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3)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赞美。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悟,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胡杨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2、说说观看图片后的感受,导入第一段。

(二) 直观体验,了解胡杨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3800平方千米”和“30多万平方千米”他们相差多少,你能用数学知识“算一算”吗?4课件出示比例图,学生直观感受胡杨林面积和沙漠面积的差距。

(三)品味文本,领略胡杨之“最”。

1、快速朗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胡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2、学生汇报胡杨的特点,教师板书。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画一画”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作者都抓住了那些方面来写胡杨的这个特点?(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教师适时介绍写法特点。

(3)感情朗读。

4、总结第二段写法。

(1)、我们学习这一段时是怎样学习的?(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出学习方法:“找特点----品析词句----找写法----感情朗读”5、运用总结出的学法自学3、4自然段、汇报时,教师引导总结出每个自然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技巧。

6、课件出示3张能概括胡杨特点的图片,学生欣赏,然后带着敬佩、赞美的情感有感情地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细读悟情,体会胡杨之“悲”。

1、导语:胡杨曾孕育了大片绿地,然而今天他为什么变成了这副样子呢?2、默读5、6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自由汇报,互相补充订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教学重点: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教学难点: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风胡杨》,板题,读题。

2、作者眼中的胡杨有什么特点?(板书)这三个特点你在哪里找到的?(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这种写法就是先概括后具体,先总后分。

(板书)二、品读胡杨学习2-4自然段:1、我们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胡杨的坚韧的?交流:哪些词句读出了坚韧?突出这些词语重点读一读,再来读一读?教师引读:尽管沙漠缺少泥土和水,但是胡杨的根茎很长,生接“胡杨的根茎很长,……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2、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胡杨的无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胡杨的无私?齐读,读出胡杨的无私。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3、出示: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根据提示自学第四自然段。

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交流,应该怎么读?三、感悟胡杨1、为了脚下这片热土,胡杨生前战斗过,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可是这样的胡杨却哭了,在5-6自然段找找,胡杨为什么哭泣?出示资料。

2、作者听到了胡杨的哭泣,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人们,女生接读:(1)女生齐读“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祈求”是什么意思?(恳切的希望)作者希望什么?全班齐读。

(3)让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祈求吧!生齐读祈求的内容。

(4)作者始终坚信:(生接读)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泪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西风胡杨》。

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如“西风”、“胡杨”、“沙漠”等。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产生敬佩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西风胡杨》是一首描绘沙漠中胡杨树坚强生命力的诗歌。

诗歌通过对西风和胡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中生命力的敬佩之情。

2.2 生词和短语:西风:指秋天或冬天的干燥冷风。

胡杨: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树木,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沙漠:指干燥缺水的沙质地带,生存环境恶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提问他们是否知道哪些树木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

引入课文《西风胡杨》,让学生猜测课文中的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木。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如课文讲述了什么,胡杨树有哪些特点等。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胡杨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3.3 表达与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胡杨树的印象和感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朗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西风胡杨》,加强语音和语调的感知能力。

4.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短文,可以描述胡杨树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其象征意义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如朗读、回答问题、讨论等,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朗读作业和写作作业的质量,评价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胡杨树的坚韧精神。

1.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学会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来表现主题。

1.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2 学会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来表现主题。

三、教学难点3.1 领会胡杨树的坚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2 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胡杨树的坚韧精神。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3 写作指导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环境。

五、教学准备5.1 课文《西风胡杨》及相关资料。

5.2 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5.3 写作纸张、文具等。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等详细信息。

六、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展示胡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

6.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胡杨树的坚韧精神。

6.3 理解课文:分析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讨论。

6.4 品悟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胡杨树的坚韧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

6.5 拓展延伸:讨论胡杨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防风固沙、生态环境等。

七、课堂活动7.1 图片展示:展示胡杨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7.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胡杨树的象征意义,分享各自的观点。

7.3 写作练习:以胡杨树为题材,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八、作业布置8.1 背诵课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胡杨树形象的记忆。

