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公共管理学》PPT课件)
3. 补贴(Subsidy,这一名词包括补助 金,Grants)。
4. 抵用券(Voucher)。 5. 强制(Mandate)。
(二)撤资(Divestment) 或可称作“移转型民营化”。它这意味 着
政府放弃某一企业、某一职能或某一资 产,公营事业或资产转移向民间。像委托 授权一样,撤资需要政府采取直接的、明 确的行动。与委托授权不同的是,撤资总 体上说是一次性工作。
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 (一)民营化的原因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原因很多,有预算方面的 考虑,管理方面的差异,公共企业的责任问题,政府角 色的“正确定位”等。
当然,上述种种弊病在民营部门也同样存在,但正如 萨瓦斯所指出的,“民营部门经营不善要么被兼并,要
么 破产,而政府部门经营不善不仅不会被兼并,而且可能 获得更多的预算――期望借此提高其绩效,尽管这种做 法往往是徒劳的。”
4. 任务导向的政府(Mission-Driven Government):转变规则。
5. 结果导向的政府(Results-Oriented Government):将责任从投入转移至
产出或结果。
6. 顾客导向的政府(Customer-Driven Government):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 度的需要
10. 市场导向的政府尽量利用现有市场机制, 如财富税、污染费、税收刺激等,来解决公共 问题;并运用市场的力量,鼓励民间扮演过去 政府承担的部分角色,使民间机构共同分担营 运的风险,协助政府处理公共事务,刺激政府 机关提高效率。
奥斯本和普兰斯特克(Osbore & Plastrik)将上述10项策略加以整合,提 出了政府再造的“5C策略”(The Five C’s)。
2.对全过程作出明确的责任分工。民营 化是一个极端复杂的过程,需要权威、 资源、有识之士,且经常需要咨询专家。
公共管理中的创新政策与实施
公共管理中的创新政策与实施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为了促进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公共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公共管理中,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政策可以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往往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模式,缺乏对新问题和挑战的应对能力。
而创新政策能够突破旧有的束缚,引入新的理念和策略。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可以采取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学术界和公众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其次,创新政策可以激发创新活力。
在公共管理中,创新政策能够为机构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鼓励公务员勇于尝试新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这种创新精神促进了公共管理机构的改进与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同时,创新政策也能够推动公众参与,通过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获得更多的创新想法,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此外,创新政策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中,由于种种限制和固有的机制,往往导致公共服务的效率低下和质量不稳定。
而创新政策能够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提高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满意度。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推动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然而,创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非易事。
首先,创新政策需要精确的前期调研和分析,以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与专家学者、社会团体、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合作,形成共识和合力。
其次,创新政策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可行性,不能脱离实际和空想。
政府需要对政策的实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政府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各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获取反馈和建议,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创新政策在公共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公共管理的新范式公共管理的新范式公共管理是处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新范式,它是以公民权利为本位、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为宗旨、公民权利主体成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新阶段。
摘要:强调“以问题解决”作为一切活动的逻辑,使得整体性治理必须充分利用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专有资源和比较优势,自发生成多变的网络治理结构。
在此网络结构中,协调、整合和信任机制是整体性运作的关键性功能要素。
在数字化时代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体性治理的思想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公共管理的整体性治理范式日益凸显。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网络结构;协调;整合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国家开始了一场新的寻找“公共部门协调与整合机制”的改革运动。
这一趋势不仅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被称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先锋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非常明显,而且在其它并没有致力于推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国家也日益显现。
一、整体性治理兴起的背景从理论渊源来看,整体性治理的出现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以及19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改革所造成的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又是一定意识形态的折射还是合作理论的一种复兴,只不过其内容要更加复杂。
首先,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和新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碎片化”的战略性回应。
传统公共行政范式适合于大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管理,也是管理大规模人口所必需的。
其次,整体性治理风行于西方国家还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在美国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批评并对其大有取代之势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代表人物是罗伯特.登哈特。
在英国,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发展起来的是整体性治理范式,其代表是佩里.希克斯和帕却克.邓利维。
英国新工党政府实行的“协同政府”即是作为一种象征,它与之前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政府的碎片化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回应了对英国中央政府“空心化”导致的责任问题和能力问题的担忧。
高教出版社《公共管理学》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PPT课件
二 企业型政府的原则
一.起催化作用的政府 二.属于社区的政府 三.竞争型的政府 四.任务导向的政府 五.结果导向的政府 六.顾客导向的政府 七.前瞻性的政府 八.分权化的政府 九.市场导向的政府
难题:诸如如何即将政治与行政分离,又贯
彻政府治理模式中制度与分权对政府的约 束作用;如何依据“顾客导向”原则进行 分配;权利下放的适度与监督的问题;精 简人员,删减规章制度的问题;改革的力 度与持久性问题,等等。
总体评价:企业型政府是一把双刃剑。不过
,企业型政府的理念和实践毕竟为政府再 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尝试是人类 追求良好政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⑥ 顾客导向的政府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作业流程,建立 顾客回应系统
