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2
六国论2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艰难。
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
命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楚军侧背发展,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
当时,黄河北岸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反观韩信,麾下只有数万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士气虽高涨,但身体却疲乏,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当时赵军主帅陈余手下的广武君李左车,很有战略头脑。
他向陈余认真地分析了敌情和地形:韩信越过黄河,实施外线作战,前段时间俘虏了魏王豹、夏说,并乘胜进攻赵国,士气旺盛,“其锋不可挡”,所以赵军必须暂时避开汉军的锋芒。
但是汉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弱点。
这主要表现为,汉军的军粮必须从千里以外运送,补给困难。
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因此汉军粮秣输送一定滞后不济。
鉴于这一分析,李左车进而向陈余建议:由他带领奇兵3万人马从小道出击,去夺取汉军的辎重,切断韩信的粮道;赵军的失败,则在于主帅陈余迂腐而又傲慢,并拒绝采纳谋士李左车正确的作战方案,昧于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
终于使赵军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在处处被动中遭到全歼。
井陉之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最年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积累各类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3.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史料补充: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三、巩固提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吗?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但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古论今。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以“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于:比。
而:却。
犹:还。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以:凭借。
下:名作动,降低身份。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
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六国论原文与译文一堂好课的开篇就好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的巧妙导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为文言文教学的开展作铺垫。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从把握学生的心理,明确文言文学习的目的,进而采用巧妙的开篇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原文与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李桢(明)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
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
诚知其易也。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六国论》2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暴:残暴 欲:欲望 贪欲 厌:同“餍”,满足 奉:送、献 弥、愈:更加 判:决定 至于:到„„结局 颠覆:灭亡 理: 按道理 宜:应该 然:这样 事:侍奉 犹:如同 得:正确,得当 适宜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矣。燕、赵之君,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是故燕虽 小国而后亡,斯用兵 之效也。至丹以荆卿 为计,始速祸焉。
六在 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 赂者以赂者丧。盖失 强援,不能独完,故 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 弊:弊端 六国相继灭亡, 亏:亏损 兵器不锋利, 道:原因 或:有人 仗打不好。 互:相继 率:全、都 贿赂秦国,自己 者:„„国家 盖:因为 实力就亏损, 完:保全 灭亡的原因。 故:所以
呜呼!以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 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 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 之不得下咽也。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
事:侍奉 礼:礼遇、礼待 西向:向西 却被秦国积久而 恐:担心、恐怕 成的威势所胁迫, 下咽:咽下喉咙 势:形势 治理国家的人不 劫:胁迫 要使自己 被积久而成 日、月:名状 每日,每 的威势所胁迫啊! 月 无:同“毋”,不要
不是
这是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 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 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矣。
小:小的方面 邑:邑镇 大:大的方面 得:获得 者:„„的土地 其:它的 实:实际数量 亡:丧失 欲:想要、追求 患:担心的 固:当然
赵国曾经与秦
《六国论》参考课件2
第五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 势1:势力。
侯,其势弱于秦,可以:古今异义,可以凭借
而犹有可以不赂 而胜之之势;苟 以天下之大,下 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是又在六 国下矣。
势2:形势 苟:如果 以:凭借
天下之大:偌大的天下。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下:动词,采取下策 故事:古今异义,旧事。
是:这。
翻译第五段
3、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 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说明赂秦的危害,贴切恰 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 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第二段中的对比论证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数量上
赂
对 大欲
大患
秦 力
得难
献易
亏
,
有限
无厌
程度上
破
比 奉繁
侵急
灭 之
使……退却,击退。 洎:及,等到 以:因为 为:成为 终:坚持到底
智力:古今异义,智 谋和力量。
已。
诚:确实。
第三段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齐人勿附于秦,刺 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惜,爱惜。
客不行,良将犹在, 不行:古今异义,不派
则胜负之数,存亡 出去
之理,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 当:通“倘” 或:或许。
示了赂秦以致灭亡的必然性。
第二段
古人云:
以:拿,介词
“以地事秦,
事:侍奉,动词。 得:得到
犹抱薪救火, 之:代词,指因赂
薪不尽,火 秦而灭亡的道理。
不灭。”此 言得之。
分析论证方法:
引用古人的话,作 比喻论证,说明赂
