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的详细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的详细步骤1. 制备组织切片- 将组织固定在适当的固定液中(如甲醛溶液)- 通过脱水、清理和浸蜡等步骤制备石蜡包埋块- 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切成4-6微米厚的切片- 将切片贴附到载玻片上2. 脱蜡和水化- 将载玻片浸入二甲苯或者相似的溶液中,去除石蜡- 使用梯度浓度的乙醇溶液(100%,95%,70%)逐步水化切片3. 抗原修复- 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可以暴露被固定过程掩盖的抗原表位 - 常用的方法包括加热诱导抗原修复和酶促抗原修复4.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或者生物素的封闭- 使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切片,以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 对于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实验,需要使用生物素封闭试剂进行封闭5. 加入封闭液- 使用含有蛋白质成分的封闭液(如牛血清白蛋白)处理切片- 这一步可以阻止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6. 加入一抗- 将特异性的一抗(如小鼠抗人蛋白单克隆抗体)稀释至适当浓度- 滴加到切片上,在湿盒中于4℃过夜或37℃温育1-2小时7. 加入二抗- 洗去未结合的一抗- 加入与一抗种属相匹配的二抗(如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小鼠抗体)8. 加入探针- 对于酶促反应型免疫组化,加入酶标记的亲和素(如过氧化物酶-亲和素复合物)- 对于荧光免疫组化,加入荧光标记的亲和素9. 显色- 酶促反应型:加入适当的染色底物(如),产生可见的棕黄色沉淀- 荧光免疫组化:不需要此步骤10. 染色和封片- 用苏木素对细胞核进行复染- 用封片剂和覆盖玻片封闭切片,制成永久装片11. 观察结果- 使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观察目的蛋白的分布和表达情况以上是免疫组化实验的一般步骤,具体操作细节可能因实验目的和具体方法而有所调整。
准确无误的实验步骤需要参考相关文献和说明。
免疫组化试验步骤
免疫组化试验步骤第一步:标本处理1.收集样本:选择适当的组织或细胞样本,如活体组织、固定组织切片或悬液细胞。
2.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乙醛或甲醛,对活体组织进行固定,使其保持形态和抗原性。
对于细胞悬液,可以将其离心收集,并用固定剂固定在载玻片上。
第二步:抗原暴露1.脱蜡和再水化:对于固定的组织切片,将其从石蜡脱蜡,并通过一系列浓度逐渐降低的乙醇溶液进行再水化。
这将使得抗体能够更好地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
2.抗原恢复:有时,抗原可能由于固定和脱蜡过程中的处理而发生损失。
此时,可以使用草酸、酶或高温等方法进行抗原恢复,以暴露隐藏的抗原。
第三步:阻断非特异性结合活性1.非特异性结合抑制:为了防止抗体结合到非特异性组织或细胞上,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
可以使用一种含有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的缓冲液,在样本中进行非特异性结合的阻断。
第四步:抗体结合1.抗体选择:选择能够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根据需要选择一抗或二抗,并确保它们具有卓越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2.抗体检测:将选定的抗体加入样本中,将其与样本中的目标抗原结合。
可以通过直接标记或间接标记的方式将抗体与反应物进行结合。
第五步:染色和可视化1.染色方法:对于直接标记的抗体,可以使用染色物质(如荧光染料或酶底物)直接对抗体进行染色。
对于间接标记的抗体,可以使用特异性的二抗结合剂与一抗结合,并使用染色物质进行可视化。
2.显微镜观察: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酶标仪等设备进行图像捕获和分析。
第六步:结果分析1.图像分析:对于荧光染色的样本,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包括定量测量染色的强度和分布。
2.定量分析:根据样本中染色物质的强度和分布,可以计算抗原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其他样本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
以上就是免疫组化试验的主要步骤。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抗体的选择,步骤中的一些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不过总体来说,这些步骤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操作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并在生物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免疫组化是一种在细胞或组织中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免疫组化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下面是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
1.样本处理: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组织片、细胞悬液或液体样本(如血清或尿液)。
对于组织样本,通常需要固定、切片和脱水等处理步骤,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2.抗原修复:组织样本中的抗原通常会在固定处理过程中被破坏或失活。
为了恢复抗原的免疫反应性,需要进行抗原修复步骤。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包括加热诱导抗原修复和酶诱导抗原修复。
3.抗原检测:制备好的样本可以用于检测抗原。
抗原检测通常通过选择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组试剂,如特异性抗体或亲和素。
这些试剂将与待检测样本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形成特定的抗原-抗体结合物。
4.一次抗体结合:首先,将样本与一次抗体结合。
