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 (共22张PPT)

课堂练习:
8. (2016 •安庆开发区模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
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 间是( C )
A.唐朝贞观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D.元世祖时期
9.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 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形成于 ( D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红楼梦》
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 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 40回, 题名《红楼梦》。全书 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 人物众多。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 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 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 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 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 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 力。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唐宋元明清的文学成就:
朝代 文学成 就 代表 唐 宋 元 明清
诗
词
曲
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
关汉卿 苏轼 《窦娥 施耐庵《水浒传》 (唐宋 李白 李清照 冤》; 写代表 杜甫 人,元 白居易 辛弃疾 马致远 吴承恩《西游记》 明清写 《天净 代表人 沙秋思》 曹雪芹《红楼梦》 和作品)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
(1)明朝形成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 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 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 桃花扇》。 (3)清朝中期以后因循守旧,脱离广大民 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清朝前期的昆曲
《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 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 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 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 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 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 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 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洪 昇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一个神化 圆满的结局,实现了他们在长生 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 的盟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共28张PPT)

蓝脸的窦尔敦 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 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过程,知 道京剧是“国粹”。 2.通过交流、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明确它有 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 都占据重要地位。 3.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 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生旦净
丑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 清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 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清时期 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清朝文学成就最高的 是(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小说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中,最有影响 的是( ) A.昆曲和京剧 B.昆曲和黄梅戏 C.豫剧和汉剧 D.汉剧和黄梅戏
《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 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1.概况: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 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 曲和京剧。 2.时代性: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 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学习重点:《红楼梦》,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学习难点: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 基本方法。
3.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 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 王、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 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 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代表作: ①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清朝:洪昇的《长生殿 》、孔 尚任的《桃花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23张PPT)

2、 京剧
(1)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 四大徽班先后进京献艺,誉满京城。
(2)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又带有北 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 或“京剧”。
(3)道光年间,徽、秦、汉的合流,为 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脸谱 颜色的不 同寓意:
《
红
楼
梦
》
主
要
贤德妃
人
贾府最大靠山
物
关
系
图
贾府最高权
位者
倾国倾城
才气过人
贾府的实际 施政者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
男性
金陵十二钗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 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第九十六回)宝玉病重,贾母决定让 宝玉娶亲冲喜,凤姐道:“依我想,这件 事只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也就是用宝 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宝玉听说娶的பைடு நூலகம் 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黛玉听说宝玉结 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葬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花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吟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葬
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花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共62张PPT)

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京剧脸谱有红、紫、 黑、白、蓝、绿、黄 等色,各有寓意:红色 寓赤胆忠心;紫色寓 智勇刚毅;黑色寓忠 正耿直;白色寓奸诈 狠毒,蓝色寓刚强勇 猛;绿色寓侠骨义肠; 黄色寓凶狠残暴。此 外,还有老红、瓦灰、 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的行当 丑
生
旦
净
巩固知识要点
一、《红楼梦》 1.作者: 曹雪芹 ;初名:《石头记》。 2.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 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 衰变化,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红楼梦《大观园图》(局部)
二、艺术
(1)兴起:又称昆剧,昆腔,原是 流行于______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昆 曲
(2)发展:明朝时,日趋成熟,成 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 祖的《______》。
(3)顶峰: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 昇的《______》、孔尚任的《 ______》 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复习旧知
③影响: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 多人才 ;禁锢了人们的 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 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 ①目的:维护集权统治。 ②表现:提倡 尊孔读经 ,对清朝统治不利 的书籍进行 禁书毁书 的活动。
复习旧知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 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贪风 盛行。 2.军队腐败: 军风军纪 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 嘉庆以后,清廷出现了财政危机, 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国力虚弱。 4.社会危机:土地 兼并 和 贫富 分化十分严重, 社会危机重重。
解题技巧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共26张PPT)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材料三 《 红 楼 梦 》 主 要 人 物 结 局 概 况
贾元贤春德芳妃陨寂 贾寞府深最宫大中靠山
贾贾府母最去高世权 位者
林黛倾玉国抑倾郁城多 才病气而过死人
王贾熙府凤的被实休际,悬 梁施自政尽者而亡。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 贾宝玉男出性家 做了和尚
二、昆曲和京剧艺术
1. 昆曲: (1)兴起:原是流行于_苏__州___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发展:明朝万历末期,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 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牡__丹__亭_》。 (3)顶峰: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长__生__殿_》、孔尚 任的《 _桃__花__扇_》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4) 衰落:清朝中期以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成 为_统__治__阶__级_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
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
《 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
红 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
楼 梦
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
》 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
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
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初读红楼梦
