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标题:历史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然而,历史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历史教学内容的设置
1.1 历史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1.2 历史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
1.3 历史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
2.1 历史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性
2.2 历史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历史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历史教学资源的利用
3.1 历史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
3.2 历史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3.3 历史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历史教学评价的方式
4.1 历史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4.2 历史教学评价是否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4.3 历史教学评价是否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提高
五、历史教学的未来发展
5.1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5.2 历史教学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5.3 历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语: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历史教育的健康发展。
希望教育界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成绩,成为每个老师必须思考、关注的重要问题。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等方面获得协调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是由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来决定的。
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
因此,在每次上课前,我会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这样,教师教起来、学生学起来都有目标与方向,让课堂变得有针对性,这样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喜欢历史学科,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这一新的要求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抛弃以往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措施,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的关键是好学,因此,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培养其历史能力,促进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记住时间、人物和事件经过就可以,必须学会发现现象的本质、由现象而学会归纳历史规律,这才是真正会学历史。
历史课后教学反思
历史课后教学反思
今天的历史课程结束了,学生们陆续离开教室,而我却留在原地反思着这节课
的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一直是我热爱的领域,但是我意识到在今天的课堂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加以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堂中我讲述历史知识的时间可能过长了。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历史不仅是一堆事件的简单列举,更应该是学生们思辨和探讨的对象。
下次课堂,我会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其次,我发现在今天的历史课堂中,有一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够高。
这可能是由于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造成的。
所以,我要尝试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另外,我对课堂的组织结构也有所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感觉内容之间的
衔接可能不够流畅,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下次上课,我会更加注重课堂内容的串联和层次性,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最后,我还要反思自己在历史教学中是否足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历史课后的这次反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也
启发了我改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我的历史教学会越来越好,学生们也会在我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课堂教学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生机规范修养一直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是老师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尤其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构建充满生机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所谓“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而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理解为“是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身心获得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
”简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各方面有所提高和进步。
那么在历史教学上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首先,历史教学呼唤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
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有的学生竟然把历史课称作“休息课”“睡觉课”,让中学历史教学陷入极其尴尬境地,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回归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历史教学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等同于历史研究,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学者,更是引导者和教育者,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工作比学者们更艰巨。
怎么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1)营造参与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从主演变成导演,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的能力,真正在课堂上倡树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让学生自觉形成“以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体”的适应新课标的学习模式。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参考5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参考5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1一、进展课前反思,提升教学有效性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教学目的进展明确,整个教学环节缺乏规划性和连贯性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较为盲目。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都是以教师的主观兴趣作为主要选择标准,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消失严峻的“跑题”问题。
历史教师在讲解各种学问点时,一般都是大量论述自我观点或者态度,不能结合实际教材来进展教学,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反思工作,在上课之前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展分析,并实行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坚持教材内容的指导作用,合理对教学方案进展设计,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当开展奠定肯定的根底。
例如教师在对“甲午中日站争”进展讲解时,首先要明确相关章节所要到达的教学目的,即让学生明白战斗的前因后果,并对战斗中所签订的不公平条约进展了解,让学生熟悉到我国勇敢抗战的精神,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能够对课堂教学时间进展合理安排。
二、通过教学课堂反应信息来提升教学针对性许多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难熟悉到对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进展反应的重要性,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或者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展反应,导致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展了解、准时调整教学规划。
还要强化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2]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或者提问等环节来对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状况进展科学理性的分析,对整的教学课堂进展反思,对于学生把握不坚固的学问点,教师要进展肯定的强化教学,从而提升整个教学效率。
