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开始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因此,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它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一、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例如,有的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

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可以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引导他。

二、重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也都舍得为孩子健康投资,但孩子如果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好好吃饭,化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为此我们要重视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如: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边吃边玩,不贪吃零食等。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条件。

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神经细胞容易疲劳,而大脑又处在发育最快的阶段,睡眠能够消除神经细胞的疲劳,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

睡眠时人体又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又能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

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欲好,表现活泼快乐,智力活动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反应快、思维敏捷、聪明。

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3-6岁的孩子每天应睡12小时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午睡。

当然孩子之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好、情绪好为准。

幼儿园中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中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中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关键过渡阶段。

在这个时期,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习惯养成的敏感期。

因此,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中班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认识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是指孩子在某一特定的发育阶段,对身体、感觉、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特别敏感的时期。

幼儿园中班正是孩子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吸收能力非常强,同时也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幼儿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够培养他们坚持和自律的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社交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1.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期望:建立一套明确的幼儿园中班规则,让幼儿明确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设立明确的期望,并通过鼓励和奖励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2. 提供示范和引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可适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示范正确的穿衣方法、叠被技巧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模仿。

3.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序、安全、整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教室整洁、桌椅摆放有序、玩具摆放规范等,能够提高幼儿对生活环境的尊重,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鼓励家园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和困难,共同探讨如何培养良好习惯,形成家校合力。

四、常见的良好习惯培养1. 自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整理玩具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2. 规律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按时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不懒惰,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这不仅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育儿小妙招: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当幼儿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如:小贴画,集齐几个小贴画可以兑换一个小奖励。

二、养成多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让幼儿做适度的家务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而善于做家务的幼儿往往也具有过人的能力优势。

如果幼儿在做家务的时候,比其他幼儿做得更利索、更有条理、更高效,证明他在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育儿小妙招:家长与幼儿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里的大人,家长扮演孩子,激发幼儿的责任意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孩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首先父母就要讲究卫生,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换衣服,垃圾不到处乱扔,整个家庭都要养成这个习惯,就是对孩子树立很好的榜样。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可减少一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育儿小妙招:家长为幼儿阅读一些有关“卫生习惯养成“的绘本故事,利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不讲卫生对人体的危害与讲卫生对人体的好处,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要让幼儿喜欢看书,爱上阅读,首先要学会给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比如3~6岁的幼儿,就买一些图画故事书,幼儿看书的时候家长要参与进来,一起分享书里的故事,给幼儿讲解他们看不懂的地方,让幼儿体会阅读的乐趣。

对幼儿的发展好处:阅读能够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幼儿的人生经验,受到人格熏陶,养成独立性思考的能力。

育儿小妙招:1.从小为幼儿培养睡前阅读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并且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

”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重要的是从幼儿抓起。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让生活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环节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

生活活动中蕴藏着无穷的教育契机,它们考察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智慧。

常言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将会伴随其终身,以此而言,学前期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生活作息、文明生活方式等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活动相比,生活活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进餐、睡眠和盥洗等环节在生活活动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出现,客观上为幼儿提供了练习与时间的机会,良好的常规容易在不断的重复中形成“动力定型”。

如:在进餐环节中,鼓励幼儿独立进餐,培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不要大声讲话,培养文明进餐习惯,餐后与老师共同收拾整理餐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午睡时,进行常规训练:如轻轻进入午睡室不影响别人,拖下来的衣服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等等2利用环境隐示功能,提高幼儿遵守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蒙台梭利曾说过:“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实际上远比遗传重要。

”环境能对一个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中、幼儿园里,教师与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有些家长在家谈吐随便、粗俗,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来园后把粗话带入园。

要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提高成人自身的素质。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我们在进行常规培养的时候,要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用点点滴滴的关爱让他们慢慢地接纳和信任,让“爱”成为情感互动的润滑剂,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在爱的氛围里学习幼儿园的多种规则,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幼儿园的规则。