《红楼梦》以严谨的结构、 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 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 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 得的文学名著。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掌握京剧 在什么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清文化是清政治、经济的反映, 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 史观。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27张)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 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形成
生
旦
京
剧
四
净丑
大
行
当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
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 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发展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有了较大发 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军昆机曲处特的点职能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 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 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 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充分的艺 术享受。
明代《南中繁会图》 中的昆曲演出场景
芹
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 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
下,“批阅十载,增删
五次”,写出了《石头
记》。但由于贫困交加,
约1715年-约1763年 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曹雪芹西山故居
“满径蓬蒿” “举家食粥酒常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成书 ②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艺术价值
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 故事的进展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
艺 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他们各自具有自
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
术 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形成
生
旦
京
剧
四
净丑
大
行
当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
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 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发展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有了较大发 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军昆机曲处特的点职能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 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 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 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充分的艺 术享受。
明代《南中繁会图》 中的昆曲演出场景
芹
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 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
下,“批阅十载,增删
五次”,写出了《石头
记》。但由于贫困交加,
约1715年-约1763年 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曹雪芹西山故居
“满径蓬蒿” “举家食粥酒常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成书 ②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
艺术价值
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 故事的进展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 到了极高的水平。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
艺 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他们各自具有自
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
术 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件 (共21张PPT) (共21张PPT)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京剧
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 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 1790年,乾隆皇帝8艺。徽 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 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 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 和春、春台四个徽剧戏班。徽 剧是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一带 的民间戏曲,后广泛流行于南 方各省。
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什么能够相 爱相知?
他们为什么只能走向悲剧结局?
• 林黛玉进贾府
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 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 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 红楼梦-----第三回
如今却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 府,一下马就有件人命官司详尽案 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 以致殴伤人命。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的发展
相关链接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包拯、张飞)
白脸-----阴险奸诈(曹操)
• 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实行文字狱, 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 经济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繁荣, 城市平民不断增多,追求平等自由的愿望 增强; • 文化上-----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戏 曲迅速发展起来。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 • 两日不练同行知道, • 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 •
唱念做打 口、手、眼、身、步
• 四功五法{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行 ;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 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 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寄语:
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传 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我们更该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 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 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 神家园――这份足以感动人类和后世的珍贵文 化遗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共32张PPT)

Βιβλιοθήκη 贾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主要人物:贾宝玉、贾琏、贾珍、贾政、贾家四春, 红楼梦中主要描述的家族,也是红楼主要情节的发生地。 史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主要人物:贾母、史湘云,红楼梦中没有直接描述, 只是间接描述了史湘云的叔婶。 王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主要人物: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与贾府建立 了主要的姻亲关系。 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主要人物薛蟠、薛宝钗,相对其他三府,薛家官不大, 但是最有钱。
《红楼梦》按贾府从盛转衰的过程分为
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全书有纲领性 作用。 第二部分(第6-55回)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54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55回便开始 急转直下。 第三部分(第56-104回)以贾府为代表的 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第105-120回)彻底衰落时期。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 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 词句谨严凝练。
孔 尚 任
昆
曲
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 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以曲词典雅、行腔 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 祖”,“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毛泽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鲁迅: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研究与评价《红楼梦》实 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部 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是永 名著采用的都是正面且单层次的写作手法,《红 楼梦》则不一样,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曲折婉 远研究不完的。 词以及正话反说。红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雪芹,南京人。他早年有过一段 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 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 此后一直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他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 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名人名片
姓名: 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 清代
身份: 小说家 代表作:石 改头 名记为,《后红高楼鹗梦被》
前
期
的
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学
昆曲
艺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术 昆曲与京剧艺术
京剧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作者:曹雪芹(前80回)、高鹗 (续写后40回)成书时间:清代
清 朝 前
文学
地位: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 影响最深远的一部。
《红楼梦》 影响:《红楼梦》成为世界文化宝库
为什么说《红 楼梦》是我国古代 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清代的戏剧剧种 有什么新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 繁荣(原因),清代 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 的成就,小说创作大 放异彩,戏剧表演也 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大徽班
是指三庆、四喜、 和春、春台四个徽 剧戏班。徽剧是最 初形成于安徽徽州 一带的民间戏曲, 后广泛流行于南方 各省。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 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流传四方。
•小活动:京剧艺术知多少?