一次抗体是与目标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待检测样本与一次抗体一起孵育,使其与目标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5.洗涤:为了去除未结合的一次抗体和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物,需要进行洗涤步骤。
洗涤可以用缓冲液溶液进行多次重复,以确保样本的纯净性。
6.二次抗体结合:接下来,需要将与检测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二次抗体与样本反应。
二次抗体是与一次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这些二次抗体通常与标记物结合,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等。
7.洗涤:与一次抗体结合后,需要再次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次抗体和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物。
8.标记物探测:二次抗体中的标记物将通过检测技术进行可视化。
最常用的检测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其中酶标记物与底物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其他常用的标记物包括荧光染料、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等。
9.观察和分析:最后,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标记物,并进行结果分析。
可以根据标记物的位置、数量和强度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总之,免疫组化操作流程包括样本处理、抗原修复、抗原检测、一次抗体结合、洗涤、二次抗体结合、洗涤、标记物探测和观察分析等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完整版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完整版步骤1:标本采集和固定首先,需要从待检测样本中采集组织或细胞。
可以使用手术切片、活体组织、培养的细胞等作为标本。
然后,将采集的样本固定在载玻片或切片上,以保持其结构和形态的完整性。
步骤2:抗原暴露和体细胞抗原消除接下来,需要处理标本以使抗原裸露出来,并消除非特异性的抗体结合和细胞膜结合的抗原。
这一步骤常常涉及对组织或细胞的预处理,例如用石蜡脱脂、酶解抗体和孵化等。
步骤3:抗体特异性结合选择特异性的抗体用于检测待测蛋白质。
这些抗体可以是直接标记的一抗,或间接标记的二抗。
一抗是专门与目标抗原结合的抗体,而二抗则可以与一抗结合,以提高信号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这一步骤中还需要选择适当的阴性对照,即未携带待检测抗原的样本。
步骤4:探针检测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探针来检测目标分子。
常用的探针有标记的一抗、荧光探针、放射性标记物等。
标记的一抗可以直接结合抗原,然后使用染色剂进行可视化;荧光探针则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放射性标记物可以通过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进行检测。
步骤5:显色和对比计数将荧光、酶标记或放射性标记的物质显色,以便于检测和计数。
在染色的过程中,需要防止非特异性的染色,例如使用阻断剂、胶原等。
步骤6: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染色强度、分布模式等结果,分析待测蛋白质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这可能需要与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7:图像捕获和分析使用显微镜或其他成像设备,将荧光、染色或放射性标记的图像捕获下来。
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来计算和比较样本中的染色强度、面积等参数。
步骤8:数据统计和结果报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报告中。
报告应包括样本信息、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根据需要进行解释和讨论。
总结:免疫组化实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研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它的步骤包括标本采集和固定、抗原暴露和体细胞抗原消除、抗体特异性结合、探针检测、显色和对比计数、结果分析、图像捕获和分析、数据统计和结果报告。
免疫组化流程
免疫组化流程
免疫组化是一种生物技术,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蛋白质的交互性及它的细胞上的定位,从而探究蛋白质在复杂的细胞环境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免疫组化是以抗体作为特异性
捕获识别分子的标记物,以检测某一特定的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形态分布,其主要分为三个
步骤:样本处理、抗体淬取和检测荧光。
1. 样本处理:由于免疫组化需要在细胞环境下完成实验,所以在处理样品前,先要
将细胞或组织悬浮,再利用活细胞分离技术将其分离出来,以制备出水平固定、正常形态
的细胞阵列。
2.抗体淬取:抗体淬取是查找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的主要步骤,将具有指示特定蛋
白质的特定抗体喷射在分离的细胞上是大多数实验的基本过程,抗体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法混合到细胞上,例如管接收、块接收和碰撞接收。
3.检测荧光:检测荧光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抗体和膜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上观察
膜蛋白的分布情况,字膜上的膜蛋白和脱离细胞膜的膜蛋白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的荧光探针
标记,从而确定膜蛋白的分布情况。
以上三个步骤合在一起,就能完成免疫组化实验,从而检测蛋白质在细胞中的空间分布,免疫组化还可以用来分析蛋白质如何在细胞周围的其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这个实验
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重复性强和节省时间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细胞内目标蛋白质的分
