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物理考点汇总 人教版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3. 物体受力平衡和力的性质
4. 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5. 重力和运动上的应用
6. 弹力和弹簧的性质
7. 惯性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8. 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作用面积
9. 热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10. 温度和热平衡
11. 热传导和热辐射
12. 内能和热量
13. 热学过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14. 热机和热功
15. 电学基本概念和电荷的性质
16. 电流和电路
17. 电压和电阻
18.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19. 电流和电量
20. 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
21. 磁学基本概念和磁场的性质
22. 电磁感应和电磁场
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4. 电磁感应与电流的关系
25. 安培力和磁场的能量
26. 光学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
27. 材料的透光性和光的反射
28. 光的折射和光的成像
29. 单色光的光谱和光的干涉
30. 光的衍射和波粒二象性。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一)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数值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时力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中k=1。
4.当物体从某种特征到另一种特征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叫做临界状态。
5.极限分析法(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通过恰当地选择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从而把临界现象暴露出来。
6.牛顿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任意时刻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对性: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产生不同方向的
加速度,彼此不受对方影响。
5)同体性:研究对象的统一性。
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
1.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基本单位可任意选定,导出单位则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
定的。
基本单位选择的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二)
超重和失重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
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视重>物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物重。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按照作用效果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择的标准物体。
-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对应某一时刻,平均速度对应一段时间。
-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与时间的比值。
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
- 分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2. 力的平衡- 条件:物体上所有的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力矩平衡是物体平衡的必要条件。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三、常见的力学现象1. 重力- 重力的定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物体的加速度。
2. 弹力-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弹力的计算:弹力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乘以形变量。
3. 摩擦力- 摩擦力的定义: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受到的阻力。
-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阻止物体开始滑动,动摩擦力作用于物体滑动过程中。
四、机械能1. 功与功率-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所做的工作。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 机械能- 机械能的分类: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的基础课学。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特定的力、合力或分力提供,方向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
(2)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等于合力,向心力只是改变了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所以物体的动能不变,但动量是不断变化的。
2.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基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如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计算是解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合=0或∑Fx=0,∑Fy=0。
二力平衡:两个共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力平衡:三个共点力在同一平面内,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平衡条件的推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三、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t = v0 + at(匀变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s = v0t + 1/2at²(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公式:v平均 = (v0 + vt)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五、摩擦力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计算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并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张力、浮力等。
3. 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等效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5.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未受外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直线运动1. 位移: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4.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5.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加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6. 运动学公式:用于描述速度、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曲线运动1. 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的运动。
3.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
4. 向心加速度: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指向圆心的加速度。
四、功、能和功率1. 功: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位移的乘积。
2.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五、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的传递和放大。
2. 滑轮系统:通过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斜面原理:通过斜面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浮力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六、压强和流体静力学1.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性质和行为。
3. 帕斯卡定律:流体中的压力在任何方向上都相等。
4.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流体重量。
七、功和能的综合应用1. 功的计算:通过力和位移的关系计算功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人教版
本文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内容包含:
1. 运动的基本概念
- 位置、位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 速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法则
-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3. 万有引力
- 引力的概念
- 引力与物体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 万有引力定律
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的概念与计算
-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与应用
5. 功与功率
- 功的概念与计算
- 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6. 压强与浮力
- 压强的概念与计算
-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势能、动能的概念与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8. 电荷与电路
- 电荷的概念与性质
- 电路的构成要素
-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特点
9. 电流与电阻
-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整理,请根据需要查阅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复。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二、运动学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
2. 速度: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3.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三、动力学1.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四、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轨迹的运动。
2.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轨迹运动所需的力,指向圆心。
3. 角速度:物体绕圆心旋转的速度,是弧长对时间的导数。
五、简谐振动1. 简谐振动: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2.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3. 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六、机械波1. 波的形成:介质中能量的传播。
2. 波的类型:-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
3.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七、热学基础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2. 热量:物体间能量转移的量度。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力1.重力:G=mg2.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μFN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μFN(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t=v0+at①2.位移公式:s=v0t+at2②3.速度位移关系式:-=2as③4.平均速度公式:=④=(v0+vt)⑤=⑥5.位移差公式:△s=aT2⑦公式说明:(1)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 n-1).(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注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一般比较繁琐,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物体平衡条件:F合=0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v=(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⑥.向心加速度2.(1)向心力公式:F=ma=m=m(2)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物理实验与物理量的测量
