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新版)浙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1.地球上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地壳变动__的结果。
2.典型火山一般由__火山口__、__火山锥__、__岩浆通道__三部分组成。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__气态的(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的__。
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__地幔的软流层__。
4.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__火山口__。
【夯实基础】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A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D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③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活动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C )A.青藏高原目前还在抬升B.古代书籍记载着青藏高原所在地是海洋C.青藏高原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D.喜马拉雅山南部边缘曾是海洋4.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D )A.日本的富士山喷发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C.黄山山体发生的断层现象D.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5.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6.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
火山活动是( D )A.地表风化的结果B.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C.冰川移动的结果D.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7.下列有关世界火山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8.读图3-4-1中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地球与宇宙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练习浙教版
专题课件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填空题1.岩石的变形、________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________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2.地壳的________、海平面的________以及人类的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典型的火山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________的(水蒸气和________等)、液态(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火山灰、________和火山弹等)。
4.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共有________余座。
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环________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______________一带。
5.地震是________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发生______或________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6.地震的发源地叫________,一般位于地表以下O~________千米处。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叫________,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叫________。
7.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________。
二、选择题8.火山喷发的熔融岩来源于( )A.地壳B.地核C.地幔的底部D.地幔的软流层9.发现“猫搬家,马乱蹦,鸡不进窝,狗乱叫”等动物异常现象,是下列哪种灾害的发生前兆( )A.泥石流B.地震C.水旱灾害D.台风10.2013年4月,雅安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D.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11.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C.某地海滨海水入侵程度不断加大D.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12.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的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C.海洋中潮起潮落D.火山活动13.下列地带中,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的有( )A.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B.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C.亚洲东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带D.非洲和大西洋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完成14~15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点拨】“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 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壳运动可以导致海陆 变迁。
夯实基础·巩固练
8.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灾害的是( D ) A.掩埋农田、房屋 B.污染空气,导致气候异常 C.造成人员伤亡 D.造成大面积地裂
⑨华山,古称“西岳”,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由一 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山体的一面是大断崖,具 有陡峭如削的山势。
⑩海水每天都有潮涨潮落现象。
【答漂亮的雨花石,是人们喜爱的 旅游纪念品和收藏品之一。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 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 地。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 岗、玛瑙岗、聚宝山。请问:一般来说,河床里才会 有卵石,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这里过去曾经有过河流,后来地壳上升,
③所有的地震,人都能感受到
A.①③
B.②③ C.①
D.②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下图中,位于震中的是图中的( A )
夯实基础·巩固练
12.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 做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 角空间中
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 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 残垣断壁
浙教版 七年级上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岩浆;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3A 8D
2019年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后辅导练习十三
2019年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后辅导练习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个现象说明( )A、全球气候在变化B、古代海洋面积较小C、海陆不断变迁D、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黄土高原很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沟壑纵横,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岩石风化D、生物作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9年4月2日7时5分在青海玉树州玉树市(北纬33.34度,东经96.16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B、南极地区发现煤田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海浪拍击海岸【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远在继续。
下列对宇宙的认识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相互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D、霍金提出了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的设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之一,其空间分布分散B、富士山是死火山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当今世界,地震频发。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复习巩固五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浙教版复习巩固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地形变化,是由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A、大堡礁的形成B、风蚀蘑菇的形成C、风蚀城堡的形成D、上海“崇明岛”不断“长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地壳变动的能量来源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B、太阳和地球引力C、重力能D、宇宙中神秘的能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作用B、泥沙沉积C、风力侵蚀D、冰川作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不是由于板块的运动形成的是( )A、火山B、化石C、地震D、大裂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A、珠江三角洲B、杭州西湖C、柴达木盆地D、喜马拉雅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侵袭B、过度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频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的信息是( )①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②华山北坡大断崖③采石厂有弯曲的岩层④青藏高原的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的化石A、①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风蚀城堡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作用B、人工雕琢C、冰川作用D、地震结果【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多数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发生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第10题【单选题】下列受地震影响最大的是( )A、震中B、震源C、震中距较大处D、不能确定【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各省区中,地震发生比较频繁的是( )A、浙江省B、黑龙江省C、台湾省D、河南省【答案】:第12题【单选题】沙滩上的鹅卵石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火山作用D、人工作用【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在烂柯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 )A、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B、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C、地形是稳定不变的D、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如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尼泊尔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地震:(1)成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______ 力的作用下,发生______ 或______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知识点1 地壳变动的证明1.地壳变动: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的剧烈,有的缓慢,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结果。