8.2 家庭作业:以胡杨树为主题,进行一次家庭观察,记录胡杨树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9.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评价10.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西风胡杨》。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胡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要介绍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胡杨树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学生朗读并跟读。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3)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造句练习。

4. 复述课文:(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抄写并记忆生词和短语。

2. 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短文,可以是自己对胡杨树的感受,或者是关于胡杨树的故事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造句练习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课文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西风胡杨教案第一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一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一课时课题: 西风胡杨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西风胡杨》一文,使学生了解胡杨树对于沙漠环境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2. 能够总结出胡杨树对于沙漠环境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 能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较为复杂的句子;2.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发表对胡杨树的见解。

教学准备:1. 《西风胡杨》文本;2.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使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沙漠中生存?学生讨论后,教师给出“胡杨树”的概念,并解释胡杨树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

Step 2: 预读与问题 (10分钟)提供《西风胡杨》文本的部分内容,请学生进行默读,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 胡杨树在沙漠中的作用是什么?2. 为什么胡杨树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Step 3: 阅读理解 (15分钟)学生阅读完整篇《西风胡杨》文本,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 通过文章内容,你认为胡杨树对生态环境有哪些积极影响?2. 从文章中,你认为胡杨树如何适应恶劣环境的?Step 4: 合作学习与分享 (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自己小组的想法,最后进行各组间的分享和交流。

Step 5: 小结与展示 (5分钟)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小结,总结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并对胡杨树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强调。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胡杨树的价值和保护”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胡杨树的认识和价值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阅读《西风胡杨》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了解沙漠环境中胡杨树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不仅在团队协作能力上有所提高,也让学生对胡杨树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课堂时间较为紧凑,后续课程可适当加长,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展开讨论和自主思考。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在线学习平台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 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方便 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胡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胡杨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胡杨的生长环境、特点、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胡杨有更深入的 了解和认识。
《西风胡杨》教学设 计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分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反思
01
境 和特点。
理解《西风胡杨》一 文中描绘的胡杨形象 和象征意义。
了解胡杨在生态环境 中的作用和价值。
能力目标
0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胡杨 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西风胡杨》的精髓,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特点,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层 次学生的需求。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D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资源
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 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胡杨
在西风中的生存状态。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胡杨林,亲 身体验胡杨在西风中的坚韧与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西风胡杨》。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西风胡杨》,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顽强,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胡杨树的精神,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西风胡杨》的内容简介:课文《西风胡杨》是一首描绘胡杨树的诗歌,通过描绘胡杨树在风沙中的坚韧和不屈,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树的敬仰之情。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西风胡杨》,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胡杨树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胡杨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胡杨树的兴趣。

3.2 朗读和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西风胡杨》,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进行背诵练习。

3.3 词语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并进行例句展示和运用。

3.4 修辞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模仿练习。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西风胡杨》的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词语或句子进行书写练习,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2 课堂作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小作文,展示自己对胡杨树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

将课文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生长特点,从而引出课题《西风胡杨》。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课堂讨论课文描绘了胡杨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胡杨树具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赞美胡杨树?4.课堂讲解5.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

6.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向胡杨树学习,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赞美诗。

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了胡杨树的顽强生命力。

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对胡杨树的赞美之情。

但在生字词学习环节,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生长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胡杨树的生长环境、特点等。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胡杨树怎样的生存环境?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胡杨树生长在荒漠、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6篇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6篇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6篇《西风胡杨》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风胡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3、课件或挂图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胡杨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西部地区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五、教学方法观看图片,讲解解读,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图片、投影仪、音频设备、实物胡杨枝干、学生绘画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师生进行问答活动,了解学生对胡杨树的了解程度。

(2)展示一张胡杨树的图片,并分析其特点和生长环境。

2.新授(15分钟)(1)播放一段胡杨树的自然环境音频,让学生感受胡杨树的原生态。

(2)在地图上展示胡杨树分布的地理位置,介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3)讲解胡杨树的生长环境特点,及胡杨树的生存困境。

