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座谈会召开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座谈会召开
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 的所有全 日制研究 生 ( 有 固定工资 收入 的除外 ) , 补助研究 生基 本生活 支 出。 获得资助的研究生须具有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出资设立 。中央部 门所属高 校研 究生 国家助 学金 所需 资 金, 全部 由中央财 政承担。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 每年 1 . 2 万元 , 硕士研究 生资助标 准
教育部科技 司和社科 司主要 负责人分别介 绍了“ 2 0 1 l 计划” 总体 实施 情况 和文化传 承协 同创新 推进情况 。
首批认定 的部分协 同创新 中心介 绍了各 自中心建设情 况 , 5所 “ 2 0 1 1 计 划” 牵头高 校及 3个 省 ( 市) 教 育厅 ( 教 委) 介 绍了本地 、 本校“ 2 0 1 1 计划 ” 的推进情况。会前 , 与会代 表参 观了“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 同创 新中心” 。
(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原春琳 )
“ 高等 学 校 创 新 能 力提 升 计 划 ’ ’ 推 进 座 谈 会 召 开
为深 化认 识 , 交流经验 , 扎实推进“ 2 0 1 1 计划 ” 组织 实施 工作 。7月 2 2日, 教育部在杭州 召开 2 0 1 3年度 “ 高 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简称“ 2 0 1 1计划” )现场推进座谈会 , 教育 部副部长李卫红 、 杜 占元 出席会议 , 相关 司局 、 各省 ( 区、 市) 、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教育厅 ( 委) 、 有关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
( 来源: 教 育部 网站 )

6・
李卫红主持会议 , 她强调了“ 2 0 1 1 计划 ” 实施 的必要 性 , 肯定 了“ 2 0 1 1 计 划” 的实施 效果 , 对各地 各校下 一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承载着更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为了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背景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也不断扩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强高等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应运而生。

三、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提高高等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计划内容4.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项目和比赛,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创意项目,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提升。

4.2.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开展教师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在学科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和贡献。

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

4.3. 支持学科交叉与研究合作鼓励学院部门之间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提升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

建立科研项目支持机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跨学科创新与合作研究项目。

4.4. 推动校企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成果申请及商业化运作。

4.5. 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投资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提供办公、实验和试验场地,支持和培育学生、教师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

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助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五、实施步骤5.1. 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和学者制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指标,并确定计划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

5.2. 完善政策和机制落实相关政策和机制,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引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本计划,旨在提高高等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加强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各界的合作。

2.原则:(1)整体推进:各学院、系部、专业之间要协同合作,形成合力;(2)因材施教:因应不同学院、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与活动;(3)鼓励创新:鼓励教师、学生提出创新理念、项目,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激励;(4)输出成果:经过评审通过的创新项目要在周期内完成并形成具体成果。

三、具体措施1.教师培训(1)开展创新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2)组织教师参加创新教育学术交流会: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创新能力;(3)建设创新教育资源库:整理优秀的创新教育案例和资源,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2.学生培训(1)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在学生的日常课程中加入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2)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组织跨专业的团队进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3)组织创新竞赛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论文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3.科研项目支持(1)设立创新基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项目经费支持,鼓励开展科技创新研究;(2)加强项目管理: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督;(3)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学校与企业合作(1)加强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促进双方合作共赢;(2)支持创新创业企业:为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一、背景和意义在当前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目标1.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设立创新课程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各类素质和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三、具体措施1. 设立创新课程和实践项目:增设创新课程,如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和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开展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创新实验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2. 开展创新竞赛和活动:组织创新竞赛,如创业创新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加强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创新教育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建立创新教育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4. 推进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项目和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创新项目。

5. 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建立创新教育的在线平台,提供创新教育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支持;建立创新实验室和创客空间,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实验的场所和设备。

四、预期成果1.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迅猛进步,高等教育在我国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一直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质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发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并启动,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这个计划的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高等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实践。

但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以及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拓展创新的能力和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

因此,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施方案(一)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要提高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把创新融入到课程建设和师生日常实践之中。