2.地壳变动的痕迹: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3.地壳变动表现为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说明①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有两种:a.褶皱:地表受力挤压发生的弯曲。
b.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裂位置发生错位。
知识点2 火山1.火山能量来源: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内力)。
2.火山构成: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但基本都是由__火山口__、__火山锥__、__岩浆通道__三部分组成。
3.喷发物: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液态(熔岩流)和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硫等)。
4.火山活动的影响(1)益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提供无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给当地人们带来旅游收入;地表温度高,可以建造温泉,提供疗养。
(2)危害:破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危及生命。
5.火山类型及分布(1)类型:__活火山__、__死火山__和__休眠火山__。
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长期周期性喷发的活火山。
(2)分布:全球火山主要集中在__环太平洋__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__地中海——喜马拉雅山__一带。
知识点3 地震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地震要素(1)震源: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
(2)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__垂直__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震中距:地表某地距__震中__的距离。
(4)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知识点4 地震的分布、逃生方法和预报1.地震的分布:与火山相似,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地震的逃生方法(1)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地快速撤离,以免因慌乱发生挤压、踩踏事故。
(2)底楼: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地壳变动 同步练习题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壳变动同步练习题1.下列海陆变迁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香港的填海造陆 B.珠峰地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C.冲击岛屿的形成 D.三角洲的形成2.你在雪地上走过时会留下“脚印”,地壳运动留下的“足迹”是( ) A.火山、地震 B.褶皱、断层C.化石、泥石流 D.三角洲、峡谷3.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青藏高原上有海洋生物化石4.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青藏高原目前还在抬升B.古代书籍记载着青藏高原所在地是海洋C.青藏高原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D.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曾是海洋5.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个现象说明( )A.全球气候在变化 B.古代海洋面积较小C.海陆不断变迁 D.人类开发海洋资源6.某地区发现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断其古代地理环境是( )A.珊瑚繁生的浅海 B.辽阔的温带草原C.干燥的热带沙漠 D.温热的茂密森林7.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8. 如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份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
这一现象支持了()A.地壳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9. 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①华山北坡大断崖②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0. 当我们在采石场看到如图所示的弯曲岩层时,我们可以判断()A.该地曾受过水平方向的挤压 B.该地的地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C.该地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 D.该地不可能会发生地震11. 地球形成以来,地壳的变动情形是( )A.广泛、持续不断地进行着B.有时发生,有时停止C.陆地上在变动,海洋底部不变动D.大多数时间不变化,有时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1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重点内容)①“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②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驶来帆船的船帆比船身先出现)③月食时,日光投影是弧形的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⑥登高而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二、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长)1、在太空上看地球很圆的原因: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相差很小。
2、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三、地球的内部结构:(重点内容)1、从外向内: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最薄,地核最厚)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3、地核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二、经线和纬线: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2、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圆位置关系相交于南极和北极相互平行长短等长不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最大度数值180°90°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条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有2条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E赤道(0°纬线)3、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西半球:160°E∽180°E和20°W∽180°W北半球:北纬0°∽90°N南半球:南纬0°∽90°S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0°∽30°30°∽60°60°∽90°三、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经纬网(作用:能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四、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⑴比例尺⑵方向⑶图例与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1.地球上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__的结果。
2.典型火山一般由 _、 _、 __三部分组成。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_ 。
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_ __。
4.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 _。
【夯实基础】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③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活动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A.青藏高原目前还在抬升B.古代书籍记载着青藏高原所在地是海洋C.青藏高原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D.喜马拉雅山南部边缘曾是海洋4.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日本的富士山喷发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C.黄山山体发生的断层现象D.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5.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所有火山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是相似的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6.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
火山活动是( )A.地表风化的结果B.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C.冰川移动的结果D.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7.下列有关世界火山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8.读图3-4-1中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人类家园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 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
4.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1)远去的帆船总是 先消失; (2)站的高看得远;(3)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4)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麦哲伦航海;5.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壳:0-17千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17-2900千米下地幔内地核2900-6371千米外地核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 经线和经度(1) 经线:也叫 。
经线是 ,所有经线长度 。
经线指示 方向。
(2) 经度:零度经线也叫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以东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
(3)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2. 纬线和纬度:(1) 纬线:纬线都是 ,也称为纬线圈,长度 。
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 方向。
(2) 纬度: 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 ,用“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用“ ”作代号。
(3) 北纬、南纬各有 。
3. 东西半球的划分(1) 习惯上以(20 °w )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赤道以南为。
二.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1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