3.合作探究(30分钟)(1)学生分组观察实物胡杨枝干,讨论胡杨树的形态特点。

(2)学生合作完成一份胡杨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调查报告,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4.拓展延伸(25分钟)(1)学生回到教室,展示和交流调查报告。

(2)播放一段纪录片《西风胡杨》,观看时师生进行记录和提问。

(3)讨论纪录片中胡杨树的形象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5.课堂小结(10分钟)(1)学生回答问题,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了解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胡杨树的生存现状。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胡杨树和西部地区的感受和想法。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胡杨树的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中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的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另外,由于课时有限,对于胡杨树的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讲解还不够详尽,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西风胡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西风胡杨》。

学习并掌握生词和短语,如“西风”、“胡杨”、“坚韧”等。

分析并描述胡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会使用词汇卡片和字典来辅助学习。

运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胡杨树的感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尊重。

培养学生的耐心、坚持和乐观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西风胡杨》。

理解和运用生词和短语。

分析胡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2 教学难点:理解胡杨树在沙漠中的特殊生存环境。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达自己对胡杨树的感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材准备:准备课文《西风胡杨》的文本。

准备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准备词汇卡片和字典。

3.2 教具准备:准备录音机或播放设备,以便播放课文朗读。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和重点突出。

准备绘画纸张或写作本,以便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问题引入,询问学生对胡杨树的认知和印象。

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殊生存环境和生命力。

4.2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西风胡杨》,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纠正发音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4.3 学习生词和短语:分发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和短语。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朗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西风胡杨》,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5.2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胡杨树的作文,描述胡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5.3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准备相关的生词和短语。

第六章:教学过程(续)4.4 分析课文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描述,引导学生理解胡杨树的特点。

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胡杨树象征坚韧和生命力。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9.《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二、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三、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在浩瀚的大漠,当风沙袭来时,河流、人群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就连那雄伟的城堡也被掩埋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顽强的精神与沙漠斗争,与风暴搏斗,它就是——胡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风胡杨》一课。

师板书课题。

播放视频。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课文后面生字的读音。

2.借助音节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坚韧炙热催肝裂胆不朽身躯滋润蒸熬人类围垦祈求)3.去掉音节你还认识吗?4.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是最坚韧的树,是最无私的树,是最悲壮的树)5.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三)文本对话,走近胡杨。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品读“只生在沙漠”的“只”字,体会胡杨的生存环境恶劣。

(2)品读“一边是……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的塔里木胡杨林”。

从面积上比较,大沙漠和胡杨林哪个大?读出大沙漠的“大”。

师:在这么大的沙漠里,却生长着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胡杨林,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壮美!生读胡杨林的那一句。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读出沙漠的大和胡杨的美。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第一句,指名读第二句,你读出了什么?(胡杨的坚固)指名读第三句。

同学们这段向我们说了胡杨的四个不怕,那四个不怕呢?(不怕炙热不怕严寒不怕盐碱不怕黄沙)说明胡杨不仅坚固而且很有韧性。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
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优质课公开课教
案教师资格证复试合议教案
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重新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可以写下15个字,掌控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四个自然段,背诵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4、认知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高度关注;
5、协助学生学会批评。

2学情分析
在语文自学中,学生通常都不太注重复习,独立自主自学能力差,对于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的重新认识、认知都创建在老师的鼓励下,综合写作能力差。

相对于这篇课文来说,学生对于胡杨和关于课文中提及的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都就是陌生的。

学生认知作者的文学创作意图存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介绍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重新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可以写下15个字,掌控12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四个自然段,背诵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4.1.2学时重点
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1.3学时难点
1、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有感情地朗读出胡杨之最。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

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标题:西风胡杨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西风胡杨的故事,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西风胡杨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炼关键信息,进行文本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1. 西风胡杨的故事书籍或故事文本。

2. 学生课桌椅的调整,以便于小组合作。

3.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西风胡杨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复习故事的基本情节。

二、阅读理解(2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西风胡杨的故事。

2. 分发阅读理解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他们的答案,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2. 分发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

