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研究汉字的形体可以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只就形体研究形体,不联系字音和字义,这种研究可以叫做汉字的外部结构研究;另一个角度是联系字音和字义来研究形体,这种研究可以叫做汉字的内部结构研究。
例如“想”字,从外部结构研究说,第一步分为“相”和“心”,第二步“相”还可以分为“木”和“目”。
“心”“木”“目”叫做基础部件。
这三个基础部件又可以分解为笔画。
如“目”分为竖、横折、横、横、横。
从内部结构研究说,“想”分为“相”和“心”两个偏旁,“相”表音,“心”表义,由表音和表义偏旁组成的字叫形声字。
我们这门课程只研究汉字的外部结构。
从外部结构研究说,汉字从小到大有三个层次,就是笔画、部件和整字。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层次。
一、笔画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提笔笔尖运动在书写材料上所留下的痕迹叫做笔画。
笔画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研究汉字的笔画,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笔画数。
笔画数指的是每个汉字有几个笔画。
学习汉字时要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每个汉字的笔画数。
计算时要根据规范字形,不能根据不规范字形。
例如“骨”的规范字形是9 画,而它的旧字形作“”,是10画。
“象”的规范字形是11画,而它的旧字形作“”,是12画。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每个字的笔画数,是汉字笔画数的标准。
(二)笔形。
笔形指笔画的形状,现代汉字的基本笔形有五种,就是横(一)、竖(∣)、撇(丿)、点(ヽ)、折()。
横包括提(),点包括捺(乀),竖钩()归竖,折包括各种折笔,如横折()、竖折()、撇折()等。
在五种基本笔形里,横和竖出现的次数最多。
(三)笔画的组合。
笔画的组合指笔画和笔画的组合类型,有三种:1.相离,笔画彼此分离,如:三川小六刁习。
2.相接,笔画和笔画相接触,如:厂了口上工乍。
3.相交,笔画和笔画相交叉,如:十丈中车丰事。
“刀”和“力”都是由折和撇组成的,但组合关系不同,“刀”是相接的,“力”是相交的。
354汉语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4] 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内容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三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部分第1章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的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规范化六、推广普通话第2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四、韵母辨正第四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3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产生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笔画、基本笔画、复合笔画(二)偏旁、成字偏旁、不成字偏旁、部首二、笔顺三、造字法(一)“六书”理论(二)造字法第四节汉字整理和标准化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4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词汇二、几种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分类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第七节熟语一、成语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第5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三、词类的误用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第五节句法成分一、主语和谓语二、动语和宾语三、定语四、状语五、补语六、中心语七、独立语八、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第六节单句一、句型二、几种常用句式三、变式句四、句子的变换五、句类六、单句分析小结第七节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一、常见的句法失误二、检查语病的方法三、修改语病的原则第八节复句一、概说二、复句意义类型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句四、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九节句群一、句群该说二、句群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句群四、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十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四、标点符号的位置第6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和语境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四、修辞与语用学五、修辞的左右和学习修辞的目的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四、拈连五、夸张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二、排比三、层递四、顶真五、回环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二、映衬三、反复四、设问五、反问第八节辞格综合运用一、辞格的连用二、辞格的兼用三、辞格的套用第九节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一、韵律配合不协调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三、句子表意不畅达四、辞格运用不当第十节语体一、公文语体二、科技语体三、政论语体四、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部分绪论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詟说赵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1.论语学而先进颜渊季氏阳货2.礼记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许行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1.老子2.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3.荀子劝学(398)4.吕氏春秋察传(405)5.韩非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硕鼠鸨羽蒹葭七月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三)语言学部分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別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三、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一、语音四要素二、音质的声学分析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一、发音器官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三、元音四、辅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一、对立和互补二、音位和音位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一、区别特征二、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一、音节二、语流音变三、韵律层级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三、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