析能力,同时为细胞医学研究和更深入地研究细胞功能提供重要的实验证据。
免疫组化(IHC)实验具体步骤及说明
免疫组化(IHC)实验具体步骤及说明一、试剂和溶液乙醇: 无水乙醇,95%乙醇,85%乙醇,70%乙醇抗原修复液: 0.01M 的柠檬酸钠缓冲液:58.82g 柠檬酸三钠及7.56g 柠檬酸溶于200ml 纯水,调pH 至6.0,纯水1:100 稀释为工作液3%过氧化氢-甲醇: 30%的过氧化氢与无水甲醇1:9 稀释10X PBS: 80g NaCl,2g KCl, 14.4g Na2HPO4 和2.4g KH2PO4 加1 L 纯水,调pH 至7.4 洗涤液: 1×PBS:纯水稀释10× PBS;1× PBST:含0.05% Tween-20 的1×PBS(1×PBST)super block,生物素标记的UltraTek Anti-Polyvalent 二抗,酶标亲和素UltraTek HRP,DAB 显色试剂盒:Cat. KT1002a 抗体稀释液:3%BSA-PBS 0.5%盐酸-乙醇:0.5~1%盐酸,95.0-95.5%乙醇苏木素:苏木精2g 溶于250ml 无水乙醇,十六水合硫酸铝17.6g 溶与750ml 纯水,以上溶液充分混合,加入碘酸钠0.2g 和冰醋酸20ml二、实验步骤1.组织固定:烘箱温度65-75℃ 30min 或者65℃过夜;2.脱蜡:二甲苯浸泡三次,每次10 分钟;3.水化:依次经过无水乙醇,95%乙醇,85%乙醇,70%乙醇浸泡,每次5min;4.洗涤:自来水冲洗1 次,PBS 浸泡3min;5.抗原修复:放入稀释100 倍的柠檬酸盐缓冲液(pH6.0) 中,高压锅煮沸10min,常温冷却30min;6.洗涤:纯水浸泡2 次,PBS 浸泡1 次,每次3min;7.灭活酶:室温下3%过氧化氢-甲醇暗处处理切片15min;8.洗涤:纯水浸泡1 次,PBS 浸泡2 次,每次3min;9.封闭:加入适当体积的super block(KT1002a Reagent A),37℃温箱孵育5min;10.洗涤:纯水浸泡1 次,PBS 浸泡2 次,每次3min;11.一抗:加入反应体积为0.15ml,适合浓度的一抗, 37℃ 湿盒孵育60min。
免疫组化超详细步骤
免疫组化超详细步骤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通过使用抗体来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技术的原理基于抗体与其特异性抗原结合的特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免疫组化的步骤。
第一步,固定组织:将待检测的组织或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和乙醛,可通过浸泡、喷洒或滴加等方式施加在组织上,使细胞和蛋白质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第二步,脱水:将固定的组织经过一系列浓度逐渐升高的酒精溶剂中处理,以去除水分,使组织逐渐与酒精混合。
第三步,脱脂:将组织在适当的溶剂(如二甲苯或苯)中脱脂,以去除酒精和脂质。
第四步,石蜡浸渍:将脱脂的组织浸泡在液态石蜡中,使其渗透并替代脱脂剂和二甲苯,然后固化组织。
第五步,切片:使用微tome切割固化的样本,制备出薄片,常见的切片厚度为4-5μm。
第六步,脱离:将切好的薄片与载玻片分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热水浸泡薄片,使其松散分离。
第七步,抗原修复:利用高温和压力的方法,如蒸汽煮沸或压力锅,对薄片上的蛋白质进行解散,以恢复其免疫活性。
第八步,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使用一些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动物血清或其他蛋白质来包裹薄片上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以减少假阳性反应。
第九步,抗体处理:将特异性抗体加到薄片上,与待检测的蛋白质结合。
抗体可以是原代抗体(直接与靶蛋白质结合)或二抗(与原代抗体结合)。
第十步,洗涤: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并去除阻断剂和非特异性结合物。
第十一步,检测:将检测试剂滴加到薄片上,以产生特定色素或荧光信号。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标法(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法,HRP法)和荧光标记(如荧光素酶法,AP法)。
第十二步,显微镜检查:使用显微镜观察薄片上的染色结果,评估标记物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通过上述步骤,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检测并定位组织或细胞中感兴趣的蛋白质。
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为揭示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步骤一:取材固定1.将需要处理的组织或细胞样本,如切片或离心沉淀等,放置在含有适当浓度的固定试剂(如4%的中性缓冲甲醛)中,使其固定。
2.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形态,使其对后续步骤的抗体反应更加稳定。
步骤二:脱水和包埋1.将样本从固定试剂中洗涤,并逐渐转移到乙醇溶液中,以脱水。
2.将样本转移到适当浓度的透明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使其透明化。
3.最后,将样本包埋在合适的固化剂(如尼龙、蜡、树脂等)中,以便后续的切片操作。
步骤三:切片和烘干1.使用组织切片机将样本以适当的厚度切成切片。
2.将切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烘干以去除切片中的水分。
步骤四:抗体处理1.使用适当的抗体稀释液将抗体与切片接触。
抗体可为一抗或二抗,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验需求。
2.将切片放置在含有抗体的湿润孵育盒中,使其与抗体反应。
孵育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抗体的要求,一般在4℃下孵育过夜。
步骤五:洗涤1.将切片取出,并置于洗涤缓冲液中,用于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2.反复洗涤3-4次,每次至少5分钟,确保切片完全清洗。
步骤六:标记1.添加适当浓度的二抗,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与已经结合的一抗反应。
2.孵育切片与二抗共反应,孵育温度和时间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
步骤七:显色和染色1.使用合适的显色剂将切片进行显色。
常见的显色剂有DAB(二氨基联苯氧化物)和VIP(有机磷染料)等。
