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全面總結(完整版)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4(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3)檢驗產物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複燃。

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二)測容器--量筒(1)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

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準。

(2)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

(3)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託盤天平(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託盤上。

新初三化学提前预习有哪些要点、重点?附化学元素快速记忆法

新初三化学提前预习有哪些要点、重点?附化学元素快速记忆法

新初三化学提前预习有哪些要点、重点?附化学元素快速记忆法!对于新初三生来说,进入初三,迎来了一门新的课程:化学。

化学说难不难,但是在学校正式开始课程前将要学的知识提前预习,能让自己再新学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而且九上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会比较多,如何预习化学,预习有哪些重点、要点呢?方法君建议,预习的时候着重下面四个要点。

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元素符号,才能为学好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很多同学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

因此,在预习过程中要提前消化,把一些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并试着梳理出概念之间的联系。

使下一步的学习降低难度。

三、常见物质的制取方法和性质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制取装置、原理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四、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初中唯一的一个定律,很多问题的解答都要用到它。

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化学元素辣么多,如何快速记忆呢?这些好方法送给你,要收好哦!这几大法分别是:一、拼音法钠(Na)、钡(Ba)、氟(F)、钨(W)、锂(Li):这些元素名称的汉语拼音与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相似。

如钠元素(Na),“钠”的汉语拼音为nà;钡元素(Ba),“钡”的读音由汉语拼音“b”的发音与英语字母“a”的发音拼成;氟元素(F),“氟”的读音的声母为“f”,钨元素(W),“钨”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为“w”;锂元素(Li),“锂”的汉语拼音为“lǐ”.二、形象法有些元素的元素符号可采用形象的方法记忆。

钨元素(W),可以联想白炽灯内的钨丝,酷似“W”形;硫元素(S),可以联想起弯弯曲曲的小溪中的流水,形如“S”状;氧元素(O),可以联想圆圆的太阳形状;钾元素(K),可以联想到剪指甲时张开的剪刀的形状。

三、谐音法如金元素(Au),可以设想这样的情景:有人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哎哟”的惊叹声,这“哎哟”的发音不正是英文字母“Au”的发音吗?四、韵语法①按字母对比记忆法“A”开头,金银铝氩,“B”字开头钡和溴,钙铜碳氯先写“C”,“M”领头锰和镁。

范卿平初三化学讲义

范卿平初三化学讲义

范卿平初三化学讲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支重要学科。

化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三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分类在化学中,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海水、饮料等。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

元素的化学符号用来代表元素的名称,例如氢元素的化学符号是H,氧元素的化学符号是O。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原有的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置换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相互置换形成新的物质。

电解反应是指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四、常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化学理论。

常见的化学实验有酸碱中和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电解实验等。

酸碱中和实验是通过将酸和碱混合,观察酸碱反应产生的现象。

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通过将金属与酸或其他物质反应,观察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电解实验是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观察电解质的分解和反应现象。

五、化学的应用化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化学在医药领域中用于药物的合成和药物的分析。

化学在农业领域中用于肥料的生产和农药的合成。

化学在工业领域中用于塑料的制造和化学工艺的开发。

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用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

化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超详细)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超详细)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雾出现,说明有H2O;取下烧杯,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有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物质的变化(通常表现的是正在进行的过程,常出现字眼有:在、已经、了等)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

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二、物质的性质(通常表现的是一个结论,常出现的字眼有:如:会,能够,易等)1、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填空】新物质、新物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化学变化、需要化学变化【例题】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的可燃性B. 铝的导电性C. 氢氧化钠的腐蚀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答案】B【解析】导电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总结】判断性质:1、是否通过化学变化体现;2、记牢常见字眼。

【知识点2】实验室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准”原则:。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固体。

3、剩余药品(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广口瓶1、取用块状固体用。

(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细口瓶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①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②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试管口,缓缓地倒(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刮一刮,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归纳总结 化学属于理科中的⽂科,学习初期,基本理论和理化性质较多,需要同学们不断反复地加以巩固,才能有效的学好化学。

