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合集下载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

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区位是指人类行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位置(绝对区位),二是指分布(相对区位,即各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区位是贯穿人文地理的一条主线,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组成。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著。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三、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地形①平原:理想地形;②山区:河谷两岸;③高原:热带地区。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

(3)河流:①河口处:如广州、上海;②河流汇合处:如重庆、武汉;③水陆交通转运点:南京、伦敦;④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

(4)矿产:如大同(煤)、大庆(石油)、攀枝花(铁)。

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运输: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株洲。

②政治:首都(如北京、巴西利亚)、省会城市(如合肥)。

③军事:如山海关、嘉峪关。

④宗教:如拉萨(喇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⑤科技:如日本筑波、美国硅谷。

⑥旅游:如桂林、黄山、井冈山。

⑦边贸:如凭祥、瑞丽、二连浩特。

3、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减弱;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一直产生巨大影响;③科技、旅游成为影响一些城市的新的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THANK YOU
汇报人:XX
地理环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例如,相邻国家之间的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彼此之间的政治关 系,如领土争端、水资源分配等问题。
地理环境对地区政治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政治 格局的影响:地 理环境中的海洋、 山脉、河流等因 素可以影响国家 的政治地位和外 交关系。
资源分布对政治 格局的影响:地 理环境中的资源 分布,如石油、 矿产等,可以引 发地区间的争夺 和冲突,从而影 响政治格局。
地理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影响 语言形成:不 同的地理环境 导致语言产生 差异,如方言
的形成
地理环境影响 语言传播:地 理环境限制了 语言的传播范 围,使得语言
具有地域性
地理环境影响 语言演变:地 理环境的变化 会导致语言的 变化,如移民、
战争等因素
地理环境影响 语言交流:地 理环境影响了 人们的交流方 式,使得语言 具有不同的表
文化交流:地理位 置影响地区间的文 化交流,促进文化 多样性和相互理解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包括生 命财产的损失、 基础设施的破坏 以及社会秩序的
混乱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 往往会导致人类 生活环境的恶化, 如水源污染、土 壤侵蚀等,这些 都会对人类的生 活产生长期影响。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传承:地理环境 对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产生影响, 使得某些文化得以保留,某些则逐 渐消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交流:地理障碍 可能导致文化孤立,影响文化传播 和交流。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表现:地理环境 对文化表现形式产生影响,使得不 同地区的文化表现形式各具特色。
地添加理副环标境题 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区位因素分析》课件

《区位因素分析》课件

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影响
动态性
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某些因素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
时效性
不同发展阶段,同一区位因素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分析 区位因素时,需要充分考虑时效性。
不可预测性
某些突发事件或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区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需 要做好应对措施。
区位因素的综合评价
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如 土地、水源、气候等,而经济因素则影 响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方向,如市场、交 通、政策等。
VS
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对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如资 源、劳动力等,而间接因素则通过影响直 接因素来影响区位选择,如技术、环境政 策等。ຫໍສະໝຸດ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总结词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位因素分析的重要应 用领域,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条件、资 源禀赋、交通状况等区位因素的深入分析, 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发展策略。
详细描述
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区位因素分析为决 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确定区域发展的 重点方向、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通过对区 位优势和劣势的识别,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 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指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和制度,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 环保政策等,这些政策法规会影响企 业的经营成本和市场环境。
经营成本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会影响企业的 经营成本,包括税收成本、环保成本 、劳动力成本等,这些成本的变化会 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05
区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与影响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包括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概念题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交通网:由交通接点和交通路线组成的地理网络。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

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答: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造成的生产条件的不同,所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4.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 然环境而生存。而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产生着影响。古巴比 伦和中国楼兰古城的兴衰就是证明。 教材P23 思考 提示 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类生产活动形式的差异。本则 案例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农业生产活动方式发生 的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以 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并着重讲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并 存与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分布区的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便利的交通运输
答案 解析
D.丰富的水产品
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方法技巧 “纵横捭阖”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进行: 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 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和发展方向。 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 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 式如图所示:油、水力等能源资源,
等金属资源,煤道炭路、航道、港口等
状铁况矿。
交通
灌溉、 、三
、铜矿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2:55:3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高一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一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

高一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规律以及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地理学中,区位因素是指地理位置对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的因素。

了解区位因素对一个地区的重要性,对于理解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地理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

一、区位因素的基本概念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影响。

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经纬度坐标,它关系到地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条件的分布。

2.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交通联系的便利程度。

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可以供人类利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源。

地理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分布,从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4. 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一个地区所能够直接或间接进入的各种市场。

