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福建省宁德市.东侨中学林惠【设计理念】写作水平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都是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写作要求。
本节作文指导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正确表达与流畅行文的能力,做到文从字顺。
【学生情况】七年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膨胀期,自我表达欲望强烈,但囿于有限的表达能力,在写作时中多出现用词重复罗唆,语句不通顺,语序不当等语病,致使自己丰富的情感得不到准确表达。
鉴于此况以指导学生准确地表情达意,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何为“文从字顺”。
(2)学习文从字顺的方法,做到行文有条不紊,正确表情达意。
(3)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学会修改作文。
2.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组织学生讨论并修改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写作和修改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写作中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
(2)培养学生语感,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感,学会修改作文。
【课程类型】:写作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看小学生试卷中对于“两种付钱方法”的回答,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哭笑不得的答案。
小学生试卷:妈妈给乐乐买了一个新文具盒花了6元5角,可以怎样付钱?请写出两种付钱方法。
小学生作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了解正确表达的重要性。
)2.出示对联:词不达意多误会,心口合一人通畅。
横批:文从字顺。
二、课题释义“文从字顺”含义导读。
文从字顺,指的是能够用语言将内心意思表达清楚明白,且行文通顺流畅。
(设计意图:呈现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文从字顺”的要求与方法学习1、用词准确(1)(展示杨利伟飞天,众人激动喊“升天”的情境)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7-9年级学段的学生习作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本单元作文指导课,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流畅的表情达意。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写作素养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言不由衷,记忆中的词和具体语境不能相符,还有的孩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所以进行这个课题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语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组织讨论,启发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
【教学重点】:文从字顺,有条不紊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课程类型】:写作课【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读下面这句话,你觉得通顺吗“妈妈”,最简单的称呼,可是又不简单,简单之中包含最亲切、最有磁性的东西;“母爱”,最不平凡的爱,可是又很平凡,平凡之中包含最伟大、最无私的东西。
(答案预设:“应是最平凡的爱,可是又不平凡”,这样才能和上下文衔接通顺。
)(设计意图:以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自然了解语言的合理运用,对本课要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入轻松主动的学习状态。
)师: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讲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写文章的时候也是一样,好的文章,一定要表达清楚,不能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文从字顺。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5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写作教案
5.课堂氛围的营造: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拘谨,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后,我将更加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学生对“文从字顺”的理解程度: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让他们真正明白何为“文从字顺”,以及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仿写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从字顺’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从字顺”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文章表达清晰、流畅,词语句式运用得当。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文章《春》。这篇文章展示了“文从字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描绘出生动的场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从字顺》经典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3. 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3. 写作手法的运用和创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典型的课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完成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教学设计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从字顺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
学情分析:在平时写作文时,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所以进行这个课题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平时养成多读书,丰富自己词汇,修改作文的习惯的重要性。
2、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1、以讲授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2、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例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写作,完成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优美。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平时写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文从字顺,即概念。
三、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要点。
设计意图:归纳要点,明确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1)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写时琢磨,写后修改)四、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文从字顺教学目标1、通过描述景物,培养学生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教学方法通过描述景物,讨论、交流、修改文章,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常说: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聪明的人都不怕困难,我们一起来寻找写作文的方法,好吗?今天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
(师板书文从字顺)思考:1、什么是文从字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1页寻找答案。
明确: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2、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这句话强调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准确、流畅)(师板书)二、找一找:语句的错误1、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2、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3、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4、今天李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雷锋的故事。