三、做好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工作不同的高中历史教师实行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同之处,因此,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各不一样。
教学方法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主要是看教师如何对教学方法实施改良,能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加以重视等。
历史课教学反思
历史课教学反思标题:历史课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历史课教学是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展开历史课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预学习。
1.2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和判断历史发展。
1.3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热情: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主动参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2.1 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历史课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历史事实,避免片面性和主观色采,让学生了解历史真象。
2.2 引入多元文化和跨学科内容:在历史课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元文化和跨学科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2.3 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3.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历史课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参预其中,提高学习效果。
3.2 激发学生的思量和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思量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批评性思维。
3.3 注重实践性教学:历史课教学可以结合实地考察、历史文献研究等实践性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4.1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资源:在历史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资源,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2 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可以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如历史展览、博物馆参观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历史。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一、引言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授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和日期,忽视了历史事件暗地里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度不高,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扮演着信息的传递者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厌倦的情绪,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参预程度不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起到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角色,缺乏主动思量和参预的机会。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三、解决方案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引入历史故事、历史文物、历史影视作品等多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预,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2. 创新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来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等,来呈现历史事件,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3. 提高学生参预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预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赋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其次,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可以设计一些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的质量的高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目前学校教育关注的焦点。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谈谈自己一点体会。
一、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把好备课关1、认真研究课标、《课程标准解读》、高考考试说明和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吃透教材,既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也要适应高考形势,切实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三维”目标与考试成绩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也只有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关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导向、调控、激励以及评价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加准确有效,学生成绩更加突出。
2、认真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基础、学生认知水平特点、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才能真正备出有针对性的、有实效的教学案,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得有备而来,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有效性。
3、认真研究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例外”。
学生是能动活跃的主体,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或做出一些“出格”的动作。
如果在课前就能对这些问题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就能尽量避免或减少课堂上的例外干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认真锤炼自己课堂教学的语言。
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有限的时间如何将更多的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语言作为知识传授的载体和师生情感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言锤炼的要点就是尽量简洁精确而不失风趣。
也只有语言风趣才能更好的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语言精确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认真设计编写学案。
好的学案不仅有助于学生减轻负担,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学习重难点,更能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好的学案的编写应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怎么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就怎么编制学案,怎么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感悟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成绩、健康成长就怎么教,就怎么编制学案和使用学案。
浅析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该注重 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 , 培养 学生 的创新 能力 。创新 能力是 一种 能够在 学 习的过程 中 自己发 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是 一种终 身适用 的 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 中, 教师 一定要注 重利用教学 资 源和多样 的教学手段丰 富课 堂内涵 , 激发 学生主动学 习 的积极性 , 培养学 生 的创新 能力 。例 如 , 教 学 内容 中的 许多具有创新 能力 的历史人 物 , 比如创立 “ 日心说” 的哥 白尼 , 发现新 大陆的哥伦 布 , 中国 的祖 冲之等 , 在历史 教 学过 程中 , 我们要 充分利用这些 历史人物 激发学生 的创 新意识 , 提 高学生 的创新 能力 , 鼓励学生 大胆思考 , 大胆 提问 。学生创新思 维能力 的发展不能靠 简单 的鼓 励 , 还 要体现在实践 中。我们 要通 过多种 多样 的教学 活动 锻
中学教 学 参 考
学 科视点
浅 析 历 史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江 苏宿 迁青华 中 学( 2 2 3 8 0 0 ) 马
素质教 育 、 创新 教育 、 终 身教育 都是新课 程标 准所
艳
生来说却是一种 探 索、 一种 创新 。所 以 , 不 管学 生提 出
提倡 的。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我们要做 好基础教 学 , 又要 求我们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培养 学生情感 态度价 值观 , 利用历 史知识 处理现 实 问题 的能力 , 促进学 生 的 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能力的发展 。那 么 , 在高 中历 史教学 中, 我 们该如 何贯彻 新课程 标准 的教学 思想 , 如何 开展 有效 的历史教学呢?