三、组合的层次性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二、形态三、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二、变换和句法同义三、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三、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二、同义关系三、反义关系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第四节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三、汉字和汉语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一、实物记事二、图画记事三、刻划符号四、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二、自源文字的发展三、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四、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五、汉字与汉语拼音第五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三、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三、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二、社会方言三、地域方言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二、借词与社会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一、语言联盟与社会二、系统感染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一、语言替换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三、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四、语言替换的过程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一、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二、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三、外族书面语的层次四、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一、“洋泾浜”二、混合语三、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四、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一、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二、聚合类的演变三、类推四、结构的重新分析五、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一、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二、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三、词义的演变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汉字的形体结构之六书
囗为四方形的城池,从止,表示去征讨攻打这座城池。
在甲文中,“正”也是用作“征伐”之义,“征”为 后起区别字。由于“正”借用作“正月”之“正”, 又借用作一种祭名,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彳部,构 成从彳正声的形声字“征”来表示“征伐”义。
声符“正”就是“征”的本字,这里声符不仅表意, 而且还是它的本义。汉字形声字中,属于这种情况的 还不在少数。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的字形与意义有着密 切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学习古代汉语的词汇离不开对汉 字字形的分析
只有具备了有关汉字结构的理论知识,才能更 好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的意义的 联系,从而了解汉语字词的本义,以及本义与 引伸义之间的关系,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理论
“牛”字像牛头之形,“羊”字像羊头之形, 但又不是把头部的所有面貌形状都画出来,只 是表现头部最具区别性特征的部分,牛头和羊 头都突出地表现它们的角,牛头的角是斜刺向 上,羊头的角则卷曲朝下。这就是象形字不同 于图画之处。
一般说来,象形字都为独体字,即不能拆成两 个构字部件的形体,但有的象形字却需要以另 外的形体来作陪衬,这样才使该字所像之物明 白无误地展示给读者。例如:
两人相随为从,两人相背为北,三人为众。
(二)异体会意
异体会意就是会合两个不同意思的形体,例如: “及”是从又(手)持人,会意为赶上并抓住 了某人之意。 “兵”从廾(拱)持斤,会意为兵器之义,后 来又指持兵之人。 “戒”为两手持戈,会意为守卫戒严之意。 “只”,本为“获”之本字,以手持隹,表示 有所获。
就是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放到 一起,其意义也不是算术的一加一那么 简单。
现代汉语 第二章 文字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出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声之迹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 ·木经训》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 ·系璋下》
目的要求:
1.了解什么是汉字,汉字的起源 2.掌握汉字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汉字的前身有哪些形体 4.掌握现行汉字的具体类型和特点 5.掌握汉字的结构单位及笔画、部件的组合方式 6.掌握汉字造字法类型及各类型的具体含义、种类 7.了解掌握汉字整理和规范化的措施 8.掌握已规范整理过的汉字及类型
(三)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 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会 意者,比类合谊,以见为㧑,武信是也。”
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
• (四)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 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形声者,以事为 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形旁大都是象形字。 形声字类型:
笔顺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三、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来讲, 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用字法:转注、假借
• (一)象形
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象形 者,画成其形,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四、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 二、纠正错别字
谢谢!
• 汉字具有哪些特点 • 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现形汉字的前身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 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 行书等辅助性字体。
汉字的结构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研究汉字的形体可以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只就形体研究形体,不联系字音和字义,这种研究可以叫做汉字的外部结构研究;另一个角度是联系字音和字义来研究形体,这种研究可以叫做汉字的内部结构研究。
例如“想”字,从外部结构研究说,第一步分为“相”和“心”,第二步“相”还可以分为“木”和“目”。