建立创新课程、创新教材、创新实践课等各种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创造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二)加大科学研究力度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培育科研骨干,搭建科研平台,整合高校间的科技资源。

同时,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对产业的支持,提升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推动科研向产业转化。

(三)拓宽国际视野高等学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必须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

高校之间的合作来自不同的国际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通过海外留学和交流,了解国际先进制度与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人才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完善管理体制在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同时,要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打造科技创新领导人才,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满足科技人才发展与管理的需求,为人才的培养、选聘、用人、评价、考核提供有利的条件,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步发展。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营造创新氛围
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激发高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对未来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展望
优化资源配置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类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各 个高校和地区。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创新的过程和长期效益,鼓 励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继续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 念和技术,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目标与任务
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
支持高校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 科研团队,开展前沿性、原创性 研究。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 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 用。
培养创新型人才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 新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创新型人才。
目标
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使 高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 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提升 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
将创新能力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鼓励师生重 视和参与创新活动。
提供创新项目支持
设立创新项目资助计划,鼓励师生自主选题、开展创 新研究。
04 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案例
案例一: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词
注重实践、强化创新、全面提升
详细描述
该高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创新 能力训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开设创新 实践课程、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二: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践
总结词
产学研一体化、成果转化高效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学校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
教育工作 的有效 开 展 。 以 目前学 校 心 理教 师 的专
业化水平 , 承担 起 专 业 性 很 强 的心 理 教 育 的重 要
“ 这一名称指 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 训
练 , 学校 、 在 家庭 以及 其 他 可 能发 生影 响的环 境 中
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学服务 的专业人员。 属 ”
[ 中图分类号]G4 4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3 (00 0 00 — 3 04— 44 2 1 )5— 22 0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
入, 学校心 理教师 的作 用也 日渐 凸显 。心理教 育是 以心育心 、 以人 格 陶冶人 格 的复杂 教育 艺术 。一个
校心理教 师 可借鉴其 思 想精华提 升 职业 幸福感 , 高工作 满 意度 ; 提 完善人 格 品质 、 立积 极的人 生态度 ; 树 更
新教 育理念 、 倡积极 心理教 育模 式 ; 强心理 弹性 ; 立积极 的社会 支持 系统 , 而促进 自我 成长。 提 增 建 从
[ 关键 词 】 积极心 理 学 ; 高校 ; 心理教 师 ; 自我成 长 [ 作者简 介 ] 刘桂 芬 , 江 民族 医学院 学生工作 处处长 、 右 副教 授 , 西 百 色 5 30 广 300
于“ 心理学 专业技 术工 作 者 ” 畴 。我 们 国家对 专 范 门从 事学校 心理健 康教 育 的人 员称 呼并不 明确 , 有
任, 心理 教师 面临诸 多 冲突 与 迷茫 , 上 特 殊性 质 加
的工作对心理教师的能力 、 精力及资源过 高要求, 容易 导致其情 绪衰竭 、 疲力尽 , 筋 即职业枯 竭 。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 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 重点研究人 自 身的积极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设定:明确计划的目标和愿景,同时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相衔接。

例如,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2. 确定实施重点: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优势,确定计划的实施重点。

可以包括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

3. 配置资源:明确计划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师资等。

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和调配机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

4. 制定行动计划:详细制定计划的行动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划分、责任人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分阶段实施。

5. 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负责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等。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等,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鼓励教职员工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学校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提供技术咨询、创业支持和项目孵化等服务。

8. 加强创新教育: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增设创新类课程和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和理念。

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和教师出国交流和合作研究。

10. 监督评估与调整: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计划的实施策略和措施,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以上是一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一、2011计划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出自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1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

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

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

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5月4日,又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

5月7日,两部委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二、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2012年5月7日)同志们: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3月,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刘延东国务委员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组织实施好“2011计划”发表了重要讲话。

按照延东同志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加快了“2011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步伐,经多次修改完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今天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标志着“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1计划”实施方案和今年工作安排作点说明。