秦的危害。
《六国论》问题讨论 (2)
问题讨论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一句怎样翻译?首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最好看作“互文”,即“胜负(存亡)之数,存亡(胜负)之理”,译为“胜负存亡的命运”。
其次,“当与秦相较”宜提至“胜负之数”的前边,并补上主语“六国”。
第三,“量”,本是“估量”的意思,可引申一下,解释为“判断”。
这样译起来就顺畅多了:“倘若六国和秦国斗争,抗衡一番,胜败存亡的命运或许还不能轻易作出判断”。
2.说说对“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最根本的则是当权者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并且政治腐败。
以地赂秦,只不过是腐败无能的一种表现,一种结果而已。
作者不抓“干”而论“枝”,不从“因”入手而由“果”着眼论证,用心在于针砭现实,讽谏北宋王朝勿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
作者从他那个角度,阐述了“弊在赂秦”的道理,十分令人信服,但我们对于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也应该了然于胸。
3.文章的前4段已经把主要观点论述,能否把第5段删去?提示:不能删去,因为第5段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本文是借评论六国来批评北宋政府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警告北宋政府,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如果删去第5段,就看不出这一点了。
4.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全文把六国与秦的关系同宋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做对比,从地位的高低,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胜负的趋势几个方面做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因赂敌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在各个分论点的证明中,也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如第二段就用秦国因受赂所得土地与战胜所得土地做了数量上的对比,此外,祖先创业之难与子孙败家之易,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也都是鲜明的对比。
5.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相同点与不同点。
提示:其共同点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
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高二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六国论》-2课件
三、分析文本
(一)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第2、3段)分析问题,展开论证。 第三部分:(第4、5段)解决问题,收束全文。
(二)基于内容,辨析题目 题目与文章内容是否完全吻合? 综观全文,“六国论”实际上应该是——
换得“一夕安寝”无异于剜肉补疮!而秦国则可一步步蚕食
他国的土地,愈加强化自己的国力。秦国最终一统天下不是
偶然,韩魏楚三国的败亡也不是宿命,因为“
”。欧
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得好:“
”,这启示我们要
。
第一类:赂秦 国家:韩,魏,楚
殊不知赂秦之举使三国的领土和国力“日削月割,以趋 于亡”,用苏洵的话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想以 割地换得“一夕安寝”无异于剜肉补疮!而秦国则可一步步 蚕食他国的土地,愈加强化自己的国力。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不是偶然,韩魏楚三国的败亡也不是宿命,因为“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得好:“祸患常 积于忽微”,这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
第四类:抗秦(中秦反间计) 国家:赵
李牧多次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挽救了赵国。李牧对 于赵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将领,而是国家栋梁,是 维系赵国社稷的 。可惜,昏庸的赵王不懂得“ ,
”的道理,不辨忠奸,轻信谗言,枉杀忠良,殊不 知杀掉李牧无异于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 破。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国的灭亡,并非败于秦国的金戈 铁马,而是毁在自己手里的。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所论:“ , 。”
存亡继绝的危急关头如此
。
第三类:刺秦 国家:燕 荆轲刺秦触怒了秦君,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这是客观事 实。但是,以强秦和弱燕的国力对比,秦发兵灭燕是迟早的 事,燕国不采取非常手段无异于坐以待毙。当时燕国的形势 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用《荆轲刺秦王》里燕太子丹的 话说,“秦兵旦暮渡易水”。有道是困兽犹斗(狗急跳墙), 燕国在此危急时刻用刺杀秦王来绝地反击,或许还有一线生 机,所以太子丹才会在国家存亡继绝的危急关头如此孤注一 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PPT课件(第2课时)
4.清代李祯《六国论》: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相互图 谋相互攻取、欺诈、威胁,自取灭亡。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 欲为秦所为…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 无异也。 … …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示例
观点三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六国灭亡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 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 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外,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 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期中考作文 近年来,高中学校纷纷开设了“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随着生 涯规划课程的推进实施,同学们对此产生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说: “人生就得提前规划,生涯规划课程能让我们熟悉高校专业情况 和志愿填报技巧,尽早确定奋斗目标。”有的说:“人生无需过 度未雨绸缪,应当在逐渐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确定人生 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此外,也有其他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这引 起了人们的深思。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比喻论证: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把土地比作草芥,说明子孙不爱惜土地。
引用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作者在此引用古语,形象说明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使自己的 见解更有说服力。
二、从第三段可知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部分运用 了哪种论证手法?