5、经过反复推敲,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和发现问题的办法。
6、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7、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两分钟以后,按照“第-----句有-------错误,应该改成--------------。
”的句式实行抢答,看看谁是火眼金睛,发现的最快、最多。
(2)学生抢答,点拨总结:第1句词语重复,把“长时间”或“久久”去掉。
第2句“处心积虑”是贬义词,应该换成“用心良苦”或“呕心沥血”。
第3句缺少主语,把“通过”或“使”去掉。
第4句语句歧义,改成“雷锋的许多故事”。
第5句不合逻辑,吧“解决”和“发现”调换位置。
第6句搭配不当,把“与否”去掉。
第7句搭配不当,把“精神”改成“形象”。
(3)师生回顾、总结用词准确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方法一:删重复、思褒贬、看成分、避歧义、合逻辑、巧搭配.三、改一改:文段的问题(一)学生作文片段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从字顺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
学情分析:在平时写作文时,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所以进行这个课题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平时养成多读书,丰富自己词汇,修改作文的习惯的重要性。
2、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过程与方法:1、以讲授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2、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例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写作,完成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优美。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平时写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文从字顺,即概念。
三、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要点。
设计意图:归纳要点,明确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1)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写时琢磨,写后修改)四、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文从字顺》名师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心。
添加标题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出处:《文从字顺》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文主题:文章语言运用规范、准确、流畅,表达清晰、生动、形象
课文背景:介绍了文章语言运用规范、准确、流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 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表现评价
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专注度: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思考问题 表达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合作精神:学生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作业完成率: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 比例,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投入 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作业创新性: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探究。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果,针对不同学生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评价反馈: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家长了解孩子 学习情况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学目标是 否达成
教学方法是 否得当
学生是否积 极参与
教学效果是 否良好
教学PPT制作要求
内容简洁明了:PPT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避免过多的 文字和图片堆砌。
汇报人:
目录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从字顺》 中的生字词和短 语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文章结构和 写作特点
掌握阅读和写作 的基本技巧和方 法
提高语言运用能 力和文学鉴赏水 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让人物“动”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了解并学习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2.结合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巩固技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了解并学习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2.结合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巩固技法。
三、学法教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分析法、联想想像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黑板上画一个奔跑的简笔画。
人物的动作是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情感变化的,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让人物“动”起来。
2.技法探究(1)说到人物动作,我最忘不了的也是我爸。
我上初中的时候.....(教师自己读第一则例文)(2)宫老师在囧途,挨揍啦!我爸怎么打我的?谁来说说?好我们再来看。
(教师自己读第二则例文)还是没写作业这件事,你觉得那个表达效果更好?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可能的答案:第二则写的更细致,更全面。
)追问:怎么个细致法?说不上来?我问你们,把大象放进冰箱总共分几步?那爸爸打老师总共分几步?分4步。
也就是要把人物动作的分解细化,一慢动作一个慢动作的去写,而且,每一个慢动作的动词必须精确,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一定离不开什么词?动词。
这就是老师要交给大家的第一个方法:分解动作,用准动词。
(3)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训练,看我们同学,来分解动作过程,熟练的运用动词。
(4)看来我们同学非常认真,能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值得学习,下面我们来齐读这则长的例文,并讨论这两则例文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小组指导)(5)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和借鉴呢,我们在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的时候可以怎样写呢?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个方法运用修辞,综合描写。
3.强化训练(1)今天老师再给大家分享一件宫老师的囧事——点爆竹。
老师已经写了一则例文了,但是我现在发现这则例文中啊有很多需要修改增补之处,下面向想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人物描写的方法,帮助老师修改一下(写5分钟)谁来读一读,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文从字顺 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写作文从字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修改文章。
2、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至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文从字顺,有条不紊表情达意。
二、推进新课1、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2、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包含的内容有:通顺、连贯,有分寸(准确),有韵律。
训练:爷爷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
此句有无毛病?简朴不等于俭朴。
简单和朴素更不能缩简为“简朴”。
干了一天的活,真是胳膊疼腰酸。
此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此句有无毛病?讨论,指出毛病并改正。
不符合,习惯上说“腰酸胳膊疼”。