“心”“木”“目”叫做基础部件。
这三个基础部件又可以分解为笔画。
如“目”分为竖、横折、横、横、横。
从内部结构研究说,“想”分为“相”和“心”两个偏旁,“相”表音,“心”表义,由表音和表义偏旁组成的字叫形声字。
我们这门课程只研究汉字的外部结构。
从外部结构研究说,汉字从小到大有三个层次,就是笔画、部件和整字。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层次。
一、笔画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提笔笔尖运动在书写材料上所留下的痕迹叫做笔画。
笔画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研究汉字的笔画,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笔画数。
笔画数指的是每个汉字有几个笔画。
学习汉字时要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每个汉字的笔画数。
计算时要根据规范字形,不能根据不规范字形。
例如“骨”的规范字形是9 画,而它的旧字形作“”,是10画。
“象”的规范字形是11画,而它的旧字形作“”,是12画。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每个字的笔画数,是汉字笔画数的标准。
(二)笔形。
笔形指笔画的形状,现代汉字的基本笔形有五种,就是横(一)、竖(∣)、撇(丿)、点(ヽ)、折()。
横包括提(),点包括捺(乀),竖钩()归竖,折包括各种折笔,如横折()、竖折()、撇折()等。
在五种基本笔形里,横和竖出现的次数最多。
(三)笔画的组合。
笔画的组合指笔画和笔画的组合类型,有三种:1.相离,笔画彼此分离,如:三川小六刁习。
2.相接,笔画和笔画相接触,如:厂了口上工乍。
3.相交,笔画和笔画相交叉,如:十丈中车丰事。
“刀”和“力”都是由折和撇组成的,但组合关系不同,“刀”是相接的,“力”是相交的。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提纲
现代汉语知识点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它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4.现代汉语有两种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5.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6.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7.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8.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9.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名称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则称为普通话。
10.“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言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11.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12.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的差别最小。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是汉字中的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左右结构的字不一定分布均匀,以左窄右宽居多,如"洞"、"流"。
这类字一般左部贴菱形左边虚线,下踩菱形下部虚线,右边部分遇线则止。
【左中右结构】顾名思义,左中右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这种多结构的字一般穿插很讲究,长短、收放各呈姿态但是和谐统一。
占格规律:尽管字形复杂,但是繁而不乱。
除了特别舒展的"捺"以外,所有的笔画都不会超越菱形虚线,且重心必在竖轴线上。
我们可以看到,中间部分基本落在竖轴线上,以"收"为主,左右部分脚踩虚线,顶天立地、遇线则止。
【上下结构】顾名思义,字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时汉字中常见结构。
占格规律:结体上,一般上半部分落于横轴上方,下半部分落于横轴线下方。
字的中轴与格子竖轴线高度吻合,有中心感。
【上中下结构】顾名思义,上中下结构的字大体由三部分组成。
书写时由上而下。
就其结体而言,若非"束腰"则为"展翅"。
也就是说,如果中部"收"贝I」上下"放";如果中部“放〃则两头必"收"。
"苦"、"草"、"鲁"、"高"、"算"等字便是。
占格规律:不管收放,字体基本都在“菱形格"中,舒展时不逾左右两极,伸展时不逾上下两极,且重心在竖轴线上。
【品字结构】品字结构又叫"三叠字",有三个相同的部件叠加,形似品字。
如"晶"、"众"、占格规律:这类字,一上二下。
上面部分居中位于横轴之上,下面部分分别码在竖轴两边,托起上方部首。
重心落在竖轴线上。
【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围而不堵。
常见的"麻"、"司"、"还"即是。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2010-09-04 10:16:35)转载▼标签:杂谈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即体现造字意义的字形结构。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汉字的结构,如“章”字,从书写结构讲,分为立、早两部分,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立早章”。
古汉语讲汉字的结构,主要是从造字角度讲的。
章是由音、十两部分组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乐竟为一章。
从音,从十。
十,数之终也。
”书写结构只能告诉人们一个字的写法,造字结构则能体现一个字的本来意义。
“乐竟”是指音乐告一段落。
先人造字之初,就是根据事物的一定意义来造字的。
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说:“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附。
”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先有对某种事物形成的观念,即意义;然后有词的语音形式,即字的读音;最后才依据意义和读音造字,即字的形体结构。
所以,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二、为什么要分析汉字结构分析汉字结构,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字的本义。
如:“沙鸥翔集”的“集”,本作“”,从三个隹的在木上,会意,本义是群鸟聚集在树上。
“春和景明”的“景”,从日,京声,形声,本义是日光。
“夸父逐日”的“逐”,甲骨文从止在豕后,止是人的脚,在猪的后面,会意,表示追逐的意思。
“晴初霜旦”的“旦”,甲骨文写作,金文,小篆,像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本义是早晨。
分析汉字结构,还有助于了解汉字的古代读音和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如“夸父逐日”的“父”,通“甫”。
“甫”字从用父声,因此二字古代读音相同或相近,故相通。
又如都邑的“都”,从邑者声,以“者”为声符;上古汉语里d与zh、p与f不分。
这些形声字及其声符的读音,反映了形声字产生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我们将在“音韵学”部分做一般性的讲解。
此外,识字教育、正字法、古籍整理、字典编纂、检字法等,都要求能正确地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各方言之上有统一的共同书面语。汉字具 有超越语音差异的功能,稳固性较强,各地方言语音差异虽大, 但书面交际所受影响不大。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字母结构简单,线性更明显; 汉字结构复杂,平面性更强;
(1)汉字的简化
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 推行,1964年总结成《简化字总表》。
1977年文改会发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该方案1986年废止。
汉字简化的方法
1、类推简化。简化一个繁体字或繁体字的部件, 由此类推简化一系列繁体字。
长(長)、张(張)、胀(脹)、怅 (悵)……
那么,汉语拼音化是否同样可行呢?