2.彩色染色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可以使用核染料如伊红、快速伊红等对细胞核进行染色。
步骤八:石蜡去除和封片1.将切片浸入去石蜡溶液中,去除石蜡。
2.使用适当稀释的巴豆胶溶液将切片封闭,确保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保持湿润。
步骤九:显微镜观察1.将封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用适当放大倍率的显微镜观察切片。
2.观察切片的染色情况、抗体标记的结果等,记录并进行分析。
这些是一般的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试剂要求,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额外的步骤。
免疫组化步骤范文
免疫组化步骤范文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应用于组织学研究中的技术方法,用于检测和定位特定的抗原或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
免疫组化可以提供细胞和组织的一些重要信息,如蛋白质分布、定位和表达的数量。
以下是免疫组化的一般步骤:1.材料准备:-组织切片:将组织固定、包埋和切片。
-切片预处理: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脱脂、水洗和固定处理。
2.抗原修复:-如果组织经过了形态改变或抗原损失,需要对切片进行抗原修复。
常见的方法有热处理(如煮沸、加热蒸汽、加热压力等)和酶处理(如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等)。
3.阻断非特异性结合:-切片上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可能与前体抗体非特异性结合,导致假阳性结果。
因此,需要将非特异性结合位点进行阻断,通常使用牛血清蛋白(如BSA或NGS)或非特异性抗体进行阻断。
4.一抗处理:5.洗涤:-用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和非特异结合的物质。
6.二抗处理:-加入二抗,即针对一抗的抗体。
二抗通常是与标记物连接的抗体,可以是荧光染料、酶或金纳米等。
7.洗涤:-用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和非特异性的结合。
8.标记物检测:-标记物可以是荧光染料、酶或金纳米等,它们与二抗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可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酶反应显色方法来观察。
9.洗涤和封片:-用缓冲液对切片进行彻底的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标记物或荧光染料。
然后,将切片用有机溶剂除去水分,然后使用封片剂覆盖并封装切片。
10.观察和分析:-将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如荧光显微镜观察、酶反应显色方法观察等。
可以通过比较反应强度、分布和定位等特征来分析抗原或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以上是一般的免疫组化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相应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抗体、标记物和检测方法,以及根据组织类型和抗原性质选择适当的抗原修复和阻断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免疫组化操作程序
免疫组化操作程序免疫组化操作程序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的方法。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诊断中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子机制并在疾病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组化操作程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准备:1.样本准备:收集并固定适当的组织样本,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样本,如福尔马林或酒精。
2.抗体选择:根据所需研究的蛋白质,选择合适的一抗和二抗。
同时,选择用于检测的标记物,如酶、荧光物质等。
3.条件优化:根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优化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浓度等。
二、免疫组织染色步骤:1.切片制备:将固定的组织样本切片,厚度约为4-6微米。
2.抗原修复: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抗原修复,如高温加热、酶解或酸解等。
3.阻断非特异性结合:将组织切片加入阻断液,如10%牛血清蛋白(BSA)或5%牛血清中所含的非离子阻断剂。
封闭其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4.一抗孵育:将选择的一抗溶液滴于组织切片上,孵育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让一抗与目标蛋白结合。
5.洗涤:用缓冲液清洗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6.二抗孵育:将选择的针对一抗的二抗溶液滴于切片上,孵育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让二抗结合到一抗上。
7.洗涤:用缓冲液清洗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8.标记物检测:根据选择的标记物,使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其在切片上的存在,如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等。
9.涂覆封片:将固定和染色好的切片放置在玻璃片上,并用适当的封片溶液覆盖切片。
三、实验注意事项:1.样本处理:合适的样本处理和固定方法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并注意固定时间。
2.抗原修复: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蛋白质,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3.阻断非特异性结合:添加适当的非特异性结合阻断剂能够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4.孵育温度和时间:根据抗体和样本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孵育温度和时间,以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免疫组化步骤
