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12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公共管理伦理1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具有广泛社会性。
2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3个――个人公――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
个――通过良知和舆论起作用;公――除良知及舆论外,还有制度的约束作用。
4、公共管理伦理的构成(1)观念形态。
即伦理意识,系统思考指导我们做出行为选择的价值观。
包括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伦理目标意识。
(2)实践形态。
以一定的伦理原则为指导的公共管理行为。
(3)准则评估形态。
观念与实践的结合形态或中介。
检测正确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为核心。
5、公共管理伦理的思考方式——思考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是个高度动态的系统。
(1)情感表达层次;(2)道德规则层次;(3)伦理分析层次;(4)后伦理层次。
6、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1)体制伦理。
特定社会体制在伦理上有多大合法性,通过体制自身的伦理性显示出来,能过不同体制的比较来评判。
(2)公共政策伦理。
①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②为政府所倡导的伦理规范配置政策化的硬约束手段。
(3)公务员职业化理。
①指导行为的行政良心;②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
7、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1)引导功能。
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为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形式。
公共管理伦理有公共示范性。
(2)规范功能。
公共管理伦理对行政行为的进行起检察官的作用。
(3)维系功能。
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在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
(4)选择功能。
伦理选择是指行政主体在一定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伦理标准,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选择,是指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伦理目标的过程。
8广义是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
狭义上是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第12章 公共行政(学)的新理论
• 在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理论看来,公共行政的身份危机其实也可以被视作一种性别危机。
公共行政学
12.4 合作治理理论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国外的合作治理研究 • 定义:一种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性、规模经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来达到更大的公共行政成本
白”,是一种单向度的语言,只能满足粉饰控制的需要; • 反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平等主义等现代主义的正义方案,认为这三种方案之间存在内在的矛
盾;比如,自由主义在现实中破坏了平等,而平等主义则扼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后现代公共 行政理论看来,所谓正义不过是一种社会建构,因而需要随着社会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行政学
关键术语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民主行政 官僚制行政 黑堡学派 回应性公共参与 网络治理政策
网络现象学派 后现代公共行政 女性主义公共行政 参与治理 合作治理
公共行政学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民主行政思想产生的背景。 2.简述民主行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3.试述民主行政思想与合作治理之间的异同。 4.简述网络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逻辑。 5.试述网络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6.试举例说明网络治理理论的运用实例。 7.简述现象学派公共行政的基本主张。 8.试述“机关男人”与“社区女人”的理论区分。 9.如何理解合作治理理论? 10.合作治理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念联系在一起的; • “网络组织”是指由一群地位平等的“节点”依靠共同目标或兴趣自发聚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
织以平等、开放、分权为特征; • 就网络组织生成的外部因素而言,社会、经济和技术构成了网络组织形成的三个基本平台,即
公共管理
单选题:(共12道试题,每题3分)1.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
A.利用科学技术B.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C.获取人力资源D.强制管理2.()是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A.非政府组织B.公共组织C.中介组织D.非营利组织3.公共管理的客体是()。
A.公共组织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权力4.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
A.政府集权的特征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D.官僚制5.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
A.韦伯B.怀特C.威尔逊D.克拉克6.德国学者______________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A.马克斯•韦伯B.古德诺C.法约尔D.赫伯特•西蒙7.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行政之研究》B.《公共行政原理》C.《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D.《行政行为》8.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9.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被称为“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是从()开始的。
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10.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由()。
A.保卫性、统治性职能为主向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为主的方向转变B.原来混淆不清向高度分化转变C.以政治职能为中心,逐渐向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的转变D.重决策与执行部门向重咨询、信息、监督部门转变11.我国权力保障性组织不包括()。
A.社会自治组织B.立法组织C.政协组织D.军事组织1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的是()A.“新行政管理”运动B.“新公共服务”运动C.“新公共事务”运动D.“新公共管理”运动多选题:(共8题每题5分)1.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公共管理学课件新版第12章
2. 属于社区的政府通 过财政支援和授权,并提 供有效的意见表达通道, 鼓励民众关心并参与公共 事务 。
府政型业企 节一第
三、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
(一)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
3.竞争型的政府以竞争的手段在公私部门 寻求多元选择的机会,充分推动公共组织内系 统及外系统之竞争机制,来提升生产力的量及 品质,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企业型政府的局限与问题
学者凯顿亦认为.由于对政治与 制度环境的忽视,企业型政府将使改 革推动者产生错误假定:将公共管理 视为单独功能,而忽略其中包含的政 治问题;认为企业之成功 经验是好的经验;以大致 的营利观点评价行政绩效, 将忽视其可能对社会环境 造成的破坏。