地理位置决定了地区的市场条件,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

二、区位因素与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表现,是一个地区物质基础和自然要素的组合。

区位因素与地理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 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所处的气候带,从而影响地区的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农业、能源利用等有重要的影响。

2. 土壤条件:区位因素会影响一个地区土壤的类型和质量,对于农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3. 水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决定了地区水资源的分布,从而影响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

三、区位因素与经济发展区位因素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1. 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经济活动。

交通条件好的地区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2. 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分布,从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

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九课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九课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九课引言本课程将介绍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如何适应和改变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和限制人类的生产活动。

1.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1 生产活动的定义人类的生产活动指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

它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这些生产活动需要依赖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

1.2 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是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1.气候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的生产活动。

例如,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水稻和热带水果,而寒冷的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和制造工业。

2.陆地条件:地形和土地的状况对农业和工业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平坦的土地适合大规模的农田和工业区,而山地地区则限制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3.水资源: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可利用的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而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则需要采取节水措施。

4.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对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3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是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1.土地利用:农业和工业活动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

大规模的农业和工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2.资源开发: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需要,人类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如果开发不当,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

3.能源消耗:生产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

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污染排放: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 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 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
5.城市利用区位理论 6.多部门企业与 跨国公司区位
1
区位理论概念
1、区位: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 场所,这种场所既体现一定的空间位置,又体 现一定的空间联系。 5、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区位力量) (1)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如 韦伯区位论的因子有运费、劳动力、集 聚;廖什区位论的主因子是市场。 2、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 (2)因子分类 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 3、区位条件:指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 形势等 4、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 理论体系:产业区位理论与聚落区位;最佳区 6、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 位——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或利益最优。 同,是一种自然特性;区位因子则是对 (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气候、土壤、地形、 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 劳动力、交通、市场等;就工业活动而言,其 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是一种主观之 主要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 于客观的特性。 市场;而次要条件有研究开发、经营、税制、 自然条件及其他要素。显然,不同行业,同一 区位条件的主次不同,如水,对船运与水电部 门。)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概念题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概念题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联系

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联系

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联系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联系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描述和解释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关注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济地理学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第三章主要讲解了区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区位因素的性质、核心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

本文将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的联系。

二、经济地理学与区位因素的概念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研究经济活动的学科,主要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球上的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地区能够与其他地方或者地区进行经济活动和交流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区位因素的联系1. 经济地理学对区位因素的研究经济地理学通过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通过对区位因素的分析,经济地理学可以指导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且效果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

2. 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地理位置优势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地理位置劣势也会限制经济发展,因为它可能导致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问题。

3. 区位因素对核心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核心地区,它是一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最为先进、具有较高经济增长率和较好经济基础的地区。

核心地区的形成与发展与区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核心地区通常有更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其交通和通讯便利,可以更好地连接其他地区,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中心。

同时,核心地区的形成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产业发展等。

四、经济地理学与高中地理第三章区位因素的联系1. 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中地理第三章讲解了区位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区位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

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

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关于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刘存桂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蔺光辉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区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它贯穿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和金融、旅游业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学好区位分析知识,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升,成绩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若没有学好这部分知识,则会分析不到位,知识张冠李戴,甚至出现越学越糊涂的情况。

那么,什么是区位,区位因素有哪些呢?区位是人文地理的一个概念,它既包含该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含义,同时也包含该地理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

区位分析与选择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

对于某个地理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影响的区位因素也不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主要由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土壤、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组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就更多了,但主要的有市场、交通、政策、原料、劳动力、技术、环境等。

区位因素众多,这也是不容易学好的原因之一。

如果分别归类,注意区别主要区位因素和一般区位因素,掌握区位分析的基本思路,就容易掌握了。

一、各不同地理事物的主要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气候(最重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最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劳动力等。

2.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社会、环境等。

3.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4.交通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工业、资源、政治、科技等。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P34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P34 ,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P34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P36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P37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P40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P48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P52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连结。