一、从小培养,从点滴做起心理学上把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称之为“首印效应”。

“首印效应”告诉我们:凡事必须重视第一次,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在幼儿园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关重要,正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

研究表明:3~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

有些家长,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给他们定那么多制度,但孩子的某些坏习惯一旦形成后,就会产生对抗性,新习惯要想扎根下来就困难多了,所以我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种细节小事上、各个活动环节上,都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想方设法运用他们能接受的形式去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如规范幼儿不丢三落四的行为,就可以使幼儿养成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的好习惯。

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二、制定规则,使其健康发展1.老师之间要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目标一致,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去实施。

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必须制定出明确的规范,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提出并建立细致的规则,依据常规制度对幼儿进行细心的指导,让幼儿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约束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规则时必须让幼儿清楚为什么这样制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所以,老师也可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幼儿一起商讨制定本班的一些规则。

这样,可加深幼儿记忆,更加自觉遵守他们自己亲自制定的规则。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他们的将来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将从建立正确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规范行为、引导表达情感、激励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首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学习和模仿成人,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道德、行为规范的模范。

他们需要细心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对幼儿不利的示范。

同时,要正确引导幼儿认识善恶、美丑、好坏的区别,培养幼儿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其次,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良好的环境可以提供给幼儿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面对幼儿的不文明、不礼貌等行为,应该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环境,通过幼儿社会化的活动和角色扮演,帮助幼儿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不良行为。

第三,规范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这可以通过制定家规、班规、游戏规则等方式来进行。

规范行为时,要注意温和、耐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幼儿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并且给予明确的反馈。

同时,也要容许幼儿自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讨论和引导,让幼儿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第四,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幼儿常常因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产生不良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倾听幼儿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和情感,学会以积极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最后,正确的激励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激励可以让幼儿得到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和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认可和奖励,例如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小礼物等,同时也要注意及时给予纠正和批评,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

中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中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中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班教师作为幼儿的引路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良好行为,并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成为良好榜样幼儿很容易模仿身边的成年人的言行举止,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

教师应展现出礼貌、友善、耐心和尊重,以此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是培养良好行为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份简单的行为规范,例如守时、分享、尊重他人等。

规则应该简明扼要且容易理解。

教师需要将规则和期望以积极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并反复强调以巩固记忆。

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幼儿对于积极激励和奖励非常敏感。

教师可以通过赞美、鼓励、表扬等方式奖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帮助他们建立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实质性的奖励,如小礼物、让幼儿成为班级小队长等,在激励的同时增强幼儿对良好行为的自信心。

培养社交技能良好的社交技能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的社交游戏和活动,鼓励幼儿主动交流、分享和合作。

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自主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提供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选择,并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培养幼儿良好行为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分享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并征求家长的意见。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并互相支持,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努力。

总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是中班教师的重要任务。

通过成为良好的榜样、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培养社交技能、鼓励自主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中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

”婴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佳时期,这是根本的教育,因此抓得越早越好。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个环节在幼儿园由为重要的。

教师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们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所以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手段之一。

如玩“小手、小口动一动”的游戏,幼儿们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朋友可喜欢啦!大家都一边扭着屁股一边念:“先湿水后搓皂,搓手心,搓手背,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

就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幼儿不但能把手洗干净,也玩得很开心。

在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会忘了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而且会很吵,幼儿也会到处跑,这时我们就和幼儿们玩起“小花猫找家”的游戏,这时小朋友就会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按玩具上的数字找家,要求玩具上的数字与“家”的数字是一样的,往日吵闹声没了,玩具也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

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大多是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获得的。

我们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行为习惯渗透于教育教学中,例如“我的牙齿怎样啦?”活动课,通过课让幼儿知道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的卫生,并教育幼儿要早晚刷牙,并对个别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73学习版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强,模仿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时期。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