关 于 京 剧 的 几 大 史 实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花旦,刀马旦,老旦,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扮演比较滑稽的角色。
清 朝 《红楼梦》(作者、成书时间、地位、影响)
苏州昆剧古戏台
昆剧脸谱
相关事实:
王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
国
《红楼梦》进行全面
维
的研究,形成了一个
专门的学问——“红学
”。
右图为红学代表人物
胡
适
中国四大名著
同学们看到红楼梦了吗?它位于四大名 著之首,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章 回体小说。
知识拓展
大型典籍的编纂
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
为繁荣的时期。此时最有影响的戏剧是( C )
A.黄梅戏和京剧
B.汉调和京剧
C.昆曲和京剧
C.汉调和昆曲
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到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代
表作有( B )
①《牡丹亭》②《桃花扇》③《红楼梦》④《长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4.京剧
(1)背景:乾隆时,北京
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 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
群乾隆芳皇争帝艳的80局岁面寿。辰徽1时班7,9进0由年京徽,盛况
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 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 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 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 时誉满京城。
四大徽班装扮
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徽剧戏 班。徽剧是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一带的民间戏曲,后 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2.清代戏剧特色 (1)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
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 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 文化活动。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 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 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一、红楼梦 1.《红楼梦》及作者
中国四大名著: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清朝:《红楼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原因),清代的文学 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 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 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 的阶段。
一、《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
1.概况: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的是曹雪芹《红楼梦》。初名《石头记》共120 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 高鹗。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C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1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
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
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D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2)京剧形成过程
昆曲
秦腔
京调 创造
徽调
改进
。。。。。。
汉调
道光年间 博览众采 京剧 黄皮戏 北京特色 京戏
(3)京剧发展的原因 ①京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 的剧种,流传四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 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 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__建__社__会__走向 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_思__想__性__强,艺__术___性__高。
3.昆曲: (1)简介:昆曲,又称昆__剧___、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 昆山一带的昆 山腔明。朝____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 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牡__丹__亭_》。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 起源
昆曲,又成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 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1)背景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 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 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最有影响力的是昆曲和京剧。
(2)发展历程 发展:明朝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 种,代表作汤显祖《牡丹亭》
高鹗,清代汉军
镶黄旗内务府人,续 写曹雪芹遗作40回。 他是《红楼梦》最后 出版的整理者…… 《红楼梦》能够流传, 高鹗是第一功臣。
请欣赏浮华的旧事图,猜一猜是哪一部小说?
《红楼梦》
这部小说是中国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 深远的优秀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 多得的文学名著。
贾
宝
王
玉
熙
凤
林黛玉 薛宝钗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
文学艺术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 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 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 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 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2)代表作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基础巩固
一、《红楼梦》 1.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 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曹__雪__芹_的《_红__楼__梦__》 2.简介:《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贾__宝__玉__与_林__黛__玉_的爱情
D.明清时期
课后活动
1.《红楼梦》问世后,据载: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
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 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原因:《红楼梦》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社会意义:《红楼梦》中不仅重点塑造了反抗传 统礼教,追求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第歌 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的抗争精神,愤怒第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历史意义:《红楼梦》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走 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 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 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思想性强)
4.艺术特色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 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密的结构 、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 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 (艺术性强)
5.地位/影响
这部作品思想性强、 艺术性高。影响最深 远,被译成多种文字,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 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曹
高
雪
鹗
芹
2.主要内容: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 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 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的兴衰变化为两条主线。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 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 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 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 )
3.主题内涵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 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 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 象。
(2)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
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 个全新的剧种“_皮__黄__戏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 或“__京__剧__”。
1.目前全国共有三处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北京的纪
念馆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原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
所在地),被专家普遍认为是他晚年著书之处“西山
2)1790年,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 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 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京剧的发展
徽调不断的吸收昆曲、秦腔、京 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 创新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 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京剧诞生。
(3)京剧发展的原因
①京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黄叶村”。曹雪芹在此处所著之书是( D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2.(2016·玉林)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
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
名人名片
姓名: 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 清代
身份: 小说家 代表作:石 改头 名记为,《后红高楼鹗梦被》
前
期
的
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学
昆曲
艺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术 昆曲与京剧艺术
京剧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作者:曹雪芹(前80回)、高鹗 (续写后40回)成书时间:清代
清 朝 前
文学
地位: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 影响最深远的一部。
《红楼梦》 影响:《红楼梦》成为世界文化宝库
为什么说《红 楼梦》是我国古代 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清代的戏剧剧种 有什么新的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 繁荣(原因),清代 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 的成就,小说创作大 放异彩,戏剧表演也 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大徽班
是指三庆、四喜、 和春、春台四个徽 剧戏班。徽剧是最 初形成于安徽徽州 一带的民间戏曲, 后广泛流行于南方 各省。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 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流传四方。
•小活动:京剧艺术知多少?