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

“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

**综合体,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力的作用,同时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标元素
医疗
图标元素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矿产资源丰富或 区位交通优越的 地区
环境质量优越的 地区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 提供的资源或区位 优势发展经济
环境质量对社会的 影响上升,环境质 量影响产品质量
科一技、的陆进地步环使境人类对对人地类理活环动境的的影依响赖逐渐减弱
地理环境影响的阶段性
制约因素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分布
。1立方米可燃冰可 转化为164立方米天 然气和0.8立方米的 水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古文明源于大陆内部 海运 发展
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 技术 进步
向海洋要资源 (能源、金属资源)
海洋地位的变 化,使得领海 成为各国政府 关心的焦点。
南海形势
南海是我国南 部的近海,位 于中国大陆南 部与菲律宾群 岛、加里曼丹 岛、苏门答腊 岛、马来半岛 和中南半岛之 间的太平洋边 缘海。整个南 海几乎被大陆 、半岛和岛屿 所包围,南缘 曾母暗沙为中 国领海的最南 端。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优越的自然环境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 的生产要求,也能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人类发展阶段 人类活动的主要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布区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 极大地依赖地理环境 的地区
农业社会阶段
亚热带和暖温带 开始改造地理环境, 的河流冲积平原、栽培植物、驯化禽兽 三角洲、盆地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便利的灌 溉条件;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
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 ,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 城市,我国重要的石油 基地。东营位于山东省 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 三角洲地带,东经 118º5´,北纬38º15´。

经济地理全

经济地理全

名词解释1、区位(P34):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因子(P37):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或者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3、综合等费用线(P71):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4、临界等费用线(P73):一系列同心圆状的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

5、中心地(P93):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6、门槛人口(P94):指某种中心地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7、接触扩散(P121):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8、等级扩散(P121):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9、生产链(P156):是某种产品生产与销售各环节活动及其关联,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造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

由于每一个环节均为产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做增值链。

10、区域经济结构(P173):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1、主导产业(P174):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12、区域空间结构(P183):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3、增长极(P208):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14、支配效应(P209):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15、乘数效应(P209):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区位是指人类行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位置(绝对区位),二是指分布(相对区位,即各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区位是贯穿人文地理的一条主线,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组成。

一、区位分析(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着。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

(3)缺水。

(4)粤海线—广茂线—京广线。

(5)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着;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例2.读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C处的原因是什么?(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什么?(5)请说明①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

区位因素分析范文

区位因素分析范文

区位因素分析范文
人文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人口
因素是指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比如,人口众
多的地区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济因素是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等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比如,
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地区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和供应,对
相关产业具有吸引力。

社会文化因素是指地区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因
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比如,当地存在创新活跃的创业文化,有利于市场
创新和企业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
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区位因素,可以评估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其次,区位因素分析可以帮助地方政府了解各
种产业对区位条件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发展。

同时,区位因
素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投资的地区。

最后,区位因素分析还可以为地区的规划和规范提供依据,促进可持续发
展和资源合理利用。

总之,区位因素分析是一种综合评价地区优势和劣势的方法,可以帮
助制定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决策制定。

通过对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
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经济地理学第二章知识总结

经济地理学第二章知识总结

第⼆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区位与区位理论(⼀)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的意义。

区位是⼈类活动(⼈类⾏为)所占有的场所。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指该事物的位置,另⼀⽅⾯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区位理论1.区位理论的定义:(1)区位理论:关于⼈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探索⼈类活动的⼀般空间法则。

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创建的理论,如果⽤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等)与其他客体(⾃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且必须进⾏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1)⼈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定,选择空间。

(2)空间内⼈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空间已定,区位主体布局。

3.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古典区位论现代区位论仅考虑⼀个⽣产地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产地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部分(如⼯⼚部分)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还考虑到⾮⾦钱上的收益以及满⾜。

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标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标选择基准是成本最⼩考虑前述具体⽬标中的⻛险及不确定性。

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设备、⼟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则考虑产品的更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也考虑销售价格的⾼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不考虑或轻视资⾦、信息、折旧期间、地域⽂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的以及企业组织都充分考虑⼆、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区位条件1.区位条件的概念: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2篇)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篇1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其次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①地理环境,生存和进展受自然界②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③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④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⑤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浇灌、相宜的气温、充分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⑥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⑦三角洲、盆地。

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⑧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⑨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⑩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矿产地四周b.临海型工业基地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靠→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口四周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爽,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基础达标练考查点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b.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答案 a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极大地依靠于地理环境,生存进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经济区位及影响因素