一、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幼儿的日常习惯包括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文明素养,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行为。

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身体健康与否,家长和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孩子的树立自信,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加独立,锻炼自身的做事能力,这样孩子在日常活动当中经常会被表扬和鼓励,长期如此幼儿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独当一面。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如同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路基石,俗话说三岁定八十,许多成年人存在的性格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大部分都是在幼儿时期缺乏良好的教育而形成的,在各方面已经定型的成年阶段纠正不良习惯非常困难。

为了幼儿更好地成长、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发展,幼儿园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

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一)教师应做好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喜欢模仿,因此老师和其他幼儿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品行,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

此外,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问题,给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正面榜样,这对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帮助。

如果幼儿教师的品行很差,有不良的习惯,也会加剧幼儿坏习惯的养成。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反省自己的言行,争取在幼儿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

(二)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演讲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演讲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演讲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与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良的行为习惯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直认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因为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够塑造幼儿性格,培养优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分享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幼儿是非常善于模仿的,他们会模仿身边的成人的言行举止。

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好习惯给孩子展示出来。

例如,教师要注意言辞文明,与幼儿的交流要简明扼要,讲究礼貌用语。

同时,应该坚决抵制粗口和暴力等不良行为,让幼儿了解到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二、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

一方面,规范明确了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幼儿知道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什么行为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知道不遵守规范的后果将是什么,因此需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当幼儿做出好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要鼓励幼儿自我完善和提高。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自我管理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幼儿行为习惯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说习惯性问候、自觉排队等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日后进入社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交环境,同时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和性格特质。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好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与学校协同合作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好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学校对幼儿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家长则需要主动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时与教师沟通。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养成记录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养成记录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养成记录引言好习惯是人生的基石,也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之一。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里,我们将记录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好习惯养成过程。

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美德修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早晨好习惯每天早晨是小朋友们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我们鼓励他们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他们将以积极的状态开始全新的一天,接受各项学习和活动的挑战。

1.独立起床:我们鼓励小朋友们自己起床,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自理能力:小朋友们将打开窗帘,整理床铺,并准备好自己的日常用品。

3.洗漱整理:小朋友将自行洗漱,刷牙并整洁着装。

二、卫生习惯卫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关键。

在幼儿园,我们注重教育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他们自我保护和环境卫生的意识。

1.洗手习惯:小朋友们在进食前、上厕所后、接触脏物后等情况下,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2.用纸巾打喷嚏:教育小朋友们用纸巾遮住口鼻,预防病菌的传播。

3.垃圾分类:教育小朋友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帮助保护环境。

三、修身养性在幼儿园,我们注重培养小朋友们的品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行为。

1.礼貌待人:小朋友们将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会尊重他人并友善相处。

2.爱护他人:教育小朋友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秩序与纪律:我们遵循有序的日程和规范的活动,培养小朋友们的纪律意识。

四、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幼儿园小朋友们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他们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均衡膳食:我们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引导小朋友们均衡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水的重要性:教育小朋友们多喝水,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健康零食:引导小朋友们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蔬菜条等,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

五、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小朋友们健康成长的必备环节。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面激励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正面激励,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当幼儿表现稳定、友爱、独立等良好行为时,家长可以用语言和行动表扬孩子,并适当地给予小奖励。

这样可以让幼儿形成“有好行为就会得到奖励”的认知,让其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自信和兴趣。

二、示范引导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示范引导,教导幼儿如何正确行为。

示范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可以把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强调。

这样能够让孩子知道合理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鼓励创造第三种方法是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行为习惯。

孩子每一个小动作和思维都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自由的创造空间,鼓励孩子形成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技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及时纠正第四种方法是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及时对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

在纠正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方法、态度,不要过分严厉,有耐心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五、借助故事第五种方法是借助故事来教育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合理好行为习惯。

比如,儿童故事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来引导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通过叙事模式了解做人的道理。