1.石蜡切片, 60摄氏度烤片1小时.2.脱蜡: 依次将载玻片放入二甲苯-二甲苯-100%酒精-100%酒精-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 二甲苯浸泡10分钟, 酒精浸泡5分钟.3.抗原修复: 在清水中洗两次,再加入柠檬酸缓冲液,放入微波炉中蒸煮3min(中火),一般刚到沸腾即可,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蒸煮一次,冷却至室温. 或用高压锅煮沸3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4.灭火内源性过氧化氢酶:在清水中冲洗一段时间,加入3%H2O2浸泡10min。
5.血清封闭:将载玻片置于PBS中5min,洗2次,马上加上山羊血清封闭液。
6.加一抗:如果做对照实验,就在对照的组织上加PBS。
加完一抗后于4°C冰箱中保存过夜。
MG7 使用浓度为2ug/ml左右; MG5使用浓度为3ug/ml左右(推荐1:100);7.加二抗:PBS中洗3次,每次5min,加上二抗,然后置于37°C温箱中半小时。
8.加显色剂:PBS中洗3次,每次5min,擦干组织周围的PBS后加上显色剂。
镜下观察组织染色情况,适可而止。
9.复染:将显色后的片子用清水冲洗15分钟后,浸泡于苏木精中染色,一般为1-3分钟。
10.脱水:将复染后的片子置于水中冲洗5分钟后,依次将载玻片放入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二甲苯-二甲苯。
每个试剂中放置2min,最后浸泡在二甲苯中,搬到通风柜中。
11.封片:用中性树胶滴在组织旁边,再用盖玻片盖上,要先放平一侧,然后轻轻放下另一侧,以免产生气泡,封好片子后置于通风柜中晾干。
抗体保存:分装后10-20ul/支存于-80摄氏度。
使用后剩余抗体存于4摄氏度不超过一周。
避免反复冻融。
免疫组化步骤和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步骤和注意事项免疫组化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鉴定细胞、组织或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它可以通过对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定位。
下面将介绍免疫组化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的主要步骤包括抗原脱蜡、抗体反应、显色和染色。
1. 抗原脱蜡:免疫组化的第一步是将组织样本或细胞脱脂、脱蜡和重水化,以去除蜡质,并使抗体更容易与目标抗原反应。
2. 抗体反应:将脱蜡的组织样本或细胞块通过抗原修复处理,以恢复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然后,将免疫抗体与待检测的抗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免疫抗体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可以与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抗原高度特异性地结合。
3. 显色:免疫复合物形成后,可以使用标记有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或荧光标记的二抗来检测免疫复合物。
在酶法中,可添加草酰胺基苯酸(DAB)或硫代硝基羟基苯并啶(NBT/BCIP)等底物以产生可见的色素沉积。
在荧光法中,免疫复合物被激光器或荧光灯激发后,会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信号。
4. 染色:完成显色后,可以通过核染色(如用伊红、伊红和伊蓝)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特征,以配合免疫标记物的定位。
虽然免疫组化是一种有价值的技术,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 选择合适的抗体: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时,选择特异性高、效价好的一抗抗体非常重要。
一抗抗体的选择应基于抗原的特异性和病变的病理生理特性。
2. 优化抗体浓度:免疫组化实验中,抗体浓度的选择是关键因素。
过高的抗体浓度会导致非特异性的染色,而过低的浓度则无法检测到目标抗原。
3. 优化抗原修复处理:抗原修复处理对于免疫组化的成功非常重要。
选择合适的抗原修复方法可以增强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4. 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为了验证实验的可靠性,每次免疫组化实验都应包括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不包含待检测的抗原,而阳性对照则确保抗体和显色试剂的正常工作。
5. 切片质量:免疫组化实验的结果直接受到切片质量的影响。
免疫组化实验具体步骤及说明
免疫组化实验具体步骤及说明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部分或特定分子的表达、定位和定量的技术。
它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再通过染色反应显示出目标分子的位置和数量。
IHC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以下是免疫组化实验的具体步骤及说明:1.标本制备:首先,取得切片的组织标本,通常是经过固定和包埋的组织。
然后,将组织切片取下玻片,用去离子水处理。
最后,将切片分别置于乙醇溶液中进行脱水,再用苯酚或其他抗氧化剂处理,以保护切片的蛋白质结构。
2.去蜡:将切片置于细胞清洗液中,用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去除蜡层。
然后,分别使用乙醇降级脱水和再次用去离子水处理,以去除残留的蜡。
3.抗原检出:使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目标分子。
首先,在切片中添加抗原修复溶液,进行退火和抗原修复,以恢复抗原的免疫原性。
然后,用PBS洗涤切片,去除剩余的抗原修复液,并将切片与蛋白质阻断剂孵育,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最后,将切片与特异性的初级抗体孵育,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4.特异性结合检测:添加特异性的二级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鼠IgG,与初级抗体特异性结合。
