芽;但却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而发 展缓慢。 民族关系上: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对外关系上:一度交流频繁,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巩 固了国家的统治。
奉新人。明万历十五年 (1587年)生;约清康熙 五年(1666年)去世。著 作涉及手工业技术、农 学、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哲学、经济学、 文学。
宋应星 字长庚。江西
《 天 工 开 物 》 书 影
《 天 工 开 物 》 插 画
《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是一 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 著作,反映了明朝时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 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 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 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ppt课件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嘉峪关
临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辽东 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
嘉峪关
你怎样评价明长城?
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值得我们骄傲!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明朝承天门(今天安门)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初一历史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过程与方法: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讨论: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北京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物,不仅表现为气势宏伟的三大殿和风格绮丽的角楼等,还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设计思想。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课前准备: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北京八达岭长城》、《嘉峪关长城》。

地图《秦长城》、《明长城》表格《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由秦始皇、匈奴、孟姜女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生答:长城。

(二)讲授部分: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1.北京城展示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等。

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选几位代表发言。

答案要点:A、城市布局严整。

北京城有三重,最里面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外面是皇城,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

左庙右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

皇城外面是京城,中央官署分列于皇城南边两侧。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 (6)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1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word教案 (6)
1、到过北京学生谈谈故宫和天坛的布局及相关的故事,这种布局体现了什么,分析建筑的时代特点。
2、看图片及视频了解明 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的相关知识。说出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谈谈长城的作用及你对它的看法。
本课头绪较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重点问题。即:时代特点,例如:1、 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 建筑设计思想。
教学
反思
研习
一、建筑成就
1、北京城
2、紫禁城
3、明长城
1、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2、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其布局有什么含义?
3、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什么?
教师讲授
1、展示北京故宫的相关图片,补充相关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故宫。
2、出示天坛的相关图片,补充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北京天坛。
3、播放长城的视频,讲述相关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城的相关知识。与秦朝长城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科技巨著
1、《本草纲目》
2、《天工开物》
3、《农政全书》
明代三大奇书是什么?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其影响地位如何?
列表总结明代三大奇书,介绍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成书过程,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
3、感受和学习科学家们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4、强 调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重点
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
包括建 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类型课
问题引领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 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教版初中历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人教版初中历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明 长 城(八达岭)
请 找 出 共 同 点
合作探究:
明清两朝对修建长城有什么不同态度?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次数都是空前的,从洪武元年(1368年)起, 朱元璋就开始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的长城,其后修缮工程 接连不断。在明朝276年历史中,几乎每一代都不同程度地修过长 城,史书记载有20余次。
合作愉快
边读边思考:李时珍有哪 些优秀品试没 有落榜,还能不能写出《本草纲 目》这本旷世巨著?为什么?
知识小结
一、建筑瑰宝:世界五大宫殿之首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二、科技巨著:三大古典科技巨著
拓展延伸:
从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科技如何看待今天中 国科技的发展?
谢谢大家!
康熙皇帝上谕:“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 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 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 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清朝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外八庙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徐光启
《农政全书》
明朝三大古典科技巨著简表
科学家 科技著作 重要地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典”
宋应星 徐光启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思考:三大巨著有什么共同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精品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十一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精品教案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3、探究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教学难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古老的北京以崭新的姿态、独特的魅力,海纳八方来客。

可你知道北京作为都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吗?通常我们所说的北京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0多年前的北京,探究它的过去,以及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为人类创造的那些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一标题“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完成学案。

1、明北京城(1)明成祖时候,在——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2)北京城由——、——、——三部分组成。

(3)中央的宫城又叫紫禁城,今——称。

宫城的外面是——,皇城的外面是——,也称大城。

2、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阅读教材,第二标题“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完成学案。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请同学生归纳讨论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想想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四、重点点拨、完善提升对比明长城和秦长城有何不同?五、反馈训练、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A.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如果要了解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状况,应查阅的资料()。