四、解析第五段
1.“苟以天下之大”实际指什么说的? 指北宋朝廷
2.为什么不直接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写文章或者说话时有避讳尊者的习惯,不直接写出以表尊重避 免冒犯。 3.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辽、西夏的积威 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 价六国的灭亡,由此得出怎样的历史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学案(2)
《六国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秦的思想。
2.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一、作者介绍《六国论》的作者,字,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基础训练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2.找出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找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李牧连却之()(2)以弱天下之民()(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4)可谓智力孤危()(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5.翻译句子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译: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译: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译: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6.一词多义。
(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②觉今是而昨非(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或: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此言得之( )③至德不得( )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相: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死者相藉( )③移船相近邀相见( )④伯乐相马( )(5)势:①其势弱于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特殊句式(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后秦击赵者再()(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四、课文探究1.研读第1段.(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2.研读第2段.(1)用文中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
《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国论》全文及翻译【通用9篇】《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六国论第二段分层
六国论第二段分层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以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二层(第三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以分为三小层.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四段),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上面两段着重论述历史事实,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这一段则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第一句以“呜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第二句承上转折,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嗟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秦”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第三句紧承上句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这句话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第二层(第五段),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据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二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 六国论 一等奖创新教案
2 六国论一等奖创新教案《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理思路,把握作者的说理艺术。
2.理性思考文章,进行批判性阅读。
3.感受作者忠于国家、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课前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
之前,同学们已经对这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了理解。
这节课,相当于加深学习,是对这篇课文的进一步阅读。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史论类文章,史论类文章,一般都是以史为鉴,借助历史事实,来表达自己的对当代国家政治的思考。
今天,我们就以《六国论》为例,探究史论类文章思辨性阅读的一般性方法。
便于大家以后的阅读学习。
活动一:循文之旨,诵文之情师:同学们,苏洵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生:借古讽今,以史为鉴。
文以载道的思想。
从哪读到?(明确:最后两段)师:这是史论文的一般性思路。
Ppt: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过渡:通过这两段,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那么,同学们,这两段除了表达以史为鉴的目的外,有没有流露作者的内心情感呢?生:有。
明确:呜呼、悲夫,读出深切惋惜、悲痛之情,读得重且深情。
句末语气词,“也”读出一种肯定,“哉”读出一种期望之情,“矣”读出一种惋惜之情。
同学们来齐读。
读出深切惋惜之情,读出忧国忧民之心。
师:可见,作者是饱含忧国之情来写此文的。
正如孙琮所说:(齐读)此篇处处说六国,却处处刺时弊。
何以知之?说六国不妨写得详明恺切,刺时事则必写得婉恻缠绵。
篇中……何等缠绵,何等婉恻,想见老泉忧时爱国深心。
——(清)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老泉全集》卷二师:其实,关于情感倾向这一点,前三段也有所体现。
比如开头表达观点的句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高中语文《六国论》 新人教版必修2
• 良将犹在 副词,还
• 或曰……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 或未易量 也许,或许,连词
• 以地事秦
事奉,动词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名词
•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起初,副词
• 始速祸焉
才,副词
• 终继五国迁灭 最终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因此,连词
•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形容词
• 强弱胜负已判矣 胜利,名词
•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动词
较秦之所得 得到,获得,动词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形容词
诚不得已
能,能够,动词
暴霜露
暴露,显露,动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D)
• A、暴霜露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
• B、暴秦之欲无厌 ““冒厌着””同“餍”。读yàn,满足。
•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无”通“毋”,读 wù 不,不
•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要。
•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 A、日削月割 “日”“月”,名词作状语
(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
D、始速祸焉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E、可谓智力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
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国论》文言知识(2)
南郑中学 龚鹏妹
1
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 露”,意为“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 “厌”同“餍”。读yàn,满足。
(3)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读“tăng”, 如果
古今异义