3. 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答案。

2. 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西风胡杨故事中所传递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讨论自己对西风胡杨故事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西风胡杨的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探究西风胡杨的生长条件和适应能力。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引言《西风胡杨》是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西风胡杨》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2.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文本分析1.教师先简单介绍《西风胡杨》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2.阅读文本,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写作风格;–分析文本的内涵和意义,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针对文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和事情,进行分析和解读;–分析文句中一些生僻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品有哪些主题和思想?–作品通过哪些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思想?–作品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4.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第二课时:角色扮演1.将本文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分组,让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2.教师安排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表演对话:–学生需要自己创造对话内容,但是需要保持原著中人物角色的特点和台词风格;–听取和观察其他组的表演,并提出评价和意见;3.学生根据自己角色的特点,为角色写一篇短小的随笔,表达该角色的思想和情感;4.教师进行简单点评和总结,评价学生的表演和随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课时:诗词鉴赏1.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2.选择几首与《西风胡杨》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分析古诗词的结构和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与《西风胡杨》这篇文章进行对照,寻找共通之处,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性和共性;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一篇短小的读后感或诗词鉴赏心得;4.教师进行简单点评和总结,评价学生的鉴赏分析和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不死精神永存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巨龙小学许利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4.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一些胡杨林的图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胡杨图片)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有一幅画面会令你的心灵为之震撼——在茫茫戈壁的深处,在浩瀚沙海的边缘,在一片阳光骄纵、风沙暴烈的盐碱地上,有一种顽强的树木在向恶劣的环境挑战,那就是其貌不扬却感天动地的胡杨。

当地的维吾尔族农民说,胡杨三千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胡杨,感受它不死的生命,永存的精神。

(板书课题)
二、初识胡杨,了解特点
(一)交流资料,谈谈自己心中的胡杨。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胡杨。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词,并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

2.检测生字词识记、理解词语情况。

3.检测读书成果。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在课后“指南针”的指导下,围绕课文内容质疑、解疑。

(3)总结质疑、解疑方法。

教师小结:读书时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对我们深入地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谈自己对胡杨的了解。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一)借助媒体,了解胡杨生存环境。

播放视频(胡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孤独守望的情景)
教师解说:在亚欧大陆的中央地带,有一片黄色的荒原——塔里木盆地。

这是一个风沙主宰的世界。

极度的干旱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地球上最荒凉的角落。

胡杨却以自己的方式在这里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一个曾经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海边的树种,当烈日把沧海变成沙漠,当风让沙漠一天天长大,它仍然在沙丘间守望。

在漫长的风和水的争夺过程中,当河流消失,当风沙湮没,当人类放弃家园,胡杨仍然执著地
守候着生命最后的希望。

这就是胡杨的生存环境,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介绍。

出示:
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从这段话中,
你了解到什么?通过你的读告诉大家。

(二)品词析句,感悟胡杨品格
1.自主阅读,发现特点
(1)找出描写胡杨特点的段落,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胡杨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把你想到的记在书上。

(坚韧、无私、悲壮)
(2)讨论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这些特点?
(3)教师引读:“胡杨,是最坚韧的树”——(生接读“胡杨的根茎……层层黄沙。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生接读“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生接读“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仍坚定地挺立着。

”)
2.展开想象,感受品格
(1)出示:
①(指名读)你这样读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②联系实际理解二十米的根有多深,零上四十度的炙热和零下
四十度的严寒是什么样的滋味?学习作者列数字的写作方法。

教师补充介绍:夏季沙漠的地表温度最高可达零上八十度,胡杨
为减少水分蒸发变种,树干下面长柳树叶子,树冠长杨树叶子。

为了寻找泥土和水源,不但长出深达二十米的垂直根,还长出了像网一样蔓延几十平方米的水平根。

③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虚浮漂移的流沙、侵入骨髓的斑斑
盐碱、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展开想象,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