⾯对中考也需要整理好知识点以便复习。

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初三化学中考考点,希望⼤家喜欢! 初三化学中考考点 ⼀、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成,微观上没有新分⼦⽣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冰的升华、⽊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成,微观上有新分⼦⽣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体、改变颜⾊、⽣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状态、⽓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属性、⾮⾦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作为⼀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个原⼦⼀样的原⼦集团。

离⼦:带电荷的原⼦或原⼦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海⽔、⾃来⽔、⼟壤、煤、⽯油、天然⽓、爆鸣⽓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种分⼦;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化学式表⽰; ③纯净物可以是⼀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为初三化学的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有关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命名规则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在化学中,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碳是地球上存在数量最多的元素,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特殊,能够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有机物的基本特征是碳与氢的共价键,同时也可以存在其他元素的共价键,如氧和氮等。

2. 有机物的分类方法有机物能够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根据有机物分子链的长度来分类,可以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烷烃的分子中只有碳-碳单键,烯烃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炔烃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三键。

在具体分子结构上,有机物还可以根据它们的官能团进行分类。

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基本结构,如羟基、羰基、羧酸基等。

根据官能团的不同组合,有机物可以分为醇、醛、酮、酸等不同类别。

3.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是为了表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命名可分为系统命名和常用名两种。

(1)系统命名: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采用联前缀、基前缀和主链基命名的方式进行命名。

常见的联前缀有甲、乙、丙、丁等,基前缀表示碳骨架的长度,主链基是有机物分子中最长的一条连续碳链。

(2)常用名:一些比较常见的有机物,由于历史原因或广泛应用而得到常用名。

常用名是在系统命名之前广泛使用的命名方式,如甲醇、乙醛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名仍然存在并广泛使用。

4. 标明结构的简便符号有机物的结构可以使用简便符号进行标明,以方便表示和描绘结构。

常见的简便符号包括数字表示碳链的长度,H和非碳原子表示相应的氢和其他非碳原子。

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它们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机理的重要基础。

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和应用化学知识。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一、概述化学一个充满神奇与探索的学科,在初三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刚进入初三的学生,你可能会觉得化学是一门复杂又陌生的科目,但其实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化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帮助你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稳步前行。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精彩的化学之旅吧!1. 简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初三阶段的学习内容概览初中化学是我们了解自然世界的一把钥匙,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化学就像走进一个充满奇妙变化的魔法世界,那么在初三这个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学科。

在初三我们会初步接触化学,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我们会探索这些物质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物质。

接着我们会学习原子和分子,这是化学的核心基础,就像学习建筑的基础一样重要。

我们会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组成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物质的。

此外我们还会学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会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释放。

我们会学习各种化学反应的类型,比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并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

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这些知识不仅让我们更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让我们学会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初三的化学学习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奇妙的化学世界吧!2. 引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是每位初中生必须面对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让大家更轻松地应对这门学科。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正在学习初三化学的同学们。

我们知道化学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时候可能会让同学们感到困惑。

初三化学第一章

初三化学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导入化学使我们进入初三要学习的一门新学科,大家可能对它有些陌生,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远,其实不然,化学一直在我们身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家长每次会叮嘱我们多吃蔬菜,少吃咸菜,就是因为腌制的咸菜中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去年曝光的路边摊上的烤肉颜色鲜艳就是加入了亚硝酸钠的缘故,而这种物质对我们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但是化学绝对不会对我们产生威胁,利用化学我们可以生产出五颜六色的衣服,可以看到绚烂美丽的烟火,可以了解更多科学的奥秘,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开始认识化学。

二.正题(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化学可以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具体是什么物质让人们中毒呢,空气为什么能让人呼吸呢?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常吃的食盐、食醋到底有什么成分?2.观察与思考:化肥碳酸氢铵的分解现象:碳酸氢铵在受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同时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NH4HCO3NH3↑+H2O+CO2↑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现象:实验开始几分钟后,红色的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到一定高度。