⑴ 其实百倍 那实际情况/实际上 ⑵ 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 ⑶ 始速祸焉 招致/指速度快 ⑷ 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⑸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 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⑹ 至于颠覆 终究,到…结局/表示另提一事 ⑺ 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表示又一次
9、日削月割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月。
一词多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不是 觉今是而昨非 错误 非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没有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或曰:六国互丧…… 有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偶或 或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有的……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也许
大则得城 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 得 诚不得已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能够,可以。
吾得兄事之 读děi,必须,应当。
当与秦相较 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他。 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读xiànɡ,宰相。
会不相从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你。
诸侯之所亡……而亡者 丧失,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亡 广故数言欲亡
灭亡 逃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没有
以荆卿为计
作为Βιβλιοθήκη 邯郸为郡 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成为 被,介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治理
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起初,副词 始速祸焉 才,副词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2)人教版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2)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继续研习课文。
2.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1.指名背诵(3~5位同学)。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一)研习第三自然段l.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yíng(2)洎.牧以谗诛jì(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ài(4)胜负之数.shù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地论证。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二)研习四、五自然段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出示投影: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②并力西.向:名词作状语,“向西”。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④日.削月.割:两个词都是名词作状语,“日日”“月月”。
⑤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评价。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
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赂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诫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针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六国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 (2)
艺术特色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 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 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 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 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问2: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 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 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 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 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3.本文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又提出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也”,是针对直接赂秦的国家而言的,从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最 终被消灭;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是针对没有赂秦的国 家而言的,从反面解释由于赂秦国家被消灭,没有赂秦的国家就失去了强援,结 果也就不能独自保全。这两个分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一步阐释 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周密完备、无懈可击,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 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 《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2)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前言《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文献之一,本文就是《战国策》中的一篇。
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六国论》通过对六个战国时期国家的分析,阐述了政权的兴衰规律及国家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下面我们将给出《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原文【原文】汉高祖、刘邦之时:天下莫非刘氏,普天之下也。
夫以刘氏之勇幸,大丈夫已;以刘氏之智交,仲平已;丈夫之智勇足以为天下法市,而况八百诸侯之小君乎!然卒与吴楚越齐斗四分天下;欲因吴楚造反,使楚属自王,其弊岂唯人乎!机不可失者,时也;时有过,不可再失者,势也。
夫机正取之,势则得之矣。
需广、项羽聚七百万之众,数百万之师,稍欠远道;拔山东、令所过君长尽争东江以为期限;分豪杰将此百余城,户列为郡县,以杨候汉王,豪杰益进;一世之雄,对南面而治天下也。
其臣众明,主少暗。
略战之时,吾朅为之未容於人,不道何修。
又曰:“非也”。
然则中国主将悉伏其义以事其事者,尽力尽智之效;顺天者!【翻译】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天下无不属于刘氏,刘氏成为普天之下的统治者。
因为刘邦勇猛过人,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丈夫了;而他又与智慧超群的张良结交,更是智勇兼备了。
这种英勇和智慧足以做为天下人效法的楷模,更何况那些分裂的诸侯小国呢!然而,最终刘邦还是与吴楚、越国、齐国争夺天下,结果是四分天下。
他本来想通过煽动叛乱,让楚国称王,但是这种做法却给刘邦自己带来了祸害。
因为机会不容错过,只有在正确的时机行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需要广、项羽聚集了700万大军,数百万的精锐,稍微耗费了些时间才赶到;占领了山东,并规定江东的君主们必须争相推举项羽为王,这些举措都增加了他们的声望与势力。
而对于这个世界的强者来说,只有面朝南方统治整个天下。
虽然他们的臣子眼明,而主人却不够聪明。
在进行作战时,我们没有容纳他给予的高度评价,这是我的过失。
我说:“不是这样。