一、关于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实施方案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1年10月到质量工作会议前,在制定“2011计划”的同时,按照“边完善计划、边细化操作”的思路,教育部、财政部进行了大量调研,听取了40余所中央直属高校、30余所地方高校和20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教育部先后召开了5次部党组会和部长专题会进行研究。

第二个阶段是质量工作会议后,按照延东国务委员、贵仁部长指示和要求,两部集中精力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并听取了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发布的实施方案。

“2011计划”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2011计划”的核心思路和根本要求,充分吸纳了近些年来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了高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突出了改革要求与管理创新,提高了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向财政部、向参与和支持此项工作的有关部门、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二、关于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实施“2011计划”应站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在贡献中同步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等学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经济发展要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包括组建创新团队、构建创新文化、促进创新学习和建立创新评价体系。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高等学校将能够提升创新能力,为学生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实施方案、创新团队、创新文化、创新学习、创新评价1. 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变得越发重要。

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在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实施方案以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的。

2.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推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

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最后,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通过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3. 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同,然而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在组建创新团队和引入创新人才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创新能力的提升面临困难。

其次,一些学校缺乏创新文化,学术成果过于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

再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的发展。

最后,缺乏有效的创新评价指标和体系,使得学校无法全面评估和改进创新能力。

4. 实施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4.1 组建创新团队高等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团队对于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组建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创新意识的团队。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等学校如何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推动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

一、计划背景和目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为了有效应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而制定的。

其目标是通过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具体而言,它旨在:1. 提升师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3. 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4. 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二、实施策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高等学校应采取以下策略:1. 建设创新导向的教育体系高等学校应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教育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建立创新导向的教育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等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搭建学科交叉的平台和机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3. 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高等学校应重视科研和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

通过提供资金、设备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三、实施步骤和措施为了有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方案中应包括创新教育、学科交叉、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金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金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金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1题。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0.选文讲的是青年学子应该抱定正确的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认为的正确宗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2013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题答案

2013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题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选题源于要素的重组,这种选题方法又称旧题发挥法.(√)2、追求系统的最优化,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3、判断是比推理更为高级的思维形式。

( ×)4、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层面而言,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5、法律对版权和工业产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期限。

(√)6、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到所指定的测量指标的程度。

( ×)7、一个课题的研究价值,是由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直接的、短期的实际意义所决定的。

(×)8、产品开发只需要大力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发展新品种。

(×)9、是否有团队性工作,是衡量科学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 ×)10、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

(√)11、初学者应遵循“有限目标,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科研选题。

(√)12、人工智能的实现,就是控制方法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13、具体是抽象的基础,抽象是具体的综合.(×)14、素养是素质的基础,是形成素质的前提。

( ×)15、指导性课题亦称之为纵向课题.(√)16、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7、参加科研实践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18、知识经济阶段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19、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

(√)20、科研方法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21、问题分析的高级层次是提炼问题。

(对)22、创新程度的最高级别是独创。

(对)23、表征域是科研问题基本结构体系的形式要素。

(对)24、提出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特殊后一般。

(错)25、科学认识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内在的、特定的规律为目标.(对)26、现代科研工作特别提倡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研究者单兵作战的能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成为本科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方向和领域之一。

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本文将围绕该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一、方案背景在“中国制造2025”等科技创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现阶段,高等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创新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高等教育班子。

二、方案目标1、提高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2、探索并完善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和方法,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以培养更多的科技领袖和创新创业人才。

3、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纠正教育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构建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

4、提升国际竞争力,将一批高等学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

三、方案内容1、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高等学校开展前沿研究项目和创新团队建设。

2、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现代创新创业中心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机制,探索新型大学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

4、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和人才引进计划,提高国际化程度。

五、方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2017年——2020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政策制定、资源调配和基础建设;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2025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第三个阶段是2025年——2030年,这个阶段是评估和反馈的阶段,整个方案实施完毕,可以得到一个成果与收获的结论。