○2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初中科学七年级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2课时)练习题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2课时)A组基础训练1.下列现象可能为地震前的预兆的是( )①出现地光②井水喷涌③鸡飞狗跳④马不进圈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各省区,地震发生较频繁的是( )A.台湾省B.浙江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3.一般地震影响最大的是( )A.震中B.震源C.离震中10千米处D.离震源5千米处4.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是( )A.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B.环大西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带C.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D.日本列岛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5.下列对地震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地震是由岩层发生断裂,释放能量,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不会引起火山喷发②地震是地球释放内能的一种形式③所有的地震人都能感受到④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到左右晃动,然后是上下抖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6.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②乘汽车逃命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面,就地避震④应站着不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第7题图7.图中地震要素表示正确的是()A.①震中②震源③等震线④震中距B.①震源②震中③等震线④震中距C.①震源②震中③震中距④等震线D.①震中②震源③震中距④等震线8.在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不可取的是()A.迅速关闭电源、燃气B.避开高大建筑物C.注意保护头部D.乘电梯迅速下楼9.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性可能就越大,2016年4月14日当地时间晚上9点26分左右,日本熊本县益城町发生6.5级地震。
请根据下面表格说明该次日本地震的破坏性属于()A.轻微破坏性B.一般破坏性C.严重破坏性D.特大破坏性10.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球内部能量通过地震释放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⑤11.(自贡中考)近几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12.读图,回答。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3.4 地壳的变动和火山地震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3.4地壳的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夯实基础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海浪拍击海岸2.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主要都是( )A.火山活动的结果B.河流冲刷的结果C.地壳变动的结果D.地震活动的结果3.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灾害的是( )A.掩埋农田、房屋B.污染空气、导致气候异常C.造成人员伤亡D.造成大面积地裂4.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是( )A.集中分布在各大洲内部B.集中分布在各大洋内部C.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没有任何关系D.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5.下列现象中,可能不是发生地震的预兆的是( )A.人头晕眼花B.井水喷涌C.出现地光D.鸡飞狗叫二、能力提升6.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B.迅速进人室内抢运物品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7.下列现象能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③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的痕迹④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每年都在扩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 )A.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B.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C.都对地形没有影响D.都分布在板块的内部三、课外拓展9.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马拉皮火山于当地时间 2014 年 2 月 26 日 16 时 15 分喷发。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目前有 129 座活火山。
马拉皮火山海拔 2 891 米,是苏门答腊岛最活跃的火山。
火山会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10.写出图中火山构造名称:①是,②是,③是。
四、中考链接1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受力挤压岩层使岩层发生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褶
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
模型讲解:同时用厚绸演示褶皱,方法是把绸布平放在桌面上,两手压住绸布,距离要
适当,从相对方面挤压绸布即可。
小结:地表现有的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方向基本有两种,水平运动和
升降运动。有的运动十分剧烈,有的运动十分缓慢。
教师:请同学们在完成表格后学习课本地壳变动的证明,读图 3-30 分析结果: ①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 6.3 米。 ②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 6.3 米。
③十八世纪到 1955 年,地壳下降 2.5 米。
教师:分析图 3-30,学习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用模型来说明,褶皱是地
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 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 在 3000 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 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 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每年仍以 0.33 一 1.27 厘米的速度上升。 资料三: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 现在渤海 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此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也仍处在水 下。 资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分析四则资料并填下表: 属上升运动的 属下降运动的 属缓慢运动的 属剧烈运动的
利用一周的课外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P100 图 3-32:火山喷发示意图)回答:
时间进行相关资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料的收集,最后要
答: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体、液 有详细的文字和
体和固体喷发物。
图片材料(课后贴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 于课室的学习园
课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能对照地图说出全球火山、地震分布特点。
教 2.过程与方法:
学
通过对地壳运动的原因的模仿,推理火山、地震形成的原因,练习有因及果的逻辑
目 推理。
标 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树立奋发学习,努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
呢?想不想知道?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物理。
二、新课教学
个性
1.地球内部的分层
化内
演示实验:用小刀将煮熟的鸡蛋切开
容: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鸡蛋总共可以分几层?
学生:……(蛋壳、蛋白和蛋黄)
教师:你能说出地球内部结构吗?观察地球内部结构,通过和煮熟
的鸡蛋对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石的总称。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 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最好能用彩图示出)。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 2.地壳变动的证明 教师:地球形成在 45 亿年前,形成之初,地球表面相当平坦,地壳呈水平分布,而现在 的地球表面还平坦吗? 活动一: (1)列出以下信息,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何种变化。 资料一:1692 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 3/4 沉入
(2)体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运用。通过课外探究、收集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使
学生热爱家乡。
重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
难点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一、引入
看《印度洋海啸》片段。
教师:刚才的海浪大吗?你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录像正是印度洋海啸。这段录像是人们
在整理海滩时发现的,作者已经被海啸夺去生命。那么,那次海啸是怎么造成的
(2)引导学生分析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并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原
因。
总结:地壳的变动有的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有的则表现为地壳的下沉。有时地壳变动进
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察觉。
三、板书
3.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 地核
圈层结构
地幔 地壳
二、地壳变动: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缓慢运动、剧烈运动。
学生:……
观察,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学生指出并熟记各层的厚度。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 17 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 2 900 千米深度处。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软流层和岩石圈,每层还可以继续细分。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
第 4 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课题
第 4 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
授课时间
1.知识与技能:
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过程与方法: 教
(1)能利用其它事物来模仿地壳变动。 学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标本,获得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 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
(1)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
完成讨论 P100 中的 1、2 题。
答案:1.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内部放射性元
素衰变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积累。2.如: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台湾海峡几度
升降等可以证明地壳在不断运动。
播放《青臧高原隆起》的模拟录像,提示学生思考沧海桑田的含义。
(1)展示有关地壳变动的证据如海洋生物化石、 断层、褶曲等图片。
通过国情教育,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引入
个性化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地壳在不断的变动着,那么,既然地壳在变动, 三个小组收集资
岩层扭曲发生了形变,那么是什么促使地壳发生形变呢?
料的主题分别是
二、新课教学
汶川大地震、抗震
1.火山
自救方法、张衡与
展示:
地动仪。要求每组
多媒体视频:火山的喷发
变成什么?
地中做学习交流)
答: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 和精简的 3 至 5 分
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钟的发言稿材料
(3)火山可以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