新课程标准要 求我们 的教 学要 以培养 学 生能力 为 主, 因此提高学 生对 知识 的运用 能力 非 常重要 。当然 , 学生灵活运用 知识 要 以精 确掌 握知 识 为前提 。对 学到 的基本知识 , 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 理解 , 牢 固掌 握 , 这样 才能在运用 的过程 中信 手拈来 。在 锻炼 学生 运用知 识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5页
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随着江苏省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步伐也越来越快,从体系到内容变化都相当大,从以前的通史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专题模式,对学生而言突破通史构建专题学习难度有所增加。
另外高考模式变化也很大,历史作为第一选修要求没降低,试题设计也在重视书本的基础上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大部分题目都从新情境和新材料入手,或者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切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思考作答则需要学生用多元化的角度,结合多种史观,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现实中这样的模式下我们历史教学课时较之老模式却大大减少。
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一名一线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变得更迫切了。
有效教学是一个复杂、不易操作却又有待积极尝试和推广的长期工程,在此,就如何提高历史有效教学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重视课前的预习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预习不能流于形式或者老师只是每节课结束时都简单一说,而应该通过多种办法布置好任务。
比如,要求他们必须查课文中的资料哪怕是翻字典查一个历史名词;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原创些小题目哪怕只是几道选择题,布置时可以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也可以分组分配不同任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
可以说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视教学内容机动选择运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布置任务而根本不检查,一定要让学生把他们的预习成果大胆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创新意识,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下一课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有兴致学历史。
二、把握好课堂节奏此模式下要求我们的课堂在快节奏中加大教学容量,这就要求教学结构更加严谨,时间也得更加紧凑。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课时不足了,但历史包罗万象,我们的内容很饱满,分到每节课似乎容量都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不要求的内容要大胆舍弃。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我市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谈一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前的教学大纲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什么,认识什么,行为主体是教师,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用这些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二、合理整合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如何才能共同有效学习?余文森教授回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那么,在教学中该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联系实际法学生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实之间有着一条无形的鸿沟,对现实生活而言没有多少用处,历史成绩仅反映出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好坏。
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不仅是对原有学科体系进行知识的重新整合,更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继往开来,加强引导,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愉悦,变没意思为百听不厌的效果。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在本人看来,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因此,我认为要想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从多方面入手。
一、强化历史基本知识的识记,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识记性强是历史学科的特点。
古今中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倍感头疼的问题。
初中学生由于受其年龄和生理特点所限,再加上受到一些课外读物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往往只注重了历史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且由于嫌记忆历史知识太枯燥,太辛苦,不想主动去记,。
如何既能帮助学生减轻记忆负担,又能轻松愉快地学到历史知识呢?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在教学语言上要多下工夫,增强个人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大量的知识,这是实践证明了的。
其次,掌握学习过程中的遗忘规律,不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规律是“前快后慢”。
学过的知识在几天后如不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历史知识,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历史知识的巧妙方法,如历史歌谣记忆法、概括法、记忆年代用谐音法、顺口溜打油诗法等等。
二、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的语 言 、 合理的速度 、 恰如其 分 的点 拨会让 学生 如沐春风 ,
形成 良好 的情绪感受 。 同时 , 当、 恰 得体 的语 言运用能给学 生 以美 的享受 , 调动学生全 身心地投入课 堂 , 提高教学的有
目的 。
四、 利用 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 习兴趣
成 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 生学 习, 是激发学 生的兴趣 。 而
出创新性 、 可操作性 。现代教学 强调 因材 施教 , 教师 必须全 面掌握 学生的学 习情 况 , 了解学 生的知识 现状 , 在吃透 教材
的基础上 , 结合实际 , 充分备课 , 为学生搭 建进步 的阶梯 , 拓 展学生 的认知 , 提高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 课时教师还要特 备 别 注意材料 的准备情况 , 如果准备 的太少 , 太过 简单 , 容易
种轻松 、 自由 的 学 习 状 态 , 利 于 发 挥 学 生 在课 堂 教 学 中的 有
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 提高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
三 、 化 课 堂 教 学 的情 绪 氛 围 优
环节入手 , 论述 了提 高课 堂教 学有效性 的具体措 施 , 确保 实 现 高中历史课 堂的有效教 学, 高教学质量。 提 【 关键词 】 史; 堂教 学 ; 历 课 有效性
效性 。二是教学过程 的合理性 ,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思 维速度 、 接受能力和学 习方 法上存在 的差异 , 科学合理 的安 排教学 内容和课 堂节奏 , 学生体验 到学有所成 的快乐 , 让 感
受到学 习的乐趣 。三是教学评价 的科学性 , 运用课 堂教学评
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学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关注学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例如,针对初中生,我选择了具有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努力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
通过梳理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3)关注时事热点: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时,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中日关系,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
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当时的战争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时,引导学生就“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展开讨论。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在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统一的意义和过程。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同行评价:积极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3)自我评价: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110-01一、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历史教学增添“异彩”1、教师可以凭借实物、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教学,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将历史重现,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兴趣,促进对历史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