④教师引读:尽管沙漠缺少泥土和水,但是胡杨不怕——
生接“胡杨的根茎很长,……并深深根植于大地。


教师引读:尽管沙漠夏天炙热,冬天严寒,又有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和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但是胡杨不怕——
生接“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2)出示:
①默读这段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②自由提问。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芸芸众生、浮华虚名、稍纵即逝、摧肝裂胆”。

③胡杨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一样冲锋在前,像屏障一样挡住了风沙,才有了身后我们这些城市的繁华、乡村的兴旺、有了山清水秀的美景,有了芸芸众生安然的生活,但芸芸众生并不知道胡杨,更不了解胡杨为我们做的一切,胡杨在乎吗?它仍然义无反顾地挡在风沙前面。

它们将什么让给了别人?将什么留给了自己?
读到这儿,也许有人认为胡杨很傻,胡杨傻吗?潜心读书,谈谈你的看法。

④指导朗读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3)出示:
①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胡杨真的生下来千年不死吗?为什么胡杨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即使死了也要用干枯的身躯抵挡风沙,即使倒了也要用不朽的身躯保护土地)
不死的、不倒的、不朽的是什么?(胡杨的精神)
②播放视频(死后不倒、倒后不朽的胡杨林)师解说:这片衰败的胡杨林似硝烟未散的战场,倒下不朽的胡杨似烈士的骸骨栩栩如生
③教师引读:因为至爱脚下这片热土,所以胡杨——(生接“生下来千年不死”);教师引读:即使死了也要用干枯的身躯抵挡风沙,所以胡杨——(生接“死后千年不倒”);教师引读:即使倒了也要用不朽的身躯保护土地,所以胡杨——(生接“倒下去千年不朽”)。

(4)引导学生发现2、3、4自然段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

读到这儿,胡杨在你的心目中还仅仅是一种树吗?在你的心中胡杨是什么?(英雄、男儿、母亲、战士……)
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
(一)深入对话,关注胡杨
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英雄的胡杨、这坚韧、无私、悲壮的战士却哭了,他们为什么流泪呢?
1.自主阅读5、6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2.自由汇报,结合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

指导学生读出西域曾经的繁华。

3.胡杨哭了,他为谁而哭,是为自己吗?(为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的水和文明而哭,为我们的祖先曾经经历的荒漠残城的噩梦而哭,为沙漠的未来而哭。


4. 胡杨的眼泪我们看到了,作者看到了,可上游的人们没有看到,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破坏沙漠的生态环境。

师补充介绍上
游人们围垦开发修建水库的事例。

(近30年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二)深入对话,关注胡杨
听到这一切,作者祈求什么?
1.生一齐接读“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再指名数人接读这句话。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理解的?
3.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作者无比心痛。

他想哭,所有有良知的人们都想哭,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想让更多的人在这片胡杨林中都好好地哭上一哭,也许这苦涩的泪水能化作蒙蒙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

然而我们不会哭,因为这不是英雄末路的悲怆,我坚信——(生接读“胡杨还在……那些来着将被激励。

”)反复接读这句话。

4.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胡杨不死,苍天有眼,人们会意识自己的错误,来恢复胡杨林的生态环境。


5.我祈求胡杨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相信胡杨能够坚持,“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生接读“我们是胡杨!”)指数名学生接读“我们是胡杨!”
四、赞美胡杨,延续精神
1.擦去黑板上的战字,请同学们给“士”字组词,(勇士、烈士、壮士)
2.这就是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

面对
胡杨,我们感到了自身的狭隘与渺小,面对胡杨,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面对胡杨,有人唱歌赞美她,有人写诗赞美她,我们来读一首诗《壮士豪情》
零上四十度的炙热
你青翠挺拔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你铁骨铮铮
霜风击倒倔强的身躯
你挣扎着爬起
沙尘掩盖遒劲的四肢
你奋力撑出
虽断臂折腰
你依然顶天立地
……
你是大漠的壮士
3.面对胡杨,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抒写,集体交流。

让我们从心底留住胡杨,走近胡杨、做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吧!
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
坚韧勇士
无私战士英雄
悲壮壮士
热爱、赞美同情、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