⑦ 企业化的政府采用开创基金、提成分红制、创新基金 的激励手段来增加政府财源,同时节省政府开支、提 高行政效率,多途径来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⑧ 前瞻性的政府通过使用战备规划、未来愿景及其他手 段,提高预见能力
⑨ 分权化的政府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减少行政层 次,疏浚行政信息传递的通道,并通过广泛的行政参 与、授权部下,分散公共机构的权利,鼓励第一线的 工作者自我决策,调动各方面的极性
三 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
(一)企业型政府的设计策略
① 起催化作用的政府借助契约外包、特许制、抵用 券,以及税收诱因实现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型
② 属于社区的政府通过财政支援和授权,并提供有 效的意见表达通道,鼓励民众关心并参与公共事 务
③ 竞争型政府以竞争手段在公私部门寻求多元选择 的机会,充分推动公共组织内系统及外系统之竞 争机制来提升生产力的量和品质,满足公共服务 的需求
新公共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新思路
新公共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新思路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新公共管理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和探索的新思路。
本文将介绍新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探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新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1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市场经济和市场化管理手段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
它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倡效率和效益,强调公共部门的创新和灵活性,推动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合作,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1.2 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强调市场化管理:新公共管理倡导对公共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注重绩效评估: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价,以促使公共部门更加注重效果和成果。
•倡导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合作,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实现民主治理和社区自治。
•强调灵活性和创新:新公共管理要求公共部门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公共服务。
2. 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思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改革,我们需要借鉴和应用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
2.1 建立市场机制导向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导向和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促使行政部门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导向的行政管理体制,我们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2.2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是推动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我国需要建立科学、全面和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
这样可以对行政部门的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估,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激励,促使行政部门更加注重效果和成果。
2.3 加强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公众参与和社区治理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特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协同。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殷俊课程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公共经济学。
本课程的辅助课程:政治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德智能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在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实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教学要求:要求每个学生要牢固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而且会独立思考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要关注中国公共管理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公共管理学作为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从属于管理学科。
因此,对公共管理学内容的选择应该遵从管理学学科的一般要求。
但同时,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体,除了与公共行政学学科的逻辑体系不同外,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应有区别。
鉴于这样的认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课程的内容选择大体为:“绪论”扼要回答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介绍了公共管理学从哪里来;“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绩效”则分别阐述了管理者是谁、职责是什么、如何管理以及管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价与改进。
对于公共权利者的义务以及行为的约束,则通过“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来介绍。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2
• 拉美国家智利首先进行了养老基金的民营化改革。新制度 规定,废除传统的现收现付政府机构管理的养老基金运行 模式,劳动者每月按工资收入的10%缴纳养老保险费,存 入个人帐户。
• 基金营运引入竞争机制,政府授权10多家私营性质的养老 基金管理公司代表投保人使用这些基金进行法律允许的股 票、债券等金融证券投资。收益归投保人,以后随退休金 支付给退休者。
民营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 公共领域。
基本原理就是政府同私人企业以及独立组 织订立契约合同来提供服务。
二、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
• (一)民营化的原因 • 公共部门存在的种种问题:
无效率,人浮于事,生产率低下; 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 营利性政府企业持续亏损和债务增加; 对公众缺乏回应性; 过度的垂直一体化; ……
六、各国的民营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英国的民营化实践
英国是第一个制定大量民营化方案的国 家。电信、邮局、煤炭、钢铁等原先不 纳入名营化的失业,也在部分进行民营 化。 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英国的民营化 方案,到1992年为止,全世界有7000 多家公共企业(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企 业占2000家)被私人买断(World Bank,1995)。
(一)委托授权(Delegation)
有时又称“部分民营化”。政府把实 际生产活动委托给民营部门,但自身 仍然承担监督的责任。它要求政府持 续的、积极的介入。
1. 契约外包(Contract Out)。 2. 特许权(Franchise)。 3. 补贴(Subsidy,这一名词包括补助金,
Grants)。 4. 抵用券(Voucher)。 5. 强制(Mandate)。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一、民营化的涵义
民营化(Privatization),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 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 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 包含契约外包(Contracting Out)、业务分担 (Load Shedding)、共同生产(Co- Production) 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等方式。 • 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 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一、背景介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公共管理制度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在执政过程中形成的管理规范、程序和制度。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并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意味着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人民谋福祉。