六、建立规矩第六种方法是建立家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家规需要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性格、需求的行为规定和制度,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规矩,开始适当地学会自我规范和约束。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不良行为的倾向,比如任性、暴躁、不尊重他人等问题,这不仅给家长带来困扰,也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了挑战。

为此,我们小班教研小组决定制定一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计划,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对于他们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幼儿的情感培养:1.关爱与尊重:我们将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注重对每个幼儿的关爱和尊重,在日常交往中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

2.情感表达: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沮丧,我们都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尽力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3.社交技能:通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我们将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落实:1.清晰明确的规则:制定适合幼儿的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例如提醒幼儿们讲礼貌、不打架、不损坏公物等。

2.示例引导:教师要成为幼儿行为规范的示范者,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幼儿正确行为的展示。

3.奖惩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对于不良行为,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配合。

三、情绪管理幼儿时期的情绪波动较大,如何正确地管理情绪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1.情绪认知:教师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教他们掌握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2.情绪调节: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等活动,帮助幼儿学会适当地调节情绪,释放负面情绪,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

3.沟通与倾听:教师将积极倾听幼儿的感受和需求,并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

四、家园合作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提升孩子修养,完善孩子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的重要一课,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应该重视。

幼儿时期是幼儿行为技能联系和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幼儿学习基本的身体运动技能、生活行为技能、学习技能以及社会性行为技能的良好时期,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反之,则终身受其害。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重要性。

那么,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如何培养呢?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1、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练习对幼儿水平的提升,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经验告诉我们:“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

”“做”要尊重幼儿的自主,假如总是怕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采取包办代替,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发展权,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和胆小退缩的个性,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如我们针对班内孩子洗手常常弄湿衣袖,喝水时弄到衣服上或倒在地上,不会系鞋带等现象,展开了游戏活动《我能,我会》,坚持让幼儿自理,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操作。

我们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扣纽扣和系鞋带。

组织幼儿学绕毛线团,锻炼小肌肉群。

教幼儿学习吃虾时怎样剥虾壳。

很快,幼儿经过练习,自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自信心也增强了,还初步形成了独立意识。

2、通过重复训练对幼儿强化教育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需要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

要完成这个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

特别是对记忆水平、控制水平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

如有的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扔得到处都是。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认知上的发展,并且还在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

因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对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任务,也是全面教育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涉及到他们的健康、安全、社交和学习等各个方面。

适当的行为是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认可和约束的重要方式。

如果幼儿在习惯中树立起好的品质,如善良、耐心、勤奋,将对其未来成长、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基础性影响。

而非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任性、暴躁、孤僻等,将阻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1. 着重于纪律意识的培养纪律意识是幼儿时期非常关键的一方面。

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引导孩子做事时遵循规则。

例如,不撕书页、不随地乱扔垃圾,等等。

在孩子犯错时,也应该及时纠正,使孩子从小就学会规章纪律。

这样,孩子对正确的行为的要求将流于本能。

2. 着重于奖励良好的习惯除了着重于不良行为的纠正,家长和教师还应该着重于奖励良好的习惯。

对于孩子做出的良好行为,如爱帮助他人、爱学习、遵守规则等等,家长和教师应该加以肯定和赞扬。

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一种正确的习惯和行为,可以加强孩子对该行为习惯的向往和推崇,增强其对良好行为的要求。

3. 着重于模仿和演示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模仿和演示。

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中,需要做好模仿和演示的工作。

例如,教师在班级中演示给予他人帮助的行为,或是示范如何通行楼梯。

如果家长和教师自己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自己也能遵守规律,那么孩子也会受到良好的示范和启发,从而迅速适应和习惯这种行为。

4. 着重于情绪管理的培养幼儿时期的情绪管理能力通常比较弱,因此,情绪管理也是幼儿行为习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生活习惯的培养1.规律作息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第一步。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引导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让孩子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