同时也有韵律。
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1)、准确,文字通顺,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2)、要围绕中心说话,人称要清楚,意思要连贯。
(3)、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从字顺》教案设计
【导语】本单元重点学习托物⾔志的⼿法;体会如何运⽤⽣动想象的语⾔写景状物,寄寓⾃⼰的情思,抒发对社会⼈⽣的感悟。
本课以“⽂从字顺”为教学内容,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写作时需要关注遣词造句,构筑篇章;写完后更需要认真推敲,反复修改,这样才能做到“⽂从字顺”。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理解⽂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抓住中⼼,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从字顺的涵义,学会模仿,了解⽤词准确、连贯表达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中⼼,刻画细节,写出真事真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在学习本课前,学⽣应完成相关习作,以提供课堂素材。
(⼆)第⼀课时: 环节⼀:导⼊新课 出⽰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从字顺,什么是⽂从字顺呢?“⽂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字⾯上翻译⼀下,我们可以说是“⽂字顺从”,它反映着写作的⼈驾驭书⾯语⾔(即⽂字)的能⼒。
那么,我们⼜为何要做到⽂从字顺呢?⼤家来看⼀看下⾯的内容: “诗⾔志”——《尚书·尧典》(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想法、抱负、志向。
) “诗缘情”——陆机《⽂赋》 “托物⾔志,借景抒情。
” “写作⽂就为的是写出⾃⼰想说的话”——叶圣陶 “我⼿写我⼼”——⾥尔克奥地利诗⼈ 看到这些内容,你了解了⽂从字顺的⽬的了吗?是的,我们就是要能够运⽤好词句表达出我们内⼼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我们“⾃⼰想说的话”。
反馈指导:导⼊情节的创设,是构建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要让学⽣带着明确的⽬标开始思考。
环节⼆:注重积累,准确表达 出⽰任务:1.(图⽰)⼩明同学看到校园花圃中开放的格桑花盛开,想表达对这种花的⽣命⼒与美丽的赞叹,他对同学说:“校园⾥的格桑花真是好看死了!”但⼜感觉⼀句“死了”完全不能表达出他⼼⾥的感受,你能帮帮他么? 2.美丽的花朵总能触发⼈们的情感,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就⽣动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开的美好与盛况,语⾔⽂字优美,⽤词准确,表意清晰,让我们⼀起来读⼀读。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程艳玲
教学目标
1、学会准确用词、造句。
2、语言要写的通顺优美。
重难点
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优美。
教学过程:
一、文从字顺定义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二、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怎样能做到文从字顺?
1、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2、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
3、写完之后读一读,要修改。
三、例句修改。
1、一位胖的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2、你总是把你眼中的阳光送给别人,冷漠,你总是把他摔得很重。
3、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失方向。
四、小结
五、小试牛刀
1、修改
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
它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宽容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韧的调和剂,使之相融相知。
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
2、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
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
不少于200
字。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人教版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执教教师:许景芬工作单位:广西藤县藤州镇第三中学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描写景物力求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感悟生活,有序地描写景物训练。
教学难点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相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小组讨论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导语略。
(二)教学内容:1、本课重点:(1)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2)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景物描写,达到文从字顺。
2、步骤:举例的两个句子各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①、暮色降临,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土满这五个街区的街灯和商店的灯都亮起来了。
②、暮色已从城市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苍茫迷蒙,并逐渐浓重起来。
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土满这五弟兄一样的五个街区,都从衣橱拿出了黑礼服,准备穿在自己的身上。
但它们还没来得及伸胳膊,街灯和商店的灯就象争春的植物一样,一枝一枝地开成了万紫千红的鲜花。
①叙述表达直白②描写表达具体形象3、区分叙述与描写:描写:它一般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分叙述与描写:叙述:它一般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 什么是描写?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3)从描写对象上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几类?三类:①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③景物描写(本课重点)三、赏析景物描写。
怎样才能让笔下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先看屏幕《荷塘月色》片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他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①生齐读后自由回答。
②师小结: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突出春花竞放的动态;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花色艳丽;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突出野花的多和亮丽;借用联想来突出花的繁茂;通过味觉来写花香(花里带着甜味儿) 通过动静、虚实、高低、多个角度,集中笔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这一景物,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的“春花图”画面。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从字顺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作文教学:文从字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描写景物,培养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 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要准确、连贯,推敲修改文章。
教学难点:推敲修改文章。
教学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写作文片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选取一学生习作片段供大家评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一)准确1、故事链接,名言明确:文从字顺要做到“表达准确”。
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
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2、比较辨析,怎样做到“表达准确”?⑴关键地方不用“歧义”语。
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
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歧义”,一为“看不起别人”,一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