-实验方法与步骤
-测量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仪器的使用与读数的处理
2.力学
-质点及其运动
-直线运动学
-曲线运动学
-弹性力和力的合成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3.力学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与应用
-行星运动规律
-行星与卫星
4.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概念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冲击与碰撞
-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
5.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功与机械能
-动能与势能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能量转化与能量损失
6.力学中的机械振动与波动-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
-动力学模型与能量守恒定律-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
-机械波的传播与性质
7.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波的特性与参数
-声音的强度与音量
-声音的音质与声音的合成8.物态变化与热学
-相变与相变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功与功与功率的转换-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定律
9.静电学
-带电体的电荷与电场
-静电场的构成与性质
-电场中的电势能与电势
-电容与电容器
10.电学
-电流与电路
-电阻与电阻器
-欧姆定律与分压定律
-串联与并联电路
-电功率与电能的计算。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质点参考系 (1)2.时间位移 (5)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5)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6)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3)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7)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2)4.自由落体运动 (47)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54)1.重力与弹力 (54)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65)2.摩擦力 (69)3.牛顿第三定律 (74)4.力的合成和分解 (81)5.共点力的平衡 (90)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95)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99)1.牛顿第一定律 (99)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04)3.牛顿第二定律 (109)4.力学单位制 (11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18)6.超重和失重 (12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知识点1物体和质点1.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__质量__的点,这个点叫作质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__大小__和__形状__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成质点。
(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__完全相同__时,整个物体的运动可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该物体可看成质点。
3.质点是一种__理想化__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知识点2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__参考__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选取原则:参考系可以__任意__选择,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但在具体问题中,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性。
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__不同__。
考点理想化模型与质点情境导入研究地球自转时,能否将地球看作质点,为什么?研究地球公转时,能否将地球看作质点,为什么?提示:研究地球的自转时,需要考虑地球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不能看作质点。
人教版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一】1、質點:(1)沒有形狀、大小且有品質的點(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並不存在(3)一個物體是否能看成質點並不取決於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其具體分析。
2、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2)加速度是向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向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向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的大小叫暫態速率,簡稱速率.4、勻速直線運動(A)(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篇二】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於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分類: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1分运动的独立性;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3运动的等时性;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202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归纳 笔记
(202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物理量:能够用数值表示的物理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单位:用于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2. 运动的描述- 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之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弹力:物体恢复形状的力,与物体的变形程度有关。
- 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滑动或滑动的力。
5. 引力与运动- 引力: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
地球引力是物体受重力的重要例子。
-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6. 功、能与机械能守恒- 功: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 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引起的物理状态,包括动能和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机械能总量恒定,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产生或消失。
7. 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由一两个部分组成的机器装置,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 机械效率:机械输出的功与机械输入的功之比。
机械效率小于1时,表示有能量损耗。
8. 热与能量传递- 热:物体之间因温度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 能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9. 物质的内能和热量- 内能:物质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 热量:物体和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10. 物质的状态变化- 相变: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如固态转液态、液态转气态等。
- 相变热: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篇1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α(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变化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定义式单位m/s m/s ²m/s决定因素速度的大小由v0、a、t决定的加速度是由v、△v、△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
速度变化量由v与v0决定,而且,也由a与△t决定方向与位移x或△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v方向一致由或决定方向速度大小: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加速度大小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2) 位移—时间关系式:(3) 位移—速度关系式: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2)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4)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1)逐差法(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第三章相互作用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1.弹力的产出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2)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2.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 弹力的大小(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 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1. 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2.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3. 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1)方法(2)选择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再弹力(外力、接触面的力),再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力)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1. 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考点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时常用的方法、技巧1. 理想实验法2. 控制变量法3. 整体与隔离法4. 图解法5. 正交分解法6. 关于临界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更多类型见错题本)考点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1. 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合力只要不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2)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3)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3. 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1)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2)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3)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①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②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③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