结论:铁跟氧气、水经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解释:铁生锈消耗了锥形瓶里的氧气,使得锥形瓶里的压强减小的缘故。

通过对化学的初步学习可知,我们要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使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利用,一方面得到和使用了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南极的臭氧层空洞、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

以上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必须通过研究化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如研究新的制冷剂来代替氟利昂;利用化学手段检测空气质量,减少生产生活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回收处理垃圾加以利用等。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初三化学总复习

初三化学总复习
(2)特点: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反应中一定发生氧元素的转移。
(3)分类: 根据氧化反应的快慢可将氧化反应分为:
①剧烈氧化 如:燃烧、爆炸等
②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辨析]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含义
特点 关系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 指物质和氧发 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生的化学反应 种物质的反应
溶液PH
3
7
7


石灰水 纯碱溶液
Ca(OH)2 Na2CO3
11
10
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 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 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 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专题突破:
【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 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金属元素、非 金属元素和稀
由质子数决定
阴离子带负电荷, 阳离子带正电荷
有气体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原 子和离子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2、原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分子
概念
微观构 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中最小 的粒子
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二者都是构成物质的 微观粒子,它们都呈电中性
还原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化合反应:A+B=AB
点燃
如:2Mg+O2 = 2MgO CaO+H2O = Ca(OH)2

初三化学全部定义

初三化学全部定义

初三化学全部定义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精华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精华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精华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创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群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群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别可浮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璀璨)、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讲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索普通步骤:提出咨询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办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能够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别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别能用来加热,别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普通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普通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篇一: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物质,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 元素: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物质,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子序数。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4.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5.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不变,只是物质之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6. 化学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分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7. 元素周期表:用元素周期律组织起来的一张表,它反映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化学基本原理1. 化学反应: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释放出能量。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中和的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现象。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三、化学基本实验技能1.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制取气体的方法有加热、电解、化学合成等,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等。

2. 常见物质的鉴别:鉴别无色液体、黄色液体、黑色固体等。

3. 实验安全: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防止爆炸、防止中毒等。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习题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考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篇二:初三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入门课程,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等方面。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1.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其中,固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分子振动幅度小;液态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振动幅度较大;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振动幅度很大。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或多种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氢气、氧气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主要考点:1. 常识: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团的概念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量低的靠近原子核;第一层(K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L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先排满内层,在排外层;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有可能改变②硝酸根离子NO3-;氯酸根离子ClO3-;氢氧根离子OH-;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锰酸根离子MnO42-;高锰酸根离子MnO4-;磷酸根离子PO43-;铵根离子NH4+③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之间的区别:判断元素种类,根据核内质子数;判断是离子还是原子,根据核外电子总数与核内质子数④地壳中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⑤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2.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区别、联系;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分子)质量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构成的物质:共价化合物(如:水、酒精、二氧化碳等);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等)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晶硅;稀有气体;金属单质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钙等)注:(1)单一的离子是不能够形成物质的。

例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千万不能说是由氯化钠离子形成的(2)离子化合物是通过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3)判断方法: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简单的判别方法:看其化合物的名称中是否有“钅”字旁,如有则是离子化合物,没有则是共价化合物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三种粒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仅是数值关系)相对分子质量=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④分子、原子、离子为微观概念;物质、元素为宏观概念在做选择题、填空题中应注意概念的微观宏观匹配性3. 应用:根据粒子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和原子,化合价,化学式①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单质的化合价为零;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合价原理不同离子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有关,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数目与得失电子数目相同;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共用电子对有关,偏向为负,偏离为正,数目与共用电子对数目有关;化合价规则: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024年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2篇)

2024年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2篇)

2024年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构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酸碱性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所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2. 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具有银白色、延展性、导电性等特点。