此外,还可以使用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以便通过显微镜直接检测目标蛋白质的荧光信号。
完成二级抗体与抗原复合物的结合后,用PBS洗涤切片。
5.信号放大与检测:对于HRP标记的二级抗体,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如DAB(二氨基苯类胺)或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
这些底物在酶作用下会形成可见的棕色沉积物。
对于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在显微镜下直接检测荧光信号。
6.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将切片用PBS洗涤,然后用余晖蓝染色溶液浸泡,以增强显微镜下观察的对比度。
最后,用水轻轻冲洗切片,除去多余的染色剂。
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评估目标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
免疫组化步骤:
免疫组化步骤:1. 烤片,60℃,60分钟。
2. 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I 10min --二甲苯II 10 min--100%酒精2min --95% 2min--90%乙醇中浸泡2 min --80% 乙醇5min-- 70% 乙醇2min-- 50%乙醇2 min--双蒸水中浸泡2 min。
3. 阻断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H2O2 37℃孵育10min,PBS冲洗3X5min;4. 抗原修复:置0.01M柠檬酸缓冲液(pH 6.0)中用煮沸(95℃,15-20min),自然冷却20min 以上,再用冷水冲洗缸子,加快冷却至室温,PBS冲洗3X5min(注意:不可将切片从缓冲液中取出冷却,以便使蛋白能够恢复原有的空间构型)。
5. 10% 正常羊血清工作液(PBS稀释)封闭,37℃10 min,倾去勿洗。
6. 滴加一抗(PBS稀释)4℃冰箱孵育过夜,PBS冲洗3×5min;7. 滴加二抗(PBS稀释,II抗中可加入0.05%的tween-20),37℃孵育30min, PBS冲洗3X5min;8. DAPI染色10 min,PBS冲洗,5分钟×3次。
干燥,封片。
试剂配制:0.01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3g ,柠檬酸0.4g。
1x PBS buffer(0.01M PBS):1000mL8 g NaCl0.2 g KCl1.44 g Na2HPO40.24 g KH2PO4加800mL双蒸水中,用Hcl调pH至7.4,再加水定容至1000mL。
免疫组化问题及解决办法1、染色过强原因解决办法抗体的浓度过高或抗体孵育时间过长降低抗体滴度(一般指浓缩性抗体)抗体孵育时间:室温1小时或4℃过夜孵育温度过高,孵育温度超过37℃一般室温20-28℃DAB显色时间过长或DAB浓度过高显色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以显微镜下观察为准2、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原因解决办法操作过程中冲洗不充分每步冲洗3×5组织中含过氧化物酶未阻断可再配置新鲜3%H2O2封闭,孵育时间延长组织中含内源性生物素正常非免疫动物血清再封闭血清蛋白封闭不充分延长血清蛋白封闭时间3、染色弱原因解决办法抗体浓度过低,孵育时间过短提高抗体浓度,孵育时间不能少于60分钟试剂超过有效使用期及时更换试剂操作中,滴加试剂时缓冲液未沥干,致使试剂稀释每步滴加试剂前沥干切片中多余的缓冲液(但防止切片干燥)室温太低,低于15℃若室温低于15度,要改放在37℃孵育箱孵育30-60分钟(或4℃冰箱过夜)蛋白封闭过度封闭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4、染色阴性原因解决办法操作步骤错误重新试验,设立阳性对照组织中无抗原设立阳性对照片,以验证实验结果一抗与二抗种属连接错误仔细确定一抗与二抗种属无误。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1.血样制备:-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
-用PBS洗涤血浆或血清,去除杂质。
2.组织固定:-采集待检组织样本,用缓冲福迪液进行固定。
常用的福迪液包括4%的甲醛和10%的中性缓冲福迪液。
-将组织固定在玻片上,通常通过石蜡包埋来保护组织样本。
3.切片:-使用旋转式或电动切片机将固定的组织切割成5-10μm厚的切片。
-将切片放置在带有去福迪剂密封的玻片上,然后进行脱脂和重水处理。
4.抗原恢复:-将切片浸泡在适当的抗原恢复缓冲液中,以恢复切片中的抗原结构。
-常用的抗原恢复方法包括热敏感抗原恢复、酶消化抗原恢复和酸碱抗原恢复等。
5.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使用适当浓度的蛋白抑制剂(如牛血清蛋白)在切片上进行阻断,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将切片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以使蛋白抑制剂有效阻断非特异性结合。
6.抗体染色:-添加特定的初级抗体到切片上,与待检测的特定抗原结合。
-孵育切片,使初级抗体与抗原结合。
-将切片用PBS或缓冲盐水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7.信号放大:-添加合适的二级抗体到切片上,与初级抗体结合。
二级抗体可标记有荧光染料、酶或金粒等。
-孵育切片,使二级抗体与初级抗体结合。
-将切片用PBS或缓冲盐水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级抗体。
8.检测与成像:-根据二级抗体标记的方式,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信号放大。
-如果使用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可以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拍摄图像。
-如果使用酶标记的二级抗体,可以使用底物和显色试剂进行检测和成像。
9.结果分析:-观察并分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评估抗原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可以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
10.结论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将实验结果与已知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和解释,讨论可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选用合适的正对照和阴性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组化试验步骤