府政型业企 节一第
四、企业型政府的局限与问题
学者泰瑞 (1993) 亦提出企业型政 府的三项限制:第一,公共企业家偏 好问题;第二,公共企业家崇尚变革 与创新,然而许多变革与创新未必带 来组织的正面发展;第 三,公共企业家有反传 统的倾向,轻视存在了 好几个世纪的价值与信 仰。
化营民的务服共公 节二第
主要 内 容
民营化的涵义 民营化的原因、优点及目标 民营化的类型 民营化的过程及其管理 民营化的局限
化营民的务服共公 节二第
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
(一)民营化的原因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原因很多,有 预算方面的考虑,管理方面的差异, 公共企业的责任问题,政府角色的 “正确定位”等。
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 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引起了公众 的强烈不满,也使得政府的财政 压力加大,由此推动了公共服务 向民营化转移。
化营民的务服共公 节二第
12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12章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影响着公共事务的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12种常见的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并阐述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1. 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中的关键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现有政策及其实施的评估和研究,为政府制定改进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政策分析通常涉及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相关数据,并通过利用数学模型和经济学原理来预测政策效果。
2.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与指标,评估和监测公共机构绩效的方法。
它帮助政府发现绩效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效率。
绩效管理通常包括设定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制定改进计划以及监测执行情况。
3. 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和检验的方法。
政策评估通常涉及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通过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差异来评估政策效果。
它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以便进行政策调整和改进。
4.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使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问题的方法。
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政府评估不同政策选项的成本与效益,并提供政策决策的理论基础。
经济分析通常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5.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
在公共管理中,项目管理常用于处理复杂的公共事务,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改善等。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需求分析、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环节。
6. 沟通与协调沟通与协调是公共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涉及与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达成共识和合作。
公共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以促使各方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达成一致。
7. 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是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决策模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的方法。
决策分析能够帮助政府评估不同决策选项的风险和效果,并选择出最佳方案。
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包括决策树、风险分析等。
12.北大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非介入性上
文献综述
文献法
围绕研究问题,系统性地描述、分析、评价已有 回答特定问题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的研究成果 方法
包括对研究的背景、理论、方法等多方面的回顾 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技术 论证研究问题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普遍适用于各种研究目的
联 文献综述和文献法都以文献作为研究的介质。 系 有的文献综述会使用文献法进行;文献综述不一定使用文献研究法进行。 文献法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并非仅仅为文献综述所使用。
二、内容分析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1.适用范围和议题。 第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处理数量相当庞大的文本。 第二,内容分析有助于研究发现那些发生在“千里 之外”的主题。 第三,内容分析能够揭露随意观察文本时很难发掘 的信息。
2.内容分析的优点和缺点。
缺点: (1)高度的依赖文献,文献 本身可能就存在偏见和失真的 地方。 (2)内容分析的文献往往比 较杂乱,将其标准化是不容易 的。 (3)对文本进行编码受到研 究者本身偏好的影响,可能带 有一定的偏见。 (4)尽管内容分析可以容纳 大量的文本,但也不排除在对 文本进行抽样的时候,难以满 足随机原则,存在抽样的偏差。
第三节 现存统计数据的二次分析
一、概念 二、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三、步骤 四、例文解析
一、概念
统计数据是表示某一地理区域自然、经济、 社会、文化等方面构成要素、特征、规模, 结构、水平等指标的数据。 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二、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非介入性研究的定义
1.定义。非介入性研究是与调查法、实地法 和实验法等介入性方法相对的系列研究方法 的总称。当研究者无法或不需要与研究对象 互动,而仅借助定性或定量的文献资料展开 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非介入性研究方 法。 2.非介入性研究与文献法的关系。
公共管理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A. 利润最大化B. 效率最大化C. 公平最大化D. 服务最大化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特点?A. 公共性B. 服务性C. 盈利性D. 权威性3.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法治原则B. 效率原则C. 公平原则D. 竞争原则4. 公共管理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A. 政府干预B. 市场机制C. 社会参与D. 个人主义5.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实施D. 政策评估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目标和原则上完全相同。
()7. 公共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
()8. 公共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资源和公共事务。
()9. 公共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高。
()10.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需要考虑公众意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
12. 描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流程。