2. 拼音化是否可行?
赵元任曾编了一段短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 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 ,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 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 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 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 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 是事。
思考:为什么日韩等国能比较成功地
实施文字拼音化改革?
汉字标准化的“四定”: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详细内容自学教材)
“一音一符”才是真正的表音文字。
不过,认为“汉字属于表义文字”也有一 定的问题。
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见形知义”的 文字体系。
实际上,“音-形-义”的结合是所有文字体系的共 同特征。因此有的学者主张,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的二分模式并不科学。
思考: 汉字字形能反映造字理据,这有什 么好处?
(1)汉字字形能记录和反映更多的古代文化 信息。
现代汉语第三章第二节汉字形体
全称《汉鲁相乙瑛 奏置孔庙百石座史 碑》。亦称《孔和 碑》。东汉永兴元 年(153年)刻。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为东汉极为成 熟的隶书代表作之 一。
(五)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或正书。“楷”是规 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的名称, 从晋朝就有了;不过,当时并非专指一 种字体,凡可作楷模的都可称作楷书, 唐以后才专指现在通行的楷书。 由隶书变成楷书主要是受了草书的 影响。用草书流传的笔势,去掉隶书的 波势挑法,并适当地加以简化,就成了 楷书。楷书从西汉宣帝时已开始萌芽, 东汉末渐趋成熟,魏晋以后成为汉字的 主要字体。魏钟繇,晋王曦之是早期著 名的楷书书法家。
1、章草 章草,指东汉章帝时盛行的汉隶的草书, 虽然笔画连写,但仍独立成字。 2、今草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期,是从章草变化来的, 形体连绵,字字相连,偶有不连,而血脉不 断,也称一笔书。今草著名的书法家是张芝, 有人称他为草圣。 3、狂草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比今草更草率的字 体,辨认起来相当困难,因此,狂草仅能作 为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已丧失了文字进行 交际的实用功能,张旭是狂草著名的书法家。
战国(前475-前221)齐国
铸。记载陈曼为其皇考 献叔作器事。现藏上海 博物馆。
2、小篆 小篆本来就叫篆文,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 的标准字体,汉代人才把它叫做小篆或秦篆。 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泰山刻 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小篆的特点: 在于写法固定,结构整齐, 字形匀称,笔画简化, 由商周的古文字演变到小篆也就定型化了。
赵孟頫书 《寿春堂帖》
(六)草书
草书的形体是比较潦草的。草书的名称是汉代才 产生的,草书大约起源于秦汉之间,它是从隶书演变 来的,当时为了书定的便捷,不仅有连笔,而且有些 结构是整个隶书字体的简写,只要求粗具轮廓,不要 求一笔一画都很清楚。 有人说,因草书最初是打草稿运用的字体而得名 草书的,后来就变成了艺术品,常见的草书有章草、 今草、狂草。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汉字的表意功能,是由字符内在的构形来体现的。
字符在内的构形相当复杂,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
能大体阐明这些规律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说。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教之以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没有具体的六书名目。
直到西汉末年,刘歆修《七略》,六书名目方始得见:“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其后郑众在作《周官解诂》时,将这六书名目及次第修正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仍然没有具体的解释。
又过了几下年,到了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才在叙中给六书的名目加以界说,并举例字以明之。
许慎又把六书的名目和次第修正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后世讲六书,一般都用许慎的名目而依刘歆的次第。
我们也沿用这个习惯,分别介绍六书的具体内容。
(一)象形象形是一种图画式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犹言曲屈,说明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图形,具体的“画”法是随着物体外部线条的弯曲而弯曲。
比如日、月,甲骨文作,(为了明确起见,所举例字不限于《说文》小篆字,下同。
)一看就知道是日月之形。
再如人、心,无论是取象物体的整体还是局部,总是突然出物体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所象为何物。
人有把这种简单明了的象形字称之为纯象形或独体象形。
有一些象形字较为复杂,所象之物不能用简单几笔就能突出其特征而让人一目了然,还需要把与所象之物密切关联的另一物体也连带着“画”出来才好识别。
比如:(向)如果只“画”一个方口,人家就容易误认为是人的嘴巴或别的什么窟窿,只有把(宀)字加上,才容易让人明白这是指房屋墙上的方洞(向的本义是窗子)。
(眉)下面如果没有“目”字起衬托的作用,人们就难以看出上面所象是眉毛之形。
古代汉语2汉字的结构和用字
二、“六书”理论(P136) 六书”理论(P136)
《说文解字》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的“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 说文解字》中提出的“六书” 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会意、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 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所以有“四体二用” 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所以有“四体二用” 之说。(重点) 。(重点 之说。(重点)
金文图
3、篆 书
篆书: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形 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 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 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小篆是秦朝推行全国通用的规范化字体。小篆特点: 小篆是秦朝推行全国通用的规范化字体。小篆特点: (1)笔画仍保持金文以来的圆笔线条,但线条匀称,字 形规整。小篆的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称,象形 性进一步降低,而符号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2)字的结构定型,构成成分不再像甲骨文那样可以随 意变动位置或方向。 (3)合文现象完全消失,异体字也大幅度减少,一个字 一般只有一种写法。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东汉许慎在 许慎在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东汉许慎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假借