免疫组化试验步骤步骤一:固定组织样本首先,需要对组织样本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态结构和蛋白质的活性。
最常用的固定剂是10%的缓冲福尔马林(formaldehyde)。
将组织取样放入福尔马林中浸泡固定,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固定后,将组织样本转移至70%的乙酸溶液中进行脱水处理并包埋在蜡中。
步骤二:切片将包埋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切片后,将其分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在37摄氏度的烘箱中加热一段时间,使切片附着于载玻片上。
步骤三:抗原修复切片的抗原活性可能会因为固定和处理过程而受损。
因此,需要进行抗原修复以恢复其免疫原性。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热处理和酶处理。
热处理是将载玻片放入加热的缓冲盐溶液中,加热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组织样本的厚度进行优化。
酶处理则是使用特定的酶(如蛋白酶K)来消化抗原固定在组织中的结构。
步骤四:非特异性抗体阻断为了降低非特异性抗体的背景信号,需要对切片进行非特异性抗体阻断。
这可以通过在切片上涂覆一定浓度的非特异性抗体(如血清蛋白、乳清或牛血清白蛋白)来实现。
阻断后,切片在37摄氏度的湿箱中孵育一段时间。
步骤五:特异性抗体反应在进行免疫组化试验中,特异性抗体是关键的试剂。
特异性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然后通过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信号放大和可视化。
特异性抗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来确定。
常见的特异性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特异性抗体与切片孵育一定时间,然后移除并以PBS洗涤。
步骤六:二级抗体/标记物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需要使用二级抗体或标记物来进一步放大信号并使其可视化。
二级抗体可以是针对特异性抗体的抗血清,也可以是标记有荧光染料、酶或金颗粒等的抗体。
与特异性抗体孵育后,切片再次用PBS洗涤。
步骤七:信号放大和可视化为了使抗原或抗体的信号更加明显和可视化,需要进行信号放大和可视化的处理。
这通常可以通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来实现。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1.溶解和固定样本:首先,将需要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最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和乙醇,固定时间可根据样本类型和大小来决定。
2. 渗透化处理:固定后的样本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凝胶,渗透化处理是为了增加抗体的进入和细胞膜蛋白的释放。
渗透化处理一般使用皂类化合物如Tween-20、Triton X-100或SDS。
3.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需要进行阻断。
使用一种含有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胶原蛋白等)的缓冲液,将玻片上的固定样本浸泡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4.抗原恢复:一些蛋白质长时间固定后可能会导致其变性或掩盖其一些结构域,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抗原恢复。
抗原恢复有两种常见方法,热水浴和酶消化。
前者将玻片放在含有缓冲剂的热水中,后者则经过酶消化处理,例如使用胰酶。
5.抗体孵育:将特异性一抗加入到含有抗体绑定缓冲液中,然后将其滴加到玻片上,孵育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段时间(通常为1小时至过夜)。
抗体结合到样本中的特定抗原上。
6.洗涤:洗涤步骤是为了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一抗和其他蛋白质。
使用含有适当洗涤缓冲剂(如磷酸盐缓冲液或PBS)的盛满容器,将玻片在其中轻轻漂洗数次。
8.再次洗涤:同样地,使用含有适当洗涤缓冲液的容器,将玻片在其中轻轻漂洗数次,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二抗。
9.信号放大:添加一种可视化或发光的底物使得免疫反应可见。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酶标记二抗、荧光染料标记的二抗或放射性标记的二抗。
10.显微镜观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根据信号强度和位置对阳性和阴性结果进行评估。
这些步骤是一般免疫组化实验的基本步骤,但每个实验都有特定的条件和需求,可能需要对步骤进行修改和优化。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流程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流程1.样品制备:a.组织样品:从动物或人体获得的组织样品首先需要固定在福尔马林中,然后通过蜡包埋技术将组织固定在蜡块中。
之后,将蜡块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分别放置于载玻片上。
b.细胞样品:将细胞悬浮液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
2.抗原恢复:固定的组织或细胞样品经过脱水和脱脂处理后,需要通过抗原恢复来揭示隐藏的抗原。
抗原恢复的方法可以是热处理、酶切或化学处理等。
3.形成蛋白结合位点:将载玻片上的样品用蛋白结合剂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鱼胶或生物素素蛋白结合剂等进行封闭处理,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孵育抗体:a.主抗体:将特异性的首要抗体加入到样品中,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b.辅助抗体:添加荧光素或酶标记的次抗体,与主抗体结合,以扩大信号的产生。
5.洗涤:用缓冲液洗涤载玻片,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无关物质。
6.信号增强:a.酶标记的实验,为了增加信号强度,可以加入荧光素或发光底物。
b.荧光标记的实验,可以直接观察荧光。
