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笔记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每天经历的日出日落的循环就是地球自转的体现。
自转一周是24小时,这为我们提供了昼夜交替的周期。
在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在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是大约365.25天,这为我们提供了四季的变化。
公转会导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从而影响我们的温度和气候。
公转还导致了不同地区时间的差异,例如,日界线以东的地区会比以西的地区时间稍晚。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公转过程中,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太阳直射点也在移动,这导致了不同地区昼夜的长短变化。
例如,夏至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而冬至时,则反之。
四、极昼极夜现象
在极圈以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极圈内的部分地区,太阳始终不落,出现极昼;而另一部分地区,则长期得不到太阳的光照,出现极夜。
总的来说,地球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但也是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学习七年级上册地理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教材分析一、教材《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日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季节转变、五带的划分。
本节是该节内容的第一时。
这节内容是继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以后编排的,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而且小学自然中也学过了“太阳高度”、“日夜和四季的成因”等知识。
此刻,对地球运动进行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依照学生年龄特点把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公转,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二、学情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时期是智力进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体会型慢慢向理论型进展,观看能力、经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进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踊跃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普遍的、踊跃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爱好,有效地培育学生能力,增进学生个性进展。
生理上,青青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观点,希望取得教师的夸奖,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堂上;另一方面要制造条和机遇,让学生发表观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目标】明白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2明白得日夜交替现象产生的缘故是地球的自转;3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日夜交替现象。
【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成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熟悉地球自转的特点;2通过演示、观看地球的自转进程,复述日夜更替、各地时刻不一样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演示、观看试探、总结归纳等探讨进程中,慢慢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式;2培育独立试探、勇于探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教学方式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为了突出重点,冲破难点,我这节采纳演示观观点、实验探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思维导图及重要知识点解读
思维导图
重要知识点解读
• 1、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意义 • 2、昼夜现象与晨昏圈 • 3、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意义 • 4、四季的变化 • 5、五带的划分
1、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意义
(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 球的自转。 (2)特征:①自转轴:地轴。
交成66.5 0的夹角,而且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因 此在一年之间,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 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量多, 气候炎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为热带。北回归 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和北极之间为北寒 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和南极 之间为南寒带。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温带候季节变化 明显。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 后
太阳直射 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变化 季节
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半球昼夜 北半球春季,无
等长
南半球秋季
北半球昼长夜 短,南半球相 反
北半球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 南半球冬季 极昼现象,南极
圈以南出现极夜 现象
南北半球昼夜 北半球秋季,无
等长
南半球春季
北半球昼短夜 长,南半球相 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分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特征、 规律和意义的异同。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自转运动产 生了昼夜更替与时差现象,公转运动导致四季更替、极昼 极夜现象及昼夜长短呈规律性的变化),解答本题就很容 易了。
答案:B
4、四季的变化
(1)四季产生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
人们通常将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 8三个月划为夏季;9、1 0、1 1三个月划为秋季; 1 2、1、2三个月划为冬季。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自转
白昼黑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 地球自转引发的现象: 如日出、日落等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 结果。
地球轨道
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并非圆形轨道,而是椭圆 形轨道。 近日点和远日点: 地球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为近日 点,最远的点为远日点。 轨道倾角: 地球轨道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5度。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CONTENTS
• 地球的运动概述 • 昼夜变化
01 地球的运动概述
地球的运动概述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自身轴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轨道: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
静止不动的地球?: 地球并非静止,而是以每年约365天旋转一周。 为何有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如春夏秋冬的变化。 日照时间长短: 地球公转导致日照时间长短不同。
THE END
THANKS
02 昼夜变化
昼夜变化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日影现象: 日影的形成和变化。
昼夜交替
昼夜长度变化: 春秋两分点昼夜等长,夏至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 极昼和极夜: 在南北极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 昼夜变化规律: 昼夜变化受季节影响,不同时间长度不同。
日影现象
日影投射: 地球自转时,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形 成日影。 日照角度: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光线入射角度 不同,导致日影长度变化。 日晕和日狭: 日影长度变化导致日晕和日狭现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详解
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详解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重点和难点)一、会画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填图册第7页(1)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北逆南顺)、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3页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光照面积大小)注意南北半球刚好相反。
1、地球的自转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2、地球的公转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⑸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春分:3月21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春季,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前后,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极昼秋分:9月23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秋季,昼夜平分。
冬至:12月22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极夜二、五带名称分界线、位置、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特征。
地球运动知识点七年级
地球运动知识点七年级1.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这个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个运动称为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轴线倾斜23.5度,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太阳光照。
3. 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当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半球就是夏季,而南半球就是冬季。
当北半球远离太阳时,北半球就是冬季,而南半球就是夏季。
4. 日食和月食: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导致日食和月食的发生。
日食发生在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月食发生在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
5.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造成地球的形状不完全是球形。
6.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轴线倾斜23.5度,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昼夜的交替。
地球的倾斜也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太阳光照。
7. 地球的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
8. 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07,000公里。
地球的公转速度使得地球围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