13. 解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4. 讨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公共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6. 分析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7.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公共管理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
案例:某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计划实施一项新的交通政策。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市政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市民的意见、交通流量的预测、环境影响评估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4. B5. D二、判断题6. ×7. ×8. √9. √10. ×三、简答题11.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责任原则等。
12. 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流程包括问题识别、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公共管理学第12章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SUN YAT-SEN UNIVERSITY
倪星教授 公共管理学
学习目标
公共部门绩效是指各级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 共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就 是根据一定的目标、方法和尺度,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 员的绩效进行测量、考核,反映其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 奖优罚劣,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了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 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 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 实践证明,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有助于推进公共行 政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本章,要把握公 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内涵,基本内容体系和程序,掌握基本 的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改进现实中的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计划与实施
12.2.2绩效计划
1.确定公共 部门的战略 目标 2.将战略目标分解为 具体的任务或目标, 落实到各个岗位上 3.绩效计划 中的沟通和 参与
[ 绩效计划 ]
绩效计划是一个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 目标确定过程。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绩效计划是否合理,直 接关系着后续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影响着整个绩效管理的效果
SUN YAT-SEN UNIVERSITY
倪星教授 公共管理学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考核
12.3.3个体绩效考核技术
5.面谈考核法 面谈考核是为了反映通过书面测验无法反映出的情况,能更进一步了 解员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对公务员的考核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关 系与了解,通过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良好关系了解下级的工作情况,并 经常加以指导,协助其改进,从而为人才开发打好基础。 6.个人绩效合约法 个人绩效合约法首先根据组织绩效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确定不同员 工的主要绩效范围,然后设定相应的绩效目标并确定具体的考核目标 。员工在与其直接上级进行沟通后签订个人绩效合约。员工的直接上 级负责监督绩效合约的完成,并负责根据绩效合约的具体要求对员工 进行绩效考核。 7.行为等级评定法 行为等级评定法即把行为考核与评级量表结合在一起,用量表对绩效 做出评级,并以关键行为事件为根据,对量表值做出定位。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9-12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09-12一、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1.公共管理2.非政府公共组织3.市场失灵4.政府失效5.公共政策6.尖形结构和扁平结构7.公共财政8.外部效应9.国家预算10.预算会计11.政府审计12.公民知情权13.政府信息公开14.电子政务15.公共部门绩效16.绩效管理17.公共管理伦理18.公共管理责任1.公共管理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例如,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服务性公共事务;公共设施的发展等基础性公共事务;环境保护、人口、能源等保障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管制性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承担公共权力的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同时承担公共责任)2.非政府公共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我国主体是:社会团体(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团体、联合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例如民办学校)基本特征: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志愿性。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着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垄断的出现导致商品服务质量的降低,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不公平,公共产品的提供、定价和收费问题等,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
市场失灵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经济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领域,如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失灵等;另一种情况是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如社会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等。
4.政府失效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公共经济学12章_0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4.2非银行系统作为应债来源
• • • 社会公众认购公债只会造成民间支出与政府 支出的转换。 政府机构认购公债仅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资金 转移。 结论:非银行系统(包括社会公众、政府机 构)作为应债来源的经济影响是“中性”的。
•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1.3公债的运用原则:归纳与比较
公债有 害论 古典经济学家 现代经济学家 公债新 哲学论
谨慎
积极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古典经济学家的公债运用原则
• 只有当政府财政面临一次性的、超常规的社 会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对于公共支出的要求 是暂时性的时候,政府财政才能求之于发行 公债这种手段。 当政府为真正的生产性资本项目筹措资金而 发行公债时,也只有在生产性资本项目是超 常规时,才可以以举借公债方式筹资。 从负债有害论出发,公债运用原则较为谨慎。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5.2 公债的偿还方式