3、适时适度地插入故事。
有人把历史课的趣味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史话教学”,以为上历史课就应当大量地讲故事。
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
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材的具体内容,适时适度地插入一些历史故事,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还是有帮助的。
如讲鸦片战争时,我就插入了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不仅使个别正在走神的学生收回了思想,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嘲笑清朝将领愚昧无知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4、要注重进行学科渗透。
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5、运用竞赛形式进行练习。
初中生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竞赛的形式,能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性,使学生具有新鲜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思维能力处于极佳状态,教学印象极为深刻。
同时,竞争的结果也会使胜利的一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一方不肯服输,双方都产生了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
经常有同学向我要求,以后的课堂教学多用这种形式。
二、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1、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孕含的“生活”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人教社新教材不仅包含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还增加了不少社会生活、习俗,即社会史的内容,显得更加亲切、丰满和人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认识立体化的历史,丰富生活常识。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5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11、充分利用课本有效资源及课本中的材料,设计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中探索质疑,学习知识,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2、课堂师生互动比较成功,配合比较好。
3、课堂中学生能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虽然答题语言不是很规范,但观点阐述基本完整,这还需要教师今后做进一步引导。
4、在课前我都做了精心准备,备课前对教学内容做了认真分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把教学目标把握得当,设计思路合理。
另外,课前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课件和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
需要改进之处:1、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2、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的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这个方面还需加强。
3、学生在知识的归纳总结这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做得还不够。
往往都是老师在做总结。
4、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
思考的时间安排过长,对于知识点和重难点的落实不够,缺少练习。
5、学生主体把握不当,课堂虽然活跃但略显混乱,缺乏组织。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2当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渐进尾声,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历史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常让我反思,高三这一学期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们至今回味;现我将我的做法、得失拿出来哂哂。
一、眼中有高考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
我们的做法是:1 .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 .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12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0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篇一本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紧张有序的进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将本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还不成熟的做法反思如下:一、认真、细致的研读考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
1 、通过研读 20__ 年考纲预测今年历史科的命题趋向。
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我们采用高考试题,同时也研读最新的考纲,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
2 、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
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复习。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促其完整的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最后,加强落实、检测,每天的材料题训练要做到检查,督促,评语,给分,最后修改至答案符合高考要求。
二、注重知识整合。
高考受考试形式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后,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认识,将知识升华。
同时可以将相应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专题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就已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
三、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以及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
因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1 、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
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
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2 、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基本解读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解读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只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历史学科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外,还必须关注以下几点:一、师生共同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建构。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外交等许多方面,记忆的内容非常多,教师指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指导学生从背景、过程(或内容)、影响(或作用)等几方面掌握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做到“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很有帮助。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
以致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
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
二、准确理解教学目标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规定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这三维目标总体上来说还是粗线条的、提纲式的,还需要我们在设计每一节历史课时将其具体化、细致化,即细致到、具体到知识点要求掌握哪些,能力要求掌握哪些能力,学生应如何参与教学过程,应指导学生掌握哪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或何种价值观。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篇1一、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
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
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二、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