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意义1.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加强政府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让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政府服务。
2.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增强政府公信力。
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减少腐败现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赢得民众信任和支持。
4. 推动社会发展。
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保障。
三、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1. 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政府职能主要是“管、办、掣”,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制度要求政府更多地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推动政府服务型转变。
2. 治理体系创新。
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实现政府功能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3. 政策法规创新。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便利。
4. 信息化建设。
采用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政府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
5. 民众参与。
推动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让民众更好地参与政府事务,提高政府的民主决策水平,推动政府的民主化。
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挑战1. 体制机制难以转变。
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传统体制机制难以转变的难题,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寻找合适的转变路径。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3
7. 可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
(二)“顾客导向”的变革
1. 从施政目标由专家决定,转变为对公 民需求的考虑,即以人民的需要和价值 作为组织行动的指导,使公共资源的投 入与执行政策的过程,均能达到顾客期 望的结果。
2. 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效率标准,转变 为对服务质量以及民众评价的重视。
7. 由一味的遵循“法规”、“程序”,转变 为对问题彻底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8. 从“一条鞭式”的管理,转变为寻求民众 的支持与认同。
实行顾客导向的政府,可显著提高服务绩效, 融洽社会关系,较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 需求,同时亦可较大地促进政府服务质量、服 务效率的提高。
四、如何贯彻“顾客导向”
(一)实施顾客导向的途径、条件、方法
1. 途径
第一,让顾客选择公共组织(choice of public organization),这就促使组织必须关注顾客到底需 要什么;
第二,允许顾客控制资源,并将其置于相互竞争的服 务提供者之中,即竞争性选择(competitive choice);
第三,顾客质量保证(customer quality assurance), 即制定顾客服务标准,并对那些很好地满足了顾客 需要的组织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
8. 前瞻性的政府通过使用战备规划、未来愿景 及其他手段,提高预见能力。为了延长决策者 的时间跨度,它们重新设计预算制度、会计制 度和奖励制度,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事 先作出妥善的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9. 分权化的政府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减少行政层次,疏浚行政信息传递的通道, 并通过广泛的行政参与、授权部下,分散 公共机构的权力,鼓励第一线的工作者自 我决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公共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点总结
公共管理创新管理知识点总结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公共服务需求,创新管理成为提升公共管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
一、公共管理创新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创新管理是指公共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改进。
它强调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引入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公众需求。
二、公共管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1、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创新管理能够促使公共部门更加关注公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2、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信息化手段、绩效管理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3、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在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创新管理有助于公共部门及时调整策略,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4、促进社会发展公共管理的创新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支持,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三、公共管理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1、理念创新摒弃传统的官僚主义、管制型管理理念,树立以公众为中心、服务导向、合作共治的新理念。
强调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合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2、体制创新优化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体制。
例如,推行大部制改革,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3、方法创新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如项目管理、目标管理、风险管理等,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同时,注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4、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电子政务、在线服务平台等,拓宽公共服务的渠道和方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思路一、公共服务“为了什么”:树立“民本位”公共服务理念政府具有公共性。
公民是公共权力唯一合法的拥有者,而政府不过是公共权力的代理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民同意选举某人以其名义进行治理,但是被选举人必须满足公民的利益并为公民服务."[3]268如果政府背离了责任原则,也就背离了政府的公共性,就会失去公民的信任而面临合法性危机。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民的公共需求应该具有至高无上性,政府应以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己任。
政府不应是一个统治和控制机构,如公共政策专家安德森指出的那样,“政府的任务是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4]222。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开创了执政为民的先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和特点,指出无产阶级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权。