• • • • • 分期逐步偿还法 抽签轮次偿还法 到期一次偿还法 市场购销偿还法 以新替旧偿还法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2.5.3 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 • • • 设立偿还资金 依赖财政盈余 通过预算列支 举借新债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公共经济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现代经济学家的公债运用原则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黎明第二版)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一、填空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A 立法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三、解释概念1、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高教出版社《公共管理学》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⑤ 其产出较能符合大众的需求,不容易 形成消费; ⑥ 能培养顾客的选择能力,并协助其了 解本身应有的地位和权益; ⑦ 可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
(二)顾客导向的变革 顾客导向的公共组织管理与传统的公共组 织管理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它意味着公共 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 具体体现在: ① 从施政目标由专家决定,转变为对公民需 求的考虑,即以人民的需求和价值作为组 织行动的指导,使公共资源的投入与执行 政策的过程,均能达到顾客期望的结果。 ② 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效率标准,转变为对 服务质量以及民众评价的重视。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一
民营化的涵义
公共服务民营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 部门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 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特点: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
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
(一)民营化的原因 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 的种种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也使得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由此 推动了公共服务向民营化转移。
• 背景: • 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性的政 府财政萎缩,使行政机关的可用资源 日趋拮据,公共部门不得不重新改变 其运作的程序、成本和管理方法,以 求用最少的成本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 。
一 企业型政府的涵义
企业型政府是指政府部门有一群富有企 业精神的公职人员组成, 业精神的公职人员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 创新策略, 创新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 ,使绩效不佳的政府更有效的运作。
④
⑤ 结果导向的政府改革传统的事前审慎、事后草草的通 病,强调工作的实际结果,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绩效 管理方法,预算和绩效并重,并在绩效测量的基础上 实施新的激励机制 ⑥ 顾客导向的政府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作业流程,建立 顾客回应系统 ⑦ 企业化的政府采用开创基金、提成分红制、创新基金 的激励手段来增加政府财源,同时节省政府开支、提 高行政效率,多途径来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⑧ 前瞻性的政府通过使用战备规划、未来愿景及其他手 段,提高预见能力 ⑨ 分权化的政府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减少行政层 次,疏浚行政信息传递的通道,并通过广泛的行政参 与、授权部下,分散公共机构的权利,鼓励第一线的 工作者自我决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⑩ 市场导向的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公共问题,并运 用市场的力量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公共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盈利最大化B. 效率最大化C. 公平最大化D. 稳定最大化2.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非政府组织3.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的是()。
A. 政府干预B. 市场机制C. 社会参与D. 法律规范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政策分析的步骤?()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5.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过程中存在()。
A. 完全理性B. 完全信息C. 完全竞争D. 利益集团影响6.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一词通常指的是()。
A. 政府机构B. 社会大众C. 私人企业D. 非营利组织7. 公共管理中的“管理”一词主要强调的是()。
A. 资源配置B. 社会服务C. 政策制定D. 法律执行8.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管理目标B. 管理方法C. 管理对象D. 管理环境9. 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评估主要关注的是()。
A. 经济指标B. 社会影响C. 服务效率D. 政策效果10.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
A. 个人利益B. 公共利益D. 社会利益答案:1. B2. C3. B4. D5. D6. B7. A8. A9. C10.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责任原则D. 透明原则12. 公共管理中的决策类型包括()。
A. 程序化决策B. 非程序化决策C. 风险决策D. 确定性决策13. 公共管理中的服务提供方式包括()。
A. 直接提供B. 外包D. 市场提供14. 公共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包括()。
A. 内部监督B. 外部监督C. 社会监督D. 法律监督15.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原则包括()。
A. 诚信原则B. 公正原则C. 责任原则D. 透明原则答案:11. ABCD12. ABCD13. ABCD14. ABCD15. 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管理的区别。
12种逻辑谬误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数据、进行测量、访谈、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公共管理现象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
实证研究强调以事实为依据,通过数据和证据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规范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管理的价值、伦理和规范等方面。
规范研究通过对公共管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提出公共管理的规范和原则。
规范研究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履行职责。
案例研究:通过对特定公共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
案例研究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公共管理研究还可能采用其他方法,如文献资料查阅法、经验总结归纳法、逻辑推理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视角。
在公共管理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问题性质和数据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企业重建(BPR)理论