经济区位及影响因素

市场开发程度越高,制度可进入性就越 强,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先进技术利用、 售后服务、产品设计个性化,竞争激励作 用越强,经济区位越好。 制度可进入性是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 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政府服务(高效或低效)↘→市场秩序→经济区位的 选择 法制健全程度↗
• 居民市场意识强→观念上的创业门槛较低 →利于培育创业者与企业家阶层; • 市场意识强→形成挑剔性需求→利于质量 求精、培育劳动者素质。
②通达指数 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 最短路径。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 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可以用边即区间 来简单表述);∑Dij定点i到所有其他顶点 的距离(或区间数)。通达指数越小,通 达性越好。
③分散指数 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 系水平。分散指数越小,网络内部联系水 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有原因的含义
有群体性、相关性, 只能够用用相关地理事物 的位置来描述
无群体性,一个事物 占据一个地理位置 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 因素变化的双重影响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区位条件与 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
区位因子⊿
不同学派对 区位因子的认识
韦伯 廖什 现代区位理论 (成本取向⊿ ) (利润取向⊿ ) ⊿
区位条件
• 政府规划 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影响 经济区位选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些副食品农业生产的利润远远高于粮食 种植,但还有许多农民甘于去种植粮食, 说明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位产生深远 的影响。
• 产业政策与法规 规范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 的选择 税收、财政补贴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 区位。
区。即区域,有范围的含义, 是一个场所的概念。是被设计的、 被布局的区域。 位。即位置,有分布、位置关 系的含义,在地表具有不重复性。

第2章第4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2章第4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俄罗斯 966.5 8.3
中国 1034.4 8.9
德国 768 6.6
英国 574.8 4.9
日本 514.6 4.7
碳排放强度较高(2005)
六、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地理可进入性 2.经济可进入性 3.制影响
1.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经济活动性质不同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同,对 环境的影响不同; (2)各国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影响经济活 动布局;
(3)措施;
福州市生猪外迁事件
2.环境影响与制约经济活动
我 国 碳 排 放 居 世 界 第 一
中国历史累计排放量不多
美国 总量 3385 (亿吨) 比重% 29
(1)工业专门化经济(区位化经济)
(2)地方专门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价格竞争
非价格竞争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与内容差别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 影响
市场特性变化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影响
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竞争环境
促使企业精心设计和制作开发新产品,加快更 新换代
• 产业集聚
– 产业间紧密合作 – “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 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 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 政府购买本身形成庞大的市场
2. 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 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 发展; 3.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 行为,促进自由竞争环境形成; 4.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 调节经济活动区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即绝对区位;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即相对区位。

原来的中学地理课不讲区位,而讲布局,两者都强调某一事物(如工厂)与其他事物(如原料地、市场)的空间关系,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客观存在,后者强调主观安排;前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的区位),后者强调宏观(如农业、工业、城市的总体布局)。

但是,影响布局的因素也就是区位因素。

一、农业布局1.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区位因素(1)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①气候(光照、热量和降水)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耕作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

②地形:主要影响农业类型和结构,也影响农作物的垂直分布,还影响机械化的运动。

③土壤:对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影响很大。

④灌溉水源是天然降水的补充,对农业发展起保障作用,尤其干旱区。

⑤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⑥便利的交通是商品农业的必要条件。

⑦政策会直接影响或干预农业的发展。

⑧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生产习惯都对农业有较大的影响。

⑨科技因素:科技进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通运输的速度和运具,扩大了农业区域。

⑩科技进步(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玻璃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营养土等)扩大了农作物的分布范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品的季节性。

(2)农业主导区位的因素分析: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与相同的气候区比较:A.出现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或农业生产模式,气候为主导因素。

如海南与东南亚的橡胶园。

B.如出现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或农业生产模式,则地形或水源可为主导因素。

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地形)、宁夏平原的种植业(水源)。

②靠近城市布局的郊区农业,主导因素是市场。

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布局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

(1)棉花一般的种植条件———热量充足,光照丰富,生长期降水较多,后期降水较少;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2)花卉、草莓、实用菌等的种植;主要由人造小气候环境或改良土壤等规模性生产(如温室、大棚、营养钵等)。

(3)蔬菜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新鲜是第一要求。

城郊因邻近市场的优势,成为城市蔬菜的主要供应地。

随着运输高速化的保鲜技术发展,蔬菜供应地的范围更加广阔,市民对蔬菜的要求也进一步向多样化与安全、营养的方向发展。

3、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首先要根据经纬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我国的①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③水稻:秦岭—淮河以南。

④小麦:秦岭—淮河以北,以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主。

⑤谷子:黄土高原。

⑥玉米:吉林、辽宁。

⑦青稞: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

其次,要考虑地价的高低,农产品的产值,农业需水量、农产品对交通运输的要求等,如花卉生产,产值高,需水量大,易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乳牛场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1)地价的高低。

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

(2)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

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3)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

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

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二、工业布局1、影响工业布局(或发展)的一般性区位因素(分析思路)①原料与动力(燃料)。