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或“公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通过普选选举政府工作人员,也有权撤换不称职人员[5]12-13.巴黎公社深深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遵循了巴黎公社确立的“民本位”理念和为民服务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人民和政府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人民作为整体,在法律上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法律上的最高权力地位,它以再授权的方式将具体的执行权力授予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必须对其授权者及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负责,并最终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人民负责;人民有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公民才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是国家主人,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公共权力的代理者,是为实现公民利益提供各种服务的“公仆".这样的关系定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的执政和治国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民 营 化 的 原 因 、 优 点 与 目 标 预算方面的考虑 管理方面的差异 公共企业的责任问题 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 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等 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增加选择机会 优点 整合民间资源 用于国家发展 示范效果 原因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民 营 化 的 原 因 、 优 点 与 目 标 减少政府在经济和其他方 面的干预 减少政府开支、 减少政府开支、政府债务 增加政府收入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关于公共责任问题
民 营 化 的 局 限
特权与贪污 公共服务的不公正 投机取巧 管理问题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各 国 民 营 化 及 其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英国的民营化实践 BOT模式及其在各 模式及其在各 国的运用 BOT模式是公共工程 模式是公共工程 民营化的具体模式, 民营化的具体模式, 它由兴建、营运、转 它由兴建、营运、 移三个阶段构成。 移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 企 业 型 政 府 的 原 则
起催化作用的政府 属于社区的政府 竞争型的政府 任务导向的政府 结果导向的政府 顾客导向的政府 企业化的政府 前瞻性的政府 分权化的政府 市场导向的政府
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 企 业 型 政 府 的 设 计 策 略
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认清 政府再造的5C策略 政府的角色,决定公共 政府的角色, 系统与组织的目的。 系统与组织的目的。 核心策略 结果策略 顾客策略 控制策略 文化策略 引进市场、竞争等观念, 引进市场、竞争等观念,实施 企业管理、竞争管理、绩效管 企业管理、竞争管理、 理等,增强公务人员创新动力 理等, 改善组织与顾客的关系 将重大决策权从官僚层级手中 下放至社区 改变习惯、感情承诺、 改变习惯、感情承诺、建立必 胜的心理模式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站在顾客本位进行思考 公共管 理顾客 导向的 内涵 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 以顾客满意作为组织目标 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顾 客 导 向 对 公 共 管 理 的 积 极 意 义
顾客导向的优点
政府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政府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把服务 对象的需要放在首位, 对象的需要放在首位,把资源放到 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是 “ 上 帝 ” 的 理 念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顾 客 导 向 的 若 干 问 题 顾客选择的局限 顾客并不永远是对的
政府员工也是顾客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企业型政府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 企 业 型 政 府 的 涵 义 所谓企业型政府是与“ 所谓企业型政府是与“官僚政 企业型政府是与 相对应的, 府”相对应的,它是指政府部 门由一群富有企业精神的公职 人员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 人员组成, 创新策略, 创新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 体制恢复活力, 体制恢复活力,使绩效不佳的 政府更有效地运作。 政府更有效地运作。
目标
建立与强化市民社会, 建立与强化市民社会,弱 化政府的社会角色 改革官僚制, 改革官僚制,获得公众支持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委托授权 撤 资 出售 功 赠与 清 理 结 算 敥 能 不 足 之 替 代 政 府 撤 退 之 替 代 替 代 放 松 管 制 之 替 代
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 1.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不可 1.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不可 全盘仿效, 全盘仿效,要慎重行事 2.公共服务民营化后, 2.公共服务民营化后,政府责任依然存在 公共服务民营化后 3.民营化可通过许多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实现 3.民营化可通过许多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实现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顾客导向的变革
顾客导向的变革意味着公共管理理 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 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实施顾 客导向变革可提高服务绩效, 客导向变革可提高服务绩效,融洽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较好满足公众的多样化 需求,促进政府服务质量、 需求,促进政府服务质量、服务效 率的提高。 率的提高。源自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
公共管理中的顾客涵义
公共管理中的顾客可分为外部顾客和 内部顾客。 内部顾客。 外部顾客指组织之最后政策产出的 外部顾客指组织之最后政策产出的 受益者,俗称老百姓。 受益者,俗称老百姓。 内部顾客公共组织内部参与组 内部顾客公共组织内部参与组 织管理和运作的成员, 织管理和运作的成员,他们是 公务员。 公务员。
实施顾客导向的途径 实施顾客导向的方法 强 加 尽 努
如 何 实 施 顾 客 导 向
让顾客选择公共组织 允许顾客控制资源 顾客质量保证 实施顾客导向的
共 的 敔 敆 施
力 提 升 公 共 物 品 和 服 务 的 价 值
力 将 顾 客 成 本 降 低 为 零
化 政 府 内 部 顾 客 也
强 与 顾 客 之 间 的 交 流 与 沟 通
民 营 化 的 类 型
契约外包 特许权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民 营 化 的 过 程 及 其 管 理
树立民营化的坚定的政治决心 对全过程作出明确的责任分工 对民营化项目设定清晰的目标 选择合适的民营化形式 进行必要的立法改革 设定良好的民营化程序 聘用职业评估专家, 聘用职业评估专家,评估待 售资产和企业的价值 解冻来自组织内部的阻力 克服来自公众的障碍 向公众普及民营化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企业型政府 企 业 型 政 府 的 局 限 与 问 题
局限
政府部门不可迷信私企的管理 企业型政府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时, 企业型政府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时, 势必带来风险的增大 企业型政府的弹性、灵活、授权原则, 企业型政府的弹性、灵活、授权原则, 也面临着执行者“道德风险” 也面临着执行者“道德风险”的问题
问题
如何依据“ 如何依据“顾客导向的原则进行分配 权力下放的适度与监督的问题 改革的力度与持久性问题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民营化的涵义
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 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 部门来执行公共项目, 部门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 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民营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 机制引入公共领域。 机制引入公共领域。 从公共管理发展的未来 角度看, 角度看,民营化无疑是 各种政府新治理模式的 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