”但这样一来,那么中国国君们纷纷效力,竭尽全力,发挥出全身智力,按照天道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 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 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 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 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 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 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 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 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 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 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得意忘形,正准备吃菜喝酒,苏轼开 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 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西周 封建制 封爵 公、侯、伯、子、男 封邑 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东周 春秋 战国 )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思:想,这里表示回顾,回忆。厥:这里相当于“其”。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pù ):通“曝”,暴露,这里指冒着。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 一点土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举:全,都。以:把,后面省略“之(代土地)”。 (一说:举,拿;以,表目的连词。)予:给。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把它全部送给别人,好象抛弃 (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然:既然这样 ;则:那么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 没有满足。 厌:通“餍”,满足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 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 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用、凭……(方法)
就,副词。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 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其实:其:它的。实:实际 它的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对
大欲
失百倍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有限
献易
无厌 侵急 不灭
程度上
比
奉繁
不尽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迁灭:灭亡。迁:改变的意思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亲附秦国。与:亲近,亲附。嬴:秦王的姓。 已经灭亡
得百倍
对 大欲
失百倍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比 有限
献易
无厌 侵急
程度上
奉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 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 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翻译: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 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秦国 (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败获得的土地 (相比较),实际多到百倍百倍(贿赂秦国) 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 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 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 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 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 钱的)小草一样。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把其他国家)革除,消灭
几乎 差不多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确实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 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
兵:兵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擅长 毛病,病根。
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道:原因,理由。
赂秦:赂本指送给别人物品, 此处专指割地
力亏:指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
互是交互的意思,也有相继的意思。丧,指灭亡。
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
原来,大概。 表原因的语气助词 因为 由于 介词
这两句主语省略,前一句主语为六国,后一句主语为秦。 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指赂秦的各国。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到-----的结局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 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 小邑 大城
补充资料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解题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 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 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 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十六国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 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 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 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 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 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 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 谁负就已经分清了。古人说:“用土地 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 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得来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 也要多到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则:那么,连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 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 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 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 覆,理固宜然。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
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
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所以燕即使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
这
之效也。
这就是用兵(军事力量)抗秦的效果。
因为这个(是)缘故(故), 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 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 “把……作为(当作)……” 才招致(灭亡的)祸患。速:招致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 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 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 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 六国下矣。
破灭
思考与提问
◆第一段哪一句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
1、全文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作者从两个方面概述:
A 赂秦而力亏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1)赂秦而力亏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 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 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起初 “始”和下文“至丹”的“至”、“洎(jì )牧” 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相呼应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秦也。 单独,保全
完整地保全
【文言现象】 ①破灭:被动用法。 ②“非”字领起后面的“兵不利,战不善”,故“非” 后略作停顿。 ③而:表因果的连词。道:途径,方法,这里指原因。 ④互丧(sāng):先后相继灭亡。互:交互,由此及 彼, 由彼及此。 ⑤率:全,都,一概。 ⑥以:因为,介词。 ⑦盖:表原因的语气助词。 ⑧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完整地保全。
朗 读 课 文
注意以下字音 六国互丧 sà ng 暴pù 霜露 洎jì 草芥jiè 下咽 yà n 胜负之数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