9. 地球的卫星:地球有一个名为月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自转和公转。
月球是地球上唯一的卫星,它的运动对地球的潮汐产生了重要影响。
10. 地球的磁场:地球拥有一个磁场,它起到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的磁场也是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所依赖的基础。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1、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3月21 全球各地昼夜
前后)
等长均12小时
春分夏至之间 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6月22 昼最长夜最短
•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五带的划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 五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温度带
范围
特征
北寒带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北温带 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热 带 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高温
南温带 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南寒带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 二节《 地球的 运动》1 4张PPT 课件
• 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4张PPT课件
1 为什么我们看在欧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的现场直播得到深夜才 能看到?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地球公转与昼夜变化的关系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
昼夜现象的产生
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的概念和原因
昼夜交替的概念: 地球自转导致白天 和黑夜的交替出现
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 运动
地球倾斜对地 球运动的影响: 地球的倾斜导 致地球在公转 过程中出现四 季变化,同时 也会影响地球 的气候和环境
地球倾斜对人 类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倾斜对 人类的农业生 产、交通运输、 气候变化等方 面都有一定的
影响
极移的概念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线称为黄道带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黄道带的倾斜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进动
极移对地壳运动的影响:地球的极移会导致地壳的运动,这对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 重要的影响。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地球自转的周期 :一天。
地球自转的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地方时、地球 形状等。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互为因果,共同维持地球的运动状态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 替,为地球表面提供光照和温暖。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的概念和原因
概念:四季变化是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倾斜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降 水、风向等自然现象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要点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
3.自转的周期[来源:学科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总是要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面地点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地点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东早西晚。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每天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5.晨昏线(圈)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下图中AB为晨线。
[来源:学科网ZXXK]【例题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源:Z+xx+]点拨: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只是产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会造成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
答案:A要点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有两个:①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也是北极名称的来历)。
②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是 66.5°。
如图所示: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为365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讲解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自转运动概况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易错提醒1自西向东(北逆南顺)(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下图所示:(2)判断方法——右手法则:右手微握,大拇指指向北极,弯曲的四指指向即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或四指弯曲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北极。
易错提醒2时区、区时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公转运动概况:直射点向那个半球移动,那个半球昼增长)①规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和23.5°S之间移动。
②过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移至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23.5°N,这是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南移到赤道时,为秋分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继续南移至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23.5°S,这是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次年3月21日时又回到赤道。
如下图:易错提醒3(1)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以外没有直射现象。
(2)昼夜长短的变化①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南、北纬66.5°(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66.5°S称为南极圈,66.5°N称为北极圈。
②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易错提醒4(1)除赤道地区外,其他地区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等长);(2)只有纬度大于或等于66.5°的地区才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3)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就相反。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教材习题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自转活动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
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答案】本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的现象。
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
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琢磨;不同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
演示结果: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答案】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
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
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读图1.17,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答案】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际时刻互致问候的。
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昼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刻纽约已位于黄昏后,即将转入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
公转活动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参照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演示要领(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
(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
(4)注意观察,及时记录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
以上实验选在暗室或晚上进行效果最好。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答案】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一、知识讲解1.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更替、地球上的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日,季节冬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2)B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3月20或21,节气是春分日,季节春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3)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6月21或22日,节气是夏至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4)D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9月22或23,节气是秋分日,季节秋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5)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南半球的节气、季节等均与北半球相反。
一年中,绵阳每天正午太阳夏季节升得高些,冬季较低;一年中,绵阳白昼的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5、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二、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3.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4.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关于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方时为7点B. 正值日落时刻C. 经度为60°ED. 全年昼长夜短5.下列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③当烟台的学生早晨去上学时,新疆的学生还没起床④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读“地球上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七年级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是我们学习地理课程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知识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对地球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定义地球在其轴线周围自西向东旋转一圈的运动,在24小时内自转一周,这一运动被称为地球的自转。