7.显色:在酶标记的实验中,加入染色底物以产生可见的颜色,从而定位并显示目标抗原的存在。
8.盖玻片:在涂抹适当封片剂后,将载玻片盖上一片封片玻片,以保护样品并减少光的干扰。
9.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下的样品,并通过图像系统进行图像捕捉和分析。
10.结果评估:评估图像和数据以确定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的数据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组化实验中的条件、试剂和步骤会因实验目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和制定适合的实验方案,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1.PBS冲洗5min×3次
2.加修复液,低温加热10min/高温2min
3.室温冷却10min
4.PBS冲洗5min×3次,用滤纸吸干PBS
5.滴加试剂A(封闭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湿盒内室温孵育15min
6.一抗稀释
预实验:Anti-MGMT 1:100 1:200 1:400
Anti-XRCC1 1:100 1:200 1:400
Anti-P53 1:50 1:100 1:200
正式试验:Anti- MGMT 1:400
Anti-XRCC1 1:400
Anti- P53 1:100
7.滴加上述稀释好的一抗,4℃过夜
8.滴加二抗试剂B(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兔IgG),室温孵育20min
9.PBS冲洗3min×3次,用滤纸吸干PBS
10.滴加试剂C(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室温孵育20min
11.PBS冲洗3min×3次,用滤纸吸干PBS
12.DBA显色,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待细胞着色而背底颜色较淡时马上吸去显色液。
13.自来水冲洗10min
14.苏木素复染
15.自来充分水冲洗,蒸馏水浸泡2min
16.酒精梯度脱水3min×7次
17.透明,二甲苯Ⅰ5min,二甲苯Ⅱ5min
18.树胶封片,80℃烤箱烤干。
HE染色
1.苏木素染色10min,自来水充分冲洗。
2.伊红染色2min,自来水充分冲洗
3.酒精梯度脱水3min×7次
4.透明,二甲苯Ⅰ5min,二甲苯Ⅱ5min
5.树胶封片,80℃烤箱烤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石蜡切片步骤按照晓峰整理的步骤进行(From 徐晓峰、朱老师的“石蜡切片”方案):
1)材料的准备
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推荐使用FAA(50% ethanol, 5% acetic acid, 3.7% 甲醛)固定材料。
FAA固定液(100ml),室温保存:
无水乙醇50ml
冰醋酸5ml
37%甲醛10ml
水35ml
第一天:组织固定
用FAA固定,详见“石蜡切片”protocol。
第二天:脱水
以上所有步骤中每换好一步乙醇均置于4℃冰箱等待,并不时轻摇。
* 组织可在70% ethanol 4℃可存放几个月
第三天:进一步脱水和浸蜡
以下所有步骤在4℃进行并不时轻摇
以下所有步骤在室温进行并不时轻摇
准备工作:60℃预热plus蜡片(Paraplast Plus)石蜡可反复融凝而去气泡
第四天:浸蜡 2
将材料置于42℃直至蜡块完全熔化。
再加1/4体积的蜡块至完全
熔化后移至60℃。
几个小时后换上新鲜熔好的蜡液,过夜。
第五天:浸蜡 3
换蜡两次(Paraplast Plus)
第六天:浸蜡 4
换蜡两次(Paraplast Plus)
第七天:浸蜡 5
换蜡两次(Paraplast Plus)
准备工作:60℃预热Regular蜡片(Paraplast Regular)
第八天:包埋(包埋块可长久保存)
第九天及之后:
开始切片,切片应包括自己的片子及正负对照等。
事先打开烘片机至37度,在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玻片上加1~2ml的蒸馏水。
切好的片子
轻至于加水的玻片上。
待所有片子准备完之后盖上盖子,烘片过夜。
用自来水及双蒸水清洗免疫组化专用塑料,放在烘箱烘干待用。
第二天:开始脱蜡(From 徐晓峰、朱老师整理的“石蜡切片”protocol)
(用新买来的免疫组化塑料小盒,每一步只需加入试剂220~250毫升)
抗原修复:
在切片还浸入酒精时,可以事先将煮锅清洗干净,用蒸馏水洗1~2遍,最后加入0.01M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煮沸(保持在95度左右),将过完PBS的片子让入煮沸的锅中,煮片10~15 min。
然后将电磁炉关闭,自然冷却锅中切片(千万不要把片子拿出来,放在缓冲
液中一起自然冷却至室温!!!)
将片子浸入PBS(PH=7.4)5 min。
重复一遍。
封闭:
在抗原修复时可以事先配制封闭液,用PBS(PH=7.4)配制3% BSA 的封闭液。
将PBS中的切片放入封闭液中,室温放置30分钟~1小时。
杂一抗:
在封闭时可先剪好与切片大小相当的封口膜,并准备加有少量水的塑料大盒,用卫生纸垫在塑料大盒中附带的塑料板上。
用封闭液稀释一抗(GFP兔多抗以1:100稀释,其它一抗需要另外尝试)。
将稀释完的一抗加在片子上,每张片子保证不少于100ul,用封口膜封上,检查是否有汽泡,轻轻赶走气泡。
将片子放在塑料大盒中,盖上塑料盖子,放入冰库过夜。
杂二抗:
事先配制好TBS(PH=7.4)缓冲液,用TBS(PH=7.4)缓冲液稀释带有碱性磷酸酶(AP)标记的抗兔二抗,比例为1:200。
将塑料大盒从冰库中拿出,浸入TBS(PH=7.4)缓冲液中洗一抗,5min,重复3次,在洗一抗的过程中准备封口膜。
将片子上的残余缓冲液倒去(但片子
必须保持湿润!!!)每张片子加不少于100ul的二抗稀释液,盖上封口膜,放入塑料大盒中,室温放置1~1.5小时。
洗二抗并显色
用TBS(PH=7.4)缓冲液洗二抗,5min,重复3次。
同时在暗处配制显色液(40ul溶液A+40ul溶液B+720ul水,可根据实际切片数量按比例配制显色液),剪切封口膜。
将片子至于暗处,倒去缓冲液,每张片子加不少于100ul的显色液,轻轻盖上封口膜,放于暗处进行显色。
每隔15分钟左右看一下片子是否开始显色(根据经验,加入显色液30min~1小时会开始显色,但是需要根据不同蛋白表达强弱,把握显色时间)。
发现显色之后需加蒸馏水终止反应,再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并拍照。
试剂:
1.0.01M PBS(PH=7.4):
购买的小包装粉末,溶于1L水中,待粉末溶解后调PH 值至7.4。
2. TBS:
2.4g Tris, 8.8g NaCl溶于1L水中,调PH值至7.4
3. 0.01M 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
2.94g 柠檬酸三钠•2H2O溶于1L蒸馏水中,用固体柠檬酸调PH至6.0
4. 3%BSA封闭液
7.5g BSA溶于250毫升PBS(PH=7.4)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