1、象形
许慎定义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创造汉字。 (1)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2)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 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1)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2)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甘
汉字的形体
篆书
有大篆、小篆两种。 有大篆、小篆两种。广义 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 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狭 义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 的文字。 的文字。
战国( 475- 221)齐国 战国(前475-前221)齐国 铸。记载陈曼为其皇考 献叔作器事。 献叔作器事。现藏上海 博物馆。 博物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小篆,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小篆,对汉字有计 划地进行整理、简化,在字发展史上具有重 划地进行整理、简化, 要意义。 要意义。
行书(行楷)
王羲之丧乱贴
清诸遂良临王羲之 《兰亭序》
行草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难变为简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难变为简易。 1.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渐变为不象 1.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渐变为不象 形的书写符号。 形的书写符号。 2.笔形从类似绘画性的线条逐渐变成 2.笔形从类似绘画性的线条逐渐变成 折的笔划。 横、竖、撇、点、折的笔划。 3.字的结构和笔划逐渐简化。 3.字的结构和笔划逐渐简化。 字的结构和笔划逐渐简化 4.异体字大量减少。 4.异体字大量减少。 异体字大量减少
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 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 大到初号,小到七号。 大到初号,小到七号。
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 行书和草书三种, 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 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 楷书为辅, 法作品。 法作品。
思考题:课本P144 思考题:课本P144 第一、三题 第一、
赵孟頫 赵孟頫书 寿春堂帖》 《寿春堂帖》
草书
得书帖》 《得书帖》,亦称 书暂西帖》 《书暂西帖》。晋 张华书。 张华书。此帖书法 气势宏大, 气势宏大,于晋简 札法帖中颇为颇为 罕有。 罕有。
第二章 文 字
第二章文字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字的作用,了解造字方法和汉字的形体演变。
掌握汉字的性质和形体结构及汉字发展的特点。
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现行汉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汉字的性质,正确使用汉字,文字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电子讲稿,辅以适当的讨论。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汉字的性质汉字是记录汉语口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用由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去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语素的声音。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二、汉字的产生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汉字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出来的。
仓颉只是搜集和整理汉字的名人之一。
三、汉字的作用汉字突破了汉语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汉字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了汉语的书面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促进了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延续;对汉语有规范作用;是各民族间的通用文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字有影响。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与构造一、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形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 、从历史来看,产生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形体; 2 、从现代来看,现代汉字重要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二、汉字的构造单位(一)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
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
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提”。
还有变形笔画。
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
(二)偏旁偏旁是构成汉字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偏旁有不同层级。
偏旁分为:1 、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2 、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3 、声旁和形旁。
偏旁的作用:1 、表音;2 、表意;3 、汉字教学;4 、信息处理(汉字输入);5 、字词典检字。