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
”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⑵用多义词,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除“歧义”。
我们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时加上消除“歧义”的限制性词语。
比如“大方”一词,有时表示“花钱不吝惜”,有时表示“看上去很耐看”。
如果光用“大方”一词来形容对方,便有产生“歧义”的可能。
这时,我们可以将前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慷慨”一词,组成“慷慨大方”一语;将后一种含义使用时加上“美观”一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文从字顺教案
写作文从字顺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会改正文章,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育自主合作研究的能力,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认识说实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教课要点难点:1、认识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改正文章。
2、指引学平生常要养成多念书的习惯,养成改正作文的习惯。
教课方法:以讲解为主,方法与实例相联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学习。
我们平常作文,许多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畅,或语序不妥,至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可以正确表达。
今日,我们一同来进行作文训练:文从字顺,井井有条表情达意。
二、推动新课1、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其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词适合、稳妥,作者内心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巧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觉于作者希望表达的意念完整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服从畅达,文气贯穿,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井井有条、井井有条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杂和别扭之处。
2、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应着写作者驾驭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育自己优异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久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频频熏染而渐渐形成的。
语感包括的内容有:通畅、连接,有分寸(正确),有韵律。
训练:爷爷是一个特别朴实的人。
此句有无缺点?朴实不等于简朴。
简单和朴实更不可以缩简为“朴实”。
干了一天的活,真是胳膊疼腰酸。
此句能否切合语言习惯?此句有无缺点?议论,指出缺点并更正。
不切合,习惯上说“腰酸胳膊疼”。
同时也有韵律。
学生议论:你发现了什么?我的发现:(1)、正确,文字通畅,是作文用语最最少的标准。
(2)、要环绕中心说话,人称要清楚,意思要连接。
(3)、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文从字顺
【目标导航】
1.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的方法,探讨写景状物的技巧。
2.学会修改文章,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努力地丰富词汇。
3.培养自觉读书、修改作文、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好品性,热爱母语,热爱祖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
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
不少于200字。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
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嗦,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到文从字顺吧!【写作要求】
1.写作片段,要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来写。
建议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2.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出景物的特点,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力求做到景美情真。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下笔前查阅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月亮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又是如何寄托的?我的启发是什么?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写出你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写完后多改两遍,力求达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技法点拨】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1.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
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
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意思连贯。
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
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
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
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
例如人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
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作文完篇后,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请别人来读,自己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查语汇的搭配、词性,语法的结构、语序等。
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范文引路】
月亮
中秋节,我约了几个同学到我家阳台上赏月。
爸爸还为我们准备了月饼、石榴、梨子等食品,为我们赏月做好了准备。
傍晚,我邀请的小伙伴陆续来到我家。
大家围着圆桌坐着,吃着食品,谈笑风生。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这时钟圆月大叫起来,“快看!”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物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我和伙伴们望着这盏挂在夜空中的明月,畅想着议论着。
过了一会儿,月亮姑娘便在一团白云的簇拥下隐没了。
多扫兴啊!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姑娘”再一次出来。
过了一会儿,月亮出现了,这会儿我们发现月亮更加晶莹剔透。
它是那样纯洁,那样明亮,真是美极了。
我们凝视明月,隐约发现月亮里还有无数灰白的山。
我的伙伴周端,情不自禁地讲起《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他讲得绘声绘色,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边飘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儿的秀丽面容,月儿立即把清辉从白云边上放射出来,在白云四周形成一个灿烂的光环,光环托着白云从月亮下面轻轻地流过,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一两颗星星。
举目远眺,皎洁的月光把湖边的柳树照得雪亮,像铺了一层白霜。
月亮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一层亮晶晶的波,闪闪烁烁,好像游龙身上的银鳞。
被大家称为小文豪的方亮,望着这美丽的景色,诗兴大发,双手后背,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诵起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消失了,夜已经很深,可大家仍在一起谈论着。
谈到长大后的理想,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宇航员,坐着宇宙飞船在天空遨游,登上月球开发宝藏,来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
小作者紧紧抓住“中秋”这一特殊的时令,写了月之“圆”、月之“羞”、月之“白”、月之“晶”、月之“亮”,共同突出了家乡中秋月亮的显著特征,语言优美,语句通顺。
篇末由月亮引发的想象自然、大胆、丰富,很能撼动读者;巧借月亮寄托美好理想,更显写作之高超,有“情”有“志”,主题鲜明、突出、积极向上,引人思考和赞叹。