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⑤《农政全书》A.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填表【板书设计】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北京城和故宫一、建筑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二、古典科技巨著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教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是我国现存的一部 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 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 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 《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 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 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
2、丛书——《四库全书》
时间:清乾隆时 · 主持人:纪昀 性质: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数量:分经、史、子、集四类,收录典籍三千四百余 •种,装成三万六千余册。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 •大成。 •价值: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 •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 •不足: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 •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 •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 •窜改。
故 宫 平 面 图
紫禁城
又名故宫, 位于北京 市中心, 今天人们 称她为故 宫,意为 过去的皇 宫。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
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 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 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类别
药物 学
朝代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和影响
《本草纲目》
明朝
全面总结了16 世纪以前的中 记载药物1800多种, 李时珍 国医药学,被 方剂 1000多个。 誉为“东方医 药巨典”。 徐光启 介绍我国传统农学 建立了比较完 成就和欧洲先进的 整的农学体系。 水利技术和工具。
是一部具有 浓郁浪漫主义气 息的长篇说。
是我国古代 最优秀的长编小 说。在世界文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 1、 类书 (1)《永乐大典》 (2)《古今图书集成》 •时间:清代; • 时间:明成祖时 •性质:官修 主持人:解缙 •数量:一万卷
• 性质:官修 • 数量:两万余卷, 辑入七八千种图 书,装成一万一 千余册。
《农政全书》
农学
明朝
《徐霞客游记》
地理 学
农业 和手 工业 生产 技术 著作
明朝
徐霞客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 的观察和记述。
比欧洲早约两 个世纪。
《天工开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手 工业生产技术。
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的特点吗?
①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
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 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
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 正以后搬出。
承天门是皇城南端的正门。以后经清代改
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午门
太和殿
乾清宫
角 楼
汉白玉栏杆
云 龙 阶 石
北京天坛
练习 鸭绿江 ,西到__________ 嘉峪关 ,蜿蜒 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 奇迹 之一。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___ 明成祖 时,在________ 元大都 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2、_______ 城中心的_________ 紫禁城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3、人物与成就
六、明清文化的特点
•总特点:承古萌新 •具体特点: •①科技虽有成就,却以总结性为主,缺乏重大的 •创新与突破 •②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③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 •为文学主流; •④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 •成就突出,显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⑤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 •化,中西文化开始碰撞和西学东渐
明 朝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宫城京城源自外城辽东秦 长 城
临洮
嘉峪关
山海关
明 长 城
山海关
嘉峪关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请思考:时代特征?
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
度日趋没落。(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加 强了思想统治。 ) 2、 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萌芽;但却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 而发展缓慢。 3、 民族关系上: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4、 对外关系上:一度交流频繁,大规模的反侵略战 争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 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 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 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切相 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 济的反映”。试结合明清时期文化领域的 相关史实,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史实: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牡丹亭》和《红楼梦》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分析说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腐朽衰落。 明清时期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在思想、文 学、教育等领域强烈的表现出来。
②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 先地位 ③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 究——献身科学的精神
④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 和《天工开物》
特点:承古萌新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 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 术呢?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 根本区别是什么?
罗贯中
吴承恩 齐天大圣战神兵
《 红 楼 梦 》 插 图
黛 玉 葬 花
汤显祖
《牡丹亭》插图
董 其 昌 《 赠 稼 轩 山 水 》
清 郑 燮 《 兰 竹 图 》
清 金 农 《 墨 梅 图 》
徐 渭 《 菊 竹 图 轴 》
徐 渭 《 石 榴 图 》
朱 耷 《 孔 雀 图 》
叙述东汉时期 是我国最 罗 元末 《三 和三国末年的政治 早的一部长篇 军事斗争,出色的 历史小说。 贯 明初 国 塑造了许多不同性 演义》 中 格的典型人物。 描写北宋末年 是我国第 施 元末 《水 宋江领导的农民起 一部以农民起 耐 明初 浒传》 义,塑造众多被逼 义为题材的长 上梁山的英雄好汉 篇小说。 庵 形象,歌颂农民的 斗争精神。
题曰:古鼎新烹风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言绮縠无风?,试看金娃对玉郎。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 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得贾母喜悦起来。凤姐又趁势请贾 母后日过去看戏。贾母虽年意,却极有兴头。至后日,又有尤氏来请,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 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无话。 大数据 / zxc23vb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得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 亲候,意欲去望她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 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了穿 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 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 才走开。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他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 妨事的。”一面说,一面走了。说得宝玉也笑了。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 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的, 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字法越发好 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得了不得,还和我们寻 呢。”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
吴 承 恩
曹 雪 芹 高 鹗
以民间流传的唐僧取 《 明 西 经的故事为题材创作而 朝 游 成。通过孙悟空形象的 记》 塑 造 反 映 了 人 民 蔑 视 封 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 描写封建贵族家庭贾 《 清 红 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和 朝 楼 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 梦》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 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 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 真实。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 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 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 社会环境。而当时的中国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 动力和机制。
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 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 中国的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 是什么?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自 然 科 学 成 就 建筑成就
北京城 明长城
科技成就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