部首是具有给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三)汉字的造字法一、汉字的造字方法(构造法)汉字造字法,实际上就是汉字表意的方法,传统的说法是“六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小篆 1. 时代: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进 行文字改革,把之前的大篆简化后推行到 全国,这种经过整理的文字就是小篆。 2. 特点及意义: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 化的字体,把原来不固定的偏旁统一,笔 画也基本固定,使字体定型化。符号性和 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五)隶书 1. 时代:秦代就有,汉代成为正式字体。 2. 特点和意义:笔画趋于平直,增添了波势和挑法, 字形渐成扁方形。 3. 隶变: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 发生的变化叫做“隶变”。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隶变意义: ⑴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 同时也是汉字由繁趋简的演变现象。使形体 发生了一次大变化。 ⑵隶书之前的古汉字具有图形意味,而隶书 是由笔画组成,是真正的书写阶段。隶书之 前是古文字时代,隶书之后是今文字时代隶 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二、汉字形体演变规律 1. 汉字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商代)—— 金文(周代)—— 籀文与六国古文(战国)—— 小篆(秦 代)—— 隶书(汉代)—— 楷书(魏 晋)——— 草书(汉代)—— 行书(东 汉末)—— 简化字(建国后)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2. 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 古文字时代: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新字 体的出现上。 今文字时代:汉字演变主要表现在对原 有文字字形结构的调整上,对文字使用 的规范上,书写便捷,又不妨碍文字功 能的发挥。同字异形减少,写法结构趋 简,图画形记录方式改为符号性记录方 式,使书写更为快捷便利。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二)金文 1. 时代:周代,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 钟鼎文。 2. 特点:线条有肥笔,点画圆浑,体势雍容。 文字变化的特点:形声字增加;出现简体字。 下图为: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 很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 青铜器铭文最长者。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 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 佼者。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三、现行汉字的字体 (一)现行汉字的字体类型
现行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楷书和行书, 从形成手段来看,又有印刷体和手写 体的区别。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二)现行汉字的字形特点 1.笔画简单 大量繁体字被简化,《简化字总表》(1986) 2.异体字废除 废除大量音同、义同写法不同的异体字;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 3.字形一致 印刷体与手写体逐渐一致; 印刷体的标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
2.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在 象形符号上加指示性符号。即用象 征性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法。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许慎,说文解字》)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属于独体字
指事字
上
下
刃
甘
本
末
亦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3. 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会合成字的造 字法。也是象形符号,不过,象形字是“独 体”,而会意字是“合体”。“会意者,比类 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许慎《说文解 字》)如: 家:上面是“门”,下面是“豕”,即猪, 大门里有猪即家 孝: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儿子,老人紧紧靠 着儿子,意即子女要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难变为简易。
1.从图画性象形文字逐渐变为不象形书写符号。 2.笔形从类似绘画性的线条逐渐变成横、竖、 撇、点、折的笔划。 3.字的结构和笔划逐渐简化。 4.异体字大量减少。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3. 汉字演变的力量(自身规律): (1)客观因素:书写工具、方式方法 和承载材料的变化; (2)主观因素:写字者对汉字的简易 要求和美观要求(对字形的科学性、 艺术性要求)。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三)籀文与六国古文 1. 时代:战国时期(公元前五至三世纪); 2. 得名:秦国蒙学读本《史籀篇》; 3. 代表字体:石鼓文;古文经文字; 4.特征: (1)籀文比金文整齐匀称,但比小篆繁复; (2)六国古文流传时间长、地域广,异体字多、 简体字多,字形怪异难认。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第三章 文字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 构造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甲骨文 1. 时代:商代,公元前1300-1100年间的通行字体, 是王室占卜时用的刻在龟甲骨上的文字。 2. 特点:字的大小不一,线条纤细,棱角鲜明,字 形瘦削挺拔,结构未定型,方向可变,偏旁、点 数不定。 甲骨文最初发现于清光绪25年(1899),河南 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小屯村,那是当年殷商的故 都。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骨文的结构已由独体走 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七)草书 1. 时代:汉代、唐代 2. 特点:章草(汉)、今 草(汉) 、狂草(唐) 3. 举例:皇象本《急就篇》 (章草);王羲之《十 七贴》(今草);张旭 《古诗四贴》、怀素 《自叙贴》(狂草)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八)行书 1. 时代:东汉末年 2. 特点: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 字体是楷书的草化,草书的楷化。 3. 意义:行书成为楷书的主要辅助字体。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四、汉字的构造方法 汉字构形具有理性,可以进行结构分析 古汉字的结构方式(传统的造字法)——六书
1. 象形:比照事物的形体,描画实物 的形状。即用线条描画出实物的形象, 表达字义的造字法。“象形者,画成 其物,随体诘绌,日月是也”(许慎 《说文解字》)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与构造
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 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