• 一、企业重建的概念 • “企业重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单地说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 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 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的定义,是指:“为了 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 现代企业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也 就是说,“从头改变,重新设计”。 • 安达信咨询公司将企业流程定义为“为达到企业 目标在逻辑上相关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活 动”。
• 2、每个职工都承担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任务,并通 过企业统一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集中,实现 信息共享。
• 3、由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工作团队,重新设计企 业的业务流程。企业再造完成,工作团队也随之 解散。
• 4、企业最高主管高度重视,积极努力并坚持到底。
第5页/共33页
五、流程优化
• 1、流程优化的概念 • 流程优化,是指通过不断发展优秀的业务流程保
• 其次是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提高,是全球化 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许多场合,是规则决定胜负。贸易、资本流动、 技术进步与传播,通常被认为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全球问 题凸显,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生物 多样性和与之相联的物种灭绝问题和世界贸易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问 题,这些问题既加强了人类的合作,也提升了竞争的程度。在这样的 背景下,企业变革、全球竞争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和 政府管理的中心问题。
第6页/共33页
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有相同之 处
• 两者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为起点,努 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 两者都致力于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 益;
• 两者都注重跨职能的工作流程。
第7页/共33页
2、流程优化的作用
• 提高竞争优势; • 增加收入和盈利; • 降低成本; • 提高股东参与程度或满意度; • 增加股东财富; • 增强组织灵活性和绩效。第3页/共源自3页三、企业重建理论的主要观念
• 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 • 重新设计的观念 • 绩效第一的观念
第4页/共33页
四、企业重建的原则
• 1、以工作流程为出发点设计目标,并将期望的再 造结果作为工作设计的依据,从根本意义上改变 传统的、围绕任务或技能设计工作的做法,使每 一个职工都能执行或负责某一流程的所有步骤。
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流程优化建立在TQM和BPR 的基础之上。 • TQM,全面质量管理代表渐进的流程改进,是一 种通过全员参与、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 理方法,该理论在日本得到创造性的应用。 • BPR,代表突变的流程改进,更为激进。不仅仅 是求变而且是寻求巨变。包括组织结构、管理系 统、雇员责任、绩效评估、激励机制、能力开发 和信息技术的使用等各个领域。
第10页/共33页
六、企业重建工程的主要程序
• 1、全面分析原有流程的功效,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 全面分析原有流程的功效,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要对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评估分析: • 目前的工作是怎样做的。根据企业现行的作业程序,绘制细致、明了
的作业流程图; • 需要什么变化; • 我们的环境中有哪些新的因素; • 组织内部一定的操作流程的弊端。一般地说,原来的作业程序是与过
去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并由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业规范 作为其保证的。当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现有作业程序难 以适应时,作业效率或组织结构的效能就会降低; • 组织考虑的带有方向性的大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对企业 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 作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也在变化。如市场需求的 转移;竞争者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改进。无论如何,必须清楚组织在目 前的状态下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第8页/共33页
3、流程优化设计的指导原则
• 流程优化设计的指导原则,即在平衡各个 群体利益的基础上创造财富。在企业营运 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越是得到平衡,企 业经营中的无形因素就越能够增加企业盈 利。
第9页/共33页
4、流程优化设计的要求
• 确保其资产的每一项配置都能够取得足够的回报,新的 投资效率评价方法如MVA和EVA都可以有效地做到这一 点;
第2页/共33页
二、企业重建理论产生的背景
• 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 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 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 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有些管理专家用3C理 论阐述了这种全新的挑战。
• 顾客(Customer) • 竞争(Competition) • 变化(Change)
背景
• 管理前沿主要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管理思想。在这个时期,人 类社会进入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
• 首先是后现代特征越来越来明显,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知 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 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投资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讯等知识密集 型高科技产业的巨大产出和展现出的骤然增长的就业前景,将导致对 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在产业结构方面,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在 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 在增长方式方面,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使经 济增长方式可能走出依赖资源的模式。这不仅使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 能,还使经济活动都伴随着学习,教育溶于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同 时,知识更新的加快使终生学习成为必要,受教育和学习成为人一生 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
• 尽可能大范围进行流程改进。改进的范围越大,取得最 大价值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一个公司想寻求长期、持续 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革命性的改革或流程优化。
• 建立内在的流程更新机制。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 建立内在的流程更新机制,以鼓励创新。企业主要通过 以下3个步骤寻求创新:创造性的思想。流程创新源于 创造性地思考新发展战略。创造性的思想决定新的发展 战略,将盈利的概念与创新相联系。创新本身并不自动 产生价值,必须与企业的运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