六、方案意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至关重要,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国家创新竞争力,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 化进程。
03
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 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资金保障
1
设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为高校科 技创新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2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高校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投 入机制。
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将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促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实施计划,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取得 了显著提升,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人才。
计划实施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 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速科技 成果转化。
优化学科结构
完善创新平台
计划推动了高校学科结构的优化,加强了 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高了高校 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
优化高校创新环境,提升高校科研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
任务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开 展协同创新;
扩大高校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高校在 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02
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
学科建设
学科方向凝练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 沿,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形成特 色和优势。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方案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引言 • 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 • 实施步骤与计划 • 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 • 评估与反馈机制 • 总结与展望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2011计划”的支持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 持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创新团队
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 能力。
推进高校科研创新
加强科研投入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鼓励自主创新
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原创性、前瞻性研究,培养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
加强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改进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 养方案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个性化培 养等。
高校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01
部分高校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导致科研人员
的创新积极性不高。
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
02
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
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案例
总结词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某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企业合作、技术转让、创办科技企业等方式,将多项科研成 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
某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案例
总结词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互利共赢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应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 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深化产教融合
高校应进一步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 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3.20•【分类】问答正文加强规章清理工作提升制度建设水平——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答记者问2024年2月2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签署《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5号)(以下简称《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决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开展规章清理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要求对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规章进行及时修改或废止。

及时清理和废止过时的规章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利于解决教育法律制度中不协调、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基层执行过程中的困难,有利于增强教育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提高教育制度建设质量,我们对现行有效的51部教育部规章进行了清理,对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4部规章予以废止。

二、废止《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这4部规章的原因是什么?答:这4部规章制定的时间较早,曾经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规章已明显过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规章已不再适用。

比如《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暂行规定》制定于1991年,规定了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专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等,而目前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已不再实施,《规定》也无继续保留的必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更好地推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的组织实施,增强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对计划的理解与认识,结合计划制订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问题的考虑,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9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2011计划”的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

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

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21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11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

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

2011年12月27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

2012年3月22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请问实施“2011计划”的重大意义,为什么选择协同创新作为主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新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创新能力不足既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

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

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的。

3.“2011计划”理念先进、内容丰富,请总结概述一下计划的总体思路。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可简要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1)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

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2)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3)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要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主要载体,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4)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

“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4.请问“2011计划”在组织实施上有哪些主要的特点?“2011计划”在组织实施方面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1)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

“2011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人员可进可出,中心可上可下,形式可多种多样,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参加。

同时,广泛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组建协同创新体,构建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2)坚持引导与支持并重的实施方式。

各类高校都应按照计划的总体精神与要求,积极推动机制体制改革,踊跃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

鼓励和支持高校和地方政府先行先试,设立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和省级2011计划,组建协同创新体,积累协同创新经验,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

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引导和组织相关高校与行业院所、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协同研究。

在此基础上,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的程序,国家每年按照一定数量择优遴选出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支持发展。

(3)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

针对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不同要求、目标和任务,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准入条件、评审认定标准、建设方式以及实施要求等。

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减少行政干预。

评审专家将来自于社会多个方面,包括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专家和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知名专家等。

(4)坚持多元化的支持方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积极吸纳国家、地方、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多方的支持与投入。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重点用于推动改革的成本;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等将根据实际需求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以保障其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

5.“2011计划”的重点是推动机制改革,请详细介绍计划在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方面的新要求。

在总结近年来高校改革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改革设计,建立综合改革实验区,着力推动以下八个方面的改革:(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2)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

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4)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机制。

(7)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加快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6.“2011计划”提出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与现有的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平台相比,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哪些新特点?“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动态。

与现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基地不同,协同创新中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研究模式。

研究方向将会根据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解决了一个重大需求后,再会寻找到新的重大需求。

(2)多元。

有别于现有的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平台等基地的组织管理方式,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于多个单位,人员流动不调动,无论是本单位人员还是其他单位人员,所有人员均采用聘任制。

(3)融合。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4)持续。

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通过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构筑高校综合改革与政策汇聚的特区,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氛围,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7.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提出,有哪些新的要求?协同创新的提出,是对我国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体现了科技体制改革最新趋势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