关 于 京 剧 的 几 大 史 实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花旦,刀马旦,老旦,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扮演比较滑稽的角色。
清 朝 《红楼梦》(作者、成书时间、地位、影响)
苏州昆剧古戏台
昆剧脸谱
相关事实:
王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
国
《红楼梦》进行全面
维
的研究,形成了一个
专门的学问——“红学
”。
右图为红学代表人物
胡
适
中国四大名著
同学们看到红楼梦了吗?它位于四大名 著之首,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章 回体小说。
知识拓展
大型典籍的编纂
从康熙到乾隆时期,编纂了许多大型的书籍,涉及的内容
为繁荣的时期。此时最有影响的戏剧是( C )
A.黄梅戏和京剧
B.汉调和京剧
C.昆曲和京剧
C.汉调和昆曲
4.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到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代
表作有( B )
①《牡丹亭》②《桃花扇》③《红楼梦》④《长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4.京剧
(1)背景:乾隆时,北京
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 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
群乾隆芳皇争帝艳的80局岁面寿。辰徽1时班7,9进0由年京徽,盛况
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 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 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 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 时誉满京城。
四大徽班装扮
四大徽班,是指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徽剧戏 班。徽剧是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一带的民间戏曲,后 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2.清代戏剧特色 (1)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
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 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 文化活动。
(2)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 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 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一、红楼梦 1.《红楼梦》及作者
中国四大名著: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清朝:《红楼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原因),清代的文学 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 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 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 的阶段。
一、《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
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
1.概况: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的是曹雪芹《红楼梦》。初名《石头记》共120 回,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 高鹗。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C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1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
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
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D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2)京剧形成过程
昆曲
秦腔
京调 创造
徽调
改进
。。。。。。
汉调
道光年间 博览众采 京剧 黄皮戏 北京特色 京戏
(3)京剧发展的原因 ①京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 的剧种,流传四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 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 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__建__社__会__走向 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_思__想__性__强,艺__术___性__高。
3.昆曲: (1)简介:昆曲,又称昆__剧___、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 昆山一带的昆 山腔明。朝____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 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牡__丹__亭_》。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 起源
昆曲,又成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 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1)背景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 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 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最有影响力的是昆曲和京剧。
(2)发展历程 发展:明朝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 种,代表作汤显祖《牡丹亭》
高鹗,清代汉军
镶黄旗内务府人,续 写曹雪芹遗作40回。 他是《红楼梦》最后 出版的整理者…… 《红楼梦》能够流传, 高鹗是第一功臣。
请欣赏浮华的旧事图,猜一猜是哪一部小说?
《红楼梦》
这部小说是中国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 深远的优秀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 多得的文学名著。
贾
宝
王
玉
熙
凤
林黛玉 薛宝钗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
文学艺术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 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 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 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 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2)代表作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基础巩固
一、《红楼梦》 1.概况: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 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曹__雪__芹_的《_红__楼__梦__》 2.简介:《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贾__宝__玉__与_林__黛__玉_的爱情
D.明清时期
课后活动
1.《红楼梦》问世后,据载: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
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 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原因:《红楼梦》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社会意义:《红楼梦》中不仅重点塑造了反抗传 统礼教,追求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第歌 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的抗争精神,愤怒第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历史意义:《红楼梦》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走 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 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
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 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 刻的社会意义。 (思想性强)
4.艺术特色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 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密的结构 、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 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 (艺术性强)
5.地位/影响
这部作品思想性强、 艺术性高。影响最深 远,被译成多种文字,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 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曹
高
雪
鹗
芹
2.主要内容: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 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 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 族的兴衰变化为两条主线。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 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 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 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 )
3.主题内涵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 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 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 象。
(2)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
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 个全新的剧种“_皮__黄__戏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 或“__京__剧__”。
1.目前全国共有三处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北京的纪
念馆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原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
所在地),被专家普遍认为是他晚年著书之处“西山
2)1790年,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 献艺。徽班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 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京剧的发展
徽调不断的吸收昆曲、秦腔、京 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 创新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 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 —京剧诞生。
(3)京剧发展的原因
①京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黄叶村”。曹雪芹在此处所著之书是( D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2.(2016·玉林)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
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