2.影响因素导致地球自转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内部运动和空气流动的摩擦,同时,太阳和月亮力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3.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影响了一天的持续时间,降雨和气流的分布,同时也引起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1.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周围运动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一圈所需时间为365.24天,即一年的时间。
2.影响因素地球的公转受到了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影响,同时地球的离心率和黄道面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换,同时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植被的分布。
三、地球的倾斜和赤道1.倾斜角度地球的赤道和自转轴之间的夹角称为地球的倾斜角度,这个角度为23.5度。
2.影响因素地球的倾斜角度对气候和季节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地球拥有四个不同季节的原因之一。
3.赤道和热带带地球的赤道是地球上最宽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大多数热带带的中心,热带带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热带雨林等。
总结:地球运动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则影响了气候和植被的分布。
同时,地球的倾斜和赤道也是影响季节分布、气候等方面的因素之一。
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我们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
以上是地球运动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3 地球的运动(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
A.昼夜更替
B.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
C.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D.地球绕月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据图可知,丽丽做该 实验是地球围绕地轴进行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故选A。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的,故A错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近似椭圆, 周期为一 年,故B错误,C正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是一年,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归纳总结
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基本特征
周期:一天/24小时
中心:地轴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
原因 不发光的球体
昼夜更替
地球自西向东转
区分:昼夜现象
太阳东升西落
时间的差异
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6月
11月
为什么我们穿的校服从短袖变成了长袖,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什么?地球的公转
练一练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后简称“亚运会”) 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 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本届亚运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5.第19届亚运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 ( ) A.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 D.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
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知识点地球运动是初中科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之一,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就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知识点进行阐述,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中心轴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由于其周期较短,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受不到它的变化。
以下是关于地球自转的几个知识点:1. 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即从地球的西部转向东部。
2. 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
3. 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现象:地球自转会导致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现象。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日运动的运动。
相对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的周期较长,大约363.25天,确定了我们的时间和日历。
以下是关于地球公转的几个知识点:1.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倾角: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公转周围的轨道被称为黄道。
同时,地球的公转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被称为倾角,倾角约为23.5度。
2. 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标志。
春分时,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所受到的阳光强度是相等的;而在秋分时,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所受到的阳光强度同样相等。
3. 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倾角的变化,地球所受到的阳光强度不断变化,从而带来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变化。
三、日、月食日、月食是地球运动中的两个神秘而又有趣的现象。
以下是关于日、月食的几个知识点:1. 日食:日食是指太阳被月球完全或部分遮挡,使得地球上的某个区域不能看到太阳。
日食通常发生在新月阶段。
2. 月食:月食是指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从而地球上的某个区域不能看到月亮。
月食通常发生在满月阶段。
3. 日、月食的发生规律:日、月食的发生与地球、太阳和月球等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日、月食各自都存在自己的周期和规律。
本文阐述了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日、月食等神秘现象。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讲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讲解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下面是关于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讲解的讲解,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下面的知识。
一.地球的进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二.地球的太阳1.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四季的构成:南北半球季节恰好相反①春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月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夏至日。
6,7,8月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秋分日。
9,10,11月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射至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
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⑴五带的分割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原产状况,把地球表面分割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
②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就是南回归线。
③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④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就是南极圈。
⑵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⑶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并无阳光照射,也并无极昼极夜现象。
⑷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坚信通过上直面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传授的传授内容,同学们都能够较好的掌控了吧,后面我们展开更多的知识点内容传授自学哦。
热烈欢迎写作!。
《地球的运动》课标解读
《地球的运动》课标解读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这里的行为主体都是学生,是要求学生(而不是教师)能简单“演示”和“说明”,教师不能取代学生进行演示和解释(必要的示范和多媒体展示是应该的)。
“演示”和“说明”,不是具体的知识目标,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演示地球运动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又是一种探究方法;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运动,同样展现的是学生对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的掌握。
“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实际上是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分开表述旨在强调演示的重要性。
因为演示是探究必须的过程,没有正确的演示,就很难用地理现象说明。
“演示”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发现地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领悟现象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因此,正确演示是前提,是关键,用现象说明是思维和能力的具体展现。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地球运动尤其是公转运动,是初中地理的学习重点,更是学习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一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差,但是动手能力强,教师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演示,在演示中自然揭示相关地理现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具体的结论性知识,而应该是支撑结论背后的过程与方法。
2.从身边开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运动实际上是地理规律与成因的揭示,属于理性知识,必须从感性入手。
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可能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理现象,开展有计划的地理观测(例如,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生存能力。
3.合理深度把握总的原则是宁浅勿深。
如,关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各地时间差异,学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越往东的地区太阳升起得越早,当地时间也越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