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14类72种之多。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历史学科简单的被认为是记忆的学科,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生不能“温故而知新”,不能以史为鉴,不能读史明志,不能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历史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
当学生遇到社会生活问题,需要历史学科知识分析的时候就不知所措,因此加强对历史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这里我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和自己教学的浅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好奇心的积极意义则显示为想象、游戏、竞赛、建构故事、欣赏作品,追求智慧、解决问题、工艺制作、酿造美酒。
最高级的好奇心是文艺创作。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
"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
而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爱问问题,有些幼稚,又很可爱,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
”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2、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
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
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
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4、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
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准确利用历史材料历史教学需要把握历史材料的使用,指导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材料得到自己的历史观点,作到“论从式出”。
我认为利用历史材料首先要使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插图。
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插图的存在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
历史插图有的描述的是激烈的战争场景,如《三大战役示意图》;有的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面貌,如《康有为》;有的展现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如《聚集在中国的英国兵船》。
这些直观的画面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持久的热情,使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期待,饶有趣味地的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最直观的印象。
三、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讲解历史问题时关键是要把分析问题的思路理出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思考。
如分析事件爆发原因时,要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矛盾。
经济上的矛盾必然会反映到政治上,这样就要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
事件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爆发?这就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
社会形势的发展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变化,还需要有领导人的努力。
即分析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是:分析社会经济矛盾、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领导人的活动,有时候还要指出事件爆发的导火线。
例如:《“文化大革命”十年》一课,课前让同学们做好社会小调查,调查内容为: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整理下来。
另外,通过采访老人、查找图书资料、查找网上资料、访问文物古迹管理部门等方式,调查在“文革”中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遭到了破坏?后来又是怎样修复的?调查后,由小组长统一撰写调查报告,上课后,由各组分别展示调查结果,宣读调查报告,这样不仅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深入了解了“文革”时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的能力。
教学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
这里不仅指我们讲解时自己思维方式的阐述,更多的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很多时候学生可以为我们提供比我们讲解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个学生的能力可能有限,但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用好自己的耳朵,不要粗暴的打断学生的语言,最后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出评价,对于方向正确的内容给予引导,若方向有误,就要及时的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这样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重视。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教会学生思考,这才是一个老师最大的能力。
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所以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提出问题,概括本课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新课。
例如讲《日本明治维新》时与《戊戌变法》进行联系比较:两者的背景、内容、领导阶段、变法方式诸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其结果却是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呢?在教学中把历史上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考、分析,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
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是问题具有可操作性,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如,我在讲《“大危机”与“新政”》这课,讲到罗斯福总统为使美国摆脱危机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时,联想到我国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的公共工程三峡大坝和现在在农业、教育方面采取的许多惠民政策,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关注现实。
如中东局势、我国西部开发及社会热点等,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收集资料,直观地观察、分析、思考。
另外,教学时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思维活跃。
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
讲到辛亥革命的结果及教训时,引用鲁迅《药》;讲到林肯的功绩时,可引用惠特曼《草叶集》中“哦,船长”。
还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体验学习探究历史。
让学生充分挖掘现有的素材,如录音、录像、影视资料;文物、模型等实物材料;可供参观考察的带有历史风貌的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实境材料,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使自主学习材料呈现出立体感,亲切感、动态感,使学生处于历史的体验中。
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一名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很大的提高。
四、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索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中学,学中教。
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
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思考,寻找比自己教学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是通过教师书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这样既可以防止教师教学感受的流失,也可为今后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把零散的教育思维变成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绝对不能盲从教材,一味的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学,否则的话,教师最多不过是一个“教书匠”,也很有可能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由以上的观点来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愿意学历史;要以历史史料为依托,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要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充足的准备、精彩而饱含激情地语言感染学生,深刻地反思提高自己的水平,多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感觉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