②市场。

③交通运输(水、陆或空)。

④发展基础与技术。

⑤环境。

⑥劳动力。

⑦土地、水源。

⑧社会协作(技术协作、公共设施、农业基础)。

⑨政府政策。

⑩地理位置。

①至⑥是经常性因素,需要结合具体地区的情况分析。

要学会利用地图信息分析、联想有关条件。

从决策者的角度考虑,选择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区位,但现实生活中,只能考虑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如鞍钢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宝钢则接近消费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主导区位因素的确定: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但对其区位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主导因素,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

因此,在进行区位选环境需要从减少环境污染和不危害人体健康出发,对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的选择提出一些限制条件,那么从环境因素的考虑如何进行工业布局呢?①从污染物的类型考虑:A、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应布置在盛行风向下风向地带的郊外,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在季风区区要布局在与当地主导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在厂区与生活区之间应有绿化带,以便净化空气。

B、需要大量工业用水、又要排放大量污水的工矿企业,工厂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居民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进行工业布局或判断某工业部门布局是否合理必须弄清该工业部门有何种污染,然后再进行布局或判断。

②城市工业布局要符合工业布局的原则。

如:用地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摆放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大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一时又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具体地说,应布置在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城市风”范围以外),并考虑到盛行风向的影响。

③要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综合治理。

某些工业部门产生的“三废”有可利用的部分,可在附近布局配套工厂就近加以利用,将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使一个工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工厂的资源,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

如某地区,铜矿和煤矿资源都比较丰富,拟建铜矿冶炼厂,同时建火电厂为其提供电力。

但铜矿冶炼厂挥放的“废气”中,含大量的二氧化硫,火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有大量的粉煤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因二氧化硫是制硫酸的原料,而粉煤灰也可用来制造建筑材料,所以在附近建硫酸厂和粉煤灰建筑材料厂,对前者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再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对硫酸厂和粉煤灰建筑材料厂产生的污水进行治理,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和改善了环境。

④还要考虑到地形的影响。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要布局在盆地或谷地中,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以免污染物难以扩散而造成污染事故。

有些工业部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

如电子、感光器材、精密仪表、航天工业等,需要建立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

自来水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周围可种植防护林加以保护。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5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条件;(3)交通条件;(4)劳动力条件;(5)技术条件;(6)农业基础;(7)历史条件;(8)政策条件。

如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

④四个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三、聚落(一)、乡村——乡村聚落的形态与形成因素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因素:1、地形:地形对乡村聚落影响明显,平原地区为集村,聚落住宅排列有序,形态多为团状。

山区村落多为散村,住宅排列杂乱无章。

2.水源: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3、气候:①降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多,植被一般较好,建筑材料多为木竹,降水多,一般也较潮湿,故一些少数民族的竹楼和吊脚楼下部要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降水少的地区住宅屋顶为平顶,建筑材料多为土石。

②气温:气温高的地区,聚落住宅墙壁薄,房间大,窗户小或出檐远以避免太多的阳光辐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房间小,窗户大,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③光照:光照强的地区房屋间隔较小,窗户也较小,房屋朝向杂乱;光照弱的地区聚落房屋间隔大,窗户大,北半球多为坐北朝南。

④风雪:冬季寒冷的地区,迎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在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朝南开,院落布局也非常紧凑。

(二)、城市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思路:其一,通过观察相应城市分布图,归纳城市分布规律,理解每个城市区位因素对城市分布影响的原理。

其二,对于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多个城市具体分布的原因进行分析,应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的多个区位因素,寻找出城市形成和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但绝不能只片面强调一个区位因素;还须注意,这些区位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不仅空间分布不同,而且随历史发展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用差异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区位因素。

其三,在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对案例的研究,综合分析其区位因素,寻找其优势和劣势区位因素,理解城市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强化这方面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活动。

2.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1)特点: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运输的重点是客运,早晚上下班是高峰;行人与车辆交叉是典型的混合交通,安全问题格外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形式:主要有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和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二种形式。

放射有利于进入市区,环线避免将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缩短各端点距离,有利于对外联系,同时缓解对市中心的压力,扩大市中心区的交通容量。

环行放射状道路的优点:①缩短了城市中心与周围郊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城市与郊区间的交通联系。

②如果没有环行线路,单纯的放射状线路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哪些问题?由于放射线路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如果没有环行线路,人流、车流不能及时疏散,势必造成城市中心拥堵,影响人们顺利出行。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的优点:①方格式道路网适于那些不是十分集中的地段,城市面积不十分大,而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方格式的道路网可以把比较高的交通量平均分布,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交通流量,它的通行能力很大。

②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入对角线道路,而没有环路,虽然方便了对角方向的直线交通,但由于线路直通市中心,会造成城市中心区的拥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