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颜色、脆性、不导电等特点。

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把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在一个表格中,方便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

4. 化合物的概念及命名规则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种。

三、溶液与离子1. 溶液的定义及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2.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离子的生成与离子方程当溶质溶解时,其分子会解离成离子。

离子方程用于描述溶质溶解时离子的生成过程。

4.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性是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酸性溶液含有氢离子,碱性溶液含有羟基离子。

四、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元素化学方程式由化学反应物、化学反应条件和化学反应产物三部分组成。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数量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化学概念_精品文档

化学概念_精品文档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归纳一、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生活中的物质多为混合物,如空气。

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的性质;而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份保持原有的性质。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的三态变化,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发生了变化,例如,固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体时,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如氧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如水。

在化合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又称为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水;氯酸钾,氢氧化钠等物质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因为它们含有两种以上的元素。

4、对以下物质分类:锌粒、氢气、硫酸锌、氧化铜、铜、水、碳酸钙、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二氧化锰、硝酸银、赤铁矿、医用酒精、醋酸、煤、石油、天然气、硫酸、氢氧化钠、红磷①混合物赤铁矿、医用酒精、煤、石油、天然气②化合物硫酸锌、氧化铜、水、碳酸钙、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二氧化锰、硝酸银、硫酸、氢氧化钠③单质锌粒、氢气、铜、红磷④氧化物氧化铜、水、二氧化碳、二氧化锰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其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没有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变成了新微粒,生成了新物质。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水受热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发生改变,变成了新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3、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础。

元素是具有相同相同荷电核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的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的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的基本概念1、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变化: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组成,每种物质都保持其原有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它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分离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进行比较得出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电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例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例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例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燃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的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10讲成绩好, 信心足初三化学科讲义 Qichao Education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优质教育 成就梦想温 故 知 新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常见现象本质区别实质 联系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定义实例区别二、物质的组成三、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 (2)单质和化合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基本概念 组成宏观微观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四、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Na 、S 、P 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按反应基本类型分按氧的得失分按热量变化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7)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 温 故 知 新一、物质的变化【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例1】“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变式训练一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成冰B. 纸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见P1)【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用途都能反应出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性质时,要紧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例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

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变式训练二1、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归纳总结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 .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反应类型概 念 特 征 举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多变一 S+ O 2SO 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AB→A+B 一变多 2H 2O电解2H 2↑+O 2↑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A+BC→B+AC 一换一HCl+ Zn= ZnCl 2 + H 2↑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BC成分相交换H 2SO 4+2NaOH =Na 2SO 4+2H 2O【规律小结】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主要依据时各类反应的定义: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两两互换成分”【例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 4ClO 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 4ClO 4===△N 2↑+Cl 2↑+4H 2O ↑+2O 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分解反应B .化合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变式训练三1、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 .ZnO+H 2SO 4=ZnSO 4+H 2OB .Fe 2O 3+3CO====2Fe+3CO 2C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D.CaCO 3高温CaO+CO 2↑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Zn + H 2SO 4== ZnSO 4+H 2↑ B 、CaCO 3高温CO 2↑ + CaO C 、CH 4 + 2O 2点燃CO 2 + 2H 2O D 、S+O 2点燃SO 23、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如右图所示。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个反应 ,该反应类型是四、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1)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规律小结】化学反应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例4】(1)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其中R 的化学式为。

变式训练四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A.50 B.40 C.10 D.70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果出现氯气泄露,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是。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3、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4、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冰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防腐7、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下图表示物质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确的是()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B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9、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 12B. 18 C.22 D.4010、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 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5:1 D.4:111、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1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13、右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1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4224)(2SONaOHCuNaOHCuSO+↓=+B.32NaHCO OHCOCONa2232+↑+C.↑+=+222HZnClHClZnD.22ClH+ 2HCl15、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 2 22 34 0反应后质量g 2 40 待测16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16、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备F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A的化学式可能是(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7、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 →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和反应。

△点燃(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