2.自理能力3.爱护环境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

让孩子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1.专注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在做事情时能够集中精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2.时间管理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会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勤奋好学三、社交习惯的培养1.尊重他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懂得礼貌待人。

家长和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沟通能力教育孩子学会沟通,让他们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四、情绪管理的培养1.自我调控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2.情绪表达教育孩子学会表达情绪,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情绪调节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够自我调节。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以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幼儿园教育重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重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重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班级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应该重视并注重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比如穿脱衣服、整理书包、洗手等。

通过培养自理能力,可以让幼儿养成自主自觉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1. 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自理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如何培养自理能力教师们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自理能力,比如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

教师们还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激励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乐于主动地去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

二、倡导积极的社交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倡导积极的社交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倡导积极的社交行为的意义积极的社交行为可以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学会尊重、合作和共享,促进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 如何倡导积极的社交行为教师们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也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共享,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从幼儿园托班教案开始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从幼儿园托班教案开始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幼儿园托班开始就不可忽视。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的第一步学习之路,也是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关于“生活教育和习惯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何从幼儿园托班教案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幼儿园的老师需要从教育目标出发,给孩子制定好习惯培养计划。

培养习惯需要有科学的计划,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比如,对于爱挑食的孩子,可以通过制作丰富多彩的食谱,引导孩子学会尝试不同的食物;对于爱玩手机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与拍照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逐渐减少使用时间。

幼儿园的老师需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习惯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例如,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铺满小石子的小道比作我们生活中的难关和挑战;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勤恳是可以赢得荣誉和奖品的。

这样,孩子会通过这些方法迅速地吸收新知识,从而更容易将学到的新习惯养成为习惯。

家长在家中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幼儿园中得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需要与老师进行配合,制定“家庭作业”,进一步深化孩子的学习和培养。

我们知道,类似于爱好、游戏等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时刻注意细节的重要性,“言行一致”地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对于幼儿园托班教育来说,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

评价结果反映出学生的可持续性,也能够反映出教育效果的高低。

老师在能力与认知、情感态度、社会交往等方面给到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家长更方便地学习在家中如何继续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同时,适时地给予孩子的肯定和鼓励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孩子充满动力,更快地从好的习惯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幼儿园托班是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需要进行有计划、多元化的教育。

教育者需要注意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注重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与家长有着良好的配合,同时,适时地给予孩子的肯定和鼓励也是非常必要的。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小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1、预防是第一位的,在幼儿园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活动中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特别是让他们了解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让
他们学会在玩耍时要守时,不许大声喧哗,不许拿别人的东西,学会尊重
他人,要主动问候老师和朋友。

2、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应该引导他
们正确表达情绪,说服他们表达不让大喊大叫,不抢别人玩具等等,同时
应该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行为,让他们同时了解和记住良好行为准则。

3、
在小班教学中,应该在活动中让小朋友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老师
在课堂上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们分析不同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
子正确的表达和自我约束能力。

4、应该尊重和平衡孩子的情感,不要一
味地只从行为角度来看待孩子,要学会正确表达情感,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让他们体会到和谐的氛围,以激发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开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完美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

那么,在幼儿阶段,该培养他们哪些行为习惯呢?
第一、文明语言习惯的培养。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做为一名教师,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教育他们学会礼貌用语。

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学会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有时,幼儿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

因此,在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第二、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对幼儿来说,如何与同伴相处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提醒他们与伙伴友好相处,要让他们有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帮助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尽管有时,幼儿所做的“帮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击幼儿的热情。

教师应因势利导,支持他们主动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样,才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集体意识,学会遇事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能仅仅以自己为中心。

第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的培养。

劳动习惯,同样是一项应该从小培养的行为习惯。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

现代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做事靠自己的意识。

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该由家长做,渐渐产生了依赖性。

第四、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
首先,多表扬,少批评。

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

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

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
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

成人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总之,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

教师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养的重要一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